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陰市著名景點介紹到底有哪些
在江陰市中主要有的公園叫做鵝鼻嘴公園,而且這個公園也是因為山而著名,其中環境也是融入了人文自然的景觀一起,對此江陰市著名景點介紹到底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看看吧。盤點江陰市最著名景點鵝鼻嘴公園鵝鼻嘴公園,一座秀美的濱江公園。她因山而勢,將樓、亭、閣、廊等組成的建築群落與山,水、橋、炮等人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雖由人作,宛若天成,成為人們旅遊、度假、休閑的理想之地江陰鵝鼻嘴公園,以山體為主,森林茂密,野趣濃郁。
從2001年開始,華西通過「一分五統」的方式,幫帶周邊20個村共同發展,建成了一個面積35平方公里、人口達30340人的大華西,組成了一個「有青山、有湖面、有高速公路,有航道、有隧道、有直升機場」的鄉村。華西村有名的景點有80多處,華西金塔是它的標志性建築,七級十七層,高98米。[1]2012年,華西村總收入524.5億,華西村旗下華西集團1996年被農業部評定為全國大型一檔鄉鎮企業,華西獲得了「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文化典範村示範點」、「全國鄉鎮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鄉鎮企業先進企業」等榮譽稱號,並譽為「天下第一村」。
2. 江陰話的介紹
江陰通行吳語,使用吳語太湖片-毗陵小片方言。江陰話分為城裡、東鄉、西鄉、南鄉4大門派。江陰話有29個聲母,43個韻母,7~8個聲調(城裡7個)。江陰話也是吳語的重要組成部分。江陰話是千百年來江陰人積累的寶貴語言財富,具有江陰特色。
3. 江陰的明星
陳麗麗(藝名李奕彤),青年演員。1983年出生於江陰。2001年考入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從大學二年級開始,她先後參與拍攝了《大漢天子3》、《少年楊家將》、《激情燃燒的歲月》、《幸福像花兒一樣》、《走出硝煙的男人》、《傾城之戀》等數十部電視連續劇。至今已經參演了300多集電視劇,與孫海英、黃曉明、聶遠、王學兵等演員合作過。
-鄭英
環境+興趣,她走上藝術路
陳麗麗出生在一個藝術之家,她的奶奶是國家一級評彈演員,姑媽也是上海市評彈團的一名著名評彈演員,她的父親在我市文化部門工作,彈得一手好琵琶。「從小學到中學,音樂老師都是老爸的學生,所以一有文藝活動就把我喊上了。」陳麗麗告訴記者。藝術氣息的熏陶、自由寬松的成長,讓她既有感性的藝術特質,又有獨立的理性思維。
記者了解到,陳麗麗9歲那年,看到女兒的自身條件不錯,她的父母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女兒對影視演藝方面的興趣。「當時我家裡有500多盒錄像帶,全是各類經典影片。」別人看電影,多是看情節,可陳麗麗卻是在看劇中演員的表演、對白,學著演戲。
從高二暑假起,陳麗麗到北京電影學院進修,在京城拜師學藝。可是骨子裡比較傳統的她覺得自己還是考個正規的大學比較穩當,2001年夏天,從15800多名面試的俊男靚女中,陳麗麗脫穎而出,成為12名幸運兒之一,順利考入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
好運+勤奮,讓她星途平坦
幸運還在跟隨著陳麗麗。剛入大學不久,她就被「在學校里隨便溜達的人」慧眼發現,從此,找她拍廣告的人絡繹不絕,從五糧液酒到摩托車再到地產類廣告,品種很廣。皇天不負有心人,她的表演才能以及勤奮踏實也終於為她贏來了不斷的片約。
從重慶大學畢業後,陳麗麗接演了很多劇目,在《大漢天子3》中扮演少數民族夜郎國的紫薇公主,在《少年楊家將》中變身漂亮智慧的楊二娘;在《水中花》中出演唯一的女警察;在《走出硝煙的男人》中,她又化身成為不愛紅妝愛武裝的軍人之後,扮演一位善良的護士;將在央視八套播出的電視劇《傾城之戀》中,她扮演了梁夢麗;在電視連續劇《夫妻一場》中,她飾演「秋月」一角,該劇已拍攝完成,今年將與觀眾見面。
記者了解到,陳麗麗還得到了《武林外傳》編劇寧財神的關注,作為安徽衛視大型綜藝節目《水滸英雄會》的一部分,12集懸疑諜戰電視單元劇《水滸之龍虎山客棧》已於日前完成拍攝。集編劇、導演於一身的鬼才寧財神不僅大玩古代諜戰戲,還打算借該劇捧紅自己欽點的陳麗麗、劉冠麟、付東鎧、黃瀛漩等年輕演員,特別是陳麗麗、黃瀛漩兩位女主角,都是個性人物,陳麗麗扮演的朱貴妻子不僅能燒得一手好菜,而且聰慧機敏,頗識大體,是朱貴身邊不可缺少的一位「女軍師」,「堪稱該劇的一大亮點。」
「野心」+個性,不斷挑戰自我
陳麗麗的成長過程一帆風順也很豐富多彩,這也是她喜歡在演藝生涯中體味不同人生經驗的重要原因。
在出演《走出硝煙的男人》時,本來導演是要陳麗麗演這部劇中的女一號,因為這個角色的「小女孩」性格等特徵更加適合陳麗麗表演才能的發揮,但是陳麗麗對此卻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她竟然主動要求換演「小」角色,出演女二號林眉。「我喜歡不斷挑戰自己,想要去演不同的角色。林眉這個角色很『擰巴』,她的命運一生悲慘,在這部戲里她是鍾山(聶遠飾)同父異母的姐姐,但是之前她並不知道,還成為了鍾山的戀人,在知道真相後,非常痛苦……我從她十四五歲一直演到她婚後……」
陳麗麗坦言熱愛演員這份職業,熱愛演戲,「因為在演出不同角色的過程中,會有很多不同的體會和感受,經歷很豐富的人生,很刺激,也很好玩兒……扮演林眉這個角色,悲慘的經歷和命運讓我有些身心疲憊,但是也非常舒服,因為釋放出了屬於這個角色的豐富感情……」
現在,已定居北京的陳麗麗正在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系讀鑒賞專業研究生,原來,這個小女孩也有自己的「野心」,她計劃成立一家影視公司,自己當老闆,所以,需要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不過,陳麗麗並不會完全退到幕後,「我會演到老,會以演藝事業為主,因為做演員讓我上癮,我已經愛上了它。」
4. 江陰屬於哪個市
江陰市屬於無錫市。
截至2016年底,無錫市轄梁溪區、錫山區、惠山區、濱湖區、新吳區5個區及江陰、宜興2個縣級市。
江陰位於中國華東,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北端。東接張家港,南臨無錫,西連常州,北對靖江。江陰地處江尾海頭、長江咽喉,歷代為江防要塞,是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江海聯運的天然良港城市
(4)江陰市宣傳片擴展閱讀:
1、歷史
江陰市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有1736年建置史。山之北水之南為陰,江陰表江南。江陰文化屬吳越文化,江陰人多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江陰精神為人心齊、民性剛、敢攀登、創一流。
2、行政區劃
江陰市轄澄江街道、南閘街道、雲亭街道3個街道,1個國家高新區(城東街道/山觀),1個臨港經濟開發區(夏港街道、申港街道、利港街道、璜土鎮),月城鎮、青陽鎮、徐霞客鎮、華士鎮、周庄鎮、新橋鎮、長涇鎮、顧山鎮、祝塘鎮9個鎮,1個合作經濟開發區(靖江園區)。
3、區位
江陰市位於蘇南沿江,總面積987.53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811.7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75.8平方公里,水域面積中長江水面56.7平方公里。沿江深水岸線長達35公里。城市建成區為96.2平方公里。
4、旅遊資源
江陰歷史遺存豐富,文物古跡眾多。江陰有歷代各級各類文物遺存370餘處,各級文保單位95處。
5. 江陰有什麼名勝古跡啊
江陰的名勝古跡有中山公園、黃山炮台、興國塔等。
1、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始建於北宋初年,名為萬春園,明代更名為清機園,清兵入城後變廢墟,重建,名季園,1860年太平軍入侵後再毀,1885年再重建,名寄園,1906年改名壽山公園,1930年更名為中山公園。
2、黃山炮台
春秋吳國已在此築烽火台,南宋在此駐防,明朝配大炮11座防備倭寇入江,清代為防外艦入侵而增築炮台。江陰要塞有江上雄關之稱,抗戰爆發之前,要塞防務增築堡壘,增設炮台和守軍,有黃山、東山、西山、鵝山、蕭山等多個炮台。
1937年,中日兩軍在黃山炮台周圍展開海空大戰。江陰海戰中炮台設施和防禦工事大部分被摧毀。1949年,江陰要塞七千名官兵在炮台總台長唐秉琳的率領下舉行起義。
3、興國塔
興國塔,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3年),為樓閣式磚木結構,元至正年間遭毀壞,明正統年間修復,塔身增為九級。1817年,興國塔遭火焚,塔內架木及頂毀,磚砌塔體依然傲立。1860年,興國塔旁邊的太平興國寺大殿及東西僧房毀於戰火。
1925年,直奉軍閥混戰,興國塔塔頂受炮火擊中遂成鋼筆尖形,又稱文筆塔。現興國塔塔身存八級,高42.22米,塔底層直徑10.7米,每邊寬4.54米,六級以下仍為宋時原物,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江陰市宣傳片擴展閱讀
江陰市,簡稱澄,因地處「大江之陰」而得名,是一座濱江港口花園城市。江陰位於中國華東,江蘇省南部,東接張家港,南臨無錫,西連常州,北對靖江。
江陰市歷史悠久,有1736年建置史。山之北水之南為陰,江陰表江南。江陰枕山負水,襟帶三吳,有「延陵古邑」「春申舊封」「芙蓉城」「忠義之邦」之稱。
江陰原屬吳地延陵,晉朝置暨陽縣,南朝梁為江陰郡,宋朝時為兩浙路十六府之一江陰軍兼全國八處市舶司通商口岸城市之一,歷史上有334年為郡、州、軍、府治,元代由江陰路總管府降為江陰縣,明清兩代屬常州府 。
6. 江陰這個城市的特點
江陰意表江南,是名符其實的江南城市。江陰人屬於吳越民系,江陰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江陰人姓吳。
7. 江陰的文化風俗
謝謝你的關注
江陰話,是一種吳語方言,地處蘇州常州兩典型片區方言交界地區,擁有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的發音和詞綴,以及毗陵小片的句尾和一些詞彙,也擁有許許多多特有的詞彙,是一代又一代江陰人語言文化的結晶。江陰話分為城裡、東鄉、南鄉、西鄉四大門派。江陰話和蘇滬嘉小片的通話性略強於毗陵小片,但研究中一般將其勉強歸於吳語毗陵小片。江陰話清濁音、尖團音有別,平上去入四聲齊全。江陰話具有全濁聲母,聲母比普通話多8-13個;韻母40多個;江陰市區話有7個聲調(陰平、陽平、上聲、陰去、陽去、陰入、陽入)。 文化活動獲得故事、民樂、戲劇(月城鎮)3項「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全年建成開放5個專題文化場館。匯編出版《憶江南——江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圖錄》。電影節(1)第十九屆金雞百花電影節,2010年10月於江陰舉辦,是申辦金雞百花電影節的第一個縣級市。(2)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演唱會2011年,張學友、劉德華、蔡依林、周傑倫先後於江陰舉辦演唱會。 江陰集場江陰集場又稱「廟市」或「節場」。早期集場是一種隆重的祭祀活動,後來集場成為中國市集。悠久的吳文化孕育了江陰深厚的文化底蘊,江陰廟會集場這一民俗傳統已有上千年歷史 。龍舟競渡龍舟競渡是為預慶端陽,活動日在農歷三月十七、十八或者農歷四月初十、十一。一般兩天。江陰月城每年端午節舉辦中華龍舟大賽。春節風俗江陰人過年從農歷十二月十七開始過年准備,一直到元宵節結束。十二月十七、十八日「撣檐塵」(即搞家庭衛生),江陰話說「十七、十八,越撣越發。」到廿三日,送灶家菩薩,照規矩,還要為灶家菩薩供奉糖果。廿四日是接灶日,一家人要聚在一起吃「廿四夜飯」(小年夜飯)。大年三十,市民在大門上貼春聯,至傍晚時分過節祭祖宗,送走祖宗之後吃團圓飯。大年初一,開門放鞭炮,起得越早運氣越好。大年初一一清早就能聽見四周「劈哩叭啦」爆竹聲。早餐吃紅湯團圓,寓意團團圓圓、紅紅火火,還吃隔夜准備的年糕、餛飩、饅頭等。 特色糕點:馬蹄酥、草鞋底、拖爐餅、粉鹽豆特色小吃:過橋鱔、刀魚面、刀魚餛飩、蟹黃包、小籠包特色水產:刀魚、河豚、鰣魚(合稱長江三鮮)特色飲品:黑杜酒 江陰是第一個吃河豚的地方 ,自古有「拚死吃河豚」之說。宋代吳地河豚有盛名,而宋代吳地河豚產地正是江陰。宋《夢溪筆談》「吳人嗜河豚魚」。宋《袖中錦》開篇「天下第一:監書、內酒、端硯……江陰縣河豚……」。蘇軾進士及第後除做官外一直居住於常州府,有關於吃河豚的傳說。明《本草綱目》「吳人言其血有毒」。明《嘉靖江陰縣志》是最早提到河豚的地方誌。20世紀50年代,因吃河豚事故頻發,長江下游只有江陰燒的河豚能賣。 20世紀90年代,其他城市廚師到江陰學燒河豚技藝 。後來河豚規模化養殖,毒素大減,江陰去毒技術依然為業內津津樂道。江陰是「中國河豚美食之鄉」 ,2009年「江陰河豚」成功申報全國唯一的河豚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每年「正是河豚欲上時」,四方賓客慕名而來雲集江陰,尋覓河豚食肆。 江陰美食
8. 曾志偉來江陰的照片
http://www.051098.com/news_show.asp?ArticleId=293
江陰酒吧網的網站上有!上面是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