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食品虛假宣傳處罰

食品虛假宣傳處罰

發布時間:2021-06-05 16:39:29

『壹』 買到虛假宣傳的食品能得到賠償嗎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進行虛假宣傳行為,不僅需要負擔行專政處罰屬的後果,還要對消費者進行相應的賠償責任。但是,2018年實施了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做出了修改。根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以及第二十條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八條規定對其商品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或者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

『貳』 食品包裝上有不添加防腐劑虛假宣傳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專家:正確理解防腐劑 無需恐懼食品添加劑 中國食品添加劑協會成立「防腐劑行業損害調查組」欲對不當標示者進行法律追究 食品防腐劑、添加劑目前正受到不公正的對待,而部分企業在食品包裝上不正當的標示「不含防腐劑」、「不含添加劑」等更是誤導了消費者,讓人對它們產生恐懼。但實際上,食品添加劑在食品工業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正確使用添加劑的食品是安全的。為此,日前中國食品添加劑協會發起成立「防腐劑行業損害調查組」,調查由於「不含防腐劑」、「不含添加劑」等不當標示對行業造成的損害,並將通過法律程序保護食品添加劑企業和消費者的權益。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是安全的 據了解,我國大多數消費者對食品防腐劑的相關知識知之甚少,既不了解我國食品添加劑的管理和法規,也不了解按照法規和標准使用食品防腐劑的安全性。在社會上存在著一種對食品防腐保鮮劑的不正確看法,甚至擔心防腐劑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從而追求不添加防腐劑的食品。一些企業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這種心理,在食品標簽和媒體廣告上聲稱「本品不含防腐劑」、「不含任何添加劑」,這在一定程度上誤導消費者,並引起他們對食品防腐劑的恐懼。 中國食品添加劑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齊慶中表示,事實上,近年來,我國食品工業迅猛發展,其中食品添加劑發揮了巨大作用。作為食品添加劑的重要組成部分:食品防腐劑、抗氧劑和保鮮劑為防止食品腐敗、變質,延長食品保存期,確保食品安全更是功不可沒,起到了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的重要作用。 據專家介紹,當前,正確、合理、科學地使用食品防腐、抗氧劑,對食品進行防腐保鮮,在國內外都是食品防腐保鮮的主要手段,是食品防腐、保鮮系統工程的重要一環。只要食品企業嚴格按照食品添加劑使用的衛生標准進行生產,就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食品防腐劑的作用,保證食品安全。消費者對此不必擔憂,可放心食用。 加工包裝食品絕大部分含防腐劑 記者日前走訪廣州各大超市,發現不少食品包裝上都明確標示「本品不含防腐劑」,有些則標稱「不含添加劑」。但實際上是否如此呢?據有關食品專家指出,市場上所有經過加工包裝的食品,為防止腐敗變質,均經過防腐處理,只是加工方法不同。除罐頭由於經過高溫殺菌、抽空密封而不需添加外,其它那些營養豐富、水分高、容易腐敗變質的食品,為保證在保質期內不被微生物破壞,大多數食品包裝都會加入適量的防腐劑。據透露,「兩樂」里也含有防腐劑苯甲酸鈉。 不當標示有違法規 法律界人士認為,部分企業在其食品包裝上標注「不含防腐劑」或「不含添加劑」字樣,具有誤導、暗示,和貶低同行其它食品之嫌,這些都違反了我國有關法律。據上海亞太南通律師事務所郁春紅介紹,國家質檢總局頒布的《食品標簽通用標准》第4條第2款規定,食品標簽的所有內容不得以錯誤的、引起誤解的或欺騙的方式描述或介紹食品。而我國《廣告法》第4條、第12條也都分別規定,廣告不得欺騙和誤導消費者,不得貶低其他生產經營者的商品或服務。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9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因此,業內人士認為,不當標示「不含防腐劑」或「不含添加劑」不僅是對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以及其他正規食品企業的貶損,同時還是對防腐劑行業的沉重打擊,損害防腐劑生產企業以及同行生產企業的權益。更重要的是,消費者最終將也得不到任何保護。 專家觀點 無需恐懼食品添加劑 許多人對食用添加劑都感覺恐懼,認為它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危害。對此,中國食品添加劑生產應用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齊慶中表示,只要使用國家規定的添加劑,並在規定的標准下使用,食品就是安全的。據介紹,目前所有食品工業的產品多多少少都會用到不同種類的添加劑,不使用添加劑就很難製造出現在那麼多食品。 很多添加劑取自天然食品 如果不放食品添加劑的話,麵包變得容易掉渣,放一天就變硬;月餅硬邦邦。放了食品添加劑後,麵包放幾天也不硬,月餅也松軟可口。製作用的麵粉、糖、油這些成分沒變,是食品添加劑起的作用,使食品變得越來越好吃了。 比如餅干里的疏鬆劑,沒有它餅干就達不到一定的疏鬆程度。製作果脯時,水果經過蒸煮顏色不好看了,香味也都沒了,加入添加劑實際上是為了恢復它本來的面貌。很多添加劑本身就取自天然的食品,比如天然的蘋果香精,是在蒸煮蘋果的過程中收集它的香氣製成的。 防腐劑食用後會迅速被排出 防腐劑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不添加防腐劑,食品會很快霉變,腐爛。花生等食品中產生的黃麴黴,肉類中產生的芽孢桿菌毒性都很大,不使用防腐劑,就更容易對人體造成危害。我國目前允許使用的防腐劑有苯甲酸、山梨酸、乳酸鏈球菌素、二氧化硫、焦亞硫酸鉀、鈉等13種。苯甲酸和山梨酸在飲料中常用。 苯甲酸進入人體後,在生物轉化過程中,形成葡萄糖苷酸,並全部從尿中排出體外,不在人體內蓄積。苯甲酸是已知防腐劑中比較安全的一種。山梨酸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在體內可以直接參與脂肪代謝,最後被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幾乎沒有毒性,是各國普遍使用的一種較安全的防腐劑。 目前國內能夠做到「無菌包裝」的食品不多,而微生物無處不在,即使食品本身進行了滅菌,如果包裝環境不是無菌狀態,食品照樣會被污染,所以添加防腐劑還是必要的。 10種合成色素被允許使用 食用色素分為兩大類,即食用天然色素與食用合成色素。天然色素是直接來自植物組織的色素,使用的范圍主要是糕點、糖果、飲料、蜜餞等。合成色素系以煤焦油為原料製成,有些可能具有毒性,但由於它成本低廉,色澤鮮艷,著色力強,色彩多樣,故仍然被廣泛地應用。我國允許使用的合成色素有10個品種,使用的范圍為果味水果味粉、果子露、汽水、配製酒、糖果、糕點上的彩裝和紅綠絲、罐頭、濃縮果汁等。專家表示,食品添加劑給人們帶來了好處,但也要防止它可能產生的危害,關鍵是品種要選對,用量要控制。

『叄』 廣告中食品質量虛假宣傳應根據什麼法律進行處理

對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行為,《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對經營者利用廣告或其他方法,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消除影響,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廣告的經營者、廣告的發布者在明知或者應知的情況下,代理、設計、製作、發布虛假廣告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廣告費用,並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依法停止其廣告業務。

『肆』 企業沒有認證有機食品而宣傳是有機食品會受到處罰嗎

企業虛假標注有機食品,遭罰款1萬元
中國有機農業網 時間:2015.09.27
近年來,有機食品以其健康、污染少的優點受到消費者青睞,標注「有機」的包裝食品在市場上越來越普遍。而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有機食品「高質高價」的特點,隨意標注「有機」、張貼假冒認證、超范圍使用認證等,這些行為嚴重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近期,懷柔工商分局就查處一起虛假標注「有機」食品的違法案件。
典型案例
2015年5月,懷柔工商分局先後接到兩位消費者投訴舉報,稱其在某公司購買了標注為「有機」的預包裝食品,購買後發現並非有機食品,要求該公司予以退款。經調查,執法人員發現該公司通過網站宣傳其銷售商品,在是否為有機食品的標註上註明為「是」,而該公司無法出具證明該款產品是有機食品的認證文件。執法人員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相關規定,認定該公司的行為為虛假宣傳,作出了罰款1萬元的行政處罰。
工商提醒
在調查取證過程中,該公司認為自己僅因為一個字就被處罰上萬元,覺得太冤枉。經過執法人員對其詳細解讀了有關法律法規後,該公司意識到雖然一字之差卻構成了虛假宣傳的違法行為,並表示將吸取教訓。工商部門在此提醒廣大經營者,在經營過程中應客觀的、真實的宣傳所經營的商品或者服務,避免因為誇大或者虛假宣傳導致違法行為的發生。一旦違法,當被查處時往往得不償失,並且會給企業信用造成不良影響。
法規鏈接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9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4條規定:經營者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消除影響,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伍』 食品的虛假宣傳問題有什麼部門負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四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在廣告中對食品質量作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規定給予處罰。
違反本法規定,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或者承擔食品檢驗職責的機構、食品行業協會、消費者協會以廣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費者推薦食品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降級或者撤職的處分。」
解讀:
違反本法規定,在廣告中對食品質量作虛假宣傳,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的,依照廣告法的規定給予處罰
目前,虛假的食品廣告誤導消費者的問題時有發生。這些虛假廣告,不負責任地對食品特別是保健食品的質量和功能作虛假宣傳,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影響很壞,需要依法進行治理。為此,本法明確規定:食品廣告的內容應當真實合法,不得含有虛假、誇大的內容。對於違反這一規定,作虛假食品廣告的行為,要依據廣告法的有關規定給予處罰。廣告法第三十七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的,由廣告監督管理機關責令廣告主停止發布、並以等額廣告費用在相應范圍內公開更正消除影響,並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對負有責任的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沒收廣告費用,並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依法停止其廣告業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三十八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欺騙和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製作、發布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名稱、地址的,應當承擔全部民事責任。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對於發布虛假食品廣告的行為,要依據這兩條的規定給予處罰。
此外,對於違反本法規定,發布有關食品的虛假廣告,構成犯罪的,要依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條規定:「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違反國家規定,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閱讀全文

與食品虛假宣傳處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慢病隨訪人臉識別推廣方案 瀏覽:188
什麼是禮品營銷方案 瀏覽:997
生態基地的策劃方案 瀏覽:921
志願者服務隊換屆策劃方案 瀏覽:697
電子商務公司前置審批 瀏覽:17
茅台醇電子商務是傳銷 瀏覽:656
電子商務專業的核心知識 瀏覽:451
酒吧舞台人員策劃方案 瀏覽:243
4s店周末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99
跑步賽事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90
教師跟崗培訓方案 瀏覽:147
安全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364
校本培訓使月學校教育經費方案 瀏覽:569
電子商務是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 瀏覽:263
電子商務基礎理論與實踐a卷 瀏覽:564
電子商務協會上海 瀏覽:699
銷售技巧培訓方案 瀏覽:548
國際書畫展策劃方案 瀏覽:71
促銷活動結果分析 瀏覽:958
商場節日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