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水蛭的生活習性
水蛭(又名螞蟥)屬冷血環節動物,在中國南北方均可生長繁殖,它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的水庫、溝渠、水田、湖沼中,以有機質豐富的池塘或無污染的小河中最多。
生長適溫為10-40℃,北方地區低於3℃時在泥土中進入蟄伏冬眠期,次年3-4月份高於8℃左右出蜇活動。水蛭為雜食性動物,以吸食動物的血液或體液為主要生活方式,常以水中浮游生物、昆蟲、軟體動物為主餌,人工條件下以各種動物內臟、熟蛋黃、配合飼料、植物殘渣,淡水螺貝類、雜魚類、蚯蚓等作餌。
(1)水蛭的宣傳語擴展閱讀:
水蛭背腹扁平,前端較窄,全體呈葉片狀或蠕蟲狀。體形可隨伸縮的程度或取食的多少而改變。體分節,前、後端的體節演變成吸盤。前吸盤較小,常常圍繞在口的周圍;後吸盤杯狀,多朝向腹面。除棘蛭外,體的分節比較固定,表示它們的親緣關系相近,特異程度較高。
水蛭有豐富的感覺器,各種不同類型的單眼、感覺突、乳突遍布全體。眼只是由許多位於色素杯之後的感光細胞組成。頭部明顯。眼在頭部前端的背面,它們的數目、位置和形狀是鑒別種類的標志之一。某些蛭類眼的數目和排列可能有變異。頭部腹面的前吸盤可以很突出,或者僅是口周圍的唇稍加厚而成。
Ⅱ 我是養水蛭的,如何上百度做廣告
想上網路有兩個方法:網路是搜索引擎,想要有展現就需要有搜索引擎想看的東西。首先需要一個關於產品的官網,然後做推廣。
1、免費的:seo(通過網路知道、自媒體平台發布文章)
2、付費的:sem(做網路競價)
Ⅲ 關於水蛭的知識。
會吸血 吸血後膨脹 同時在動物體內注入水蛭素 水蛭素
Ⅳ 水蛭的介紹
水蛭,中葯名。為水蛭科動物螞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水蛭Hirudo nipponica Whitman或柳葉螞蟥Whitmania acranutata Whitman的乾燥全體。夏、秋二季捕捉,用沸水燙死,曬干或低溫乾燥。分布范圍很廣,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具有破血通經,逐瘀消症的功效。用於血瘀經閉,癮瘕痞塊,中風偏癱,跌撲損傷。
Ⅳ 水蛭,也就是我們說的螞黃
一、選址與建池 選擇避風向陽、排灌方便處建池。池宜小不宜大,一般寬3米,深1米,長不限。池對角設進出水口,池底放一些石頭和樹枝供螞蟥棲息。小規模養殖可利用房前屋後的土坑,放水即可。二、種源與放養螞蟥的種源可自己捕捉自繁或購買。人工養殖以金錢蛭為好。金錢蛭俗稱「牛螞蟥」,常爬在牛身上吸血,捕捉作種應注意鑒別。螞蟥雌雄同體,每條螞蟥都可產卵繁殖。3-4月繭卵,一般產卵繭1-4個,每個繭可繁殖60-80條幼螞蟥。夏秋是其繁殖旺期,也是捕捉的最佳季節用投放動物血的簡單方法,即可將其集中誘捕,多者一次可捕2-3公斤以上,比捕鱔魚、甲魚來得快,效益高。放種的標準是:健壯、無傷、規格大的,單個重25克左右,這樣的螞蟥產卵量多,孵化率高。早春放養6個月即可長成,加工出售。三、投餌與管理 螞蟥生命力強,粗生易長,極好管理,主要是投餌和調節水質。1、投餌要求。螞蟥主要食螺類、蚯蚓等無脊椎動物、哺乳類動物的血液。人工飼養的飼料主要是各種動物血、米糠等。每畝水域一次性投放2.5公斤左右的螺螄,讓其自然繁殖供螞蟥取食最好。動物血每星期喂1次即可。如果每星期添喂「螞蟥催長靈」一瓶,產量可提高一倍,且無病害出現。2、調節水質。螞蟥對環境和水質要求不高,在污水中也能生長,但人工養殖密度高,水質保持清潔為好,要保證一定的溶氧量。夏秋高溫天氣,要注意適當換水。3、越冬管理。入冬後螞蟥停止攝食,鑽入土中冬眠。早春放養的螞蟥一般都已生長成商品螞蟥,可加工出售。用於留種的螞蟥應在冬眠前捕撈。捕撈時,先將水排完,然後用網撈起,選個體大、生長健壯的留種,每畝應留10-15公斤,集中投入育種地內越冬,要通過覆蓋、增溫等措施保證越冬池內溫度在0℃以上,確保螞蟥安全越冬。4、加工出售。把捕撈的螞蟥堆入石灰中20-30分鍾左右,螞蟥即中毒死亡,然後曬干或烘乾篩去石灰粉即為成品
Ⅵ 誰知道水蛭的信息幫幫忙,急用
常見水蛭種類介紹
寬體螞蟥
寬體螞蟥,又稱馬蛭。身體較大,略呈紡錘形,背腹扁平而肥壯,長6~13厘米,寬1.3-2.2厘米。背面一般為暗綠色,有5條黑色間雜淡黃的縱行條紋。體分107環,眼點5對,排列在第2、3、4、6、9環上。前吸盤小,口內的顎上有齒,但不發達,能剌傷皮膚,但不吸血;後吸盤較大。在我國各地的水田、河湖中常見,捕食螺類等小動物。冬季鑽入泥土中越冬。
魚蛭
魚蛭也稱「中華頸蛭」,魚蛭科。體長,背部稍隆起,長10厘米余。頭部橫卵圓形,頸短而狹,軀干扁闊呈長圓形,有少數橫列黃點,後吸盤大。體色淡黃或灰白,環帶粉紅色。體側有11對圓形皮膚囊,能作有節奏的伸縮。寄生於鯉、鯽等魚的鰓蓋下,吸取血液,對養魚業有害。分布於長江流域和黑龍江流域。
日本醫蛭
體狹長,略呈圓柱狀,背腹稍扁平。前端鈍圓,在正常體態時頭部寬度小於最大體寬,中段稍後最為粗大。體長30-60mm(個別最大的長達90mm),體寬4.0-8.5mm,尾吸盤直徑4.0-5.5mm。背面有5條黃白色的縱文,以中間一條最寬和最長,黃白色縱紋將灰綠色分隔成6倒縱紋,背中兩條最寬闊,北側兩對較細。
寬體金線蛭
寬體金線蛭又名寬身螞蟥、寬水蛭、馬蛭。水蛭是種名貴的動物中葯材,它的涎液中有一種抗血凝物質,稱為水蛭素,此外,還含有肝素、抗血栓素等,可治療中風、閉經、截癱、心絞痛、無名腫痛、腫瘤、頸淋巴經核等疾病,水蛭素能使移植手術後靜脈血管保持暢通。
Ⅶ 水蛭前景怎麼樣
根據最新中國葯材市場消息,2010年4月1日亳州葯市水蛭(統)銷售價格已經達到450元/公斤,而2009年年中的價格在還是240—260之間,所以說,水蛭養殖前景看好。不過,創業第一步網提醒注意:據中國葯材市場消息:2009年年初,亳州葯市沒有家養的水蛭上市,因為水蛭家養依舊處於試驗狀態,如果有人宣傳水蛭養殖非常容易,有可能是高價賣種的騙子。 養殖水蛭市場前景
由於水蛭是一種寶貴的葯用資源,在醫學上具有多種葯用功能,是很有開發價值的動物性中葯材。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心腦血管病人增多(高血壓、心臟病發病率占人群的2-5%),加上人們對中葯製品的偏愛,對水蛭的需求量將會進一步增加。據98年12月6日《中國畜牧水產消息報》報道,1997年國內外對水蛭干品的總需求量達250噸以上,而實際供貨量僅為150噸,尚有100噸缺口。據有關專家統計,到1999年底水蛭短缺量將達30萬公斤。由於供需矛盾越來越大,也就引起價格不斷上漲,純清水貨之售價已由去年秋天的每公斤80元左右,漲到了目前的每公斤150元左右,其漲幅上升了87.5%,這種情況在短期內不會有所好轉。 造成水蛭價格上漲的原因來自幾個方面,一方面是內地及香港的一些葯廠對水蛭的需求量較大;另一方面是歐美消費市場很大,近年來,日本、南朝鮮、東南亞各國也從我國大量進口水蛭,造成國內對水蛭的需求量成倍增長;三是由於近年來大量使用農葯、化肥及化學工業排污對環境的污染,導致野生水蛭資源銳減;四是由於人工養殖水蛭在國內剛剛起步,具有規模的水蛭養殖場不多。
我國從1995年開始進行人工飼養水蛭並獲得成功,雖然目前發展規模還不大,但效益十分可觀,每畝純利均在2萬元以上,是目前養魚效益的7-10倍。由於人工飼養水蛭市場前景看好和效益可觀,一些有識之士已開始組織大規模人工養殖搶占市場。
(四)、 人工養殖水蛭簡單易行
水蛭適應性強,耐飢能力強,具有極強的抗病力,所以人工飼養水蛭不受地區條件的限制,可池養、坑養、缸養、桶養等。飼料以水中浮游生物、小昆蟲、田螺、河蚌、動物血塊、蚯蚓、泥土上的腐殖等為原料,每周投喂一次即可。一般放養密度為:幼蛭每立方米水面10000條;成蛭每立方米5000條;種蛭每立方米500條左右,坑塘、水溝養殖以每畝水面放養2000條種蛭為宜。家庭式養殖可按坑塘養殖方式,用磚砌成池,池高70-80cm,長200cm,寬120cm,池底鋪磚,鋪15-20cm泥土,池壁水泥面,池中放些石塊、水草、樹枝等,並設投料台,投料台應低於水面3-5cm,池底留出排水孔,池中水深30cm左右,池頂部有棚(防雨防曬),每池放養種蛭200條,待幼蛭長至2cm左右可分池養殖。所以人工養殖水蛭具有不佔勞力、飼養管理粗放簡單,飼料成本低,繁殖率高,無聲無味無污染,投資少,見效快等特點。
人工養殖水蛭效益分析
水蛭是雌雄同體,異體受精,每條種蛭均可繁殖,每年可繁殖2-3次。如有條件,可實行控溫養殖,把水溫控制在20-28°C,有利於水蛭快速生長,並可打破冬眠習慣,繁殖量明顯提高,最高產卵可達5次。若按每條種蛭每年繁殖2-3次,年產卵繭平均8個計算,每個繭內平均可孵出幼蛭40條,成活率平均按90%,則每條種蛭每年可繁殖:1×8×40×90%=288條,每公斤種蛭約80-100條,則每公斤種蛭每年可繁殖:288條×100=28800條。所產幼蛭6個月可長成商品蛭。每公斤鮮品100條左右,鮮品蛭折至率為14.3%;即7公斤鮮品經曬干可得干品1公斤,則每公斤種蛭每年繁殖可得干品為:28800條÷100條÷7公斤=41公斤, 按每公斤干品價120元出售,則每飼養一公斤種蛭每年可獲毛利為:41公斤×120元/公斤=4920元,減去投資及飼養成本,可獲純利4000元左右。若一個養殖戶飼養10公斤種蛭,每年可獲純利3-4萬元,且一次投入,循環繁殖,年年受益。所以人工飼養水蛭是廣大農村及城鎮居民和下崗職工的首選致富項目。
Ⅷ 螞蝗的書面詞叫什麼
螞蝗的書面詞叫水蛭。
螞蟥(leech)又名蛭,是一種吸血環節動物。在野外遇到螞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螞蟥叮人吸血後容易引起感染,所以我們應該學會保護自己,同是在遭到侵襲時,冷靜地處理。 螞蟥分旱螞蟥、水螞蟥(水蛭)、寄生螞蟥三種。前兩者是常遇到的。旱螞蟥的"老巢"多在溪邊雜草叢中,尤其是在堆積有腐敗的枯木爛葉和潮濕隱蔽地方的為多。它們平時潛伏在落葉、草叢或石頭下,伺機吸食人畜血。水螞蟥則潛伏在水草叢中,一旦有人下水,便飛快地游出附在人畜的身體上,飽餐一頓之後離去。
螞蟥不一定生活在水中,是環節動物門蛭綱的一類動物,螞蟥的頭部有吸盤,並有麻醉作用,一但附著在皮膚,不容易感覺到,螞蟥叮咬人或動物時,用吸盤吸住皮膚,並鑽進皮肉吸血,且吸血量非常大,是相當於其體重的2-10倍,螞蟥屬雌雄同體動物,耐飢餓。
螞蟥全世界有500多種,中國共有2目、8科、33屬、有近100種。這類動物與蚯蚓或沙蠶等其它環節動物不同,多數營暫時性的體外寄生生活。與這種生活方式相適應,螞蟥的體上無剛毛,前、後端有吸盤,稱為前吸盤(口吸盤)和後吸盤,有吸附功能,也可輔助運動。體內肌肉發達,體腔被肌肉和結締組織分割填充而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