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南籍明星都有誰
岳雲鵬、張豐毅、劉昊然、釋小龍、馬艷麗等。
1、岳雲鵬
岳雲鵬,1985年4月15日出生於河南濮陽,中國內地相聲、影視男演員,2004年,投身相聲界,拜郭德綱為師,主攻相聲、太平歌詞、竹板書。
2005年,首次登台演出。2012年,主演盧衛國執導的喜劇電影《就是鬧著玩的》。2013年,在北京舉辦相聲專場。2014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參演小品《擾民了你》獲得春晚節目三等獎。
2、張豐毅
張豐毅,1956年9月1日生於河南省唐河縣畢店鎮,198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協會副會長、中國電影協會理事。
3、劉昊然
劉昊然,1997年10月10日出生於河南省平頂山市,中國內地男演員,就讀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本科。2014年,主演電影《北京愛情故事》,正式出道,憑借該片提名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新人獎。
4、釋小龍
釋小龍(Ashton Chen),本名陳小龍,1988年1月6日出生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華語影視男演員。1993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笑林小子》,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
5、馬艷麗
馬艷麗,1974年11月25日出生於河南省周口市,是內地影視明星、模特、服裝設計師。1995年馬艷麗獲得上海國際模特大賽冠軍。1998年拍攝德國博朗(Braun)剃須刀的電視廣告。1999年首次參加電視劇的拍攝在《傾城之戀》中擔任女主角飾演模特伊果。
2. 南陽出過哪些明星
1,古箏
古箏,出生於河南省南陽市,畢業於東華大學,中國內地女演員。2010年,在愛情電影《愛情中轉站》中飾演秘書小妹,自此開始演藝事業。在綜藝節目《愛笑會議室》里一人分飾多重角色。
2,白國偉
白國偉,1974年12月6日出生於河南南陽,中國男演員。2002年2月,參演首部電視劇《古都刑警》的拍攝。2008年,白國偉開始專業影視演員生涯,並主演喜劇電影《青花運》飾演男一號張超。
3,張進
張進,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01級表演本科,中國內地男演員。2004年,在驚悚片《鬼城諜變》中飾演春雷,從此開始演藝事業。
4,李艷秋
李艷秋,中國大陸女演員和歌手。河南省南陽人,先後畢業於南陽戲曲學校和河南大學音樂系,後任河南大學音樂系教師。
5,劉沖
劉沖,中國著名搖滾歌手、沖擊力樂隊主唱。2002年創建首支簽約香港的內地樂隊「深南大道」並擔任主唱。2005年榮獲香港無線電視台TVB金曲榜頒獎盛典最佳樂隊組合」金獎「。
3. 唐河縣畢店鎮老謝庄學校1994年同學照片
唐河縣畢店鎮老謝庄學校不掛網公布此類信息。
建議直接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金猴獻瑞,吉星臨門。
祝你新年進步,馬到功成。
4. 河南南陽:唐河縣這十四個大水庫,你最熟悉哪個呢
(1)虎山水庫
虎山水庫位於唐河縣馬振撫鄉境內,面積約6.25平方公里,地處群山懷抱之中,是唐河縣第一大水庫,也是我省南部一座中型水庫。虎山水庫水面開闊,波光粼粼,碧水與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梔香隨風襲來,狹處秀如灕江,美如三峽;開闊處美若西湖,韻如洞庭,是一片讓人留戀忘返的水中世界,是一處讓人心曠神怡的水上樂園。
(2)倪河水庫
水庫壩址位於唐河縣古城鄉倪河村附近,面積約1.37平方公里,是一座兼灌溉養殖和蓄水防洪為一體的綜合性水利工程。
(3)白馬堰水庫
白馬堰水庫位於唐河縣湖陽鎮東部,距離湖陽街約2公里,面積約1.05平方公里,有灌溉養殖和蓄水防洪等為一體的綜合功能。
(4)山頭水庫
山頭水庫位於唐河縣祁儀鎮南部,面積約0.88平方公里,距離祁儀街約7.5公里,屬於清水河流域,是清水河流域最大的水庫。山頭水庫群山環抱,風景秀麗,是休閑度假和旅遊觀光的好去處。
(5)田橋水庫
龍宮河水庫位於唐河縣馬振撫鎮上郭庄附近,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是休閑旅遊和野營垂釣的好地方。
(12)備戰水庫
備戰水庫位於唐河縣祁儀鎮羅山村附近,是一座以農田灌溉和水產養殖為主的小型水庫。
(13)張沖水庫
張沖水庫位於唐河縣城郊鄉,距南陽市約52公里,距唐河縣城約3.7公里,是周邊農田灌溉的重要水源地,地理位置優越。
(14)蓼北水庫
蓼北水庫位於唐河湖陽鎮東北部,蓼山腳下,是一座以農田灌溉和水產養殖為主的小型水庫。
5. 唐河縣國土資源局
唐河縣位於豫西南南陽盆地腹地,南與湖北省襄陽市、棗陽市相連,北與社旗縣接壤,總面積2512.4平方公里,總人口137.7萬人。轄2個辦事處、12個鎮、7個鄉(濱河辦事處、文峰辦事處、源潭鎮、張店鎮、郭灘鎮、湖陽鎮、黑龍鎮、大河屯鎮、龍潭鎮、桐寨鋪鎮、蒼台鎮、上屯鎮、畢店鎮、少拜寺鎮、城郊鄉、桐河鄉、昝崗鄉、祁儀鄉、馬振撫鄉、古城鄉、東王集鄉),510個行政村。唐河縣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是革命烈士張星江、周邦彩,哲學家馮友蘭、地質學家馮景蘭、文學家馮沅君、詩人李季、考古學家徐旭生、園藝學家郭須靜、植物生態學家曲仲湘、飛機機械師鍾越、醫學家楊慈雲以及著名教授馮鍾璞的故鄉。
申坤奇 局長(2010年11月前)
郭宇 局長(2100年11月至今)
李銀合 副局長
張冶 副局長
周萬勇 副局長
郝全軍 副局長
宋雲平 紀檢書記
尹秀勤 主任科員
劉佳 副主任科員
徐延生 副主任科員
申坤奇簡介:1962年9月生,漢族,在職研究生學歷。1982年7月參加工作,1987年10月入黨。歷任社旗縣委辦公室秘書,唐河縣委辦公室督察科科長,唐河縣油脂食品總廠廠長,唐河縣上屯鎮黨委副書記,唐河縣湖陽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唐河縣上屯鎮黨委書記;2007年6月~2010年11月,任唐河縣國土資源局黨委書記、局長。
郭宇簡介:1965年7月生,漢族,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1989年6月自焦作礦業學院畢業。1989年9月分配到河南省南陽市國土資源局工作,後任南陽市國土資源局地籍科科長;2010年11月至今,任唐河縣國土資源局局長。
【機構設置】局機關內設辦公室、人事股、財務股、監察室、規劃股、利用股、地籍股、支油辦、年租金辦、耕保股、用地股、地產交易中心、信訪股、工會14個股室;下設評估所、整理中心、拍賣中心、儲備中心、礦管辦、測繪隊、監察大隊、金源公司8個二級單位。
【土地資源】唐河縣土地面積2512.4平方公里,規劃農用地2510515畝,耕地2198887畝,基本農田1900128畝,建設用地690702畝,未利用地567383畝。
【耕地保護】2010年,認真落實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制,對鄉(鎮)、村、組重新逐級完善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並存檔備案;對建設項目佔用耕地或基本農田的,及時足額進行補劃。同時,不斷加大土地開發復墾及整理力度,確保耕地和基本農田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唐河局對基本農田開展定期抽查和經常性動態巡查,對非法佔用耕地和基本農田的行為予以依法嚴懲。2010年,完成耕地保護面積2198887畝,比上級下達指標多2個百分點。
【規劃管理】2010年,在確保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檔案資料及保護設施完好的基礎上,不斷強化規劃的管控作用。全年共預審各類用地項目67宗,面積4300畝。在土地利用計劃緊張的情況下,按照河南省政府掛鉤試點辦法,積極爭取掛鉤指標750畝。積極籌措拆舊區指標,為掛鉤建新區提供了指標保證。
【土地利用】2010年,狠抓縣城規劃區閑置土地、空閑土地及低效使用土地的開發利用,全年共盤活存量閑置土地224畝。同時做好縣城規劃區內各類閑置土地的收儲工作,對違法用地、非法圈地、私下交易等問題進行了整頓。2010年全年籌措資金1600餘萬元,收儲國有土地使用權23宗,面積1028.8畝。協議出讓土地8宗,面積160畝,成交價款1403.99萬元.公開拍賣掛牌出讓土地23宗,面積760.9畝,成交價款38300.2萬元.實現了土地價值最大化。
【建設用地管理】一是用地審批方面,下大力氣整改工作作風,堅決杜絕「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說、事難辦」的不良現象,努力做到由坐等報件變為主動上門督促報件,變被動申報為主動服務。二是繼續實行首問負責制,對要求辦理事項熱情接待,周到服務,限期辦結。壓縮辦事流程,實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一個窗口對外」等便民措施。三是從嚴控制用地規模,嚴格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將有限的建設用地指標用好、用足、用精。四是多渠道多途徑解決用地指標不足的問題,努力通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等措施,最大限度地緩解用地需求與計劃的「瓶頸」制約,保障經濟建設用地需求。全年共上報建設用地12個批次,4個單獨選址項目,共4193畝;通過省市批准用地1930畝。
【信息化建設】截至2010年年底,縣國土資源局配有電腦70台、數碼像機8個、投影機2個、掃描儀6台、伺服器2台、列印機20台、復印機10台。電子信息化建設初見成效。具體做法:一是初步建成面向局內部、社會公眾的「兩網一庫」基本架構。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能,為實現節約型機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二是建立了文件電子化檔案。進一步提高了文件資料管理水平。三是構建了數字化檔案管理信息平台,實現了對檔案的全程數字化、一體化和集成化管理。四是對全局人員分期分批進行了微機操作培訓,極大地提高了幹部職工的網上辦公能力。
【礦產資源】唐河縣礦產資源豐富,已知礦藏80餘種,主要礦點100餘處。主要礦產資源分布在唐河縣東南部的丘陵、淺山區。礦藏資源主要有石油、石油伴生氣、石英、花崗岩、大理石、水晶石、冰洲石、石灰石、鉀長石、鈉長石、螢石、白雲石、耐火石、長石砂岩、油頁岩、高嶺土、粘土、磷、銅、鎳、鐵、磁鐵、方鉛、鉬、錫等。已開採的有銅、鎳、石油、石油伴生氣、石英、花崗岩、大理石、石灰石、螢石、耐火石、長石砂岩、粘土等。
【礦產資源管理】2010年,繼續加強礦產資源管理工作,一是對粘土磚生產進行嚴防死守,堅決杜絕死灰復燃。二是不斷加強對新型牆體材料生產的規范化管理,嚴格行業准入標准,使縣域19家頁岩磚廠的生產逐步走上了規范化建設軌道。三是不斷加強對縣域2個大型礦業企業(銅鎳礦、干法水泥廠)和6個礦山企業的安全監管,安全生產責任到人,確保了礦業生產秩序和安全穩定大局。四是不斷強化地質災害預防工作,建立健全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做到了未雨綢繆,防患未然。
【地質公園建設】2010年,省級鳳山地質公園和地質博物館項目獲批,並已開工建設。
【執法監察】2010年,建立健全共同責任機制,形成了政府牽頭,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土地執法監察工作新局面。加大對違法案事件的查處力度,向社會公布了兩部舉報電話,並加強了動態巡查,重點監控國道、縣道、鄉道等道路兩側沿路建房情況。局屬土地執法監察大隊對全縣土地分片包干,人員車輛輪流下鄉開展動巡。節假日、雙休日照常工作。2010年,土地違法案件立案6起,結案6起,結案率100%。
【衛片執法】2010年,對上級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公布的結果,縣國土資源局傾全力自查自糾。對通知的縣轄區內119宗,面積2786.2畝的新增建設用地全部分門別類地進行了甄別處理,認定其中有合法用地50宗,面積1546.6畝;違法用地3宗,面積57.9畝;實地偽變化66宗,面積1181.7畝。對存在問題的宗地,全部進行了認真整改和手續完善,對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建設規劃的違法建築堅決予以拆除。
【信訪工作】2010年,全年全縣無進京赴省訪案件發生,全年立案68起,結案65起,結案率96%。舉行聽證會8次,處理權屬糾紛22起,對維護唐河縣社會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年度工作成績】2010年,唐河縣人民政府被南陽市人民政府評為國土資源管理優秀單位;縣國土資源局被國土資源部評為全國信訪工作先進集體、被河南省國土資源廳評為國土資源信訪工作先進單位、被南陽市國土資源局評為完成責任目標優秀單位、被縣政府授予集體三等功。
(鈕松山)
6. 畢店鎮的基本概況
畢店鎮位於唐河縣東部,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條件便利。312國道、寧西鐵路及滬陝(上海——西安)高速公路橫穿東西, 省道魯姚路(河南魯山——湖北隨州姚崗村)縱貫南北。境內有田橋、倪河兩座小型水庫,集農業灌溉與游樂觀光於一身,三家河自東向西注入唐河,鎮域南部水源優為豐富。屬華北電網供電范圍,協調油田轉供電,電力充足,6000門程式控制電話,6座電視差轉名,通訊方便快捷。 畢店,清初時畢姓始住建村,設有店鋪,故名。農歷單日集。明清時屬唐縣大河保。1913年屬沘源縣。1921年設畢店區。1923年改屬唐河縣。1945年為畢店鄉。1947年復為區。1956年設中心鄉,1958年成立畢店人民公社。1961年復置區,下轄公社。1968年撤區,將畢店、張心一兩公社合並,稱畢店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鄉,1996年撤鄉設鎮。
1934年大牛庄曾設中共地下黨支部,張心一村有鄂豫邊省委書記張星江烈士故居。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牛德勝故里在該鎮鳳凰樹村。 隨著時代的發展,畢店鎮的城市面貌日新月異。2000年,該鎮被河南省政府確立為115個重點小城鎮之一,鎮黨委、政府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全力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多方籌資3500萬元,對整個城鎮進行統一規劃,強化道路建設和城鎮建設,使全鎮交通呈現四通八達之勢,整個城鎮面貌在短短三年內煥然一新。在努力提高城市品味的同時,鎮里將招商引資工作列為全鎮工作的頭等大事,提供種種優惠政策,全力創設優良的投資環境,誠征天下客商。如今,新建的沿312國道的沙河鋪工業園區及臨近油區和魯姚路的楊家柳工業園區發展勢頭迅猛,區已入駐涉及塑編、石化、建材、食品加工等行業的企業23家,年創產值3000多萬元。
畢店鎮還是原豫鄂陝邊省委書記張星江烈士的故鄉,鎮黨委、政府踏著英雄走過的足跡,把帶領群眾奔小康作為目標,以興水改土為切入點,大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調優結構,擴充優質高產、高效作物規模,從而有效改變了農民種植模式單一、農產品質量低下的局面,提高了農民收入。高產糧食作物以小麥、水稻、玉米、紅薯為主,高效經濟作物以煙葉、棉花、芝麻、花生、瓜菜為主,已形成特色支柱產業——煙葉生產,全鎮已建成1.2萬畝優質稻、1.5萬畝花生、1萬畝芝麻、7500畝速生楊——牧草基地,連片成方的煙葉6000多畝。以「三專」建設為龍頭,大力發展畜牧業,推動牛、羊、豬、兔、禽全面發展,從而促進農村產品增值。全鎮黃牛年飼養量3.5萬頭,山、綿羊年飼養量4.4萬只,生豬年飼養量7.96萬頭,家兔年飼養量6.15萬只,家禽年飼養量99.87萬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