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加強安全防範意識,珍愛生命 演講稿 400字到500字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如此地脆弱,需要精心的呵護,無視安全,就無視生命的存在。
當我們在安靜的教室中聽課時,安全的概念或意識在我們的腦海里盪然無存,就體會不到安全的重要性。而每分每秒都有一些人出生或意外死亡,季節可以輪回,而生命的逝去就如一江春水向東流——一去無返了。
在我們的周圍演繹著一場場血淋淋的教訓:車禍、火災、墜樓等等,一個個美好的生命就這樣悄然殞失了。
安全第一,警鍾長鳴。
我們學校的新校區坐落於郊外,由於缺乏嚴格的管理,交通秩序異常紛亂,司機超速行駛,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模糊,在短短的兩個月里三個年輕鮮活的生命灰飛煙滅,全校師生陷入了悲痛之中,而受害者的家長更是倍嘗生死離別的巨大悲痛和創傷,誰之過?這三起事件引起了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大力投資修建路面設施,給學生安上了一道生命的防護線。此後,再也沒有發生類似事件,每當看到那長長的防護柵欄,每個本校學生都深深地懂得那是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為什麼只有當事情發生了才想到去修治?防患於未然,它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思考。
有一則事例讓我終生難忘:在一次交通宣傳課上,放映了許多真實的車禍事件,其中有一個七歲的女孩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下肢,整個上身被安置在一個疲軟的藍球里,兩只手拄著木屐一樣的木板蝸行爬索,面對記者的采訪,她卻笑得那麼的天真無邪,說她的願望就是再要一個籃球,在場的每一個人無不為之動容,淚如泉涌,教室里一片抽噎哭泣,心酸,心痛。
當你正愁你的身體不夠好時,你有沒有想過一個沒有下肢的人是怎樣度日的?你不覺得慚愧嗎?你的煩惱又算得了什麼?
認真地遵守交通法則,即是對自己的生命的珍視,也是對他人生命的負責。避免一場車禍的發生,就會避免兩個家庭的殘損和悲痛。
悲劇,我們誰也不願看到!怎樣避免,你我他,大家都有責任,都有義務。維系生活的美妙,就要珍視自己的生命,而安全就是第一位的。
B. 作為大學生如何配合學校做好傳染病的預防宣傳工作
郭欣指出:「防控秋冬季傳染病,首先要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在防控疫情期間,學生、家長、老師等人群的健康素養都得到了很大提升。除佩戴好口罩、外出時做好手衛生外,我們還提倡飯前、便前便後都要洗手,咳嗽、打噴嚏時要用上臂或紙巾、毛巾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要洗手,盡量避免觸摸眼睛、口鼻等。
其次要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在空氣良好的情況下,家庭也需要保持通風,每天至少通風一次,每次不少於30分鍾,盡量減少到密集場所活動。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應居家休息、及早就醫。
再次是在上下學途中,學生盡量做到家庭學校『兩點一線』,避免不必要外出,最好採取步行、自行車、私家車等方式上下學。乘坐公共交通或校車時,既應注意個人防護,也要注意與他人保持合理間距,途中避免用手觸摸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物品。
最後是師生要注意一日三餐的規律性進食,主食、蔬果和禽肉蛋保持3∶2∶1的比例。同時,要根據溫度適時增減衣物,注意保暖、加強鍛煉。剛開學時,學生還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所以更要合理安排作息,這些方式可增強體質和機體免疫力。」
(2)防控宣傳稿擴展閱讀:
在秋冬季節,除要防控疫情外,常見的傳染病不止流感,還有例如猩紅熱、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這些呼吸道傳染病在防控方法上有一些類似。另外,如諾如等其他感染性腹瀉,也是秋冬季節需防控的傳染病。
學校由於人群密集,出現這些傳染病的機會較高,防控傳染病是維持正常教學秩序、保障廣大師生健康的必要,對全社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是重要的一部分。
C. 如何做好預防宣傳工作
通過開展交通安全宣傳進社區、進企業活動,以點帶面,更好地感染帶動更多的道路交通參與者學法、守法、用法,提高了道路交通參與者的文明交通安全意識。
D. 預防和控制春季流行疾病的主題班會主持稿
開展春季傳染病預防主題班會
春季是疾病特別是傳染性疾病多發的季節,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風疹、猩紅熱等。這些傳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傳染病,可通過空氣、短距離飛沫或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徑傳播。
學校是人員比較密集、相對比較集中的地方,比較容易傳播。為避免各類傳染病的流行或暴發,我校利用本周一班隊活動課時間各班開展「春季傳染病預防」主題班會活動。
通過主題班會,學生了解了春季傳染病的危害和預防措施,達成了以下共識:一要加強鍛煉,增強免疫力;二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要保持學習、生活場所的衛生,飯前便後、以及外出歸來一定要按規定程序洗手,勤換、勤洗、勤曬衣服、被褥,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三要做好教室、宿舍必須要每天通風、保持空氣流動,每次通風應在半小時以上;四要保證充足的睡眠,要休息好,生活要有規律;五要切莫諱疾忌醫。由於春季傳染病初期多有類似感冒的症狀,易被忽視,因此身體有不適應及時就醫,特別是有發熱症狀,應盡早明確診斷,及時進行治療。一經發現問題及時就診,並上報校醫等。
本次春季傳染病預防主題班會,增強了師生對春季傳染病的防範意識,提高了預防的能力。我校還通過校訊通等途徑向學生家長宣傳預防春季傳染病的知識,讓家長及時了解自家孩子的情況,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E. 求一份「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廣播稿
預防接種要重視
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廣播稿 四季話題(二十五)
所謂「預防接種」,就是用人工接種的方法,給人體輸入死的(醫學上稱為「滅活」)病原微生物(或減毒病毒,或是病原體的抗原性物質),用它們刺激人體的免疫系統,產生對人體具有保護性的免疫物質(醫學上稱為「致敏淋巴細胞」和「抗體」),從而增加了對某種疾病的抵抗能力,使被接種者對這種病不感染,或者感染以後不發病。
預防接種可以增加人對傳染病的抵抗力,甚至可以幫助人們消滅傳染病。在歷史上,天花曾經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通過接種牛痘疫苗,天花已經在世界上消滅了。30多年前,小孩子幾乎個個都得過麻疹,可是推廣了麻疹疫苗以後,麻疹已經很難見到了。
預防接種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就是打預防針,其他方法還有口服疫苗(如「小兒麻痹糖丸」疫苗,即脊髓灰質炎疫苗)和鼻腔噴霧(如流感疫苗)等。
兒童對傳染病的抵抗力比較弱,預防接種更加重要。從孩子出生開始到7歲,應當有計劃地給他們接種疫苗,這就稱為計劃免疫。
從1974年起,世界衛生組織推行了「擴大的免疫計劃」,該計劃在全球推廣使用針對6種疾病的疫苗:白喉、百日咳、破傷風、脊髓灰質炎、結核病和麻疹。
我國目前計劃免疫的項目如下:
出生:卡介苗。
2個月:脊髓灰質炎三價混合疫苗(第1次)。
3個月:脊髓灰質炎三價混合疫苗(第2次);白喉、百日咳、破傷風聯合疫苗(簡稱「白百破」)第1針。
4個月:脊髓灰質炎三價混合疫苗(第3次);「白百破」(第2針)。
5個月:「白百破」(第3針)。
8個月:麻疹減毒活疫苗(初種)。
1歲半至2歲:「白百破」(加強)。
4歲:脊髓灰質炎三價混合疫苗(復服)。
7歲:麻疹減毒活疫苗(復種),「白百破」混合制劑(加強)。
有些疫苗,如乙肝疫苗、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多糖菌苗、流行性乙型腦炎疫苗、傷寒副傷寒菌苗等,是根據本地區有無相應的傳染病發生或流行情況,而來決定是否進行預防接種。
兒童患病,如感冒、發熱,或者有急性、慢性傳染病,心、肝、腎有嚴重疾病,以及有過敏史者,都不宜進行預防接種。接種疫苗以後,一般兒童都有不同程度的接種反應,如接種部位紅腫,體溫升高(38攝氏度以內),這都是正常反應。如果紅腫不退,而且面積擴大,體溫超過38攝氏度,持續時間較長,以及伴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甚至暈厥等症狀,就需要密切觀察,是否有感染或接種異常反應。醫生會根據檢查結果進行對症治療。
來源:健康教育所
F. 如何預防自然災害演講稿 !是演講稿!!!!!
防震減災知識
地震是自然界10大災害之一,也是損失最為嚴重的災難,帶給社會和人們的是破壞和毀滅。目前,人類對地震的預報,仍然是一道尚未攻克的科學難題。中共中央、國務院對地震預報工作極為重視,我國地震工作者經過3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成功地預地震上,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現在全國建有400多個台站,網點2000多個。廣西建有觀測台站29個,觀測網點50多個,觀測項目39項。築起了一道保護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的防護網。
同時,防震減災貫徹的是以「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重點抓好防震減災宣傳工作和建設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和抗震設防工作是我們克盡職守的天職。一旦地震發展,國家和各級人民政府會很快實施地震緊急求援工作,全力搶救受害的群眾,保一方平安。
家庭防震的重點,主要是保證震時和震後如何有條不紊地進行家庭的防震救災。
根據各家不同情況,可採取以下措施:
1) 學習地震知識,掌握科學的自防自救方法。
2) 分配每人震時的應急任務,以防手忙腳亂, 耽誤寶貴時間。
3) 確定疏散路線和避震地點,要作到暢通無阻。
4) 加固室內傢俱雜物,特別是睡覺的地方, 更要採取必要的防禦措施。
5) 落實防火措施,防止爐子、煤氣爐等震時翻倒; 家中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
浴室、水桶要儲水,准備防火用沙;學習必要的防火、滅火知識。
6) 學會並掌握基本的醫療救護技能,如人工呼吸、 止血、包紮、搬運傷員和
護理方法等。
7) 適時進行家庭應急演習, 以發現彌補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之處和正確識別地
建築物要有堅固的地基
如果某些動物反常在道路上狂奔,這是地震的預兆,要即使讓人們離開建築物到空曠的地方去
要做到預測到以後以最快的速度讓人民知道,及時疏散開,減小人的損失
1.大震前有何前兆?
1. 地下水異常。
由於地下岩層受到擠壓或拉伸,使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或者使地殼內部氣體和某些物質隨水溢出,而使地下水冒泡、發渾、變味等。
井水是個寶, 前兆來得早,
天雨水質渾, 天早井水冒,
水位變化大, 翻花冒氣泡,
有的變顏色, 有的變味道。
2. 動物異常。
震前一、二天,牛、馬趕不進圈,亂蹦亂跳,嘶叫不止,煩燥不安,飲食減少;一些豬羊不吃食,煩燥不安,亂跑亂竄;狗狂叫不止;雞不進窩,驚啼不止;鴨不下水;家兔亂蹦亂跳,驚恐不安;鴿子在震前數天驚飛,不回巢;密蜂一窩一窩地飛走;老鼠反應最靈敏,在震前一天至數天,老鼠突然跑光了,有的叼著小老鼠搬家;有些冬眠的蛇爬出洞外,上樹;魚驚慌亂跳游向岸邊,翻白肚等。
震前動物有預兆; 老鼠搬家往外逃;
雞飛上樹豬拱圈; 鴨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麻蛇早出洞; 魚兒驚慌水面跳。
3. 地光和地聲。
地光和地聲是地震前夕或地震時,從地下或地面發出的光亮及聲音,是重要的臨震預兆。 地震有「前震一主震一餘震」的規律,要注意掌握,防止
地震前如何准備?
要掌握防震減災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明確地震時的疏散路線
和避震場所;清除樓道和門前的雜物;妥善處置室內易燃易爆物
品;關閉煤氣,切斷電源,熄滅爐子火等;衣袋裡裝上家庭成員名
單、工作單位、通訊號碼等。有確切血型的要寫明血型。
地震時怎樣求生?
地震時,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鍾,此時要保持冷靜,
(1) 能撤離時,迅速有序地疏散到選定的安全地區,不要擁擠在樓梯和過道上。
(2) 來不及撤離,應就近避震,震後再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例如:在家裡可躲在床或
桌下面或跨度較小的房間,如衛生間等。在教室里可躲在書桌下或牆角邊。在車間里可躲在機床下或小房間。在影劇院,在飯店可躲在椅子下。
(3) 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員要選擇空曠地帶避難。
(4) 避震時,要注意保護頭部,如用枕頭頂在頭上,用臉盆頂在頭上,用書包頂在頭上,用雙手護住頭部。
G. 秋冬季節心腦血管疾病意外防控通訊稿
季節更替,會出現心腦血管疾病復發,主要是環境因素變化,影響血壓波動,從而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改變,出現相對應的變化,所以要做好防護措施,在季節更替期間,監測血壓,血糖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