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虢國宣傳

虢國宣傳

發布時間:2021-10-27 17:36:57

❶ 作文虢國車馬坑六年級550字 急用!

首屆「河南文化遺產日」活動定於今年11月份的最後一個雙休日(即11月26日--27日),以後每年11月份的最後一個雙休日為"河南文化遺產日"。活動期間,鄭州、開封、洛陽、安陽、三門峽、商丘6市將有70處歷史文化遺址和旅遊景點免費向群眾開放,同時還將舉辦珍貴文物展覽、文化遺產知識講座、文物鑒定等相關活動。本次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主辦,省文聯、省旅遊局、省宗教局、省公安廳、省交通廳和鄭州、開封、洛陽、安陽、三門峽、商丘等市共同參與。
免費開放的70處景點
鄭州市:河南博物院、鄭州市博物院、商城遺址、城隍廟、大河村遺址公園、二七紀念塔(限量開放)、古滎冶鐵遺址博物館、鞏義博物館、康百萬庄園(每天限量1000人)、永昭陵、永定陵、石窟寺、杜甫陵園、登封嵩陽書院、觀星台、大塔寺、嵩山地質博物館、新鄭博物館、皇帝故里、車馬坑、歐陽修陵園、始祖山、滎陽織機洞、漢霸二王城、卧龍台、啟母闕、會善寺、永泰寺等。
開封市:開封市博物館、龍亭公園、相國寺、鐵塔公園、禹王台等。
洛陽市:洛陽市博物館、龍門石窟、關林、伊川縣程苑和范苑、偃師縣商城博物館、唐恭陵、玄奘故里、孟津縣王鐸故居及書畫館、漢光帝、龍馬伏圖、新安縣千唐志齋等。
安陽:殷墟博物苑、殷墟王陵遺址、城隍廟、袁林、天寧寺、安陽縣萬佛溝、林州紅旗渠紀念館、洪谷寺、內黃二帝陵等。
三門峽市:市博物館、虢國博物館、寶塔苑、虢國車馬坑陳列館、義馬鴻慶寺石窟、澠池縣博物館、八路軍澠池兵站、靈寶皇帝陵、函谷關、盧氏縣城隍廟、陝縣空廂寺等。
商丘市:商丘古城、永城芒山漢梁王陵、黃河故道游覽區、民權白雲寺等。

❷ 譯文解答

晉獻公又向虞國借路攻打虢國。宮之奇勸阻虞公說:「虢國是虞國的外圍,虢國滅亡,虞國一定跟著亡國。對晉國不可啟發它的野心,對入侵之敵不可漫不經心。一次借路已經是過分,豈能有第二次呢?俗話所說的『車子和車版互相依傍,嘴唇丟
了牙齒就受涼』,那就是說的虞、虢兩國的關系."
買櫝還珠
楚王對田鳩說:「墨子,是聲名顯赫的學者。他親身實踐還可以,他講的話很多,但不動聽,這是為什麼呢?」田鳩回答說:「從前秦伯把他的女兒嫁給晉國的公子,叫晉國給她准備好首飾服裝,跟著陪嫁去的穿著華麗衣服的婢女有七十人。來到晉國,晉國人喜歡陪嫁的婢女,而看不起秦伯的女兒。這可以叫做善於嫁婢女,而不能說善於嫁女兒。楚國人中有一個在鄭國賣珍珠的,做了一個木蘭的匣子,這匣子用肉桂花椒熏過,用珠子和寶玉點綴著,用紅色的美玉裝飾著,用綠色的翡翠環繞著。鄭國人買了他的匣子而還給他珍珠。這可以說是善於賣匣子了,不能說是善於賣珍珠啊。現在社會上的言論,都說一些巧辯華麗的話,君主只看重那些華美的言辭,卻忘了它們是否有用。墨子的學說,傳揚先王的道理,論述聖人的話,來宣傳眾人;如果修飾他的言辭,就怕人們流連於它的文采,忘了它的價值,為了言辭而損害了實用。這和那個楚國人賣珍珠,秦伯嫁女兒完全一樣,所以墨子的言論大多不好聽。」

疑鄰竊麩
從前有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懷疑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他覺得那人走路的樣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臉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聽他的言談話語,更像是偷斧子的;一舉一動、面目表情都像偷斧子的人。
不久,丟斧子的這個人在山谷中挖到了斧子。第二天又看見他鄰居的兒子,就覺得他一舉一動、面目表情,都不像偷斧子的樣子。

好好先生
東漢末年的司馬徽,平常從來不談論別人的短處,凡事幾乎都是說「好」。曾有人問起他「最近還安康嗎?」他只簡單地回答一個字:「好。」又有一次,某人告訴他有關自己兒子的死訊,他聽了竟說:「很好。」見到先生如此,他太太就責備說:「人家是認為你有德行而出於尊重,才把兒子的死訊相告,那有聽說別人死了兒子,反而對他說很好的道理呢?」聽完妻子的話,他響應說:「像您剛才的話,也很好!」如今世人所稱的「好好先生」一語,其出處就來自於此

曾子殺彘
曾子(孔子的弟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兒
子跟著她哭。他的母親說:「你回去,回來給你
殺豬(吃)。」
妻子從集市回來,曾子(正)准備抓豬來殺。
妻子制止他說:「不過是跟孩子的戲言嗎。」曾
子說:「孩子不能欺騙啊。孩子什麼都不懂,
是向父母學習的啊,聽父母的教導的。今天你欺
騙他,是教導他欺騙。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
相信他的母親了,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於是煮豬肉(吃)。

揠苗助長
有個宋國人嫌自己的莊稼長得慢,就將禾苗一棵棵拔高。他疲憊不堪地回到家裡,對家人說:「今天累壞了,我幫助莊稼長高啦!」他兒子趕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慎獨
【譯文】 所謂使自己的意念誠實,就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就如同厭惡污穢的氣味那樣厭惡邪惡,就如同喜愛美麗的女子那樣喜愛善良。只有這樣,才能說自己的意念誠實,心安理得。所以道德修養高尚的人必須謹慎地對待獨處的時候,使自己規行矩歩。

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獨也。

【譯文】 那些沒有道德修養的人,在閑居獨處的時候,無論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當他們見到那些有道德修養的人,卻又躲躲藏藏企圖掩蓋他們所做的壞事。而裝出一付似乎做過好事的模樣,設法顯示自己的美德。其實別人的眼睛是雪亮的,看透這些壞人壞事,就像是見到他們的五臟六腑一樣,那麼這種隱惡揚善的做法,又有什麼益處呢。這就是說,人心裡有什麼樣的實際德性,外表就必然會有什麼樣的言行表現。所以有道德修養的人必須謹慎地對待獨處的時候,即使獨處之時,也要使自己規行矩歩。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譯文】曾參說:「一個人若是被許多雙眼睛注視著,被許多隻手指點著,這難道不是嚴肅可怕的嘛!」 財富可以修飾房屋,使房屋華麗;道德可以修養人的身心,使人思想高尚。心胸寬廣開朗,身體自然安適舒坦,所以有道德修養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誠實。

北人食菱
北方人生來不認識菱角的,(有個北方人)在南方當官,酒席上吃菱角,連角殼一起放進口裡。有人(就)說:「吃菱角必須去掉殼。」那人自己保護自己的缺點,說:「我不是不知道,連殼一起吃的原因是,想用來清熱解毒。」有人問道:「北方也有這種東西嗎?」回答說:「前山後山,什麼地方沒有!」
菱角生長在水中卻說是在土裡生長的,這是因為他硬把不知道的說成知道的。

邴原泣學
邴原幼時喪父,幾歲時,從書塾經過,(聽見書聲琅琅)忍不住哭了,書塾的老師問他說:「小孩子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兒容易悲哀,窮人容易感傷。那些讀書的,凡是能夠學習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來羨慕他們不孤單,二來羨慕他們能夠上學。內心感傷,因此而哭泣。老師憐憫嶼地說:「你想讀書就來吧!」邴原進了學堂,學習異常努力。一個冬天,就讀熟了《孝經》和《論語》。

千里赴期
卓恕為人非常講信用,說話沒有不算數的。他從建業回老家會稽去,向諸葛恪告別,諸葛問他什麼時候回來,卓恕說「某日」。
到了這一天,諸葛恪做東請客,都停著不吃不喝,為了等待卓恕的到來。客人們都以為,從會稽到建業相距千里之遙,怎麼能按時到來。停了一會,卓恕果真到了,滿座的客人都驚訝不得。
孔子言: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
說話不算數,打折扣,這就等於降低了自己的人格,再要彌補可就難了,所以不要輕易答應自己可能做不到的事情,好比不能輕易的下承諾一樣

教學相長
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就不知道它的好處。因此,學然後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後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後才能自己刻苦地鑽研。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

退避三舍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孟母三遷
過去孟子小時候,父親就死了,母親仉氏守節。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喪葬、[足辟]踴痛哭這樣的事。母親想:「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就離開了,將家搬到街上,離殺豬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夏歷每月初一這一天,官員進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記住。孟母想:「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里定居下來了。

鍾能辨盜
服虔擅長於《春秋》的研究,准備作注,想參考些不同的觀點。聽說崔烈召集門徒講《春秋》,他於是隱姓埋名,讓崔烈的門徒僱傭自己煮飯。每到崔烈開講時,就站在牆壁外偷聽。知道崔所講的不能勝過自己,就同崔烈的學生稍為議論了一下崔的得失。崔烈聽說後,猜不出這是什麼人,但早就聽說過服虔,懷疑是他。第二天早晨,服虔還在睡夢中,崔烈就前往大聲叫喚:「子慎!子慎!」服虔被驚醒,不知不覺作了應答。兩人從此成了好朋友。

涸轍之鮒
莊周家境貧寒,因此到監河侯那借糧。監河侯說:「好的!我馬上就可以得到俸祿了,(等錢到了)我將借給你三百兩銀子,好嗎?」
莊周忿然變(臉)色道:「我昨天來(的路上),(聽見)在道路中間有東西在叫喊。(我)四周環顧一看,在車轍中有(條)鮒魚。我問它道:『鮒魚啊!你這是在干什麼啊?』(鮒魚)回答說:『我,是東海的水族臣民。您有沒有斗升之水讓我活命啊?』我說:『好啊,我將去說服南方的吳越國王,引來西江的水來迎接您,好嗎?』鮒魚忿然變色道:『我失去了我慣常生活的環境,我沒有安身之地了。我只要得到斗升之水就可以活命了。您卻說這樣的話,還不如早點到賣干魚的店鋪去找我嗎!』」

一箭易折十箭難斷
從前吐谷渾阿豺有十二個兒子:他患病臨近死亡時對他的兒子們說;你們各拿一枝箭給我,我要用然後吩咐弟弟慕利延說:你拿出一支箭來並且折斷,慕利延折斷了它。阿豺又吩咐說:你拿九枝來,再折斷它們,慕利延卻不 能折斷。阿豺對他兒子們說:你們 知道了嗎?一支箭十分容易折斷,很多的箭在一起,則不能可能折斷,所以說,只要你們齊心協力,國家就可以穩固了,說完就死了。

罵鴨
在縣的西邊白家莊有某個居民,偷了鄰居的鴨煮來吃。到了夜裡,覺得全身的皮膚刺癢難耐。等到天亮一看,原來渾身長出了毛茸茸的鴨毛,碰到就疼。這個人嚇壞了,可是這種怪病找不到醫生可以醫治。有一天夜裡,他做了夢,夢中有個人告訴他:「你的病是老天爺給你的懲罰,需要讓失主痛罵你一頓,鴨毛才會脫落。」可是鄰居老人一向寬厚,平常損失東西,從不「怒」形於色。於是,這個偷鴨的人就騙老人說:「您的鴨是被某甲偷走,因為他最怕人罵,您罵他一頓,也可警告他以後不可再偷。」 結果,老人笑著說:「誰有閑氣去罵那些惡人呢?」這個人感到更加難堪,只好把實情告訴鄰居老人。於是,老人才痛罵了他一頓,而這個人的病很快就好了。

司馬光好學
司馬光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別的兄弟已經會背誦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馬光卻)獨自苦讀,像董仲舒和孔子讀書時那樣專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夠熟練地背誦為止,(由於)讀書時下的力氣多,收獲就長遠,他所精讀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身不忘。司馬光曾經說: 「 讀書不能不背誦,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獲就多了! 」

後羿射箭
後羿、逢蒙,是很善於射箭的人。王良、造父,是很善於駕車的人。聰明的君子,是很善於使人們服從的人。人們服從了而權勢就隨之而來,人們不服從而權勢就會隨之而去,所以稱王者已經是使人服從的人了。所以領導人想要善於射箭,射得很遠又能射中微小的目標,那就不如尋找後羿、逢蒙之類的人。想要善於駕車,跑得很快又能很遠,那就不如尋找王良、造父之類的人。想要協調統一天下,制約秦國、楚國,那就不如尋找聰明的君子。這樣運用智慧就很簡單,做事也不勞累,而且功效名譽可以達到很大,這樣就容易處理事務又極其輕鬆快樂。所以明白的君主以此為寶,而愚蠢的人卻以為這很艱難。

生不逢時
過去周朝有個人做官,(一生中)多次求官沒有得到晉升的機會,(直到)年老鬢發斑白,(這天)在路上哭泣。有人問道:「您為什麼哭泣呢?」他回答說:「我幾次謀官都得不到晉升。現在自己傷心已經年邁,失去機會了,因此傷心地落淚。」那人又問:「您為什麼一次都得不到晉升呢?」他回答說:「我少年時苦讀經史,後來文才具備,試圖求官,不料君王卻喜歡任用老年人。這個君王死後,繼位的君王又喜歡任用武士,我改學武藝,誰知武功剛學成,好武的君王又死去了。現在新立的君王開始執政,又喜歡任用年輕人,而我的年齡已經老了,所以終生不曾得到一次機會。」

三人成虎
魏國的太子將到趙國都城邯鄲去當人質,魏王決定派大臣龐蔥陪同前往。龐蔥一直受到魏王重用,怕去趙國後有人背後說他壞話,魏王不再信任他。為此,臨行時特地到王宮里對魏王說:「大王,如果有人向您稟報說,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不相信?」
魏王立刻回答說:「我當然不相信。」
龐蔥接著問:「如果第二個人也向您稟報說,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不相信?」
魏王遲疑了一下說:「我將信將疑。」
龐蔥緊接著問:「要是第三個人也向您報告說,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不相信?」
魏王一邊點頭,一邊說:「我相信了。」
龐蔥分析說:「街市上沒有老虎,這是明擺著的事。但三個人都說那裡有虎,便成為有虎了。如今我陪太子去邯鄲,那裡離開我們魏國的都城大梁,比王宮離街市要遠得多,再說背後議論我不是的,恐怕也不止三個人。希望大王今後對這些議論加以考察,不要輕易相信。」
魏王很勉強地說:「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放心陪公子去吧!」龐蔥去趙國不久,果然有人在魏王面前說他壞話。開始魏王不信,後來說他壞話的人多了,魏王竟然相信了。龐蔥從邯鄲回來後,真的失去了魏王的信任,再也沒被魏王召見。

請君入瓮
大臣周興與人謀反.武則天命來俊臣招來周興.兩人共飲論事.來俊臣問周興:"囚犯多不認罪,有何辦法?"興說:"好辦.取一口大缸來,四周用火燒,將罪犯投入,何罪不承認."來俊臣馬上叫抬來一口大缸,四周點火如法刨制.站起來對周興說:"老兄,有人告你謀反,請你進去吧."興立刻低頭認罪.這一典故.比喻以其人的辦法,降伏這個人.

唇亡齒寒
秦國攻打趙國的長平,齊、楚兩國起兵救趙。秦王盤算道:「如今齊、楚前來救趙,如果他們團結一致,寡人退兵未遲;假如他們一盤散沙,則乘勢攻之。」
這時,趙軍糧食告急,派人向齊國借糧,可是齊王不理睬。謀臣周子對齊王說:「大王不如把糧米暫借趙國,讓他擊退秦兵,如果不加理睬,秦兵就會無所忌憚,不會退去。這樣,就正中了秦國的計策,而齊、燕就失策了。而且趙對於燕、齊兩國來說,正是御秦的天然屏障。這正象牙齒跟嘴唇的關系,沒有了嘴唇,牙齒就會感到寒冷。今日趙國罹難,明日滅亡之禍就會降臨到齊、楚身上。因此救援趙國就好比捧著漏瓮、澆滅燒焦的鍋一樣,實在是十萬火急。再說救趙是一種高尚的「國際」義舉,擊退秦國,也可以張揚名聲,不去顯示正義張揚威名,卻一味地吝嗇糧食,這是戰略決策的重大錯誤啊。」

❸ 扁鵲的事跡~~~

扁鵲的故事

扁鵲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正式傳記的醫學家。他本姓秦,名越人,渤海郡莫(今河北省任丘)人。大約生活於公元前5世紀。

年輕時便跟從長桑君習醫,學成後,長期在民間行醫,足跡遍及當時的齊、趙、衛、鄭、秦諸國。他的醫療經驗極其豐富,曾編撰過頗有價值的《扁鵲內經》9卷和《扁鵲外經》12卷,可惜均已失傳,這是祖國醫學的極大損失。扁鵲精通望、聞、問、切四診,尤以望診和切脈著稱。醫聖張仲景對其十分尊崇和贊譽。

扁鵲曾望診齊桓公的面色,認為他有病,「不治將深」,但他不聽勸告,拒絕醫治,不久抱病死去。在切脈方面,扁鵲診斷趙簡子就是其中一例。趙病「五日不知人」,當時趙國大臣們十分驚慌。扁鵲切脈後雲:「治血脈也」,認為並非死症。後來趙簡子果然痊癒。有有一次扁鵲路經虢國(今河南省陝縣一帶),聽說虢太子暴死後正要准備埋葬。扁鵲了解病情後,斷定太子沒有死,而是患了一種稱之為「屍蹶」的病證(類似於現在的休克)。人們對扁鵲的診斷開始時表示懷疑,經扁鵲針刺治療後,太子很快蘇醒,又經敷熨其兩脅,太子便能坐起,人們驚嘆不已。以後又經過服葯2O天,太子恢復健康。後世所謂的「起死回生」典故,即源於此處。可想扁鵲若無高超的醫術,豈敢承攬這樁風險之事。盛譽之下,扁鵲卻從不以此炫耀聲名,表現出他謙虛謹慎的美德,足以垂範於後人。

扁鵲還是一位樸素的唯物主義者,一生堅持與巫醫巫神作斗爭。每到一處,他都向人們宣傳科學思想,勸導人們信醫匆信巫,以免枉送性命。扁鵲是一位內、外、婦、兒各科兼長的醫家,治病嚴肅認真,且能尊重民俗,根據各地群眾的需要而行醫。由於醫德高尚,醫術超群,醫技精湛,便遭到了當時身為秦國太醫令李醯的妒忌,李醯竟然派人將扁鵲刺殺。李的罪惡行徑,一直為後世所唾罵。人民群眾始終懷念扁鵲,至今河北、河南、陝西省等地,還保留著許多有關扁鵲的紀念遺跡,當地群眾採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對扁鵲的懷念之情。

❹ 萊州都有什麼特色

特色啊,就是有山:大基山、文峰山。這兩座山各有各的特色,大基山是道士谷,而文峰山上則有著名的魏碑石刻。有水。萊州靠海,有很多的海產品。到了萊州,你就放開了手腳使勁吃海鮮吧。大螃蟹和對蝦、蛤喇,敞開了吃吧。三山島的旅遊設施也很好、夏丘、柞村一代又很多的石材加工廠,也有很多的石雕,都很有特色、

❺ 淺談虢國文化

虢國都城 1957至1958年,黃河水庫考古工作隊對三門峽周邊地區進行了多次調查,並作了大量試掘工作,認為李家窯遺址規模大,南臨澗河,地勢開闊平坦,出土物與墓地所出遺物相近,可能是虢都上陽的所在地。1963年,李家窯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以後,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為配合城市基本建設,在李家窯遺址的邊緣地帶作了多次的考古發掘工作,發現有冶銅作坊、下水管道、糧食窖倉等重要遺跡。200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李家窯遺址的東北部進行了大規模地考古發掘,發現了城牆、環壕、內城宮牆及大型建築房屋基址等,證實李家窯遺址確是虢都上陽城的所在地。初步摸清了虢國上陽城的基本輪廓和范圍,大致掌握了城內布局的總體概況(詳見第十六篇第六章文物),為研究西周時期的城市布局、構築特點、生產技術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例證。
答案補充
虢國文化對現代文化產生的影響 三門峽虢國從西周早期始封於陝西寶雞附近,到公元前655年為晉獻公所滅,歷時400餘年。它所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卻給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它留給後人「假虞滅虢」、「唇亡齒寒」的千古遺訓。「假途伐虢」已成為中國古代戰略戰術36計中的第24計,也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謀略精粹。 它的姓氏文化和婚姻習俗。由虢國轉化而來的郭姓,現已成為中華大家庭百家姓中大姓,也產生了諸多對社會、對人民有巨大貢獻的歷史名人。虢國人嚴格遵守西周、春秋時期的婚姻基本准則——同姓不婚,他們認為同姓相婚是同類的簡單堆積或相加,無從產生質的飛躍,子孫後代難以繁衍昌盛,當事者也會因此而生病,而異姓相婚,能夠優生優育,避免近親相混的弊端。這個准則在今天三門峽周邊的一些農村還始終傳承著。虢國人不光認真恪守同姓不婚的原則,也認真履行與其配套的婚姻禮儀,如納吉、納幣、親迎、鬧新房等,他們認為這些婚姻禮儀體現了婚姻的牢固性,是判斷婚姻合法性的標准,「聘則為妻,奔則為妾」。這些習俗為現代的婚姻所吸收,轉變為合命、訂婚、迎娶、鬧房等。
答案補充
它的一系列物質文化所體現的精神。虢國創造了一系列燦爛的歷史文化諸如青銅文化、玉文化、車馬文化和冶鐵文化等。這些文化不僅反映了虢國貴族的奢華生活和等級觀念,而且體現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高超技藝。 它的墓葬文化。虢國的「視死如生」的隨葬習俗給後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如隨葬大量的青銅器、玉器,齊全的生活用具、工具、武器等,為的是讓死去的人能在另一個世界裡仍舊安然幸福地生活。這在現代三門峽附近的農村也是有所體現的。另外,虢國墓地所體現的聚族而葬在現在的農村也留有影子,一個家庭的墓地有固定的地方,並且是經過風水先生勘測過的寶地。 虢國文化現象在現代生活中潛移默化,三門峽市以虢國、春秋而取名的街道、植物園、商店等,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正在發揮著積極的社會效應、宣傳效應和經濟效應。虢國文化有其合理的優秀文化,同時作為奴隸制社會的文化也必定存在糟粕。
答案補充
虢國文化研究 關於虢國,《左傳》僖公五年雲:「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為文王卿士,勛在王室,藏於盟府。」杜預註:「虢仲、虢叔,王季之子,文王之母弟也。」漢儒馬融曰:「虢叔同母弟;虢仲異母弟。」由此可知,西周初年,周文王的兩個弟弟,宗出王季的虢仲、虢叔封於二虢。《國語·晉語》言文王「孝友二虢」、「咨於二虢」,也證明了這一點。所以說,周朝初年,分封了兩個虢國,這一點由來已久,史有定論,是沒有錯的。「三虢之說」始於班固,他在《漢書·地理志》弘農郡條下雲:「陝,故虢國,有焦城,故焦國。北虢在大陽,東虢在滎陽,西虢在雍。」《水經注·河水注》:「虢仲之所都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國也。」據此,又有南、北二虢之說。而《史記·秦本紀》又載:「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初,縣杜、鄭,滅小虢。」可知,春秋初年又有一小虢存在。由此則文獻所載共有五個虢國,即寶雞之虢、滎陽之虢、陝縣之虢、平陸之虢和小虢。但由於歷史文獻關於五個虢國的關系以及虢國的封君、地望、變遷、世系等的記載過於簡略,且多有抵牾之處,致使後世學者眾說紛紜,給虢國披上了神秘的面紗

❻ 請把文言文《扁鵲見蔡桓公》翻譯一遍

扁鵲進見蔡桓公,站(在蔡桓公面前看了)一會兒,說道:「您的皮膚紋理間有點小病,不醫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說:「我沒有病。」扁鵲離開後,桓侯(對左右的人)說:「醫生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以此作為自己的功勞。」過了十天,扁鵲又進見,他(對桓侯)說:「您的病已到了肌肉和肌膚之間,再不醫治,會更加嚴重的。」桓侯不理睬,扁鵲走後,桓侯又不高興。過了十天,扁鵲又進見,他(對桓侯)說:「您的病已到了腸胃,再不醫治,會更加嚴重的。」桓侯還是不理睬。扁鵲走後,桓侯又很不高興。(又)過了十天,扁鵲(再進見時)遠遠看了桓侯一眼,轉身就跑。桓侯特意派人去問他(為什麼跑),扁鵲說:「皮膚紋理間的病,是燙熨(的能力)所能達到的;肌肉和肌膚之間的病,是針石(的能力)所能達到的;腸胃的病,是葯劑(的能力)所能達到的;病到了骨髓里,那是管轄命的神的事情了,(醫生)是沒有辦法的。桓侯的病現在已到了骨髓,因此我就不再請求給他治病了。」過了五天,桓侯身體疼痛,派人去尋找扁鵲,扁鵲已經逃到秦國去了。桓侯就死了。

❼ 吾矛之力,________.(後半句是什麼)

吾矛之利,與物無不陷也

出自 韓非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楯(同『盾』)與矛者,譽之曰:「吾楯之堅,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也?」其人弗能應也。
夫不可陷之楯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❽ 文言文成語故事,包括有原文,字詞解釋,句子翻譯和說明的道理

一夫當關

故事:《史記》載:公元前207年劉邦入咸陽,「守函谷關,項羽至,不得入。」函谷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形勢,由此可見。

一丘之貉
漢朝漢宣帝時,有個很有名的人叫楊惲,他的父親是漢昭帝時的丞相,母親是史學家司馬遷的女兒。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養,少年時在朝廷中的名氣就很大,因為向漢宣帝舉發大將霍光謀反,被封為平通侯。漢朝當時的社會賄賂風氣很嚴重,有錢人用錢行賄,可以到處玩樂,沒錢賄賂的人就要一年到頭辛苦地工作。因此他大力革除了這些弊病,整頓了朝廷的不良風氣,獲得人們的稱贊。他自認為功勞很高,有時目中無人,得罪了太僕戴長樂。
有一次,楊惲聽說匈奴的首領單於被人殺了,便說:「這是不明是非的君王,忠心的臣子提議的治國策略不用,卻聽信小人的讒言,殺害忠良,結果性命不保,國家滅亡。秦朝如果不是因為這樣,也許現在還存在,而不會被漢朝代替。自古以來,各朝代的君王都是如此,喜歡聽信小人的讒言,就像從同一個山丘里出產的貉,沒有什麼差別。」這話傳到長樂的耳里,他連忙向漢宣帝報告,宣帝聽到楊惲把自己和歷代君王比作「一丘之貉」感到非常震怒,再加上長樂又說了許多楊惲對宣帝不滿的壞話,因此就下令革去楊惲的官職。
後來「一丘之貉」用來比喻那些臭氣相投、不務正業的人

一暴十寒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許多家學派,他們各自堅持自己的主張,並到各國游說,宣傳自己的學說。這些人不但學問高深、知識豐富,而且能言善辨,往往能說服執政者改變主意。

孟子是當時有名的一位辯士,他幫助齊王施政,看到齊王昏庸、沒有主見、輕信小人讒言,很不滿,就不客氣地對齊王說:「大王,您太不明智了!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很容易生長的植物,但如果把它放在太陽底下曬一天後,再放在陰寒的地方凍上十天,它還能存活嗎?我在大王身邊的時間很短,即使您接受我一些好的建議,有了一點從善的決心,但只要我一離開,那些奸臣就會在您面前唱反調,哄騙您,大王又常常輕信他們的讒言,這樣怎麼能讓我有成就呢?」他又作了一個比喻:「下棋是件小事,但如果不專心,同樣學不好。奕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高手,他有兩個徒弟。其中一個非常專心學習下棋,處處聽從奕秋的指導;另一個心不在焉,一直想著用箭射空中的天鵝。同一個老師,同時學習,但兩人的成績卻相差很多。這不是他們的智力不同,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
孟子用了兩個比喻告訴齊王做事情要有恆心,要專心,否則是不會成功的。

退避三舍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唇亡齒寒
春秋時候,晉獻公想要擴充自己的實力和地盤,就找借口說鄰近的虢(guó)國經常侵犯晉國的邊境,要派兵滅了虢國。可是在晉國和虢國之間隔著一個虞國,討伐虢國必須經過虞地。「怎樣才能順利通過虞國呢?」晉獻公問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說:「虞國國君是個目光短淺、貪圖小利的人,只要我們送他價值連城的美玉和寶馬,他不會不答應借道的。」晉獻公一聽有點捨不得,荀息看出了晉獻公的心思,就說:「虞虢兩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虢國滅了,虞國也不能獨存,您的美玉寶馬不過是暫時存放在虞公那裡罷了。」晉獻公採納了荀息的計策。
虞國國君見到這兩們珍貴的禮物,頓時心花怒放,聽到荀息說要借道虞國之事時,當時就滿口答應下來。虞國大夫宮之奇聽說後,趕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國和虢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我們兩個小國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幫助,萬一虢國滅了,我們虞國也就難保了。俗話說:『唇亡齒寒』,沒有嘴唇,牙齒也保不住啊!借道給晉國萬萬使不得。」虞公說:「人家晉國是大國,現在特意送來美玉寶馬和咱們交朋友,難道咱們借條道路讓他們走走都不行嗎?」宮之奇連聲嘆氣,知道虞國離滅亡的日子不遠了,於是就帶著一家老小離開了虞國。
果然,晉國軍隊借道虞國,消滅了虢國,隨後又把親自迎接晉軍的虞公抓住,滅了虞國。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五年》。成語「唇亡齒寒」,比喻雙方關系密切,相互依存。
【破釜沉舟】公元前206年的巨鹿之戰,當時項羽大敗章邯。這場戰爭有兩個意義:一是消滅了秦軍主力,農民軍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二是項羽由一個將軍一躍成為聯軍統帥,戰爭開始由滅秦之戰逐漸向楚漢戰爭轉變。

【堅壁清野】這個成語出自《三國志·魏書·荀傕(yù)傳》。
東漢末年,曹操在鎮壓黃巾軍佔領了兗(yǎn)州地區後,雄心勃勃地准備奪取徐州要地。
那時,潁川潁陽(今河南許昌)有個名叫荀傕的人,非常有才能,為避董卓之亂遷居冀州,被袁紹待為上賓。他看出袁紹不能成就大事,就投奔到曹操門下。曹操大喜,任命他為司馬。從此,他跟隨曹操南征北戰,出謀劃策,深得曹操的信任。
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謙病死,死前將徐州讓給了劉備。消息傳來,曹操奪取徐州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忙著要出兵徐州。荀傕知道了曹操的想法,說道:「當年漢高祖保住關中,光武帝劉秀據有河內,他們都有一個鞏固的根據地,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所以成了大業。如今將軍不顧兗州而去攻打徐州,我方留守兗州的軍隊留多了,則不足以取得徐州;留少了,倘若呂布此時乘虛而入,又不足以守住兗州。最後,一定是弄得兗州盡失,徐州未取。」他還指出,「眼下正值麥收季節,聽說徐州方面已組織人力,搶割城外的麥子運進城去。這說明他們已有了准備,一旦有風聲傳來,他們必然會加固防禦工事,轉移全部的物資,一切准備就緒迎擊我們(原文為:『今東方皆以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這樣,你的兵馬真的去了,城攻不下,什麼東西也得不到手,不出十天,你的軍隊就會不戰自潰。」
曹操聽了荀傕的話,十分佩服,從此集中兵力,很快打敗了呂布。後來,又打敗了劉備,占據了徐州。
「堅壁清野」:堅壁,是加固城牆和堡壘;清野,是將野外的糧食、財物收藏起來。加固防禦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資全部轉移,叫敵人既打不進來,又搶不到一點東西,因而站不住腳。這是對付優勢之敵的一種作戰方法。

【揭竿而起】這個成語出自西漢賈誼的《過秦論》,講的是秦末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的事情。
公元前209年7月,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的地方官派出兩名差官押著九百名貧民壯丁,到漁陽(今北京市密雲縣)去防守邊疆。這兩個差官又從壯丁里挑選出兩個身強力壯的人作屯長,讓他們再去管理其餘的壯丁。這兩個屯長一個叫陳勝(字涉),是個雇農;另一個叫吳廣,是個貧農。他倆原來並不認識,現在碰在一起,共同的命運,很快就使他們成了好朋友。
陳勝、吳廣一行往北拚命趕路,一點也不敢耽誤。因為按照秦王朝的法令,誤了日期,是要砍頭的。可是,他們剛剛走了幾天,才到大澤鄉(今安徽宿縣西南),正趕上下大雨,只好扎了營,待天晴再走。雨又偏偏下個不停,眼看日期是耽誤了,陳勝同吳廣商量,說:「咱們即便走,誤了日期,也是死;逃,給官府抓住,也是個死。反正是個死,不如大家一起反了,推翻秦二世,為老百姓除害。」
吳廣也是個有見識的人。他同意了陳勝的意見,並商定借著被秦二世害死的太子扶蘇和深得群眾擁戴的原楚國大將項燕(項羽的祖父)的名頭,以號召天下,去攻打秦二世。
於是陳勝和吳廣就帶著幾個心腹首先把那兩個差官砍死,然後提著他們的頭,向大家講明了不起義造反就得白白地送死的道理。這幾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願豁出性命跟著陳勝、吳廣一塊兒干。大夥砍伐樹木為兵器,高舉竹竿為旗幟,對天起誓,同心協力,推倒秦二世,替楚將項燕報仇。大家還公推陳勝、吳廣做首領,一下子就把大澤鄉佔領了。大澤鄉的農民一聽陳勝、吳廣他們起來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紛紛拿著鋤頭、鐵耙、扁擔、木棍來營里投軍。
人們將「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簡化成「揭竿而起」這個成語,比喻高舉義旗,起來反抗。多泛指人民起義。

【草木皆兵】
【馬革裹屍】
【赤膊上陣】
【烏合之眾】
【打草驚蛇】
【四面楚歌】
【用兵如神】
【有勇無謀】
【全民皆兵】
【聲東擊西】

請君入瓮

English

唐朝女皇武則天,為了鎮壓反對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兩個最為狠毒,一個叫周興,一個叫來俊臣。他們利用誣陷、控告和慘無人道的刑法,殺害了許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則天手裡,內容竟是告發周興與人聯絡謀反。武則天大怒,責令來俊臣嚴查此事。來俊臣,心裡直犯嘀咕,他想,周興是個狡猾奸詐之徒,僅憑一封告密信,是無法讓他說實話的;可萬一查不出結果,太後怪罪下來,我來俊臣也擔待不起呀。這可怎麼辦呢?苦苦思索半天,終於想出一條妙計。

他准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把周興請到自己家裡。兩個人你勸我喝,邊喝邊聊。酒過三巡,來俊臣嘆口氣說:「兄弟我平日辦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認罪,不知老兄有何辦法?」周興得意地說:「這還不好辦!」說著端起酒杯抿了一口。來俊臣立刻裝出很懇切的樣子說:「哦,請快快指教。」周興陰笑著說:「你找一個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熱,再讓犯人進到瓮里,你找一個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熱,再讓犯人進到瓮里,你想想,還有什麼犯人不招供呢?」來俊臣連連點頭稱是,隨即命人抬來一口大瓮,按周興說的那樣,在四周點上炭火,然後回頭對周興說:「宮里有人密告你謀反,上邊命我嚴查。對不起,現在就請老兄自己鑽進瓮里吧。」周興一聽,手裡的酒杯啪噠掉在地上,跟著又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說:「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故事見於《資治通鑒·唐則天皇後天授二年》。成語「請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畫餅充飢

三國時期,有一個人叫盧毓,在魏國做官,由於他為魏文帝曹丕出了許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為侍中、中書郎。

有一次,魏文帝對盧毓說:"國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關鍵就在你了。選拔人才,不要取那些有名聲的,名氣不過是在地上畫一個餅,不能吃的。"

盧毓回答說:"靠名聲是不可能衡量才能的人,但是,可以發現一般的人才。由於修養高,行為好,而有名的,是不應該厭惡他們。我以為主要的是對他們進行考核,看他們是否真有才學。現在廢除了考試法,全靠名譽提升或降職,所以真偽難辯,虛實混淆。"

魏文帝採納了盧毓的意見,下令制定考試法。

刻舟求劍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葉公好龍

葉公好龍,室中雕文盡以為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拖尾於堂。葉公見之, 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神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夫似龍而非龍也。

鄭人買履

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自 相 矛 盾

楚人有賣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為宋國笑。

翻譯

刻舟求劍

戰國時,楚國有個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隨身攜帶的一把寶劍掉落江中。他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個記號,說:「這是我寶劍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個記號。」
船靠岸後,那楚人立即從船上刻記號的地方跳下水去撈取掉落的寶劍。撈了半天,仍不見寶劍的影子。其實他又怎麼找得到寶劍呢?船繼續行駛,而寶劍卻不會再移動。像他這樣去找劍,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葉公好龍

從前有個叫葉公的人非常喜歡龍。在他的家裡,牆上畫著龍,柱子上雕著龍,穿的 蓋的上面都綉著龍。天上的真龍聽說葉公喜歡龍,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長長的尾 巴伸在堂上,把頭探進窗戶里張望。葉公看到天上的真龍後,嚇得魂飛膽破,臉色 都變色了,急忙躲起來。原來,葉公喜歡的不是真龍,而是那些畫的、綉的、刻的假龍。

鄭人買履

鄭國有個人想去買雙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腳,然後把量好的尺碼於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帶那尺碼。他已經拿到鞋子,卻說:「我忘記帶尺碼來了。」又轉回家去取。等到他趕回來,集市已散,他終於沒有買到鞋。

有人問他說:「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試一試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說:「我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自相矛盾

楚國有個既賣盾又賣矛的人。(他)稱贊他自己(的盾)說:「我這盾牌的堅固,沒有東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稱贊他的矛說:「我這矛的鋒利,對於任何東西沒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說:「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會怎麼樣?」這個賣東西的人不能夠回應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沒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

守株待兔

宋國有個農夫種著幾畝地,他的地頭上有一棵大樹。一天,他在地里幹活,忽然看見一隻兔子箭一般地飛奔過來,猛的撞在那棵大樹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斷了,蹬蹬腿就死了。這個農夫飛快的跑過去,把兔子撿起來,高興地說:「這真是一點勁沒費,白撿了個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頓了。」他拎著兔子一邊往家走,一邊得意地想:「我的運氣真好,沒准明天還會有兔子跑來,我可不能放過這樣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幹活,只守著那棵大樹,等著兔子撞過來。結果,等了一天什麼也沒等到。他卻不甘心,從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樹下等著兔子來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長得比莊稼都高了,連個兔子影也沒有再見到。

❾ 中國古代貴族的生活方式

1、吃

秦漢時期的飲食已品種多樣,飲食文化也較為發達。秦漢時期肉食主要來源於家養畜禽及野生動物,馬、牛、羊、豬、雞等均是重要畜禽。

不過,當時食肉只是一小部分貴族權利。因此,當時的肉食也逐漸因其奢侈品地位,成為了身份象徵,一些沒落皇族就經常以食肉照舊來顯示身份地位尊貴照舊。

2、穿

雖然現代社會服裝樣式選擇更多,但是秦漢時期貴族的衣服乃是純手工製作,放到今天就是高級定製啊,這是如今快時尚是沒法比擬了。

秦漢時期是我國古代服飾藝術的第一個高峰,秦漢時期的服裝原料主要包括絲帛、麻布、葛布和各類動物皮毛。在各類服裝原料中,由於絲帛物料稀有價值高貴而成為秦漢時期上層社會的主要服飾材料。

3、住

貴族的宅第,外有正門,共有左,中,右三部分組成,屋頂中央高,左右兩邊低,邊上是小門,用於一般的出入。大門以內還有中門,它和正門都可以通馬車。

門旁還有附屬房間可以居留賓客。院內以前堂建築為主要建築,堂後以牆,門分割內外,門內有居住的房屋,還有車房,馬廄,廚房,庫房以及奴婢的住處等附屬建築。

4、行

對於秦漢朝廷來說,便利而迅捷的交通網路和交通工具是王朝運轉的一項基本保障。在道路建設上,皇帝御道——馳道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道路寬大,穩固並建有防塵樹木是馳道的特徵,而馳道是禁止皇帝以外的其他人穿越馳道和在馳道上行走。

古代寬敞的土路和現代擁堵的水泥路難分高下。不過,在出行方式上,現代社會的飛機、汽車和高鐵恐怕是要碾壓古代的馬車、轎子了。

(9)虢國宣傳擴展閱讀

璀璨的石器

何家村窖藏中最為精彩和引人注目的,當屬那些洋溢著盛唐之風的杯盤碟碗。在今天看來,它們作為飲食器皿未免顯得過於華貴,但對於唐人而言,它們則閃爍著延年益壽的光芒。

一千多前深宅大院里的長安權貴迷信著「金銀為食器可得不死」的古老訓條,將金銀肆無忌憚地鋪灑在一日三餐的飯桌上。

盡管唐代律法有著「一品已下,食器不得用純金、純玉」「六品已下,不得用渾銀」的規定,但這並不是一條被嚴格執行的法律。

閱讀全文

與虢國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關語言文字培訓方案 瀏覽:345
酒店夏季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877
旅行社組團策劃方案 瀏覽:68
國際大型會議策劃方案 瀏覽:188
培訓學校預招生方案 瀏覽:595
2019年扶貧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11
志願市場營銷 瀏覽:141
元旦文藝趣味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56
工行對公旺季營銷方案 瀏覽:603
中華文化主題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41
網路營銷及案例分析課程教案 瀏覽:131
企業微信營銷執行方案 瀏覽:905
新聞骨幹培訓班實施方案 瀏覽:339
校園團購策劃方案 瀏覽:663
廣西君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600
春節主題報道策劃方案 瀏覽:800
高端媒體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86
市場營銷學第03在線測試 瀏覽:537
貴州電子商務的發展路徑與阿里 瀏覽:327
市場營銷製作app 瀏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