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殲20首飛宣傳片尾曲
中國研製的第五代隱身重型殲擊機,在 年 月 日,J- 在成都實現首飛,標准著我國隱形戰斗機的研製工作掀開了新的一頁。
⑵ 殲20戰機有五大高光時刻,你看到這些瞬間有何感想
一、初遇殲20
10年前殲20首次亮相,出現在大眾視野初見是驚鴻一瞥,卻令人過目不忘,十年間,經歷了太多精彩與澎湃。
二、高光時刻
⑶ 殲20是中國獨立製造的嗎
殲20圖集(13張)殲20,空軍代號為「鯤鵬」,因為該機將擔負我軍未來對空,對海的主權維護, 北約代號為「Fire Fang」(炎齒)/"Fire Tooth"(火牙)。 該機由中國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設計、中國成都飛機工業公司製造的用於接替殲10、殲11等第三代空中優勢/多用途殲擊機的未來重型殲擊機型號,使用國產10萬功率AESA(有源相控陣)雷達,操縱系統並非使用J-10的電傳操縱,而是國際上最先進的光傳操縱系統。按中國和北約標准,該機為「第四代殲擊機/戰斗機」(註:俄羅斯和西方國家對戰機代數劃分標准不統一,以F-22為例,西方國家稱之為四代機,俄羅斯則稱之為五代機),其目的是適合中國空軍2020年以後的作戰環境需要。 由於美國已經在2005年將戰斗機劃代標准由原先的四代劃分法改為 安裝國產發動機的殲20五代劃分法、即與俄羅斯現行標准相同,加之中國在2009年之後的對外宣傳中將「殲10B」定位為新的「第四代殲擊機」,所以殲-20在未來的正式報道中亦有很大可能被稱為「第五代殲擊機」。該飛機開始時(可能)使用俄制「AL-31FN」發動機,後在2011年1月6日又改用「渦扇10B」,即WS-10B,也就是國產新一代大推力「太行」發動機的最新改進型,將來預裝備「渦扇15」(擁有三元矢量噴口,是國產第四代航空發動機,屆時可實現「不開加力超音速巡航」和「超機動性」,以完全實現「4S」指標的全狀態加入人民解放軍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部隊服役)。
⑷ 外媒如何評價殲20
西方媒體對於殲20很關注,有過很多分析文章。苦於殲20主要數據仍然保密,外媒多是憑空的技術性分析。
外媒對於殲20多持肯定態度,認為它是價廉物美的隱形戰斗機,屬於亞洲頂尖戰機,是中國航空業強大的表現。
不過,外媒普遍認為:殲20的性能仍然同美國的F22和F35有一定的差距,實戰中難以占據上風。
⑸ 殲20被吹成什麼樣了
各種版本很多,虛虛實實的,一些是戰略忽悠,一些是瞎吹的。國家明面上的宣傳其實就很中肯,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也不好,知道它們在保護我們就行了。我們對殲20的采購數量又沒有話語權,並不是說給我們聽的。
⑹ 殲20,真的假的為什麼高調曝光
我們周圍不太平,屬於告誡亮劍性的展示新式武器研發進程。殲-20,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設計、成都飛機工業公司製造的中國用於接替殲-10、殲-11等第三代空中優勢/多用途殲擊機的未來重型殲擊機型號,即中國和西方標準的「第四代殲擊機/戰斗機」,其目的是適合中國空軍2020年以後的作戰環境需要。由於美國已經在2005年將戰斗機劃代標准由原先的四代劃分法改為五代劃分法、即與俄羅斯現行標准相同,加之中國在2009年之後的對外宣傳中將「殲-10改」定位為新的「第四代殲擊機」,所以殲-20在未來的正式報道中亦有很大可能被稱為「第五代殲擊機」。2010年12月聖誕節前夕,成都飛機製造廠新 殲開始滑跑試驗,新殲座艙蓋左下方「2001」的編號清晰地告訴世人——中國新一代殲擊機終於以真實的姿態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而不再是CG和想像。越來越多的中國航空愛好者們情不自禁地告訴人們:他們拍攝到了一架大型的、外型科幻的殲擊機正在行滑跑的照片。隨著消息不斷得到證實,整個12月底完全成為了中國軍迷和航空愛好者的狂歡節,而各國的軍事和航空論壇上也開始了一輪關於「中國的隱身戰斗機」的討論熱潮。 獲知消息的軍事愛好者和航空愛好者從全國各地奔赴成都,首飛日期逐漸臨近,聚集在成飛的愛好者愈來愈多,對到場的愛好者們並沒有太多限制,新殲的試驗儼然在半公開的狀態下進行,殲-20的首飛令人期待。 媒體報道 相對於軍事與航空領域的愛好者們在互聯網的敏銳嗅覺,這一次,媒體的反應就顯得十分遲鈍。美國的《航空周刊》專欄作家比爾·斯威特曼算是第一個在公眾媒體上對此做出反應的行家,直到當地時間12月26日,才陸續有不同國家的主流媒體在各自網站或報紙上有了比較詳細的報道和介紹。12月29日,新華社《參考消息》援引了幾家媒體的報道,從另一個角度證實了新殲的存在
⑺ 殲20現在大概有多少架
中國殲20戰機到底裝備多少架(2018)
我國空軍開始大批裝備世界上最先進的戰機之一,比俄羅斯空軍速度要快上不少,相對於美國已經停產的F22,我國空軍還會裝備更多殲20。
⑻ 殲20戰斗機的問世,對於我國到底有著什麼意義
殲二十對於我國有什麼意義,成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與世界最先進戰斗機對標的國家,讓我國第一次從空軍裝備上趕上甚至於美帝一起站在了未來空戰的裝備的最前沿。殲二十的出現,具有跨時代意義,而未來的真正的軍事較量,只剩中美兩國了。等到我們的隱身巡航導彈、核動力航母、安靜的核潛艇、海基反導系統、隱身戰略轟戰機全都和美帝旗鼓相當的時候,大國重器才算是真正一個都不少了!
⑼ 中國第四代戰機殲20
20是成都飛機製造廠研製的中國第五代隱身重型殲擊機,採用兩台國產渦扇10B發動機、DSI兩側進氣道、全動垂尾,鴨式布局。該機於2010年10月14日完成組裝,2010年11月4日進行首次滑跑試驗。2011年1月11日12時50分,殲20在成都實現首飛,歷時18分鍾,這標志著我國隱形戰斗機的研製工作掀開了新的一頁。 殲20,空軍代號為「鯤鵬」,因為該機將擔負我軍未來對空,對海的主權維護, 北約代號為「Fire Fang」(炎齒)。 該機由中國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設計、中國成都飛機工業公司製造的用於接替殲10、殲11等第三代空中優勢/多用途殲擊機的未來重型殲擊機型號,使用國產10萬功率AESA(有源相控陣)雷達,操縱系統並非使用J-10的電傳操縱,而是國際上最先進的光傳操縱系統。按中國和北約標准,該機為「第四代殲擊機/戰斗機」(註:俄羅斯和西方國家對戰機代數劃分標准不統一,以F-22為例,西方國家稱之為四代機,俄羅斯則稱之為五代機),其目的是適合中國空軍2020年以後的作戰環境需要。 發動機 中國於1984年初開始推重比10一級發動機預研的技術論證,1988年4月召開了預研選題論證會,1990年正式立項開題。1994年完成了6個總體方案的頂層設計,完成了項目指南和綜合論證,1993~1996年開展對俄合作。1995年已基本確定了推重比10發動機總體方案。有些課題,如平均級壓比達1.62的三級壓氣機研究已經取得了良好進展。2005年4月14日17時38分,在中國燃氣渦輪研究院地面試車台上,中國自行研製的首台高推重比渦扇發動機核心機,檢查性點火試驗一次成功,並順利推到慢車狀態!2007年7月,按照國防工業發展的需要,國家為盡快推進第四代(俄標第五代)戰機的研製,正式啟動了渦扇15項目研製工作。渦扇15是我國第一個先於飛機立項的發動機項目。按照目前為止還算一切順利的情況估計,渦扇15/WS-15將於2012年底實現定型,並交付使用。中國和美國的發動機技術差距也必將進一步縮小。 先進科技 殲20的首次飛行 從目前已經曝光的照片分析,殲-20作為中國第四代重型戰斗機,融合全球多種優秀戰機的精彩設計於一體。這些技術包括: 美國F-22的菱形機頭和整體式黃金鍍膜艙蓋(殲-20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升力體設計); 美國F-35的DSI進氣道改進型(殲-20採用獨創的可調式DSI進氣道); 中國殲10的鴨翼的改型(中國四代採用了上反鴨翼,與下反主翼等翼面配合,共生渦升效應); 多種三代機(如美國F/A-18)採用的大邊條及翼身一體設計的改型; 俄羅斯T-50的全動垂尾、三維推力矢量(實為殊途同歸); 俄羅斯米格1.44的後機身設計(窄間距雙發動機噴口,寬間距外傾雙垂尾及腹鰭等——都屬於超音速減阻措施)的改型
⑽ 2021號殲20試飛畫面曝光,它是換裝新型發動機了嗎
1月9日,在空軍發布的《為勝戰起飛》宣傳片中,出現了在空中飛行時的罕見畫面,作為中國空軍最強大的戰斗機,殲-20的造型優美,每次登場亮相都引起關注,而此次不少畫面都非常罕見,尤其是在其他跟拍戰機視角中的殲-20更是罕見。
1月9日,在空軍發布的《為勝戰起飛》宣傳片中,出現了在空中飛行時的罕見畫面,作為中國空軍最強大的戰斗機,殲-20的造型優美,每次登場亮相都引起關注,而此次不少畫面都非常罕見,尤其是在其他跟拍戰機視角中的殲-20更是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