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康復科宣傳欄

康復科宣傳欄

發布時間:2021-10-01 02:54:31

A. 康復中心是什麼啊

康復中心擔負著對傷病者和殘疾者在身體功能上、精神上和職業上進行康復醫治、訓練的任務,所運用的康復醫學是一門涉及眾多基礎科學、臨床科學和社會科學學科的跨科性的綜合學科。通過治療與訓練,使弱能者能夠按其弱能程度,充分發揮其體力、智力及社交能力,使只有部分的器官和組織的殘病者最大限度地達到不完全殘廢,使身體留有的功能發揮最有效的作用。

殘疾人康復中心是為殘疾人提供康復醫療、教育、職業、社會等康復服務的綜合性康復機構和技術資源中心,承擔著康復訓練與服務、康復技術人才培養、社區康復服務指導、康復信息咨詢服務、康復知識宣傳普及、康復研究和殘疾預防等工作。

B. 殘疾人康復宣傳標語

1、讓關愛的陽光照亮每一個殘疾人的心靈

2、 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支持殘疾人事業

3、把溫暖送進每一戶貧困殘疾人家庭

C. 求一份神經外科的健康宣教,內容要通俗易懂 簡單明了。我要做宣傳欄用的

顱腦外傷知識宣教
顱腦外傷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間接作用於頭部所造成的損傷。按損傷後腦組織是否與外界相同分為開放性損傷和閉合性損傷。常見的腦外傷有頭皮裂傷、頭皮撕脫傷、頭皮血腫、顱骨骨折、腦震盪、腦挫裂傷、顱內血腫等。受傷後有不同程度的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及意識、思維、感覺、運動障礙。顱腦外傷病情復雜、變化快,易引起不良後果,部分病人需手術治療。因正確指導病人,教會病人下列知識。
【心理指導】消除恐懼緊張心理。意外的傷害、疼痛的刺激及傷後可能導致傷殘、甚至死亡的威脅,使病人產生緊張、恐懼的心理。應予以心理安慰和鼓勵,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提高機體的抵抗力。
【術前指導】
1、飲食:
⑴傷後清醒無手術指征者:①應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以保證充足的營養物質供給,促進損傷的修復。②持續昏迷傷後24小時應鼻飼流質,以保障營養的供給。具體指導參見「顱內腫瘤知識宣教」。③有消化道出血時,應暫禁食,經止血後方可進食,並避免辛辣刺激,以免加重消化道出血。
⑵需手術清除血腫或骨折復位時,術前應禁食10~12小時,禁飲6~8小時,以免麻醉後食物返流、誤吸。
2、體位:卧床休息,抬高床頭15~30°,以利顱內靜脈迴流。
3、防止墜床:有精神症狀或躁動的病人,意識、思維失去大腦的控制,應加護欄及約束四肢,防止墜床。
4、檢查指導: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病人,需要反復腰穿,其目的是排除血性腦脊液,了解出血的轉歸。穿刺時應側卧位,兩膝彎曲,大腿向腹壁靠攏,頭則向胸部屈曲,以使腰背盡量向後弓曲,不隨意改變體位,以防誤傷。穿刺後應去枕平卧4~6小時,防止腦脊液壓力改變,引起頭痛。
5、病人出現意識障礙、呼吸困難,頭痛嘔吐加重,可能有顱內高壓、腦危象等情況發生,應立即報告醫護人員處理。
6、並發症的預防:
⑴病人出現腦脊液耳漏和鼻飼時應注意:①避免用力咳嗽,不可局部沖洗、填塞。②應抬高頭部,隨時以無菌棉球吸干外耳道、鼻腔腦脊液,保持口、鼻、耳清潔。③需鼻飼流質,推遲到傷後4~5天,以防止逆行感染。
⑵傷後肢體感覺功能減弱或消失者,高熱時用冰敷方法降溫,應以布、棉墊包裹冰袋,避免凍傷;天氣寒冷時不宜用熱水袋取暖,以防止燙傷。
7、頭部手術者剃光頭後肥皂水和熱水洗凈,以免術後傷口或顱內感染;天冷時,備皮後戴帽,防感冒。
【術後指導】
1、飲食
(1)麻醉清醒後6小時,無吞咽障礙方可進食少量流質飲食,以後逐漸改為軟食。
(2)術後24小時持續昏迷、吞咽功能障礙的病人,應鼻飼流質。鼻飼流質時注意:①少量多餐,每次量少於200ml,間隔時間大於2小時,防止消化不良。②以高熱量、高蛋白、富營養飲食,以保證營養的供給。③溫度38~40℃,防止燙傷病人。④抬高床頭15~30°,喂飲食半小時內勿改變病人體位,防止食物反流。⑤防止胃管脫出。胃管脫出時進食,可導致食物進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應妥善固定,不自行拔管。⑥喂飲食前要證實鼻飼管是否在胃內,避免導致食物進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常用的檢查方法為:用灌注器抽吸有胃液抽出,說明在胃內。一旦發生胃管脫出,應報告醫務人員。
(3)術後早期胃腸功能未完全恢復時,盡量少進牛奶、糖類食物,防止其消化後產氣過多,引起腸脹氣;胃管內抽出咖啡色液體甚至出現便血時,提示有消化道應激性潰瘍,應暫禁食或灌注冰流質,經止血後,方可進食。
2、體位:
(1)麻醉未清醒前去枕平卧,頭偏向健側,以防嘔吐物誤吸入呼吸道。
(2)清醒後,血壓平穩者,抬高床頭15~30°,以利顱內靜脈迴流。
(3)較大病變組織切除術後,局部留有較大腔隙時,應禁患側卧,以防腦組織移位、腦水腫發生。病情變化時,立即報告醫護人員。
3、各種引流管的護理方法:顱內腫瘤術後,視具體情況,常於硬腦膜外短期留置引流管,應注意:
(1)引流袋內口低於引流管出口位置,以免逆行感染。
(2)防止引流管扭曲、脫出,引流液顏色由淺變深時,及時報告醫護人員。
(3)輸氧時,勿拔出氧氣管。
4、並發症的預防:
(1)肺部並發症的預防:①鼓勵病人咳嗽去痰,以增加肺活量並隨時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保護呼吸道通暢,預防肺部並發症。②對咳嗽反射減弱或消失、痰多切粘稠不宜抽吸的病人,應做氣管切開。氣管切開護理參見「腦外傷氣管切開護理指導」。
(2)病人出現神志改變或頭痛、嘔吐,可能有腦水腫或顱內繼發性出血,應及時告訴醫護人員處理。
(3)尿量增加,大約300ml/小時或病人出現口渴、煩躁等失水症時,可能是發生了尿崩症,除告訴醫護人員處理外,還應注意多飲水,補充水分,防止因多尿而脫水。
(4)預防褥瘡:局部組織長期受壓及潮濕、摩擦等物理刺激,使局部神經營養障礙,可導致褥瘡發生①每1~2小時翻身1次,避免皮膚破損。②隨時更換尿濕、污染的床單,擦洗全身皮膚2次/日。
(5)保持口腔清潔,防止口腔感染:術後機體抵抗能力低、進食後食物殘渣滯留口腔內有利於口腔細菌繁殖,引起口腔感染。每次進食後應漱口,以除去食物殘渣,預防口腔感染。
(6)防止暴露性角膜炎:術後昏迷病人,角膜反射減弱或消失、眼瞼閉合不完全者,易發生角膜潰瘍。應用眼墊遮蓋雙眼,防止異物、飛塵進入眼內,引起角膜損傷、感染。

2、氣管切開術後護理指導:腦外傷後持續昏迷、咳嗽反射減弱或消失的病人,因呼吸道分泌物多,影響氣體交換,應行氣管切開術,氣管切開術應注意:
⑴保持呼吸道通暢:①避免異物進入氣管導管內,以免刺激氣管黏膜引起咳嗽和吸入性肺炎。②不要用毛巾等物品蓋在氣管導管口處,以免引起人為的堵管,導致呼吸困難。③氣管內套管煮沸消毒4次/日,目的是消除氣管內套中的分泌物,防止分泌物結痂堵塞內管及預防切口和肺部感染。
⑵神志不清、全麻未醒病人應有專人守護,防止拔除氣管導管引起氣管塌陷、氣道阻塞而危及生命。
⑶出現呼吸急促、煩躁不安、氣管切開處留學、頸部、胸部腫脹明顯並有捻發音、氣管套管脫出等情況,應立即告訴醫護人員處理。
⑷堵塞:拔管指導:①呼吸困難已解除,痰液明顯減少時,試行氣管導管堵管24~48小時,以了解呼吸是否平穩,痰液是否能自行咳出。如果呼吸平穩,夜間入睡安靜,說明呼吸道梗阻已解除,可以拔管;如果出現呼吸急促、煩躁不安、出冷汗,說明仍有呼吸道梗阻,氣管導管暫時不能拔出。②氣管導管拔出後,仍應注意呼吸情況。
⑸語言交流:氣管導管拔除前影響發音講話時,對神志清楚的人,可用手指輕輕壓在氣管導管口上,形成暫時性堵管,再簡單地發聲講話,表達自己的情感。

腦血管疾病手術治療知識宣教
腦血管疾病是指腦血管先天發育異常或後天性血管損害所致的顱內血管畸形、囊性膨出、硬化、血栓形成。常見的有顱內動脈瘤、腦血管畸形、高血壓腦出血或缺血性腦血管病。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高。臨床上表現為頭痛、嘔吐、癲癇、偏癱、失語、意識改變等。可因血壓突然升高、情緒激動、體力活動、用力大小便等誘發腦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常以手術方法切除病變血管或清除血腫或夾閉動脈瘤。為了使病人配合治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指導病人。
【心理指導】避免情緒激動,應情緒激動時,交感神經興奮,引起小動脈痙攣,導致血壓升高,可誘發腦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術前指導】
1、飲食:
(1)進食高蛋白、高熱量、富營養、易消化的清淡飲食,以提高機體抵抗力和術後組織的修復能力。
(2)術前2周戒煙酒,避免煙酒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而影響手術和麻醉。
(3)全麻術前禁食10~12小時,禁飲6~8小時,以免麻醉後嘔吐造成誤吸。
2、休息與體位:
(1)術前應保證充足的睡眠,以利於增進食慾、恢復體力、增強機體抵抗力,病人睡眠、休息時,應盡量減少探視。
(2)卧床時抬高床頭15~30°,以利顱內靜脈迴流,降低顱內壓。
3、有癲癇發作史的病人服葯不可中斷,以免誘發癲癇大發作。
4、避免誘發顱內壓升高。顱內壓升高可加重頭痛,甚至造成腦危象。應避免導致顱內壓升高的因素,如咳嗽、用力大便、情緒激動等。出現神志改變、頭痛加重等症狀,應立即報告醫護人員。
5、盡量不外出,如外出時需有人在旁陪伴。因為顱內腫瘤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顱高壓症狀和定位體征,外出時易跌倒摔傷;外出時體力活動和情緒變化也可使顱內壓增高。
6、訓練床上大小便,避免術後不習慣在床上排便而引起便秘、尿瀦留。
7、皮膚准備:頭部手術者剃光頭後肥皂水和熱水洗凈,以免術後傷口或顱內感染;天冷時,備皮後戴帽,防感冒。
8、避免誘發腦出血。
⑴保持大小便通暢。不用力大小便;習慣性便秘病人,用輕瀉劑低壓灌腸。
⑵保持平靜的心境、睡眠充足、病室安靜、探視人員不宜太多,避免談論使病人激動的話題。
⑶不單獨外出,卧床休息為主,有腦內出血者絕對卧床休息;躁動不安的病人易約束四肢,必要時鎮靜,以防止顱內壓升高,誘發腦出血。
⑷血壓高的病人,堅持葯物治療。不可隨意漏服或停服降壓葯,因血壓升高時,可導致病變的血管破裂。
9、特殊檢查指導:為了了解血管瘤的性質及瘤體上血管的分布情況,血管疾病的位置、大小、形狀、數目、起點和腦循環情況,應行腦血管造影術。腦血管造影時注意:①造影時有一過性發熱,是因為造影劑對血管的刺激所致,不必緊張。②造影後應注意穿刺處有無腫脹,用砂袋或500g塑料袋裝鹽壓迫穿刺處。股動脈造影者盡可能卧床休息1天,以免引起穿刺處出血而致皮下腫脹。
【術後指導】
1、飲食
(1)麻醉清醒後6小時,無吞咽障礙方可進食少量流質飲食,以後逐漸改為軟食。
(2)術後24小時持續昏迷、吞咽功能障礙的病人,應鼻飼流質。鼻飼流質時注意:①少量多餐,每次量少於200ml,間隔時間大於2小時,防止消化不良。②以高熱量、高蛋白、富營養飲食,以保證營養的供給。③溫度38~40℃,防止燙傷病人。④抬高床頭15~30°,喂飲食半小時內勿改變病人體位,防止食物反流。⑤防止胃管脫出。胃管脫出時進食,可導致食物進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應妥善固定,不自行拔管。⑥喂飲食前要證實鼻飼管是否在胃內,避免導致食物進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常用的檢查方法為:用灌注器抽吸有胃液抽出,說明在胃內。一旦發生胃管脫出,應報告醫務人員。
(3)術後早期胃腸功能未完全恢復時,盡量少進牛奶、糖類食物,防止其消化後產氣過多,引起腸脹氣;胃管內抽出咖啡色液體甚至出現便血時,提示有消化道應激性潰瘍,應暫禁食或灌注冰流質,經止血後,方可進食。
2、體位:
(1)麻醉未清醒前去枕平卧,頭偏向健側,以防嘔吐物誤吸入呼吸道。
(2)清醒後,血壓平穩者,抬高床頭15~30°,以利顱內靜脈迴流。
(3)較大病變組織切除術後,局部留有較大腔隙時,應禁患側卧,以防腦組織移位、腦水腫發生。病情變化時,立即報告醫護人員。
3、各種引流管的護理方法:顱內腫瘤術後,視具體情況,常於硬腦膜外短期留置引流管,應注意:
(1)引流袋內口低於引流管出口位置,以免逆行感染。
(2)防止引流管扭曲、脫出,引流液顏色由淺變深時,及時報告醫護人員。
(3)輸氧時,勿拔出氧氣管。
4、並發症的預防:
(1)肺部並發症的預防:①鼓勵病人咳嗽去痰,以增加肺活量並隨時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保護呼吸道通暢,預防肺部並發症。②對咳嗽反射減弱或消失、痰多切粘稠不宜抽吸的病人,應做氣管切開。氣管切開護理⑴保持呼吸道通暢:①避免異物進入氣管導管內,以免刺激氣管黏膜引起咳嗽和吸入性肺炎。②不要用毛巾等物品蓋在氣管導管口處,以免引起人為的堵管,導致呼吸困難。③氣管內套管煮沸消毒4次/日,目的是消除氣管內套中的分泌物,防止分泌物結痂堵塞內管及預防切口和肺部感染。
⑵神志不清、全麻未醒病人應有專人守護,防止拔除氣管導管引起氣管塌陷、氣道阻塞而危及生命。
⑶出現呼吸急促、煩躁不安、氣管切開處留學、頸部、胸部腫脹明顯並有捻發音、氣管套管脫出等情況,應立即告訴醫護人員處理。
⑷堵塞:拔管指導:①呼吸困難已解除,痰液明顯減少時,試行氣管導管堵管24~48小時,以了解呼吸是否平穩,痰液是否能自行咳出。如果呼吸平穩,夜間入睡安靜,說明呼吸道梗阻已解除,可以拔管;如果出現呼吸急促、煩躁不安、出冷汗,說明仍有呼吸道梗阻,氣管導管暫時不能拔出。②氣管導管拔出後,仍應注意呼吸情況。
⑸語言交流:氣管導管拔除前影響發音講話時,對神志清楚的人,可用手指輕輕壓在氣管導管口上,形成暫時性堵管,再簡單地發聲講話,表達自己的情感。
(2)病人出現神志改變或頭痛、嘔吐,可能有腦水腫或顱內繼發性出血,應及時告訴醫護人員處理。
(3)尿量增加,大約300ml/小時或病人出現口渴、煩躁等失水症時,可能是發生了尿崩症,除告訴醫護人員處理外,還應注意多飲水,補充水分,防止因多尿而脫水。
(4)預防褥瘡:局部組織長期受壓及潮濕、摩擦等物理刺激,使局部神經營養障礙,可導致褥瘡發生①每1~2小時翻身1次,避免皮膚破損。②隨時更換尿濕、污染的床單,擦洗全身皮膚2次/日。
(5)保持口腔清潔,防止口腔感染:術後機體抵抗能力低、進食後食物殘渣滯留口腔內有利於口腔細菌繁殖,引起口腔感染。每次進食後應漱口,以除去食物殘渣,預防口腔感染。
(6)防止暴露性角膜炎:術後昏迷病人,角膜反射減弱或消失、眼瞼閉合不完全者,易發生角膜潰瘍。應用眼墊遮蓋雙眼,防止異物、飛塵進入眼內,引起角膜損傷、感染。
5、保持血壓平穩:術後血壓應控制在病人基礎血壓水平,不可隨意自行調快或調慢靜脈降壓葯物速度。血壓過高,可造成手術部位血管破裂出血;血壓過低,可造成腦缺血、腦梗塞。
6、避免誘發顱內壓升高:進食速度不宜太快,防嗆咳;保持大小便通暢,便秘時勿高壓灌腸;保持安靜,避免情緒激動等。
【出院指導】
1、合理營養,保持大便通暢;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粗纖維,以防止便秘。
2、血壓高的病人,堅持在醫生指導下服葯。不可隨意更改葯量或停服葯物,以免血壓升高、誘發出血。
3、康復治療 ⑴偏癱:①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有利於組織修復的葯物,配合高壓氧、理療、針灸治療,以促使腦功能的恢復。②定時按摩癱瘓肢體6~10次/日,以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③進行癱瘓肢體的被動、健側肢體主動運動,防止肌肉萎縮。④保持肢體的功能位置。用「L」字夾板固定踝關節,防止足下垂。
⑵失語者的發音指導:①從發單音開始逐漸過渡到教病人說日常用語,以訓練運動語言功能。②用聽收音機、廣播的形式,讓病人聽過去熟悉的歌曲、喜愛的節目,以訓練病人的聽覺語言功能。③從教病人認讀自己的姓名、簡單的文字元號開始,訓練病人的視覺語言能力。
⑶有繼發性癲癇者,應防止以外。不能單獨外出,不宜攀高,騎車、游泳等,隨身攜帶疾病證明單,堅持服抗癲癇葯3~5年。

D. 康復中心怎樣宣傳

多做一些相關的義診活動

E. 健康教育宣傳欄內容

炎陵縣人民醫院健康教育宣傳欄

辦公區2012年第二期

冬春季節抗擊流腦

流腦有明顯的季節性,以冬春季高發。11-12月份,流腦的發病率開始上升,次年2-4月達到高峰,5月開始下降,7-10月處於最低冰平。這主要是由於冬春季節人們接觸密切,氣候寒冷、乾燥,呼吸道的抵抗力減弱而易發病。

流腦的發病年齡以1-5歲兒童為主,主要症狀為:前期頗像感冒,低熱、咽痛,隨後體溫升高、畏寒、頭痛、嘔吐、皮膚黏膜出現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的皮疹,病情嚴重時出現劇烈頭痛、頻繁噴射狀嘔吐、怕光、狂躁、頸後疼痛、頸項強直等症狀。如不及時搶救,可在24小時內死亡,嬰幼兒病情更為凶險。

流腦是經呼吸道空氣飛沫傳播的傳染性疾病,因病原菌在體外生存力極弱,故通過日常用品間接接觸染病的機會極少。腦膜炎雙球菌一般寄生在病人或健康帶菌者的鼻、咽部黏膜內,咳嗽、說話、打噴嚏時,噴射出大量帶菌的飛沫,污染空氣,健康人一旦吸入,在機體免疫力下降的情況下,腦膜炎雙球菌就會由呼吸道進入血液,後到達顱內,引起腦膜發生炎症性改變,出現一系列臨床症狀。與患者同一房間,或直接接觸過患者口腔分泌物(比如接吻)的人群,屬於易感染的高危群體。

防止流腦傳播要做到:1、控制傳染源。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隔離期應到臨床症狀消失後三天,但不應少於發病後七天。2、切斷傳播途徑。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勤曬衣被,流行時期盡量少去擁擠的公共場所,加強體育鍛煉。

預防流腦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種流腦疫苗。家長要有防病意識,在流腦流行季節,最好不要帶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居室要早晚通風,勤曬衣被,定期消毒兒童玩具。孩子飯前便後要用香皂或洗手液洗手,進餐時可吃上幾瓣生大蒜,同時堅持運動鍛煉,提高身體抵抗力。如出現頭疼、發燒並出現皮膚淤斑等症狀,要引起警惕,立即到正規醫院就醫。如果尚未接種疫苗,而身邊已經發現了流腦病人,可以口服磺胺嘧啶或復方新諾明等葯物來預防。

炎陵縣人民醫院健康教育辦公室

2012-3-6

炎陵縣人民醫院健康教育宣傳欄

住宿區2012年第二期

如何消除亞健康

亞健康是一種健康的透支狀態,表現為:身體存在種種不適,但無器質病變,是患病的前兆。隨著社會競爭的激烈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亞健康狀態人群普遍存在,且呈逐年上升趨勢。據WHO統計,約有60%的人程度不同的生活在亞健康狀態中,城市越大、經濟越發達,亞健康狀態的人數越多。中國預防醫學會副會長黃永昌教授透露,中國亞健康人口比例已經達到70%。了解有關健康知識有助於加強亞健康人群對疾病的預防、轉歸和康復,但心態更重要。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影響人們的健康水平有四大因素,其中醫療條件佔8%,父母遺傳基因佔15%,環境因素佔17%,個人生活方式佔60%。從很大程度上說,健康來自於合理運動、心理健康等良好的生活方式。而提高健康意識、樹立良好的生活態度、有助於改善生活方式。

1.超過35歲者,無高血壓史者也應每年至少測量一次血壓。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及早發現並控制高血壓,可降低甚至避免各種並發症的發生。更重要的是,引導人們在關注自己血壓的時候,主動關心自己的健康狀態,管理自己的健康,能使亞健康狀況轉為健康。

2.參加有規律的、適量的體育鍛煉。預防疾病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強身健體。鍛煉既要符合人的生理特徵,達到一定的頻度和強度,又要因地制宜地開展。如,很多社區安裝有免費的健身器材,為退休老人提供了良好的鍛煉機會。上班族可採用工間操等運動形式,既鍛煉了身體,也有助於放鬆、減輕工作壓力。

3.保持健康的心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說,健康有以下三個標准:足夠的自我安全感,生活理想符合實際,保持人際關系良好。只有真正做到「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建立起積極的價值觀,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擁有健康的人生。

炎陵縣人民醫院健康教育辦公室

2012-3-6

炎陵縣人民醫院健康教育宣傳欄

急診科2012年第二期

春季健康教育知識

春天來了,天暖、花開、葉綠、景美,人們的心情也自然格外的舒暢。但傳染病專家近日提醒,春季冷暖空氣交匯頻繁,天氣多變忽冷忽熱,適宜多種病原微生物孳生繁殖,呼吸道的抵抗力降低,若不注意健康保養,很容易患上傳染病尤其是呼吸道傳染病和腸道傳染病。因此,同學們要增強自我防範意識,既不要盲目恐慌,又不能掉以輕心,要注意採取積極預防、綜合控制的措施,御病原於身體之外。

1、要注意適度開窗換氣。隨著氣溫的逐步升高,要注意保持室內溫度的相對恆定。早晨要注意開窗換氣,吐故納新,經常保持室內衛生清潔、空氣新鮮。

2、要注意適時增減衣服。春天的天氣乍冷乍熱,變化多端。同時,人體抵抗力也處於低下的狀態。因此,一定要隨著氣溫的變化,隨時增減衣服,預防感冒的發生。

3、要經常參加戶外活動。春天是同學們進行戶外活動的最佳季節,要抓住春光明媚的大好時機,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戶外活動。

4、要保持日常生活規律。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處事不要過激,應做到心胸開闊,心平氣和,情緒樂觀,以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5、要避免多去公共場所。公共場所人多嘈雜,空氣污濁,是傳染病流行的重要場所。患有呼吸道傳染病和腸道傳染病的人,要自覺不到公共場所去,以免傳染給他人。

6、要注意個人清潔衛生。飯前便後、外出歸來要立即用流動水和肥皂洗手。最好每天用清水洗眼睛、鼻腔兩次以上,保征眼和鼻的衛生。打噴嚏或咳嗽時,要用手絹捂住口鼻,不要隨地吐痰。

7、要經常翻曬衣服被褥。衣服被褥潮濕之後容易孳生病菌。太陽光中的紫外線能有效地殺滅病菌。因此,要勤洗勤曬衣服被褥,不留衛生死角。

炎陵縣人民醫院急診科宣

2012-3-6

F. 護理方面的宣傳 普外科 急需!!!!!!

普外科護理創新新模式 語言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廣泛運用的交際工具,它好像一面鏡子,反映了一個人的思想、情操、道德、文化、修養等狀況;在醫院,也反映了一個科室、一個團隊的精神風貌與道德水準。我院普外科護理小組,在對患者進行常規護理的同時,特別注意語言學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將其作為護士考核的一個重要指標。經我科全體護士常時間的摸索形成了一套具有普外科特點的語言護理技巧。
在與患者溝通方面護士如果能根據所處的情景採用多種適當的溝通交流方式,那麼她與服務對象溝通的有效性將明顯增加,也就是說在溝通時要區別溝通的對象,注意溝通的場合、時間,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注意講話的語氣和感情,以適應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患者。溝通可採用語言性溝通和非語言性溝通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與患者建立一種相互信任的關系,從而利於患者的診治及康復。
有了良好的溝通技巧和人際關系,我們就為自己開展護理工作贏得了第一步,通過與患者的交談,很多引起他們疾病的心理問題、社會問題都會一一顯露出來,我們便可針對這些問題加以恰當的心理護理,使他們心理平和、安祥,暫時忘卻家庭、社會、經濟帶來的煩惱和壓力,使患者全身心的投入到康復過程中。
如一位老人因自理能力缺陷,不能自已吃飯,護士應幫助他進食。一個小孩因不能走動而不能看到窗外的景物,護士應設法幫助他以實現他的願望,一位女性患者對生活失去信心,覺得自己不能為人所愛,又得不到親友的關心,護士此時應角色多樣化,既是她的治療護理者,又要成為她的親人和朋友主動親近、談心,並予以適當照顧,提高她的自信心。在對患者做心理護理的同時還要告誡家屬、子女、親友予以配合、支持,不要給患者過多的剌激,使他們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
實踐證明,語言是心理治療與心理護理的重要手段,在對患者護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護士應學會把自己所學的各類知識與治療疾病融匯貫通,並且把它們一點一滴地灌輸給患者,最終實現患者的早日康復。 普外科護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體會 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的重要內容,也是整體護理實踐中最成功的環節之一[1],起到了推動醫療衛生服務從觀念轉變到工作模式轉變的作用,體現了三個有利於,即:有利於病人,有利於醫院的發展,有利於護理專業建設和學科發展。
1 健康教育的目的
普外科護理實行人性化服務,推行「五星」服務。據有關專家統計,在醫療糾紛中60%以上是醫患溝通不良導致[2]。我院普外科大力推廣「一個中心、三個服務、五個一、三個心」的人性化服務。一個中心,即一切以病人健康的為中心,三個服務即微笑服務,問題服務,迎送服務,五個一即一聲問候,一個溫馨的微笑,一張整潔的床鋪,一段禮貌簡潔的入院介紹,一杯清潔的開水,三個心即對病人的治療和護理充滿責任心,對待病人如朋友般真心,做各種解釋工作耐心,使護理人員逐步轉變服務理念和服務模式,創造一種和諧主動合作型的護患關系,病人滿意度達99.5%以上。
2 健康教育的方法
2.1 健康教育是通過信念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個人和群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願採取有利於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過程[3]。
2.2 保持醫護健康教育的一致性,避免導致醫療護理糾紛。醫院健康教育義務由醫生和護士共同承擔,在開展健康教育過程中,有許多知識內容涉及疾病的病理生理變化及轉歸、自我護理方法等,如果護士專科知識缺乏,又與醫生之間溝通交流不夠,有可能出現護士解釋不到位甚至錯誤解釋,或與主管醫生不一致甚至前後矛盾的解釋的現象,這樣不僅病人對護士的信任度降低,而且可能導致醫療護理糾紛。如一患兒肌內注射後出現肌內血腫,護士囑家屬立即熱敷,醫生囑家屬立即冷敷,後患兒家屬遵護囑熱敷後血腫擴大,遂引起患兒家屬不滿並狀告護士。因此,護士必須加強專科護理知識學習,定期跟隨醫生查房,加強與醫生之間的溝通,提高開展健康教育的能力,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
2.3健康教育中醫護分工協作問題。隨著醫療糾紛的增加,醫療護理工作的責任及風險也在不斷增加。每個護理人員應准確地了解其職責的法律范圍,明確哪些工作自己可以獨立執行,哪些必須有醫囑及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以防產生法律糾紛。護理健康教育與醫生的告知制度在內容上有重疊,但也有各自的范圍和側重點。如醫生主要告知病人病情、轉歸、治療方案,而護士則根據醫生診斷及治療方案側重在對病人的飲食、睡眠、排泄、服葯、活動及鍛煉,環境及規章制度等方面進行講解,配合醫生完成治療計劃,促進病人康復。因此,健康教育中醫護應加強分工合作,根據各醫院各科室特點作出符合本科實際的規定,以利於護士在健康教育過程中明確自己的職責范圍,在職責范圍內履行健康教育義務。假如超出了職責范圍且給病人帶來損害,護士將負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責任。
2.4 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讓病人及家屬參與到診治和護理過程中。健康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健康行為的獲得,而行為的改變是以知識為基礎,信念為動力。即常說的知信行。健康教育是一個心理雙向互動的過程,只有努力營造一種布滿人性的人情味的氛圍,以病人的利益和需要為中心的健康教育的人為環境,以平等的身份,協助病人滿足其合理需要,這樣才能幫到點子上。護士作為協調者應指導、計劃和組織好不同的健康專業人員和非專業人員為病人服務。病人出院並不是健康教育的結束,而是健康教育活動的繼續。因此病人出院後康復期,要協調好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繼續為病人提供健康教育服務。
3 健康教育的方式
3.1 集體教育採取集中講授的方法,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普外科疾病特點及康復護理方法。護士與患者一起就某個問題進行討論,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示範操作,如:翻身、拍背、功能鍛煉等,使患者獲得感性認識。
3.2 書面教育在醫院走廊的牆壁上製作宣傳欄,向患者及其家屬發放醫院自編的宣傳材料等,宣傳普外科疾病的防治要點,介紹普外科疾病的康復知識,將比較重要或難懂的內容製成圖文並配以通俗易懂的宣傳卡片或手冊,供患者及家屬閱讀。
3.3 個體教育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因病而異」進行個體化教育。對個別不識字、無法接受文字教育的患者,護士將教育內容講解給患者及家屬。
3.4示範教育通過為病人演示一些手術體位的訓練方法,針對功能訓練的重點進行教育。如甲狀腺手術的頸部過伸練習,護士要講解這種手術體位訓練的重要性,並演示正確的姿勢,要求病人每日訓練2~3次,並學會訓練過程中出現不適感的處理與預防。
4 護理體會
4.1 普外科護士樹立健康教育觀念。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說明護理工作在疾病的治療與康復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又由於在醫院與患者接觸最早、最多的是護士,護士則成了健康教育的先鋒,所以護士應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加強健康教育理論的學習,加強自我修養,充分利用護士與患者之間的密切關系,積極進行健康宣教。
4.2 製作健康教育的內容。護士業務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健康教育的質量,所以對健康教育內容有必要規范化,在充分地了解患者對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礎上,通過查閱資料和專科醫生指導,共同學習並制定普外科健康教育內容:(1)普外科患者的飲食要求,從開始禁食時間到停止禁食的時間,進入流質、半流質、全流質過度到普通飲食(2)普外科各類手術患者術後的體位由去枕平卧位到墊枕頭到半卧位直到下床活動(3)普外科患者用葯指導(4)普外科患者術後各種管道的護理,如何保持胃管、腹腔引流管、尿管等管道的護理,並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和量(5)預防並發症的護理。
4.3 預防並發症的健康教育。普外科患者術後大多卧床,所以針對老年患者,應積極進行預防並發症的健康教育,告知預防並發症的重要性,指導預防並發症所必須掌握的技能,從而降低並發症的發生。此外,普外科患者的飲食調養、葯物指導等在整個康復過程中也起著關鍵的作用。
4.4 健康教育應注意的問題。因時而異,做好健康教育,它不同於衛生宣教,它始終貫穿於護理工作之中,因此要選擇適當的時機,採取適宜的形式進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因人而異,應根據患者及照顧者的知識水平制定全面可行的健康教育計劃,檢查反饋,及時糾正。工作做得好與不好,只有患者有資格評定。因此及時聽取患者的意見是提高健康教育水平、改善服務質量的重要手段。通過反饋意見,及時調整策略,使普外科科健康教育日臻完善。
5 健康教育效果
通過我院普外科患者實施健康教育,使病人對自己的病情的相關知識有所了解,提高了病人、家屬對治療護理的配合積極性,提高了病人的自護能力。普外科患者對術後疼痛能夠耐受,不適感減輕,情緒穩定,進食合理,睡眠質量提高,傷口癒合良好,康復快。同時亦增強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感和知識傳播的技能,提高了護士在病人心目中的地位,增強了護士的服務理念。本科對出院病人跟蹤調查表顯示,病人對我科護士的滿意度明顯上升,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參 考 文 獻
[1]左月燃.對護理專業開展健康教育的認識和思考.中華護理雜志. 2000.35(6):325.
[2] 趙柄華.現代護理管理[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1995:35.
[3] 呂姿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 1999:8. 這兩篇您看能用嗎?不行來這里找找看http://wenku..com/search?word=%C6%D5%CD%E2%BF%C6+%BB%A4%C0%ED&lm=0&od=0 希望能幫到您!

G. 康養基地宣傳海報怎麼做

以康復為主,服務為輔 。也可以以康復和服務為主要目標進行宣傳 ,康復醫師和康復營養師是必須要收費的。而且技術要過硬 。服務理念也一定要培訓到位 ,服務也是非常重要的 。
向大家總結了空調常見故障分析和秒殺辦法。希望初學者盡量不要走彎路,不要被某些理論書籍忽悠,其實他們根本沒有實踐過,一個問題他們可以列舉一大堆的原因,其實沒有不要,百分之九十都是那些東西換,不足之處望指正。
1、空調不開機,不開機主要有2種,第一就是上電沒有任何反應,【變壓器,保險管,整流橋】這些應該是小兒科的事情,重要的測量5V等電壓都正常這種問題大部分換晶振【就在CPU旁邊的】可以解決。還有一種是插電有蜂鳴聲,遙控不開機【手動可以】基本就是接收頭壞【換接收頭不會再網上搜下就知道,找接收板的地腳很容易吧,電容的負極或者電路板很寬的那條線,找到地腳其他兩腳就很容易哦】
2、空調不定時自動開關機,有的半夜叫,清洗接收板,換接收頭或者拿掉自動轉換開關基本可以通殺
3、開機幾分鍾或者數十分鍾外機自動停機,或者外機不啟動換室內管溫感測器。
4、開機顯示各種故障代碼,呵呵呵,想必你無法記住所有的空調代碼吧,本人從不記故障代碼,教你絕招,1測內外機連接線。2測感測器.3測電源電壓.
4換向【380V電】,查是否掉相.觀察電流和室內外機是否過臟,相信一般問題都可以解決。
5、開機室外機不啟動或者外面只有風扇轉,對於初學者一般是電容壞,其他問題再具體分析。
6、開機一段時間壓縮機熱保護,相信這是所有維修空調的最頭痛的問題,這種問題按常規辦法解決不能正常的,確認系統和電壓散熱正常的情況下,最好換壓縮機,別浪費時間,時間就是金錢,別聽有些雜志說的一大堆方法,那些方法我都用過,成功率很低,沒有必要,有的人改短毛細管,千萬不要怎麼做,職業道德問題,而且影響空調效果。
7、還有就是一插電就顯示故障代碼和運行後顯示故障代碼是不一樣的,插電顯示一般是電源或者信號線,主板問題。運行一段時間顯示一般是感測器問題。

閱讀全文

與康復科宣傳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好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81
2018紀檢幹部培訓方案 瀏覽:96
2018年餐飲促銷活動案例 瀏覽:549
培訓項目開展實施方案 瀏覽:578
電子商務專業的特色 瀏覽:236
幼師專業發展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412
委員提案培訓方案 瀏覽:534
b2c電子商務平台的功能架構研究 瀏覽:491
徒步活動策劃方案流程表 瀏覽:386
居委會隊伍培訓方案 瀏覽:858
貴州發展電子商務的優勢 瀏覽:902
電子商務會計影響 瀏覽:898
杭州心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34
植樹節活動策劃方案PPT模板 瀏覽:781
南京東之美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74
網易產品推廣方案 瀏覽:187
黃岡市電子商務協會 瀏覽:214
超市促銷活動策劃 瀏覽:114
胡家廟實用技術培訓方案 瀏覽:193
小學教育教學技能培訓方案 瀏覽: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