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紫陶宣傳語

紫陶宣傳語

發布時間:2021-10-25 00:53:18

⑴ 建水紫陶的簡介

一壺紫陶,建水三代手藝人。網路一下你就知道

建水紫陶歷史悠久、工藝獨特,與江蘇宜興陶、廣西欽州陶、四川榮昌陶並列為中國「四大名陶」,馳名中外,但一段時間以來落於寂寞。近年來,在州委、州政府及建水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建水紫陶業快速發展,形成了集體、私營、個體(家庭作坊)多種生產經營方式共同發展的格局。特別是州委七屆七次全會提出了「全力打造紅河歷史文化三個千年四個百年」亮麗名片文化品牌。建水縣委、縣政府以傳承保護和開發利用建水紫陶文化資源,做強做大紫陶產業為目標,確定將建水紫陶打造成為中國「陶都」,實現「產城文」一體化發展,成為帶動區域經濟、文化、旅遊的主導產業。

目前,建水紫陶及相關產業已達到8億元的年產值,但是,在建水紫陶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建水紫陶研究會會長謝恆認為,建水紫陶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仍然存在諸多隱憂。

盛名之下的發展「瓶頸」

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雲南普洱茶的異軍突起,用建水紫陶壺泡雲南茶、保存普洱茶受到不少人的追捧。隨著建水紫陶市場前景看好,建水紫陶國營廠的部分技師外出創業,小作坊生產逐漸恢復。謝恆介紹,建水2004年時僅有7家紫陶企業,截至2014年11月,建水登記注冊的紫陶企業共329戶,從業人員3000多人,年銷售收入2億多元;加上關聯產業的產值,建水紫陶產業的年產值超過8億元。

建水陶茶居紫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建水縣貝山陶庄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紅河火寶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建水碗窯興仁建材陶瓷廠、紹康工作室、袁應德作坊等一批私營個體企業不斷壯大和發展,有效擴大了建水紫陶的生產規模,提升了其知名度。同時,一批具有較高工藝水準的專業代表性人才逐漸涌現,已有一批優秀的陶藝傳承人獲得雲南省高級工藝美術師稱號。2008年,建水紫陶傳統製作工藝被國務院批准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貝山陶庄等紫陶作坊,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示範基地;2010年,建水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命名為「中國名陶之鄉」;2011年6月,「建水紫陶」成為代表雲南省的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之一。品牌建設與營銷工作得到推進,先後參加「第七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地理標志成果展」和「第一屆中國國際地理標志產品博覽會」,進一步擴大了建水紫陶的知名度;「火寶」「貝山」「陶茶居」等多家企業注冊的商標,已成為雲南省、紅河州的著名商標和知名商標。目前,申請使用「建水紫陶」專用標志標識222052個,申請使用刻制「建水紫陶」印章74枚,「建水紫陶」的品牌影響力日益提升。

但建水縣文化產業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在快速發展中,建水紫陶仍然存在著「瓶頸」亟需突破。一直以來,建水紫陶沿襲歷史傳統,形成以日用陶為主,美術陶為輔的發展格局。隨著制陶業、手工藝品業的不斷發展,建水紫陶在傳統工藝、審美、創作等方面都表現出一定的局限性,發展思維有待突破。中低端的日用陶、美術陶市場飽和度高,缺乏具有較高審美價值、文化價值的高端藝術品陶,對陶品的裝飾和創作多以名人書畫為主,對差異性競爭優勢挖掘不夠,形式和內涵都有待創新。

目前,市場上各類紫陶產品存在質量不統一、好次混雜的現象,缺乏具有權威性、統一性的產品標准,不利於「建水紫陶」這一國家地理性標志產品的品牌建設和維護。建水紫陶行業規范有待完善,有關行業運行、市場建設等政策和條款有待制定。

建水紫陶業目前規模較小,產值較少,產業優勢尚未得到充分發揮;現代工業生活用品的快速發展對紫陶業產生巨大沖擊,市場空間逐漸縮減,生產水平和管理水平較低。紫陶業與其他相關產業的聯動程度不高,以古井、古塔、古橋為代表的特色景觀與紫陶工藝及產品結合度較低,城市雕塑小品、地面鋪裝、廣告標識、街燈座凳等環境要素方面特色不夠鮮明;與民族文化、文化旅遊等融合發展有待深化。

建水紫陶以日用陶、美術陶為主,缺乏對高端藝術品的關注和創作,陶品層次較為單一,現有產品尚未打入高端藝術品投資和消費市場,缺乏具有較高藝術價值、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的紫陶工藝品,成品業發展受到一定限制,高端市場有待積極培育。缺乏集陶土資源貯備、工藝展示、藝術品陳列、商貿交易、會展宣傳等為一體的大型紫陶產業綜合宣傳和推廣平台,高端紫陶藝術品、名家品拍賣機構有待建立。

這些問題都是建水紫陶產業目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如何突破發展「瓶頸」

作為建水縣紫陶研究會主席,謝恆自2004年發起組建建水縣紫陶研究會以來,一直致力於建水紫陶文化歷史的研究推廣和建水陶文化產業的培植發展,是當代建水紫陶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對當下建水紫陶產業存在的問題和制約,有著自己深刻獨到的見解。

謝恆認為,建水紫陶文化產業要做強做大,必須有一個強大的產業群來支撐。縱觀全國其他著名陶瓷生產地,無一不是有一個強大的產業群來支撐。以宜興紫砂來說,宜興市的傳統紫砂產業年產值不過10億元左右,但與紫砂相關的產業卻達到近百億元的產值。而湖南醴陵,作為我國陶瓷釉下彩工藝的發源地,也是我國較為著名的瓷都,同樣是傳統陶瓷產業的年產值不到10億元,而與陶瓷相關產業的年產值卻達到了120億元。所以,要做強做大建水紫陶產業,必然要建立一個強大的相關產業群。

而要建成一個強大的建水紫陶相關產業群,在省、州、縣各級黨委、政府出台許多促進建水紫陶產業發展政策的基礎上,政府和企業還要找准各自的定位,並尋找到雙方的共同點。政府為紫陶產業制定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企業則要研究如何利用好政府的扶持政策,才能實現良性互動與循環,共同促進建水紫陶產業的發展。

就如建水縣文產辦相關負責人所說,建水紫陶產業目前存在「瓶頸」制約,是從宏觀方面來說,具體來說,需要解決以下問題,並有所突破,才能真正做強做大建水紫陶產業。

建水縣目前有紫陶研究會、紫陶協會,還有紫陶產業發展辦公室。研究會與協會屬行業組織、群眾團體,而紫陶辦則是政府部門。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3個組織、部門之間存在分工不明確、多頭管理的現象,增加了「內耗」。因此,建水紫陶行業的組織管理機構需要重新調整,需要理順建水紫陶產業的組織管理機構和行業協會的管理體制。

同時,建立一個專業的、長期的建水紫陶發展規劃。建水紫陶產業發展規劃也出台過,但這些都不是從專業角度出發的。沒有專業的長期發展規劃,就有可能走彎路,不利於紫陶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目前,州、縣政府已委託專業機構在做建水紫陶產業發展規劃,這個問題正在解決。

四川榮昌、廣西欽州都是以陶瓷為主要產業的城市,這些城市的行業管理部門每年都擁有政府給予的大量扶持資金。在參加國內外一些重大的評比、會展中,這些縣市的行業協會或管理機構利用政府的扶持資金成批租下展位,再分給當地藝人參展使用。但是,反觀建水紫陶,由於缺乏資金,只能是幾個紫陶藝人湊錢合租一個展位來展示,還有更多的紫陶藝人因為展位費用、車旅費用等原因而沒有參評、參展。沒有參評、參展的機會,建水紫陶怎麼能有更大的發展?高端產品如何能產生?因此,需要政府一些具體的扶持措施。

做強做大建水紫陶產業,不僅僅是建水縣和紫陶從業者的事。州委、州政府提出了「全力打造紅河歷史文化三個千年四個百年」亮麗名片文化品牌,建水紫陶名列其中,雲南省委、省政府也有意將建水紫陶打造成雲南繼普洱茶之後的又一張世界級的文化名片。從這些政策里,可以理解為發展壯大建水紫陶產業是全州,甚至是全省層面上統籌考慮的事,不能再狹隘地認為,發展建水紫陶產業,是建水縣的事。只有將建水紫陶產業的發展放在全州、全省的層面和高度來考慮,建水紫陶產業才能盡快實現省、州黨委、政府提出的目標和要求。

要做強做大建水紫陶產業,要加強對人才的培養。「這里包括3個層面的人才培養。」謝恆說,一個層面是紫陶從業技術工人的培養,這需要與職業中學、中專、大專院校聯合開展,為紫陶業提供大量的初級技術工人。二是加強與省陶瓷協會的聯系和協作,積極開展建水紫陶國家級大師申報工作。「今年5月,配合省陶瓷協會完成了建水紫陶業『雲南省陶瓷大師』評選工作。」謝恆說,建水紫陶在全國也算是小有名氣,但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國家級大師。沒有國家級大師,建水紫陶要想做強做大,就會很難。三是培養建水紫陶專門的研究推介人員。相對於我國其他地方的名陶名瓷,建水紫陶的研究很滯後,沒有相關的專著。當然,這是一些客觀原因造成的。一是建水地處偏僻,研究者相對較少,二是歷史原因造成產研分離。起初,制陶的人沒有寫書出專著的能力和水平,而有能力寫書出專著的人,卻又不會製作陶器。政府是否可以考慮用公開招標的方式,出版建水紫陶相關專著。

「只有突破這些制約,建水紫陶才能健康成長為百億元產值的產業。」謝恆最後說。

謀局做強做大共發力

今年9月底,連續舉辦了11屆的建水孔子文化節更名為「建水孔子文化節暨紫陶文化旅遊節」。9月26日,建水第一條紫陶文化主題商業街——建水紫陶街開始開放,這是一條以紫陶銷售及展示、休閑體驗、度假觀光為主的特色旅遊步行街,彌補了建水沒有紫陶作品展示街的空白。在開街儀式上,還舉行了象徵紫陶窯火世代相傳、生生不息的火炬傳遞儀式。這可以說是建水紫陶的又一次「發力」。

建水縣委宣傳部部長楊為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建水紫陶如何走出建水、走出雲南,甚至是走出國門是建水縣委、縣政府一直在思考和關注的問題。其實,這些年來,建水紫陶的產量、名氣雖不如宜興紫砂,但隨著政府的關注和決策,也逐漸走出國門,為人所知。一是打造建水紫陶品牌。建水紫陶已成功申注為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且目前正在申請認定中國馳名商標,以品牌宣傳推動整個紫陶產業的外向發展。二是成立紫陶協會。組織參與各類展覽並組織制陶大師到各個制陶聖地交流,打破閉門造車、孤芳自賞的格局。三是藉助紅河州對外文化交流的平台,與梯田、民族歌舞等紅河特色一起,走出省界、走出國門。近年來,已完成台灣之旅、日本之旅、法國之旅等。四是與雲南茶結合,推廣雲南器。把普洱茶、建水陶打造成實用、親密的伴侶組合,不斷推廣宣傳建水紫陶。五是建水紫陶不僅有茶器,還有其他傳統的生活陶,比如氣鍋。這很大程度上為建水紫陶的推廣另闢了蹊徑。民以食為天,建水紫陶在飲食文化中的運用,也讓大家更進一步知道建水紫陶、使用建水紫陶。

同時,依託建水紫陶協會,力邀陶藝專家、工藝美術大師到建水交流指導。已組織過台灣陶藝大師團來建水開展講座、制陶技藝展示。國家工藝美術大師、陶瓷專家孟樹峰,已多次受邀到建水為建水紫陶的發展助力。目前,孟大師正在為建水紫陶建設陶瓷藝術家庫資料庫。此外,近日,在建水陶藝家肖春魁浪鬼禪寂柴燒基地,舉辦了國際柴燒創作營活動,邀請了來自日本、韓國和我國青島、河南、台灣的國際知名陶藝家到建水進行創作,並舉辦了兩場高水準的講座,為建水紫陶的發展帶來了活力。



⑵ 建水紫陶的著名大師作品有哪些

「建水紫陶著名的大師有向逢春、陳紹康、陳學、丁吉三、馬成林,潘金懷等。 向逢春,建水碗窯村人,制陶匠人。後專攻紫陶,愛書畫,創殘帖斷簡裝飾工藝,具有濃郁的人文特點。一生佳作不計其數,被人爭相收藏。建水陶能躋身全國四大名陶,向氏作品功不可沒。其造型、書畫、磨光被譽為「向氏三絕

⑶ 怎麼打賣紫砂壺的廣告詞 - 百度

純粹高質原料,祖傳工藝打造,流暢精巧造型。
用以品茗,獨享幽縷清茶韻味。
用以會友,聆聽大師茶禪文化。
用以迎客,沉澱華夏茶道之禮。
用以饋贈,首選傳統增值珍品。
以茶為媒,傾壺紫砂。

⑷ 中國四大名陶各有何特色

1.宜興紫砂陶——宜興陶瓷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其中紫砂陶最具特色。其別致的造型、精湛的工藝、古樸的色澤和優良的實用功能,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紫砂陶有壺、杯、瓶、盆等上千個品種,其中紫砂茶壺不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還具有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盛夏不易餿等獨特優點。

2.坭興陶——欽州坭興陶,坭興陶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坭興陶經窯變,素有「窯寶」之稱。經打磨後表面會呈現出各種斑斕絢麗的自然色彩,色澤繁多,主要為古銅、墨綠、紫紅、虎紋、天藍、天斑、金黃、栗色、鐵青等,若隱若現,具有很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

3.雲南建水紫陶——雲南建水紫陶歷史源遠流長,始於元末明初,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建水紫陶採用當地得天獨厚且蘊藏量豐富的紅、黃、紫、青、白五色土配製。建水紫陶採用無釉磨光這一特殊工藝,製成的陶器敲擊聲鏗鏘有力,被稱贊為"體如鐵、色如銅、音如磐、亮如鏡、光照鑒人",這個工藝是建水紫陶有別於其他陶器的獨特之處,實為"陶壇一秀"。

4.重慶榮昌陶——榮昌陶產於重慶, 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榮昌陶器種類繁多,主要以日用陶、包裝陶、工藝美術陶、園林建築陶的生產為主。榮昌陶器採用的泥土細膩,粘性可塑性極強,燒制性能好,因此,製成的陶器不僅釉質光潤,而且還具有不滲漏、保鮮好等特點,享有「泥精」的美稱。

(4)紫陶宣傳語擴展閱讀

紫砂陶——用紫砂泥、紅泥或綠泥等製成的質地較堅硬的陶製品。紫砂是中國宜興特產的陶土。

全世界皆有產陶土的地方,但是沒有紫砂,因為此陶非彼陶。可以說紫砂是陶土的一個種類,只有在宜興才有的。為什麼稱這里的陶土為「紫砂」呢?那是因為紫砂陶土製成的紫砂器,無論是黃、紅、棕、黑、綠的本色,在其表面皆隱含著若有似無的紫光,使其具有質朴高雅的質感,故稱為「紫砂」。

紫砂之所以稱為「砂」,是因為紫砂的成品,具有特殊的粒子感。即使土質練得很細,在細膩的外表下,仍然看得見漂亮立體的粒子感。紫砂質地堅細、色澤沉靜、製作精美。根據調配方法及燒成溫度氣氛的變化,製品分別呈天青、栗色、暗肝、梨皮、米黃、硃砂紫、海棠紅、青灰、墨綠等色。

紫砂陶製作技藝舉世無雙,它以特產於宜興的一種具有特殊團粒結構和雙重氣孔結構的紫砂泥料(具體有紫泥、朱泥、本山綠泥等多種)為原料,採用百種以上的自製工具,經過打泥片、拍打身筒(圓器)、鑲接身筒(方器)或鑲接與雕塑結合(花器)、表面修光、陶刻裝飾等步驟最終完成陶製品。

⑸ 建水紫陶宣傳語

紫砂壺(最佳):由於普洱茶適宜用高溫來喚醒茶葉及浸出茶溶物,而紫砂壺的透氣性及保溫性好,故選用紫砂壺沖泡為最佳。
紫陶(使用便捷):普洱茶的沖泡適宜使用大一點的茶具,以更好的表現出普洱茶的色、香、味等品質特徵。紫陶,其特有的古典粗狂的美,更符合普洱茶深厚的陳韻,且適合多人、朋友之間一起飲用。內容源於:淘茗網

⑹ 宜興紫砂壺的廣告詞小作文150字

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豈如陽羨一丸泥」。紫砂壺是中國漢族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製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丁蜀鎮又名宜興紫砂壺。從明武宗正德年間以來紫砂開始製成壺,名家輩出,500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據說紫砂壺的創始人是中國明朝的供春。因為有了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完美結合,紫砂壺才這樣珍貴,令人回味無窮。更加上紫砂壺泡茶的好處、和茶禪一味的文化,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貴不俗的雅韻。

⑺ 建水紫陶歷史文化

據現有史料和實物考證,建水紫陶始於清末,形成的歷史距今不過百年有餘,源流卻十分久遠。1988年從建水燕子洞古人穴居遺址出土的陶飾、陶墜、陶片和1982年從建水龍岔河西漢古墓出土的陶片,都向現代人展示了距今35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和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代建水境內曾經有過的古老陶藝。
在建水古城北郊有一個窯火燒出來的村落——碗窯。碗窯村始於何年已無從考證,後人只知道這個世代以陶瓷為業的村落由制陶而生。村後的紅土坡由東向西綿亘數里沉寂著一大片形跡清晰的古窯遺址和堆積如山的陶瓷殘片。在1980年中央工藝美院與建水工藝美術陶廠首次對建水古陶遺址和陶瓷殘片進行的叩訪中,他們驚喜地發現了大量的宋代青瓷、元代青花、明代粗陶和清代紫陶的殘片。從此,人們從這種極富靈性的陶瓷語言里,破譯出了古人無意中傳遞出的歷史與文明。
在建水陶瓷發展史上,曾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說。紫陶是用碗窯村紅、黃、青、紫、白五種不同顏色的泥土,泡水濾漿後成紫紅色的陶泥,用以製成器皿坯胎燒制而成。與其它陶器不同的是,建水紫陶採用無釉磨光,陶器燒成後用鵝卵石精工細磨拋光,使之質地細膩、光亮如鏡,輕輕敲擊有金屬之聲,故而有「體如鐵、明如水、亮如鏡、聲如磬」之說。在發展過程中,上個世紀初,有人創造了在成型的紫陶坯胎上書寫繪畫,或畫梅蘭竹菊山水人物,或寫唐詩宋詞行楷隸篆,以刀作筆再行雕刻,填以白泥刮掃的裝飾手法,取得中國山水畫般的獨特的藝術效果。之後又進一步發展,再創「斷簡殘貼」的藝術手法,使建水紫陶藝術價值和藝術效果大增。
建水紫陶生產之初,主要生產煙斗、茶具、花瓶、筆筒、印盒、燭台等物件;至清朝光緒年間開始生產一種用於燉雞的造型獨特的「楊林鍋」,即新中國成立後曾大量生產的汽鍋。建水紫陶採用無釉磨光,有一定的氣孔率和吸水率,因而有「花瓶裝水不發臭,花盆栽花不爛根,茶壺泡茶味正郁香,餐具存餚隔夜不餿」的優點。特別是用建水紫陶汽鍋燉出的雞肉,味道比用別的汽鍋燉出的味道更為鮮美。因而建水紫陶汽鍋深受外商歡迎,遠銷美國、日本及東南亞一帶。
翻開建水紫陶的歷史,我們欣喜地看到早在上個世紀初,其殘貼博古瓶、新玉壺春瓶就被選送萊比錫國際博覽會參展。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在北京舉辦的全國民間工藝品展覽會上,在近乎苛刻的審評中,建水紫陶與江蘇宜興陶、廣東石灣陶、四川榮昌陶一並被國家輕工部命名為中國四大名陶。北京人民大會堂雲南廳內陳列的四隻大花缸,就是建水紫陶產品。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周總理出國訪問,曾攜帶建水紫陶汽鍋、花瓶作為禮物贈送外國朋友。
輝煌後的沉寂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以前,建水紫陶曾經的輝煌歷史由於種種原因,漸漸被人們所淡忘。現有生產紫陶的企業主要有建水縣工藝美術陶廠和建水縣興仁建材陶瓷廠兩家企業及陳紹康、袁應德、馬成林、向進興、徐榮紅五戶個體作坊。工藝美術廠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公私合營組建的大集體企業,至今仍沿襲著產權不清、職責不明的陳舊體制,而組建於2003年的興仁陶瓷廠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兩家企業都缺乏再生活力。制陶企業各道工序的管理缺乏科學的量化指標,更多的是以計件付酬為主的作坊式管理。無論哪一道工序,其技能幾乎都緣於師傅的口傳手授而沒有明確的量化檢測控制指標。
建水紫陶2004年社會銷售總額約200萬元共70餘萬件。目前,汽鍋、花盆、餐具等產品主要銷往縣外省內市場。文具、茶具、花瓶等工藝品主要在縣內銷售。按現有紫陶市場分析,高品質紫陶產品國內市場年需求量應在20萬件,國際市場年需求量在10萬件3000萬元以上,但是建水紫陶的生產和經營沒有形成規模。

紫陶將再出彩
今年的5月18日,楊子馳在向建水本地人多方打聽後,找到了居住在碗窯村曾被聯合國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對紫陶工藝具有較深造詣的陳紹康師傅。在陳紹康家中,楊子馳和好友們帶著對紫陶工藝的贊賞之情,仔細地鑒賞著陳師傅作品,精心挑選著。他告訴記者:「這是到建水最好的紀念品呀!我要多挑選幾件帶回家,讓孩子們也好好觀賞觀賞。」楊子馳一位朋友說道:「就是陳師傅這里有些難找,我們是問了好久才找到的。」陳紹康告訴這些外鄉人:「縣委、縣政府已籌集11萬元資金,准備幫助我組建『紹康工作室』了。工作室就建在我們村口的路邊。我們碗窯村以後也將建設成集紫陶生產、展銷、游覽為一體的旅遊村。歡迎以後你們能帶上親朋好友來坐坐呀。」
陳紹康說的這些是建水縣委、縣政府提出將紫陶建設成為名牌產品的目標中的一部分。為使建水紫陶產業快速發展起來,2003年州政府在昆交會上爭取了一個展位,展出了興仁陶廠的紫陶產品。昆明的茶馬王集團和龍生集團兩大茶葉經營商當場就簽了訂單,隨後四川、海南、台灣等地客商紛紛打電話訂貨。2004年,州財政局分別給興仁陶廠、工藝美術陶廠補助25萬元和10萬元的紫陶項目開發資金。建水縣以推出名師名品、走精品之路為戰略目標,根據不同層次人群的需求,組織制陶企業研發生產三個不同層次的紫陶產品。此外,縣委宣傳部還出版發行了《建水紫陶》大型畫冊,為把建水紫陶產業再一次推向全國、推向世界打下了宣傳造勢基礎。去年10月12日,由建水縣委宣傳部、文體局、經貿局、旅遊局和縣文聯等部門共同發起的建水紫陶研究會正式掛牌成立。此舉旨在組織聯絡全縣與紫陶生產相關的單位和個人,共同把建水紫陶文化進一步發揚光大。 字串4
今年5月16日,建水縣委專題研究了建水文化產業的發展問題,其中做強建水紫陶業即為重點之一。建水紫陶研究會提出的建水紫陶產業化開發意見書中提出,發展建水紫陶產業的主體,歸根結底還是企業。產權不清、職權不明的經濟體制,已經成為阻礙建水紫陶產業發展的瓶頸。縣委、縣政府決定由分管工業的副縣長親自抓縣工藝美術陶廠的改制工作。另外按照「前面展銷、後面生產、中間遊客參與」的布局,局部調整北部發展區規劃,將碗窯村建設為紫陶生產、展銷、游覽之旅遊村。隨著建水紫陶文化產業規劃的制定出台、紫陶銷售市場的擴展以及古窯遺址、碗窯陶瓷生態村和現代陶瓷生產製作工藝等建水紫陶文化遺產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建水紫陶將真正作為一種活著的文化得到傳承和發展。

⑻ 推銷紫砂壺的廣告,大眾一點的

你比如說,1.紫砂壺乃世界茶具首選,2.紫砂文化歷史悠遠,3原礦紫砂壺,4全手工作品,5保價增值,紫砂之韻夢寐以求好夢壺

⑼ 我的家鄉在宜興,請幫我設計一條宣傳宜興的標語。感謝!

紫陶無俗韻,綠竹有虛心

閱讀全文

與紫陶宣傳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8市場營銷4月份真題 瀏覽:144
校長教育信息化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93
燒烤廣場策劃方案 瀏覽:98
元旦音樂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45
網路營銷的對策分析 瀏覽:123
生態農業項目策劃方案 瀏覽:920
商店促銷方案 瀏覽:844
市場營銷學對旅遊的重要性 瀏覽:54
經理如何寫市場營銷月底計劃 瀏覽:796
三八節茶藝培訓方案 瀏覽:268
金融和市場營銷哪個好就業 瀏覽:393
案場骨幹培訓方案 瀏覽:639
市場營銷損益預測 瀏覽:360
西安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創建工作方案 瀏覽:376
策劃晚會方案 瀏覽:331
市場營銷概論中文版 瀏覽:978
好的派對策劃方案 瀏覽:415
市場營銷實驗報告心得 瀏覽:498
禁毒知識定向賽策劃方案 瀏覽:240
結合培訓怎樣工作方案 瀏覽: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