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山歌歌詞大全
貴州山歌
(女)太陽出來照半坡
金花銀花滾下來
金花銀花我不愛呀
只愛情哥好人才
(男)太陽出來照白夜
金花銀花滾下來
金花銀花我不愛呀
只愛情妹好人才
男:清水清來清水清,清水照見鯉魚鱗;
清水照出妹的臉,龍王立馬請媒人。
女:清水清來清水清,清水照見鯉魚鰭;
清水照出哥的臉,龍女立馬穿嫁衣。
男:天上起雲雲起斑,妹你穿紅又穿藍;
情哥穿舊又穿爛,哪敢同妹講笑玩。
女:秧雞腳高穿短裙,鷓鴣腳矮穿花衣;
雖然穿著不一樣,總愛同在水邊啼。
男:好花紅來好花紅,好花生在大海中;
有船有槳排花坐,無船無槳難相逢。
女:世間只有常青樹,人間未見常紅花;
果熟當摘哥就摘,莫叫猴子去守瓜。
男:好花球來好花球,好花就在水面浮;
有船有槳跟花去,無船無槳望花流。
女:竹子當收你不收,筍子當留你不留;
花在面前不伸手,又說無槳望花流。
男:好花鮮來好花鮮,好花開在海中間;
無風都起三尺浪,叫哥哪樣攏得邊。
女:三月花多眼也亂,四月風多浪不平;
狂草吹進燈草地,風流搞亂幾多心。
男:好花開來好花開,好花開在陡石崖;
三把樓梯不到頂,哥變猴子也難挨。
女:牽牛花藤攀石岩,不高不矮到山邊;
猴子看花不上眼,吃飽野果山上眠。
男:見妹好好哥想討,見妹俏俏哥想求;
餓貓坐在燈台底,老鼠也想來偷油。
女:一盞油燈掛柱頭,一條燈芯三兩油;
哥你有心就來點,莫學老鼠暗來偷。
男:見妹長得白皙皙,好比涼薯剝了皮;
哥想上前咬一口,又怕有人翻眼皮。
女:莫抬舉來莫抬舉,哥你抬舉妹難當;
妹臉白白是張紙,哥臉黑黑是檀香。
男:哥臉黑黑像木炭,實在不敢比檀香;
天鵝飛進白雲里,叫哥怎樣去尋雙?
女:哪個做工臉不黑?哪個燒火不冒煙?
哥你黑臉白在手,白手起家後來甜。
男:膚色不由自己選,由人喜愛由人嫌;
哥黑只是黑表面,嫩筍剝皮見新鮮。
女:白白瘦瘦妹不戀,烏烏黑黑妹喜歡;
山中楊梅妹吃過,白的沒有黑的甜。
男:妹的眼力真要得,哥我黑得有顏色;
進山去找蘿艻籽,哪個不把黑的摘。
女:山中老虎美在背,林中百靈美在嘴;
綉花枕頭美在外,種田人美在心扉。
男:山上選得花一枝,河中選得一條魚;
歌圩選得一個妹,貌美心美像珍珠。
女:哥是月亮妹是星,星子不比月亮明;
妹是池塘哥是海,池水不比海水深。
男:阿妹好比仙桃果,誰不想來誰不爭?
阿哥若得嘗一口,死去三年還復生。
女:象骨怎能當象牙?苦藤怎能結甜瓜?
麻雀怎能當翠鳥,石板怎能種鮮花?
男:遠看像蔸月中桂,近看像蔸白玉蘭;
玉蘭不比妹美麗,桂花不比妹香甜。
女:石榴不比水檳榔,甘蔗不比蜜蜂糖;
黃銅不比金子貴,月亮不比金太陽。
男:妹你長得實在美,像朵紅雲天上飛;
紅雲飄落歌台上,幾多後生動眼眉。
女:拿茶當酒飲不醉,木雕鳳凰不會飛;
妹是牆頭一根草,風里雨里無人陪。
男:妹你靚來妹你靚,畫張肖像荷包藏;
白天時時拿來看,夜裡放在枕頭邊。
女:哥你靚來哥你靚,畫張肖像在傘邊;
有人妹把傘收攏,無人開傘又來連。
男:妹你長得好端莊,頭上插花十二行;
十二行花來比妹,行行遜色又遜香。
女:哥你長得好端莊,虎背熊腰好剛強;
上山好比虎上嶺,下水好比龍過江。
男:妹你長得十分嬌,眉毛生來像柳條;
兩眼好比龍珠做,雙肩好比龍鱗包。
女:甘蔗再甜不如糖,白菜不如芹菜香;
妹是園邊菜籽鳥,哥是山中金鳳凰。
男:星星愛把月亮追,金雞想把鳳凰陪;
心想織個金籠子,又怕得籠鳥又飛。
女:妹是路邊一株梅,無人管來無人圍;
讓哥拿回園里種,免在路邊受風吹。
男:見妹生得實在乖,好比田中嫩禾胎;
哪樣變成田邊草?風吹禾草得相挨。
女:見哥生得白悠悠,好比田中嫩禾蔸;
哪樣變成田邊草?風吹禾草得相勾。
男:見妹生得白鮮鮮,好比田中嫩禾尖;
哪樣變成田邊草?風吹禾草得相連。
女:哥你長得白漂漂,好比田中嫩禾苗;
哪樣變成田邊草?風吹禾草得相交。
男:妹你長得白連連,好比冬筍放油煎;
若是得吃油煎筍,十丈愁腸苦變甜。
女:哥你生得白悠悠,好比竹篙曬白綢;
若是得穿紅綢子,檳榔泡在心裡頭。
男:新買銅鑼色似金,不敲不打不出聲;
手撥琵琶走天下,今日總算遇知音。
女:紙剪鴛鴦放窗邊,特意留來給哥粘;
鴛鴦戲水在今日,我倆相約在明天。
男:百樣鳥來百樣音,不比畫眉叫一聲;
世上姣娥千千萬,不比情妹合哥心。
女:哥你長得真精靈,虎背熊腰鳳眼睛;
世上後生千千萬,不比情哥合妹心。
男:妹你如花又似錦,勝似南海觀世音;
走過塘邊鯉魚跳,走進廟堂佛起身。
女:哥伶俐,兩眼望人笑眯眯;
望得金雞開了口,望得鳳凰開聲啼。
男:妹是路邊一枝花,哥想連根挖回家;
哥想拿回園里種,早上淋水夜開花。
女:妹是水仙花一朵,哥是牡丹花一叢;
兩枝好花同園種,冬去春來花同紅。
男:見妹生得白漂漂,柳葉眉毛柳條腰;
畫妹面容街上擺,十人路過九個瞧。
女:犁頭犁田犁尾翹,妹臉不怕人來瞧;
田坎上面種茉莉,好花不怕大風搖。
男:妹像一棵甜沙梨,哥我看見不得吃;
哥今來到梨樹下,不得吃果也攀枝。
女:高山嶺頂有口塘,天旱三年塘水干;
塘里乾涸就望水,塘中無水就望天。
男:街頭講妹好伶俐,街尾講妹好聰明;
街上有鞋哥不買,只有妹鞋合哥心。
女:村頭講哥最勤快,村尾講哥最溫柔;
村上有菜妹不買,想哥茼蒿這一蔸。
男:遠遠見妹上街來,模樣賽過祝英台;
模樣就像英台美,十分伶俐九分乖。
女:遠遠見哥街上過,模樣就像梁山伯;
模樣就像山伯俊,十分瀟灑九分闊。
男:情妹長得十分嬌,走路無風衣自飄;
腰桿就像柳條擺,好比風吹嫩禾苗。
女:哥你長得最標致,好比春筍剝了皮;
阿哥若是包筍殼,節節包妹到老時。
男:妹你長得像枝花,心靈手巧會當家;
鳳凰含珠飛過嶺,金雞急得滿地爬。
女:當家還是哥老行,玉珠算盤肚裡藏;
田頭打算到田尾,穀子滿囤銀滿箱。
男:妹你生得實在乖,好比三月嫩花開;
嫩花招蜂蜂願死,山伯氣死祝英台。
女:山伯氣死祝英台,只因山伯長得乖;
哥你也是山伯樣,妹想氣死無人埋。
男:妹你長得真聰明,惹壞幾多後生人;
蝴蝶飛進蜘蛛網,死在樹椏為花深。
女:聰明還是哥聰明,好比燈籠掛天庭;
妹是畫眉紅豆眼,想看燈籠眼難睜。
男:妹你長得美嬌嬌,情哥越看越心焦;
只恨今世無緣分,想去花洲又無橋。
女:想來花洲不用橋,哥是蜜蜂會高飛;
有心就往園里進,無心莫在園邊飛。
男:妹你生得白漂漂,好比鳳凰下九霄;
金雞無緣來結配,十二肝腸斷九條。
女:哥你生得壯墩墩,好比獅子下石門;
龍女無緣成雙對,十根肝腸斷九根。
男:妹你生得好面容,好比桃花二月紅;
只恨皇天不開眼,玉女不給配金童。
女:哥你生得紅撲撲,好比火鳥站金竹;
可惜沒有金籠子,難養火鳥在茅屋。
男:妹你長得好溫柔,好比鳳凰站枝頭;
眼見鳳凰不到手,阿哥淚水肚中流。
女:花不到手莫怨天,只要有心就有緣;
只有栽花勤淋水,春來自有花滿園。
男:妹你生得實在靚,好比後園白牡丹;
伸手摘花花落地,無緣到手傷心肝。
女:妹是後園白牡丹,年年開花三月三;
哥是蜂王蜜滿桶,無心去想妹花園。
男:妹是世上好姣娥,好比仙桃掛樹枝;
讓哥密密吞口水,天上月亮手難摸。
女:哥是海南大八哥,游過嶺來飛過坡;
只因妹的門檻矮,飛過妹門不歇腳。
男:妹你生得水靈靈,好比月在海中明;
千條竹午撈不起,白白漚壞這條心。
女:哥你長得水靈靈,好比沙中一粒金;
妹打燈籠找不到,白白燒完這條芯。
男:妹你生得白皙皙,好比塘邊楊柳枝;
哥想變成金絲鳥,飛到高枝站一時。
女:哥你生得白生生,好比木棉在江濱;
妹拿燈草樹腳種,陪伴大樹過一生。
男:門對門來街對街,哥我笨來妹你乖;
妹是牡丹哥茉莉,兩花難得共園栽。
女:街對街來門對門,妹我蠢笨哥聰明;
哥是木棉妹燈草,有心難共一條根。
男:妹的歌聲實在甜,唱得酸菜變新鮮;
挖山聽了不覺累,睡覺聽了不想眠。
女:哥的聲音實在美,唱得彩霞滿天飛;
挑水聽了不覺累,相思病死又轉回。
男:妹你是個山歌才,山歌句句口中來;
天上小鳥你唱落,水底蓮花你唱開。
女:哥你真是山哥才,頭句唱了二句來;
好比河邊竹筒車,車得水花天上開。
男:妹你乖來妹你乖,好比仙花海上開;
人人都贊觀音美,觀音還幫你拎鞋。
女:哥你乖來哥你乖,好比龍仔水面待;
人人都說鳳凰美,鳳凰幫你搭歌台。
男:妹你插田真是乖,一路插出五行來;
中間好比打墨線,兩邊好比剪刀裁。
女:我倆一同去插秧,哥插一行妹一行;
妹是蝸牛慢慢走,哥是游龍過大江。
男:插田還是妹你乖,一蔸插了二蔸來;
插秧好比雞叮米,辮子一甩春風來。
女:哥莫誇妹插得快,妹的心中有安排;
心想插完妹這塊,再幫哥插得平排。
男:百樣活路妹你乖,樣樣功夫手上來;
種畝稻田收十擔,種個南瓜兩人抬。
女:活路還是哥你乖,百般手藝你能來;
龍鳳壯錦你會綉,花邊長裙你會裁。
男:妹你長得十分靚,好比塘中水浮蓮;
妹是浮蓮浮水面,哥變藕絲水下纏。
女:哥你長得十分帥,好比青松站石崖;
哥是青松妹是柏,同去雪山站平排。
男:莫誇了說莫誇了,再誇也是人的花;
越吹好花越飛遠,不知落到誰的家。
女:莫講了說莫講了,再講也是人的蓮;
越講蓮價就越貴,不知落到誰的園。
男:這個小妹冇多高,胸前掛著兩大包。
別呢女人我摸過,冇著小妹你呢泡。
女:對面大哥發高燒,一燒燒出大氣泡。
別呢男人核桃大,你呢仿個豬尿泡。
男:這個妹子聽我講,大哥領你開間房。
大哥功夫好得很,一炮打你到天亮。
女:這個大哥你莫牛,渾身冇得二兩油。
你是中看不中用,豬尿泡當氫氣球。
男:到過南來到過北,個個誇我最成得。
冬天還泡冷水澡,別人嫌冷我嫌熱。
女:十朵花開九不同,大哥也來充英雄。
比你強呢都怕我,你算那樣毛毛蟲。
男:不是牛來不是吹,小妹跟我不吃虧。
我是將軍不下馬,一日整個三四回。
女:小妹尾你吃大虧,白費精神吹成灰。
關鍵時候不來油,縮頭縮腦變烏龜。
男:喊聲妹子要聽真,我是極品大男人。
一箭雙雕都冇怕,王中之王大力神。
女:還誇你是大力神,這種樣子整不成。
小妹我要翻個身,你就喊著腰子疼。
男:喊聲小妹你聽明,來個童子拜觀音。
樣樣花招我都會,讓你舒服又開心。
女:這個大哥聽我說,你也不會新動作。
小妹送樣好東西,送你一個塑料殼。
㈡ 如何在學校宣傳三月三山歌節
告訴他們 講三月三歌節 壯族傳統節日。亦稱三月歌圩。廣西素有「歌海」之稱,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
的民歌集會,其中以農歷三月初三為隆重。這一天,家家戶戶製作五色糯飯,染紅彩蛋,歡
度節日,有的持續二三天。各地歌節有特定的聚會場地。一般為峒場坡地。有的以竹子和布
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參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體,老人小孩亦來游樂助興。在歌
圩場四周,攤販雲集,民間貿易活躍。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里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都前來
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著名的歌圩有巴馬的盤陽河畔、都安的棉山、
田陽的喬業、田東的仰岩、宜山的下澗、柳州的魚峰山等處。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
男女青年對歌交情,情投意合者便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綉球、碰彩蛋、演壯
戲等娛樂活動。歌節不僅是民族文化的盛會,亦是民族經濟交流的盛會。為弘揚民族文化,
1984年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了「三月三」歌節活動,全廣西各地歌手雲集南寧,全國各兄
弟民族和港澳同胞、外國友人也前來觀光,盛況空前。198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把「三月三」定為文化藝術節。 O(∩_∩)O謝謝
㈢ 山歌是指什麼
山歌,即山野之歌,泛指勞動號子以外的、各種在山間野外傳唱的即興抒情曲。山歌是傳統民歌的一大類,一般把田秧歌、放牧歌等田間牧場唱的民歌都劃入山歌類。唱山歌是勞動者抒情達意、消愁解悶、驅除疲勞的最好方式,也是野外交際、呼應傳情的重要手段。山歌形式自由、內容廣泛,是反映現實最快、最能體現人們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世界的一種民歌體裁。
㈣ 怎樣申請加入山歌群
㈤ 怎麼樣用山歌宣傳柳州
山歌宣傳柳州似乎不是個號主意。
對廣西不了解的人都知道,桂林才是代表。
建議你想更好的宣傳方式。
㈥ 柳州山歌的基本內容
柳州山歌屬於民間歌謠,它的精華部分在於歌詞,因此,我們將其列入口頭文學進行申報。柳州山歌的基本內容如下: 柳州山歌有獨唱、對唱、聯唱等形式。其中對唱是柳州傳統山歌最常用且最具特色的一種形式。對唱俗稱對歌,是歌手或歌隊互相比試歌才的競賽形式,因此又成為賽歌、打擂台,具有強烈的對抗性、競賽性,一般在舉辦歌圩時進行。歌圩,是壯族人民定期集聚的傳統歌唱節日,也稱為歌節、歌會。舉辦歌圩的場所稱歌場,多選在山坡、河畔及歌手們約定的地點舉行。其規模少則數十人,多則成千上萬。時間從早到晚,乃至通宵達旦,持續數日。每逢「三月三」、中秋節等喜慶日子,四面八方的山歌手和歌迷們都匯聚在一起,舉行盛大的對歌比賽活動,稱為「趕歌圩」。歌圩舉辦之前,歌手們便相邀結伴,組成歌隊。一般都是經常在一起唱歌相熟的老搭檔組成一隊,每隊三五人不等。演唱柳州山歌都是即興創作、臨場發揮的,歌隊中通常有歌師一名,專門負責現場編詞出歌。另有歌手若干,專門負責對歌演唱。有時,歌師也參與對歌。進入歌圩,各隊互相選擇對手,擺開陣勢,相對而立或坐,群眾四周圍觀形成一個歌場。
正式的對歌比賽有規定的程序,開頭要唱開台歌,開台歌是指歌會開始、正式賽歌之前歌手們所唱的山歌。每次歌手們聚會對歌,開台時,總要先唱上幾段表示友好的客氣歌,因此,開台歌也叫「客氣歌」。開台歌的內容大都以歌手們互相表答相會重逢時的喜悅以及他們對山歌的酷愛之情為主,唱時氣氛融洽,感情篤真,其中不乏幽默的調侃逗趣。如遇新老歌手對唱,新歌手往往會乘此良機想方設法向老歌手請教,而老歌手也總是當仁不讓,把自己唱歌的訣竅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對方。在開台歌中,歌手們還常常互相稱贊對方的歌才,其語言生動活潑,還不時夾帶著一些辛辣的比喻,精彩絕倫,妙趣橫生,讓聽眾為之捧腹。
開台歌後,便進入正式的對歌比賽階段。傳統的賽歌對內容、腔調等一般沒有固定格式,賽歌一開始,歌場氣氛立刻變得緊張熱烈起來。賽歌雙方鋒芒畢露,毫不相讓,用詞詼諧風趣,出歌迅速犀利,千方百計想壓倒對方。這又表現出柳州人不甘落後,敢於爭先的性格。整個賽歌階段,歌聲此起彼伏,圍觀的群眾便成了現場裁判。每到精彩之處,群眾鼓掌歡呼,吶喊助陣,歌場情緒熱烈歡快。
賽歌接近尾聲時,雙方會自動唱起「分手歌」。一般情況下,此時對歌輸贏己見分曉,雙方對上幾分鍾後便告結束,內容多以互祝吉祥,相約下次再會為主,對歌情緒平和友好。而如遇兩隊實力相當,雙方都不肯放過這最後時機,反而利用剩下的有限時間來充分表現自己。這樣你來我往,各施其能,往往在這尾聲部分再掀高潮,讓聽眾大飽耳福。
對歌中還有一種較為獨特的形式叫盤歌,其格式較為嚴謹,歌詞大都為七言四句,對仗工整,一般採用排比句式。內容包羅萬象,多以群眾熟悉的地貌山川、花鳥魚蟲以及生活常識、農業知識為主,也有唱歷史人物、事件和故事的。 傳統的柳州山歌主要演唱壯語和柳州方言兩種語言,分為「歡」與「加」兩大類。
1、「歡」是流行於壯族聚居地區的山歌,通常也稱為「壯歡」,用壯語演唱。其基本形式是「四句歡」,每段歌為五言四句。歌詞韻腳獨特,為「腰腳韻體」。既一、三句的腳韻對二、四句的腰韻。曲調為簡單樂段的重復,分二聲部,演唱時音色質朴、淳厚、高亢,明亮,有一字對一音的特點,歡的變體很多,主要有「嵌句歡」、「勒腳歡」、「長短句歡」幾種。
嵌句歡時在五言四句中嵌入三言二句,形成「五三五」的格式。如「每逢三月里,好天氣,滿山林秀麗;百花開枝頭,嫩微微,人人都贊美。」其中「好天氣」、「嫩微微」就是嵌入的三言二句。「勒腳歡」的勒腳,是指把兩段「四句歡」的第一段分成a、b兩聯,(每聯二句)分別將其「勒」於第二段的C、d兩聯之後(即「腳」下),從而構成三段。(見圖「勒腳歡」)
這是一種獨特的歌詞重復法,曲調則是變奏型的三段體形式。
長短句歡的歌詞格式為七言二句加五言二句,但歌腔卻是七言歌詞只有兩小節(2/4拍子)旋律,五言歌詞卻有三小節旋律。
壯歡流行於市轄柳江縣、柳城縣、鹿寨縣、原郊區太陽村鎮等講壯語的農村地區。因市內會講壯語的人不多,所以,市區內的山歌是很少演唱壯歡的。
2、另一類是在壯漢等多民族長期雜居的市區里盛行的柳州山歌,叫「加」。這是各民族文化交匯融合的產物。唱「加」時,歌手按習慣約定俗成都用柳州漢語方言答唱,腔調接近口語,群眾一聽便懂,特別富有吸引力。「加」的歌詞基本形式為七言四句,一、二、四句押韻或二、四句押韻。如「高山嶺頂有蔸藤,藤小開花十二層;我倆有心爬上去,管它藤斷石山崩。」有時為強化語氣,改為以三字句開頭,如「妹心焦,想哥得多病成癆;不信你到妹門看,葯渣堆有三尺高。」這樣就形成了三七七七結構的「三言首」格式。還有因演唱情緒的不同,在歌詞中加入各種忖詞的。在演唱情歌等偏於抒發情感的山歌時,多有在歌首加特定韻(忖)詞,如以「哎」作引音,聲音由高到低,委婉纏綿。還有於歌詞句子中間加入忖詞的,如《石榴青》:「石(呢個)榴(哇)青(儷),問妹出嫁(嘛)是招親(儷);妹你招親就(呢個)招我(儷),人又能(哪)干(哪)又(哇)痴情。」而在演唱一些風趣詼諧的山歌時,又有在各個樂句中加入地方俚語作付詞忖句的。如《登登調》:「天上星子(登登嗬)朗朗稀(嘛歇歇),莫笑窮人(零零落啁親呀我的妹)穿破衣(嘛哈),十個手仔(登登嗬)有長短(嘛歇歇),山中樹木(零零落啊情呀我的妹)有高低(嘛哈)。」這些變化,使得「加」的演唱更加活潑風趣,韻味十足,地方特色更加濃郁。
除壯、漢山歌外,柳州還有侗、苗、瑤等多民族語種的山歌,各民族文化在這里相互交流融匯,使得柳州山歌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局面。 柳州山歌作為口頭文學,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它的的傳誦目的是表情寄意,即要將自己所表達的思想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交代出來,與欣賞對象達到高度一致的共鳴。
如嘆苦情的:「難了難,一筒白米煮九餐;長頸葫蘆裝糯飯,裝進容易倒出難。」
又如談情交友的:「鯉魚見水尾就擺,哥今見妹心就開;蜜蜂見花團團轉,花見蜜蜂朵朵開。」
柳州山歌包容了中國民歌中所有的表現手法,其中賦比興是最突出的特徵,這個特徵在柳州山歌中比比皆是:
如賦,即直抒胸臆:「莫唱先,三姐今天不得閑;等到明年中秋夜,再來和你唱三天。」
如比,即比喻,其中又有明喻和暗喻。明喻:「想妹想得哥心焦,想妹多來病成癆;不信你到哥門看,葯渣堆有三尺高。」暗喻:「山中只有藤纏樹,世上哪有樹纏藤;青藤若是不纏樹,枉過一春又一春。」
如興,即以他物寄意,落句點題:「百鳥飛過萬山重,口口聲聲叫艱難;銅罐里頭煨豬膽,先苦後甜要耐煩。」
此外,柳州山歌還具有民歌固有的諸多優點。
1、語言生動形象。民歌中的語言,與知識分子的書面語言有著天壤之別。柳州山歌中的語言是歌手如同信手拈來,但又生動貼切,恰到好處。柳州山歌的語言往往藉助自然環境中的花草樹木、江河山川及勞動中的用具器物。如:「穀子下錐就見米,燈草剝皮見妹心;嘴邊笑笑同哥講,眼睛斜斜望別人。」
2、充分運用誇張手法,表現勞動人民豐富的想像力和浪漫主義精神。如:「那天得見妹一面,害哥魂魄滿天飛;請了三個道師佬,喊了九天魂不歸。」
3、形式多樣化。柳州山歌一般為七字四句的組合形式,但也有靈活得變化,如三字頭的,即三七七七的句式。韻腳一般為一二四句押韻,也有二四句押韻的。壯歡則採用腰腳韻。
4、充分使用疊句和雙關詞。如:「二十七錢擺三注,九文九文又九文(久聞);蜘蛛結網三江口,水沖不斷是真絲(思)。」
5、格律化十分嚴格。柳州山歌雖然是民間口頭文學,歌手也都來自民間,大都一字不識,但由於師承關系,語言中的嚴格要求也一代一代承襲下來,其中,柳州山歌語言的平仄十分規范。 柳州山歌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其社會價值主要體現在它的功能上:
1、交友擇偶:
柳州山歌與當地傳統婚戀方式有著水乳交融的關系,也是其最明顯的社會傳統功能之一。古時,柳州民間就有以山歌談情說愛,選擇配偶的習俗。千百年來,柳州人民代代相傳,用山歌表達自己對美滿婚姻的追求,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創造了獨具魅力、膾炙人口的柳州情歌。情歌包括見面歌、贊美歌、試探歌、贈禮歌、約會歌、相思歌、分別歌等內容,其中有許多讓人拍案叫絕的精彩句段。如表示青年男女初次會面時靦腆心情的「新打鐮刀難轉彎,初會情妹開口難:心中好比擂戰鼓,臉皮好比火燒山。」贊美對方的「妹娘養妹白如藕,十指尖尖象棉球;上街走路咳聲嗽,後生聽見口水流,」互相試探問情的「星子要亮又不亮,月亮要落又不落;哥想連情又不講,冷水燙雞毛不脫。」傾訴相思之情的「破開手臂藏紅豆,入肉相思痛在心;想哥想出一身病,臉比竹葉還要青。」表達離別之苦的「送哥送到毛竹山,手抓竹子心又酸;眼淚流到竹子上,六月日頭曬不幹。」海誓山盟的「生不離來死不分,生柴不離死柴根:生來我倆共碗飯,死了我倆共堆墳。」……這些山歌比喻貼切,誇張大膽,語言樸素而感情豐富,內容平易卻寓意深刻,對答沉穩又機智幽默,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浪漫主義色彩,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2、傳承歷史:
柳州人有以歌代言的習俗,歌手們用歷史歌來傳承歷史。其中講述古代民族歷史的稱為古歌,古歌多與歷史故事和民間神話傳說有關。如流傳在柳江縣的壯族創世古歌《世間萬物從哪來》「……布農種出米,米撒滿天下;伏儀來造人,人生滿六國。根基在海屯,螞蝗牽他來;天下百姓家,我們是壯人……」(布農:壯語,即神農。伏儀:壯語,傳說古代洪水淹沒世界,因伏儀兄妹得雷王送得一顆牙齒,種下生出葫蘆,倆兄妹坐在葫蘆里得以生存,後來,他倆結為夫妻,繁衍後代。)這首古歌以壯族盤歌的方式,一問一答,講述了布衣種米、伏儀造人的壯族神話奇特的創世說。融水苗族的古歌《遷徙歌》,則用山歌的形式記述了融水苗族經過長途跋涉輾轉遷徙到融水的歷史。歌中唱道:「公從整海來(整海:洞庭湖)……公到雷公山(雷公山:指貴州雷山)……公順清江下……公到古梅篩(古梅篩:從江一帶)……沖出去,打杉告(杉告:貝江一帶)……散在元寶、九萬山……」講述了融水苗族先民原來住在洞庭湖,被苛捐雜稅所逼,逃到貴州雷山,順清江到達從江一帶流遷到融水縣境元寶山西面和南面的貝江流域。值得注意的是,壯、苗等少數民族原來都無文字,很多歷史就是通過山歌而得以流傳下來的。目前,類似的古歌已不多見,更多的是傳唱革命歷史的山歌。在2001年舉辦的柳州中秋魚峰歌圩上,柳城歌手朱明生現場演唱了一段這樣的山歌:「歷史長河彎又彎,波浪滾滾奔向前;中國有了共產黨,穿過暗礁過險灘。/一九二七大發展,澤東領導在湖南;八一南昌又起義,朱毛會師井岡山。/澤東領導工農兵,井岡山上為中心;江西起義方誌敏,百色起義鄧小平。/前輩革命辛苦多,爬山越嶺過江河;流了幾多血和汗,才有今天新中國。/十月十六走長征,八萬紅軍勇爭先;突破四道封鎖線,勇敢殺敵捷報傳。/萬里長征幾艱難,經過萬水和千山;紅軍奮勇把河渡,幾多事跡講不完。/爬過雪山和草地,一腳水來一腳泥;長征二萬五千里,勝利會師到陝西。/公元一九四八年,遼沈戰役四月間;消滅敵人四十萬,雙方決戰十五天。/淮海戰役下命令,陳毅伯承鄧小平;消滅敵人五十萬,活捉司令杜垏明……」這段山歌編詞樸素精練,語句流暢自然,一氣呵成,不得不讓人佩服歌手對歷史的深刻了解和他們深厚的山歌功力。
3、傳授知識:
柳州山歌還是柳州民間廣泛用來傳授生產、生活知識的手段,其中以盤歌和「謎子歌」最為顯著。盤歌既是傳統山歌對唱中互相盤考鬥智的方式,在農村,更是向後代傳授生產、生活及各方面知識的重要途徑。通常都採用直問直答的方式,如問:「幾時耙田幾時栽?幾時等得谷花開?幾時等得割谷曬?幾時等得妹轉來?」答:「三月耙田四月栽,六月等得谷花開;七月等得割谷曬,八月十五妹轉來。」盤歌大都採用擬人化的手法,使得對歌格外生動,極富生活氣息。如問:「哪個生來沒有媽?哪個生來沒有家?哪個造屋顛倒掛?哪個搬家顛倒拉?」答:「鴨子生來沒有媽,猴子生來沒有家;黃蜂造屋顛倒掛,螞蟻搬家顛倒拉。」又如流傳在融水地區的《盤史歌》問:「十八人,盤古開天哪時人?夏朝王朝是哪個?商朝王帝什麼名?西周王帝什麼姓?建立東周是哪人?春秋時期誰來管?戰國七雄哪幾丁?詩經又是哪人著?一統江山歸哪人?秦末起義誰帶頭?萬里長城哪時建?建立西漢是哪個?另立東漢是哪人?三分天下哪幾國?神機妙算是哪人?七步吟詩是哪個?又是哪個立東晉?南北江山哪朝廷?隋朝皇帝什麼姓?開基唐皇什麼名?大唐詩仙詩哪個?唐末起義誰當先?五代十國幾多久?宋朝皇帝是何人?南宋皇帝哪一個?哪位英雄抗金兵?遼金又是幾多年?元朝皇帝是哪人?明朝開基是哪個?明末起義誰當先?清朝皇帝幾多個?金田起義誰頭人?」答:「十八人,黃帝算起是古人。夏朝王帝是夏禹,商朝王帝是商湯。西周王帝是姬發,建立東周是平王。齊楚燕秦韓趙魏,春秋時期五霸官。詩經原是孔丘編,一統江山歸秦皇。陳勝吳廣打天下,萬里長城秦朝王。武帝劉秀立東漢,建立西漢是劉邦。天下三分吳魏蜀,神機妙算是孔明。七步吟詩是曹植,三國又歸司馬炎。元帝從頭立東晉,南北江山歸隋朝。隋朝皇帝是楊堅,開基皇帝是李淵。大唐詩仙是李白,唐末起義是黃巢。五代十國五十年,宋朝皇帝趙匡胤。南宋皇帝是趙構,英雄岳飛抗金兵。遼金一共二百年,成吉思汗定位元。明朝開基朱元璋,明末起義李白成。秦朝皇帝十二個,金田起義洪秀全。」歷代帝王將相、故事傳說、奇聞趣事盡在歌中,宛如一本歷史網路全書,盤歌完全可以視為今天的知識競賽,因此既要求歌手具備機敏、風趣等一般歌手應具備的素質,還要求歌手具有相當的閱歷,掌握豐富的知識。
「謎子歌」既猜謎歌,歌手們總是抓住事物最顯著的特徵編成謎語相互問答,用這樣的方式向後代傳授各種知識。有猜生活常識的,如問:「有對好像兩公婆,夜夜總要摸一摸;睡覺之前摸一下,少夜不摸睡不著。」答:「歌友真是有才學,門板比作倆公婆;哪個又願開門睡?夜夜關門都要摸。」有猜生產常識的,如問:「有樣東西生得巧,公母抱著箭一條:母的嘴尖尾又翹,不合總把公的敲。」答:「這條迷歌有意義,就是農民用的犁;不論要深還是淺,不合總是敲公的。」有猜歷史故事的,如問:「又無影來又無形,巧筆丹青畫不成:三國之中助一陣,從古到今留美名。」答:「孔明台上祭東風,火燒赤壁滿江紅;火借風勢威力猛,逼著曹操走華容。」有猜字謎的,如問:「依依戀戀不怕丑,男女二人也排頭,排頭還要手牽手,下面又把腳來勾。什麼字?開言請問妹花球。」答:「情投意合不怕羞,因為男女才排頭,排頭還要手牽手,齊心合力把腳勾,是好字,爭做好人哪怕羞?」……謎子歌由於謎面編得巧,解謎答歌答得妙,傳唱的各種知識內容豐富、形象生動,易懂易記,備受群眾青睞。
4、風俗禮儀:
在柳州民間,很多風俗禮儀都展現在山歌里,婚嫁有「哭嫁歌」、「迎親歌」、「罵接親歌」;喪葬有「哭喪歌」;見面問候有「客氣歌」;宴請賓客有「敬酒歌」……風俗禮儀歌也非常幽默風趣。如柳州地區曾流行一種風俗習慣,男方到女方接親時,女方為試探男方的家境、人品,往往採取「罵歌」的形式以歌詢問,語句辛辣詼諧,而男方也順勢應對,答歌機智風趣。這種《罵接親歌》充分表現出柳州人開朗豪爽的性格。有個青年達松與姑娘阿嬌在歌圩上相識相愛,定下終生。接親那天,達松的親朋好友一路吹吹打打來到上垌村。進到阿嬌家剛剛坐定,一幫妹仔家圍了上來。她們都是阿嬌請來的同村好姐妹,是專門來找接親人對歌的。領頭的一個妹仔開口就唱起了《罵接親歌》:「石頭開花球打球,男家來了一幫牛;是牛不見牛皮錈,是馬不見馬籠頭。」男方不甘示弱,馬上還歌道:「屋裡妹仔莫恁凶,出口傷人理不通;當面講出無情話,下次相逢臉也紅。」這時主家給前來接親的人遞煙送茶,妹仔乘機又唱起來:「送親的人不講臉,來到我家抽黃煙;我家不是開煙鋪,煙葉還在嶺上邊。」男方答:「屋裡妹仔量恁淺,吃點黃煙講半天;吃點黃煙你也罵,問你抵得幾多錢?」妹仔還不放過,又唱:「接親的人厚臉殼,來到我家把茶喝;我家不是開茶店,茶葉還在半山坡。」男方緊回道:「屋裡妹仔量太薄,喝口清茶講恁多;若是你到我家去,論桶論盆隨你喝。」風趣幽默的對歌引得滿堂喝彩。村裡的妹仔們乘勢追擊,又發起進攻:「接親哥,聽見接親跑嗦嗦;頭上戴頂爛草帽,好比樹上爛鳥窩。」接親的後生哥也不急不慢地還上一首:「莫笑哥,新人情投意又和;等到哪天你出嫁,哥也為你跑嗦嗦。」妹仔還是不放過:「接親的,身上新衣借來的;回到半路人脫去,好比劏牛剝了皮。」後生笑答:「不怪妹,不怪老妹眼眯曲;怪哥勤勞荷包漲,新衣新褲大把的。」……雙方你問我答,妙趣橫生,在場的人個個聽得捧腹大笑,場面十分活躍。這場歌因男方對答如流,順利通過。如果男方對答不順,那就會唱歌不止,一直到媒人出面講和才能結束。在少數民族地區,風俗禮儀歌更是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如苗族的《攔親盤問歌》、侗族的《松門歌》、壯族的《背帶歌》等等。
5、宣傳時政:
柳州山歌又是宣傳時事政治的輕武器,人們稱之為時政歌。時政歌是反映社會時事政治方面的山歌,是歌手們對當時時事政治的觀點、態度的反映。嚴格地說,時政歌早已有之。如劉三姐:「可恨財主心腸狠,催租逼債害窮人;三姐見了心中恨,唱起山歌訴不平。」「莫誇財主家豪富,財主心腸比蛇毒;塘邊洗手魚也死,路過青山樹也枯。」(彩調劇《劉三姐》第八方案)形象地揭露了地主階級對農民在經濟政治上的殘酷壓迫,表達了百姓對當時社會的不滿。解放前,著名歌師黃三弟路見不平,義救入獄平民,質問縣長:「全城百姓議紛紛,都為韋哥抱不平;縣長明鏡高堂掛,為何不照冤枉人。」勇斗地頭蛇,與官家論理:「我告一群丘八哥,頭戴帽花十二角;陽關大道搶民女,明目張膽來作惡。」(《歌王傳》)等也正是當時人民群眾心聲的反映。這些山歌都可歸入時政歌的范疇。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遷,政治在人們生活中的影響越來越廣泛、深入,時政歌也逐漸發展,形成為柳州山歌中一個獨特的類別。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充分發揮柳州山歌活潑風趣、群眾喜聞樂見、寓教於樂的特點,發動、引導山歌手們用山歌來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㈦ 柳州山歌的保護措施
1、人才保護與培養:
根據調查情況,柳州山歌面臨青黃不接、後繼乏人的危機。因此,保護和培養人才刻不容緩。
人才保護:建立人才檔案,爭取財政撥款和社會捐助,設立人才保護基金,通過評選十佳民間藝人,對60歲以上有影響、有貢獻的山歌手授予榮譽稱號並給予適當獎勵與補貼。
人才培養:
開展「鄉土文化進校園」活動,向青少年灌輸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知識和保護意識。
編制有關山歌教材,編入當地中小學課本。
在中小學舉辦巡迴講座、知識競賽等活動,宣傳山歌文化。
舉辦各類培訓班,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山歌活動,培訓一批年輕山歌手。
成立各級山歌協會組織,加強山歌人才建設。鼓勵老藝人帶徒弟,傳承山歌演唱技藝。
2、研究:
(1)召開柳州山歌搶救、保護、發展研討會。
(2)召開柳州山歌文學、曲調研討會。
(3)出版《柳州山歌叢書》、製作《柳州山歌DVD》。
3、設施建設:
(1)建立柳州山歌館,設立山歌牆、山歌台、山歌廊等(在市建設魚馬公園中設計規劃建設)。
(2)對各個歌會場地進行規劃保護。
(3)建立「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設立「柳州山歌展示館」。 2006年—2008年
保護措施:
1、全面開展資源普查。
2、開展山歌文化進校園活動。
預期目標:
1、全面掌握、了解柳州山歌情況。
2、向青少年灌輸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知識和保護意識。
2007年
保護措施:召開柳州山歌研討會,出版柳州山歌叢書,製作DVD;開展鄉土文化進校園活動。
預期目標:邀請全國及本地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山歌骨幹對柳州山歌的歷史淵源、理論及繼承、保護措施、開發利用等作系統的研討、交流。加大定會力度。
2008年
保護措施:實現柳州山歌檔案資料數字化。
預期目標:將有關資料建立檔案,進行計算機數字化管理。
2009年
保護措施:建設柳州山歌館。
預期目標:在魚馬公園劉三姐廣場上設山歌館、山歌牆、山歌台、山歌廊等設施。
2010年
保護措施:建設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
預期目標:設立展示平台,加強柳州山歌的宣傳、推介,促進旅遊發展。 1、開展「十佳民族民間藝人」評選活動;
2、編制有關山歌文化教材,編入當地課本;
3、在中小學舉辦巡迴講座、知識競賽等活動,宣傳山歌文化;
4、舉辦各類培訓班,培養年輕骨幹;
5、成立各類協會組織,鞏固山歌文化隊伍。 1、建立柳州市市級及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體系,成立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分中心,系統管理保護工作。
2、建立人才檔案,設立人才保護基金,爭取財政撥款和社會捐助,對60歲以上有影響、有貢獻的民間藝人授予榮譽稱號並給予適當獎勵與補貼。
3、加強山歌民間組織建設,完善管理措施。使之充分發揮作用,保護山歌文化。
㈧ 山歌是什麼
山歌,即山野之歌,泛指勞動號子以外的、各種在山間野外傳唱的即興抒情曲。山歌是傳統民歌的一大類,一般把田秧歌、放牧歌等田間牧場唱的民歌都劃入山歌類。唱山歌是勞動者抒情達意、消愁解悶、驅除疲勞的最好方式,也是野外交際、呼應傳情的重要手段。山歌形式自由、內容廣泛,是反映現實最快、最能體現人們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世界的一種民歌體裁。「不唱山歌喉嚨癢,唱起山歌似河淌。」山歌確實是處於社會底層的民眾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