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叫銅板紙或膠板紙
您好
什麼是銅版紙?
銅版紙又稱塗布印刷紙,在香港等地區稱為粉紙。它是以原紙塗布白色塗料製成的高級印刷 紙。主要用於印刷高級書刊的封面和插圖、彩色畫片、各種精美的商品廣告、樣本、商品包 裝、商標等。
銅版紙為平板紙,尺寸為787×1092mm,880×1230mm,定量為70~250g/m�2。銅版紙有單 面銅版紙、雙面銅版紙、無光澤銅版紙、布紋銅版紙之分。根據質量分為A、B、C三等。 銅版紙的主要原料是銅版原紙和塗料。對銅版原紙的要求是厚薄均勻,伸縮性小,強度較高 ,抗水性好。紙面不許有斑點、皺紋、孔眼等紙病,用來塗布的塗料是由優質的白色顏料( 如高嶺土、硫酸鋇等)、膠粘劑(如聚乙烯醇、乾酪素等)及輔助添加劑等組成的。將這種流 動性大且固含量高的塗料,通過塗布機薄而均勻地塗刷在原紙上,然後進行乾燥,在卷紙機 上捲成捲筒狀,再送到超級壓光機上進行壓光整飾,最後分切、選紙、打包。
銅版紙的特點在於紙面非常光潔平整,平滑度高,光澤度好。因為所用的塗料白度達90%以 上,且顆粒極細,又經過超級壓光機壓光,所以銅版紙的平滑度一般是600~1000s。同時, 塗料又很均勻地分布在紙面上而顯出悅目的白色。對銅版紙的要求是塗層薄而均勻、無氣泡 ,塗料中的膠粘劑量適當,以防印刷過程中紙張脫粉掉毛,另外,銅版紙對二甲苯的吸收性 要適當。
布紋銅版紙是用舊毛毯壓過的,它除了紙面平整、白度高外,還使印出的圖形、畫面具有立 體感,因而這種銅版紙可廣泛地用來印刷畫報、廣告、風景畫、精美年歷、人物攝影圖等。
為什麼用銅版紙印刷高級印刷品?
銅版紙是隨著網線版印刷發展起來的,由於未經塗布的紙張纖維組成的表面凹凸不平和程度 比網點的直徑要大得多,某些網點恰好在纖維間的間隙而無法把油墨轉移到紙張上,使圖像 像素在這個部位無法再現。紙張經塗布漿料再經壓光後,紙張表面的顆粒小於網點的直徑, 漿料受墨性也優於纖維素纖維,因此,網點能夠正確復制出來。顯然,經過塗布的銅版紙的 印刷性能優於未經塗布的膠版紙。
銅版紙原紙採用優質捲筒新聞紙或膠版印刷紙,高檔的銅版紙採用特製的原紙。表面塗層牢 固地粘著在原紙上。紙面再經超級壓光,塗層牢固,無氣泡、無條痕、光澤性強、平滑度高 。銅版紙的平滑度一般在600s以上,比膠版紙高10倍以上。這樣,使得銅版紙能與印版緊密 地接觸,清晰地印出網點來。銅版紙的pH值在7左右,對平版印刷潤濕液無不良影響,對油 墨乾燥過程無不良影響。在銅版紙上油墨附著快、乾燥快,乾燥後還可以襯托出光澤來,網 點再現性好,墨層薄而圖像清晰、網點光潔。銅版紙的尺寸穩定性也要優於膠版紙,在銅版 紙上印刷,能夠達到套印精確的要求。銅版紙的抗張強度及表面強度也很高,足以抵抗所用 的較粘油墨墨膜產生的較大拉力。由於上述各點,常用銅版紙印刷高級印刷品。
膠版紙
主要是單面膠版印刷紙。紙面潔白光滑,但白度、緊度、平滑度低於銅版紙。超級壓光的膠版紙,它的平滑度,緊度比普通壓光的膠版紙好,印上文字,圖案後可與黃板紙裱糊成紙盒。
寫真可以使用銅版紙或者膠版紙
謝謝
『貳』 膠合板怎樣找銷路
首先要找好點的門面,接著做好宣傳,像顧客介紹你的產品功用質量,同時開個差不多的價格.不過剛開始不要想賺多少錢,等時間一長你的客戶就多了,這樣生意就會越做越火!
『叄』 橡膠的成本價是在13000元左右,為什麼2011年期貨橡膠高到4萬多點
2011年,國產標准膠(SCRWF)上海市場月平均價格為33930元/噸,同比上漲7620元/噸,最高價為42500元/噸,最低價為26000元/噸;青島市場月平均價格為33953元/噸,同比上漲7700元/噸,最高價為42400元/噸,最低價為26000元/噸;天津市場月平均價格為34105元/噸,同比上漲7777元/噸,最高價為42500元/噸,最低價為26200元/噸。
2011年市場分析:2011年國內外天然橡膠板價格走勢主要分為暴漲、暴跌、寬幅震盪、持續回落四個階段。
暴漲階段(1月初-2月下旬):天然橡膠價格延續2010年底價格走勢繼續大幅上揚,國內期貨價格突破43000元/噸、現貨價格突破42000元/噸,均創歷史最高。主要原因:一是美元持續貶值,國內外通脹預期增加;二是1月末中東局勢出現動盪,危及蘇伊士運河原油運輸,以原油為代表的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國內外天然橡膠價格也隨之大幅上揚。
暴跌階段(2月下旬-4月底):天然橡膠板國內期貨、現貨價格均跌至35000元/噸左右。主要原因:一是中東局勢持續惡化,市場對全球經濟復甦有所擔憂,紛紛買入石油和黃金避險,全球原油和黃金價格大幅上漲,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則大幅下跌;二是日本地震對世界經濟帶來了嚴重沖擊;三是國內橡膠板製品企業春節長假後開工不足,加上隨著天然橡膠價格的大幅上漲,橡膠板製品企業已出現大面積虧損,市場需求有所減少。
寬幅震盪階段(4月底-9月下旬):天然橡膠價格止跌回穩,並在相對高價區域內大幅震盪,主要是有利和不利因素並存。有利因素主要有:一是天然橡膠持續暴跌後,市場有了一定的承接能力;二是5月以後國內外橡膠主產區天氣惡劣,降雨增加,影響割膠;三是市場對希臘債務危機及美國國債存在違約風險的擔憂,美元持續貶值,國際原油價格大幅攀升,合成膠價格隨之大幅上漲。不利因素主要有:一是日本大地震嚴重影響了日產汽車零部件供應,全球汽車產量出現下滑,輪胎庫存大幅增加;二是由於天然橡膠持續高位,國內輪胎製品企業開工率不足;三是越南、寮國和緬甸等周邊國家邊貿橡膠板大量流入。
持續回落階段(9月下旬-12月底):天然橡膠價格結束寬幅震盪持續回落,截至年底,市場價格已跌至26500元/噸,接近全年最低價格。主要原因:一是美國延長4000億美元國債期限;二是投資者擔心希臘可能出現債務違約,全球經濟將出現衰退,以原油為代表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急劇下跌;三是受歐債危機的影響,美國、中國及新興經濟體經濟發展速度放緩。
溫馨提示:請遠離非法集資、違法配資、代客理財、虛假或誤導性宣傳/誘導交易、非法咨詢/喊單、提供交易軟體等各種違法違規行為。
期貨公司總部!開戶、原油/鐵礦/PTA/股指/手續費返還!追問即可!
『肆』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資料包括哪些
混凝土道路應做的資料:1、水泥的質量保證書,水泥檢驗報告;2、砂、石的合格證和試(化)驗報告;3、道路混凝土配合比報告;5、路基壓實取樣檢測壓實度;6、混凝土強度試塊強度檢驗報告;7、排污、雨水材料合格證、檢驗報告;8、管道埋設隱蔽驗收記錄;9、施工質量自評報告;10、施工圖和測量放線記錄。
『伍』 目前我們生活中有很多車它叫什麼車哪,有燒汽油的,有燒柴油的,有燒燃氣的,還有電瓶的,為什麼都汽車哪
汽車是指以汽油、柴油、天然氣等燃料或者以電池、太陽能等新型能源由發動機作動力的運輸工具。一般具有四個或四個以上車輪,不依靠軌道或架線而在陸地行駛的車輛。
汽車通常被用作載運客、貨和牽引客、貨掛車,也有為完成特定運輸任務或作業任務而將其改裝或經裝配了專用設備成為專用車輛,但不包括專供農業使用的機械。
全掛車和半掛車並無自帶動力裝置,他們與牽引汽車組成汽車列車時才屬於汽車范疇, 1885年是汽車發明取得決定性突破的一年。當時和戴姆勒在同一工廠的本茨,也在研究汽車。他在1885年幾乎與戴姆勒同時製成了汽油發動機,裝在汽車上,以每小時12公里的速度行駛,獲得成功。
噴氣式
1680年,英國著名科學家牛頓設想了噴氣式汽車的方案,利用噴管噴射蒸汽來推動汽車,但未能製成實物。
蒸汽動力
1769年,法國人N·J·居紐製造了用煤氣燃燒產生蒸汽驅動的三輪汽車。但是這種車的時速僅4公里,而且每15分鍾就要停車向鍋爐加煤,非常麻煩。後來車在一次行進中撞到磚牆上,碰得支離破碎。
1879年,德國工
卡爾.本茨
程師卡爾·本茨(Karl Benz),首次試驗成功一台二沖程試驗性發動機。1883年10月,他創立了「本茨公司和萊茵煤氣發動機廠」,1885年,他在曼海姆製成了第一輛本茨專利機動車,該車為三輪汽車,採用一台兩沖程單缸0.9馬力的汽油機,此車具備了現代汽車的一些基本特點,如火花點火、水冷循環、鋼管車架、鋼板彈簧懸架、後輪驅動前輪轉向和制動手把等。1886年的1月29日,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為其機動車申請了專利。同年11月,卡爾·本茨的三輪機動車獲得了德意志專利權(專利號:37435a)。這就是公認的世界上第一輛現代汽車。由於上述原因,人們一般都把1886年作為汽車元年,也有些學者把卡爾·本茨製成第一輛三輪汽車之年(1885年),視為汽車誕生年。
風力車
1829年,英國的詹姆斯發明了時速25公里的蒸汽車,該車可以作為大轎車使用。這種汽車裝有笨重的鍋爐和很多煤,冒著黑煙,污染街道,並發出隆隆的雜訊,而且事故頻繁地出現。1860年,法國工人魯諾阿爾發明了內燃機,用大約1馬力的煤氣發動機來帶動汽車,但效果不好。不過,汽車就是在這種內燃機的影響下產生的。從此,有很多人想改進內燃機,要把內燃機用在汽車上。1882年,德國工程師威廉海姆.戴姆勒開始進行內燃機的研究。他發明了用電火花為發動機點火的自動點火裝置,然後,在這一發明的基礎上製造出優秀的汽油發動機。這種發動機每分鍾900轉,結構簡單緊湊,而且能產生很大的功率。1883年,戴姆勒完成了這種汽油發動機,第二年開始裝配在二輪車、三輪車和四輪車上,製成了汽油發動機汽車。特別是1886年製造的汽油發動機四輪載貨汽車,裝有l.5馬力的發動機,時速達18公里每小時。
汽油
賓士G55 AMG
1885年是汽車發明取得決定性突破的一年。當時和戴姆勒在同一工廠的本茨,也在研究汽車。他在1885年幾乎與戴姆勒同時製成了汽油發動機,裝在汽車上,以每小時12公里的速度行駛,獲得成功。這一年,英國的巴特勒也發明了裝有汽油發動機的汽車。此外,義大利的貝爾納也發明了汽車,俄國的普奇洛夫和伏洛波夫兩人發明了裝有內燃機的汽車。
電力
世界上第一個研究電動車的是由匈牙利工程師阿紐什·耶德利克Ányos Jedlik於1828年在實驗室完成的電傳裝置。第一輛實際製造出來的電動車是由美國人安德森在1832到1839年之間發明的。
這輛電動車所用的蓄電池比較簡單,是不可再充的。1899年,德國人波爾舍發明了一台輪轂電動機,以替代當時在汽車上普遍使用的鏈條傳動。隨後
開發了Lohner-Porsche電動車,該車採用鉛酸蓄電池作為動力源,由前輪內的輪轂電動機直接驅動,這也是第一部以保時捷命名的汽車。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會上,該車以Toujours-
Contente之名登場亮相,轟動一時。
隨後,波爾舍在Lohner-Porsche的後輪上也裝載兩個輪轂電動機,由此誕生了世界上第一輛四輪驅動的電動車。但這輛車所採用的蓄電池體積和重量都很大,而且最高時速只有60公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波爾舍1902年在這輛電動車上又加裝了一台內燃機來發電驅動輪轂電機,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混合動力汽車。
1620年,義大利人布蘭卡發明了「」,用以帶動輪車。1766年,英國發明家詹姆斯·瓦特(1736--1819)改進了蒸汽機,拉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序幕。
耶穌會士南懷仁是曾在1672年設計一個用蒸汽作為動力來源的車給當時中國的皇帝,是一個65厘米長的玩具車,無法載人或司機,不確定設計的車輛後來是否製作成功,這可能是最早設計的汽車。
1769年,法國陸軍工程師尼古拉·約瑟夫·居紐(Nicolas-Joseph Cugnot)製造出第一輛蒸汽機驅動的汽車。由於試車時轉向系統失靈,撞到般聖奴兵工廠的牆壁上粉身碎骨,這是世界上第一起機動車事故。1771年,尼古拉·約瑟夫·居紐改進了蒸汽汽車,時速可達9.5000米,牽引4-5噸的貨物。
1794年,英國人斯垂特首次提出把燃料和空氣混合製成混合氣體以供燃燒的構想。1796年,義大利科學家沃爾茲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蓄電池,這項發明為汽車的誕生和發展帶來了歷史性的轉折。1801年,法國人勒本提出煤氣機原理。
1803年,法國工程師特利維柯(1771-1833)採用新型高壓蒸汽機,可乘坐8人,在行駛中平均時速13km,從此,用蒸汽機驅動的汽車開始在實際中應用。
1838年,英國發明家亨納特發明了世界第一台內燃機點火裝置,該項發明被世人稱之為「世界汽車發展史上的一場革命」。
1860年,法國電器工程師萊諾製成了第一部用電火花點燃煤氣的煤氣機。1862年,法國電器工程師萊諾研製出二沖程內燃機。其他人開始研究四沖程發動機。
1867年,德國工程師尼考羅斯·奧托(1832--1891)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往復活塞式四沖程煤氣發動機。1876年,尼考羅斯·奧托製造出第一台四部沖程內燃機製成了單缸卧式、壓縮比為2.5的3千瓦內燃機。
1885年,這是真正的現代汽車誕生的時刻。這一年德國工程師卡爾·賓士在曼海姆製造成一輛裝有0.85馬力汽油機的三輪車。這一輛裝有內燃動力機的汽車被認為才是世界上真正的第一輛汽車,因為它是真正以汽油為動力源的第一輛汽車,而不是蒸汽機。
1886年,曼海姆專利局批准卡爾·賓士為其在1885年研製成功的三輪汽車申請的專利,這一天被大多數人稱為現代汽車誕生日。次年德國人戴姆勒製成世界上第一輛四輪汽車。之後德國人尼考羅斯·奧托宣布放棄自己所獲得的四沖程發動機專利,任何人都可根據需要隨意製作。
1886年1月29日,卡爾·賓士取得世界第一項汽車引擎專利。同年7月,世界第一部四輪汽車正式販售。 1888年,法國自行車商人埃米爾·羅傑斯獲得賓士的許可,開始生產商用汽車。
汽車(Car,卡爾·本茨發明)一種現代交通工具,其他文種也多稱為「自動車」,但是中國例外。
按照最新國家標准GB7258—2012定義,
汽車 motor vehicle
由動力驅動,具有四個或四個以上車輪的非軌道承載的車輛,主要用於:
——載運人員和/或貨物(物品);
——牽引載運貨物(物品)的車輛或特殊用途的車輛;
——專項作業。
本術語還包括:
a)與電力線相聯的車輛,如無軌電車;
b) 整車整備質量超過 400kg的不帶駕駛室的三輪車輛;
c) 整車整備質量超過 600kg的帶駕駛室的三輪車輛。
構成
發動機
發動機是汽車的動力裝置,由2大
汽車拆分平面圖
機構5大系組成: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冷卻系、燃料供給系、潤滑系、點火系、起動系組成,但是柴油機比汽油機少一個點火系統。
1.冷卻系:一般由水箱、水泵、散熱器、風扇、節溫器、水溫表和放水開關組成。汽車發動機採用兩種冷卻方式,即空氣冷卻和水冷卻。一般汽車發動機多採用水冷卻。
2.潤滑系:發動機潤滑系由機油泵、集濾器、機油濾清器、油道、限壓閥、機油表、感壓塞及油尺等組成。
3.燃油供給系:
汽油機燃油系統包括汽油箱、汽油表、汽油管、汽油濾清器、汽油泵、化油器、空氣濾清器等。
柴油機燃油系統包括噴油泵、噴油器和調速器等主要部件及柴油箱、輸油泵、油水分離器、柴油濾清器、噴油提前器和高、低壓油管等輔助裝置。
汽車一般冷卻系
4.啟動系:起動機、蓄電池。
5.點火系:火花塞、高壓線、高壓線圈、分電器、點火開關。
6.曲柄連桿機構:連桿、曲軸、 軸瓦、飛輪 、活塞、活塞環、活塞銷、曲軸油封。
7.配氣機構:汽缸蓋、氣門室蓋罩凸輪軸、氣門進氣歧管、排氣歧管、空氣過濾器、消音器、三元催化增壓器。
底盤
底盤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組成。
底盤作用是支撐、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各部件的總成,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並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保證正常行駛。底盤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懸掛系和制動系五部分組成。
懸掛系統
一.傳動系:汽車發動機所發出的動力靠傳動系傳遞到驅動車輪。傳動系具有減速、變速、倒車、中斷動力、輪間差速和軸間差速等功能,與發動機配合工作,能保證汽車在各種工況條件下的正常行駛,並具有良好的動力性和經濟性。主要是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節、傳動軸和驅動橋等組成。
離合器:其作用是使發動機的動力與傳動裝置平穩地接合或暫時地分離,以便於駕駛員進行汽車的起步、停車和換檔等操作。
變速器:變速器用於實現變矩、變速、空擋和倒擋,擴展汽車工作范圍,並使汽車擁有較好的動力性和經濟性。
按照操作方式,變速器分為手動變速器和自動變速器。
按照布置形式,變速器分為定軸式變速器和旋轉軸式(行星式)變速器。
按照變速效果,變速器分為有級式變速器和無級式變速器。
按照變速方式,變速器分為機械式變速器、液力變速器和電傳動變速器等。
定軸式變速器一般由變速器殼、變速器蓋、第一軸、第二軸、中間軸、倒檔軸、齒輪、軸承和操縱機構等機件構成。
二.行駛系:行駛系使汽車各總成及部件安裝在適當位置,並對全車起支承作用,以保證汽車正常行駛。它由車架、車橋、懸架和車輪等部分組成。行駛系的功用是:
1、將傳動系傳來的動力通過車輪轉化為汽車的驅動力;
2、承受和傳遞路面作用於車輪上的各種力和力矩,並吸收震動,緩和沖擊;
3、與轉向系配合實現汽車行駛的正確控制;
4、支承全車重量。
三.轉向系:汽車上用來改變或恢復其行駛方向的專設機構稱為汽車轉向系統。轉向系統的基本組成:轉向器、轉向操縱機構、轉向傳動機構。
四.懸掛系:懸掛系統是汽車的車架與車橋或車輪之間的一切傳力連接裝置的總稱,其作用是傳遞作用在車輪和車架之間的力和力扭,並且緩沖由不平路面傳給車架或車身的沖擊力,並衰減由此引起的震動,以保證汽車能平順地行駛。典型的懸掛系統結構由彈性元件、導向機構以及減震器等組成,個別結構則還有緩沖塊、橫向穩定桿等。彈性元件又有鋼板彈簧、空氣彈簧、螺旋汽車懸掛彈簧以及扭桿彈簧等形式。
五.制動系:汽車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車某些部分(主要是車輪)施加一定的力,從而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強制制動的一系列專門裝置統稱為制動系統。其作用是:使行駛中的汽車按照駕駛員的要求進行強制減速甚至停車;使已停駛的汽車在各種道路條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穩定駐車;使下坡行駛的汽車速度保持穩定。
制動系分類:
a. 按制動系統的作用
制動系統可分為行車制動系統、駐車制動系統、應急制動系統及輔助制動系統等。用以使行駛中的汽車降低速度甚至停車的制動系統稱為行車制動系統;用以使已停駛的汽車駐留原地不動的制動系統則稱為駐車制動系統;在行車制動系統失效的情況下,保證汽車仍能實現減速或停車的制動系統稱為應急制動系統;在行車過程中,輔助行車制動系統降低車速或保持車速穩定,但不能將車輛緊急制停的制動系統稱為輔助制動系統。上述各制動系統中,行車制動系統和駐車制動系統是每一輛汽車都必須具備的。
b.按制動操縱能源
制動系統可分為人力制動系統、動力制動系統和伺服制動系統等。以駕駛員的肌體作為唯一制動能源的制動系統稱為人力制動系統;完全靠由發動機的動力轉化而成的氣壓或液壓形式的勢能進行制動的系統稱為動力制動系統;兼用人力和發動機動力進行制動的制動系統稱為伺服制動系統或助力制動系統。
c.按制動能量的傳輸方式
制動系統可分為機械式、液壓式、氣壓式和電磁式等。同時採用兩種以上傳能方式的制動系稱為組合式制動系統。
制動系統一般由制動操縱機構和制動器兩個主要部分組成。
a. 制動操縱機構
產生制動動作、控制制動效果並將制動能量傳輸到制動器的各個部件以及制動輪缸和制動管路。
b. 制動器
產生阻礙車輛的運動或運動趨勢的力(制動力)的部件。汽車發展史上常用的制動器都是利用固定元件與旋轉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而產生制動力矩,稱為摩擦制動器。它有鼓式制動器和盤式制動器兩種結構型式。
車身
車身安裝在底盤的車架上,用以駕駛員、旅客乘坐或裝載貨物。轎車、客車的車身一般是整體結構,貨車車身一般是由駕駛室和貨箱兩部分組成。
汽車車身結構主要包括:車身殼體(白車身)、車門、車窗、車前鈑製件、車身內外裝飾件和車身附件、座椅以及通風、暖氣、冷氣、空氣調節裝置等等。在貨車和專用汽車上還包括車箱和其它裝備。
1、車身殼體(白車身):是一切車身部件的安裝基礎,通常是指縱、橫梁和支柱等主要承力元件以及與它們相連接的鈑件共同組成的剛性空間結構。客車車身多數具有明顯的骨架,而轎車車身和貨車駕駛室則沒有明顯的骨架。車身殼體通常還包括在其上敷設的隔音、隔熱、防振、防腐、密封等材料及塗層。
2、車門:通過鉸鏈安裝在車身殼體上,其結構較復雜,是保證車身的使用性能的重要部件。這些鈑制製件形成了容納發動機、車輪等部件的空間。
3、車身外部裝飾件:主要是指裝飾條、車輪裝飾罩、標志和浮雕式文字等等。散熱器面罩、保險杠、燈具以及後視鏡等附件亦有明顯的裝飾性。
4、車內部裝飾件:包括儀錶板、頂篷、側壁、座椅等表面覆飾物,以及窗簾和地毯。在轎車上廣泛採用天然纖維或合成纖維的紡織品、人造革或多層復合材料、連皮泡沫塑料等表面覆飾材料;在客車上則大量採用纖維板、紙板、工程塑料板、鋁板、花紋橡膠板以及復合裝飾板等覆飾材料。
5、車身附件:門鎖、門鉸鏈、玻璃升降器、各種密封件、風窗刮水器、風窗洗滌器、遮陽板、後視鏡、拉手、點煙器和煙灰盒等。在現代汽車上常常裝有無線電收放音機和桿式天線,在有的汽車車身上還裝有無線電話機、電視機或加熱食品的微波爐和小型電冰箱等附屬設備。
6、車身內部的通風、暖氣、冷氣以及空氣調節裝置:是維持車內正常環境、保證駕駛員和乘客安全舒適的重要裝置。
7、座椅:也是車身內部重要裝置之一。座椅由骨架、座墊、靠背和調節機構等組成。座墊和靠背應具有一定的彈性。調節機構可使座位前後或上下移動以及調節座墊和靠背的傾斜角度。某些座椅還有彈性懸架和減振器,可對其彈性懸架加以調節以便在駕駛員們不同的體重作用下仍能保證座墊離地板的高度適當。在某些貨車駕駛室和客車車廂中還設置適應夜間長途行車需要的卧鋪。
8、其他:為保證行車安全,在現代汽車上廣泛採用對乘員施加約束的安全帶、頭枕、氣囊以及汽車碰撞時防止乘員受傷的各種緩沖和包墊裝置。按照運載貨物的不同種類,貨車車箱可以是普通欄板式結構、平台式結構、傾卸式結構、閉式車箱、氣、液罐以及運輸散粒貨物(穀物、粉狀物等)所採用的氣力吹卸專用容罐或者是適於公路、鐵路、水路、航空聯運和國際聯運的各種標准規格的集裝箱。
電氣設備
電氣設備由電源和用電設備兩大部分組成。電源包括蓄電池和發電機;用電設備包括發動機的起動系、汽油機的點火系和其它用電裝置。
1、蓄電池:蓄電池的作用是供給起動機用電,在發動機起動或低速運轉時向發動機點火系及其他用電設備供電。當發動機高速運轉時發電機發電充足,蓄電池可以儲存多餘的電能。蓄電池上每個單電池都有正、負極柱。
起動機構造
2、起動機:其作用是將電能轉變成機械能,帶動曲軸旋轉,起動發動機。起動機使用時,應注意每次起動時間不得超過5秒,每次使用間隔不小於10-15秒,連續使用不得超過3次。若連續起動時間過長,將造成蓄電池大量放電和起動機線圈過熱冒煙,極易損壞機件。
輪胎
輪胎是汽車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與路面接觸,和汽車懸架共同來緩和汽車行駛時所受到的沖擊,保證汽車有良好的乘座舒適性和行駛平順性;保證車輪和路面有良好的附著性,提高汽車的牽引性、制動性和通過性;承受著汽車的重量,輪胎在汽車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性能參數
1.整車裝備質量(kg):汽車完全裝備好的質量,包括潤滑油、燃料、隨車工具、備胎等所有裝置的質量。
2.最大總質量(kg):汽車滿載時的總質量。
3.最大裝載質量(kg):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時的最大裝載質量。
4.最大軸載質量(kg):汽車單軸所承載的最大總質量。與道路通過性有關在對汽車的使用過程中盡量不要對酸鹼物體進行傷害。
5. 車長(mm):汽車長度方向兩極端點間的距離。
6.車寬(mm):汽車寬度方向兩極端點間的距離。
7.車高(mm):汽車最高點至地面間的距離。
8.軸距(mm):汽車前軸中心至後軸中心的距離。
9.輪距(mm):同一車轎左右輪胎胎面中心線間的距離。
10.前懸(mm):汽車最前端至前軸中心的距離。
11.後懸(mm):汽車最後端至後軸中心的距離。
12.最小離地間隙(mm):汽車滿載時,最低點至地面的距離。
13.接近角(°):汽車前端突出點向前輪引的切線與地面的夾角。
14.離去角(°):汽車後端突出點向後輪引的切線與地面的夾角。
15. 轉彎半徑(mm):汽車轉向時,汽車外側轉向輪的中心平面在車輛支承平面上的軌跡圓半徑。轉向盤轉到極限位置時的轉彎半徑為最小轉彎半徑。
16.最高車速(km/h):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時能達到的最大速度。
17.最大爬坡度(%):汽車滿載時的最大爬坡能力。
18.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時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9. 車輪數和驅動輪數(n×m):車輪數以輪轂數為計量依據,n代表汽車的車輪總數,m代表驅動輪數。
20、壓縮比:壓縮比是指氣缸總容積與燃燒室容積的比值,它表示活塞從下止點移到上止點時氣缸內氣體被壓縮的程度。壓縮比是衡量汽車發動機性能指標的一個重要參數。
21、排量:氣缸工作容積是指活塞從上止點到下止點所掃過的氣體容積,又稱為單缸排量,它取決於缸徑和活塞行程。發動機排量是各缸工作容積的總和,一般用毫升(CC)來表示。發動機排量是最重要的結構參數之一,它比缸徑和缸數更能代表發動機的大小,發動機的許多指標都和排量密切相關。
22、扭矩:扭矩是使物體發生轉動的力。發動機的扭矩是指發動機從曲軸端輸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條件下它與發動機轉速成反比關系,轉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車在一定范圍內的負載能力。
動力
我們所說的動力性,就是對汽車在進行貨運或是客運工作時所表現出來的迅速程度或是能力,這是最為重要的一種性能指標。汽車的動力性越好,就說明能夠更加有效的進行行駛的速度以及所產生的運輸生產率就越大,我們在進行衡量車輛的動力性能主要的指標就是車速、加速能力,爬坡能力,功率和扭矩。
最高的車速就是車輛在良好的路面上進行行駛時,因為在路面上處於滿載的狀態,由於不帶托車的情況下,如果行駛時所達到的最高時速,大多的單位表示為每小時多少公里,以於這個公里數,是指在良好的公路的路面上進行行駛的車輛,這個性能的動力指標是衡量車輛最高時速最為重要的指標之一。
『陸』 關於銅板紙,膠板紙,白板紙
銅版紙
銅版紙又稱塗布印刷紙,在香港等地區稱為粉紙。它是以原紙塗布白色塗料製成的高級印刷紙。主要用於印刷高級書刊的封面和插圖、彩色畫片、各種精美的商品廣告、樣本、商品包裝、商標等。
銅版紙為平板紙,尺寸為787×1092mm,880×1230mm,定量為70~250g/平方米。銅版紙有單面銅版紙、雙面銅版紙、無光澤銅版紙、布紋銅版紙之分。根據質量分為A、B、C 三等。銅版紙的主要原料是銅版原紙和塗料。對銅版原紙的要求是厚薄均勻,伸縮性小,強度較高 ,抗水性好。紙面不許有斑點、皺紋、孔眼等紙病,用來塗布的塗料是由優質的白色顏料( 如高嶺土、硫酸鋇等)、膠粘劑(如聚乙烯醇、乾酪素等)及輔助添加劑等組成的。將這種流動性大且固體物含量高的塗料,通過塗布機薄而均勻地塗刷在原紙上,然後進行乾燥,在卷紙機上捲成捲筒狀,再送到超級壓光機上進行壓光整飾,最後分切、選紙、打包。
銅版紙的特點在於紙面非常光潔平整,平滑度高,光澤度好。因為所用的塗料白度達90%以 上,且顆粒極細,又經過超級壓光機壓光,所以銅版紙的平滑度一般是600~1000s。同時, 塗料又很均勻地分布在紙面上而顯出悅目的白色。對銅版紙的要求有較高的塗層強度,塗層薄而均勻、無氣泡 ,塗料中的膠粘劑量適當,以防印刷過程中紙張脫粉掉毛,另外,銅版紙對二甲苯的吸收性要適當,能適合60線/厘米以上細網目印刷。
布紋銅版紙是用舊毛毯壓過的,它除了紙面平整、白度高外,還使印出的圖形、畫面具有立 體感,因而這種銅版紙可廣泛地用來印刷畫報、廣告、風景畫、精美掛歷、人物攝影圖等。
銅版紙是印刷廠主要使用的紙張之一,銅版紙是俗稱,正式名稱應該是印刷塗料紙。在目前現實生活中運用很普遍。大家看到的漂亮的掛歷、書店中銷售的張貼畫、書籍的封面、插圖、美術圖書、畫冊等等,幾乎都是用的銅版紙,各種精美裝潢的包裝、紙質手提包、標貼、商標等也大量的使用到它。銅版紙是由塗料原紙經塗布和裝飾加工後製成的紙張,表面平滑細致,塗布有雙面、單面之分,紙張分有光和無光(亞光)銅版紙。常用銅版紙分為從每平方米105克到每平方米350克的多種厚度規格。銅版紙銷售中單張紙張尺寸一般分為大度(889mm×1194mm) 、正度(787mm×1092mm)兩個尺寸規格,銅版紙每噸價格約5000--6000元,一張200克889mm×1194mm大度尺寸的銅版紙價格約為1.2元.
布紋銅版紙是用舊毛毯壓過的,它除了紙面平整、白度高外,還使印出的圖形、畫面具有立 體感,因而這種銅版紙可廣泛地用來印刷畫報、廣告、風景畫、精美掛歷、人物攝影圖等。
膠版紙
舊稱"道林紙",主要供平版(膠印)印刷機或其他印刷機印刷較高級彩色印刷品時使用,適於印製單色或多色的書刊封面、正文、插頁、畫報、地圖、宣傳畫、彩色商標和各種包裝品。
膠版紙按紙漿料的配比分為特號、1號和2號、3號,具有較高的強度和適印性能。有單面和雙面之分,還有超級壓光與普通壓光兩個等級。膠版印刷是比較高級的書刊印刷紙,對比度、伸縮率和表面強度有較高的要求,酸鹼性也應接近中性或呈弱鹼性,以免影響印刷用的紙張,
膠版紙伸縮性小,對油墨的吸收性均勻、平滑度好,質地緊密不透明,白度好,抗水性能強,應選用結膜型膠印油墨和質量較好的鉛印油墨。油墨的粘度也不宜過高,否則會出現脫粉、拉毛現象。還要防止背面粘臟,一般採用防臟劑、噴粉或夾襯紙。
重量:50,60,70,80,90,100,120,150,180(g/m2)
平板紙規格:787×1092,850×1168,880×1230
捲筒紙規格:寬度787,1092,850
白版紙伸縮性小,有韌性,折疊時不易斷裂,主要用於印刷包裝盒和商品裝磺襯紙。在書籍裝訂中,用於無線裝訂的書脊和精裝書籍的中徑紙(脊條)或者封面。有特級和普通、單面和雙面之分。按底層分類有灰底與白底兩種。
重量:220, 240. 250, 280, 300, 350, 400克/米2。
平板紙規格:787×787毫米, 787×1092毫米, 1092×1092毫米。
『柒』 小型激光雕刻機'主要用於哪些領域
包括亞克力、金屬、塑料、石材、皮革、紙張等,在包裝材料激光切割,標牌雕刻和切割,促銷品激光雕刻,電子電器行業激光打標,激光打UID碼,建築模型激光切割,獎杯獎牌激光雕刻,教育行業激光雕刻,汽車和航空工業打標,食品行業激光打標,亞克力展示架切 割,醫療行業激光打標上都有優異的表現。需要購買激光雕刻機嗎
『捌』 橡膠磁產品主要包括哪些
橡膠磁分為同性和異性,異性的磁性要更好些。在此基礎上又可分為單面磁性的和雙面磁性的,並可選擇背膠與不背膠。
磁性橡膠板又稱橡膠軟磁,是由橡膠中加磁鐵粉及各種配合劑經過密煉、壓延硫化、撤出硫化而製成的。
磁性橡膠板可以做成單面覆磁及雙面覆磁,可過UV亮(啞)光油;磁性橡膠板的物理性能主要特點是高比重,由於裡面加入了大量磁鐵粉,比重達到3.8cm3/g,是橡膠板中比重最重的。硬度高,85度左右;磁性550~750高撕左右;平整度及光亮性好;耐磨性好,耐高壓;顏色有黑色、深咖啡色、白色等;厚度0.3—10mm、寬度5—600mm,長度可按實際需要分切或卷型。
磁性橡膠板產品主要包括橡膠磁片、擠出磁條、冰箱貼等磁性製品,可根據客戶具體的要求做成卷片、卷條、各中形狀的尺寸規格(圖型),可裱PVC、雙面膠、進口3M膠、四色印刷等,可單面、雙面多極充磁。 磁性橡膠板廣泛應用於門窗密封條、玩具業、廣告業、車載儀器、冰箱貼、汽車4S4維修店等場合。南京國柏橡塑製品有限公司有著十多年的生產實踐,生產出的磁性橡膠板具有磁性好,表面光潔度高,尺寸厚度精確;深受國內外廣大客戶喜愛。
原本特性 具有柔韌性、彈性、可繞曲性,經過擠出、壓延、注射、模具成型等工藝可生產成卷狀、片狀、條狀、塊狀、圓環及各種復雜形狀。它表面還可以覆PVC片、銅版紙、雙面膠,塗UV油,或者彩印模切成各種形狀。 加工特性 橡膠磁體由磁粉(SrO6、Fe2O3)、氯化聚乙烯(CPE)和其它添加劑(EBSO、DOP)等組成,通過擠出、壓延製造而成。橡膠磁可以是同性的或異性的,可彎、可捻、可卷。它無需更多機械加工即可使用,可以按所需尺寸修整形狀,也可以根據客戶要求覆PVC,背膠,上UV油等。它的磁能積為0.60~1.50 MGOe。 生產流程 配料→混合→擠壓/壓延/注射成型→加工→磁化→檢驗→包裝[1] 性能檢驗 外觀、尺寸、磁性能、磁極性、硬度、比重、拉伸強度、耐老化性、繞轉性能 編輯本段行業應用領域 橡膠磁材的應用領域:冰箱、訊息告示架、將物件固定於金屬體以用作廣告等的緊固件,用於玩具、教學儀器、開關和感應器的磁片。主要應用於微特電機、電冰箱、消毒櫃、廚櫃、玩具、文具、廣告等行業。
橡膠磁的制備工藝及分類區別
橡膠磁的製造工藝與其他製品大同小異。在配方設計上,首先要確定磁粉的品種、粒徑和用量。接下來應根據使用要求確定膠種,例如耐磨的葯選用天然橡膠。在加工過程中,硫化前或後需添設其他製品所沒有的充磁工序,以賦予產品永久磁性。硫化前充磁的優點是外磁場方向不變,通過橡膠網路較為順利;硫化後充磁通過性較差,但操作較為方便。總之,各有優缺點。
用於表徵磁性的物理量有磁感強度、剩餘磁感性、磁能積等多種,以磁感強度最為常用,其計量單位為高斯(GS),一般橡膠磁要求達到100-600GS的范圍。
橡膠磁又名粘結永磁鐵氧體,是用粘結鐵氧體磁粉、橡膠或塑料及其他材料,經過擠壓、壓延或注塑製成。由於材料本身可塑性高,製成品或半成品均可隨意刀切、打孔、縱切和裱上其他物料,且不易退磁,有良好的防腐蝕性,主要分為同性橡膠磁和異性橡膠磁兩大類。區別如下:
1.磁性不同:同性橡膠磁磁性較弱,而異性橡膠磁具有較高的磁性功能。
2.工作適用溫度和密度不同,同性橡膠磁都要比異性橡膠磁性的密度和溫度低。
3.應用領域不同:同性橡膠磁主要應用於冰箱磁貼,汽車貼,印刷製品,及宣傳推廣類用品。而異性橡膠磁,則大量應用在微型馬達、計算機、激光列印機、復印機、磁性玩具等領域橡膠磁的制備工藝及分類區別
橡膠磁的製造工藝與其他製品大同小異。在配方設計上,首先要確定磁粉的品種、粒徑和用量。接下來應根據使用要求確定膠種,例如耐磨的葯選用天然橡膠。在加工過程中,硫化前或後需添設其他製品所沒有的充磁工序,以賦予產品永久磁性。硫化前充磁的優點是外磁場方向不變,通過橡膠網路較為順利;硫化後充磁通過性較差,但操作較為方便。總之,各有優缺點。
用於表徵磁性的物理量有磁感強度、剩餘磁感性、磁能積等多種,以磁感強度最為常用,其計量單位為高斯(GS),一般橡膠磁要求達到100-600GS的范圍。
橡膠磁又名粘結永磁鐵氧體,是用粘結鐵氧體磁粉、橡膠或塑料及其他材料,經過擠壓、壓延或注塑製成。由於材料本身可塑性高,製成品或半成品均可隨意刀切、打孔、縱切和裱上其他物料,且不易退磁,有良好的防腐蝕性,主要分為同性橡膠磁和異性橡膠磁兩大類。區別如下:
1.磁性不同:同性橡膠磁磁性較弱,而異性橡膠磁具有較高的磁性功能。
2.工作適用溫度和密度不同,同性橡膠磁都要比異性橡膠磁性的密度和溫度低。
3.應用領域不同:同性橡膠磁主要應用於冰箱磁貼,汽車貼,印刷製品,及宣傳推廣類用品。而異性橡膠磁,則大量應用在微型馬達、計算機、激光列印機、復印機、磁性玩具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