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洪雅洪州大橋資料
四川省洪洲公路大橋的主跨是100 m的中承式集束鋼管混凝土拱橋,拱高25 m,拱圈由兩肋組成,每肋由三根變截面圓鋼管構成,採取拱肋高空作業吊裝拼裝方案。本文對吊裝方案作了檢算,詳述了吊裝拼裝的施工方法,並對吊裝的定位控制和拱肋的線型控制等技術作了介紹。
B. 洪雅哪個地方好玩
洪雅縣境內的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以原始、古樸、神奇著稱,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並長,其中不乏許多趣事、奇事、怪事。筆者經過收集整理,特總結瓦屋山十八怪以饗讀者。
1、瓦屋山頂大平台因整座山形神似瓦房而得名的瓦屋山,最高海拔2830米,其山頂面積15000畝,且絕大部分區域海拔在2600-2650米之間,相對起伏平緩,舉世罕見。早在清代就有詩稱:「高原坦盪無人到,煙雨寒多不可田」(四川學政何紹基),以至後人在開發瓦屋山旅遊時,特意就此平台題書「瓦屋高原」立碑山頂。
2、山高水長遊人愛由於瓦屋山地處「華西雨屏」地區,且森林植被保存完好,水土保持力強,全山溪溝縱橫、溪水淙淙,僅山頂東西方向就有蘭溪、鴛溪、鴦溪三條大瀑布飛瀉山下。其中最有名的蘭溪瀑布三級落差1040米,常被遊人稱頌為「飛流直下三千一百二十尺」。
3、登臨山頂把老君拜瓦屋山的原始宗教為道教,相傳道教創始人李聃——李老君成仙飛升之處就是瓦屋山。如今瓦屋山頂鴛鴦池畔留存的一樽木雕老君神像,雖已歷經風吹雨打數百年,仍然神情專注,栩栩如生,不由令人嘆為觀止,躬身鞠拜。
4、脫衣坡邊莫失態受原始道教遺風影響,瓦屋山西北方向的睹光台西側,至今保留著一塊瓦屋仙人沐浴更衣的山坡,名曰「脫衣坡」。有經驗的當地人和導游員都知道,走入脫衣坡前,先咳嗽或擊掌數聲以示提醒,若無人回應才繼續前行,避免出現沐浴更衣者春光外泄的尷尬場面。當然,如今來脫衣坡的大多數遊客,只是禁不住要在此坡拋扔幾件自己隨身攜帶的衣物或手帕、襪子等飾物品祛穢消災,以求來年祥和平安。
5、環繞山腰野牛街瓦屋山東面象爾岩底,有一條燕子洞通往鱷魚亭的野牛群行走路線,由於野牛成群結隊長年累月地踐踏,該路線日趨增寬,如同街道。尤其使人感到驚奇的是,瓦屋山的野牛群繞著山腰自東向西奔走一圈,大致歷時一年,它們身後的「街道」自然而然地布設於瓦屋山腰。
6、迷魂凼邊空徘徊瓦屋山鴛鴦池東南方向的迷魂凼,地形復雜,地質異常,入內常常出現羅盤失靈、鍾錶停擺等令人迷失方向的現象。有人曾誤入其中受盡磨難,最後想盡辦法才根據三點成一線的原理和水往低處流的自然法則逃出。
7、筵席不少山野菜瓦屋山具有得天獨厚的可食野生動植物資源。這些資源經過科學的人工馴養繁殖和加工,不僅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土特產品,而且已在瓦屋山旅遊沿線的賓館、餐廳的餐桌上成為廣大遊客的珍饈美味。
8、床上沒有蚊帳蓋瓦屋山森林公園內的玉屏森林度假村、金花橋山莊等景區景點,掩映在柳杉、杉木人工林中,由於柳杉樹會釋放出大量具有驅蚊安神作用的芳香族化學物質,這些景區景點即使在酷熱的夏季也無蚊蟲侵擾,客房內根本無須掛設蚊帳。
9、暮秋時節杜鵑開瓦屋山個別區域分布的杜鵑花,因為恰好生長在日照、土壤、濕熱等條件適宜的小環境內,常常出現繼春季開花後在暮秋時節再次開花的奇觀。1994年11月,四川省旅遊局組織的記者考察團來瓦屋山目睹過這一奇景。
10、緣木求魚不奇怪山溪鯢是瓦屋山特有的一種兩棲動物,它外皮絳黑、方頭鰍尾,有四足,模樣與大鯢(娃娃魚)相似,三寸多長,一般在海拔2400米以上的山溪中游弋生活。偶爾也會用足攀援棲息於山溪附近的小樹,人們可以在樹上發現它,所以它又被形象地叫作「腳魚」。
11、三個太陽當空曬俗話說:「天無二日」,但在瓦屋山夏日雨後的次日,間或可見空中出現三個太陽,令人驚奇和迷惑。其實這種罕見的天空現象是陽光照射空中水汽產生的折射現象,叫做「幻日」。瓦屋山一帶空氣濕度很大,雨後殘留在空氣中的水汽在陽光映照下就可能形成「幻日」。類似的天空光學現象,瓦屋山還有佛光、聖燈等。
12、懶竿釣魚人不在瓦屋山麓炳靈河稍寬的河道中,常插著一些竹梢向下彎曲的細竹竿,不知者還以為是什麼標志桿。原來,它們是瓦屋山腳居民釣魚用的「發竿子」——將串好魚線、魚鉤、魚餌的竹竿,系個活套「綳」在水底,只要魚一吞鉤掙脫活套,具有彈性的竹梢就向上迸發將魚釣住。用這種自動的「發竿子」釣魚,人們可以去做其他事根本無須死守魚竿,只管到時候趟進水裡取魚,故這種釣魚方式又稱「懶竿釣魚」或「懶釣」。
13、采葯打筍把「盔甲」戴瓦屋山區的村民總愛穿戴「盔甲」入山打筍、采葯。這里說的「盔」,外觀像古代行軍打仗將士戴的頭盔,它用樹皮縫制的,盔頂中軸有突起的脊棱;「甲」用棕樹葉分成絲條編結,留有許多網孔如獸毛狀的蓑衣。穿戴起「盔甲」,身如刺蝟,遇到荊棘竹叢,頭一伸腰一躬就進去了,並且還可用它遮風擋雨。
14、鍬犁耕地比鋤快瓦屋山麓村民常用一種形狀介於鏵犁和鐵鍬之間的鍬犁耕地。鍬犁下部的鍬為鐵鏵,犁把和手柄較粗,犁把靠近鐵鏵處有一根橫木檔穿嵌著犁把,叫做腳柄。用鍬犁耕作,須雙手握住手柄,兩腳交換著踩腳柄,鐵鏵深切入土後再拗翻土壤。該法省時省力,克服了用鋤挖地不深、速度不快的缺點,又非常適用於面積小塊(因地小不能用牛耕或機耕)、有緩坡、較板結的山地。根據鍬犁的形狀和用法,當地人還稱之為「腳犁」、「拗犁」。
15、山巔蓮舞夏日踩瓦屋山的原始宗教除道教之外,也有一些佛教遺風,例如每年農歷五月初一至七月十五的夏季,總有毗鄰瓦屋山的四鄉八寨三五成群,數十上百的朝山香客登上瓦屋山巔,匯聚到鴛鴦池畔或光相寺院,跳起以連續三年為修行期滿的蓮花舞蹈。因為該舞蹈時常出現一個側踩一步回蹬半步的動作,所以又名踩蓮花。
16、古殿留存鐵瓦塊瓦屋山歷史悠久,在明清兩代鼎盛時期,建有過鐵瓦殿、銅瓦殿等「九重十八殿」(據史料記載,明代永樂元年(1403年)瓦屋山僧人澄清主持冶煉鐵瓦2700片,蓋寺廟「鐵瓦殿」,以銅萬斤鑄像於寺)。但隨著時代推移和歷史變遷,昔日的大小殿宇盡毀,如今光相寺還收存著一塊約長二尺、寬一尺的躬背鐵瓦。該鐵瓦的四角各有一便於鐵栓穿釘的小孔。
17、尋古覽勝苟王寨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八面山尋古覽勝區,有苟王寨的密宗石窟摩岩造像和清代農民起義遺址——尖峰寺石城。苟王寨長達800米地段的30龕石窟、94軀形體和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至明嘉靖43年(1564年)的16處題刻,現仍保存完好。尖峰山石城面積40公頃,如今東城門洞和近百米城牆猶存。若你有幸在農歷六月十五日游覽八面山,還能見到每年一次人山人海的朝山會。
18、綠浪接天好林海玉屏森林度假村是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門戶,村內櫻桃湖山莊和梅嶺山莊的數十幢別具風格的小木屋錯落有致地掩映在面積2萬多畝的柳杉和杉木人工林中,有「四川林業第一村」之稱。若非置身林內,人們根本無法從外界發現這些建築設施。到此村消閑度假或開會療養,總會產生綠浪接天、清新幽靜的舒適感受。對這幅「林海闊天際,萬木風瀟蕭」的玉屏畫卷,恰好可用村中樹樁雕塑上的「綠海探幽」四個字點題。
C. 眉山,洪雅有哪幾個可以旅遊的風景區
我們是組團去的,走的是成雅高速,高速路都很好走。但是從洪雅縣城到瓦屋山的路那就是「三路十八彎」了,路況不怎麼好,做好暈車准備。
瓦屋山下有很多酒店,普通消費人均食宿300左右,反正鎮小也沒什麼東西好買,普通感冒葯超市都有代賣,建議自備。
我們是3.8左右去的,氣溫0-7度,可以打雪仗的天氣,穿衣你看著辦。瓦屋山門票50元,然後乘坐山內觀光旅遊車大約40多分鍾(票價40元),到達上山的索道。掏50元購買的是往返程的票,30多分鍾後可上到山腰,山腰上有個「象爾山莊」可以吃飯。
我們去的時候滿山白茫茫一片,杜鵑花樹上都是冰稜子,觀景還得留心腳下,最後到達的終點是那什麼冰瀑,至於山到底多高,景點如何之多,你就只好自己慢慢去看了。
D. 洪雅高顏值文體中心即將迎來首場音樂會
是的,洪雅縣的高顏值的文體中心在建成以後將會舉辦第三屆四川音樂周暨眉山東坡音樂節2019「四川·生態洪雅 康養聖地」森林音樂會,這場音樂會是以宣傳眉山的風土人情和民族樂曲的音樂會,而且是洪雅文體中心建成以後舉辦的首場音樂會,在洪雅縣舉辦這樣一場盛大的音樂會,說明了洪雅縣的這座高顏值文體中心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
此次在洪雅文體中心舉辦的音樂會是非常好的一個契機,通過這場音樂會不斷宣傳了洪雅的城市名片,也讓眉山乃至四川的音樂和民族精粹走進了洪雅,最重要的是讓我們看到了洪雅已經完全有能力舉辦這樣大型的活動,不但有場地,而且有組織,為以後的更多活動的舉辦打下了基礎。
E. 聽說洪雅古攝影很 不 錯,是真 的 嗎
洪雅古攝影的確不錯、 我婚紗照就是在那裡拍的。 我很滿意。 而且,我的照片還放在古攝影做了樣片。 那天我走古攝影去,他們又出來很多主題。我又定了一套藝術照。........等幾天就拍。 期待得很啊 。。。。。。
F. 有洪雅柳江5.12殺人案的新進展
據公安機關查明,死者也是受邱建華之邀前去打架的。死了背J2時!
該案性質就是聚眾斗毆,雙方都不是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