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山水畫大師王慶武
王慶武先生屬於現代派畫家,他的作品很有功力,因為從小學畫,酷愛山水,畫的挺好,屬於現代派的領軍人物,市場前景還不錯,若是你收藏了真品,以後會有升值的空間的。
⑵ 在上海有哪些知名ngo
上海紅十字會
上海是中國紅十字會的誕生地,上海的紅十字活動,在總會創始時即有,但上海的紅十字會組織於1911年9-10月間方始建立,初名中國紅十字會滬城分會。1920年改稱中國紅十字會上海市分會,會址設在光啟路179號。(該處會址在「八·一三」淞滬抗戰中毀於炮火,盪然無存)
舊中國,上海紅十字會主要工作內容是戰地救護及平時的災害救濟、難民收容並資遣國原籍、掩埋屍體,以及會員的交誼、福利工作等等。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中,第一救護隊副隊長蘇克己醫師以及隊員謝惠賢、陳秀芳、劉中武烈士,為了抵禦日本侵略者的欺凌,捍衛祖國尊嚴,遭日軍刀吹槍殺,壯烈犧牲。市分會在總會的指導下,在寶山羅店鎮為烈士建造了紀念塔,供後人瞻仰。有的救護隊經過血的洗禮後,集體參加了新四軍,壯大了革命力量。
解放後,上海市紅十字會在防病治病、支援抗美援朝、救災救濟、紅十字青少年、普及防病救護知識、遣送在華的日僑及家屬回國等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66年7月至1978年初,紅十字會工作被誣蔑為「集帝、修、反之大成」,遭到嚴重破壞,工作被迫停頓。
1978年4月,國務院以國發(78)63號文批轉衛生部和外交部《關於恢復紅十字會國內工作的報告》,決定上海市為第一批恢復紅十字會工作的十個城市之一。市委以滬革(78)65號批轉中衛生局革委會《關於恢復本市紅十字會工作的具體方案的報告》,紅十字會工作才得以重新恢復、逐步發展。至95年底,上海20個區、縣都建立了紅十字會組織,有」萬余名紅中會會員,7千多個基層紅十字會基層組織。市紅十字會建立了完善的理事會,聘請了徐匡笛市長為名譽會長,聘請市人大陳銘珊副主任、市政協陳淑珠副主席、著名肝膽外科專家、中科院學部委員吳孟超教授為名譽副會長。選舉了謝麗娟為上海市紅十字會第六屆會長,選舉了袁恩章、邵浩奇、周劍萍、尹繼佐、、王慶舜、任連友、施德容、夏秀蓉、沈光照為副會長。理事會下設8個工作委員會,開展了各類救災、社會服務、組織建設、宣傳、無償獻血表彰、遺體捐獻、非血緣關系骨髓移植登記驗血、查尋親人、與國外友好往來、紅十字青少年、募捐、中小學生與嬰幼兒住院醫療互助基金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為支持經濟建設,倡導樹立良好的社會風尚,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保障社會的安定團結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⑶ 中國曲棍球協會的理事成員
(第五屆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按姓氏筆畫排名)
顧問:洪虎(原吉林省省長)
主席:雷軍(國家體育總局手曲棒壘中心)
副主席:於洪臣 國家體育總局備戰辦副主任
石梅 內蒙古自治區體育局局長
田新德 廣東省體育局巡視員
劉征 遼寧省體育局副局長
劉踐 四川省體育局副局長
劉建勝 上海市體育局黨委副書記
李發昌 甘肅省體育局副局長
吳振綿 中體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秋甫 吉林省體育局副局長
孟偉 手曲棒壘球中心副主任
徐偉南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區長
黃維勉 天津市體育局副局長
溫文 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副司長
保留北京市名額,待材料齊備後再行補選。
特邀副主席:丁思強(福建美克運動休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秘書長:楊超(手曲棒壘中心曲棍球部部長)
司庫:趙曉宇(手曲棒壘中心曲棍球部副部長)
副秘書長:陳旭(手曲棒壘中心辦公室副主任)
張建華(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財務處調研員兼副處長)
海線 (國家女曲領隊)
執行委員
王慶森、王京夫、王躍、王道勛、尤寶東、呂鵬、劉小青、閆琪、何紅衛、張貴龍、張鈞瑞、趙繼和、敖英松、徐馳、郭英洲、蔣正偉、程橋、臧躍
委員
執行委員以上人員,於浩、王偉、王楊、王秉海、王斌、尤寶東、孔慶傑、白金麗、叢德全、庄曉東、劉巍、劉東偉、劉宇翔、劉守忠、李良吉、成繼明、宋鐵軍、楊紅兵、楊湛林、余建華、張乃武、張全民、張慶禹、張英祥、張桂雲、張惠儒、張耀光、張春贏、陸強、陳德康、羅小兵、季安之、金成吉、孟立志、孟慧臻、郝吉仁、胡佑芳、姚蘇捷、秦麗梅、秦瑜嶺、敖英祥、賈偉、夏凱、殷秋霞、高峰、郭傑、郭智泉、黃永生、黃海峰、梁成就、鄂文舉、崔英彪、溫曉東、富婧、臧躍、戴世恆,國家男、女曲棍球隊隊長、企業界代表
各單項委員會名單
競賽、裁判委員會:
顧問:孫成敏
主任:臧躍
副主任:陳德康、胡佑芳、秦瑜嶺
委員:王金松、苗琳、姚宏君、翁海勤、熊茹
教練技術委員會:
顧問:金昶伯
主任:尤寶東
副主任:庄曉東、賈偉、高峰、崔英彪
委員:於浩、王楊、呂寒、余建華、張乃武、張全民、張慶禹、張英祥、羅小兵、孟立志、秦麗梅、郭傑、黃永生
青少年發展委員會:
顧問:宋邦新、戴逸
主任:蔣正偉
副主任:孔慶傑、劉守忠
委 員:馬春奇、王斌、宋岩、成繼明、陳華、張貴龍、金建民、郭旭東、戴世恆
宣傳委員會:
主任:呂鵬
副主任:劉巍、張耀光、季安之
委員:吳鵬、謝鵬、平平、新華社、人民日報1人、新浪網1人
市場開發委員會
主 任:徐馳
副主任:待定
委員:張巍、孟小龍、張耀輝、美克1人
科研委員會
主任:閆琪
副主任:金成吉
委員:待定
⑷ 安徽和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銅陵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安徽和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銅陵分公司成立於2012年11月20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一般經營項目:國內廣播電視廣告業務代理,影視、報紙、網路、媒體廣告業務代理,戶外廣告、平面廣告設計、製作、發布等。
法定代表人:王慶和
成立時間:2012-11-20
工商注冊號:34070000007786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大道北段501號
⑸ 河北省唐山各個縣,市,區有出過哪些名人,知道的誰能告訴我,要標明他是分別來自哪個縣,市,區
一、先說唐山市的行政區劃,即唐山所轄的縣、市、區:
2005年,唐山市轄6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
唐山市
路北區
路南區
古冶區
開平區
豐潤區
豐南區
唐海縣
灤 縣
灤南縣
玉田縣
樂亭縣
遷西縣
遵化市
遷安市
漢沽管理區
蘆台經濟技術開發區
唐山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
南堡開發區
海港經濟開發區
曹妃甸工業區
其中,
樂亭新區包括樂亭縣、海港經濟開發區兩部分
曹妃甸新區包括曹妃甸工業區、曹妃甸國際生態城、唐海縣、南堡開發區四部分
二、然後說唐山名人,看他們所在的縣市區:
1、李大釗,河北唐山樂亭縣人,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傳播者,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中國共產黨初期兩個核心領導人之一,唐山一中是李大釗的母校,唐山樂亭有李大釗故居。
名人故居(2張)
2、張愛玲(1920-1995)原籍河北唐山,生於上海。童年在北京、天津度過,1929年遷回上海。中學畢業後到香港讀書。
3、曹雪芹,祖籍唐山豐潤區,去豐潤的路上很明顯的大標語寫到:「歡迎到曹雪芹的故鄉來」。
4、成兆才(1874~1929),灤南縣繩各庄村人。中國近代傑出的劇作家,評劇的奠基者和創始人。成兆才一生,移植、改編和創作了120餘部劇作,其中《花為媒》、《杜十娘》等都是經典之作。其中最出名的當屬《楊三姐告狀》。
5、董浩(一次來唐山演出透露自己是土生土長的唐山人)。
6、於文華(唐山玉田人多次來家鄉表演在唐山電視台3.15晚會上自己還說:「還是回家的感覺好」。
7、王學兵,祖籍唐山路北區馬家屯村,新疆長大,中央戲劇學院畢業。
8、姜文,演藝界名人,唐山人,曾在自己家鄉拍攝抗日題材電影《鬼子來了》電影全部採用唐山話。
9、姜武,唐山人,姜文弟弟。
10、崔永元,祖籍唐山玉田人,天津長大。
11、周穎超,1991年2月22日出生於河北省唐山市,祖籍河北唐山,著名網路新人。
12、高圓圓,祖籍唐山豐潤,2005年清明她隨家人來唐山祭祖。
13、張鐵林,祖籍唐山人畢業於英國。
14、閆懷禮(1936-2009)唐山豐南人,國家一級演員,中國表演藝術家,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委員,曾在82版《西遊記》中扮演「沙僧」。
15、劉寶寅,藝名劉戈,著名主持人、配音藝術家、演員、教育學者。
16、何勇,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紀委常務書記,《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起草者。他是唐山遷西人。
17、張廣厚,我國著名數學家,蜚聲國際,祖籍唐山,中學畢業於河北省重點中學唐山市開灤二中,後進南開數學系。
18、史樹青(1922-2007),唐山樂亭人。當代著名學者,史學家、文物鑒定家。1945年畢業於北平輔仁大學中文系、同校文科研究所史學組研究生。工書法,精鑒賞,尤以考古鑒定馳譽中外。
19、李德倫,祖籍唐山市豐潤區,1917年6月6日生於北京,回族。著名音樂指揮家。曾任中央樂團首席指揮,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
20 、管樺(1922-2003)當代作家、書畫家。唐山市豐潤區人。北京市文聯主席。
21、 白玉霜(1908—1942),原名郭艷玲,生於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今唐山豐潤區南青坨村人。評劇表演藝術家。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唱紅於津、京、滬及江南許多大中城市,被文化界贊為「評劇皇後」。
22 、王兆國,1941年7月生,唐山豐潤區人,中共第十二屆、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十六屆中央委員,十二屆中央書記處書記,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現任全國人大常務會副委員長和總工會主席。曾任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八屆、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23 、吳德(1913—1995),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偉大領導毛主席的好學生,英明領袖華主席的好戰友,唐山市豐潤區人。曾擔任北京市委第二書記兼市長,北京市革委會副主任,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市革委會主任,北京衛戍區第一政委,北京軍區政委。是中共九屆、十屆、十一屆中央委員,並當選為中共十屆、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四、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24、趙興發,唐山市灤南縣坨里鎮蔣各庄村人,歷任海軍副司令員。海軍參謀長等職,海軍中將軍銜。
25、董芳霄,人稱「體操靈鹿」,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參加過奧運會並獲得獎牌的唐山籍體操運動員!
26、裴文中(1904~1982),唐山豐南人,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古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於1929年12月2日在周口店發掘出北京猿人第一個頭蓋骨,轟動了中外學術界。
27、楊三姐,本名楊國華,1902年出生於唐山市灤縣甸子村(現唐山灤南縣青坨營鎮甸子村),生前系唐山市、灤南縣政協委員,1984年卒於灤南縣倴城鎮雙柳樹村,享年82歲。
28、閻達開(1913—1997年),唐山樂亭縣樊家坨村人。曾任河北省副省長、天津市委第二書記、天津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
29、李葆華(1909年-2005),李大釗之子,唐山樂亭縣大黑坨村人。曾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黨組書記、國際貸幣基金組織理事、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30、宋世雄 1939年生於唐山市樂亭縣,北京人。1960年後,歷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體育記者、中央電視台體育評論員。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31、蔣雨農(1908--1986)原名鑫瑞,號藝林野叟、在家僧、殘花老人。唐山市玉田人,出生書香門第。中國近代(民國)著名書畫家,作品遍布世界各地。
32、劉漢宗 (1912-2001),唐山市豐南人。我國著名連環畫家。曾任《唐山勞動日報》美術編輯。1931年,創辦了唐山首家畫社「同德畫社」。從1952年到1991年,先後繪制了60多冊(套)膾炙人口的優秀連環畫及大量年畫。
33、賈蘭坡 (1908-2001)我國著名的舊石器考古學家、古人類學家、第四紀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出生在唐山市玉田縣刑家塢村。繼裴文中1929年發現第一個頭蓋骨之後,他在1936年11月連續發現三具「北京人」頭蓋骨,震驚了國際學術界。
34、叢維熙(1933~ ),當代作家。筆名碧征、從纓。唐山市玉田人。1950年入北京師范學校,讀了大量中外文學作品,受孫犁和屠格涅夫的作品影響很深。同年開始發表散文、詩歌和小說。
35、姚建新 (1963- ),又名紫風,生於河北省唐山市。著名書法家。中國書畫印研究院副院長。2008年作為共和國傑出人物代表特邀出席國慶59周年座談會暨國慶慶典。
36、李連捷(1908—1992),唐山市玉田縣人。生於1908年6月17日,卒於1992年1月11日,享年84歲。土壤學家、農業教育家,中國土壤學學科創始人之一。
37、趙光賢 (1910—2003),中國民主同盟盟員,歷史學家,教授。原籍唐山市玉田,生於江蘇奉賢。193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政治學系。著有《周代社會辨析》、《古史考辨》、《中國歷史研究法》。
38、旭宇 生於1941年11月,學名許玉堂,唐山市玉田人。現為中國書協副主席、河北省書協主席、河北省文聯副主席、中國散文詩協會副主席。
39、沙蒙 電影導演。唐山市玉田人。中法大學、上海病態術專科學校肄業。三十年代在上海加入新地劇社、獅吼劇社、上海業余劇人協會,1944年後任延安魯藝教員、實驗劇團團長。1948年後任東北電影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導演。
40、劉小岑 唐山市玉田縣人。1925年生,擅雕塑。1950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繼讀研究生,後留校任教。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41、郝振基(1870-1942)表演藝術家(昆凈兼老生)。原籍河北靜海縣台頭村人(現天津市靜海縣台頭鎮),後遷至唐山市玉田縣。
42、梅墨生 1960年生於唐山市遷安。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美學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現任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部副主任。
43、孫竹 原名樂成。唐山市玉田縣人。十歲隨父到北京,入北京師范附屬小學就讀。孫竹是北京書法研究社最早的社員之一,孫竹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黨員,1987年被聘為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2004年8月11日在唐山逝世。
44、王清任(1768~1831)又名全任,字勛臣。清代直隸省(今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人。富有革新精神的解剖學家與醫學家。西方醫學界稱王清任為中國近代解剖學家。
45、叔齊名致,字公達,謚齊,後人稱之為叔齊。叔齊、伯夷為商末孤竹君之長子,姓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及父卒,叔齊讓位於伯夷。
46、伯夷 伯夷為商末孤竹君之長子,姓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及父卒,叔齊讓位於伯夷。
47、洪影 (1930- ),女,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洪派」創始人,1930年生於唐山市灤縣,祖籍北京,滿族,曾用名洪效岩、洪穎霞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評劇傳承人之一。
48、張慶洲,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出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紀實文學代表作:長篇報告文學《唐山警示錄》。
49、張堅(1930-1985),河北唐山人。九三學社唐山分社委員,唐山市政協委員。著名中醫學者。
50、李木馬,原名李志強,1967年生於唐山市豐南縣。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文學院簽約作家。
51 、李興鋼,唐山樂亭人,鳥巢的中方總設計師。
52、鄂竟平,唐山樂亭人,水利部副部長。
53、宋志永,唐山玉田縣人,農民。2008年cctv 感動中國「唐山十三義士」之一。
54、劉寶軍,唐山灤南人,1959年11月出生,文墨網站長,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會員,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曾被聘為人民日報海外版特約記者、法制日報特約撰稿人。1985年起發表新聞作品、經濟論文、IT文章、紀實文章、文學作品約310萬字,攝影作品200餘幅。
55、王慶升 (1932.9—), 河北遵化人。擅長中國畫。早年自學繪畫,現為中國文聯牡丹書畫藝術委員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工筆重彩畫會理事,北京畫院一級美術師、花鳥畫創作室主任。
56、閆肅(1985.12.14——),唐山灤南人,畢業於河北唐山外國語學校,同濟大學,現在是浙江衛視著名節目主持人。
57、李躍(1982.10.30- ),河北唐山人,中共黨員,河北聯合大學教師,2008年創作的葫蘆烙畫「奧運福娃」被北京奧組委收藏,並當選為北京奧運會火炬護跑手。
58、公孫瓚(?-199)字伯珪,漢族,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人。東漢末年獻帝年間占據幽州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 「十八路諸侯反董卓」中的一路,曾參與討伐董卓。
59、程普,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今河北豐潤東)人。東漢末年東吳的名將,著名軍事家,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君主。三國時孫堅手下四大將領之一他曾跟隨孫堅討伐過黃巾、董卓,又助孫策平定江東。
60、 韓當(?-227),字義公,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韓當因為長於弓箭、騎術並且膂力過人而被孫堅賞識,追隨他四處征伐周旋,數次冒險犯難,攻陷敵人、擒拿俘虜。對江東基業的逐漸穩固和吳國的建立有著重要影響。
61、韓知古,唐山玉田人,韓匡嗣之父,韓德讓之祖父,善謀有識量,官拜遼國中書令,遼國的開國功臣。韓知古家族是遼朝第一漢族顯貴,是遼朝僅次於皇族耶律氏、後族蕭氏的大家族,終遼之世,影響頗大。
62、韓德讓(941~1011)唐山玉田小韓庄(原名韓家莊)人。遼代聖宗時權臣。後賜名德昌,賜姓耶律,名隆運。他是遼臣中輔政最久、集權最多、寵遇最厚、影響最大的一人。韓德讓遼朝中的最大漢臣,因功授遼興軍節度使,乾亨四年,遷升南院樞密使,後娶遼國蕭太後為妻。
63、 鮮卑仲吉(1188--1244),鮮卑族,灤州萬石山人(今唐山古冶區卑家店)。元朝著名將領,卑氏鼻祖之一。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被晉升為金吾衛上將軍。1231年鮮卑仲吉因戰功擢升為蒙古汗國兵馬都元帥。
64、馬佔山(1885—1950)祖籍河北省豐潤縣,回族,陸軍中將加上將銜,抗日愛國將領和著名的民族英雄。先後任黑龍江省政府主席兼軍事總指揮,東北挺進軍總司令兼東北四省招撫,國民革命軍東北保安副司令長官,曾勸說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促使北平和平解放。
65、李爾重(1913—2009),男,河北豐潤人;原中共河北省委書記兼省長。解放後,歷任武漢市委第二書記,湖北省委常委、中南局宣傳部長,陝西省委常委、革委會副主任,河北省委書記兼省長。
66、張慶偉,男,漢族,1961年11月7日生,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先後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2007年10月兼中國繞月探測工程領導小組組長,2008年3月起任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法定代表人。中共第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
67、忙古歹,蒙古人,始家於遵,元世祖(忽必烈)時官至右丞相,為官,守正不阿,清正廉潔,深受皇帝厚愛。
68、張守直,遵化人,嘉靖二十二年 (1543年) 進士,歷任浙江省嘉定縣知縣、戶部左侍郎、戶部尚書。
69、賈應元,字仁甫,遵化城內人。在嘉靖四十一年 (1562年) 得中進士,曾任明朝兵部尚書。
70、關仁山,男,河北唐山人。中共黨員。滿族,1963年2月生於唐山豐南,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創作室主任,與作家何申、談歌被文壇稱做河北「三駕馬車」。
71、王紅權星,祖籍唐山玉田人 青年演員 ,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曾擔任唐山環保青年形象大使!
⑹ 新華書店成立84年之久,顧客們進門只看不買,為何它卻沒倒閉過
這幾年來,國度教育部門提出了科教興國戰略,國度關於教育的投資力度更大,培育更多科技和實業人才,政策之下,城市的圖書館、書店等一些場所投資更多。
為了提升中國人民的文化自信,要培育百姓們讀書的喜好,這幾年書店也如雨後春筍普通冒出來,除了我們所熟知的新華書店,還有各個私營書店,
書籍作為人類肉體的支柱,可以熏陶人們情操同時增長學問,讓人們在急躁的社會當中,變得愈加沉穩與安靜。
無數人在讀書的過程當中嘗到了甜頭,讀書的過程能夠讓人愈加沉靜,更分明本人想要什麼,從而不驕不躁空中對生活當中的艱難,使本人越來越強大。新華書店將成為讀書人士心目當中一片純潔的空間,洗濯心靈,從而遇見更強大更美妙的本人。
⑺ 中國楹聯學會的理事成員
魏傳統,馬蕭蕭,孟繁錦,蔣有泉。
第六屆理學會組織
中國楹聯學會第六屆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名單
會長:孟繁錦
副會長:常治國高壽荃谷向陽蔣有泉何永年郭殿崇蔣力華余德泉錢來忠高寶慶郭省非方留聚孫滿倉盧曉 秘書長:孟繁錦(兼)
中國楹聯學會六屆會長助理、副秘書長等名單
會長助理:葉子彤張海生劉太品 副秘書長兼組聯部主任:胡春奎 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肖良平 副秘書長:薛宗漢 《中國楹聯》編輯部主任:仲新
聘請中國楹聯學會第六屆名譽會長名單
周克玉常江
中國楹聯學會第六屆常務理事名單(以姓氏筆畫為序)
於濯非馬傑馬泰昌文師華方留聚牛書友王之望 王新波王漱居王翼奇馮廣鑒馮修齊盧曉葉子彤 寧志光劉太品劉興君劉年新劉慶華 劉榮根 劉景龍孫幼明孫英孫滿倉何永年余庭良余德泉 吳雪張卓夫張國英 張忠惠張海生李文鄭李永年 李濤李敬忠李敬寅楊克炎楊憲金沈一丹(女) 沈樹華肖良平谷向陽鄒繼海陳勇陳聯合陳錫波 陳德謙卓斌青周紹麟孟繁錦易武興羅美安(女) 鄭文詠(女)宮寶安胡春奎趙玉森趙勇趙望進 倪進祥唐景明(女)秦志法賈志敏郭省非郭殿崇 錢來忠高壽荃高寶慶常治國謝涇廉 龔聯壽蔣力華蔣有泉 解福山蔡洪光潘家農潘濤薛宗漢薛起珠魏華榮 胡福利
第七屆理學會組織
會 長:蔣有泉(法定代表人)
副會長:葉子彤、李培雋、鄒繼海、劉太品、肖良平、張海生、胡福利、潘家農、陳 健
秘書長:蔣有泉(兼)
中國楹聯學會第七屆名譽會長:張文台、符廷貴、吳雙戰、唐雙寧
名譽副會長:余德泉、錢來忠、高寶慶、蔣力華、方留聚、孫滿倉、盧 曉
中國楹聯學會第七屆理事會設立顧問委員會;
主 任:孫本勝
副主任:孫之貴、董吉順、楊春長、常治國、谷向陽、胡春奎、徐寶玉
秘書長:胡春奎(兼、駐學會)
顧 問:(按姓氏筆畫排序)
丁錫滿、於振武、馬登雨、文元有、文師華、王 平、
王喬林、王慶新、田文科、劉 藝、劉景龍、劉麒子、
安維翰、權希軍、祁茗田、吳銓敘、張 飆、張訓彩、
張岳琦、張紹誠、張金衛、張寶欣、張道誠、張殿臣、
張福有、李 鐸、李豆羅、李敬忠、李敬寅、沈 鵬、
羅 陽、谷長春、連家生、楊斌儒、陳 虹、陳東成、
孟傳生、岳民立、林 岫、歐陽鶴、宮寶安、婁以忠、
趙雲峰、趙長青、趙立凡、趙西林、趙金光、趙望進、
姜玉峰、姜振邦、聞楚卿、唐方裕、夏茹冰、徐志剛、
秦志法、郭華榮、郭省非、高壽荃、高運甲、閻復興、
龔望生、景學勤、韓星明、蒙智扉、蒲榮祥、潘 濤、
潘 琦、熊京遨
會長助理:陳偉明、劉年新、寧志光、劉興君、何登榮、王新波、魯曉川、賈志敏、陳麗榮
副秘書長:
龍開勝、李福祥、倪進祥、張筱曼、張鄂生、郟雲海、
傅海清、彭一超、胡獻軍、高寶玉、鍾寶勝、胡永平
法律顧問:王忠堂
名譽理事(按姓氏筆畫排序 ):
萬天銀 萬玉衡 於笑然 馬長泰 馬永祥 馬善政 毛選選
王先寶 王世震 王興麒 王其煌 王保理 馮澤堯 田作文
安建設 劉鳳麟 劉禮鵬 劉松山 劉紹彬 劉俊京 劉顯族
劉 鋒 朱其訓 朱建設 朱惠民 何首旺 餘子衡 吳修志
吳 敏 張元茂 張維社 李永年 李林根 李樹棻 楊玉來
楊 鵬 楊曦光 辛 華 陳百管 陳建國 陳明柏 陳 勇
陳 飈 周 華 周紹麟 周哲輝 孟廣祥 林鳳胞 羅宏安
羅 輝 鄭妙昌 金新盛 姚 禾 姜衛東 姜洪佩 施春鶯
柳成棟 胡文漢 胡吉祥 胡建雄 胡毅雄 趙士英 趙學東
趙春明 趙樹然 趙 椿 項光來 凌見軍 夏挽群 徐海道
塗懷珵 秦瑞傑 袁宗翰 袁裕陵 賈福林 郭偉光 錢法成
高鳳瑞 高顯齊 黃去非 喻石生 彭 瑋 游介章 程多林
蔣含宇 蔣保江 謝覺民 韓進卿 解維漢 譚天恩 潘煥民
黎仁寅 薛起珠 魏華榮
理 事(按姓氏筆畫排序 ):
卜用可、於濯非、馬學林、馬駿祥、井緒東、文師華、方 放、
方留聚、牛書友、王 綱、王 健、王衛民、王傳玉、王啟讓、
王忠堂、王國仲、王振林、王曉喻、王雪森、王登科、王新波、
王福昌、王翼奇、鄧柔剛、付貴寧、馮 偉、馮廣鑒、馮修齊、
盧 曉、葉子彤、葉良中、葉善勝、寧志光、申士海、皮治洪、
石印文、龍開勝、喬中興、仲 新、任德堅、伊德爾夫、劉太品、
劉興君、劉年新、劉達求、劉榮根、劉振炎、劉盛超、劉景龍、
劉福海、孫 英、孫幼明、孫 超、孫滿倉、孫模志、安 立、
安學森、朱慶文、朱汝略、朱森林、湯 潔、祁明規、祁茗田、
陽 光、何小平、何建安、何樹華、何登榮、餘子牛、余小偉、
余其平、余庭良、余德泉、吳 雪、吳鳳鳴、宋 領、宋鳳洲、
宋自凡、岑寂秋、姜 忍、張力夫、張山松、張宏明、張卓夫、
張國英、張坤山、張奇陽、張鐵京、張維忠、張鄂生、張銅彥、
張海生、張斌禮、張登奎、張筱曼、李文龍、李文鄭、李永輝、
李岩選、李明忠、李青葆、李俊和、李家群、李培雋、李敬忠、
李敬寅、李福林、李福祥、李嫦莉、楊先國、楊祁西、楊克炎、
楊克輝、楊明臣、楊憲金、楊振生、楊斌儒、汪紹良、沈一丹、
沈禮森、肖良平、肖常藻、谷萬祥、谷建林、鄒 紅、鄒宗德、
鄒繼海、陳 平、陳 健、陳 超、陳 錕、陳文增、陳偉明、
陳守敦、陳麗榮、陳治中、陳聯合、陳新劍、陳錫波、周文舉、
周永紅、周偉貽、尚佐文、岳慶久、易武興、林 山、林向陽、
林啟龍、羅 熾、羅永嵩、羅春生、羅積勇、范志民、郟雲海、
鄭元通、鄭文詠、鄭東升、鄭運旺、姜玉峰、婁義釗、宮寶安、
封崇長、胡 豪、胡永平、胡志毅、胡春奎、胡獻軍、胡福利、
荊向海、賀宗儀、趙 武、趙 英、趙 勇、趙發洪、趙永生、
趙玉森、趙國柱、鍾方林、鍾寶勝、柳清芬、倪進祥、唐占鰲、
唐景明、容啟東、徐 鋒、徐志剛、徐豫生、塗光雍、秦志法、
袁莉君、賈志敏、郭琪瑩、錢來忠、陶大明、高寶玉、高寶慶、
高樹軍、崔仰霞、崔栓龍、康斯馨、梅仕燦、符中文、鄂明爾、
黃太茂、黃洪波、黃鍾麟、龔聯壽、傅小松、彭一超、景常春、
曾慶炳、曾光明、曾慶炳、焦萬利、程經華、舒貴生、董吉順、
蔣力華、蔣有泉、覃務波、韓邦亭、韓星明、魯曉川、楚 石、
樓立劍、解福山、靳軍民、廖鐵星、蔡洪光、譚和平、潘 濤、
潘家農、顏振卿、薛 淵、薄松濤
常務理事(按姓氏筆畫排序 ):
於濯非、井緒東、文師華、方留聚、牛書友、王衛民、王啟讓、
王忠堂、王曉喻、王新波、王福昌、王翼奇、馮廣鑒、馮修齊、
盧 曉、葉子彤、寧志光、申士海、皮治洪、龍開勝、仲 新、
劉太品、劉興君、劉年新、劉慶華、劉榮根、劉振炎、劉盛超、
劉景龍、劉福海、孫幼明、孫滿倉、安學森、朱森林、祁茗田、
何登榮、余其平、余庭良、余德泉、吳 雪、宋鳳洲、岑寂秋、
姜 忍、張山松、張卓夫、張國英、張坤山、張海生、張維忠、
張鄂生、張銅彥、張筱曼、李文鄭、李永年、李有生、李俊和、
李培雋、李敬忠、李敬寅、李福祥、楊先國、楊克輝、楊明臣、
楊憲金、楊振生、楊斌儒、沈一丹、肖良平、鄒宗德、鄒繼海、
陳 健、陳 超、陳偉明、陳麗榮、陳聯合、陳錫波、尚佐文、
易武興、羅永嵩、羅春生、羅積勇、郟雲海、鄭文詠、姜玉峰、
宮寶安、封崇長、胡 豪、胡永平、胡春奎、胡獻軍、胡福利、
荊向海、賀宗儀、趙 英、趙 勇、趙發洪、趙永生、趙玉森、
趙國柱、鍾寶勝、倪進祥、唐景明、容啟東、徐志剛、塗光雍、
秦志法、賈志敏、錢來忠、陶大明、高寶慶、康斯馨、梅仕燦、
鄂明爾、龔聯壽、彭一超、蔣力華、蔣有泉、覃務波、韓星明、
魯曉川、解福山、靳軍民、廖鐵星、蔡洪光、潘 濤、潘家農、
顏振卿、薛 淵
一.事業發展委員會
主 任:蔣有泉 胡春奎 胡福利
副 主 任:姜玉峰 李敬寅 秦志法 徐志剛
劉景龍 劉年新 李永年
秘 書 長:胡春奎(兼)
副秘書長:易武興 李有生 姜衛東 安在田
委 員:(略)
二.學術委員會
名譽主任:常治國 余德泉
主 任:蔣有泉 葉子彤 劉太品
副 主 任:宮寶安 魯曉川 馮修齊 鄒宗德
龔聯壽 劉慶華
秘 書 長:蔣有泉(兼)
副秘書長:張卓夫 康斯馨 李 濤 朱慶文
委 員:(略)
三.教育委員會
名譽主任:蔣力華 郭省非
主 任:陳 健 潘家農
副 主 任:潘 濤 祁茗田 文師華 劉興君
陳德謙 仲 新 鄭文詠 胡永平
秘 書 長:仲 新(兼)
副秘書長:陳 超 李文鄭 朱森林 容啟東 高樹軍
張 敏 孫 英
委 員:(略)
四.書畫藝術委員會
名譽主任:谷向陽 高寶慶 余德泉 萬盤根
主 任:肖良平 胡春奎 鄒繼海
副 主 任:陳聯合 張坤山 顏振卿 朱守道 張銅彥
吳 雪 趙 勇 劉俊京 龍開勝 沈一丹
倪進祥 李福祥 高寶玉 楊憲金 薛 淵
秘 書 長:肖良平(兼)
副秘書長:胡獻軍 張力夫 方 放 柳清芬 米正陽
鍾寶勝 趙發洪 宇文江福
委 員:(略)
五.宣傳出版委員會
名譽主任:孫滿倉 方留聚 盧 曉
主 任:劉太品 張海生
副 主 任:王新波 張鄂生 彭一超 張筱曼
秘 書 長:劉太品(兼)
副秘書長:牛書友 郟雲海 傅海清 李 軍
委 員:(略)
六.網路委員會
主 任:蔣有泉 李培雋
副 主 任:丁 山 陳麗榮 林向陽
秘 書 長:林向陽(兼)
副秘書長:孟凡平 王家安 鄂明爾 孫 超 吳 紅
委 員:(略)
七.詩賦委員會
主 任:蔣有泉 葉子彤
副 主 任:陳偉明 解福山 李敬忠 寧志光
陶大明 王翼奇
秘 書 長:葉子彤(兼)
副秘書長:賀宗儀 韓邦亭 吳亞卿 馬永祥 尚佐文
委 員:(略)
八.對外交流委員會
名譽主任:高壽荃
主 任:劉年新 張海生
副 主 任:何登榮 趙 英 陳錫波 張卓夫
秘 書 長:劉年新(兼)
副秘書長:劉建多 劉紅艷 陳維端
委 員:(略)
⑻ 著作梗概什麼意思
著作梗概:指創造性的文章中粗略、大概、大略的內容、要點或討論題的主要原則。
著作梗概是原著的濃縮,對原著的高度概括。
又稱「內容大要」、「內容摘要」、「內容簡介」等。扼要介紹圖書內容和讀者對象的說明。又稱內容說明、內容簡介、內容介紹,是向讀者介紹本書內容、特點和讀者對象,便於讀者了解選購。
梗概:指粗略、大概、大略的內容、要點或討論題的主要原則等。「梗」和「概」每個單字有其釋義和應用方法。梗概也是一種應用文體,常用於電影、電視和小說的故事簡單介紹等。
著作:按照古代的要求,「著作」是專指創造性的文章而言的。前人沒有闡發過或沒有記載過的,第一次出現的文章或書籍,才算是「著作」。因為它是針對某專一題材的,所以也叫做「專著」。
著作梗概的要求:
一、抓住本書內容實質,概括准確。
二、堅持實事求是態度,切忌吹噓。
三、文字精煉,簡潔明了,字數一般以300字左右為宜。
學術著作梗概要反映出學術內容、創新之處,研究和實用價值,帶有鑒定性。
著作梗概還具有書籍征訂、宣傳推廣作用。總編室編制圖書目錄,宣傳科做新書廣告,發行科向書店征訂、向讀者預訂,都以內容提要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