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利用"互聯網+"平台,做好精益文化的宣貫與落地
強調精益管理推進的五點要求:
一是要堅持文化引領作用,凸顯人本文化,帶動數據文化及改善文化;
二是要突出對標數據的導向作用,用數據發現、說明問題,讓數據說話;
三是要進一步發揮精益工具的診斷作用;
四是要形成一套有效的精益管理機制;
五是要推進精益管理與生產經營的有效融合。
② 如何推行精益生產文化傳播
在管理科學的前提里,
在可行的情況中,
完全量化對比範例的權威教材的所有羅列的滿點布局和陣勢和投入產出的所有先決條件和回應和全球化生產的節奏和步驟的實例和範例和案例的舉例的例子的時候。:是可行的。
國法好庄嚴國法很尊嚴
③ 急需精益生產,精益文化宣傳圖片的源文件
我覺得你這幾張照片已經非常好了,你可以結合自己單位的logo設計一個,這樣可能更有特點
④ 如何營造精益生產氛圍
精益是一種變革,一種思想的變革,所以要擴大宣傳和培訓力度,譬如在公司食堂和大門入口處張貼海報;在看板上張貼各類員工改善案例;適當的時候可以建立獎勵制度,以獎勵改善案例,如此一來,精益就風風火火搞起來。
⑤ 如何創建可持續改善的精益文化
一、 全員導入精益理念,形成精益氛圍
1.廣泛宣傳,運用各種方式方法創造精益文化的范圍
2.成立專門的精益組織機構,全面深入地推進精益管理
3.組織各種精益活動,促進精益文化的推進
(二) 以六個結合為基礎,深入推進基地精益文化
1.結合基地持續安全改進工作,不斷完善基地管理機制、制度。
2.結合基地生產現場改進工作,細化生產流程的管理
3.結合關愛員工活動的開展,為員工創造和諧的工作環境
4.結合作風建設,積極推進精益文化
5.結合班組建設專項活動,以點帶面,全面推進精益文化
6.結合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將培育精益文化要與精益生產過程結合起來。
二、建立以安全為基礎、以效益為目標的經營管理理念
1.確保安全生產工作穩步推進
2.及時了解基地財務的實時狀況
3.制定部門月考核制度,全面推行預算管理
4.績效實施二次分配,按照多勞多得的原則進行分配
5.積極開拓第三方市場
6.健全完善全員考評機制
7.制訂定期一線訪談制度,打造服務型職能部門
三、配合公司資源整合建立精益企業的基礎
1.支援保障方面實行區域制
2.工具設備實行SAP上線
3.工卡簽署實行電子化
4.建立常態化的合理化建議管理制度
四、建立精益改善提案管理制度
⑥ 什麼是精益文化
你說的是精益思想吧,先有思想才有文化的。精益思想的核心就是以越來越少的投入——較少的人力、較少的設備、較短的時間和較小的場地創造出盡可能多的價值(減少浪費);同時也越來越接近用戶,提供他們確實要的東西。這可以是某種產品,也可以是做事的思路,也可以是辦事的流程等。
⑦ 我們需要建立什麼樣的精益文化
精益文化一定包含以下幾點:
1:「勇於擔當、敢於承擔責任」的文化
在工作中,總會遇到一些難題,甚至是一些不那麼容易出彩的難題,要敢於說 「我來做吧」;參與的項目出現問題了,第一反應不是趕快找有利於自己的例證,去找「我沒有問題」的證據,而是要站在項目、站在問題本身的角度進行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要勇於擔當,勇於從自身查找原因,也要勇於指出整體中其它部分可能存在的問題。
2:「有思考,也有執行力」的文化
在項目開展過程中,既鼓勵有想法、找問題的行為,也支持和贊揚那些面對了問題、積極地解決問題的做法,提倡 「我發現了XX問題,我找到原因了,我想到解決辦法了,我去做了,問題解決了」,「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傻把式」,精益生產一定是一種「基於現實的思考」與「想法落實到現實」相結合的生產方式。
3:「不怕壓力,能承受住壓力」的文化
無論是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還是操作人員,工作上都面對著各自的壓力, 調整自己,積極溝通,努力尋求應對措施是我們應該採取的成熟方式,不鼓勵抱怨,不鼓勵相互推脫,更不鼓勵未經審慎思考的放棄,可以爭論,甚至爭吵、流淚,但是吵過哭過,還是要繼續往前走。
4:「謙虛樸素,而又自信開放」的文化
精益生產起源於實踐,很多內容也都是生產經驗的歸納和總結,在項目開展過程中,如何在各種方法「半熟不熟」的情況下, 靜下心來查查資料,聽聽專業人士的意見;如何在互聯網上各類炫目的概念、方法和設備的宣傳下, 真正選取到對自身有用的內容;如何在自我信念和外部觀念相沖突的時候,想想項目本身的條件和目標,也看看別人怎麼做的, 做出正確的選擇,對於項目目標的順利達成至關重要。
⑧ 精益生產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精益管理來源於精益生產,是作為企業精益文化建設的一大內在因素,
精益管理的發展是由最初的在生產領域的實踐成功,推廣到企業各個部門的和各項管理業務的一大方法,
同樣也是從最初的具體的管理方法,上升到總體的精益管理戰略.精益管理的最初是為了使企業消除浪費,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提高企業的效益,在此過程中逐漸形成企業的的文化,為企業的文化建設帶來新的生命力.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未來能夠更好的發展,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非常關鍵.精益管理在企業文化建設中非常重要,是發展質量和經營效益並存的思想理念,
進一步加強研究非常有必要,從而能夠更好的促進企業發展.基於此分析了精益管理角度下企業文化建構.
⑨ 怎樣開展精益文化建設
精益生產之所以風靡世界,主要是其在改善企業經營效果,提高競爭力方面具有顯著效果, 我們可從下面的一些對比數據中得到一些啟示:( 1 ) 實施精益生產方式前, 10 個日本人相當於 1 個美國人的生產效率,實施精益生產方式後, 10 個美國人才頂一個日本人的生產效率。 通用汽車公司人均生產汽車 6 輛,而豐田公司人均生產汽車 55 輛;人均創利通用是 1 400 美元, 豐田是 14 000 美元, 豐田正好是通用公司的 10 倍。( 2 ) 豐田利潤率最高達到 12% ,而通用汽車只有 1.9% ,德國寶馬也僅有 8% ,豐田一家利潤比美國三大汽車廠的總和還要多。 ( 3 ) 豐田公司目前的市場價值已高達 14 萬億日元 ( 摺合 1 280 億美元 ) ,其數值超過了通用、福特、克萊斯勒、大眾和標致雪鐵龍的價值總和。 ( 4 ) 美國克萊斯勒一輛車平均盈利 233 美元,豐田為 1 587 美元,日產為 2249 美元。可見精益生產是改善企業經營效果的強有力工具, 所以精益生產方式已經在先進的工業化國家得到廣泛的實施和推廣。精益生產同樣也是解決我國大部分企業面臨的發展困境、提高經營效果的理想途徑。 這主要是因為目前我國企業所面臨的環境與精益方式在日本產生的背景極為相似,即國內資金緊缺,市場需求不旺且變化無常;同時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意識到管理方式、 生產方式的改善能給企業帶來巨大效益,他們也急需引入精益生產方式,以便用較少的投資盡快縮小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在管理方面的巨大差距。總之,從宏觀上講,推行精益生產管理,是我國製造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參與全球競爭的必然選擇,是中國由製造大國轉變為製造強國的必經之路; 從微觀層面上看,運用精益的手法改善企業的現場管理、工序流程、物流系統、作業方式等,可以顯著提高企業的經營效果,改善企業效益,提高企業競爭力。 所以實施精益生產方式是我國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2 精益導入中存在的誤區盡管我國導入精益生產方式已有幾十年的時間,但精益生產在我國的應用現狀令人擔憂。 雖然有眾多的經營管理者接受了精益生產方式, 並試圖將精益生產方式導入自己的企業, 但在實際過程中卻感覺實施精益生產困難重重,許多企業在努力之後得出了一個悲觀的結論:「豐田生產系統不適合本公司和本行業的實際情況」
⑩ 如何在公司宣傳精益文化
如何在公司宣傳精益文化?
精益宣傳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在精益推進的不同階段,宣傳的側重點也會有所不同:
a) 在啟動階段,以變革意識導向為主:企業面臨的危機和問題是什麼?為什麼要推行精益生產改善?
b) 在導入階段,以精益推行策劃為主:推行精益生產的長期願景和使命是什麼?為實現精益願景和使命,整體規劃和推行計劃怎樣?
c) 在普及階段,則以精益技術與成果的分享為主:精益生產理念和方法,改善的工具和技術,改善的過程及改善的結果如何?激勵和分享的平台和活動有哪些?
根據這些思路,認真執行,望採納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