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宣傳報道的作用

宣傳報道的作用

發布時間:2021-10-19 04:16:00

1. 新聞稿的功能和作用有那些

新聞事業具有多種社會功能,如傳播新聞,溝通情況;反映輿情,引導輿論;倡導科學,介紹知識;提供娛樂,豐富生活;刊播廣告,服務經濟等。
在新聞事業的多樣性功能中,報道新聞和引導輿論是它的基本功能;在新聞事業的兩項基本功能中,又以報道新聞為主要功能。
報道新聞是新聞事業的主要功能,有如下幾個依據:
第一,報道新聞在新聞事業的多種功能中起著支配作用,其他功能往往要靠傳播新聞來實現。
表達和引導輿論是要靠報道和評價新聞來實現的;離開新聞傳播,形成和組織聲勢浩大的社會輿論,是難以想像的。至於新聞事業倡導科學、介紹知識的功能,大多靠新聞報道去實現。新聞事業豐富人民文化生活的作用,也離不開新聞報道提供政策信息、欣賞指導和動態消息。廣告宣傳是直接為經濟生活服務的,新聞報道與廣告傳播存在著嚴格界限,不允許運用新聞報道實現廣告效應。但必須肯定,新聞媒體的廣告宣傳是依附新聞傳播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誰都知道,信譽高的新聞傳媒才能吸引更多的廣告客戶。而新聞傳媒之所以信譽高,主要是因為傳媒的新聞報道質量高,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和吸引力,擁有廣泛的受眾群和較高的市場佔有率。因此,連新聞事業刊播廣告的功能,也受到新聞報道主要功能的支配和制約。
第二,新聞傳媒必須以傳播新聞信息為主。
新聞事業的功能雖然是多樣的,但只要是新聞傳媒,就必須把報道新聞放在第一位。報道新聞和引導輿論是新聞的主要功能,其他功能雖然也都不可或缺,但相比之下還是輔助性功能。如果本末倒置,削弱了報道新聞的主要功能地位,新聞事業就名不副實,就不能成其為新聞機構了。報紙是新聞紙,當然應當以刊登新聞為主,把最重要的版位和最大的版面容量用於刊登新聞。報紙要抓問題,要抓深度報道,但報紙不能雜志化,應當盡量多刊登以報道事實為主的消息和通訊。外國報紙刊登廣告所佔的版面是新聞版面的數十倍乃至上百倍,但讀者看重的和首選的,還是新聞版提供的新聞報道。
廣播電視的娛樂性比報紙要強,新聞節目占的時間一般不超過其他節目的總和。但除專業台和專業頻道外,新聞節目一定要佔有黃金時段,不能遺報當天的重大新聞。而且,要盡力發揮電子傳媒時效性強的優勢,採用滾動播出的方式,每隔一小時或半小時播一次整點新聞或半小時新聞。在所有的節目中,應把新聞節目辦成最受受眾歡迎的節目。
第三,其他功能的發揮都有一定的時新性,對新聞宣傳起著一定的配合作用。
新聞事業表達和引導的輿論,都與時局密切相關,輿論功能的時新性是不言自明的了。新聞傳媒介紹科學知識,也常常與重大新聞報道相配合。新聞媒介發表的文學作品,其內容和主題往往與現實斗爭相關,也具有一定時新性。就連廣告宣傳,也時常帶有時新色彩。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是對新聞媒介所傳內容時新性的一種直感。

2. 宣傳的意義是什麼

意思是同樣的手法用於企業或產品上時,通常則被稱為公關或廣告。宣傳就是信息的傳遞,傳播者通過信息的傳播,希望受者接受並且支持自己的觀點,以期達到自己的目的。

宣傳是一種由各種階級、各種勢力所參與的社會活動,宣傳的傾向性帶有強烈的階級烙印,不同階級的宣傳,對社會歷史的發展有不同的影響和作用。

一般來說,革命階級的發展壯大,總是伴隨著積極的宣傳活動。革命階級代表著社會發展方向,因而總能有效地利用宣傳而達到推動社會歷史前進的目的。

目的:很多中小企業自身的形象並不是很突出,在企業內部對自身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在渠道和消費者中也沒有形成影響和共識。這對企業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

那麼企業就需要將自身的資源進行整合,提煉出一個統一的企業形象。如果企業要做的是產品直銷片,和企業形象一樣,產品的特點和功能定位也很重要。產品有產品的形象,產品的功能定位應該能夠體現出由產品所展示的品質、品味和品形到品牌的過渡。

宣傳片可以幫助企業實現企業——代理商——經銷商——零售商——消費者對企業形象和產品的共識。

拓展資料

企業宣傳片的重要性

企業招商企業宣傳片是公司在招商過程中向客戶最有力、最便利、最形象的展現。比較公司畫冊,動態視頻的公司宣傳片,更能讓客戶在短時間內知道你們公司的全體內容,如公司實力、產物功能、工程事例、團隊效勞等。

怎麼才幹製造出一個適宜的公司招商宣傳片,並能在整個招商過程中起到馬到成功的作用嗯?這就不是平常咱們幻想的那樣,隨意製造一個視頻就能感動得了潛在客戶了。

3. 新聞的作用

新聞可以讓我們第一時間了解到一些新發行的法律法規;可以讓我們多了解社會上的風氣與文化;可以讓我們多知道一些名人事跡以及政治經濟發展狀況。新聞事實是客觀的,它能滿足傳播主體和接受主體新聞需求的性能,也是一種不以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

新聞要素,是指新聞構成的基本成分。有新聞五要素、新聞六要素之說,1898年,美聯社記者約翰·唐寧發表過一條新聞消息,其導語包括新聞報道所必需的五要素:何時、何地、何人、何事和何故。

這五個要素的英義開頭字母都是何,故通稱五個何。至20世紀20年代前,新聞五要素被世界新聞界普遍認可和遵循。

1932年,在新聞五要素基礎上,美國新聞學者麥格杜戈爾提出第六個要素如何。此後,新聞六要素被世界新聞界所普遍遵循,成為新聞寫作的基本原則。

1945年12月13日,延安《解放日報》發表《從五個何說起》的社論強調:「五個何是把事實弄清楚的最起碼條件,是走向精確的初步階梯。」

4. 報道角度在新聞寫作中的作用是什麼

新聞角度是新聞采寫者在發現、挖掘和表現新聞事實時的著眼點和側重點,構成事物的各個因素和各個側面,都是新聞報道可以選擇的角度。
一,新聞角度的作用
1、新聞角度能否揭示事物的本質或能說明問題
2、新聞角度是否對某方面工作有影響或有指導意義
3、新聞角度是否適應讀者心理,貼近讀者
二、角度選擇是否得當與新聞價值的大小直接相關
新聞角度選得准,新聞價值倍增。反之,選得不準,報道老一套、一般化,就會削弱新聞價值。
1、不同的角度講不同的話,有不同的報道效果
由於事實本身具有多面性,因此對同一件新聞事實,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報道它。角度不同,新聞價值可能不同,因此表達的思想意義也就不同。
2、角度選得好可以出獨家新聞
獨辟蹊徑,從一個新的角度、一個別人所未走過的路徑,發掘出事實的新的新聞價值。
三,尋找最佳新聞角度
什麼是最佳角度,讀者的需要就是最佳角度。
1、根據不同讀者群的定位尋找最佳報道角度
一般來說,這個角度應該是新聞事實與你所在傳媒的「導向定位」和主要受眾群需求這三者「聚焦」的結果。
2、根據「接近性」原理選擇最佳報道角度
在選擇新聞角度時,要學會充分利用新聞價值學說中的「接近性」原理,尋找所報道的事實與讀者在時間、地點、心理或者利益上的接近點。接近的因素越強,讀者的閱讀願望也就越大。
四, 選擇新聞角度的幾種方法
1、以舊見新找角度
以舊見新找角度,就是要求記者在報道老題材、老話題時,要善於將過去的報道與今天的現實聯系起來,從舊聞中發現新聞,推陳出新。猶如老樹開新花,找到新花,就容易寫出新意。
2、以小見大找角度
這里指的是表現大主題可以選擇小角度,即「寓大於小」,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3、虛中覓實找角度
所謂虛中覓實,主要指對一些抽象性、概念性強的事實材料,要盡量尋找其中所包含的實在而具體的內容,從這個角度入手錶現整個事實的新聞價值。
4、逆向思維找角度
所謂逆向思維,是指遇到有些事,可以倒過來想一想,在這種類似「反思」的過程中尋找新聞角度。
5、發散思維找角度
即要求以一個新聞目標(或一個新聞事物)為中心,把思路向四面擴散,沿著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從多方面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在思考時,思路要具有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
6、統攝思維找角度
一般來說,這種統攝首先要把采訪所得的具體新聞素材和具體觀點聚攏,然後把這些事實與事實的意義向一個點或幾個點集中,並進行深度挖掘以接近事實的新聞內核,聚焦點越來越小,越來越集中,最後就可能找出一個最佳聚攏點,這就是報道這件事實的新聞角度。
7、全局高度找角度
所謂全局高度,也就是宏觀高度和大局意識。

5. 宣傳工作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宣傳是一種由各種階級、各種勢力所參與的社會活動,宣傳的傾向性帶有強烈的階級烙印,不同階級的宣傳,對社會歷史的發展有不同的影響和作用。

一般來說,革命階級的發展壯大,總是伴隨著積極的宣傳活動。革命階級代表著社會發展方向,因而總能有效地利用宣傳而達到推動社會歷史前進的目的。無論是資產階級的革命歷史, 還是無產階級解放全人類的奮斗歷程,都雄辯地證明了宣傳的這一積極歷史作用。

宣傳同樣也是沒落階級用以阻擋社會歷史前進的手段,從中世紀的封建僧侶神權制到20世紀壟斷資產階級的法西斯統治,都曾運用宣傳手段積極維護腐朽的反動統治。

新聞是宣傳的一種重要形式。宣傳者運用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闡述一定的觀點和主張,以達到吸引受眾和爭取受眾的目的。

新聞和宣傳都是信息的傳遞,兩者既有明顯的區別,又在很大程度上交叉。新聞和宣傳的結合必須尊重新聞規律和宣傳規律,通過受眾所關注的事實的傳播,表達思想觀點,使受眾樂於接受,而達到預期的效果。

(5)宣傳報道的作用擴展閱讀:

技巧

根據社會心理學家研究,宣傳者為了讓人信服某些不真確的訊息,所以也會使用大量的邏輯謬誤。

1、平民法:企圖使閱聽人相信,宣傳者本身及他們的想法都來自人民,所以會為人民服務,而且對人民有好處。為了贏得人民的信賴,宣傳者會利用與人民相同的行為及風格來溝通,例如人民的語言、服飾、語調、詞彙。

2、訴諸恐懼:宣傳者警告閱聽人可能面臨的危險或災難,如果閱聽人不立刻跟隨或改變信念,就會身陷於危難當中。

3、樂隊花車:宣傳者營造出一種「加入我們,否則就是與大家作對」的氣氛,要求閱聽人接受某種彷彿大家都接受的想法。

4、紅鯡魚:當宣傳者面臨危機的時候,利用一個不相乾的事件或議題,將群眾的注意力移開原先關注的議題上。

5、代罪羔羊:宣傳者將問題的責任簡化後,加諸於某少數族群、事物或個人身上,規避大多數人的責任。

6、證言法:讓知名公眾人物或一般民眾利用書面或實際演說的方式,替特定事物證明或背書,藉此提高事物的可信度。

7、貼標簽:將某項事物與負面的符號連結在一起,宣傳者利用這種技巧,讓閱聽人在沒有任何依據的情況下,單單憑借著被賦予的負面符號就直接拒絕某種事物或人物。

6. 如何發揮新聞宣傳的積極作用

充分發揮五個方面的積極作用,必須堅持黨性原則,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胡錦濤同志指出,輿論引導正確,利黨利國利民;輿論引導錯誤,誤黨誤國誤民。堅持黨性原則,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根本原則。堅持新聞宣傳工作的黨性原則,必須全面、准確、生動地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的宣傳途徑和方式雖然多種多樣,但都得堅持一個基本要求:闡述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觀點必須完整准確,緊密聯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改革開放的實際,緊密聯系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實際,解決思想和理論問題。堅持黨性原則,把握輿論導向,要求我們在政治原則問題上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在思想認識問題上講究方法,注意策略,注重心理疏導,說服而不壓服;在社會熱點問題上主動引導,把握好引導的時機、節奏和力度;在特殊敏感問題上嚴守規程、審慎從事,特別是要慎重對待、穩妥把握涉及群眾利益和情緒、影響人們心理和社會穩定的重大問題。
充分發揮五個方面的積極作用,必須不斷改革創新,增強輿論引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輿論是公眾對共同關心而有爭議的問題所持的大體一致的意見。輿論一旦形成,就會對人們的行為產生直接的影響,或成為支持行為的動力,或成為約束行為的力量。新聞輿論處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前沿,對社會精神生活和人們思想意識有著重大影響。發揮輿論引導功能,就要增強輿論引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總的來說就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適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順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以改革創新精神做好新聞宣傳工作。一是要按照新聞傳播規律辦事。正如在經濟活動中不尊重經濟規律必然遭受挫折一樣,違背新聞傳播規律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輿論引導的任務。新聞傳播規律反映了新聞傳播活動過程中的本質聯系和必然趨勢,是增強輿論引導針對性和實效性所必須遵循的。二是要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要在新聞報道中做到具體事實准確,保證構成新聞的基本要素正確無誤,引用材料正確可靠和背景材料完全真實,不能主觀臆造,任意取捨;概括事實真實客觀,力求從事實的整體和聯繫上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質,防止簡單、片面地認識事物;局部具體真實與整體本質真實相一致。對客觀實際做出真實的反映。三是要堅持「三貼近」原則。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是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新聞宣傳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增強輿論引導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重要保證。
充分發揮五個方面的積極作用,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胡錦濤同志指出:「堅持以人為本,是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的根本要求」。新聞宣傳工作的對象是人,堅持以人為本,是對新時期新聞宣傳工作宗旨的深刻揭示。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經濟體制的變革、社會結構的變動、利益格局的調整帶來了人們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從而使得引導社會輿論的任務更加繁重、責任更加重大。我們只有把以人為本的理念滲透和落實到新聞宣傳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增強新聞宣傳的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才能真正發揮輿論引導的功能,才能履行新聞工作者的職責。為此,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新聞宣傳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我們工作好壞的標准。要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把堅持正確導向和通達社情民意統一起來,把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統一起來,把讓黨放心和讓人民滿意統一起來,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發揮人民的首創精神,保證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他們是新聞宣傳和服務的主要對象。要服務群眾、深入實際,讓普通群眾上版面,出鏡頭,多宣傳人民群眾的工作生活,多反映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多宣傳人民群眾中涌現的先進典型。當前,要特別關注和宣傳在民生和民權方面出現的熱點問題和敏感問題,注重心理疏導,形成社會共識,化解矛盾,理順情緒,引導各方面人士為構建和諧社會共同努力。(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白成海)

7. 宣傳工作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意思是同樣的手法用於企業或產品上時,通常則被稱為公關或廣告。宣傳就是信息的傳遞,傳播者通過信息的傳播,希望受者接受並且支持自己的觀點,以期達到自己的目的。

宣傳是一種由各種階級、各種勢力所參與的社會活動,宣傳的傾向性帶有強烈的階級烙印,不同階級的宣傳,對社會歷史的發展有不同的影響和作用。

一般來說,革命階級的發展壯大,總是伴隨著積極的宣傳活動。革命階級代表著社會發展方向,因而總能有效地利用宣傳而達到推動社會歷史前進的目的。

目的:很多中小企業自身的形象並不是很突出,在企業內部對自身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在渠道和消費者中也沒有形成影響和共識。這對企業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

那麼企業就需要將自身的資源進行整合,提煉出一個統一的企業形象。如果企業要做的是產品直銷片,和企業形象一樣,產品的特點和功能定位也很重要。產品有產品的形象,產品的功能定位應該能夠體現出由產品所展示的品質、品味和品形到品牌的過渡。

宣傳片可以幫助企業實現企業——代理商——經銷商——零售商——消費者對企業形象和產品的共識。

做好富傳文化工作:

要做好:管理,流程,評估,應急四個方面的工作。

1 、要對宣傳工作提高到管理的高度進:行重新審視通常情況下,活動宣傳的操作辦法是先確定活動方案,然後根據活動主題、規模進行前期預告、現場報道。

2、要建立科學的宣傳工作流程:既然提出用管理學理論指導宣傳工作,那麼我們就需要按照新的公共管理的要求重新確立科學的宣傳工作流程。

3、逐步建立宣傳工作的管理評估體系:為了及時、准確地了解宣傳工作的效果,最節省的辦法是建立自己的宣傳效果種,一種是專項調查,一種是運用效果評估系統進行日常評估。

4、如何應對宣傳工作中的危機事件:突發負面報道是任何一個機構都必須十分重視的危機傳播事件。

8. 新聞宣傳的重要性和意義

可以藉助新聞報道的形式進行宣傳活動,達到宣傳目的。
還可以以新聞媒介為手段所發專表的重要屬言論。新聞與宣傳是兩種不同的意識形式,新聞以報道事實、傳播事實為主,宣傳則以擴散觀點、態度、授人以理為主。但嚴格說來,新聞並不排斥觀點,甚至在大多數情況下通過事實表達某種意見。宣傳向受眾傳播觀點往往要藉助事實,有時甚至直接用事實進行暗示。新聞與宣傳在運用事實方面具有共性,又在如何使用事實及運用事實的程度上有差異。

9. 如何正確把握新聞宣傳的引導作用

[關鍵詞]新聞宣傳;引導作用;正確把握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2/view-474407.htm

目前,網路已經以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而網路更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之一,其傳播速度和影響力日漸趨強,甚至大有超過電視媒體之勢,其信息的快速更新、信息的超大容量、信息的多樣性、可選擇性、信息的覆蓋面等都是傳統媒體所無法比肩的,也正是如此,「漫天飛的各種信息」深深地影響著公眾對事件和相關問題的理解和判斷,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
筆者認為,不論何種媒體,都是百姓政治生活的重要部分,是黨和政府在增強黨的執政能力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重要工具。這種地位和作用,決定了媒體在新聞宣傳中擔負著重大的社會責任。因此,不論是何種媒體,都應在遵循職業道德,引導社會輿論,追求高品位,傳播先進文化等方面正確把握新聞宣傳的引導作用。
一、引導作用與把握新聞價值
引導作用與新聞價值應該是相一致的,首先要有正確的引導作用,才能在選擇中截取和把握有價值的新聞。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而事實能否被報道出去,取決於是否含有新聞價值。所謂新聞價值,就是客觀事實本身所包含的引起人們興趣關注,體現著受傳者對當今物質的和社會文化的追求、選擇和需要,一條新聞中包含的價值要素越多、越全,新聞價值越大,而起到的引導作用也就越大。
例如,今年冬天我省罕見的的大雪給各條戰線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給百姓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利,我們在報道災害的同時更要積極的引導人們怎麼去化不利因素為有利的動力並積極主動的戰勝災害。我們長期以來強調新聞媒體的宣傳作用,在新聞導向上更強調新聞的引導功能和社會效益,因而,這種新聞價值與導向作用的結合就成為衡量一篇報道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看其所報道的人物或事件是否在公眾中產生影響,是否與人們的政治生活及切身利益密切相關,是否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意義和現實指導性。
因此,選擇好新聞事實與讀者在生產、生活、求知等方面的新聞興趣聯結點,尋找適當的報道角度,抓住新聞事實的特點,形成引人關注的新聞報道,這就是一種導向的作用。同時,我們還要注意新聞事實及新聞報道與受眾的接近性,在選擇新聞時,要考慮新聞事實的社會效果。
二、引導作用與新聞事實
新聞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總是直接或間接地反映政治立場,政治主張和政治觀點。我們要善於用新鮮感人的事實,從全局的、歷史的、本質的角度來報道新聞、分析形勢、引導輿論,達到吸引讀者,宣傳群眾、感染群眾,按照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要求不斷前進的目的。這其中,引導作用尤其重要,這是我國主流媒體以及網路媒體都必須堅持的一個重要原則。能否堅持正確的引導作用是黨的新聞宣傳的原則,而能否在新聞宣傳中有很強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感性,決定著新聞報道的質量和新聞功能的充分發揮。
新聞事業必須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新聞媒體是黨和人民的喉舌。這就要求媒體在注重引導的作用下以事實作為主導的依據,例如,四川汶川震後重建的過程是全國人民都極度關心的大事,甚至很多國外媒體都在關注著災後的重建,但是國外某些媒體對全國人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愛心和決心災區人民重建的和全國人民對災區人民的支持視而不見,卻無中生有地污衊說什麼統一規劃的縣城是「面子工程」等等,引來很多網站的轉載,其別有用心不言而喻。中央電視台以災後重建的一組系列節目正了視聽,不僅揭穿了片面之詞,更鼓舞了群眾,起到了引導輿論的作用。
因而,我們說,新聞事業的首要的是要把握新聞宣傳的導向性問題,在事關國家利益和重要事業發展的問題上,新聞媒體要牢固樹立「主體意識」,堅持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把堅持正確導向和通達社情民意統一起來,把正面宣傳為主與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統一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既滿足人們的需求,回應社會關切,又能搶佔先機,贏得話語權,掌握主動權,牢牢佔領輿論引導的制高點。
三、引導作用與實現社會價值
對於媒體來說,不僅要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正確的輿論導向、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把黨的方針、政策及時傳達給廣大人民群眾,也要將廣大人民群眾的呼聲和要求,反映給黨和政府,反映給決策部門,幫助人民群眾解決問題,為社會作出貢獻,這種貢獻越大,社會價值也越大。因此,媒體在新聞宣傳中,通過自身實踐活動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物質的和精神的需要,實現其社會價值,體現自身價值。汶川大地震發生後,新聞媒體在抗震救災、恢復重建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履行社會責任、實現社會價值的最好詮釋。但是也有一些媒體尤其是一些網路媒體,把大量的時間、精力消耗在捕捉獵奇名人逸事上,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和工作卻很少關心、很少過問。可見,媒體對大量社會信息進行精心篩選,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製作過程,始終包含著綜合素質和社會責任,這就是其導向的問題。
因此,對於新聞工作者來說,要善於發現新聞事實中的價值,要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握全局,以正確的輿論導向為人民提供更多的新聞。

閱讀全文

與宣傳報道的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營銷設計調查方案 瀏覽:242
銀行員工內部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77
新型職業農民短期培訓方案 瀏覽:965
四月促銷活動預案 瀏覽:390
場外促銷活動方案模板 瀏覽:78
店內促銷活動方案6 瀏覽:980
領導幹部保密培訓方案 瀏覽:860
農業培訓基地建設方案 瀏覽:955
電子商務對物流配送的影響 瀏覽:633
市場營銷第六版第九章答案 瀏覽:361
市場營銷原理與實務作業答案 瀏覽:127
天堂傘市場營銷策劃案 瀏覽:361
外展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632
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培訓方案 瀏覽:862
微信營銷批量加好友軟體免費 瀏覽:119
曲靖美食節策劃方案 瀏覽:645
韓國烤肉店營銷方案 瀏覽:934
市場營銷第四版第一章課後練習 瀏覽:831
教師入職培訓方案 瀏覽:928
2018公司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