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自行車越野活動策劃書
1、獲得的策劃者首先對地形要了解。要麼先前就熟悉,要麼活動之前探好路線;版2、既然是越權野,那肯定是就騎山地上山了,難度要把握好,以泥沙路面灌木叢為主,配以一定的上下坡;3、越野的時間控制在2-3小時以內,前後再加各1小時的往返,5小時以內最好;4、各種維修工具、急救用具,要配一個業余的或專職的急救醫生,用於處理擦傷、摔傷等;5、個別有一定危險的地段要配以警示標識,全程路線指示要清楚,因為如果有人帶隊但防止有人掉隊。如果不是比賽的話,是一般的俱樂部越野活動大概准備這些就可以了。
❷ 山地休閑運動基地建設項目立項報告可行性研究哪裡有
做過類似山地休閑運動基地建設項目立項報告可行性研究
❸ 如何寫山地自行車基地建設方案最好有一個方案模板
樓主你的問題太有氣勢了!你在哪建啊?建好了能不能讓我去玩啊??
設計方案嘛,應先介紹一下情況:為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的號召,倡導低碳生活,發展山地自行車運動...某某(公司)決定投資在哪裡建設山地車運動基地....
然後寫基地的各項配置,比如越野場地啊、飛包場地啊、攀爬場地啊、U型池啊、出售整車及配件的賣場啊、出售服裝護具的賣場啊、美眉教練陪練啊、棋牌、洗浴、桑拿、按摩啊之類的....
然後就是作圖了,一般包括總體布局景觀設計圖、建築施工圖、場地施工圖、還有比較細的類似給排水、電力、門禁安保等....
網上的設計方案模板還是不少的,基本上都是小區、房地產項目的,不過值得借鑒的地方還是不少。。。
❹ 林場承包規劃書(養殖計劃書)
雞養殖創業計劃書土雞養殖創業計劃書;一、項目介紹;項目名稱:果園生態養雞;經曹范圍:土雞、土雞蛋.黑山羊.土鴨;項目負貴人:;員工人數:3;項目投資:8萬元;場地選擇:;項目背景:;在縣委組織部對大學生村官紮根墓層,創新創業的不斷;二、市場分析;1、市場需求分析;隨著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的生活;2、市場競爭與效益分析;經濟效益分析:年飼養1
雞養殖創業計劃書 土雞養殖創業計劃書
一、項目介紹
項目名稱:果園生態養雞
經曹范圍:土雞、土雞蛋.黑山羊.土鴨
項目負貴人:
員工人數:3
項目投資:8萬元
場地選擇:
項目背景:
在縣委組織部對大學生村官紮根墓層,創新創業的不斷引導與鼓勵下,在鎮黨委的正確領導和悉心指導下,石井鎮大學生村官充分發揮自身的經驗優勢,結合當地實情,引導廣大農民積極創業增收。創建果園養雞立體養殖中心.
二、市場分析
1、市場需求分析
隨著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的生活水準產生了不斷變化,特別是吃食方面,普遺追求無公害和土味、野味,生態土雞養殖場正是迎合人們對「土』字的要求,利用優質雞苗,在環境優美,無污染的大自然放養,在高山果園間可食天然蟲草,鮮錳、ik*11等,又以補飼玉米、稻穀、地瓜、糠扶等雜糧為主要飼料,運動充足,山地放養時間為5個月以上.所以,其雞體緊湊,羽毛光亮,眼大有神,皮薄骨細,肌肉豐滿結實,脂肪沉積適度,酮體漂亮,肌肉中氨墓酸含量高,而且品質細嫩、口感好,味道鮮關,風味獨特,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同時,由於土雞和土雞蛋營養豐富,是少年兒童發育和老年病後恢復的進補品,有著與圈套養雞所不能具備的特點,因此,該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
2、市場競爭與效益分析
經濟效益分析:年飼養1000隻土雞,需雞苗、飼料、防疫費等生產成本2. 1萬元,其產出土雞、土雞蛋收入為3.6萬元,除去成本,獲利1. 5萬元.因此,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社會效益分析:高山無公害食品是當今社會人們在吃食方面所想往的,高山放養土雞正是迎合了社會的需要,滿足人們的需要,對增強全社會體質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果園間放養土雞有利於提高土壤肥力和害蟲防疫,因此,建規模土雞放養具有一定的社會效益.
生態效益分析:林地放養土雞有利肥沃林地,吃食害蟲,具有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
三、項目計劃
1、近期計劃
在一年之內,將養雞場辦成養雞企業.養雞企業包括2個養雞場,實現輪換放養模式,進行批量銷售.另外,組建與參加養雞合作社,綜合養雞戶的力量,建立品牌,提高聲譽.實現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
2、遠期計劃
在三年之內,建立土雞,果園,林地以及其他家禽多樣化綜合發展模式.養殖企業將承包荒山、林地,利用土雞糞便發展果園,經濟林木.另外,本企業將進行土雞產品深加工,如速凍土雞,土雞餐館等,增大產品的附加值,提高經濟效益,最終成為立體的生態的多樣化的綜合養殖企業.
四、成本預算
1,薪資預算
雇員3人,飼養員2名,每人月薪600元,技術員1名,月薪1000元,共計26400元/年.
2,投資預算
說明:投資預算按一年的時間計算.
(1)場地建設費:5000元
(2)辦公、飼料間:6000元
(3)運輸車一輛:23000元
(4)按年飼養土雞1000隻計算:雞苗2000元.疫苗葯品2000元,玉米,糠扶等飼料3. 5萬,水電煤費2000元
(5)網子,料罐,油費等其他雜費3000元
綜所上述,一年的投入資金需要7. 8萬.因為土雞在一年內分為2批飼養,所以前期投入資金不需要7. 8萬.按雞苗,疫苗葯品,飼料三種大宗耗費計算,第一批土雞需要21000元,前期投入資金約為1.45萬,雞場總投入為3. 55萬,另有2萬流動資金.(注:在市場分析中的成本不包含農用車費,因定場所費用是摺合計算的.)
3、經營成本預算
年飼養土雞1000隻,總成本為2.1萬元,每隻土雞成本為21000/1000=21元
五、風險預測
1,經營風險
(1)選擇經營場地的地理位置是否合理;
(2)蛇鼠等害物的侵襲;
(3)雞苗是否高數量存活;
(4)疾病的防治是否到位;
(5)銷路是否暢通:
(6)飼料等物品的價格是否低廉,實際投資是否超出預算;
(7)管理制度是否完善.
2、控制辦法
(1)選擇經營場所必須進行實地考察,多選幾個點,多提幾個方案、請專家評價選最佳方案.
(2)雞舍設置合理,場地進行蛇鼠防禦工作.
(3)採取優質雞苗,提高工作人員育雛技術,建立科學、高質量的育雛室.
(4)聘請專業土雞疾病防治技術人員,將疾病防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5)建立合作社,擴大影響力,打開銷路『
(6)囤積飼料,多家比較.合理購買,對每次投資要進行經濟核算,在預算時要賞松或上下互補.
(7)採取先進的管理制度,合作社一農戶一雇員相結合的模式.
六、市場營銷
1、營銷策略
大戶與散戶相結合,組建專業合作社、增加商品產量,逐步擴大市場,最終打造品牌.
2、營銷方式
(1)熟人推薦:利用熟人介紹。
(2)公關營銷:利用合作社關系,由合作社推廣營V.
(3)宣傳推廣:到各鄉鎮、城市綜合市場進行宣傳推廣工作,特別是城市裡主要的綜合市場的宣傳.
(4)酒店宣傳:到酒店、餐館、農家樂等地方宣傳.
(5)人員推銷:直接推銷.
(6)街道設點:在主要綜合市場設立銷售點,進行直接銷售.
3.經營計劃
(1)將養殖場發展成2個,形成輪換放養模式.
(2)聯系小販和大的收購戶,穩定銷路。
(3)成立養雞合作社,實現規模化經營.
(4)設立街道銷售點,提高經濟效益和知名度.
(5)聯系酒店、餐館等,建立固定的買家.
(6)近期計劃完成,將實施遠期計劃,最終建立多樣化綜合養殖企業.
❺ 誰有生態農業方面的創業計劃書,發圖給我,或者可以發電子檔給我謝謝各位大神!!
前瞻產業研究院有很多完整的生態農業創業項目案例,可以去參考下。一、基本情況福建寧化縣淮土鄉寒谷村,著名的革命老區紅土地,長征出發地之一,地處該縣西部沿307省道延伸。以贛相鄰四面環山紫色風化頁岩土為主。全村303戶、1296人,主要特產:山茶油、地瓜干、辣椒、豆角干、酸菜乾等。交通方便距離寧化縣25公里、距永寧高速客家祖地石碧出口8公里。江西石城縣20公里,江西瑞金市67公里。江西南昌市3小時路程。長寧永鐵路建設中,完工後距離火車站10公里左右。村周邊主要風景名勝--中國著名的世界石碧客家祖地、道教名山—寧化祖山東華山、---龍華峰、---通天岩名勝風景區。還有距離寒谷村3公里一眼長年源源不斷天然溫泉和20米高的瀑布龍潭生態風景區等有待開發。寒谷村氣候屬中亞熱帶氣候,因山地走向及高低地形變化復雜,造成日夜溫差懸殊,干、濕、冷、熱明顯,光照充足。平均氣溫為17.5℃,極端最高溫度為38.3℃,最低氣溫-3℃。年日照總數達1900小時,相應濕度81%,平均年降雨量為1633.6mm,雨量時空分布不均,一般中低山地多於高山丘、河谷盤地。多年平均陸面蒸發710~750毫米,水面蒸發890毫米,無霜期214~218天。二、規劃依據: 1、區位優勢。寒谷村緊靠閩贛兩省兩個縣城交界,交通便利、經濟基礎較好,而且兩個縣城有常住人口63.6萬多人,流動人口近2萬人,有強大的消費群體做後盾,具有能消售、能帶動的優勢和消費群體消費層次較高的優勢。5 2、地理優勢。寒谷村處於武夷山脈南端、寧化縣城的西部,平均海拔300~400米,龍華峰海拔500米。最高東華山1140米。區域自然環境良好、生態植被豐富、山上主要經濟林種植多年生山油茶3.5萬畝。黃連木- 生物柴油樹種的發源地。村有耕地870多畝,可開發利用500畝。800多畝山地幾乎全部荒蕪,水庫資源200多畝沒有得到有效開發利用。非常適合發展養殖業及種植業。可開發利用土地資源豐富:土壤為酸性沙質土壤與黃粘土壤。是亞熱帶特定的生物氣候形成的,表現出典型的土壤地帶性特徵。地帶性分布的水稻田地有灰泥田土和黃泥田土。呈非地帶性分布的水稻田有紫泥田土和石灰泥田土,旱地及山地土壤以紅壤、黃壤、紫色土為多。 3、開發優勢。現在村裡水、電、有線電視網路,移動通訊網路覆蓋100%:電話,寬頻、水泥公路,新蓋學校、衛生所;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近年裡,村裡的青壯年勞動力大部份都已外出創業,部分家庭已經進城買房居住。給開發利用這片土地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當前,國家的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開發農業產業鏈。省市縣政府出台農業發展優惠政策支持農村項目:可形成規模化、市場化的持續發展。發展前景也非常廣闊。生態農業項目給以投資者長期的豐厚回報。 4、產權優勢。3.5平方公里的區域,產權由同一法人所有,有利於形成產業集聚、集生產基地+公司+生產+農戶合作+深加工+市場銷售+服務;場地規模化,產品品牌化發展,對吸納周邊分散農民參與的引力較強,生態農業有利於整體開發。 5、政策優勢。海西建設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國家支持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較多,統籌城鄉發展的力度明顯加大,且又與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同步,為加快開發迎來了難得的戰略機遇期。 6、市場優勢。寧化和石城縣近年來經濟社會取得明顯成效,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8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74元,但休閑度假旅遊業發展緩慢,休閑娛樂功能滯後,開發的目標人群空間大,主要壓力是如何引導消費和引領消費潮流。三、建設思路本規劃以具有旅遊價值的農業資源和農產品、農耕文化為前提,以規劃、設計、修建為手段,以創設現代化經營管理理念為載體,以輸出觀光、休閑、採摘、購物、品嘗、農事活動體驗和傳統農耕文化回味為目的,把新農村建設與體現傳統農庄風貌結合起來,把農業生產與旅遊觀光結合起來,講求「原汁原味」,避免「視角污染」,追求設施與農業系統、生態系統、人文景觀系統的和諧統一,圍繞農庄活動場所,依託農業文化景觀、農業生態環境、農事活動、農村聚落及農村傳統的生活習俗資源,向遊客提供一種自在、自然、幽靜、野趣、新奇的新型游樂空間,盡力體現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消費心態,形成一個集旅遊觀光、農業高效、優化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功能為一體的原生態農業旅遊、休閑、娛樂新型農庄。四、建設內容 1、種植園區建設。圍繞基本農田,建設50畝長豆角種植園,種植採取小畦種植、標准化作業,盡力體現田園風光;建設50畝牛角辣椒種植園;建設50畝以上蔬菜用於脫水蔬菜生產的植園;達到生產加工出口的生態標准蔬菜基地。建設50畝保護地溫室大棚反季節蔬菜種植園,長年四季有提供新鮮蔬菜供應周邊市場,豐富周邊老百姓的菜籃子,和日常所需的生鮮蔬菜;按國家規定無公害食品生產標准生產;合理搭配,並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四季生產、四季銷售,既體現觀賞性,又體現食用性。 2、栽植園建設。圍繞現有200畝蔬菜種植基地配套,進行改造,提升和擴建;田攏和綠化帶上增加新特優時令水果種植,規劃修建田邊,水渠道,排水系統等均勻可以種植。盡力達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果,同時起到綠化和觀賞的立體生態園林效果。 4、養殖園區建設。圍繞25畝人工水庫工程,可以投放魚、鴨、鵝等配套生產;實施捨飼和網欄養殖,把肉食性和觀賞性結合起來;另外建設20畝地特種珍禽養殖基地,10畝山地養土雞區、500隻兔養殖區、其他如羊、牛、等家禽養殖區。 5、生態系統配套。按照山地農業開發的立體框架,以宜則宜配套生態功能。25畝的水庫一座,建造200畝的栽植園,在栽植園建設景觀林帶;改造300畝山的經濟林和觀賞林帶,盡力體現田中綠野、山中綠蔭、道中綠廊、溝中碧水、園林中花、草、樹相映襯。 6、休閑設施配套。在生態園區建造休閑賓館一座,可以接待200人左右,配套建設會議室、ktv、餐廳、茶座,包廂。土特產批零門店;小吃店;建標志性門庭2個,改造提升一條專職旅遊公路3公里、開辟旅遊登山石階路1公里;建停車場2個,打通一條觀光巡迴幽靜田間院落小路;依託雷公山風景區沿途改建一座登高觀景標志性閣樓,修建休息亭,架橋等安全設施連成自然山水園。管理房、清理河道、簡易碼頭,設置攀岩、速降、溜索、蹦極、素質拓展、野外生存、帳篷野營、模擬探險等項目。旅遊公廁、保潔設施、觀景設施、修復古建築、完善標識系統等。一處高山流水景觀,一處石拱橋式的小橋流水景觀;休息亭台、一座游泳池。 7、基礎設施配套;規劃5000平方土地建設農產品深加工廠房,加工機械購置;種養基地的水道改建,輔設水網;鋪設路燈,建設排洪、排水渠等,耕作機械、力爭做到設施齊備、功能齊全,節能高效、循環利用。通過以生態農業園林的實施建設。把寒谷建設成閩贛農特產品的集散地、風光展示的寫作攝影基地。
❻ 廣西桂林資源縣的農業發展的方案(參考)
資源為廣西典型的高寒山區縣,上世紀90年代以前,交通一直不便,通過近十幾年堅持不懈的努力,以交通為主的基礎設施得到了明顯改觀,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制約全縣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得到有效緩解。資茳防洪堤建設、小流域綜合治理、自然林保護、退耕還林、沼氣建設等項目實施,為發展生態型農業奠定了生態基礎。中低產田改造,旱地節水工程、水利配套工程、測土配方工程等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項目實施後,建成苄效灌溉(保水田)農田面積5.8萬畝,占水田面積的65.2%,農田生態工程占農田總面積的60%以上。資源縣於2000年由國家環保總局批准為全國生態示範區試點,經過8年的試點建設,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並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為資源生態農業全面發展起到了良好的示範、推動作用。 該縣自上個世紀90年代末便著手啟動「興果菜富農」生態農業工程,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等獨到的生態環境,以無公害夏秋季節蔬菜和無公害水果為重點,突出無公害品牌優勢,大力扶持「名、特、優、新、稀」水果和蔬菜生產示範基地,經過十多年的精心打造,現已建成廣西最大的無公害水果、蔬菜生產基地,無公害臍橙已成為國家農業部生產基地之一,水果和蔬菜產業成了全縣農業穩定增效、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支柱產業。2008年該縣無公害水果、蔬菜建設面積達15萬畝,其中無公害水果10萬畝,無公害蔬菜5萬畝,葡萄(紅提)、臍橙、獼猴桃、板栗、南方梨、桃、李、柿、柚子、商品番茄、辣椒、茄子等豐富多彩、遍地開花,年總產量達27.5萬噸,年總產值67500萬元,佔全縣農業總產值的86%,農民種植水果、蔬菜的純收入年人均達2500元,占當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70%,經濟效益惠及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