1. 銅官古鎮門票多少
門票價格如下:
度假區內禁止以下活動:售賣任何未經許可的物品或服務、展示;在河道游泳、垂釣、滑冰,在水邊嬉戲、打鬧及其它未經許可的水上活動;未經許可之遊行或演說、公眾集會;張貼派發印刷品或其它宣傳品;未經許可展示旗幟、橫幅或徽號。
未經度假區管理方授權批准作商業用途的攝影、攝像或任何形式之記錄、廣播或傳送;在橋面、街道狹窄處用三腳架進行拍攝;在禁煙場所吸煙、使用明火,在度假區范圍內燃放煙花爆竹和孔明燈等。
攀折樹木、採摘花果,各種形式的狩獵,捕捉、打撈水生動物及植物;野炊、露營、席地野餐;酗酒滋事、打架斗毆及其它妨礙遊客休閑度假、違反度假區公共秩序的行為;強行進入度假區未開放的場館、施工區域;破壞生態、污染環境、破壞設施及其它任何有害文物保護及設施運作的行為。
2. 銅官窯古鎮門票多少
成人門票300元是不是包括看演出?
3. 長沙銅官窯的主要特點
長沙銅官窯主要特點:
1、長沙銅官窯出土的瓷器極富藝術創造性,不僅種類繁多,而且造型別致美觀,樣式新穎多變。其種類共有70餘種,有壺、瓶、杯、盤、碗、碟、硯、盂、壇、薰爐、脈枕等,還有許多人物、動物、魚類等造型玩具,其中一些設有三眼吹孔,可以作口哨,能吹出簡單的音節。眾多的動物造型富有變化,幾乎沒有一件雷同,表情傳神,栩栩如生。器物的造型除常見的圓形器外,還出現了花形、瓜蒂形、梭形等極富個性和裝飾性的器物。
2、長沙銅官窯主要有釉下彩、模印粘花、刻劃花、印花和鏤空等裝飾技法,其中以釉下彩最具特色。當時的瓷器,南方以生產青瓷為主,北方以生產白瓷為主,色彩比較單一。長沙銅官窯創造性地把繪畫藝術運用到瓷器裝飾上,就是將鐵、銅等呈色劑摻入顏料,用筆沾上顏料直接在未燒制的瓷胎上繪飾圖案,然後再覆蓋上一層釉入窯燒制,通過熟練掌握窯溫,使瓷器上呈現褐、綠、醬、銅紅等一種或多種色彩,這就是釉下彩技術,專家們稱它是「陶瓷史上的里程碑」
3、長沙銅官窯瓷器的繪畫豐富多彩,以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山水人物為主,如花間小鳥、雙鳳朝陽、蘆鴨戲水等。它們有的用單線勾勒,有的用彩色渲染,有的用筆潑墨,雖然構圖簡單,但技巧嫻熟,意境精深,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4、長沙銅官窯出土的瓷器紋飾除花草、樹木、鳥獸、魚蟲、人物、園林景觀外,還有不少是詩文書法,這在當時是十分罕見的,可以說開創了以詩文書法來裝飾瓷器的先河。
長沙銅官窯的詩多是五言詩,只有少許七言詩,六言詩則少之又少。這些詩並不怎樣地強調合乎韻律,也不以重用字為忌,只求意境,只求通俗,只求神韻,完全不同於四平八穩、嚴格韻律的館閣體。詩的內容大多反映了當時中下層人民的生活情景和思想感情,語言純朴,感情真摯,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銅官窯遺址簡介:
位於長沙市望城區銅官鎮至石諸湖一帶,南距長沙城27公里,北與聞名遐邇的銅官陶城相接,東依連綿的山丘,面臨湘江。長沙銅官窯是中國唐朝彩瓷的發源地。遺址面積30萬平方米,從銅官鎮至石諸湖,沿湘江東岸十里河濱,已發現唐代燒窯遺址19處,面積最小的約300多平方米,最大的過萬余平方米,堆積厚度最薄為0.4米,最厚約4米。1972年9月1日和1983年10月10日兩次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1月14日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湖南省古遺址中唯一的文物保護單位。
4. 湖南長沙銅官窯在唐朝以什麼著稱
瓷器
5. 長沙銅官窯的歷史影響
長沙銅官窯瓷器突破了當時以越窯為代表的青瓷和以邢窯為代表的白瓷的青、白瓷單一色調,以彩瓷在陶瓷發展史上獨樹一幟,尤其是利用還原焰的原理,成功創燒了銅紅釉瓷。這一技術的發明與掌握,是陶瓷發展史上劃時代的成就,開創了世界陶瓷生產新紀元;與此同時,長沙銅官窯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書法、繪畫、雕塑、詩詞歌賦、諺語及產品廣告等融入陶瓷裝飾藝術中,豐富了瓷器的裝飾藝術,是中國瓷器裝飾藝術上的創舉。
其燒制於陶器上的詩詞歌賦填補了全唐詩的不足,對研究唐代的詩詞文化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其出土的瓷器形式多樣,造型優美,瓷塑動物玩具極為生動,其中褐綠色彩繪人物、動植物、自然景物,圖案新穎多變,色彩艷麗,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其生產的瓷器除廣泛流傳在全國14個省外,更是遠銷日本、朝鮮、印度尼西亞、西亞、北非、歐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長沙銅官窯作為世界釉下多彩的發源地,以獨特的陶瓷裝飾藝術和令世人震驚的外銷量,確立了其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顯赫地位。
6. 銅官鎮的概況
銅官鎮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沿湘江下游東岸,距離長沙市城區約30公里,水陸交通方便,為長沙市一個綜合性工業集鎮,主要工業有陶瓷、建材和機械。地理上,銅官鎮西隔湘江與靖港鎮、新康鄉相望,北臨東城鎮,東臨茶亭鎮,南與書堂山街道接壤;轄境面積29.5平方公里;人口2.6萬人(2002年),其中以農業為主業的人口9600人。2007年銅官鎮被列入湖南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名錄。2012年7月被確定為長沙市五個小城市建設試點鎮之一。2013年被評為「湖南省特色旅遊名鎮」;2014年被列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民政部、科技部聯合公布全國重點鎮名單(建村[2014]107號);2015年入選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旅遊局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示範名單;國家建制鎮示範試點通過省級評審。作為長沙地區唯一候選鄉鎮上報國家部委。 華城村地處銅官鎮北端,毗鄰銅官鎮政府和長沙電廠,佔地面積3.57平方公里,耕地1540畝,轄22個村民小組,511戶,1774人,支村兩委班子成員、計生專干助理、大學生村官及後備幹部有8人,現任書記為賴平貴,主任為鄧羅輝。設有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89名,區位優勢明顯,黨支部戰鬥力強,村民自治機制健全。
近年來,華城村村支兩委帶領廣大村民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謀發展,使全村連續多年保持了班子穩、人心齊、村內經濟發展、村民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先後榮獲「湖南省五好黨支部」、「湖南省民主法制示範村」、「長沙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長沙市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示範村」、「長沙市十佳人民調解委員會」「長沙市文明村」、「長沙市新農村建設工作先進村」、「望城縣先進黨支部」、「望城縣和諧村莊」「望城縣五好村婦代會」、「望城縣學雷鋒優秀集體」、「望城縣新農村建設先進示範村」等榮譽,賴平貴支部書記榮獲「望城區十佳書記」、「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個人」、「優秀農村黨支部書記」、「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影響望城十大傑出人物」。 花實村地處銅官鎮西北,北與東城鎮毗鄰,南與銅官老集鎮相連,西臨湘江,東與華城村相通。面積約5平方公里,於2005年因區劃調整,由原花果村、石龍村合並而成。花實村下轄27個村民小組,900餘村民戶,總人口3500餘人。全村共有有黨員107名,分設黨小組7個,支村兩委班子成員7人,現任書記為易學文、主任為董威。
花實村原以傳統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油菜等農作物,養殖生豬為主。2003年華電長沙電廠落戶花實村以來,改變了我村傳統農業地位,我村正由農業為主向工業為主轉變。
長沙電廠的落戶,帶動了我們村的經濟發展,加快了我村基礎設施建設。2008年,銅官循環經濟工業基地在我村成立了管委會,在未來幾年將引進和落戶一批以電廠為中心的循環產業。我村范圍已全部進入園區土地規劃。規劃在我村建設以依託電廠優勢資源的精細化工、環保建材、物流運輸等產業基地。
我村交通便利,電廠大道連接長湘公路和京珠西線高速,還有寬敞的入園公路、花果路、石龍路、花實路、黃龍路等,形成縱橫交錯的道路網,交通和區位優勢明顯。華電長沙電廠、銅官循環經濟工業基地、湖南三環顏料有限公司、望城區第二污水處理有限公司、中石油長沙油庫等的相繼落戶,為我村經濟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支村兩委將帶領全村人民,將搶抓機遇,不斷優化環境,為園區建設及銅官鎮經濟發展貢獻力量。2012年2月我村獲「望城區年度征拆安置工作先進基層組織一等獎」。 萬星村地處銅官鎮中心。東面為茶亭鎮郭亮村,南面為社區,西面為湘江,北面為東城鎮泉豐村。村域總佔地面積為6.73km2,全村轄25 個組,黨小組4個,支村兩委、後備幹部及大學生村官領導隊伍共計8人,現任書記為侯天澤,主任為胡榮貴。全村公路境內總長度28.5公里,道路硬化10.8公里。2008年村內總產值為400萬元,其中農業產值110萬元,第三服務業200萬元,其它90萬元,村民人均年純收入1208元,從事第一產業人員1500人,第二產業人員0人,第三產業1186人,外出務工434人。
萬星企業有迎華磚廠,萬星陶瓷廠,岳文生態養殖雞場,規模養殖豬場2家,紅宇生態農庄等。主要經濟收入以生態養殖和種殖為主,自2005年合村起,通過7年的努力,我村完成了服務大廳,黨員活動室,農家書屋,遠程教育室,生殖健康檢測室,會議室,戶外活動場所等陣地建設。我村自2005年起,多次榮獲「銅官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先進單位」、「工作績效考核二等獎」、「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多項榮譽稱號。 銅官街社區位於銅官鎮西南端,以古老聞名的銅官老街命名,是千年古鎮的南大門。轄區面積2.5平方公里,城鎮居民1048戶,3084人,有遠揚食品有限公司、銅官工商所、銅陶七廠、郭亮小學等四家駐社區單位。社區支居兩委成員6名,現任書記為張雅頌,主任為胡旭佳,居民小組12個,黨小組 5個,黨員53名,志願者隊伍5支。按標准化要求完善了六室二站一校一場一中心的服務陣地及設施配置建設項目,設置黨員服務、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服務、計生服務、住房保障服務、綜合治理和安全管理服務、城市管理和愛國衛生服務、綜合服務等優質服務窗口。
隨著古街旅遊資源的大力挖掘,古街的亮化、文化元素的不斷增加,吸引了大批的學者和遊客前來參觀和體驗。隨著銅官鎮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的定位,古街重點以陶瓷產業為龍頭,帶動餐飲、休閑、娛樂以及輕工服裝、建材、日雜等發展,大力引進陶瓷藝人、企業家入駐銅官老街返鄉創業,目前已進入銅官古街的陶瓷作坊有5家,陶藝吧10家,文化會展中心1家,接待中心2家,陶藝培訓中心3家,超市2家,餐飲3家,服裝店12家,基本形成集研發、生產、展示、經營、培訓、體驗於一體的陶瓷藝術市場。
隨著社區服務功能的不斷完善,近幾年來,我社區先後獲得了區級和諧社區、區級文明示範街、區級創業富民示範社區、區級農村社區建設先進單位、區級勞動保障優質服務窗口等榮譽稱號,中央電視台CCTV1、新浪網、中國網、湖南在線等新聞媒體也相繼對銅官古街進行了專題報道。2012年獲得「區級文明示範街」、「區級精品示範社區」、「區級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先進社區」、「區級農村社區建設先進單位」、「區級和諧示範社區」等眾多榮譽稱號。 誓港社區位於銅官鎮西北角,西臨湘江,與靖港古鎮隔江相望,北面與萬星村交界,南接袁家湖社區,東臨高嶺社區。轄區總面積1.2平方公里,總人口數2742人,下設18個居民小組,轄區內有綠洲生物制葯、地區醫院、銅靖渡口所等企事業單位5個。社區支居兩委班子成員6名,其中大專以上學歷4人,35歲以下年青幹部4人,現任書記為曾文憲,主任為黃芩。完善了一站式服務大廳,有會議室、計生服務室、綜治調解室、農家書屋、文化室、退休人員活動中心、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等陣地建設。
社區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為宗旨,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在計劃生育、重點工程建設、綜治維穩、社會求助、環境衛生、文明創建、社區建設等方面為居民群眾做好服務工作。近年來,通過支居兩委成員及社區群眾的一致努力,我們先後獲得了市級「文明社區」、「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示範社區」、「殘疾人工作明星社區」、「農村社區示範點」、「居家養老服務示範點」;區級「五個好社區黨支部」、「婦聯先進單位」、「和諧社區」等榮譽。 高嶺社區位於望城區銅官鎮,面積1.6平方公里,1289戶,3057人,有國家電網銅官供電所、銅官鎮派出所、電排站、自來水廠、陶城醫院、陶城幼稚園、銅紅工藝、湘楚情食品、華科特種材料等九家駐社區單位。社區支居兩委成員5名,現任書記鄧勇,主任鄒紅輝,2個黨小組,成立了社會救助委員會、計劃生育委員會、治安調解委員會、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群眾工作站、黨員服務中心、勞動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中心、環境衛生整治領導小組、紀檢小組等各項職能部門,完成了服務大廳、黨員活動中心、老年人活動室、農家書屋、遠程教育室、會議室等陣地建設,組織了308人的志願者隊伍。
社區本著「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的原則,以優質服務帶動社區環境的改變、就業率的提高、治安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實現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近幾年,社區先後獲得了省級「社區黨建和社區建設先進單位」;市級「群眾文化藝術先進團體」、「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示範點」、「節能環保社區」;區級「和諧社區」、「計劃生育工作先進社區」、「科普示範社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優質服務窗口」、「五四紅旗團組織」、「先進基層黨組織」、「五個好基層黨組織」、「兩型創建示範社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洪家洲社區有健全的組織機構和完善的規章制度。黨建、婦聯、精神文明、民政、殘聯、綜治司法、衛生綠化、計劃生育、社區服務等都有專人負責,並相應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洪家洲社區位於湘江河中,四面環水,總面積1.47平方公里,人口900餘人,轄三個居民小組。社區支居兩委成員6名,現任書記為胡輝,主任為彭勝。社區環境綠樹成蔭,花草樹木錯落有致,別具一格,綠化覆蓋率達80%以上。社區黨建工作:社區黨員29人,入黨積極分子3人。社區民政工作:低保戶188戶,殘疾人26人。社區計劃生育工作:轄區已婚婦女188人,流出70人,結扎35人,上環120人。
社區設有綜治、普法調節宣傳員,幫教員。社區於2010年成立了農家書屋,裡麵包含了各種類別的書籍豐富居民文體生活。社區設有服務站:周義為診所所長長年免費為社區居民量血壓、上門看病,
社區的服務承諾:熱情為居民服務,范圍內工作及時做,范圍外的工作協調做,確保轄區鄰里和睦秩序穩定;確保綠化覆蓋率達98%;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社區工作原則:以胡錦濤總書記「構建和諧社區」思想為指導,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共同構建洪家洲社區的和諧與美好。 袁家湖社區位於湘江之濱,佔地面積2.2平方公里,轄區內共有1590戶,3780人,30個企事業單位。社區支居兩委成員6名,現任書記為談春華,主任為劉賽蘭,社區設有3個黨小組、27個居民小組,是古鎮經濟最繁華、人口最密集的地段。
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社區現建有政務大廳、多功能會議室、黨員服務中心、遠程教育室、勞動保障站、殘疾人康復室、群眾工作站、綜治工作站、計生服務站、生殖健康檢查室、人口學校、農家書屋、老年人活動室、文娛健身休閑廣場等配套設施。社區本著「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的宗旨,以創建「環境優美,治安良好,服務便利,人際關系和諧」的現代化新型社區為目標,獲得了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先進社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區「五個好」基層黨組織、市殘疾人三星級明星社區等榮譽稱號,創建了區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示範點,長沙市居家養老服務站等。 現銅官鎮轄境於1991年由原望城縣銅官區銅官鎮和銅官鄉合並。銅官是一個古鎮,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陶器證明,早在2100多年前的西漢,銅官一帶就有陶器生產。《水經注》載:「銅官山土性宜陶」,在岳州窯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銅官窯」(又名「長沙窯」)為唐朝至五代時期的有名古窯之一,中國陶瓷釉下彩的發源地,其對釉下彩繪發展直接為唐以後的彩瓷發展奠定了基礎。
關於「銅官」之名的由來:據傳三國時期,銅官為吳國和蜀國的分界處,相傳吳將程普與蜀將關羽約定互不侵犯,共鑄銅棺,故名「銅棺」,由於銅棺不雅,今人改稱「銅官」。
銅官於2004年被定為「長沙地區歷史文化村鎮」。
7. 古人為什麼喜歡在瓷器上題詩詞
民間的瓷器大多數屬於實用類型,它的商品性明顯。如果瓷器是商品,必然就要推銷。從長沙窯開始,瓷器上就出現了很多畫龍點睛的廣告文字。唐長沙窯文字壺。磁州窯的酒壺和酒罐上文字內容和其用途有關,都是直接為所盛之物作的廣告宣傳。
風花雪月酒色財氣梅瓶.對詩歌之美與瓷器之美的結合,將消費者引入具有文化享受的高雅境界,在豪飲中賞詩作詩。“一別行千里,來時未有期。”唐代長沙青瓷“我生君已老”詩文壺磁州窯的文字裝飾主要表現在瓷枕上。工人們把古時候社會上流行的詩詞、曲子、格言警句等,用各種字體抄寫在瓷枕上面,起到了播撒文化種子的作用。
在經歷了千餘年的等待之後,才被人挖掘面世。這首詩就是讀來頗為震撼人心的“銅官窯瓷器題詩”,在1974-1978年間出土於湖南長沙銅官窯窯址。這組詩共有二十一首,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當屬其中的: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8. 銅官窯詩詞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離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尋花,夜夜棲芳草。
此詩為唐代銅官窯瓷器題詩,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創作或當時流行的里巷歌謠。1974-1978年間出土於湖南長沙銅官窯窯址。見陳尚君輯校《全唐詩補編》下冊,《全唐詩續拾》卷五十六,無名氏五言詩,第1642頁,中華書局,1992年10月版。全詩為: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所引當出自網文《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想必是網文作者為了表達自己的感情而對原詩有所改動。該文頗凄美,遍轉各網站。
意思是:感嘆兩人相愛卻不能長相守的無奈辛酸。
我覺得詩中的無奈可能是由於年齡的差距,還有距離的遠近,此詩和流傳於網路的《最遠的距離》有異曲同工之妙。尤其是後面的那幾句: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不是 樹與樹的距離
而是 同根生長的樹枝 卻無法在風中相依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不是 樹枝無法相依
而是 相互瞭望的星星 卻沒有交匯的軌跡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不是 星星之間的軌跡
而是 縱然軌跡交匯 卻在轉瞬間無處尋覓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不是 瞬間便無處尋覓
而是 尚未相遇 便註定無法相聚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是魚與飛鳥的距離
一個在天 一個卻深潛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