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扎旗宣傳

扎旗宣傳

發布時間:2021-06-14 03:22:13

Ⅰ 「覃」姓的由來

覃(Tán,Qín,Xún)姓源出有四:
1、出自夏朝有覃懷地,為覃懷氏之後,以地名為氏。據《姓氏考略》載,「夏有地名覃懷,居者以地為氏為覃氏。」。「覃懷」是地名,夏代時的稱謂,今河南溫縣周圍為覃懷,底績是覃懷之地的最底部。《禹貢》雲:「覃懷底績至於衡漳」。《左傳》雲:「覃懷,近河地名。」「衡」是稱其重量,漳是河流之意,「衡漳」就是黃河稱起的地方。《左傳覃懷註疏》雲:「河內郡有懷縣,在河之北,善覃懷二字為一地,故雲近河地名。」河南溫縣周圍,夏稱覃地,秦漢稱河 中國漢字之一——覃
內郡,唐宋稱懷州,元以後稱懷慶府。覃懷底績是這塊方的底部,即今溫縣北平皋村,也是漢代以前的古地邢丘。「覃懷」字意來自甲骨文中的解釋。考古學家羅振玉說:「覃像酒盈樽,(古代的酒壺)。郭沫若和陳夢說,「覃」字上面的「西」字,是酒壺的蓋,西下的「曰」是酒壺的大肚,「十」字底部為尖狀,插入地中便於存放。這些歷史大家考析的覃字,正是古代覃懷地區的形貌。覃懷地區,西與北是太岳山脈,南與東是萬里黃河。在今邢台、安陽一帶為「西」處,在今焦作、沁陽一帶為「曰」處,在今溫縣北平皋為「十」的下底處。北平皋四面環水,中為突起高地,黃河過此後,開始東北去,故稱底尖部。此地有一部落叫覃懷氏,其後以部落名為姓,稱為覃懷氏,後簡改為覃(Tán 音譚)姓,稱為覃氏。
2、出自南方少數民族姓氏,為復姓皇覃氏所簡改。據《姓氏考略》載,夏有皇覃氏部落,其後亦簡改為覃氏(Qín 音秦)。相傳覃元先(南梁南海人,即今廣東省南每人,相傳是皇覃氏之後人)義勇隸屬。
3、出自姒姓,源自春秋時譚氏為避難所簡改為覃氏(Tán 音譚)。譚姓源自春秋時代是以國為氏。根據《萬姓統譜》、《譚氏家譜序》等文獻記載,譚姓家族的祖先本是上古聖君夏禹的姒姓後裔,周朝初年大封先聖之後時,把他們封於譚國,爵位為子爵,後為齊國的附庸國,到春秋時代齊桓公稱霸諸侯,就於周莊王五十四年,即公元前683年,將譚國吞並了,當時譚國的主人譚子奔到莒國去避難,失去祖國的譚國公族後裔就「以國為氏」 而姓了譚(見《譚氏家譜序》)。覃姓為譚姓避禍去言字為覃姓(見《萬姓統譜》)。故譚與覃應為一家。
4、出自曋姓,為巴人曋氏所改,覃(Xún 音荀)姓為土家族最大姓氏之一。土家族覃姓以鄂西南山區腹地長陽、招徠河最為集中,據《覃姓族譜》稱:招徠河是覃姓聖地。覃是早期巴人四姓之一,有學者考證,「覃氏源於曋姓」,這證明早期巴人四姓,曾居住在招徠河流域。

Ⅱ 李新民的個人履歷

1968.10—1970.04 內蒙古自治區呼蘭扎旗知青;
1970.04—1971.03 天津市和平區民園街協助工作;
1971.03—1973.11 天津學慶材機廠、東方五金廠幹部;
1973.11—1974.08 天津師范學院進修班學習;
1974.08—1979.12 天津市和平區委宣傳部幹部;
1979.12—1983.10 天津市和平區人民檢察院幹部、檢察員、辦公室副主任;
1983.10—1993.03 天津市和平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其間:1987.08—1990.07 在天津市政法管理幹部學院法律專業學習);
1993.03—1999.09 天津市和平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黨組書記(其間:1996.04—1998.03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系經濟法專業研究生課程班學習);
1999.09—1999.12 天津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1999.12—2001.10 天津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反貪污賄賂局局長(兼);
2001.10—2002.12 天津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正局級)、反貪污賄賂局局長(兼);
2002.12—2003.02 天津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正局級)、反貪污賄賂局局長(兼)、天津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黨組書記;
2003.02—2006.08 天津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檢察長、黨組書記;
2006.08—2007.03 天津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檢察長、黨組書記;
2007.03— 天津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正局級)。

Ⅲ 哈達是誰

哈達,男,蒙古族,1954月10月25日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扎賚特旗政協主席。 1983年12月——1984年10月,任阿爾本格勒蘇木蘇木達;
1986年 9月——1989年12月,任扎賚特旗委宣傳部副部長;
1989年 1月——1992年11月,任胡爾勒鎮黨委書記;
1992年11月——1994年 2月,任扎賚特旗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
1994年03月——1998年11月,任扎賚特旗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1998年11月——2003年12月,任扎賚特旗旗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2004年01月--2006年09月,任扎賚特旗旗委常委、副旗長;
2006年09月--2007年11月,任扎賚特旗政府副旗長;
2007年11月--至 今,任扎賚特旗政協主席。

哈達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副教授
1997年湖北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系中國畫專業畢業
2006年湖北美術學院水彩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
主講課程: 素描、色彩
科研項目及主要作品:
科研項目: 校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第四批《當代中國水彩畫創作與中西繪畫美學思想關系研究》(CUGQNW0715)
論文: 《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對藝術思維的啟迪》發表於《藝術與設計》2008.(第十二期)人文社科權威期刊B類; 《
淺談設計思維》發表於《藝術與設計》2008.(第三期)人文社科權威期刊B類。 展覽: 《鏡像-70一代的學院水墨藝術.武漢》美蓮社 2007
第五屆湖北省水彩粉畫作品展 2006
首屆湖北省中國山水畫、油畫、水彩風景畫作品展 2006
第二屆湖北省高等學校美術大展 2005
《非此非彼》水墨展美術文獻藝術中心2004
作品: 紙本作品《美麗新世界1》、《美麗新世界2》、《家》、《向塞尚致敬》、《新郎》發表於《藝術界》2008.(三月、四月號雙月刊)
水彩作品《紫陽湖寫生》系列發表於《藝術觀潮》2008.4(雙月刊)
紙本作品《美麗新世界》系列發表於《藝術典藏》2007.(第四期)
水彩作品《鳳凰山》系列發表於《湖北水彩-第五屆湖北省水彩粉畫展作品集》2006
水彩作品《游樂場》發表於《湖北省中國山水畫、油畫、水彩風景畫作品集》2006
水彩作品《罐子》發表於《創新與視野-第二屆湖北省高等學校美術大展優秀美術作品集》2005
紙本作品《地獄升天》、《色即是空》發表於《中國當代藝術2004》
紙本作品《愛》、《潰瘍者與花》、《庫爾斯克》、《溫暖》、《情人》發表於《藝術生活空間藝術家叢集》2002.(第十期)
獲獎情況:
水彩作品《鳳凰山》之二2006第五屆湖北省水彩粉畫作品展 優秀獎(最高獎);
水彩作品《罐子》2005年湖北省第二屆高等學校美術大展教師組銅獎。
研究方向: 繪畫語言創新研究

Ⅳ 牛肉乾美食節是什麼時候

通遼牛肉乾近幾年已聞名區內外,是通遼響當當的一張城市名片。科爾回沁草原水草豐美,牛羊肥壯。答盛夏的科爾沁以草原姑娘般美麗聖潔,熱情歡迎您——遠方的客人!
「通遼牛肉乾美食之都」是本屆牛肉乾美食節全力打造的國內首次以「牛肉乾」和蒙餐及地方特色產品為主的美食盛會,由通遼市人民政府主辦,通遼市工商聯總商會,通遼市牛肉乾美食商會承辦的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次草原盛會,充分體現通遼全市人民打造「通遼牛肉乾美食之都」的決心和信心。
本次盛會以商會友,歡迎全國各地的供應商、加盟商、經銷商、合作商等來美食節洽談做客。
本次活動於7月7月19日至7月21日進行,會期三天,地點設在通遼市體育廣場。本次活動「通遼牛肉乾美食商會」對商會的會員企業邀請的貴賓給予吃住免費的優惠政策。請各位商家主動聯系通遼牛肉乾生產企業不要錯過機會,會展期間將用飛機空中拋灑一噸數量的牛肉乾,屆時內蒙古的科爾沁草原上將有一場「牛肉乾」的及時雨。詳盡方案另行公布,敬請關注。

Ⅳ 呼斯楞的草原兒子

文:藎馨(遼東廚子)
巍巍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地域廣闊的內蒙古自治區,猶如一隻展翼高飛的雄鷹,鎮守著祖國的北疆。「富饒的湖泊」巴彥淖爾盟坐落於雄鷹的左翼之上,黃河從它身邊靜靜流過。這里正是呼斯楞的家鄉。 清崇德元年(1636年),清太宗皇太極改元稱帝,對內蒙古地區設旗治理。順治五年(1648年),在攝政王多爾袞的領導下,清廷正式設立烏拉特前旗。時過境遷,今日烏前旗已有16個民族的人們長駐。
(註:2004年,國家撤巴彥淖爾盟,改設巴彥淖爾市。07年「扯鄉並鎮」,全旗設九個鄉鎮(蘇木),有4個蘇木處於牧區,巴音花鎮便是之一。)
巴音花鎮東距包頭市50公里,南與鄂爾多斯市隔黃河相望,是巴彥淖爾的東大門。這個小鎮只有376平方公里,轄7個嘎查(村),總人口1萬多人,牧民三百餘戶。 1982年的盛夏,呼斯楞就出生在巴音花鎮烏日圖高樂嘎查的一戶牧民家中。
蒙古人為新生兒起名字,很多都是與草原上的生態相關的,如「布日古德」是「鷹」,「傲日格勒」是「山峰」,「赤那」是「狼」,男孩子還有不少叫「巴特爾」的,那是「英雄」的意思。這個大胖小子的降生,給小小的嘎查增添了美好的生機,全家人歡欣雀躍不已。父親給寶寶起名「呼斯楞」,寓意著理想與希望,將家人的無限期望寄予在這個小寶貝的身上。
小呼一天天長大,到了淘氣搗蛋的時候。父母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兒,總看不住他。有一天,小呼想聽收音機唱歌,可是爸爸媽媽都在外邊為了養活他而忙碌著,自己的小個子又夠不著高置在櫃上的收音機,聰明的小呼搬來一把小板凳墊在腳下。還是夠不著。對了,家裡有盆兒仙人掌,開得高高大大的,就是它了!小呼一腳踩著小板凳,另一隻腳踏著仙人掌,抻長了小胳膊,向收音機的方向前進。可惜小呼實在是太小了,身體的平衡能力還沒趕上他的智商,趔趄一下子,一屁股坐在仙人掌上。痛得小呼嗷嗷哭喊,這下把爸爸媽媽都叫回來了.根據呼斯楞後來的回憶,那棵長得很美的仙人掌把它長了許多年的寶貝刺都賜給了我當時的小屁股,爸爸媽媽都給嚇壞了,把小呼放在床上,小臉向下屁股向上,兩口子齊心協力把小呼小屁股上的刺兒一個不落地全都拿下,拔了足足一下午,小屁股才恢復原來的溜光水滑。
三年後,母親給小呼生了弟弟小小呼,更加罩不住小呼,乾脆把他送到外婆那兒去放養.外婆每天給小呼講故事,唱歌謠,做好吃的蒙古風味,把小孫兒喂養得白白胖胖.轉眼,小呼上了幼兒園.爸爸媽媽倒是不用擔心小呼再放羊了,新的煩惱又來了.老師告訴小呼的爸爸媽媽,小呼算術很不行,甭說計算,一至十這十個數字他都不能按順序說出來,媽媽嚇壞了, 以為這個不省心的小鬼是不是得了什麼閱讀障礙症?還是真的腦子出了問題?爸爸卻覺得兒子不是一般的小孩,不能用一般的方法教。老呼大叔相當地有才,選擇用音樂的七個音階來啟發小呼.在八十年代,電子琴還是很昂貴的物件兒,呼爸爸不惜血本把這個大傢伙搬進了家,給小呼學習,娛樂. 這下可不得了,從此小呼的音樂天賦被父親的愛心徹底激活.
至今,呼斯楞家中仍珍藏著一盤磁帶,裡面裝著的是三歲的小呼的美妙童音.那首歌叫做<黃岩>,是小呼來到世上學會的第一支歌,老呼大叔一句一句教他的:
在那黃色的山峰上掛起了黃色的彩虹, 想起了哺育我的母親,心中陣陣思念啊! 在那藍色的山峰上浮現了藍色的彩虹,想起了慈愛的母親,心中漸漸悲痛啊!
在那紅色的山峰上飄著那紅色的彩虹,想念著慈祥的母親,心中默默地哭泣。
老二還小,離不開媽媽照料。漸漸長大的小呼經常跟著爸爸一起出外放牧。說是放牧,更多的時候,小呼是跟爸爸一起嬉鬧,在娛樂中學習蒙古男兒的本領。「我們的草原是東一面西一面的山坡,早上起來,把羊從羊圈裡放出去,自己去到山坡上吃草。晚上了,對著羊群高聲呼喚一嗓子,他們就自己回來了。」(每天對喜羊羊嚎叫,日復一日,或許呼斯楞的大嗓門就是這樣子練出來的~)
小呼家裡的氈房不算大,每當有遠方的朋友來探訪就不夠住了。老呼大叔和呼媽媽特別熱情好客,到了這個時候就叫小呼帶上羊皮住到蒙古包外的勒勒車上。勒勒車不算大,正好裝下小呼。小呼像個小野孩兒一樣裹著身羊皮在小車上將就,老兩口總會放心不下,媽媽要看著二小子走不開,老呼大叔就會悄不瞪地出來看看小呼,給睡得噴噴香的小寶貝掖掖羊皮被子。長大後,呼斯楞很懷念這種日子,「以後有錢了,我一定買一套大房子,放一輛勒勒車在屋裡,看著也好。
呼斯楞15歲的時候,老呼大叔因病去世.母親正值盛年,便遭受飛鴻失伴之痛,未來更要面對獨自撫養兩個兒子的重擔。漢人說,無父曰孤,兩個半大小子成了孤兒.呼斯楞回憶當時像天榻下來一樣。
天人永隔,父親只能在小呼的夢中出現.夢中,父親把著兒子的小胳膊搭弓射箭,把著他們的小身子跨上馬背,一大一小兩個身影向神聖的敖包獻上哈達......
幾個月後,高中的特招通知書下來了,小呼揮別了母親和弟弟,從此帶著額吉的牽掛,開始了游。 三年時光如流水,初戀的姑娘,聲樂老師的指點,第一次登台演唱......
一頁頁翻過,都已成為美好的回憶, 游牧少年小呼長成了大小夥子呼斯楞。
2001年,呼斯楞被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錄取,成為影視表演專業的學生。收到通知書的時候,呼斯楞還在家中和弟弟一起幫媽媽幹活兒,媽媽恨不得手中有個超高分貝大喇叭向全嘎查的人通報。
那日蘇人如其名,像松樹一樣高大挺拔,耐寒扛凍,堅韌不屈。呼斯楞滿月的那天,那媽媽抱著剛滿周歲的小那那去看新鮮出世的小呼,從那時候起倆人就算正式認識了。那日蘇是獨生子,呼斯楞當時也是獨苗一棵,兩個小男孩經常一起玩耍,是一對好安達,說兩個人是光腚長大的一點兒不為過。呼老二降臨人間,小哥倆還經常一起逗他玩兒。
那日蘇比呼斯楞大一歲,當呼斯楞在高三掙扎時,那日蘇已經到呼和浩特上大學了。呼斯楞的通知書一到,那日蘇心裡可美了美了,分開了一年的小兄弟又能廝混在一起了~
大學里一年的歷煉,使從小在鄉鎮上長大的那日蘇視界開拓不少。同學中蒙古族人很少,結識了扎旗來的同學瑪希巴圖包玉民後,很快成了好哥們兒。校園中流行組業余愛好社團,音樂學院中流行組樂隊。眼瞅著身邊的不少同學都組織起了樂隊,哥幾個也心癢癢起來。縱覽周遭的同學們,漢族的走中國流行搖滾路線,蒙古族的走外蒙流行搖滾路線,哥仨一合計,咱不如就走有中國特色的民族電聲結合的流行音樂路線吧,一拍即合!不過,才三個人,人太少。怎麼辦?
那日蘇人稱那德才,有德又有才的意思,這種小事自然是小CASE,早就相中了那個白胖白胖的呼斯楞啦!那大胖小子從小唱歌就好聽,從小對著喜羊羊狼嚎(羊羊不但沒跑還能自己找到家)還會彈鋼琴,拉過來既能當主唱,又能當鍵盤手,新學期也要到呼市上大學了,沒有人比他再合適的了!於是乎,趁著放假,那日蘇第一時間回到家鄉,找到了呼斯楞。就這樣,呼斯楞還沒到表演系去報到,就忽忽悠悠走上「不務正業」的道道。
這邊那德才忽悠呼斯楞的時候,那邊瑪希老包哥倆抓緊時間籌備,先從別的同學那裡借來了樂器研究琢磨,自學成才。等到那日蘇帶著呼斯楞凱旋的時候,四個小老爺們兒情不自禁地殺向飯館慶祝樂隊成立。人員的問題算是解決完了,樂隊還沒有名字,哥幾個在胡吃海塞的時候也沒忘了開會商量。
2001年七月的一天,呼和浩特市區某家餐館里,「額爾古納」---這條蒙古族人民心中神聖的母親河,在餐桌上被哥四個全票通過確定為樂隊的名字,歲數最長的瑪希巴圖當選為隊長,那日蘇由於能說會道被一致推舉為樂隊發言人。
離新學期開學還早著,樂隊磨合排練一些時日後,找了家酒吧駐唱。一來累積些現場演出經驗,二來賺些實惠兒滴銀兩,解決樂器升級的問題。不久,經朋友的介紹,斯日古冷這個小朋友加入了進來,額爾古納樂隊雛形初現。 話說進入酒吧表演的最初日子,呼斯楞還沒有多少舞台表演經驗,一晚上好幾十首歌也真是夠嗆,有幾次居然唱著唱著就忘了詞,如果是蒙語歌還能湊合兜回來,畢竟漢族聽眾聽不懂,蒙古族的兄弟也能寬容,要是漢語歌就不好瞎編了,在座的客人都能聽懂,可就現了大眼了~一到這時候呼斯楞就向發小那日蘇拋「媚眼」,那日蘇能唱就接,接不了就編,過程雖一驚一乍的,怎麼說都比呼斯楞現眼強!
樂隊每天晚上都要唱上好幾個小時,盡管兩個主唱交替,也不是輕松的事。好在哥幾個都是才華橫溢,除去固定曲目,還添加了民樂演奏,瑪希隊長吹竹笛,老包拉四胡,冷仔秀馬頭琴名曲和鋼琴名曲,老那表演火畢斯這個失而復得的老 東西,呼斯楞沒有寶貝可奏就跳安代舞活躍氣氛。
白天,哥們兒該上學的上學,拍拖的拍拖,總之各忙各的。一到晚上,哥五個一起吹拉彈唱,場面何其壯觀?五個小伙兒的才華在這家小酒吧里發揮到了極致。
時間剛剛入秋。某個晚上,樂隊如常來到酒吧表演。在後台准備時,有人找到了他們。原來來人正是內蒙古電視台《電視大明星》欄目的編導。他說他如何如何欣賞他們,准備給他們做一期節目,並且提了很多中肯的意見,其中之一就是要求他們得有自己的原創音樂作品。
若干天後,哥幾個生平第一次上了電視,內蒙古電視台的字幕上第一次出現「額爾古納樂隊」這個名字,樂隊第一次唱了自己的第一首原創作品《無言的訴說》。這首蒙語歌,出自大才子瑪希巴圖之手。從後來的情況看,瑪希還是比較擅長寫流行搖滾和家鄉題材的抒情作品,比較少有《無言的訴說》這類愛意綿綿的情歌。根據可靠情報,這首歌誕生之前,瑪希剛剛被心上人給甩了,成天抱著吉他悶悶地瞎撥弄。《無言的訴說》就這么出世了!說來還得感謝那位姑娘,要不是她狠下心把瑪希甩了,《鴻雁》專輯里恐怕就不會有這首讓樂隊少有的傷心情歌了。 節目播出後,一石激起千層浪,樂隊就迅速成為內大校園里的風雲人物,收獲粉絲無數,五個男生也成為內大美女們明愛暗戀的對象。
幾個月後,內蒙古自治區舉辦首屆校園歌曲大獎賽,瑪希發功寫曲,哥幾個合作搞歌詞,搗騰出一首《老榆樹》拿去參賽,真不給別的同學面子,第一次參加比賽就把一等獎的獎杯拿到手。比賽舉行獲獎作品匯演時,額爾古納樂隊五個兄弟站在舞台上,驕傲地唱著,那是他們第一次察覺到自己的歌曲感動了別人,同時歌迷的熱情也感動著他們。從這一刻開始,五個毛頭小伙兒深深感到音樂力量的偉大與強悍。
這是2001年11月,距離樂隊成立剛剛四個月的事。 2003年,王猛在同學的介紹下加入了額爾古納樂隊。聽名字也能聽出來,王猛大哥是樂隊里唯一的「少數民族」,他獨特的形象也成為樂隊別致的一景,幾個調皮的小子常常說他是「聰明絕頂」。他長
了一張酷肖王小利的臉,同一個發型,同樣的小眼,大腦袋鋥亮,笑果十足,成名後常常被人認出「哎呀媽呀,那不是劉能么?」~時至今日,這個「唯一」的身份,仍令不少人疑惑,成天跟五個蒙古族小伙在一起,語言風俗都不同,他卻能很快融合其中。這是為什麼呢?猛哥是六人當中歲數最大的,當呼斯楞和阿冷兩個小鬼剛上初中的時候,猛哥已經是內師大的新生了。猛哥修的是體育專業,他所在的男生宿舍加上他共住八個人,同居一室的七個兄弟清一色全是蒙古族,而他,王猛,也被迫隨了大流一直過著蒙古族的日子。兄弟八個一起生活了足足三年六個學期,第四年要實習的時候才分開。這時,樂隊哥幾個不是在上高中就是剛剛步入大學校園。猛哥後來說,「我們一下子就融合在一起了,因為有一種共同點——音樂。」
2004年,是老那 老包 老瑪在內大的最後一年。此時,額爾古納樂隊在內大已是聲名顯赫。六個人常常開會,沒事的時候是茶話會,有事的時候是通氣會。這一次,寡言少語的瑪希巴圖一開口便震住了幾個兄弟,他說:「我們應該做專輯!」 從樂隊成立到04年,樂隊已經陸陸續續有了幾首原創作品,如果能有一張真正的專輯,對於額爾古納樂隊簡直具有開天闢地的意義!哥幾個全票通過,而且說干就干。
要出專輯得要有足夠的作品,經過數次選歌會,最先定下《烏蘭巴托之夜》,這首在草原上廣為傳唱的外蒙古流行經典作品。外蒙古由於政治上的關系與西方接觸較多,流行音樂風格也深受西方文化影響。在血緣和語言風俗上的與內蒙古有著天然聯系,再加上內蒙古蒙古語現代化的流行音樂作品比較匱乏,外蒙古的流行音樂因此相當受歡迎,樂隊選中這首歌也是向外蒙音樂人表達敬意。《在遠方》 《夜的私語》《情鏈》《漂亮姑娘》《美麗的莫尼山》《侯鳥》《愛人》《夜》《輕思》《尋》《老榆樹》 這些後來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在激烈的討論後也成功入圍。
有了作品,就該准備資金進棚錄制了。六個男生,只有王猛畢了業,還是「不務正業」,剛剛夠養活自己和寶貝鼓而已。餘下五個在校生,數目龐大的學費都是由家裡出,再也拉不下來臉向家伸手,於是各自回到家鄉去另尋援手。草原的人們都是深明大義,為了支持額爾古納樂隊做出好聽的原創蒙語音樂,都盡自己所能出錢又出力,再加上兄弟們各自平時省下的一點積蓄,總算湊夠了錄音費。
專輯是在呼市一家不算大的專業錄音棚製作的,錄音師是來自外蒙古的瑪卡。這是兄弟們第一次進棚體驗專業水準的製作,六個大小夥子在專業老師面前個個謙遜的像個小孩子,認真聽老師的講解,有不懂的地方張口就問,為日後獨立製作音樂夯下基礎。
專輯錄制了一半的時候,瑪卡老師不辭而別,他的簽證到期,回老家烏蘭巴託了。哥幾個後來回憶起這時的窘狀,還是忍俊不禁:「我們幾個當時全都傻了~」。六個人眼前的,只有龐大的設備和錄了一半的成品。剩下一半可咋整捏?民主的額爾古納樂隊又民主了一回,五個人一致認為瑪希巴圖很有前途,生生把老實巴交的老瑪推上了首席錄音師的大位。老瑪自己都承認,自己當時對電腦一竊不通,是個小白。
不管過程多麼刺激,《額爾古納樂隊》蒙語專輯總算是順利誕生了。在六子心目中,這張薄薄的碟片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珍貴。這張蒙語原創專輯很快在市面上售磬,還在市面上見到的都是盜版。回憶起來,樂隊仍覺得這是一張「勇敢的 振奮的」專輯! 第一張原創專輯成功在內蒙發行,很快更多人認識了這個年輕的樂隊。有人看上了他們,邀請樂隊到深圳發展,酬勞不菲。就在此時,樂隊結識了納森老師---在央視播新聞的蒙古族老鄉。納
森老師在偶然的機會下聽到樂隊的專輯很是欣賞幾個小夥子,忍不住像個小粉絲一樣跑到酒吧找他們,並向小夥子們建議到北京去發展。
有翅膀就渴望飛翔。去北京還是深圳?兄弟六個第一次產生分歧。經過一夜漫長的探討,六人終於達成一致,認為去深圳雖然短期內可以提高收入並改善樂隊的硬體,但同樣伴隨南北文化差異帶來的不被認同的高風險。而北京,自古便是全國的文化中心,又曾是蒙元帝國的大都,相比下更加容易認同蒙古族文化。
2005年1月15日,額爾古納樂隊正式通過六人決議:南下北京。六個准爺們兒還一起拉勾勾約定,在北京認認真真地發展兩年,如果不被認可再回呼市。第二天晚上,六兄弟在三十多位親朋浩浩盪盪的歡送下,登上了開往北京的列車。回想起當時的情形,那日蘇笑說,當時六個人好像農民工進城打工一樣,只不過手裡多了幾件樂器。更讓那日蘇壞笑的是,跟親朋告別的時候,樂隊中居然有人哭了。(那日蘇這傢伙口風一點兒也不像他名字那麼「松」,緊得狠吶~呼斯楞在不在其中,有待考證。有,他也不會承認的。)
樂隊在納森老師介紹下,來到他弟弟開的酒吧表演。六個人住在一間不大的小屋,剛剛裝得下六個人睡上下鋪和寶貝樂器。條件簡陋了些,哥幾個還是很快融入了周遭環境。最初,樂隊的表演還是以蒙語歌曲為主,「很多的漢族人雖然聽不懂內容,但是他們能夠感受到音樂傳遞出來的情感。」樂隊的表演得到了北京漢族同胞的認可,欣慰之餘也不忘改善單調的節目,「電聲、民樂等輪番上演,最後我們還會來上一段蒙古族舞蹈。」很多陪伴他們成長的民歌在他們的演繹下,在北京被來自全國各地甚至外國的人們喜愛。小夥子們在北京的酒吧里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身在異鄉為異客。手頭不太富裕,生活上還有待適應,六個人的小日子卻也過得有滋有味兒有情有趣兒。只是有時候兒,只是那麼偶爾,會思念千里之外的大草原,想念父母手足,想那心愛的姑娘,想家裡的牛馬羊群,想看家的小狗子,想額吉熬的奶茶香,一直想到夢里。
某天晚上,樂隊照常演出。有桌客人一坐下,就點唱《鴻雁》二十遍。都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回哥們兒算是開眼界了。沒辦法,誰讓人家是上帝,還好,樂隊有兩個主唱,二十遍就二十遍吧,你敢點哥們兒就敢唱。二十遍《鴻雁》唱了足足將近兩個小時,點歌的客人的發型好像金毛獅王,極其認真地欣賞樂隊的表演,不多會兒,開始在臉上來回摸娑,金毛獅王不是在擦粉,是在抹眼淚.獅王旁邊的兩位大哥,和呼斯楞一樣乾脆利落的小短頭,一個靜靜品酒,一個默默抽煙。
後來的後來,小子們才知道,那個點唱二十遍《鴻雁》聽到淚水嘩嘩流的獅子王正是張宏光----那個寫出《康熙帝國》《孝庄秘史》這些豪邁旋律的作曲家,坐在他旁邊的兩個人,一個叫韓磊,一個叫呂燕衛。
原本,樂隊六個兄弟都已經做足了心理准備,在北京可能會過著住地下室,吃饅頭就鹹菜的日子,到北京才三個月,已然站住了腳,有了屬於自己的一片根據地----張宏光旗下的四季光芒與樂隊簽了約。再後來,大家眾所周知的,額爾古納樂隊踏上央視的舞台,與阿寶鳳凰傳奇一起闖進了年度決賽,最終成為第一界《星光大道》年賽的季軍。當年底,第一張漢語專輯《鴻雁》順利地發行。一年後,由於四季光芒業務轉項,樂隊與之結束合作,和呂燕衛走到一起,成為飛旗的一員。 《候鳥》MV相當可怕,一不小心,當中的一個簡單唯美的畫面竟在日後成為現實。鏡頭中,六個小夥子在草原上奔跑,先是阿冷率先跑在眾人的前面,而後,是呼斯楞,張開雙臂,甩開眾人,盡情在草原上滑翔奔跑。《夜色》中,呼斯楞更是被眾人群毆~
2009年4月,額爾古納樂隊第二張國語專輯〈往日時光〉發行的新聞發布會在呼市舉行。此時,離開有時的阿冷短暫回歸助陣,鴻雁終於重新「對對排成行'.台上,那日蘇唱道:「我們曾是最好的夥伴,共同分享歡樂悲傷...... 詞作者克明老師做夢也想不到,自己的一時感觸竟成為樂隊裂變的讖詞。
從5月中下旬開始,粉絲們突然發現,論壇上不去了,無論怎麼登陸,回應的只是冷冰冰的「無法顯示網頁」。2009年6月3日,額爾古納樂隊通過貼吧發表公告,宣布已與飛旗音樂正式解除合約。作為主唱,呼斯楞選擇了離隊,續簽飛旗音樂 。額爾古納樂隊開始以四人的形式重新出發。
幾天後,網上即出現一篇名為《四成員與呼斯楞反目》的報道,將呼斯楞與飛旗推向風口浪尖。謾罵與指責遍布貼吧,Q群,口水滿天飛。諸位歌迷也分為三派:力挺樂隊並且把飛旗,呼斯楞當黃瓜拍的 ,繼續挺呼的並與反呼派斗爭到底的,最後就是極少數的冷靜派---以廚子為代表,不管孰是孰非,尊重各自的決定,一如既往支持雙方。 (臭美一把,嘿嘿~)
有人說,呼斯楞為錢不要兄弟了。有人說,飛旗拆散樂隊蓄謀已久。熱愛樂隊的朋友們無不惋惜難過。08年斯日古冷已經以秘密的方式離開,六人的額爾古納樂隊成為往日時光。
7月17日晚,呼和浩特市。內蒙古第十屆昭君文化節開幕式《天堂草原·草原的天堂》晚會現場。高高的站台上,兩聲長嘯,動感的電子節奏,呼斯楞首次演唱單飛後的個人作品《塞北》。拋卻周遭的非議,呼斯楞在偌大的舞台上盡情狂奔,將滿腹心事化作歌聲盡情釋放......
09年7月26日,樂隊通過貼吧發表全新EP《信念》。
老子說,禍之福所倚之,福之禍所伏兮。
六人的額爾古納樂隊已經成為過去時。
無論是呼斯楞,還是四人的額爾古納樂隊,各自經歷了痛苦的涅盤之後,喚發出全新的光彩。(絕不是某某油廣告) 200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大慶。煙花璀璨,喜氣洋洋的天安門廣場上,身著節日的華服,呼斯楞與斯琴格日勒在慶典晚會上代表蒙古族向建國大慶獻唱《贊歌》。站在一起的合唱夥伴中,還有已經長大的呼老二,玉樹臨風,長得像極了老呼大叔.有人說呼老二長得比哥哥高比哥哥帥,一點兒都不拔瞎。可以想見,此時此刻,遙遠的草原上,額吉的心裡該是多麼的欣慰與感慨。
國慶60周年慶典晚會侯場留影,右一為呼老二
09年11月17日晚,胡錦濤主席為來自美國歷史上首位上任第一年訪華的非洲裔總統奧巴瑪舉行的歡迎晚宴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隆重上演。
在VIP們(濤哥,寶寶,著名歌唱家彭老師的先生老習,大耳朵總桶,克林燉夫人,賴死,落家灰等等)的眾目睽睽下,呼斯楞代表蒙古族同胞演唱了草原上流傳了300年不息的《鴻雁》。演出結束後,濤哥和大耳朵等VIP們一一與演員們握手,新聞聯播里也能看到,演員們混站成一排,呼斯楞溜圓的腦袋瓜子身穿一身大藍蒙袍在人堆里格外扎眼,拍著巴掌小歪嘴咧得跟荷花似地靜靜恭侯握住濤哥和大耳朵的手.黑黑的大耳朵總桶被呼斯楞的歌聲打動,給了這個牧人家的白胖小伙兒最高度的評價。他說,在他的心目中,偉大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當前的生活狀態就是小呼歌中所唱的樣子滴!唯一可惜的是,他說這些的時候,沒有任何媒體在場。(狗仔隊長干起了包工隊的活兒,掘地八尺外加甜言蜜語裝好奇寶寶從沁雪她鄭叔叔嘴裡套出來的:)
年底,呼斯楞單飛後的首張個人專輯《塞北鴻雁》正式發表.這張專輯延續了以往樂隊時期漢語與蒙語結合的風格,收錄了6首全新原創歌曲和7首重新演繹過的精選曲目。金龍危雞之下沒有高調華麗的宣傳,只有動聽真誠的音樂.
這個冬天,是北京城五十年來最冷的一季。在昔日繁華的帝都,呼斯楞度過了他不平凡的2009.
2010年初,貼吧里發表了有史以來最感人肺腑地一個帖子,是一個叫老男人F的夜貓子深更半夜不睡發來的,感動指數五顆星:「快過年了,預祝虎迷們更加快樂!老虎吧越來越紅火,老虎新專輯大賣!」署名是「額爾古納樂隊全體兄弟(那日蘇代筆)」,時間定格在1月28日的凌晨,02:05.(之前小道上傳說,兩個光屁股長大的小哥們兒撕破臉皮,誰也不睬誰。老天爺作證,一切謠言都見大頭鬼去吧~)廖廖數語,在寒夜裡讓人心裡暖意融融。
每提春節必是演藝公司及藝人們走穴吸金的絕佳時機.2010年的春節前夕,呼斯楞的小嘴發揮出非常強悍的功能,說服了上峰放他回家.老闆一點頭,呼斯楞便拎著大包小包撒丫子立刻直飛包頭,轉坐大巴第一時間奔回家鄉.他已經四年沒在家過年了,好久沒有見到親愛的額吉和高中同學了,還有呼老二......
十幾天里,呼斯楞成為整個嘎查的焦點,總有熱情的人們來看望,不知不覺間又長了幾斤膘兒. 草原的冬夜,篝火旁,牧民們歡歌載舞,用醇香的奶酒迎接在外漂泊的孩子回家團圓.
藍天碧野,雄鷹展翅.呼斯楞再次飛向南方......

Ⅵ 蒙古黑葯真的有效嗎

這裡面有些東西是挺能忽悠人的。先是說吃葯後,原來的症狀都沒了,並且突出物也沒了。接著說,這葯是國家衛生部門引進的,說是引進,又是中蒙合資,原來只是原料引進,製作還是國內生產的,並且還是只公開9種原料,其餘的要保密不能公開,這么神秘的東西,估計你要躍躍欲試了。這還只是報紙的宣傳,電視上的更不得了,看了那些患者服葯後的表現,不信也難啊。

真的是進口嗎?真的是葯監部門批準的?是怎麼批的?

先看看網上的回答。

我這幾天也很關注這個葯,因為我父親有椎管狹窄,但是我肯定不會買的,我不買的原因是這樣的:這個葯宣傳是進口的,但是它不是葯進准字而是國葯准字,說明他是國產葯,它准字是「國葯准字Z15021661」,我查了一下這個准字,是烏蘭浩特中蒙制葯有限公司生產的「抗骨質增生丸」,同一家制葯廠,同一批准文號,為什麼卻是兩個名稱呢?我認為他是換了個名字!而我在網上查「抗骨質增生丸」有挺多葯廠生產,含量為3gx10丸,價格為18.7~31元不等,而這個蒙古黑葯計量一樣卻賣399元!真是黑~~~~葯啊!
它的營銷模式就和郭德綱代言的「藏密排油茶」一樣,批文對應的是「百草茶」,但是價格卻翻了幾番,都是人為的加上了神秘色彩。

和中醫中葯一樣,都屬於傳統醫葯,效果不會很明顯的,因為和中葯一樣屬於慢慢調理型。

真是黑~~~~葯啊!

網上找到的一些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Ⅶ 幼兒園禮儀教育教獎條件是什麼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培養幼兒文明禮儀素養,提升幼兒從善、從真、從美的良好習慣,朝陽幼兒園本著「文明禮儀教育從娃娃抓起」的宗旨,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富有教育意義的各項活動。這些活動可操作性強,具有強烈的感染性,教育性。 幼兒禮儀教育,是幼兒園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幼兒園中加強文明禮儀教育,不僅是塑造幼兒健全人格、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奠基人生最佳開端的工作,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質,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一、幼兒禮儀教育實踐活動的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八個為榮、八個為恥」為言行准繩,力求通過生活禮儀、交往禮儀、行為禮儀的教育實踐活動,豐富幼兒園的德育教育內容,增強幼兒德育教育的實效性,不斷培養幼兒的文明習慣,大力提高幼兒的文明禮儀素養,努力營造崇尚文明、講究禮儀的校園氛圍,扎實推進校園文明建設,加快構建文明和諧的校園。 二、幼兒禮儀教育實踐活動的目標 以幼兒禮儀教育為突破口,培養幼兒與人交往,與人交談合情理,講禮貌。主要傾聽對方講話。掌握初步的衛生常識和技能,逐步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愛動腦筋勤於思考;遵守學習紀律,具有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堅持性;培養幼兒學習時能與同伴互助、合作和分享。重在養成,促進內化,培養幼兒樂意與人交往,禮貌、大方,對人友好,全面提高幼兒的文明禮儀素養,為幼兒良好品格的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教育幼兒學會共處、學會做人、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做到「日常行為講規范、人際交往講禮儀,社會活動講文明」; 三、幼兒禮儀教育實踐活動的內容 將學習禮儀、實踐禮儀、展示禮儀和宣傳禮儀貫穿於班裡禮儀教育實踐活動的全過程。 1.學習禮儀:讓幼兒了解和掌握與自己日常生活和學習密切相關的校園禮儀、家庭禮儀和社會禮儀等方面的知識。 在課堂或有空餘的時間就進行有關文明禮儀的教學。《文明禮儀歌 》你拍 一,我拍一,講文明來懂禮儀 你拍 二,我拍二,同學團結又友愛 你拍 三,我拍三,禮貌用語記心間 你拍 四,我拍四,清潔衛生作值日 你拍 五,我拍五,關心集體孝父母 你拍 六,我拍六,愛護公物保環境 你拍 七,我拍七,互幫互助爭第一 你拍 八,我拍八,校園開遍文明花 你拍 九,我拍九,齊心協力爭創優 你拍十,我拍十,我們敬愛好老師 公民道德詩歌 人人從我做起來 要讓大地綠起來, 要讓天空藍起來, 要讓江河清起來, 要讓空氣凈起來, 要讓花兒開起來, 要讓鳥兒唱起來, 要讓環境好起來, 人人從我做起來。學兒歌《自己吃飯正好》(小小手,真靈巧,扶住碗,拿起勺,輕輕舀,慢慢送,自己吃飯真正好。)來鼓勵孩子自己吃飯;兒歌《輕輕》(開門輕輕,關門輕輕,說話輕輕,上下樓梯也輕輕,我要做個小輕輕。)教育幼兒會控制自己的聲音,學會小聲說話等等 2.實踐禮儀: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中來,通過讓幼兒親身感知、實踐,逐步培養幼兒良好的禮儀意識和禮儀行為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平衡的發展。 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幼兒的禮貌,文明行為。教幼兒正確使用文明用語。早上回園主動向老師問好,課間與小朋友玩游戲時不打架,團結同伴、主動幫助他人,說話時要看這對方的眼睛,聲音要響亮、清楚。 3.展示禮儀:通過開展校園禮儀風采展示、文明禮儀行動「小天使」評選等活動,展現我班在幼兒禮儀教育實踐活動中的階段性成果。 4.宣傳禮儀:在家長會上向家長宣傳禮儀知識,多利用幼教通簡訊平台,宣傳欄,每周向家長發送文明禮儀知識的內容,在放學前多講有關禮儀的故事、帶領幼兒讀兒歌,回到家叫幼兒和爸媽一起學習禮儀兒歌。營造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良好的氛圍。 四、幼兒禮儀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活動 恩格斯說過:環境造就人。環境的教育功能是潤物細無聲的滲透。一走進扎旗幼兒園,我們可以看到「請講普通話」、「文明禮儀從寶寶抓起」、「上下樓梯請靠右」、「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系」「等文明用語,還有豐富的禮儀圖片,兒歌,故事標識等等,而在里班級也開設了「禮儀寶貝」、「禮儀明星」、「文明寶寶」等專欄,營造了一種積極健康的園所文化氛圍,因此孩子們融入了健康的文化氛圍之中,不知不覺中接受它的影響和熏陶。 要讓幼兒親身感知、實踐,逐步培養幼兒良好道德素養,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還得從一點一滴、一招一式的細節抓起。因此,扎旗幼兒園在一日活動教育的各個環節中滲透強化禮儀教育,對每個環節的行為提出具體的要求,把禮儀內容細化到各環節中。如入園:要求幼兒儀表整潔、進園主動與老師、同伴打招呼,與父母說再見等,進餐做到文明用餐,每一組分發一塊小抹布,要求幼兒保持桌面干凈,愛惜糧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餐後自覺收拾餐具,飯後養成漱口和擦嘴的好習慣。同時在各環節中發現做的好的幼兒及時給與肯定與表揚,選其做小小監督員,提醒別的幼兒,使成功的幼兒肯定自己,使其他的幼兒看有形象、學有榜樣。為此,我園會在幼兒每日的學習、生活中,並運用多種手段,積極開展文明禮儀教育,以促進幼兒良好品性的發展。 四、幼兒禮儀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活動及具體措施 1.多利用班級簡訊平台,每周向家長發送一些禮貌文明的簡訊,並提倡家長多講有關於禮貌的故事給幼兒聽。 2.在日常生活中,時時提醒幼兒,做到隨機教育,每天早上開展禮儀教學課堂,在班上表揚有禮儀的寶寶,並給予紅花獎勵,用放學的時間帶領幼兒一起朗誦兒歌。 3.教育幼兒回園主動向老師、叔叔、阿姨、小朋友問好。 4.教師做好幼兒的示範作用,與幼兒聊天、游戲時。正確使用文明用語。 5.培養幼兒的良好文明禮儀行為,從坐、立、行、走入手。教師在幼兒面前示範知道。上課前教幼兒的坐姿。利用排隊時教幼兒的行走。(抬頭、挺胸、眼睛看前面。上、下樓梯時,提醒幼兒靠右行走,不跑、不跳、不打鬧等。) 6.在4月份舉行「尊長友愛伴我行」的活動。邀請家長收集孝敬爺爺、奶奶的故事徵集。通過幼教通告訴家長並配合。 7、每周班會,舉行一次文明寶寶的評比。並給予獎勵 8、收集文明禮儀的故事、兒歌,每周學一首兒歌。 9、在家長會議上講述幼兒行為的規范,並要求家長在家也要教育幼兒的禮儀,做好幼兒的榜樣,做好家園共育。 10、每月更換一次宣傳欄的內容。 11、結合幼兒園的工作按排,在4月份重抓幼兒的「進餐習慣和行走禮儀」,每天進餐前教幼兒拿碗筷,要輕拿輕放,安靜進餐,保持桌面干凈,不剩飯、不挑食,並朗誦詩歌《憫農》。 五、家園共建 這里的「家」指的是家庭教育,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文明禮儀教育僅僅靠幼兒園是遠遠不夠的,朝陽幼兒園倡導園內教育要與家庭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共同為娃娃搭建健康的家園,要求家庭與幼兒園教育保持一致性、持續性,在每月一次的「家長座談會」上,園內首先組織幼兒家長學習如何在家庭教育中為孩子提供文明禮儀的生活環境,然後是家長之間交流體會,介紹經驗,查找不足,最後是園內與家長達成共識,有的放矢的為幼兒找准當下需要改進的教育計劃及下一步的培養目標。 通過以上的舉措,幼兒的文明禮儀素養漸漸提高,良好的行為習慣漸漸養成,我們期待著「文明禮儀教育從幼兒抓起」,陪伴每個孩子健康茁壯成長 。

Ⅷ 吐爾基山遼墓的經過

內蒙古吐爾基山遼墓是繼陳國公主墓、耶律羽之墓以後又一次重大契丹考古發現。在首次發現的保存完整、雕刻精細的彩棺中,出身顯貴的年輕女子為何早逝?她身體內的水銀是致死的原因還是為保存屍體?她是受人尊敬的薩滿嗎?考古學家在不斷探尋解開這些謎底。
在2002年夏秋時節,吐爾基山採石礦的工人們用推土機挖坑道時,在坑道的東半部,發現了一個三米多寬的石頭堆,這些石頭和山上的石頭一樣,也是青石,沒有看出什麼特別的地方,所以當時也沒引起注意,很自然地把這些石頭起出來放到石場上出售。到了秋天,坑道挖通了,開始炸山取石,再也沒有人想起石頭堆的事。秋去冬來,天氣寒冷,採石工地也因此而停產了。2003年新春伊始,為了趕在各個建築工地開工之前備足石料,採石工地又開始炸石生產了,採石工掙的是記件工資,按石方多少取酬,他們為了省時省力,有時就到坑道東壁殘存的「亂石堆」上摳點石頭裝進運石車中來充作數量,就在「三八節」那天,工人們繼續重復著以前的作法,在「亂石堆」中突然發現有淡紅色的石頭,憑他們的直覺,感覺到這種石頭不是吐爾基山上的石頭,摳下幾塊之後,發現裡面的石頭是經過人工擺放的,而且石與石之間有黑色膠泥粘著,進一步觀察,還有的石頭上用墨汁畫著記號,當時有的工人懷疑:是不是日本鬼子時期在這里修的炸葯庫呀?
自3月8號發現了玄機之後到3月10日,僅二天多一點的時間,吐爾基山發現「東西」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傳播出去,馬上就來了好幾撥「挖寶人」,他們都是來和採石礦的礦長談價錢的。這里的礦長姓梁,身體強壯,是標準的蒙古漢子。有的「挖寶人」問梁礦長:給多少錢才能讓我們挖呀;有的還要和梁礦長一起分成。3月10日清早,天還沒亮,就有人敲梁礦長家的門,梁礦長問:「誰呀?」回答說:「我們是從扎旗來的。」梁礦長出去一看,門口停著一輛2020吉普車,來人對梁礦長說,聽說這里發現了古墓,我們來看看。看你要多少錢才能讓我們挖?這時梁礦長感到了事情的重要性,認為應該向公安部門報告,不能再拖延下去了,於是馬上操起電話,向市公安局報告了情況。
2003年3月10日下午通遼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和市公安局幹警一同前往。對現場進行了初步的勘察,根據現場的觀察初步斷定這是一座遼代墓葬,經目測,墓道長超過30米,墓葬埋藏深度10多米,墓室西牆的紅色沙岩石條暴露在外,石條與石條之間用黑色膠泥粘合。天井部分的石牆暴露在外,像似一個亂石堆,墓道的西壁北側僅存少部分與石牆相接,南面的大部分已被推土機挖沒了,僅見墓道中的回填土,從各種跡象判斷,這個墓近期沒有被盜過,但是搞過遼代考古的人都知道,遼墓十墓九空,這座墓葬早期是否被盜,在當時還是無法判斷的。從墓葬暴露在外的跡象推斷,這個墓是一座遼代中型偏大的貴族墓葬,墓主人地位較高,如果早期沒有被盜,在這座墓葬中,將有珍貴文物出土。 當晚工作組回到通遼市向市博物館的領導匯報,第二天(2003年3月11日)經上報後由市文化局長張志強同志在墓地主持現場會,宣傳部長張萬忠同志作了重要指示,強調要以安全第一為原則,確保文物、人員的安全。會議正式成立了吐爾基山墓發掘領導小組,並決定由市博物館組織實施清理發掘工作,科左後旗博物館、公安局給予配合發掘、保衛工作博物館工作人員組成發掘小組前往吐爾基山對其進行搶救性清理發掘。
3月11日下午,搶救性清理發掘工作開始,七天之後內蒙古治自區考古所副所長塔拉帶著自治區的文件趕到,又重新組成了考古隊,塔拉經過幾天的准備之後,工作人員對墓道進行了鑽探,了解到墓道的長度和寬度之後,制定了發掘方案,於3月20日開始正式發掘,發掘期間,正是「非典」時期,它給發掘工作帶來了許多麻煩,但是,總的來看,整個發掘工作還算順利,經過二個多月的正式發掘,在地下埋葬了一千多年的契丹彩棺和200多件珍貴文物終於得以重見天日。
墓道是墓主下葬時所經過的通道,通常是斜坡狀的,有的修有台階。這個墓的墓道壁是用石塊砌成的,用黑膠泥勾縫,外側也用黑膠泥抹平,在其下部出現了紅膠泥面,紅膠泥上又抹有白灰面,與其他墓葬修築墓道時的就地取材有些不同。當地的土質十分疏鬆,經常一片一片地向下掉,因此在清理過程中墓道壁多次塌方,其中最大的一次塌方是在墓道快要清理到底部的時候,突然整個墓道壁連土帶石塊坍塌下來,好在工作人員躲閃得比較及時,沒有人受傷。
墓道的兩壁下方都繪有壁畫,而且均是繪制在白灰面上的,但右壁的壁畫基本上已經被石塊砸毀殆盡,只能看到些凌亂的線條,而左壁和墓門正上方的壁畫保存較好,都是猛獸形象,但造型比較簡單。猛獸毛發挺立,口露獠牙,線條粗獷。2.已脫落的契丹人物壁畫泄露了墓葬年代的天機按說清理完墓道內的土石之後墓門就應該顯露出來,但擋在工作人員面前的卻是一塊巨大的封門石。封門石在遼墓中多有發現,但一般大貴族墓也常用封門磚。較之封門磚,封門石更加磁實,20多個工作人員花費了一下午的時間才將其拉倒並拖出墓道。
隱藏在封門石後面的是一個木門。在木門與封門石之間有厚厚的一層淤沙,由此可以推定墓葬曾經被水浸過。木門外有許多銅鈴和銅泡,從其位置的雜亂無序來看,這些有可能是從墓室內沖出來的。木門是兩扇,每扇上面各有三排鎏金銅釘,在中間部位有一把鐵鎖。有鎖一般就有鑰匙,但考古人員卻沒有發現。由於鐵鎖已經生銹,而要進入墓室就必須把木門打開,為了避免破壞鐵鎖,只得將木門和門框整體卸下來。柏木彩棺及棺床彩繪木棺長2.31米、寬1.30米、高0.9米。木棺通體彩繪,以紅、黑兩色為主,上面刻繪有仙鶴鳳、牡丹等圖案,色澤鮮明,工藝精湛。棺蓋四周掛滿了小鈴鐺,音調、音質各不相同,這一獨特的裝飾方法或許與墓主人生前的職業或受好有關。

Ⅸ 扎賚特旗同路單采血漿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扎賚特旗血漿站是由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廳批准設置的興安盟唯一一家專業從事原料血漿採集的合法機構,坐落於扎賚特旗來貝特工業園區。注冊資金100萬元。本站採集的血漿是生產乙肝疫苗、狂犬疫苗等多種疫苗的唯一原料,也是國家重要戰備物質—人血白蛋白的主要成份,具有唯一性和公共需要的不可替代性。扎旗血漿站2014年營收2876萬元,納稅176萬元,預計2015年營收3000萬元,實現納稅185萬元。自建站以來,拉動就業近千人(其中漿站正式職工近100人,義務宣傳員近300人,接送漿員車輛司機500多人),每年免費健康體檢近60000人次。
法定代表人:劉志武
成立時間:2008-08-29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5222300000224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1153)
公司地址: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扎賚特旗音德爾鎮來貝特工業園區

閱讀全文

與扎旗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山東創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851
建材團購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36
上海生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358
活動比賽策劃方案 瀏覽:679
開一家外貿零售電子商務公司 瀏覽:140
最新幼兒園推廣普通話方案 瀏覽:56
農村旅遊開發策劃方案 瀏覽:812
山東中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35
藝術學校文藝匯演策劃方案 瀏覽:106
社區兒童室內趣味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18
電子商務系統規劃與設計簡答 瀏覽:482
社區文化周策劃方案 瀏覽:165
小學教師學科遠程培訓方案 瀏覽:249
潔凈工程售後人員培訓方案 瀏覽:892
介於淘寶同學課程的推廣方案 瀏覽:918
電子商務法律定義 瀏覽:487
電子商務訓練平台 瀏覽:264
培訓中心晚會策劃方案 瀏覽:779
體育賽事商業贊助策劃方案 瀏覽:589
物業公司內刊策劃方案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