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以了解感動人物事跡為活動主題做一個策劃
你好!既然是策劃活動,人物策劃,首先你得想好策劃活動中的人物是誰?或者是哪些人物的事跡做案例。
活動形式:會議形式、講座形式、藉助公眾平台宣傳形式都可以,視情況而定
步驟:依活動形式來確定
意義:這個好解決,感動人物事跡嘛,通過這些感人事跡,提倡更多的人高他們學習……
體會:每個人的體會都會不同…………
樓主啊,建議多到網上看一些這案例、活動報告等,在知道解答策劃類問題,確實很麻煩。
還是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Ⅱ 校園十大新聞人物的策劃書責怎麼寫
新聞策劃,是指新聞機構對一個時期或一項專題的報道所進行的有創意的設計、指揮和調控。其目的在於充分挖掘客觀事物的新聞價值,選擇最適當的時機、運用最恰當的方式推出報道,以求達到預期的傳播效果。
新聞策劃從實施的角度來說,主要有以下7個步驟:
(一)市場分析
要做一個新聞策劃,必須先對策劃對象所在行業及相關情況有個深入的了解,比如行業的歷史,行業的現狀,行業發展的新特點,相關的法律配套等。了解得越詳細,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有可能從中挖掘出有價值的新聞點。
(二)確定宣傳目標
對新聞策劃來說,主要需要確定的是宣傳的范圍和宣傳的目標人群。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宣傳目標影響著後面新聞點的策劃、媒體的選擇和預算的編制等步驟。
比如宣傳范圍只是地域性的,那麼就不一定非策劃出轟動全國的新聞事件了,媒體也只需選擇地方性媒體就可以了,預算也會比做全國性宣傳低得多。
再比如宣傳是針對年輕白領的,那麼策劃的新聞事件必須能吸引他們的關注,媒體也應針對性地選擇白領媒體。
(三)策劃「新聞點」
這一步,需要策劃出能達到宣傳目標的「新聞點」。
如何找到「新聞點」是本章的主要內容,下面將會介紹尋找「新聞點」的基本模式和「借勢」、「造勢」兩大基本方法。
(四)選擇媒體
新聞策劃都是通過媒體的傳播來完成的,因此媒體的選擇非常重要。
一般根據產品的特性和宣傳目標來選擇媒體,比如大眾產品,應選擇大眾媒體;如果客戶目標是女性,則應選擇女性媒體;專業化的產品,應選擇專業化的媒體,像計算機產品,最好選擇計算機專業媒體和大眾媒體中的計算機版面;而市場在全國的,則應選擇全國性媒體。
(五)編制預算
做一次宣傳,當然要衡量投入產出比,對預算做到心中有數。
廣告投放通常採用兩種預算方法,1、銷售百分比法:以銷售額的某個百分比,比如3%,作為廣告宣傳費用;2、競爭對比法:以主要競爭對手的大致費用來決定自己的廣告預算。
但新聞策劃和廣告投放在費用上很不同,廣告費用主要包括廣告製作和媒體投放的費用,而新聞策劃則主要是新聞事件的實施費用,優秀的新聞策劃只需要少量的甚至不需要媒體費用。
因此,新聞策劃費用很難像廣告投放那樣在今年就可以計劃好明年的投放量。新聞策劃不同個案的實施費用往往會根據具體的策劃而有所不同,因此應採用「目標任務法」來預算。
所謂「目標任務法」,就是先確定一個新聞策劃的目標,然後估算出要達到這一目標所需的費用,包括新聞事件實施費用和新聞發布費用,這兩項費用相加就是一次新聞策劃的總費用。
(六)策劃的實施和控制
這是新聞策劃中的另一個重要環節。因為再精妙的策劃,也需要通過媒體進行傳達。如果媒體不配合,新聞策劃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
還有,現在不少媒體已出現「排他性」傾向,就是一條新聞如果其他媒體(尤其是競爭媒體)已經刊播了,就不再採用。這為新聞策劃所需要達到的「大規模轟炸」效果製造了難度。
這一情況下,需要策劃人有很強的媒體運作和控制能力。
在美國,有一個與此相關的「守門人」概念。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庫爾特?盧因提出,現已得到美國大眾傳播學者的普遍認同。學者們認為,大眾傳播媒介在向公眾傳遞信息的過程中,起著過濾的作用。拿新聞來說,通訊社決定發布的新聞只佔已發生的重要新聞的百分之一,而讀者最後從報紙上看到的新聞又只佔通訊社發布的新聞的百分之一、二。主管這種過濾工作的記者和編輯,就是大眾傳播媒介的守門人。企業發出的信息,只有順利通過守門人這一關,才能經媒介流向公眾。
因此如何通過媒體「守門人」這一關,已經成為許多企業的課題。
早在1997年,作為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的贏海威在內部刊物《瀛海威人》上,刊載一篇題為《如何與媒體打交道》的短文:
「……與媒體記者打交道應當盡量了解各個媒體的特點、每個記者的脾氣稟性、他們的需求和特長。報紙和雜志有區別,電台與電視台不同,大眾報刊與專業媒體又不同,專業媒體中信息類與電腦類又特點各異,中央級媒體與一般類媒體更要有所側重。針對各種類的記者也要有不同的策略,年輕與年長、有版和無版、科技類、文化類、教育類、社會新聞類等等都要有針對性地打交道。善於寫評論的與善於寫長篇報道的,在我們提供資料及公關活動時要使其各盡其長,各得其所。同時在日常工作中要主動結交—些記者朋友,記者中也有噱頭,記者朋友面可以寬泛,各種媒體都可以,但要選擇對公司最能發揮作用,願意理解瀛海威思想和闡發思想的人……」
還有一家大公司在進駐上海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寫出了一篇《上海媒體概述與公關策略》的調查報告,在對上海媒體的基本情況和主要媒體的特點作了詳細分析後,提出了進行新聞策劃的「具體對策和機會」:「首先,大局上抓住關節點。恰恰因為上海媒體管的死,所以宣傳主管部門的權力非常大。抓住這個節點,所有工作相應會順利很多。平時注意和宣傳主管部門實力官員建立關系,多多交流,對於企業危機公關有決定意義。上海媒體領導相當聽話,只要主管部門打招呼,毫無折扣執行。另外,企業大的宣傳活動,可以考慮請宣傳主管部門參與,事半功倍。其次,研究不同媒體特點,分別對待。比如對於申江這樣的周報,主要提供的就是產品特別是時尚產品類信息。其他幾張周報和周刊,側重人物性的新聞。公關公司統一式新聞稿肯定是不行的。再次,研究公司新聞中的『上海因素』。發掘公司新聞中,與上海有關的,可能對上海造成影響的新聞要素。……」
除了像贏海威和這家大公司倡導的「公關」模式外,現在還有一種更高明的「新聞誘惑」辦法,就是不是企業去找媒體,而是想辦法讓媒體主動來求企業。
比如有家企業急於放出一個對自己有利的消息,但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往往並不急於找某一個媒體,而是通過各種途徑傳播出蛛絲馬跡,使目標媒體的目標記者(一般是比較勤奮的知名記者)主動找他,然後做出千分不高興、萬分不情願的樣子,遮遮掩掩、欲語還休,並在采訪中一再強調「這個事件太敏感,最好不要寫」,「這句話可能會引起業內震動,無論如何不要指明是我說的」等等……
這樣做,反而更容易引起媒體的重視,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
(七)策劃效果衡量
對策劃效果進行有效評估,有助於判斷整個策劃成功與否,也能對下一次策劃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現在,廣告的效果評估方法已經比較成熟,大學課堂上也出現了專門的《廣告效果評估》課程。但由於新聞策劃至今還沒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所以也還沒有一套完善的評估方法。
一般來說,新聞策劃的效果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標准來衡量:
a、刊登播出數量 在策劃實施後統計媒體刊登播出的新聞數量,看是否達到原先設定的目標。
b、刊登播出質量 主要指篇幅、字數、播出時間長度、刊登的版面(是否頭版或其他重要版面)、播出的時間段(是否黃金時段、知名欄目)、企業和產品的名稱是否出現、產品性能是否介紹等。
c、市場反應 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銷售業績,只需對策劃實施前後實際的市場銷售情況作出比較,就可以分析出策劃是否推動了銷售。二是看企業或產品的知名度是否提高,這需要在策劃前後各做一次問卷調查。
比如要了解某品牌的知名度可設計一個簡單的調查表:1、從未聽說過 2、僅僅聽說過 3、知道一點點 4、知道相當數量 5、非常熟悉。
如果策劃前大多數消費者回答時1和2,而策劃實施後則主要回答3和4,說明策劃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d、還可採用「比較法」 就是與其他競爭產品的市場表現進行比較,從而對新聞策劃的效果作出評估。
另一角度來說:
一般來說,新聞策劃大體分為以下五個步驟:.
1、主題 主題的選擇是整個新聞策劃的靈魂,是統率整個活動的思想紐帶和思想核心。主題的確立往往建立在掌握種種資料和整合種種資源的基礎上。一個新聞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做,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重點,不同的角度會產生不同的方案,所以一般在討論後都要從多個方案中選擇並確定一個主題而不是多個。而確定這個主題的標准即是新聞價值的大小,即追求新聞價值的最大化。這里所形成的主題往往比較寬泛並有待於進一步細化;必須說明的是,在最初的討論時期,主題的寬泛有利於從多個層次展開新聞采訪活動。
2、體裁與風格 體裁關繫到報道的性質。可以選擇解釋性報道或是預測性報道、調查性報道的新聞體裁,也可以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對策性很強的研究報告,也可能策劃為整合報道或是連續報道、組合報道。 風格問題,關乎文章的外在表現形式,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產生獨特的敘事修辭。通常,風格的策劃背後,多少會存在一個較為理想化的摹本——它或是本媒體的典範作品、或是一個存在於新聞人心靈深處的經典範例。在風格策劃的細致之處,甚至會涉及到像是否採用倒敘寫法,要不要「編者按」等等,如何對待日常用語、科學用語,重視講故事還是重視說服力這一類微觀問題。
3、單元結構 通常是指內在結構。結構必須堅實而穩固,與此同時,它應該由多個結構單元組合而成。往往每個結構單元代表了一個次主題。為了尋找到盡可能理想的單元組合,在策劃的這一階段,我們往往採取窮舉法進行無限制列舉,然後再通過篩選和歸納的方法得到一個真正科學、高效、具有閱讀價值的內在結構。
4、任務描述 這是一個對文章結構總體和每一個單元的任務作進一步細化的過程——使用一個長句子,具體可感的描述出:每一單元將會包括哪些內容?具體要采訪什麼?難點和重點是什麼?成稿後的面貌如何?等等。 對於職業新聞記者而言,任務的描述無異於是對於相關文本的工作量的描述。
5、分工與計時 具體分工包括:基於文本單元,或者采訪工作的不同側面,把采訪對象和采訪內容分配到每一個相關人員,提出注意事項。分工的策劃將會最終形成兩張表:任務人表和日程表,交與主持者和每個相關人員共享、掌握。 任務人表便於使參與者有章可循,主持者通過對任務人作必要的講解、認真的督促,為新聞活動保駕護航。日程表主要用於時間的控制,一般以時間進度表(倒計時)的方式來表現。時間的安排要合理,在考慮新聞同業競爭的同時也要留有餘地,一般來說:日程表上前面的時間進度較緊湊,後面可以留有時間餘地來調整
Ⅲ 請你為2014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此次活動設計兩條宣傳語
感動中國2014十大人物
Ⅳ 校園十大風雲人物活動策劃書
能說詳細點嗎?比如活動的的要求,活動的目的,活動的需要資金等等一些細節問題,如果都清楚了,那就可以進行活動策劃了,看你的字面意思似乎是別人知曉比較勵志學習類,你們可以找出一些比較有勵志性的學生進行宣傳,讓學生投票選擇,不過得尊重他們
Ⅳ 新聞媒體為什麼要進行自我形象宣傳策劃
1、什麼是新聞策劃?
新聞策劃就是對已經發生或將要發生的新聞事件如何進行報道,進行分析、構思,經過反復醞釀、調整,從多個報道方案中優選出最佳報道方案來加以實施,以達到一定的報道目標、實現預期的傳播效果的過程。
2、新聞策劃的分類
新聞策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新聞策劃是指新聞傳媒的形象策劃,它包括傳媒發展戰略策劃、傳媒營銷策劃、內部管理機制策劃、廣告策劃以及媒體的風格和定位策劃等。
狹義的新聞策劃是指新聞采訪策劃,即新聞業務中的「戰役」策劃,指新聞傳播工作者在一定時期內,為了達到某種傳播效果,對具體的新聞事實的報道所作的設計與規劃。也就是指記者對將要采訪的題材重大的新聞事實所作的事先謀劃或籌劃。
新聞策劃步驟
新聞策劃從實施的角度來說,主要有以下7個步驟:
(一)市場分析
要做一個新聞策劃,必須先對策劃對象所在行業及相關情況有個深入的了解,比如行業的歷史,行業的現狀,行業發展的新特點,相關的法律配套等。了解得越詳細,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有可能從中挖掘出有價值的新聞點。
(二)確定宣傳目標
對新聞策劃來說,主要需要確定的是宣傳的范圍和宣傳的目標人群。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宣傳目標影響著後面新聞點的策劃、媒體的選擇和預算的編制等步驟。
比如宣傳范圍只是地域性的,那麼就不一定非策劃出轟動全國的新聞事件了,媒體也只需選擇地方性媒體就可以了,預算也會比做全國性宣傳低得多。
再比如宣傳是針對年輕白領的,那麼策劃的新聞事件必須能吸引他們的關注,媒體也應針對性地選擇白領媒體。
(三)策劃「新聞點」
這一步,需要策劃出能達到宣傳目標的「新聞點」。
如何找到「新聞點」是本章的主要內容,下面將會介紹尋找「新聞點」的基本模式和「借勢」、「造勢」兩大基本方法。
(四)選擇媒體
新聞策劃都是通過媒體的傳播來完成的,因此媒體的選擇非常重要。
一般根據產品的特性和宣傳目標來選擇媒體,比如大眾產品,應選擇大眾媒體;如果客戶目標是女性,則應選擇女性媒體;專業化的產品,應選擇專業化的媒體,像計算機產品,最好選擇計算機專業媒體和大眾媒體中的計算機版面;而市場在全國的,則應選擇全國性媒體。
(五)編制預算
做一次宣傳,當然要衡量投入產出比,對預算做到心中有數。
廣告投放通常採用兩種預算方法,1、銷售百分比法:以銷售額的某個百分比,比如3%,作為廣告宣傳費用;2、競爭對比法:以主要競爭對手的大致費用來決定自己的廣告預算。
但新聞策劃和廣告投放在費用上很不同,廣告費用主要包括廣告製作和媒體投放的費用,而新聞策劃則主要是新聞事件的實施費用,優秀的新聞策劃只需要少量的甚至不需要媒體費用。
因此,新聞策劃費用很難像廣告投放那樣在今年就可以計劃好明年的投放量。新聞策劃不同個案的實施費用往往會根據具體的策劃而有所不同,因此應採用「目標任務法」來預算。
所謂「目標任務法」,就是先確定一個新聞策劃的目標,然後估算出要達到這一目標所需的費用,包括新聞事件實施費用和新聞發布費用,這兩項費用相加就是一次新聞策劃的總費用。
(六)策劃的實施和控制
這是新聞策劃中的另一個重要環節。因為再精妙的策劃,也需要通過媒體進行傳達。如果媒體不配合,新聞策劃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
還有,現在不少媒體已出現「排他性」傾向,就是一條新聞如果其他媒體(尤其是競爭媒體)已經刊播了,就不再採用。這為新聞策劃所需要達到的「大規模轟炸」效果製造了難度。
這一情況下,需要策劃人有很強的媒體運作和控制能力。
在美國,有一個與此相關的「守門人」概念。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庫爾特?盧因提出,現已得到美國大眾傳播學者的普遍認同。學者們認為,大眾傳播媒介在向公眾傳遞信息的過程中,起著過濾的作用。拿新聞來說,通訊社決定發布的新聞只佔已發生的重要新聞的百分之一,而讀者最後從報紙上看到的新聞又只佔通訊社發布的新聞的百分之一、二。主管這種過濾工作的記者和編輯,就是大眾傳播媒介的守門人。企業發出的信息,只有順利通過守門人這一關,才能經媒介流向公眾。
因此如何通過媒體「守門人」這一關,已經成為許多企業的課題。
早在1997年,作為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的贏海威在內部刊物《瀛海威人》上,刊載一篇題為《如何與媒體打交道》的短文:
「……與媒體記者打交道應當盡量了解各個媒體的特點、每個記者的脾氣稟性、他們的需求和特長。報紙和雜志有區別,電台與電視台不同,大眾報刊與專業媒體又不同,專業媒體中信息類與電腦類又特點各異,中央級媒體與一般類媒體更要有所側重。針對各種類的記者也要有不同的策略,年輕與年長、有版和無版、科技類、文化類、教育類、社會新聞類等等都要有針對性地打交道。善於寫評論的與善於寫長篇報道的,在我們提供資料及公關活動時要使其各盡其長,各得其所。同時在日常工作中要主動結交—些記者朋友,記者中也有噱頭,記者朋友面可以寬泛,各種媒體都可以,但要選擇對公司最能發揮作用,願意理解瀛海威思想和闡發思想的人……」
還有一家大公司在進駐XX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寫出了一篇《XX媒體概述與公關策略》的調查報告,在對XX媒體的基本情況和主要媒體的特點作了詳細分析後,提出了進行新聞策劃的「具體對策和機會」:「首先,大局上抓住關節點。恰恰因為XX媒體管的死,所以宣傳主管部門的權力非常大。抓住這個節點,所有工作相應會順利很多。平時注意和宣傳主管部門實力官員建立關系,多多交流,對於企業危機公關有決定意義。XX媒體領導相當聽話,只要主管部門打招呼,毫無折扣執行。另外,企業大的宣傳活動,可以考慮請宣傳主管部門參與,事半功倍。其次,研究不同媒體特點,分別對待。比如對於申江這樣的周報,主要提供的就是產品特別是時尚產品類信息。其他幾張周報和周刊,側重人物性的新聞。公關公司統一式新聞稿肯定是不行的。再次,研究公司新聞中的『XX因素』。發掘公司新聞中,與XX有關的,可能對XX造成影響的新聞要素。……」
除了像贏海威和這家大公司倡導的「公關」模式外,現在還有一種更高明的「新聞誘惑」辦法,就是不是企業去找媒體,而是想辦法讓媒體主動來求企業。
比如有家企業急於放出一個對自己有利的消息,但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往往並不急於找某一個媒體,而是通過各種途徑傳播出蛛絲馬跡,使目標媒體的目標記者(一般是比較勤奮的知名記者)主動找他,然後做出千分不高興、萬分不情願的樣子,遮遮掩掩、欲語還休,並在采訪中一再強調「這個事件太敏感,最好不要寫」,「這句話可能會引起業內震動,無論如何不要指明是我說的」等等……
這樣做,反而更容易引起媒體的重視,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
(七)策劃效果衡量
對策劃效果進行有效評估,有助於判斷整個策劃成功與否,也能對下一次策劃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現在,廣告的效果評估方法已經比較成熟,大學課堂上也出現了專門的《廣告效果評估》課程。但由於新聞策劃至今還沒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所以也還沒有一套完善的評估方法。
一般來說,新聞策劃的效果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標准來衡量:
a、刊登播出數量在策劃實施後統計媒體刊登播出的新聞數量,看是否達到原先設定的目標。
b、刊登播出質量主要指篇幅、字數、播出時間長度、刊登的版面(是否頭版或其他重要版面)、播出的時間段(是否黃金時段、知名欄目)、企業和產品的名稱是否出現、產品性能是否介紹等。
c、市場反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銷售業績,只需對策劃實施前後實際的市場銷售情況作出比較,就可以分析出策劃是否推動了銷售。二是看企業或產品的知名度是否提高,這需要在策劃前後各做一次問卷調查。
比如要了解某品牌的知名度可設計一個簡單的調查表:1、從未聽說過
2、僅僅聽說過
3、知道一點點
4、知道相當數量
5、非常熟悉
如果策劃前大多數消費者回答時1和2,而策劃實施後則主要回答3和4,說明策劃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d、還可採用「比較法」就是與其他競爭產品的市場表現進行比較,從而對新聞策劃的效果作出評估。
另一角度來說:
一般來說,新聞策劃大體分為以下五個步驟:.
1、主題主題的選擇是整個新聞策劃的靈魂,是統率整個活動的思想紐帶和思想核心。主題的確立往往建立在掌握種種資料和整合種種資源的基礎上。一個新聞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做,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重點,不同的角度會產生不同的方案,所以一般在討論後都要從多個方案中選擇並確定一個主題而不是多個。而確定這個主題的標准即是新聞價值的大小,即追求新聞價值的最大化。這里所形成的主題往往比較寬泛並有待於進一步細化;必須說明的是,在最初的討論時期,主題的寬泛有利於從多個層次展開新聞采訪活動。
2、體裁與風格體裁關繫到報道的性質。可以選擇解釋性報道或是預測性報道、調查性報道的新聞體裁,也可以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對策性很強的研究報告,也可能策劃為整合報道或是連續報道、組合報道。風格問題,關乎文章的外在表現形式,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產生獨特的敘事修辭。通常,風格的策劃背後,多少會存在一個較為理想化的摹本——它或是本媒體的典範作品、或是一個存在於新聞人心靈深處的經典範例。在風格策劃的細致之處,甚至會涉及到像是否採用倒敘寫法,要不要「編者按」等等,如何對待日常用語、科學用語,重視講故事還是重視說服力這一類微觀問題。
3、單元結構通常是指內在結構。結構必須堅實而穩固,與此同時,它應該由多個結構單元組合而成。往往每個結構單元代表了一個次主題。為了尋找到盡可能理想的單元組合,在策劃的這一階段,我們往往採取窮舉法進行無限制列舉,然後再通過篩選和歸納的方法得到一個真正科學、高效、具有閱讀價值的內在結構。
4、任務描述這是一個對文章結構總體和每一個單元的任務作進一步細化的過程——使用一個長句子,具體可感的描述出:每一單元將會包括哪些內容?具體要采訪什麼?難點和重點是什麼?成稿後的面貌如何?等等。對於職業新聞記者而言,任務的描述無異於是對於相關文本的工作量的描述。
5、分工與計時具體分工包括:基於文本單元,或者采訪工作的不同側面,把采訪對象和采訪內容分配到每一個相關人員,提出注意事項。分工的策劃將會最終形成兩張表:任務人表和日程表,交與主持者和每個相關人員共享、掌握。任務人表便於使參與者有章可循,主持者通過對任務人作必要的講解、認真的督促,為新聞活動保駕護航。日程表主要用於時間的控制,一般以時間進度表(倒計時)的方式來表現。時間的安排要合理,在考慮新聞同業競爭的同時也要留有餘地,一般來說:日程表上前面的時間進度較緊湊,後面可以留有時間餘地來調整。
Ⅵ 怎樣做人物的包裝宣傳策劃
通過例子告訴你吧
應該說做主持的經常會碰到訪談節目
事先寫好訪談提綱
錄好後聽錄音整理成文字
就是一篇訪談了
更多例子給你個網站,自己去模仿一下
簡單的很
http://www.hb.xinhuanet.com/bo/sanxia/rwft.html
舉例:::
訪國務院三峽建委辦公室主任蒲海清
2006年09月22日 11:34:26 來源:新華網
蓄水156米 一個歷史性的標志
新華網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姚潤豐)繼三峽大壩5月20日全線達到185米設計高程後,9月20日晚10時許,三峽工程又邁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三峽電站7號機組減掉負荷停止運行,三峽水庫正式開始156米水位蓄水。三峽工程為何選擇這個時期蓄水?蓄水156米高程將帶來哪些效益和新的挑戰?蓄水156米是否意味著三峽工程建設使命即將結束?為此,國務院三峽建委辦公室主任蒲海清21日就上述問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獨家專訪。
這是一次以人為本的科學蓄水
記者:今年長江來水嚴重偏枯,為什麼選擇這個時期蓄水?初次蓄水時間為何定在晚上10時?
蒲海清:按照三峽工程建設規劃,長江三峽樞紐工程三期蓄水(156米水位)2007年汛後蓄水至156米,但考慮到工程建設進度和移民工作的實際進展,將原定時間提前到2006年汛後。國務院長江三峽三期樞紐、移民工程驗收組驗收後認為具備蓄水條件。報經國務院批准,三峽工程156米蓄水於9月20日正式開始,大約在10月20日達到156米。
由於今年長江來水嚴重偏枯,所以這次蓄水方案中強調不要把蓄水放在第一位,蓄水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下游生活、生產和航運用水的基本需求,充分考慮下游生態的基本需求,保證必需的下泄量,尤其是考慮了後汛期來秋汛的可能性,確保樞紐和下游荊江河段的防洪安全。如:方案要求,為確保安全度汛,9月25日前水位不超過144米,9月30日前水位不超過148米。為保證下游抗旱、航運、生產和生活用水,蓄水期間下泄流量保證在每秒8000立方米至1萬立方米。
將初次蓄水時間定在晚上10時更是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因為晚上7時至晚上9時是用電高峰期,綜合考慮發電和用電的因素,將20日的初次蓄水時間定在晚上10時,通過發電運行調節,從21日開始能夠確保發電安全運行。
記者:135米、156米、175米三個水位的標志性意義是什麼?這次蓄水為何確定156米高程呢?
蒲海清:蓄水135米,稱為圍堰擋水發電期,標志著三峽工程二期工程結束,三峽工程開始初步發揮綜合效益。蓄水156米,樞紐工程進入初期運行,標志著三峽工程從施工期轉向運行管理期,三峽工程正式發揮防洪、發電、航運等綜合效益。蓄水175米,為正常運行期,標志著三峽工程勝利竣工,三峽工程全面發揮防洪、發電、航運等綜合效益。
三峽工程建設的基本原則是「一次建成,分期蓄水」,分期蓄水主要考慮兩大因素:為了減少移民壓力和驗證泥沙淤積問題。三峽設計最高水位175米,但不可能一步攀上去。移民和工程建設是分期進行的,水位也是逐漸上升的;考慮庫區泥沙淤積對航運的影響,水位抬到156米以後,回水末端要向上游延伸,可能延伸到銅鑼峽以下,淤積的部位也會往上游延伸一點。從目前監測情況看,泥沙淤積問題比預想的要好。
蓄水156米是三峽建設史上又一重要歷史時刻
記者:蓄水156米後,三峽樞紐工程將對防洪、發電和航運及百姓生活帶來哪些影響?
蒲海清:三峽工程蓄水156米標志著三峽樞紐工程進入初期運行階段,防洪、通航、發電等綜合效益將正式發揮。從發電效益來說,156米蓄水後,其年發電量預計相當於一個半北京市的年社會用電量。175米蓄水後,三峽水電站裝機容量將達到1820萬千瓦(26台×70萬千瓦/台),年發電量847億度,約佔全國發電量的5%左右。待地下電站的6台機組完建之後,發電量將在900億度以上,將進一步有效緩解電力緊缺的局面,老百姓也將得到更大的實惠。
航運方面,蓄水至156米後,水庫庫尾將至銅鑼峽江段,將增加數百公里的幹流與支流航運里程,將進一步降低航運成本,提高航運效益。現在永久船閘正在完建,明年汛後完建後,長江航運效益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景觀方面,蓄水156米後,隨著水面的上升,三峽景區將展現出全新的面貌。許多新亮點、新景觀將出現在世人面前,如小小三峽等,加之兩座現代奇觀——葛洲壩和三峽大壩,以及沿江兩岸眾多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如同碩大的山水畫卷,氣象萬千。
特別是防洪方面,蓄水156米後,防洪庫容將達到110.8億立方米,三峽工程進入初期運行期,配合下游分蓄洪工程,荊江大堤的防洪標准將提高至百年一遇。蓄水175米後,三峽水庫防洪庫容將達到221.5億立方米,可抵禦百年一遇的洪水,遇千年一遇以上洪水,經三峽水庫調蓄,配合下游分蓄洪措施,可保證荊江河段的安全。
記者:水位上升到156米後,三峽工程將迎來哪些更嚴峻的挑戰? 蒲海清:伴隨著水位的升高,大壩安全、水庫生態環境和水質安全將面臨更多的新問題。首先是樞紐工程能否穩定運行,今年6月,圍堰爆破成功,大壩首度直接擋水,運行正常。但在高位水位運行,三峽大壩、左岸電站發電機組、主要建築物和通航設施將接受新的考驗。
其次,蓄水後,水庫水域面積增加,水流進一步減緩,水庫生態環境和水質安全會產生新的變化。三峽工程的綜合效益能否長期正常發揮,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三峽水庫的運行和生態環境。
三峽工程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記者:蓄水156米後,是否意味著三峽工程建設告一段落?
蒲海清:三峽工程自1993年開工建設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全體三峽工程建設者和廣大移民群眾的共同努力,工程建設順利實現了各項階段性目標。1997年11月,三峽工程實現大江截流,轉入二期工程建設。2003年,三峽工程實現135米蓄水、永久船閘通航、首批機組發電的二期工程目標。目前,三峽大壩已全線達到185米設計高程,質量優良;庫區移民已累計搬遷安置116萬多人,超過了原來規劃的人口;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呈良好態勢,庫區生態建設和環境治理進一步加強,庫區教育、衛生和文化等其他各項社會事業也有了一定的發展。
「行百里者,半九十」。三峽工程蓄水156米,並不意味著三峽工程建設告一段落。目前,右岸電站、地下電站以及船閘完建等一系列工程還在緊張進行。雖然三峽工程已由建設管理為主逐步過渡到以運行管理為主的新階段,但今後的工作將更加繁重,需要抓緊落實各項運行管理措施,加強對樞紐泄洪、電站及船閘等設備的檢查和維護,尤其要加強對樞紐各建築物的安全監測及其資料分析,及時掌握工程各建築物和設備的運行狀況,確保建築物和設備正常運行,切實保障三峽工程有效發揮防洪、發電、航運等綜合效益。
特別是,移民工作任務將更加繁重。目前庫區移民已累計搬遷安置116萬多人,估計還將有20多萬移民需要安置,最終的移民將達到140萬左右。由於三峽庫區屬於我國連片貧困區之一,水庫淹沒涉及的20個縣,大部分是貧困縣,山高坡陡,人多地少,土地貧瘠,庫區產業基礎薄弱,確保140萬移民「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標成為亟待解決的課題。
記者:如何採取措施建設一個清潔、生態、和諧的三峽水庫?
蒲海清:三峽工程進入初期運行階段,無論對於三峽工程建設本身還是對於我國水利水電事業,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但三峽工程具有高度的重要性、特殊性。要奪取三峽工程全面和最終的勝利,今後的任務還很艱巨。在各方面大力支持下,我們要完善移民安置政策,加大對移民後期扶持力度,推動庫區特色產業發展,拓寬就業渠道。在加快制定《三峽水庫管理條例》、《三峽水庫可持續綜合利用規劃》等有關規劃和法規的同時,要盡快建立能夠有效調控水庫資源利用、與工程安全運行相協調、兼顧上下游平衡發展的水庫運行機制,為建設一個清潔水庫、生態水庫、和諧水庫、健康水庫提供可靠保障。(完)
Ⅶ 人物采訪稿策劃方案怎麼寫啊
一、人物采訪的基本理論知識
1. 明確人物專訪的定義:人物專訪是一種以交談和問答的方式同采訪對象進行交流,人物選擇帶有定向性、傳播意圖十分明確的專門訪問。
2. 人物專訪的類型:按采訪對象身份可分為,名流專訪、權威人士專訪、新聞人物專訪;按傳播意向可分為,觀點采訪、信息采訪、個性采訪。
3.人物專訪的主要版塊構成:傳播意向(因何訪)、報道內容(訪什麼)、專訪形式、問題設計、提問技巧、表現元素(如何訪)等,需要在采訪前的准備工作中通盤考慮。這些也是采訪策劃的主體部分。
二、人物專訪具體方案:
(一)、專訪類型:對校園新聞人物進行的個性采訪(觀點和信息為輔)
(二)、訪問對象:優秀師生
(三)、背景材料:
1. 人物背景:成長環境、教育背景
2. 新聞事件背景:典型事件發生的典型背景
要求:寫事件是為了寫人,寫人重在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精神品質、榜樣作風等。一般采訪對象的新聞事件要具備爭議性、新聞性、時效性,具有榜樣作用,成為輿論導向的指向標。
(四)、傳播意向(主題)及主要內容:
1. 完整呈現事件,解密爭議性。
2. 完整呈現人物,解密人物。
讓人物呈現,讓事實說話,這樣有利於擺脫「可以宣傳榜樣」的模式,而讓大家更易接受。采訪的主要傳播意圖還是:以新聞事件為由頭,深入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細想觀點、精神風貌,多層次,多角度,立體化地展示人物的特點。采訪對象於一般人有何異同,但之所以他值得我們去報道,是因為他有很多有與我們不同的地方,造成這些不同的原因,也許是天生的,也許是我們忽略了而別人卻堅持了,而這些都需要我們去呈現!
(五)、如何訪談:
1. 前期准備。明確目的、研究背景、初步溝通(已基本完成),確定時間、地點及形式。
主要問題設計:問題設計主要圍繞兩個中心,第一個是與受訪者相關的具體新聞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及周圍的評價;另一個就是受訪者本人對於與其相關的新聞事件的態度及看法以及引申出來的對人對事的看法。總之,問題設計如是對事就要把事講清楚,若是對人就要注重人情味,力求從個性出發來反映受訪者的本來面目,另外提問可根據情況追加。
2. 正式開始。要明確把握本次采訪的主題,問題當簡則簡,當細則細,基調應該是輕松的,談話的內容可以牽涉到學習、生活、、娛樂、為人處事、人生理想等,但必須緊扣著「傳播意向」,談話的主線應該是從具體的事到具體的人,圍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來展開,談事業、談團隊、談學習、談過去、談現在、談未來、談人生、談理想,而這些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所以需要靈活處理。若在談某一板塊感覺還不夠時可以繼續談下去,直到談到所要的答案為止,當然也不要總圍繞一個問題談,做到適可而止,收發自如。
3. 後期整理。根據采訪實際,整理出報道內容。
整體就這些了吧,你參考參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