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裡有北大的風景畫(不是照片) 鋼筆\鉛筆\水墨\卡通風格均可```
畫的人很多!
但有名氣的不多,或者是受人推崇的較少.
多是一些學子,閑來之筆!
B. 盛世清北怎麼樣,在清華北大里看到好多宣傳海報
年頭不少了,在清華東門,地理位置還不錯,很適合報清華北大的同學,離得近,也很專業。
C. 求油畫《寬容》(又名「北大鍾聲」)詳細介紹。主要是上面的人物……
油畫《寬容》,現名《北大鍾聲》是由著名知青畫家畫家沈嘉蔚創作的。
畫上共16人,由左至右是:
劉師培、黃侃、沈尹默、陳獨秀、胡適、朱希祖、辜鴻銘、馬敘倫、蔡元培、李大釗、馬幼漁、魯迅、周作人、錢玄桐、梁漱溟、劉半農。
這幅畫反映的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1917年就任北京大學校長後,採取「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辦學方針,聘請倡導新文化運動的人物和主張舊學的人物同時講學,使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
畫面的中心是蔡元培,其左前方的辜鴻銘和右後方的李大釗分別是主張舊學和倡導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放在蔡元培的左右、畫面的中央,突出了「兼容並包」的主題思想。
(3)北大宣傳海報擴展閱讀:
兼容並包是中國蔡元培提出的學術主張和辦學方針。蔡早年曾深受19世紀初柏林大學創辦人馮德波的影響,任北京大學校長期間,為配合當時新舊思潮的激戰,申明「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主義」,強調不論何種學派,聽其自由發展。
並據此對北大施行整頓改革,堅持革新進步,不贊成因循守舊,尤其反對倒退復辟,先後聘請了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錢玄同、劉半農等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任教,對推動北京大學的進步和新文化運動的進一步開展有積極作用,客觀上也有利於馬克思主義學說的早期傳播。
蔡元培提倡思想自由,兼容並包,是要打破封建文化專制主義的束縛,發展新文化。北大因此不再是封建體制內成批生產候補官僚的冰冷機器,而成為「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散發著人性光輝和科學理念的人才成長的搖籃。
D. 北大才女模仿的世界名畫叫什麼名字
《奧菲利亞/沉思一刻》(Ophelia/Pause for thought)
是畫家皮埃爾·奧古斯特·庫特創作的一幅油畫作品。
E.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請你為世界讀書日設計一張海報吧要有打動人的宣傳語,還可以,配上好看的圖畫哦
「世界讀書日」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
1. 書香與夢想齊飛,閱讀與人生相伴。
2. 正學故里,書香寧海。
3. 與書為伴,讓心靈駐足,傳承文明,創造知識時代。
4. 與書籍一同起航。
5. 博覽群書,開拓視野。
6. 讀書的態度決定人生的走向,讀書的厚度改變人生的高度。
7. 營造書香社會,共建和諧新鄭。
8. 酒的香濃遠不及書的意濃。
9. 讀書使青春展翅,知識讓生命飛翔。
10. 我讀書,我快樂;我讀書,我飛翔;我讀書,我陶醉。
13. 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冰心
14. 樹立良好讀書風尚,促進文明校園建設。
15. 倡導讀書風尚,爭創文明城市,構建和諧社會。
16. 品書香、長知識、強素質、多受益。
17. 靜心閱讀,感受文字之美;體驗情境,盡享讀書之樂。
18. 閱讀就像吃東西,不要偏食,要多樣化,要開發出各種精神上的味酶
19. 我讀書,我智慧;我智慧,我讀書。
20. 暢游書香林,讀書伴我行。
21. 抓緊時間讀書,譜寫美麗人生。
22. 只有書,才能給我們翅膀帶我們飛向真理的天空
23. 快樂的人愛讀書,讀書的人最快樂。
24.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請保護好我們的階梯,它能讓我們走近理想。
25. 生活的全部意義,在於無窮地探索未知的東西,在於不斷地增加更多的知識。
26. 多讀書樂讀書會讀書讀好書。
27. 閱讀優秀書籍,培養高尚情操。
28. 書是人類心靈的反光鏡,也是映射凡塵的轉折點。
29. 讀出未來,書送希望。
30. 把閱讀變成一種習慣,把寫作當作一種思考。
F. 北京大學校徽怎麼畫
很高興告訴你!
北京大學校徽由魯迅先生於1917年8月設計完成。「北大」兩個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構成背對背的兩個側立的人像,而「大字」構成了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的理念在於,要「以人為本」;校徽的象徵意義在於,北大當肩負開啟民智的重大使命。北京大學在2007年修改了標志,在魯迅先生設計校徽圖案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和發展,標志形似瓦當,兼有篆刻風韻,具有鮮明的中華傳統文化特色。校徽突出一個辦學理念,即大學要「以人為本」。大學,因而大,更因大學生而大。也有人說,上面的是學生,下面的是,教師就是要甘為人梯;學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於藍勝於藍。原北大校長許智宏說,真正的「大」學,學術之大,責任之大,精神之大,盡在其中。
為你解除疑惑是我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