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伏貼有什麼好處要注意什麼
好處:
1、夏季敷貼三伏貼可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寬胸降氣,健脾和胃,鼓舞陽氣,調節人體的肺脾功能,使機體的免疫功能不斷增強,從而達到振奮陽氣、促進血液循環、祛除寒邪、提高衛外功能的效果。
2、三伏貼的祛病功效有目共睹,專家表示雖然一些疾病夏季少有發作,但其宿根常存體內,選擇在夏季治療,因夏季自然界陽氣旺盛,人體陽氣盛,對陽虛的人用一些助陽的葯,可更好的發揮扶陽祛寒、扶助正氣、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並為來年冬天儲存陽氣。
注意事項:
1、反應強烈很正常。
葯物敷貼後4—6小時,有的人會有刺癢感覺,這是葯物滲透入表皮後的一種自然反應;還有人會出現紅、腫、熱、痛;大約有1%—5%左右的人可能會起皰;這些是由於葯物被人體吸收充分、穴位敏感所造成的,因此皮膚起皰、反應強烈的病人療效往往出乎意料的好。但為防止感染,起皰後一定不要撓破,少量小的水皰可等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皰可用消毒針頭刺破引流,外塗消毒液。
2、要保持連續性。
冬季易發疾病在夏季的症狀不明顯,或者根本沒有症狀,所以治療後的效果也要等到冬季才能顯現。一些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去醫院嘗試的患者,在不能看到立竿見影的療效後,也就放棄了繼續治療,使得疾病遷延難愈。
3、抓住有利時機。
三伏天是一年中的陽中之陽。這時,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張開,葯力最易滲透到體內。冬天的「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此時陽氣斂藏,氣血不暢,皮膚乾燥,毛孔閉塞。這兩個時間貼敷穴位,能溫陽益氣,健脾補腎益肺,祛風散寒,起到通經活絡止痛的功效。可見「三伏貼敷」與「數九貼敷」無疑是提高患者御病能力,調節機體免疫力的重要手段。
4、遵守固定療程。
冬病夏治,三伏為一個療程,今年閏二伏,因此有了「加強灸」。一般需連續3年,也就是3個療程。只有堅持按療程治療,才能保持葯效的發揮,經絡才能處於持續興奮應激的狀態,對病邪的祛除才能保持力度和慣性。而且,還要治養結合。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即使在三伏天也要在生活習慣上有所克制,不要貪涼,應該配合治療,以達到最佳效果。
5、少吃冷飲。
冷飲,一方面可傷及脾胃的陽氣,使本已陽虛的體質更加虛弱;另一方面,冷食可使沉積在體內的寒氣凝滯,向外發散時困難,影響治療效果。
6、遠離空調。
進入空調房後,皮膚遇冷,毛孔收縮,影響葯物的滲入,同時也會降低經絡傳導的速率和活躍性。
7、吃清淡飲食。
頭伏蘿卜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飲食調養以清心防暑、滋陰生津為主,不宜過食肥甘厚味。綠豆、蓮子、薏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瘦肉、鱔魚、鴨肉等較適宜。
8、保證睡眠充足。
每晚保持7—8小時的睡眠可使全身肌肉放鬆,神經緊張得到調整,從而提高經絡穴位對葯物刺激的識別,引導葯效直達病灶。此外,平和樂觀的情緒可使機體免疫功能處於一種最佳狀態,這種狀態有利於頑疾的治療和康復。夏季悶熱,會使一部分人心情煩躁,易於激動。因此,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特點通過轉移注意力、聽音樂等方式有意識地剋制這種情緒。
㈡ 三伏貼的准確葯方是什麼
於三伏天上午11時以前為佳,因此時陽氣生發。初、中、末伏各貼葯1次,連貼三年。
葯物配方:
1、哮喘 取穴 肺俞、百勞、膏肓 葯物 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細辛各15克 ,麝香1.5克 ,生薑汁適量。
2、虛寒性便秘 取穴 神闋足三里氣海 葯物 巴豆2克,吳茱萸6克 ,肉桂3克 ,生薑汁少許。
3、風濕性關節炎 取穴 曲池足三里外關 陽陵泉絕骨 葯物 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獨蒜頭任選一種。
4、高血壓 取穴 神闋 湧泉 葯物 吳茱萸60克,槐花30克,珍珠母30克,米醋適量。
5、過敏性鼻炎 取穴 肺俞百勞膏肓 葯物:白芥子5克,細辛、甘遂、玄胡各2克,麝香1.5克,薑汁適量。
葯物的制備方法:採用潔凈葯材,將葯物烘乾,粉碎,過80~120目篩,備用。
薑汁的制備方法:採用生薑,洗凈,粉碎,三層無菌紗布擠壓取汁而成。薑汁的濃度各地醫院可以根據原有的經驗和地域的特點在50%~100%之間適當調整,濃度調整可以通過加適量蒸餾水調配而成。
生葯粉和生薑汁或醋的比例為10克:10毫升,可以根據各地氣候因素和經驗予以適當調整。貼敷時取生葯粉用薑汁調成較干稠膏狀,葯物應在使用的當日制備,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備用。
貼敷方法
先將貼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規消毒,然後取直徑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葯膏,將葯物貼於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兒患者可適當減小)的脫敏膠布固定。
①成人每次貼葯時間為2~6小時,兒科患者貼葯時間為0.5~2小時。
②具體貼敷時間,根據患者皮膚反應而定。同時考慮患者的個人體質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夠耐受為度,病人如自覺貼葯處有明顯不適感,可自行取下。
㈢ 三九貼三伏貼
過敏性鼻炎的日常護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避免接觸過敏原;忌食寒涼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慎食魚、蝦、蟹類等海產食物;平時注意多吃補益肺氣的食物;戒煙及避免吸二手煙,並盡量避免出入空氣污濁的地方;可以經常進行溫冷交替浴、足浴、鼻洗滌和干布摩擦,增強家 庭保健體制。採用正確的擦鼻方法;不宜過多使用血管收縮性滴鼻劑。
㈣ 三伏貼的配方是什麼
三伏貼最早是誰發明的,它的配方是什麼?三伏貼最早是在1955年就在上海中醫葯大學附屬曙光醫院進行臨床治療了。而發明三伏貼這一技術的是上海市首屆名中醫朱瑞群教授,而且這項技術曾經獲得上海技術進步獎三等獎。而之後隨著虞堅爾院長來到上海市中醫院工作之後,這項技術又完整地在上海市中醫院落地生根。
而三伏貼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用,有些人就不能用三伏貼。三伏貼使用期間也盡量要注意一些問題,比如說貼敷的時間才能的話,成人三伏貼最好是貼兩到四個小時,兒童的話最好是一到兩個小時,首次貼三伏貼的時候,時間不能夠太久,三伏貼最好是十天左右貼一次,如果隔天就貼的話,感覺就沒有這么一個循序漸進的效果,因為三伏貼不是立即就起效果的。
如果你想要確定自己適不適合用3V貼來治療你的一些疾病的話,那麼可以說先去找醫生咨詢一下,然後如果醫生。同意的話也建議的話,那麼你就可以採用三伏貼治療,同時根據自己的病情來實施治療,同時也要堅持治療。持續下去總是會有結果的。
㈤ 三伏貼是什麼
三伏貼是一種膏葯,也是一種傳統中醫的治療法、預防醫學手段。三伏貼療結合了針灸、經絡與中葯學,以中葯直接貼敷於穴位,經由中葯對穴位產生微面積化學性、熱性刺激,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三伏貼,又稱為「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是我國傳統醫學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療法,是指在夏季三伏每伏的第一天通過將中葯貼敷到人體一定穴位,以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主要用於調治秋冬春季感冒、咳嗽、哮喘、頸肩腰腿痛、風濕病等容易在冬季反復發作的慢性疾病。
(5)三伏貼宣傳單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貼敷時間宜在晴天上午,一般成人貼敷6-8小時,兒童2-4小時。根據個體差異,貼敷時間也可以做適當調整。貼敷期間,慎食辛辣、海鮮、羊肉、蘑菇等發物。
2、貼敷後局部皮膚微紅或有色素沉著、輕度搔癢均為正常反應。
3、貼敷後皮膚局部出現刺癢、灼熱、疼痛感覺時,應立即取下葯膏,清除局部殘余葯物,禁止抓撓,不宜擅自塗抹葯物,一般可自行痊癒。
㈥ 什麼樣的人貼三伏貼
三伏貼」主要適合以下人群:
1、呼吸系統疾病: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咳嗽、慢性咽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2、骨關節疾病:頸肩腰腿痛、強直性脊柱炎、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婦科疾病:痛經、月經不調、婦科炎症、產後腰痛、宮冷不孕等;
3、胃腸道疾病:胃寒、胃痛、慢性胃炎、腸炎腹瀉、結腸炎、腹部畏冷不適等;
4、體質虛弱、免疫力低下:體弱畏冷、虛性頭痛、經常感冒、亞健康狀態等。
「三伏貼」並不適合所有人,比如:肺炎急性期,高熱,體溫超過38.5℃者,嚴重過敏體質等特殊體質及皮膚病患者,貼敷穴位部位皮膚有破損者,孕婦及嚴重糖尿病患者等就不適宜用此法。
(6)三伏貼宣傳單擴展閱讀:
專家提醒,一般人貼葯後會感到局部發熱,發癢,這是葯物的一種治療反應,屬於正常反應。
有人貼後會出現紅、腫、疼痛或者局部起皰,這類多發生在皮膚嬌嫩者,以小孩多見。出現這類典型反應後立即將敷貼膏葯揭下來,如果皰小,塗碘劑消毒,避免感染即可;
如果皰大,要到醫院用消毒針刺破或注射器抽出皰內液體,碘劑消毒;若水皰已破,可局部消毒並保持乾燥,不要用激素類葯膏外塗,一般一周以後,起皰處會結痂脫落。
㈦ 三伏貼從什麼時候開始貼 貼多長時間
現在正值盛夏時節,也是一年一度治療慢性疾病最佳的時機。隨著人們對於身體健康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就出現了三伏貼的說法。
三伏貼是指在炎熱的夏天裡,通過貼葯膏的方式,來治療一些身體存在的疾病,或者是調理我們的身體。
在我個人看來,三伏貼在夏天裡還是挺好用的,能夠極大地改善身體的狀況,而且對於一些慢性疾病,也有著顯著的療效和幫助。
所以在我個人看來,三伏貼很有效果,尤其對一些慢性疾病,起到良好的治癒效果。
㈧ 三伏貼的配方是什麼
三伏貼的配方是:白芥子、蘇子、元胡各20克;甘遂、細辛各10克,研成細末。
冬病夏治屬於中國傳統醫學范疇,是依照「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中醫理論特色療法。在中醫看來,夏屬陽,是一年之中陽盛陰衰之季,而「三伏天」又是當季陽氣最旺之時,此時人體與自然界的陽氣最為盛旺,利用這樣一個有利的時機,以陽克寒,驅散患者體內的陰寒之氣,將冬病之邪消滅在蟄伏狀態,從而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三伏貼古稱「天灸」,是指用特定的中葯磨粉用蒜薑汁調成糊狀,貼敷在特定的穴位上, 治療屬於虛寒性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陽克寒,用以調節人體的臟腑功能,達到扶正祛邪,標本兼治、預防保健的作用,用以治療冬季易發疾病的中醫外治療法。
㈨ 貼三伏貼飲食禁忌
忌冷飲、應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鮮桂圓、荔枝等、慎食大量肥甘滋膩的食物、吃清淡飲食、綠豆、蓮子、薏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瘦肉、鱔魚、鴨肉等較適宜。
三伏貼注意事項:反應強烈很正常:葯物敷貼後4—6小時,有的人會有刺癢感覺,這是葯物滲透入表皮後的一種自然反應;還有人會出現紅、腫、熱、痛;大約有1%—5%左右的人可能會起皰;這些是由於葯物被人體吸收充分、穴位敏感所造成的,因此皮膚起皰、反應強烈的病人療效往往出乎意料的好。但為防止感染,起皰後一定不要撓破,少量小的水皰可等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皰可用消毒針頭刺破引流,外塗消毒液。
要保持連續性:冬季易發疾病在夏季的症狀不明顯,或者根本沒有症狀,所以治療後的效果也要等到冬季才能顯現。一些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去醫院嘗試的患者,在不能看到立竿見影的療效後,也就放棄了繼續治療,使得疾病遷延難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