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感冒葯有哪些比較好吳太感康療效真有宣傳的那麼好嗎
好不好建議你試試,但是我必須要說的是感康真的很好呢。
㈡ 葯品該如何做廣告
主要是葯品廣告誇大失實,廣告方不斷吹噓,消費者偏聽偏疑。事實上,大部分廣告都存在誇張,只是誇張的巧妙,不至於讓人產生惡俗之感。那麼葯品廣告如何做才不虛假。創新廣告要有創新,消費者見過這么多形形色色的廣告,每天過濾那麼多信息,早就失去主動了解信息的興趣。因此只有創新才能吸引人,只有創新才能創造出新價值。這里的創新不只是廣告形式廣告內容的創新,還包括葯品賣點的創新。現在市場上的葯品各種各樣,多不勝數,就如感冒葯,大部分宣傳的治病功能差不多,產品嚴重同質化,廣告表現形式也嚴重同質化,如此一來,自然很難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創新是一個企業的靈魂,在普遍受到批評的葯品廣告中,還是存在一些創新的廣告,如白加黑感冒片,它抓住獨特的訴求點「白天吃一片不瞌睡,晚上吃一片精神好」,抓住了感冒葯基本上都含抗過敏的成分,撲爾敏負會讓人產生嗜睡的機會,贏得了包括白領在內的很多消費者的青睞,產品只有創新,才能搶占市場先機。有科學依據我們看到很多葯品廣告都是心口開口,信誓旦旦的說服用該產品幾天就可以完全恢復。而這裡面的數據又沒有科學的依據做證明,有著弄虛作假的成分。因此。葯品廣告要讓人信服,最好在廣告中列出科學依據,就算是數字也要在大眾調查的基礎上呈現出來,而不能是廣告設計者的瞎掰。選擇有說服力的代言人我們看到很多葯品廣告請用名人代言,名人代言的好處是可以提高產品的關注度,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但同時存在一個問題:這些名人是否真的服用過這葯品,他的話具備真實可靠性嗎?很顯然,名人並不是這產品的真是使用者,甚至於他們都沒了解這產品的功能。從郭德綱代言「藏秘排油茶」到趙忠祥代言「壯骨拔毒貼」的葯品廣告,都被認定為違法虛假廣告。因此在葯品廣告中,應多用真實使用過的人代言,這樣該葯品的可信度才會提高。針對目前存在的葯品廣告問題,廣告管理法是防不勝防,違法葯品廣告屢禁不絕,葯品廣告誠信度日益下降,對此,筆者提出以上建議。希望葯品生產商們能夠採納或者聽下去。希望以後看到的葯品廣告是充滿誠信,可信任的,我們拭目以待。
㈢ 某葯廠出售感冒葯,為了招攬顧客,大做廣告,宣傳他的感冒葯有奇效,葯到病除,並聲稱他已在銀行存入100
1. 你說的這種情形,屬於法律上的「責任競合」現象。即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一方面,老太太從銷售者處(商家)購買該葯,買賣關系成立,但葯廠交付的產品不合格,銷售者需要承擔違約責任。
2. 出現這種競合情形,只能擇一主張。即要麼提起違約之訴,被告僅僅是銷售者;要麼提起侵權之訴,被告是生產者、銷售者,既可以選擇其一,也可以列為共同被告。
4. 如果以違約之訴提起,注意時效。《民法通則》第136條第二款規定,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時效為一年。
5. 盡管沒有買賣合同,但老太太購買葯品時的發票,或商店出示的小票等都可視為買賣關系存在的依據。
㈣ 「白加黑」的成功的運用了什麼營銷策略
市場細分的營銷策略。
細分消費者市場的基礎地理細分:國家、地區、城市、農專村、氣候、地形屬人口細分:年齡、性別、職業、收入、教育、家庭人口、家庭類型、家庭生命周期、國籍、民族、宗教、
社會階層心理細分:社會階層、生活方式、個性行為細分:時機、追求利益、使用者地位、產品使用率、忠誠程度、購買准備階段、態度。商品交換關系的總和,本身可以細分 消費者異質需求的存在 企業在不同方面具備自身優勢 。
市場細分包括以下步驟:
1、選定產品市場范圍。公司應明確自己在某行業中的產品市場范圍,並以此作為制定市場開拓戰略的依據。
2、列舉潛在顧客的需求。可從地理、人口、心理等方面列出影響產品市場需求和顧客購買行為的各項變數。
3、分析潛在顧客的不同需求。公司應對不同的潛在顧客進行抽樣調查,並對所列出的需求變數進行評價,了解顧客的共同需求。
4、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調查、分析、評估各細分市場,最終確定可進入的細分市場,並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
㈤ 關於感冒葯的廣告詞有哪些
『如果感冒變成一種流行,那麼(**感冒葯)會比它更流行。』謝謝採納。
㈥ 感冒葯做網路營銷,會不會被和XIE
葯品做網路營銷在目前是不被允許的,但是卻沒有法律規定不準郵寄葯品,所以看你自己怎麼做。堂而皇之的做葯品的網路營銷是肯定要被查的,因為所有銷售的葯品都要經過至少三次檢驗。
㈦ 感冒葯的市場分析
1.市場容量
中國當前OTC市場大約有近200億人民幣的容量,如果以北京OTC市場中感冒葯的消費占總量的28%計算,中國感冒葯市場幾乎有50億人民幣的市場份額。保守估計也有20億人民幣的市場。據調查,抗感冒葯物銷售額約占葯品零售總額的15.0%,是繼保健品類(31.3%)之後銷售額最大的一類葯品。其中包括一定的季節因素,冬春季節是感冒的多發季節 。另外一個顯著特點是,消費者用葯趨向於名牌產品,排名靠前的四個品牌無論銷量還是銷售額都占據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
2. 政策分析
跨入新世紀和臨近加入WTO,醫葯市場環境風雲變幻,特別是隨著葯品分類管理辦法的實施,衛生體制、醫療保險體制、葯品流通領域等的改革,對醫葯行業產生著巨大的影響,葯品零售市場正成為制葯企業競爭的熱點,以非處方葯市場為主的制葯企業怎樣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又如何開拓零售市場這一問題值得探討。作為非處方葯(OTC)的一大組成部分,感冒治療葯品是我國醫葯產品推廣品牌營銷中最成功的範例。而隨著OTC市場走向規范,競爭加劇,葯品零售市場競爭將進入一個嶄新的時期。面對新的市場,新的機遇與挑戰,眾多的生產、銷售企業在產品研發、市場開拓、營銷組合、經營管理上將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這種背景下加入感冒葯戰團,最近就有護彤、新康泰克、正源丹進入市場,天寶.蓋茂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正可謂風險與機遇共存。 1.競爭產品
據調查抗感冒葯物主要有:快克、新康泰克、康必得、正源丹、新速達感冒片、感康、白加黑、感冒通、泰諾、百服寧、必理通、芬必得、扶他林、泰克、感諾、感冒清熱沖劑、雙黃連口服液、帕爾克、幸福傷風素、力克舒等二十多個品種。價格水平在10元以下的葯品有快克(6.5元)、康必得(4.0元)、新速達感冒片(7.0元)、感冒通(1.8元)、百服寧(8.0元)、必理通(7.5元)六種,占總銷售量的63%,總銷售額的32%;價格水平在10~15元的葯品有感康(12元)、白加黑(12.4元)、泰諾(12.5元),占總銷售量的37%,總銷售額的60%; 價格水平在15~40元的葯品有扶他林(39.10元)、芬必得(18元),占總銷售額的8%. 在按銷售量、銷售額兩種排序的前10名共13種葯品中,無一為中成葯,全部為化學葯品。在總共13種葯品中,合資品牌有快克、康必得、新康泰克、白加黑、泰諾、百服寧、必理通、扶他林、芬必得,共10種,其銷售額、銷售量分別占總銷售額、銷售量的 61%、75% 。國產品牌有新速達感冒片、感康、感冒通3種,其銷售額、銷售量分別占總銷售額、銷售量的 39%、25% 。
2.抗感冒葯物的消費特點
抗感冒葯物的消費特徵是最接近於日用消費品的,但它終歸是一種葯品,又不同於一般的日用品消費。感冒葯品消費屬謹慎的消費行為、微量消費,需求彈性較小。和普通日用品一樣,在產品認知方面受廣告(特別是電視廣告)影響大,但在購買決策上,醫生建議、營業人員推薦甚至店堂陳列對消費者影響很大。因為在葯品消費上,消費是典型的非專業性購買,消費者自主性較弱,只能對廣告或醫生建議和其他外部因素被動地接受。盡管感冒作為多發病、常見病,但人們對其基本知識仍不是很了解,這種情形也導致葯品生產者和銷售者在價格制定上有很大的主動性。
3. 國產品牌較大地滯後於合資品牌在國內市場上的發展
可以看出,國產品牌的數量與市場佔有率遠遠低於合資品牌。而且,從我們對產品成分分析結果可以看出,產品的內在差異性並不大,國內企業與合資企業的差距主要在競爭觀念和市場運作水平上,國內企業急需提高的是營銷水平,因為OTC市場不同於處方葯市場,無論在產品包裝、價格制定、通路選擇、廣告促銷上都有其本身的特點。合資企業在以上方面普遍要比國內企業做得早、做得好,取得良好的業績也是必然的,而國內企業遲早要為其觀念滯後付出代價。 感冒葯
4.價格水平偏高,應有進一步下降空間
中價位產品(主要集中於12元左右)占銷售量的38%、總銷售額的63%,其中感康、白加黑、泰諾分別占據銷售額前三名。低價位產品(10元以下)占總銷售額的32%、總銷售量的66%,其中感冒通以其低廉的價格(1.8元)占據銷售量排名的第一位,康必得以其適中的價格(4元)、良好的療效也取得了不錯的業績。總的來說,感冒作為一種常見性、多發性的疾病,使得抗感冒葯物成為常備葯品,目前的價格仍然偏高。對生產廠家來說利潤比較高,但隨著競爭進一步加劇,品牌進一步集中,價格應有下降空間。對於市場挑戰者來說,除了提高產品質量、加強廣告宣傳和其他措施外,使用恰當的價格定位策略也是一個爭取市場份額的好方法。
5.應重視通路促銷
好的廣告創意、精美的廣告製作、高播放頻率是提高品牌知名度的有效方法,但通路促銷在促使消費者購買方面起的作用更大。廣告僅僅使得消費者知道了產品,出色的廣告甚至可以引起消費者的購買興趣,但是店員推薦、賣場陳列在促使消費者作出最終購買決策上顯然更有影響力。企業如果想僅僅憑借大量的廣告投入便獲得大量的市場份額,將會變得越來越困難。OTC市場的競爭,不僅僅是產品與廣告的競爭,誰對消費者研究得透,誰更注重消費者,誰就能取得競爭優勢。
6.傳統中成葯應能夠有所作為
在銷售額、銷售量排序前十位的十幾種葯品中,清一色的全是西葯。其實,我國的傳統中葯在治療感冒方面還是有獨特療效的,並且副作用較小,有許多患者希望用中成葯來治療感冒。在感冒的前期預防上,傳統的中成葯有著廣闊的前景,但是,對於治療感冒急症的患者來說,西葯仍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太太葯業正在發動以中葯為訴求的攻勢,值得重視。
總之,抗感冒葯物不僅僅是一種葯品,更是一種商品,特別是在葯品分類管理以後,OTC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接近於普通商品的競爭,誰越了解顧客,越接近顧客,誰就能贏得顧客的信任,就能贏得市場。
㈧ 心血管葯,感冒葯,抗生素,助消化葯這些葯品都可以做廣告宣傳嗎
有病還是不醫院處理比較好
㈨ 大品牌感冒葯吳太感康真的有宣傳的那麼好嗎
感康是老牌子感冒葯了,現在還出了新包裝,更人性化,效果確實不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