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樂平話的贛語簡介
贛語是江右民系使用的主要語言,亦為漢藏語系漢語語族的一門聲調語言,主要通行於江西大部、湖南東部、湖北東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的西北部等地區,是該些地區事實上的公用語。使用贛語的人口大約在5200萬,約佔中國人口的5%左右。
樂平話即樂平贛語,屬於贛語鷹弋片,它保留了贛語的諸多共性,同時也不乏自身的特色。贛語鷹弋片以鷹潭話話為代表,通行於江西的鷹潭市、貴溪、余江、萬年、樂平、景德鎮市(部分)、余干、鄱陽、彭澤、橫峰、弋陽、鉛山。鷹弋片的其特點是:「佢」讀作送氣清音[kʰ]或[ʨʰ],但余山、弋陽、鉛山例外。
㈡ 不亦樂平的意思
1、簡述:
不亦樂乎(bù yì lè hū):用來表示極度、非常、淋漓盡致的意思。出自 《論語·學而》。
2、拓展:
【近義詞】:不可開交、淋漓盡致
【用法】: 作謂語、狀語;形容動作、狀態到了極端地步
㈢ 景德鎮導游詞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景德鎮是中外著名的瓷都,與佛山、漢口、朱仙鎮並稱中國四大名鎮,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甲類對外開放城市。現轄一市一縣兩區,即樂平市、浮梁縣、珠山區、昌江區,面積5256平方公里。景德鎮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重要組成,也是國家重要的山水生態歷史文化名城。
景德鎮經濟發展水平較高,02年以來更是加速崛起,預計到2020年,人均生產總值將超越10000美元,基本實現現代化。景德鎮由於制瓷歷史悠久,瓷器產品質地精良,對外影響大,「瓷都」兩字成了景德鎮的代名詞。到2007年,景德鎮已經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全國文明衛生城市,江西省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不僅在江西省的此類記錄上作出了零的突破,同時也也成為了江西省此類考核的四連冠。
市樹市花,1985年9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景德鎮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通過評選,將樟樹定為景德鎮市市樹,將茶花定為景德鎮市的市花。
古窯瓷廠為古陶瓷製作區,生動地再現了景德鎮古代陶瓷製作工藝的全過程。這里有6 間古胚房,為珍貴的中國古代工業建築實例。每組胚坊似封閉的三和院或四合院,由三棟四棟向院內敞開的建築組成。胚房內,工人們以傳統的手工制瓷工藝操作,妙手神工讓遊人驚嘆不已。廠內還有一座古樸高大的名式鎮窯。此窯以松柴為燃料。窯長18米,成直躺的鵝蛋形,前大後小,尾部砌築高約21米的薄壁煙煙囪。這是古代建築工匠巧妙利用曲木重心和彎曲外型立築架梁的結果,可謂匠心獨具,也是我國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觀。
㈣ 樂平話的特點
第一人稱代詞多說「nga」、「nga li」。 多數方言梗攝字沒有[aŋ]、[iaŋ]、[uaŋ]的白讀系統。樂平話其實很有意思的,與江西許多地方都不同,有較大的區別。樂平話語中還存在一些其它地域已消失的古老的用語和文言,很多已很難考證。如:我們把茄子稱落蘇,江浙一帶的人也叫落蘇。落蘇是古代吳國越國的叫法,可以想像,古代樂平有著大量的越國移民,由於交通不便,當時的語言被保留了下來。我們問「你從哪裡來」,說「從何地來」,這是不是和古漢語很像呢?還有的一些稱呼與用詞,與其它地區也不相同。如絲瓜稱蔓瓜,荸薺稱才仂,辣椒稱稍椒。由此看來,文言詞彙用在口語中也是很可笑的。文言被當作口語在樂平話中還有很多,例如桌子,在樂平口語中皆稱台盤,結束或停止稱收刀,東西壞了稱殘破。樂平話中形容臟的用語尤為形象,說一件事物很齷齪時,就像看到了一泡屎,往往是一撇嘴眼一斜說,形屎哩!
在日常用語方面,樂平話與普通話也大不相同,總感到很多詞彙都是很古老的。如,蒼蠅稱為烏衣仂,蟑螂稱擦毛仂,知了稱唧伢仂,蜘蛛稱喜喜仂……喜蛛是很多A人都知道的,是古人為了吉祥所稱,現在已沒有人再這樣稱呼了,而在樂平卻保留了下來。
樂平在人的稱呼方面與其它地區也不盡相同,初來乍到的外地人一時半會兒是弄不懂的。如管奶奶叫媽媽(念起來重音要放在前一個媽上),媽媽叫姆媽,叔叔叫戽喂,而舅舅的叫法便是書面上的娘舅……
樂平話中,聽到類似親嘴的聲音,你也許會好奇,「你們這兒滿大街都是親嘴聲是啥意思?」其實那是代表「不」或是沒有的意思。樂平話在這里顯的很省事了,不需要開口說話都行。同樣,在表示同意或贊成時,也是不用開口說話的,只是口唇略微張開,舌頭頂住上顎,然後猛地彈下,發出「嘖」地一聲便是了。
現在流行的驚嘆語「哇」,說是從港台傳入的。樂平話在表示驚奇時比簡單的「哇」一聲來得要生動得多。當你講一件奇聞,他們感到小小的驚奇時便會輕輕說一聲「哇擦」,再大一點的驚奇便是「哇擦擦」,隨驚奇程度的遞增,那個「擦」字也就隨之增多,直至「哇……擦擦擦擦擦……」驚嘆時伴以目瞪口呆的表情,十分有趣。
㈤ 江西省樂平市農村鬧洞房彩語
如果公務員私吞,你在掌握線索或證據的基礎上,可以向該縣市紀檢監察部門反映,也可以直接向該縣市檢察院反貪局舉報。
江西省,樂平市,鬧洞房,農村
如果公務員私吞,你在掌握線索或證據的基礎上,可以向該縣市紀檢監察部門反映,也可以直接向該縣市檢察院反貪局舉報。
㈥ 求樂平當地白酒文化
樓主,在樂平喝白酒必須要學會叫酒拳,可以給你適當參考一下。
樂平從古至今已有1800年的歷史,在這么長的歲月中必然有很多文化所傳承下來;本人覺得樂平的酒拳就是一大特色。通叫行酒令,酒桌上的規矩和禮儀是很多的 非常講究 從一個得酒德也可以看出一個的大致為人。
叫拳 樂平話與國語對譯:
1————點子高
2————二喜好
3—————三星罩女
4————四喜財
5——————(沒的叫 叫地罰酒)
6——————六壽空
7——————造化七 或七個巧
8——————雙發財
9——————快里
10——————叫十搞不好你到娘家去地都 夢姑找你曖昧啊 哈哈!~
另外:江西樂平人都知道當地的贛王白酒,超市和酒店都有賣的吧,你要是有閑情就到他們的酒廠里親自買上點,地址好像在童家山那邊吧,我喝過,味道不錯的,江西白酒特色咯。自己克嘗就曉得。。
樓主給高分哈。。
㈦ 樂平十大最好玩的地方 樂平哪裡好玩 樂平
大歷十才子。是指唐代大歷年間的十大詩人。據《新唐書·文藝,盧綸傳》載:「綸與吉中孚、韓棚、錢起、司空曙、苗發、崔峒、耿津、夏侯審、李端,皆能詩,齊名,號大歷十才子。」他書所載,十人姓名略有出入。他們都依附權貴,詩作多為飲宴點綴和送別應酬。但也有一些較好的詩,如盧綸的《塞下曲》等唐代宗大歷年間10位詩人所代表的一個詩歌流派。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偏重詩歌形式技巧。據姚合《極玄集》和《新唐書》載:十才子為李端、盧綸、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審。
盧綸唐代大歷十大才子冠冕的盧綸,詩名遠播,但卻屢試不第,人生與仕途都極不順利,但他廣泛的交遊使他成為一個活躍的社交家,並最終藉此步入仕途。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
韓翃(?-785?)唐代詩人。字君平,南陽(今屬河南)人。天寶十三年(754)進士。肅宗寶應元年為淄青節度使幕府從事。後閑居長安十年。大歷後期,先後入汴宋、宣武節度使幕府為從事。建中初,德宗賞識其《寒食》一詩,任駕部郎中,知制誥,官終中書舍人。為「大歷十才子」之一。因許堯佐將他和柳氏的戀愛故事寫成《柳氏傳》而頗有名氣。其詩多送行贈別之作,善寫離人旅途景色,發調警拔,節奏琅然,但乏情思,亦無深致。明人有《韓君平集》。《全唐詩》僅存詩三卷。
吉中孚[唐](公元?年至七八六年左右)字不祥,楚州人,久居鄱陽,大歷十才子之一。生年不詳,卒於唐德宗貞元初年。工詩,與盧綸、錢起等齊名。初為道士,後還俗。至長安,謁宰相。有人薦於天子,日與王侯高會,名動京師。未幾,進士及第,授萬年尉,除校書郎。又登宏辭科,為翰林學士。歷諫議大夫,戶部侍郎,判度支事。中孚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
錢起(722-780?),字仲文,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人,天寶十年賜進士第一人,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稱錢考功,翰林學士,與韓雄(左)羽、李端、盧綸等號稱大歷十才子。又與郎士元齊名,人為之語曰:「前有沈宋,後有錢郎。」題材多偏重於描寫景物和投贈應酬。
錢起當時詩名很盛,其詩多為贈別應酬,流連光景、粉飾太平之作,與社會現實相距較遠。然其詩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風格清空閑雅、流麗纖秀,尤長於寫景,為大歷詩風的傑出代表。
司空曙(約720-790?),字文明,一作文初,廣平(郡治今河北永年東南)人。曾舉進士,為劍南節度使幕府,官水部郎中,為「大歷十才子」之一,其詩樸素真摯,情感細膩,多寫自然景色和鄉情旅思,長於五律。
苗發[唐](約公元七五六年前後在世)字不詳,潞州壺關人,大歷十才子之一。生卒年均不詳,約唐玄宗天寶末前後在世。初為樂平令,授兵部員外郎,遷駕部員外郎。仕終都官郎中。發常與當時名士酬答,但詩篇傳世頗少。
夏侯審[唐](約公元七七九年前後在世)字、里、均不詳,為大歷十才子之一。生卒年亦均不祥,約唐代宗大歷末前後在世。建中元年,(公元七八o年)試「軍謀越眾」科及第。授校書郎,又為參軍。仕終侍御史。初於華山下購買田園為別業,水木幽閑,雲煙浩渺。晚年即退居其中。審吟詩頗多,但傳世甚少。
耿湋,
唐大歷十才子中,除盧綸外,還有一位與盧綸同為河東(今山西永濟)人,這就是耿湋。
現可見關於耿湋的資料很少。耿湋生年,聞一多先生《唐詩大系》定為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其實並無根據。現可知的是他寶應二年(763年)進士及第。姚合《極玄集》卷上和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九都說耿湋為寶應二年進士。對於耿湋及進士第後的仕歷,除《唐才子傳》所載稍微具體點外,其他各書記載均極簡單,並且相互矛盾。《極玄集》說他官至左拾遺,《郡齋讀書記》也說為左拾遺,而《直齋書錄解題》與《新唐書·藝文志》卻說為右拾遺。崔洞(一作峒) 不詳
㈧ 不亦樂平的意思是什麼
應是不亦樂乎
【詞條】:不亦樂乎
【讀音】:bù yì lè hū
【釋義】: 乎:文言中用為疑問或反問的語氣助詞,這里相當於「嗎」。用來表示極度、非常、淋漓盡致地意思。
【出處】:《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用法】: 作謂語、狀語;形容動作、狀態到了極端地步。
【近義詞】:不可開交、淋漓盡致
【示例】:: 哎,那罵得可真也是不亦樂乎。 ——郭沫若《屈原》第五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