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4月15~20日是我國第14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主題為「提倡全民戒煙,讓兒童遠離癌症」,倡導全社會
A、癌細胞的特徵之一是在適宜的條件下能無限增殖,導致細胞數量惡性增長,版A正確;權
B、細胞內水分減少,同時有多種酶的活性降低等特徵是細胞衰老的特徵,不是癌細胞的特徵,B錯誤;
C、細胞癌變後,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減少,細胞間的黏著性降低,容易分散和轉移,C正確;
D、煙焦油是化學致癌因子,會損傷細胞中DNA分子,導致基因突變,提高細胞癌變的幾率,D正確.
故選:B.
2. 癌症晚期
建議中醫對症治療比較好
3. 世界癌症日的節日由來
國際抗癌聯盟(UICC)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看到全球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急劇上升,2000年在巴黎召開了一個世界腫瘤高峰會議,在這個會議上討論了全世界癌症發病現狀,認為呼籲建立腫瘤科研的國際性合作,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參與腫瘤的預防、治療,使全世界的癌症病人都能得到更好的醫護服務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和關心。並且在這次峰會上簽署了「巴黎抗癌憲章」,這個憲章中規定每年的2月4日為世界癌症日,要在全世界范圍內同步開展腫瘤防治的宣傳,包括科普宣傳、康復宣傳等工作。
國際抗癌聯盟是全球最重要的一個腫瘤防控權威組織,它於1933年成立,總部設在瑞士的日內瓦,覆蓋109個國家和地區,該組織擁有346個會員單位,中國抗癌協會也是它的會員單位之一,並且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郝希山院士是UICC的常務理事。
4. 每年的______月______日是世界癌症日.______又稱為惡性腫瘤,是當前危害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______是循
每年的2月4日為世界癌症日,要在全世界范圍內同步開展腫瘤防治的宣傳,包括科普宣傳、康復宣傳等工作.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症已經成為對人類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一類非傳染性疾病,被稱為現代文明病.影響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因素除了遺傳因素之外,主要是生活方式的因素.
據統計,我國的癌症死亡人數和死亡率最高的是胃癌;城市中排在第一位的惡性腫瘤是肺癌;農村中排在第一位的惡性腫瘤是胃癌;青少年和兒童中排在第一位的惡性腫瘤是白血病.白血病是一類造血幹細胞異常的克隆性惡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細胞失去進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滯在細胞發育的不同階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組織中白血病細胞大量增生積聚並浸潤其他器官和組織,同時使正常造血受抑制,臨床表現為貧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潤症狀.
故答案為:2;4;癌症;白血病;高;
5.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到來,如何科學防治癌症
癌症因為超低的治癒率導致大家對於它,可以說是談之色變。但是近幾年來,癌症確診人數卻不斷上升,而且其患者群體也逐漸年輕化,嚴重影響大家生命安全。但是其實做好癌症的防治工作,其實是可以有效避免癌症死亡的。
第四合理膳食,應該要全面均衡地攝取身體所需要物質,特別是一些高熱量高油脂的物品要避免。
第五接種疫苗,現在已經有很多成熟的防癌疫苗可以選擇,適合人群可以選擇相應疫苗進行預防。
6. 如何做癌症宣傳欄
癌症宣傳欄
7.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是什麼時候
4月15日是「全國抗癌日」。而4月15日~21日也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
腫瘤已成為目前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據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惡性腫瘤每年新發病例已達392.9萬人,致死人數已達233.8萬人。
中國抗癌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癌症的發病率、死亡率均列全球首位,全球每新增100個癌症患者中,中國人便佔21個。
我國癌症現狀
中國癌症發病率最高的前10位分別是:肺癌、乳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食管癌、宮頸癌、甲狀腺癌、子宮癌、前列腺癌。全球每死亡100個癌症患者中,中國人占將近24個。平均每天都有6000多人死於癌症,每分鍾就有將近5人死於癌症。
中國每年新發病例392.9萬,發病率男性高於女性。
哪些因素會導致腫瘤
4種行為因素:吸煙、二手煙、飲酒、缺乏鍛煉
7種飲食因素:攝入不足;水果、蔬菜、膳食纖維、鈣;攝入過多紅肉、加工肉類製品、腌菜
2種代謝因素:體重超標、糖尿病
2種環境因素:PM2.5污染、紫外線輻射
癌症可以預防嗎
癌症其實是一種可防可治的慢性病。癌症的發生是一個長期、慢性、多階段的過程。從正常細胞演變為癌細胞,再形成危及人體健康的腫瘤,通常需要10至2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預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過早期發現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運用現有的醫療措施延長生命、減輕痛苦、改善生活質量。
腫瘤的一級預防是病因預防,即採取有效措施,避免或消除各種對人體產生致癌因素。牢記四字訣: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態平衡。充足睡眠、定期體檢。
8. 2013年第19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的主題是「保護環境,遠離癌症」,倡導全社會關注環境保護,共同努力創造
A、致癌因子使與癌變有關的基因如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突變,導致正常細胞癌變,A錯誤;
B、癌細胞易侵機體周圍正常組織,說明癌細胞可以發生轉移,B正確;
C、癌痛的直接原因之一是腫瘤直接壓迫並刺激神經,C正確;
D、癌細胞因膜上的蛋白質改變,可被效應T細胞識別而裂解.癌細胞的分裂速度是很快的,並且是無限增殖的.T細胞的裂解速度遠遠趕不上癌細胞的分裂速度,故整體上表現為癌變,D正確.
故選:A.
9. 2012年4月15日~21日,是第18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其主題是「科學抗癌,關愛生命--飲食與癌症」,旨在
A、癌細胞易侵襲機體周圍正常組織,說明癌細胞易發生擴散和轉移,A正確;
B、由於癌細胞膜上蛋白質的改變,因此易被效應T細胞識別而裂解,B正確;
C、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相比,形態結構發生改變,並且細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制基因發生突變,即遺傳物質也發生改變,C錯誤;
D、癌痛的直接原因之一是腫瘤直接壓迫並刺激神經,D正確.
故選:C.
10. 世界癌症日的共同參與
每年的2月4日是國際抗癌聯盟(UICC)指定的世界癌症日,2012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題是:「共同參與,成就奇跡(Togetheritispossible)」,旨在呼籲全社會從不同層面(政府機構、腫瘤研究與治療機構以及抗癌專業政府、民間組織等),針對不同群體(青少年、中年、老年、癌症患者、患者家屬、普通群眾等)開展相關活動,逐步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腫瘤防控體制。
全球癌症發病率持續升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兩方面:一、全球老齡化趨勢及人口的增長;二、與致癌性相關的行為活動增加。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2008年全世界約有1270萬癌症新增患者,760萬死於癌症,尤其在發展中國家,癌症新增例數達56%,據推測到2020年前,全球癌症發病率將增加50%,即每年將新增1500萬癌症患者。不僅如此,癌症的死亡人數也在全球迅猛上升,2030年這個數字可能會增至1320萬。乳腺癌是女性患者中最常見的腫瘤,而肺癌是男性患者中最常見腫瘤。目前上海市惡性腫瘤病人現患率已經超過1%,現患率絕對數在13萬以上。
吸煙是排名第一的殺手。約20%的癌症死亡都與「吸煙」密切相關,吸煙是三分之一以上癌症發生的高危因素,吸煙量越多,煙齡越長、起始越早,癌症的發病幾率越高。有八成肺癌是由於長期吸煙引起,吸煙除了與肺癌關系最為密切,還與胰腺癌、食管癌、胃癌、大腸癌、口腔癌、舌癌、喉癌、膀胱癌、腎癌及宮頸癌等十餘類腫瘤相關。吸煙者腫瘤的發病率比不吸煙者明顯增高,每日吸煙量越多,開始吸煙的年齡越小,煙齡越長,誘發癌症的危險性就越大。有效地控煙可明顯遏制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我國擁有世界第一數量的煙民大軍,達到3億,再加上被動吸煙者數目難以想像,如何有效控煙是擺在政府面前的緊迫任務。而對吸煙者來說,更應該從自身做起,要對家庭和社會負責,應當記住:任何時候戒煙都不晚,越早越好。
不健康、不均衡的飲食習慣。高脂、高蛋白、高熱量、低纖維素、缺乏(碘、鋅、銅、硒等)微量元素、過量飲酒等都與癌症的發生發展緊密相關。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建議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包括每天進食不同種類的水果和蔬菜。水果和蔬菜或能降低患癌風險,而且多吃水果和蔬菜的人士一般亦較少超重。適度進食紅肉(如牛肉、豬肉和羊肉),以及避免過量食用加工肉類,有利於控制癌症發生風險。研究表明部分酒精飲品的過量飲用都是引致多種癌症的成因之一。因此,減少酒精飲品的分量能有效地降低患癌風險。不要依賴營養補充劑來預防癌症,而是建議人們應該從食物中吸收所需的營養素。
增加對自身機體「和諧平衡」狀態的認知度。人類目前雖然尚未攻克癌症,但已經掌握一些癌症病因及預防干預措施的知識,通過主動積極的預防和干預,至少40%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人們應該破除「談癌色變」的悲觀理念,科學辯證地看待。每一個健康個體中都存在「原癌基因」,都不同程度存在基因和染色體異常,也就是所說的遺傳易感性,但在「抑癌基因」和正常免疫系統監控下處於平衡狀態,不會產生病變。癌症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當在前述高危因素(三大殺手)的輪番刺激下,打破了機體防衛平衡機制,「原癌基因」就會被啟動,異常的遺傳特性就會產生致癌表型,經過復雜的癌變過程,最終產生腫瘤。由正常細胞變成腫瘤細胞需要經過非常漫長的過程,比如胰腺癌是近期大家比較關注的腫瘤,帕瓦羅蒂和蘋果總裁喬布斯(胰腺內分泌癌)都是因它而故世,惡性程度極高,但是最近世界頂尖雜志Nature研究結論顯示,從正常的胰腺導管上皮細胞逐步演變成癌細胞、直到遠處轉移,這個過程可能花費了十餘年,換句話說我們有十餘年的時間窗口去預防它、早期發現它、有效治療它。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掌握科學的防癌常識是保持自身機體「和諧平衡」健康狀態三要素。
多種方法「綜合協同」治療模式應對癌症。如果能夠做到早期發現並得到及時正規的治療,1/3的癌症是可以治癒的。縱觀臨床腫瘤診治進展,多學科綜合治療目前已成為腫瘤治療的模式和發展方向,它需要多學科的參與,需要不同學科對腫瘤學專業的共同認識,更需要學科之間的團結協作,使腫瘤治療從單一方法到多種手段的聯合,可以不斷提高惡性腫瘤的治療水平。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一直倡導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在國內較早組建了多支高水賓士療團隊(Mu1ti-discip1inaryteamMDT),如乳腺癌、大腸癌、泌尿系統腫瘤、胸部腫瘤、胰腺肝膽腫瘤等,每個團隊均由外科、放射治療科、病理科、中西醫結合科、腫瘤內科、放射診斷科、消化內鏡中心、腫瘤基礎研究人員等組成。協作組為腫瘤患者提供專業化的醫療服務,通過多學科的討論制訂周密翔實的治療計劃,應用循證醫學的原理,對具體病案制定出符合當前研究方向的、共同認可的治療計劃,縮短及優化從診斷到治療的時間和流程,為患者提供最佳治療方案,努力提高治癒率,延長患者生存期。
「共同參與」關愛每位癌症患者。每一位癌症病人都應得到科學的治療與全社會的幫助,不僅是醫療機構的診療服務,良好的家庭環境、充滿關愛的社區氛圍都非常重要,政府部門也應共同參與,為癌症患者搭建共享服務平台。上海市抗癌協會始終以科普宣傳服務全市腫瘤患者為己任,希望成為紐帶,整合與抗癌事業相關的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患者及其家屬,以及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參與,成就抗癌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