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學校友會做什麼的
大學校友會就是大學裡面的人一起聚一聚,其實校友一般沒什麼用,大家都是差不多的人。
2. 鄭州大學北京校友會的概況
鄭州大學為了使鄭州大學北京校友會盡快正規運行,更好地服務於廣大校友,2006年4月2日,鄭州大學北京校友理事會部分成員在北京地壇公園舉行工作聚會,參加聚會的校友理事會成員有:王濤,劉大宏,王繼偉,周鯤鵬,張銘,侯冰,王鑫,呂常山,任軍,袁莉,呂軍亮,康曉軍,沒有參加會議的有:張貝鋒等,98級耿海將校友應邀參加指導工作.所有到會校友本著對鄭州大學北京校友會和在京校友負責的態度,暢所欲言,就以下幾個問題展開討論並形成一致意見:
一、 鄭州大學北京校友會功能定位
結合校友會實際情況,待校友會正規化運行並穩定發展後,整合各種社會資源,努力尋找市場切入點,創辦校友會實體,探索切實可行的運營模式,讓廣大校友得到經濟實惠,同時回報社會。
二、 校友會各成員分工:
凡認同並自願加入鄭州大學北京校友會的每位校友都是校友會的主人,都有為校友會奉獻的義務。目前原則上劃分為:以近幾年畢業在北京穩定的校友組成校友理事會承擔校友會的具體工作任務;較早屆的校友因目前正處於創事業建設家庭的時期,精力有限,不負責校友會的具體工作,只負責校友會發展建設指導、顧問把關和重大問題的協調工作;近幾年畢業但目前在京尚不穩定的校友,還是以自己事情為主,爭取早日穩定,同時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完成校友會委託辦理的事物。
校友理事會各職位人員分工:
會長:王濤負責校友會的全面工作;
副會長:劉大宏負責校友會的日常工作;
陶濤負責校友會人力資源和財務工作;
王繼偉負責校友會聯絡和信息咨詢工作;
周鯤鵬負責校友會宣傳工作;
張銘負責校友會文體聯誼工作;
侯冰負責醫學校友聯絡工作;
秘書長:劉大宏負責制訂校友會工作計劃,人員調配;
常務副秘書長:王鑫負責工作計劃下達、進度控制和檢查落實工作。
執行副秘書長:負責校友會工作計劃涉及部門間介面銜接和秘書長安排的臨時工作。
各部部長在分管副會長領導下負責相關工作計劃的具體實施;副部長協助部長做好本部門的工作;理事負責聯絡所負責院系的校友,通報校友會發展動態,並及時反饋校友對校友會的建議和意願。(校友對校友會的建議意見可直接發送到校友會專用郵件)
三、校友會近期工作安排
(一)宣傳工作:嚴格按照先期發布的宣傳公告對目前擁有的宣傳界面進行管理,規范其運作,具體為:1、校友論壇——逐步完成改版工作,豐富內容,增加信息容量,發展成為獨立的專用網站。2、校友錄——為了充分利用CHINAREN網站提供的空間,保證更多的校友加入了解校友會,除了管理員、負責人力資源和宣傳工作以及因校友會工作需要經管理員批准短期加入的校友外,每位校友只允許加入一個校友錄;鼓勵校友積極留言,對於重要留言可請求管理員在兩個校友錄同時轉發並置頂,置頂期限不超過10天。3、QQ群——鄭大北京校友群:該群不強制使用實名,各位校友可以自願選擇使用真實姓名或QQ昵稱。除管理員外該群成員不得同時加入鄭大北京校友實名群;鄭大北京校友實名群:全部實行實名制,並建議簡單備注入學年份和所在院系(修改群名片方法詳見該群共享),該群每天清理一次,逾期不按規定改名者留言解釋後予以刪除。除管理員外該群成員不得同時加入鄭大北京校友群。4、共性規定:(1)嚴禁將校友個人資料向校友會以外人員和未經核實身份的校友會成員泄露,一經查實立即清退並內部通報。(2)聊天或留言嚴禁帶有不健康內容。(3)嚴禁發布色情、低俗的圖片。(4)校友有任何意見、問題和建議都可以隨意在任何一個交流平台發表,但不能帶有煽動性和攻擊性。
(二)人力資源工作:人力資源部繼續收集整理和完善校友資料並根據校友所在行業完成分類工作,同時要嚴格保密校友資料,暫時規定為:1、校友理事會各成員因校友會工作需要收到相應校友資料後,要妥善保存,只能用於工作聯絡和個人交往,不得向其他任何人泄露。2、任何校友因工作和生活需要,要聯系其他校友或需要提供幫助時,可直接在QQ群、校友錄或校友論壇發布求助信息,由符合條件的校友主動與其聯系。3、對於資料完善(至少有聯系方式)的校友因工作和生活需要,要聯系其他校友或需要提供幫助時可直接向理事會秘書長、常務副秘書長和人力資源部部長任何一人發出求助信息,秘書長、常務副秘書長和人力資源部部長接到查詢信息後,經核實查詢者真實身份並徵得被查詢校友同意方可提供相應資料。(4)為了防止沒有誠信校友泄漏校友資料,請各位校友接到陌生校友電話後主動詢問其獲得聯系方式途徑,對於有疑慮的可直接找提供資料的人員落實,並報到秘書長處,便於造成不良後果後追查。(5)任何泄露其他校友資料並造成不良影響的校友,將予以通報除名。
(三)內、外聯絡工作:外聯部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同鄭州大學校長辦公室、鄭州大學上海校友會和升達經貿學院華東校友會等取得聯系,通報北京校友會籌建情況並洽談合作事宜;盡可能同更多在京校友特別是畢業較早校友取得聯系;積極了解市場信息,做好校友會創辦實體的可行性論證和前期策劃工作。
(四)財務工作:財務部校友因故沒有參加工作聚會,校友會財務制度,經費籌集方式等具體問題有待討論,隨後公布。
(五)信息咨詢工作:信息咨詢部應積極主動擴大信息資源空間,為在京校友提供盡可能多的有關工作、生活上所需的信息咨詢。
(六)文體聯誼工作:文體聯誼部適時組織舉行先期計劃的校友羽毛球賽、乒乓球賽、游泳比賽以及旅遊觀光活動(出於校友人身安全考慮,先期遠距離旅遊觀光活動由文體聯誼部組織報名,委託專業旅行社辦理);考慮與宣傳部聯合舉行校友攝影交流賽(草議看情況再定);做好10月中旬舉行的迎新及校友年度大聚會的前期策劃准備工作。
3. 求橫幅標語一個!!!關於留學生同學會的旅遊橫幅標語!
同建綠色校園,共享鳥語花香。
4. 忠縣中學校友會的校友執委會
二、校友會執行委員會(簡稱執委會)
執委會是校友會的常設機構。其基本任務是:代表校友會處理有關校友的聯誼活動和同母校溝通的有關公共事宜。
執委會由5人組成。其中:會長1人,正副秘書長各1人,委員2人。
執委會委員應具備的條件是:(一)在校友中享有較高的威望,有親和力和感召力。(二)熱心於校友會工作,具有樂於奉獻不怕辛苦的精神。
執委會的產生:原則上由上一屆執委會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經過認真協商後,提出本屆執委會的人選名單,在校友大會上通過產生。
執委會每屆任期3-5年,執委會可根據實際情況提出當屆執委會的任期時間。任期屆滿後進行改選,產生下一屆執委會。
執委會實行老中青三結合,除會長以外,正副秘書長和委員原則上由年富力強的中青年校友擔任。每屆執行委員會中至少應有一名女校友參加。
執委會的組織領導原則是:會長牽頭,集體領導,分工負責。
執委會的主要工作任務是:制定每年的工作計劃與安排;每年組織1-2次校友聯誼活動;建立校友會網站,加強校友交流和宣傳工作;提出力所能及且切實可行的為母校和家鄉獻策盡力的倡導,並予以落實;處理有關校友聯誼活動的其他公共事宜。
執委會可根據實際情況和工作需要,聘請1-3名德高望眾德老校友擔任顧問,為執委會出謀獻策,並幫助處理一些有關校友工作的重要事宜。
5. 尋找校友會宣傳語,40-50字之間,用在宣傳海報上,大家幫忙想想,謝了
上下求索,學海無涯
6. 校友會宣傳稿
在..年..月..日學抄校黨委常委會議研襲究決定,成立校友總會辦公室,正處級建制。目的是為加強我校校友工作的開展,促進校院兩級校友工作的溝通與聯系,強化學校與校友之間、二級學院與校友之間的交流,充分發揮在校生校友工作的積極性和影響力,以促進學校發展,服務校友,宣傳校友為目的,充分利用校友這一豐富資源為學校、為學生搭建和開拓一個更大更寬廣的平台,同時,促進各學院各專業校友工作的碰撞和融合,全面提高校院兩級校友工作水平,我校在(時間)成立校友工作聯會。
本聯會主要負責接待,服務,采訪返校校友,承辦暑期尋訪校友及與其他各省高校校友會的聯誼活動,協助校友總會老師開展各項與校友相關的工作。為了使校友工作的順利進行和校友工作聯會的快速發展,本聯會現面向全校11級和12級的同學進行招新工作,學生幹部者優先,望大家能夠積極報名和參與。
招新時間:)
招新地點:聯系人:
7. 急!成立校友會申請報告
校黨委:
為了響應學校黨委「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號召,貫徹學校「解放思想,打破常規,尋找機遇,發展自己」的戰略思想,積極配合學校「四大建設」的工作任務和合並搬遷重組發展規劃的實施,同時,更為了以實際行動加入鄖陽師專超常發展、再上新台階的宏大合唱,並為學校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根據有關文件精神,我們申請批准成立「漢水文化研究所」,請予審奪。漢水文化源源流長,歷史悠久,輻射廣闊,內容博大精深,影響深遠重大,不僅是楚文化的核心構成,也是中華文化的重鎮和無價之寶。可以說,對於漢水文化研究意義重大,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因為事關重大,所以,我們殷切地懇請校黨委確定一位有號召力、影響力的人士,兼任漢水文化研究所所長,運籌謀劃、給我們以具體直接的領導、支持、督促、指導為盼。特附上申請論證報告,請審閱。
此致
敬禮!
鄖陽師專科研處
2003年5月17日
附一、成立「漢水文化研究所」的現實價值和意義論證
(一)、成立「漢水文化研究所」的現實價值和意義如下:
1、豐富和拓展武當文化研究,成為武當文化研究的有機補充和外圍烘托成分。
2、搶占漢水文化研究的核心地位,吸引區域內、國內國外的文化學術界的關注,實現學校所處漢水中游的文化輻集的地域隱形價值,擴大學校在區域內、國內國外的影響。
3、有利於人們更加深入地認識漢水文化的豐富內涵,並實現對漢水民 間文化的旅遊價值、生態價值、民俗價值和社會歷史價值等進行新的估量和開發,為區域的三個文明建設提供文化資源的支持。
4、直接服務十堰市委制定的本地區經濟繁榮、社會發展的一主四大戰略,服務南水北調工程。
5、有利於發揮學術團隊的優勢,有利於一批新的學術人才的發展和成長。
(二).成立「漢水文化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和預期目標
1、全方位、多層面挖掘、整理古老而深邃的漢水文化礦藏,尋漢民族古老而深邃的文化之根,使漢水文化的精髓價值顯現出來,並最終發揚光大,走向中國,走向世界,更好地服務當地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2、漢水文化研究主要圍繞十五個方向展開:漢源文化、漢學、遷徙文化、流放文化、神農文化、荊楚文化、商旅文化、鹽道文化、茶文化、中葯文化、水文化、汽車文化、考古文化、生態文化、歷史掌故。
3、開拓新的學術視野和學術空間,活躍學校學術氣氛,吸引學術人才和學術關注的雙重投入,為形成學校良好的學風貢獻力量。
4、力爭在三至五年內產生一批有關漢水文化的神話史詩、歷史遷徙、建築、民歌、音樂、美術、民俗、農林水利、飲食醫葯、生態文化、旅遊休閑、教育傳統、自然資源的開發與保護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5、在上述基礎上,力爭開出幾門「漢水文化研究」課,比如漢水茶文化、漢水汽車文化、漢水旅遊文化、漢水中葯文化、山水文化、漢水文化概論等,緊密圍繞地方工農業生產、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展開研究,使「漢水文化」真正走出書本、書齋,走出理論象牙塔,由雅而俗,走向普及並發揚光大,使文化研究與文化市場化、產業化接軌,實現直接和間接的社會效益。
6、以漢水文化研究為載體,舉辦漢水文化論壇、全國性的漢水文化研究學術會議,拓寬教師和科研人員同外界交流以及擴散影響的渠道,宣傳學校,擴大學校的影響。
附二、成立「漢水文化研究所」的可行性論證
1、成立「漢水文化研究中心」的可行性
成立「漢水文化研究所」的可行性因素如下:
1)、有黨委的大力提倡和支持;有學校正確的政策方針保證;
2)、有近年來在我校銳意進取、超常發展的大形勢下醞釀而成的優良的學術科研氛圍;同時,還有武當文化研究所積累的成功經驗和路子可資借鑒。
3)、有學校圖書館、市博物館、市圖書館大量的文物庫存;
4)、有一支素質優良、基礎扎實、富有經驗、熱情高漲的科研人員隊伍(見後附錄名單);
5)、有相關科研課題作為依託;
6)、有一系列顯形的和隱性的價值,如前所述。
2、漢水文化研究所擬組成名單:
顧 問: 王生鐵 劉守華 邱紫華 匡裕叢 尚永亮 張新科
所 長:喻斌
副 所長: 潘世東
成 員 :潘世東 饒春球 張明義 周尚兵 王道國 劉光東 孟憲傑 王前程 甘毅臻 郝文華 蔡安延 蔡賢富 陶丹玉 劉文菊 溫偉 王進 李 洪 張曉莉 肖 鋒 黃明權 曹雲 朱全國 詹政發 饒咬成 聶在垠 羅耀松 朱曉剛 張永祿
特邀研究員:李峻 冷遇春 王天富 朱士奇 向長春 胡長林
附三、漢水文化研究擬出版叢書與研究展開方式
一)、漢水文化研究擬出版叢書書目
1、 漢水文化概論
2、 漢水文化、歷史變遷研究
3、 漢學研究
4、 漢水商旅水運史及水文化研究
5、 漢水中葯資源與中葯理論研究
6、 漢水遷徙與流放文化研究
7、 《黑暗傳》與神農文化研究
8、 漢水農林生態文化研究
9、 漢水茶文化研究
10、 漢水古鹽道與古交通文化研究
11、 漢水旅遊資源開發、設計與包裝研究
12、 漢水民歌與漢水風習文化研究
13、 世界民間故事村與漢水民間故事
14、 漢水歷史與考古
15、 漢水飲食休閑文化研究
16、 汽車文化研究
17、 其它研究
二)研究方式與成果推廣
1、研究展開方式
1)、進行校內科研立項,每年分配5---8項;
2)、進行校內重點課題招標,每年設立4個,限期拿出書稿;
3)、以我校教研人員為主,校內外聯手共同攻關,我校署名在前,校外作者署名在後;
4)、力爭多個省、市立項,爭取資金支持
2、成果推廣方式
1)、利用新聞媒體,通過拍攝新聞片、風光歷史紀實片、發表通訊、報告文學等推廣研究成果;
2)、叢書出版後,利用向各級領導、相關部門以及廣大讀者贈書、售書的方式推廣研究成果;
3)、邀請國內外相關知名專家學者,定期召開國內外各種層次和各個相關方面的學術會議推廣研究成果;
4)、創辦《漢水文化論壇》內刊,集思廣益,聚合培養人才,宣傳造勢,擴大影響。
5)、力爭開出幾門「漢水文化研究」課,比如漢水茶文化、漢水汽車文化、漢水旅遊文化、漢水中葯文化、山水文化、漢水文化概論等,緊密圍繞地方工農業生產、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展開研究,使「漢水文化」真正走出書本、書齋,走出理論象牙塔,由雅而俗,走向普及並發揚光大,使文化研究與文化市場化、產業化接軌,實現直接和間接的社會效益。 中國校友會(www.cuaa.net)中國校友會(www.cuaa.net)
8. 同學校友會怎麼籌劃
一般我們是這樣策劃的供參考:
一、活動方案策劃
(一)常用活動方案內容
1、確定名稱:返校班級畢業(入校)* *周年慶祝大會(座談會)。
2、落實活動地點,會場布置,擬定會議議程。
3、參觀校園(圖書館、體育館、教學樓、實驗室、食堂等場所)。
4、校友捐贈活動。
(二)個性化方案
為了強化聚會慶祝活動的紀念意義,給同學留下特別美好印象,返校班級組織者可根據各自專業特點進行個性化活動策劃,校友會和學院可進行協助、指導。
二、校友會提供的服務
校友會為以班級為單位,逢年返校校友聚會慶祝活動提供以下服務:
1、協助聯系返校班級聚會的校內場所(會議室、教室等)。聯系學校出席活動的領導、校友會負責人等。
2、為聚會活動提供建議程序。
3、合影及活動錄像服務。
4、安排校友參觀校園。
5、協助搞好捐贈活動。
6、組織服務校友志願者為返校校友活動提供服務。
7、為返校聚會班級提供住宿、用餐等便利服務。
8、及時在學校校報、網站、校友網站宣傳報道班級返校聚會情況。
三、活動總結
校友返校聚會活動結束後,各班級聯絡人須將校友通訊錄和聚會情況報道、活動照片、影像等資料提供給校友會,以便學校宣傳和存檔。
9. 大家給我個同學會策劃,謝謝了
你這等於是自命題作文,我要給你的幼兒園同學會做個策劃你要嗎?說清楚啊!是小學、初中、高中或者大學
10. 校慶50周年活動策劃,宣傳部策劃
第一章 五十周年校慶活動的整體思想
宗旨:回望本校、挖掘文化、展示成就、加強合作、提升人氣、鑄造品牌
目的:◇通過本次校慶活動,鑄造一個文化深厚、品質優良、特色鮮明的本校品牌形象,擴大本校在社會的影響力,提升社會的認知與美譽度。
◇通過本次活動的規模效應,建設一個生命靈動、關系和諧、人氣升騰、榮校報國的本校精神家園。
◇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完善校園網站,編撰校園的校史、開辦校慶報等信息、宣傳、交流平台。
◇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增強全體師生共同參與性。彼此關注、支持,營造「校園情懷」「師生情感」的氛圍,並為日後的相關校園活動奠定基礎。
原則:隆重熱烈、簡朴務實、重視過程、把握細節、師生共參、辦出特色
策劃構思:
一、通過對本校資料的整理與其他渠道獲得的信息互補,進行研究,深入了解本校。挖掘活動可利用信息資源,重點突出,完美展示本校。
二、針對本次50周年校慶活動,結合本校的具體情況,制訂具有鮮明性與完整性,並具有延伸力的可行性系列方案。
三、在活動中著重體現「光輝的歲月」「非凡的現在…『真摯的情感」的人文主題,以「情感」為凝聚,形成強烈的氛圍統一。
四、在活動中,改變舊模式,採取「創新性」手法,使全校師生共同關注,共同參與。
第二章:校慶活動具體策劃方案與構思
一、啟動期
啟動期內的活動意義:主要是通過廣大在校師生的共同參與,營造出校慶的氛圍。並通過參與的形式,表達出對校園的熱愛與對本次活動的重視。為日後的工作進行鋪墊。
時間:2006年5月~7月
1.成立校慶籌備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
2.研究確定校慶日和校慶范圍及名稱。
3.啟動校慶活動經費籌集工作。
4.針對「本校成立50年」,面向校園開展校慶標志和校慶禮品的徵集活動。開辟 全校師生的參與途徑,增加全體師生的關注度。
5.「我愛我校」為話題舉辦激揚文字、真摯祝福主題徵文活動,加強本此活動在學生中的情感共鳴。
6.以「校慶——師生總動員」為宗旨,舉辦「慶校慶」黑板報比賽描繪出自己眼中的校慶。
7.以「吾愛吾師」為主題開展多樣的繪畫、攝影、書法展。依此搭建老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
二、推進期
推進期間的活動意義:對學校發展取得的成就進行一個總結性的回顧,通過教師的名譽和學子的成績體現學校的實力。並為社會拓展活動奠定基礎。
時間:2006年7月~10月
1.建立各地校友聯絡站,編輯《校友通訊錄》。設立專題網站。
2.編撰校史,編印畫冊,編輯《校慶專刊》,製作光碟,設計確定校慶紀念品。
3.「五十年榮譽與夢想」本校50年的發展歷程主題圖片展。突出「成就」「榮譽」。回顧50年來學校的發展狀況,在教育設施,教學理念,師資力量,教育成果,傑出人才等等綜合反面去反映。
4.「昔日的老師,闊別多年的同學」社會尋找活動。(利用媒介)
5.「獻給母校50歲的禮物」師生紀念品製作展覽。
6.開展歌唱祖國、歌唱母校歌詠比賽。
7.繼續籌集校慶活動相關經費,設立專項基金。
三、高潮期
高潮期間內的活動意義:以「共同的母校」為線索,充分拓展,歷代本校師生對與學校的貢獻,回憶往昔,總結今日,展望未來,凝聚校園文化。
時間:2006年10月~12月
1.邀請領導、來賓、校友。
2.召開新聞發布會,在各媒體上加大校慶宣傳力度。
3.「回顧光榮歷史,展望美好未來」慶祝50周年主題論壇。邀請上級領導,歷代學子的代表、老師代表、家長代表共同圍繞本校的發展里程進行回顧和探討,並對未來進行一個展望。
4.邀請我校畢業並在社會上有較高威望的專家、學者及各界名人進行一次高水平的專場學術報告.
5.種植校友林,種下我們的愛心,種下我們的希望。
6.開辦歷屆老校友同學會,回味過去,寫下感言,拍照留念。
7.以「五十聚首,人生難逢」為主題的詩歌、散文朗誦比賽。新老校友互相合作,交流感情,獻上一份對母校的祝福。
8.「學予榮譽勛章」頒發活動。對獲得社會成就的學子和在國內比賽活動中取得成績的學生頒發本校榮譽勛章,目的是為加強與以畢業生的情感聯系與鼓勵在校師,上為校爭光的熱情。
9.大型文藝演…晚會。體現「奮斗」「光榮」「輝煌」主題。以活動的形式加強反映出學校的成果與學校的優勢。也成為凝聚校園情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0.個人DV拍攝、攝影比賽,每位師生運用自己的DV機、照相機,在校慶過程中抓拍精彩瞬間,感人鏡頭,校園風光。
四、延續期(校園外部)
延續期內的活動意義:向社會傳達本校的悠久歷史、校園文化、優勢的資源、傑出的成就,並通過相應的活動,拓展影響力度與范圍。向社會進行鞏同。
1.「放眼校園,美在身邊」公益環境活動,以「綠色校園」為切入。開辦綠色環保服裝秀。旨在率先樹立「綠色校園」的社會認知,形成本校的「形象推廣戰略」。
2.「友誼校園」牽手活動:與其他高校建立友誼校園的牽手活動,進行學術交流。同時也要考慮與偏遠地區的學校建立「愛心工程」,增加社會美譽度。
3.「示範校園」參觀活動:向社會開辟「示範校園」參觀活動。在活動期內,開放校園。讓社會(家長,學生)進行參觀。增加對本校的了解與信任。提高「生源」問題。屆時也可通過學校的宣傳資料,推薦學校的優勢與特色。給回憶,永不褪色的珍藏;給思念,自由飛翔的翅膀;給困難,輕松燦爛的笑臉;給朋友,一世不泯的友誼;給老師,我們真誠的感謝;給母校,我們永恆的眷戀!回顧歷史,我們心潮澎湃,展望明天,我們激情滿懷。沿著學長們光輝的足跡,我們前進的步伐是多麼的堅定。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母校的明天會更好!
四、參考文獻
1.《50周年校慶紀念冊》,柯永仙主編;
2.《校志》;
3.有關學校的校慶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