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
一、發揮優勢,在服務發展上下功夫
「發展是第一要務」,是全局工作的中心。宣傳思想工作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理論教育、新聞輿論、形勢宣傳等方面的優勢,為發展鼓勁,為改革開道,為穩定助力,切實打好三個「主動仗」。
一是在統一思想上打好主動仗。要緊緊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及三中全會、自治區「8337」和林區「3598」發展戰略,進行大力宣傳,進一步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對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充滿信心,對新體制充滿信心、對新班子充滿信心、對實現富民興林的宏偉目標充滿信心,切實提高廣大幹部職工謀劃全局的能力、統籌協調的能力、改革創新的能力。引領大家轉變觀念、形成共識,把各族職工群眾思想和行動迅速統一到黨的十八及三中全會精神上來,統一到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來,各項工作部署上來,堅持黨政同心、上下一心,做到思想統一、步調一致,形成發展合力。
二是在鼓勁造勢上打好主動仗。推進林區科學發展,是幹部職工的共同責任,需要全體人的共同參與和不懈努力。宣傳工作要圍繞中心,融入大局,全面宣傳各條戰線、各行各業發展的新思路、改革的新突破、開放的新局面、工作的新戰果,鼓舞士氣,增強干勁;大力宣傳新建設中的好典型、好經驗,挖掘素材,樹立榜樣,激發鬥志,調動好、發揮好廣大幹部群眾投改革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良好氛圍,為林區新發展凝聚合力。
三是在優化環境上打好主動仗。推進科學發展需要內聚民氣、外藉助力。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全方位搞好對內、對外宣傳,為科學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對內宣傳,要著眼於新體制新任務新要求的宣傳,弘揚正氣、鼓舞士氣,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以大好形勢為對象,以各類媒體及互聯網為平台,積極營造有利於科學發展的人文環境、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對外宣傳,要著眼於外樹形象、提升知名度,充分利用內外新聞媒體和全國性、涉外性、開放性的宣傳平台,展示優勢,擴大影響,全方位對外宣傳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變化、新成果,進一步提升林區的美譽度。
二、強化職能,在改進工作上下功夫
不斷改進工作,既是宣傳部門強化職能作用的需要,也是宣傳思想工作增強活力的根本。宣傳思想工作要從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出發,結合發展實際,不斷完善工作思路和措施,突出「三個點」:一是把握立足點,工作思路要超前。宣傳思想工作只有跟上時代的節拍,才能贏得主動;只有跟上發展的脈搏,才能保持不竭的活力。因此,必須把宣傳思想工作的立足點擺放在服務發展上,堅持用時代的要求審視宣傳思想工作,用發展的眼光研究宣傳思想工作,用改革的精神推動宣傳思想工作。二是圍繞著力點,工作重點要突出。堅持把學習宣傳黨的十八及三中全會精神作為工作的著力點,以統一思想,轉變觀念,強化發展,同築中國夢,提升職工群眾思想道德水平為核心,充分發揮好教育引導功能,不斷增強宣傳思想工作的影響力。三是抓住落腳點,工作成效要顯著。要堅持宣傳思想工作為職工群眾服務的理念,要改進對熱點問題和突發事件的報道,高度重視網路輿論陣地建設,在重大問題和熱點問題上把好關、把好度。要繼續加強和改進工作作風,做到「四堅持」,即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堅持虛功實做,真抓實干,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堅持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大興探索創新之風;堅持淡泊名利、任勞任怨,大興艱苦奮斗之風,以工作作風的改進促進工作質量的提高,推動宣傳思想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提高素質,在隊伍建設上下功夫
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要加大教育培訓力度,為宣傳思想幹部充足電,打造一支具有「堅定政治立場、寬廣戰略眼光、廣博文化知識、崇高職業精神、過硬工作本領」的宣傳思想工作幹部隊伍,強化「三種意識」,加強宣傳思想隊伍建設。一是強化政治意識,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在輿論導向上始終旗幟鮮明,不出任何問題。二是強化大局意識,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要牢牢樹立和把握全局上下一盤棋的思想,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增強大局意識和服務中心意識,把每一項工作都放到一切為了發展,發展為了一切的大背景和大環境下去思考、認識和行動,團結鼓勁,幫忙助推。三是強化以人為本意識,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要充分發揮宣傳思想工作的優勢,關注群眾關注的熱點,積極做好群眾的思想引導和解疑釋惑工作,使全局的中心工作更加得到群眾的支持和擁護,為林區科學發展提供思想政治和輿論保障。
『貳』 如何做好新時期宣傳思想工作 宣傳部長 社論
意識形態工作關系黨的前途命運和國家長治久安,關系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宣傳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基本職責,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這是在新形勢下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吸取眾智、謀求科學發展,實現「兩個鞏固」的必然要求。
作為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成長起來的一名宣傳思想工作者,一定要牢記總書記的指示,身先士卒,堅持輿論先行,打頭陣,當尖兵,成為解放思想的「先行官」、改革創新的「助推器」。要充分發揮優勢、應對挑戰、搶抓機遇、大有可為,以黨的十八大及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積極貫徹落實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和林區「3598」發展戰略,解放思想,真抓實干,精誠團結,開拓進取,不斷掀起學習宣傳貫徹落實的熱潮,把林區的新聞宣傳工作推向一個新的階段,推向一個新的起點,為林區科學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提供思想輿論保障。
一、發揮優勢,在服務發展上下功夫
「發展是第一要務」,是全局工作的中心。宣傳思想工作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理論教育、新聞輿論、形勢宣傳等方面的優勢,為發展鼓勁,為改革開道,為穩定助力,切實打好三個「主動仗」。
一是在統一思想上打好主動仗。要緊緊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及三中全會、自治區「8337」和林區「3598」發展戰略,進行大力宣傳,進一步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對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充滿信心,對新體制充滿信心、對新班子充滿信心、對實現富民興林的宏偉目標充滿信心,切實提高廣大幹部職工謀劃全局的能力、統籌協調的能力、改革創新的能力。引領大家轉變觀念、形成共識,把全林區各族職工群眾思想和行動迅速統一到黨的十八及三中全會精神上來,統一到貫徹落實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上業,統一到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來,統一到森工集團(林管局)各項工作部署上來,堅持黨政同心、上下一心,做到思想統一、步調一致,形成發展合力。
二是在鼓勁造勢上打好主動仗。推進林區科學發展,是全林區幹部職工的共同責任,需要全體務林人的共同參與和不懈努力。宣傳工作要圍繞中心,融入大局,全面宣傳林區各條戰線、各行各業發展的新思路、改革的新突破、開放的新局面、工作的新戰果,鼓舞士氣,增強干勁;大力宣傳新林區建設中的好典型、好經驗,挖掘素材,樹立榜樣,激發鬥志,調動好、發揮好廣大幹部群眾投身林區改革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良好氛圍,為林區新發展凝聚合力。
三是在優化環境上打好主動仗。推進林區科學發展需要內聚民氣、外藉助力。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全方位搞好對內、對外宣傳,為科學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對內宣傳,要著眼於新體制新任務新要求的宣傳,弘揚正氣、鼓舞士氣,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以大好形勢為對象,以各類媒體及互聯網為平台,積極營造有利於科學發展的人文環境、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對外宣傳,要著眼於外樹形象、提升知名度,充分利用內外新聞媒體和全國性、涉外性、開放性的宣傳平台,展示林區的優勢,擴大林區的影響,全方位對外宣傳林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變化、新成果,進一步提升林區的美譽度。
二、強化職能,在改進工作上下功夫
不斷改進工作,既是宣傳部門強化職能作用的需要,也是宣傳思想工作增強活力的根本。宣傳思想工作要從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出發,結合發展實際,不斷完善工作思路和措施,突出「三個點」:一是把握立足點,工作思路要超前。宣傳思想工作只有跟上時代的節拍,才能贏得主動;只有跟上發展的脈搏,才能保持不竭的活力。因此,必須把宣傳思想工作的立足點擺放在服務發展上,堅持用時代的要求審視宣傳思想工作,用發展的眼光研究宣傳思想工作,用改革的精神推動宣傳思想工作。二是圍繞著力點,工作重點要突出。堅持把學習宣傳黨的十八及三中全會精神作為工作的著力點,以統一思想,轉變觀念,強化發展,同築中國夢,提升職工群眾思想道德水平為核心,充分發揮好教育引導功能,不斷增強宣傳思想工作的影響力。三是抓住落腳點,工作成效要顯著。要堅持宣傳思想工作為職工群眾服務的理念,要改進對熱點問題和突發事件的報道,高度重視網路輿論陣地建設,在重大問題和熱點問題上把好關、把好度。要繼續加強和改進工作作風,做到「四堅持」,即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堅持虛功實做,真抓實干,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堅持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大興探索創新之風;堅持淡泊名利、任勞任怨,大興艱苦奮斗之風,以工作作風的改進促進工作質量的提高,推動宣傳思想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提高素質,在隊伍建設上下功夫
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要加大教育培訓力度,為宣傳思想幹部充足電,打造一支具有「堅定政治立場、寬廣戰略眼光、廣博文化知識、崇高職業精神、過硬工作本領」的宣傳思想工作幹部隊伍,強化「三種意識」,加強宣傳思想隊伍建設。一是強化政治意識,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在輿論導向上始終旗幟鮮明,不出任何問題。二是強化大局意識,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要牢牢樹立和把握全局上下一盤棋的思想,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增強大局意識和服務中心意識,把每一項工作都放到一切為了發展,發展為了一切的大背景和大環境下去思考、認識和行動,團結鼓勁,幫忙助推。三是強化以人為本意識,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要充分發揮宣傳思想工作的優勢,關注群眾關注的熱點,積極做好群眾的思想引導和解疑釋惑工作,使全局的中心工作更加得到群眾的支持和擁護,為林區科學發展提供思想政治和輿論保障。
『叄』 什麼是宣傳思想工作
它是一定的階級和政治集團,為實現一定的政治目標,有目的地對人們施加意識形態的影響,以轉變人們的思想和指導人們行動的社會行為。
『肆』 如何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
1.堅持著眼全局,服務大局原則。始終把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置於工作大局中進行謀版劃,圍繞權全縣重大決策、部署開展工作,多做凝心聚力、加油鼓勁之事,多做解疑釋惑、理順情緒之事,多做關注發展、關注民生之事,努力為武功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服務。
2.堅持主動引導,及時疏導原則。堅持正確導向,營造積極健康思想輿論氛圍。主動宣傳武功發展成果、先進典型,主動宣傳廣大幹部群眾的生動實踐和新鮮經驗,主動弘揚正氣、引導熱點、通達民意,把握輿論引導主動權。
3.堅持注重特色,講求實效原則。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涉及面廣,必須突出重點,注重特色,講求實效。既要體現時代精神,又要展示武功特色;既要彰顯內容的豐富多彩,又要呈現形式的生動活潑,必須抓有影響力的活動,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義,確保取得實效。
4.堅持面向基層,貼近群眾原則。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突破口。要緊緊貼近人民群眾普遍關心和反映強烈的問題,在深入實際中體驗生活、反映生活,在深入生活中了解群眾、服務群眾,在深入群眾中檢驗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伍』 如何做好宣傳思想工作
一是思想意識環境復雜多變。隨著社會環境的開放、全面改革的深化,基層社會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有的信仰缺失,信奉金錢至上、名利至上、享樂至上,不信馬列信鬼神,熱衷於算命看相、燒香拜佛;有的道德失范,原則性搖擺、是非觀淡薄、正義感退化,「扶」與「不扶」的選擇普遍存在,好人好事甚至受到譏諷,等等。
二是信心技術環境日新月異。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終端技術的迅猛發展,媒介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新的傳播載體日漸多樣,新的媒體形態更加多元。傳統媒體在基層的受眾面越來越小,新興媒體的覆蓋面越來越廣,負面情緒在網上集聚和宣洩,發帖無底線、跟帖不文明、謠言受熱捧;基層網宣機構不健全、人手不足、專業化水平不高,尤其是網路監管手段缺失,網上輿情搜集工作主要靠人工進行。
三是輿論斗爭環境尖銳復雜。意識形態滲透攻擊呈現向基層延伸的態勢,與敵對勢力爭奪群眾基礎的斗爭趨於激烈,經濟改革、環境污染、社會保障等一些發展中的問題被惡意炒作,上訪對象、失業人員等一些特殊群體被蓄意利用,一些偶然個案被無限引申,基層的一些具體事件被意識形態化的趨勢明顯,對此一些基層幹部應對經驗不足,導致非理性情緒蔓延擴散,損害群眾對黨和政府的新任、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
四是文化建設環境亟待優化。在「GDP掛帥」意識的影響下,一些文化資源的破壞性開發增多;政府送的文化與群眾要的文化存在脫節現象,一些基層文化設施雖然「建起來」了但沒有真正「用起來」、「轉起來」;缺乏面向基層、群眾愛看的優秀文化作品,庸俗、低俗、媚俗文化現象在基層屢禁不止;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單一,文化人才缺乏,民間文化藝人的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調動。
對這些環境的變化我們要保持清醒的認識,進一步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創新性,努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有力的思想輿論支持和精神文化條件。
『陸』 如何做好當前宣傳思想工作
一、 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宣傳思想工作 1. 強化政治意識,提高宏觀駕馭能力。
宣傳思想工作涉及面廣,影響大,事關全局,做好工作必須具有宏觀駕馭能力。政治素質是宏觀駕馭能力的基礎。宣傳思想工作本身就是一項政治性很強的工作,在國際、國內形勢變化迅速,矛盾錯綜復雜的情況下,只有政治堅定,旗臶鮮明,不斷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才能從宏觀上駕馭宣傳思想工作。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的政治立場,敏銳的政治觀察力,扎實的理論功底,較高的政策水平,強烈的宗旨意識,這些都是對每一位領導和從事宣傳思想工作同志的基本要求。從當前的要求看,首先,要有政治鑒別力,時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特別是在什麼是馬克思主義,什麼是非馬克思主義、反馬克思主義?什麼是社會主義,什麼是非社會主義、反社會主義?什麼是科學,什麼是偽科學、反科學等錯綜復雜的問題面前,要是非明辨,頭腦清醒,旗臶鮮明,關鍵時刻經得起考驗。其次,要有政治敏銳性,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覺。對意識形態領域的矛盾和斗爭,對社會上新出現的一些組織和現象,善於從政治上、全局上觀察問題,見微知著,防微杜漸,及時發現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堅決果斷地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第三,要有責任感,堅持黨性原則。強化政治意識和政策觀念,正確區分和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在錯誤東西面前,要立場堅定,旗臶鮮明,堅決抵制和批判;對一般性問題,要善於把握政策,妥善處理矛盾,把意識形態領域里的工作做深、做細、做活。
2. 強化中心意識,提高服務大局能力。
面對經濟特別是科技激烈競爭的國內外形勢,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不動搖,緊緊圍繞經濟建設中心,為黨的工作大局服務。首先,要不斷強化服務意識。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服務經濟建設,只有緊緊圍繞經濟建設去做,才能有新的活力、新的凝聚力,才能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受到人民群眾的認可和歡迎。其次,要找准著力點。宣傳思想工作部門與其他工作部門職能不同,宣傳思想工作為經濟建設服務,既不能搞自我一套「擠中心」,但也不能以經濟工作替代宣傳思想工作,取消宣傳思想工作。宣傳思想工作要善於找准位臵,盡其職能,體現特色,發揮威力。第三,要發揮優勢,充分運用理論、輿論、思想、文化、外宣等部門、設施、人才的優勢進行宣傳和引導工作。要加大對經濟發展中的重大現實和理論問題的研究,為工委、辦事處和其他職能部門的重大決策服務。
3. 強化陣地意識,提高打主動仗的能力。
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善於打主動仗。意識形態領域內存在的「西化」、「分化」與反「西化」、「分化」的斗爭,關繫到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關繫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前途命運,我們必須增強陣地意識,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把鞏固、發展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用馬克思主義佔領思想文化陣地的任務長期不懈地抓緊抓好。打好主動仗,關鍵在於著眼於建設,堅持抓好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教育,抓好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抓好唯物論、無神論和科學精神教育,抓好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用科學的、進步的、民主的、愛國的思想佔領思想文化陣地。一要研究和引導現代傳媒文化,佔領現代傳媒文化陣地。廣播、電視、報刊等大眾傳媒目前是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陣地,要堅持唯物論,運用辯證法,提高藝術性,把宣傳上級精神與反映民情民意相結合,把唱響主旋律與批判錯誤東西相結合,把正面宣傳為主與發揮輿論監督作用相結合,把生動活潑與保持基調平穩相結合。二要研究和引導精神產品消費文化,佔領文化市場陣地。精神產品的生產和消費,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繁榮是目的,管理是手段。進一步解決普及問題,解決如何既叫好又叫座的問題。三要研究和引導網路文化,佔領網路文化陣地。著眼於利用、建設和管理。利用就是千方百計利用網路的優勢,加大網上正面宣傳力度,用主旋律影響網路文化,使網路文化健康有益;建設就是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技術條件,積極建立網站,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網路文化;管理就是要積極與有關部門聯合,共同加強網路管理。四要研究和引導休閑文化,佔領休閑文化陣地。由於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勞動生產率的大大提高,出現了工作時間相對減少,休閑時間不斷增加的趨勢。宣傳思想工作一定要研究和適應這種社會生活的變化,寓教於樂,用健康的精神生活豐富休閑陣地。五要研究和引導社區文化,佔領社區思想文化陣地。社會發展越來越使社區功能強化,我們要繼續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特別是廣泛開展文明街道、文明社區創建活動,把工作觸角伸向社區。六要研究和引導社團文化,佔領社團文化陣地。
4. 強化民主意識,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能力。
宣傳文化事業是人民群眾自己的事業,只有堅持發揚民主,依靠群眾,服務群眾,以人民滿意為最高准則,宣傳思想工作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得到群眾的歡迎和擁護。首先,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念。要把宣傳思想工作中的群眾觀念與上層建築領域的民主政治建設結合起來,把相信和依靠群眾既作為工作手段,更作為國家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使之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礎之上。其次,要貫徹民主精神,吸引群眾廣泛參與,自我教育。要將人民群眾的利益及其實現這種利益的途徑及時告訴群眾,將真理告訴群眾,調動群眾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性。第三,要堅持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的一致性,對上要堅持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對下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尊重群眾的意願,把工作的著眼點放在與群眾密切相關,為群眾所歡迎的事情上,著力利用理論、新聞、文藝等優勢為群眾辦實事,多做暖人心、得人心、穩人心的工作。准確真實的輿論監督,必然受到黨和政府的歡迎,必然受到群眾歡迎,要及時了解群眾的願望,敢於伸張正義,善於反映群眾的呼聲,為群眾幫忙,為黨和政府排憂。
5. 強化創新意識,提高改革創新能力。
創新是民族之魂,是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是宣傳思想工作活力的源泉。首先,思路上要創新。從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出發,從總體戰略思路上制定宣傳思想工作的長期規劃,努力探索一套與新形勢相適應的新思路。其次,體制上要創新。動員和依靠全社會的力量,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齊抓共管,形成合力,進一步構築社會大宣傳的格局。加快宣傳文化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步伐,不斷增強自身活力。加快宣傳思想工作規范化、法制化步伐。第三,內容上要創新。教育內容要從實際出發,滿足群眾需求,切合實際,受到群眾歡迎,既堅持先進性,也體現多樣化所要求的層次性。第四,手段和方法上要創新。從科技發展和知識經濟悄然走來的實際出發,積極吸取現代科技發展的成果,注意發揮大眾傳媒和計算機網路的作用,善於運用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教育學等多學科知識和手段。要改進方式方法,堅持繼承與創新、先進性和廣泛性、普遍要求與分類指導、理論灌輸與實踐活動、一般號召與典型宣傳、正面宣傳與反面教育、精神塑造與文化熏陶、塑造環境與主觀感化、歷史比較與目標激勵、硬體建設與軟體建設等相結合,區別不同情況,針對社會人口流動性大、價值取向多樣化的新特徵,針對股民、網民、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離退休老年人增多的新特點,精心設計新的活動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