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可園宣傳語

可園宣傳語

發布時間:2021-05-22 22:01:29

⑴ 東莞城市形象宣傳片的媒體正名

向「妖魔化」宣戰,東莞欲以15秒形象宣傳短片,為自己正名
新年伊始掀宣傳浪潮,短片登陸高鐵大車站及京穗各大影院
東莞曾被人稱為「性都」、「血汗工廠」、「東方斯巴達」。這些妖魔化的名號,讓東莞人很委屈。
如今,一條時長15秒,包含可園、籃球賽事、知名企業家等「東莞元素」的城市形象宣傳短片,正在廣州南站、長沙南站等全國多個高鐵站場以及電影院線放映,為東莞「正名」。另一部由王志東、易建聯等名人參演的宣傳片《Hello,東莞》,也正在拍攝製作當中。
有專家指出,成功的城市品牌形象,等同於城市的「金字招牌」,此類軟性、硬性傳播,能讓東莞的城市形象得到提升。
被扣「屎盆子」 愛老婆就別去東莞?
東莞是如何被妖魔化的,通過一些網帖可見一斑。2013年在天涯社區、網路東莞吧等網站,均出現了一組標題為《東莞××中學一女同學被多名女子毆打(轉載)》的帖子,其中貼出了近十張場面令人難受的照片,引起眾多網民圍觀。羊城晚報記者隨後搜索查明,照片上的事並非發生在東莞,而是新華網等媒體公開報道發生在安徽望江縣的事情。
此外,曾有網友發出一組東莞有人製作「人體麵包」的照片,後來被證實事情發生在國外。
低調不善溝通 致使外界理解片面
對於東莞的城市形象宣傳,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市場營銷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彥平指出,如今東莞正處在轉型升級階段,城市形象應該二次定位和提升,要把品牌經濟戰略提上日程,通過拍攝形象宣傳短片等方式,用一二十年的時間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大品牌,以此來提升城市形象。
清華大學城市品牌研究室范紅教授則認為:「東莞有著低調的文化,不善於和外界溝通,以致外界對東莞城市形象的理解普遍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成功的城市品牌形象,等同於城市的『金字招牌』,因此東莞的城市形象傳播,要將硬性傳播和軟性傳播相結合,硬性傳播首先要做好城市建設,讓傳播真正做到言之有物;而軟性傳播則需要策劃,通過形象宣傳短片等方式與城市營銷相結合,讓東莞的城市形象從對內和對外兩方面得到提升。」
網友大贊「拍得詩情畫意」

可園講解員擔綱短片主角
記者發現,整個宣傳短片中無一影視明星,選用的演員要麼是土生土長的東莞本地人,要麼就是在莞生活的新莞人。可園博物館的講解員葉韋彤,是黑龍江伊春人,此前沒有任何錶演經驗的她被相中擔任了人文篇的女主角。拍攝方工作人員解釋:「對於女主角人選,當時曾考慮過邀請名人,但最後決定選擇葉韋彤這個在東莞工作生活、了解熱愛東莞、真實普通的東莞人來出演,這樣可以讓人文篇講述的『東莞故事』更草根、莞味更濃。」
「雖然我不是東莞人,但父母這些年一直在東莞做生意,以前讀書時寒暑假都會來東莞。2010年大學畢業後,我在可園擔任講解員,現在已拿到了東莞戶口,定居在東莞。」葉韋彤笑著說,自己能出演短片挺巧合的,「當時製片人在電視台舉行了一次選拔活動,演員卻沒定下來。後來拍攝組到可園取景時,我被安排做講解員,製片人覺得我不錯,最後決定由我做宣傳片的女主角。」談及宣傳片的拍攝過程,葉韋彤用「累並快樂著」來形容,「宣傳片拍了五天,基本上每天都要早上4點鍾起床、化妝,要走很多地方去取景,晚上12點才收工,基本上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讓葉韋彤感動的是,「有一場戲在茶山南社村,群眾演員都是當地老人家,我們拍了幾個小時,老人家們也不嫌累,都非常配合,這讓我覺得東莞人很實在。」
王志東易建聯齊上陣
城市形象宣傳短片的成功,讓東莞信心倍增。如今,另一部名為《Hello,東莞》的宣傳片,也正在拍攝製作當中。據東莞市委宣傳部介紹,該片由活力篇、人文篇和夢想篇組成,每個篇章以東莞一個享譽世界的知名人物為主線,串起東莞城市特質的各種元素,把東莞的自然景觀、歷史文化、經濟產業、城市精神、人文風貌等立體地呈現出來,這些名人,包括了莞籍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新浪網首任總裁、莞商王志東,籃球運動員易建聯等。為家鄉拍攝宣傳片,王志東認為責無旁貸。「夢想篇」設定的第一個鏡頭,就是剛剛開完「東莞產業轉型升級研討會」的他從東莞會議大廈走出來,邊走邊接受媒體記者訪問。由於是本色演出,所以王志東表演得很自然。他說:「除了拍攝城市形象宣傳片之外,東莞還可以多利用互聯網,不管是正面宣傳,還是解決負面問題,都是很好的渠道。」
鎮街紛紛開拍微電影

拍攝城市形象宣傳短片,讓東莞多個鎮街找到了宣傳自己的靈感。洪梅鎮目前正在拍攝一個以花燈節為背景的微電影《燈夢奇緣》,該鎮有關負責人說,這個10分鍾的短片講述了洪梅鎮是如何一步一個腳印成為「中國花燈之鄉」的,劇中95%的演員為洪梅鎮當地群眾,所有片場取景均在洪梅鎮內。2月23日,橋頭鎮也宣布微電影《等你在橋頭情閃花海》在橋頭鎮逕聯村正式開拍,故事以糖果和花新娘為線索,講述了一段純真浪漫的愛情故事,蓮湖廣場、古村落、莫家拳等豐富的橋頭旅遊元素將在片中得到全面展現。(記者 文聰 圖/東宣宣)

⑵ 寫一封信 1.向親朋好友介紹東莞的發展和成就 2.描述自己在東莞的幸福生活 3.宣傳推廣東莞城市新標號新口號

東莞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建郡,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和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民族英雄袁崇煥、抗日名將蔣光鼐、著名畫家鄧白、舉重冠軍陳鏡開等都是東莞籍人,著名的嶺南畫派也發端於東莞可園。東莞1985年撤縣建市,1988年升格為地級市,現轄28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386個村委會、205個居委會。全市總面積2465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底,常住人口694.98萬人,其中本地戶籍人口174.87萬人,外來常住人口520.11萬人。截至2011年,港澳同胞約100萬人,海外華僑約30萬人,是著名的僑鄉。

城市精神
厚德務實 海納百川

東莞經濟
東莞夜景(19張)2010年東莞GDP達到4246億元,同比增長10.3%,經濟規模國內排名第九,全球500強城市,排名195位。而且是躋身前200強的中國城市中,唯一的地級市。 2009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763.23億元,同比增長5.3個百分點。 2008年東莞全市宏觀經濟數據 GDP : 3763.26億元 (全國城市排名前19名), 增長5.3% 財政總收入 600.8億元, 增長11.36% 進出口總額 1133億美元, 增長6.3%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0268元,增長12%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12418元,增長7% 東莞國際會展中心
2009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和約束指標是:本市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人均GDP增長9%左右;城鎮居民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103%左右;萬元GDP能耗、水耗分別下降2.75%和4%;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分別下降2%和6%.

東莞之最
【世界最大羊毛衫】 【第三屆全國相對富裕地區排名第一】 【全球最大UPS製造基地之一】 【中國傢具出口第一鎮】 【城市創新能力列全國地級市第一】 【城市科學發展綜合評價居全國地級市第一】 【全國首台散裂中子源落戶東莞】 【中子源國際合作會議首次在中國舉行】 【首屆中國專利技術展示交易周】 【全國第一個服裝設計製造基地】 【國內首台多功能車載發電及壓縮機組】 【全國最大的太陽能研究院】 【東莞水道特大橋創國內建橋史四項第一】 【全國地級市首艘海洋環境應急艇】 【首個移動客戶過千萬的地級市】 【國內最大的國際印刷技術展覽會】 【中國首條水下鐵路隧道開鑿】 【全國最大汽配城】 【中國最佳物流名鎮】 【沃爾瑪分店最多的地級市】 【全國首次網上拍賣保稅貨物】 【全國唯一實現農(居)民醫保全覆蓋的地級市】 【全國首創地方養老保險金】 【低保標准居全國之首】 【見義勇為撫恤金標准全國最高】 【全國最早實行出租屋人身意外保險】 【全國最大的民營醫院】 【全國首個作為臨床研究生培養基地的鎮級醫院】 【全國第一個實行戶籍人口免費健康體檢的鎮街】 【國內首個音樂劇節】 【「十月文學獎」首次離京舉辦】 【國內第一家動漫圖書館】 【全國首個圖書館ATM啟用】 【中國翻跟斗最多的小學生】 【國內第一次由民間促成的國際俱樂部之間的球賽】 【全國首創社區交通警務區】 【國內首個鎮級食品葯品監管局稽查分局】 【全國率先對市域地名總體規劃】 【綜合競爭力居全省第一】 【省內最高樓面地價】 【全省電耗降幅最大】 【外商投資印刷企業數居全省第一】 【人均審結案件數居全省第一】 【戶籍人口每萬人升大學數居全省第一】 【全省首家鎮屬國家示範高中】 【全省首座建在遺址上的博物館】 【省內首個鎮級檔案館】 【廣東省唯一獲「攝影之鄉」稱號的鎮】 【福利彩票銷售總量在全省地級市中排名第一】 【居民生活質量居全省之首】 【珠三角最大石化倉儲基地】 【珠三角首個異地航空貨運站】

⑶ 東莞可園有什麼建築特點

東莞可園成為了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在東莞市委、市政府的重視關懷下,可園景區從原來的5.5畝(3630平方米)擴大到30畝(20000平方米),經過不斷完善,更加可人。東莞可園位於東莞市城區博廈,為清代廣東四大名園之一。前人贊為「可羨人間福地,園誇天上仙宮」。

它始建於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為莞城人張敬修所建,張敬修因在東莞修炮台有功,被派往廣西做官,後辭官退隱,歸家構築可園,三年後竣工。可園佔地面積2200平方米,外緣呈三角形,園內有一樓、六閣、五亭、六台、五池、三橋、十九廳、十五間房,其名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樓、可軒、可堂、可洲…,其建築是清一色的水磨青磚結構。

園門前有一片蓮塘,塘邊有侍人石(已失)和當年系馬停轎的處所。入門穿過客廳來到擘紅小榭後,雄奇、幽深的園景便逐漸展現在眼前。循環碧廊徐徐觀賞,可看到拜月亭、瑤仙洞、蘭亭、曲池、拱橋,以及藏書閣、釣魚台、曲橋、小榭等,可說是處處有景,景景不同。

可堂
可堂對聯
4張
可堂對聯
可堂是可園的主體建築,也是最庄嚴的建築,樓前有曲尺形水池,樓高15米多,底層大廳名可軒。其側有石梯級,盤曲可上綠綺樓,復又能通可樓第二、三層。第四層是邀山間,登閣可俯覽園中景色。樓閣為水磨青磚結構,地鋪褐紅磚階,綴以花台、花徑、假山,由環碧廊貫串起來,構成整體。當年畫家居廉常居此,留下許多吟詠。曾一度荒廢,建國後辟為公園。四條紅石柱並列堂前,顯得氣派不凡。堂外左右兩廊長花基,秀麗中蘊藏著庄嚴肅穆。右前方設一小台名「滋樹台」,為專門擺設盆景之用。堂外正中築一大石山,狀似獅子,威武雄壯,其間建一樓台,人稱獅子上樓台。

環碧廊

步入庭園,展現眼前的是遠近聞名的環碧廊。長廊環繞整座園林,環長廊一周,全園景色可盡覽無遺。環碧廊的開端設在「擘紅小榭」之中。「擘紅」是剝荔枝的意思,擘紅小榭就是主人邀請文友品嘗荔枝的地方。過擘紅小榭,第一處景點是桂花廳,這是園中的餐廳,其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它的清水魚池和「人工空調」。

雙清室

雙清室是可園的又一勝景,其結構十分奇妙:堂中的建築、地面、天花、窗扇皆用「亞」字為圖,相傳亞字是吉祥之字。雙清室是園主人用來吟風弄月的地方,根據堂前湛明橋翠,曲池映月之景,而命名「雙清」。

問花小院
「雙清」之後,是「問花小院」,為主人賞花之處。順環碧廊步出「問花小院」,來到一處廣闊空間,園中花叢果壇,滿目青翠,被稱為「壺中天」。「壺中天」無任何建築,它是倚著四面的樓房而形成的一方獨立的空間,是園主人下棋喝茶的小天地。從這里出後庭,廣闊的可湖展現眼前,讓人身心大暢。

⑷ 東莞可園風格獨特體現在哪裡

在可園內,經碧環廊前行,可達雙清室,其名取「入鏡雙清」之意,說是人和環境之間的和諧。雙清室四周的彩色玻璃,有四種顏色,分別代表著春夏秋冬四季。

當陽光照射在彩色玻璃上,是非常的漂亮,同時也減低了陽光的強度。在清代時,玻璃還是比較昂貴的物品,而這些彩色玻璃是張敬修當時從西歐、法國和義大利進口而來。

雙清室進深6.4米,面闊6.15米,為歇山頂式建築,結構精巧,四角設門,便於設宴活動。整個雙清室的平面布局、地面磚、窗戶的結構,皆用一個繁體的「亞」字,呈「亞」字圖形,相傳「亞」字是吉祥之字,所以雙清室又叫做「亞字廳」。

雙清室是可園的一大勝景,是園主人用來吟風弄月的地方。據說,其名來源也是園主人根據堂前湛明橋翠,曲池映月之景,而命名「雙清」。雙清室有聯:

竹荷並茂;

入境雙清。

「雙清」之後,是「問花小院」,是主人的後花園,為主人的賞花之處。問花小院內有兩副對聯,其中一副對聯為:

擊築為聲,應教才調成高調;

問花不語,似是無情卻有情。

另一副對聯為:

可賞柳塘一碧;

園藏入境雙清。

順環碧廊步出「問花小院」,來到一處廣闊空間,園中花叢果壇,滿目青翠,被稱為「壺中天」。壺中天無任何建築,它是倚著四面的樓房而形成的一方獨立的空間,是園主人下棋喝茶的小天地。

從壺中天出後庭,是曲尺形狀的廣闊可湖,臨湖設有游廊,題「博溪漁隱」。沿游廊可至雛月池館船廳,湖心可亭等處,飽覽可湖的湖光秀色,讓人身心大暢。嶺南派畫家居巢對此處的意境詠為:

沙堤花礙路,高柳一行疏;

紅窗鉤車響,真似釣人居。

可堂是可園的主體建築,也是可園最庄嚴的建築,為園主起居之處。可堂緊鄰可湖,樓高15米多,面寬9.9米,進深9.1米,歇山頂,三開間,六角形支摘窗,梅花紋落地罩,橫披、裙板淺刻花卉壽石紋、通雕蓮蓬鴛鴦紋圖。四條紅石柱並列堂前,顯得氣派不凡。可堂內有對聯多副,其中一聯為:

登斯樓,可觀沙鳥江帆,山村煙樹;

步此閣,盡挹朝霞暮靄,月白清風。

當年,嶺南派畫家居廉也常居於此,在此游園,留下了許多吟詠。如對聯:

可可動情思漫問可樓何處覓;

堂堂消歲月應憐堂廡此間存。

可堂的底層大廳名為「可軒」,是張敬修當年款待賓客的高級廳堂,軒內設有餐廳。此房全以木雕為飾,不僅門罩透雕成桂花形,地面地板與落地罩裝飾也是桂花圖案,因此,可軒又稱「桂花廳」。

可軒的地板用板磚與青磚加工,打磨光滑,拼湊針插不入。據說,在興建可軒地板時,張敬修要求每個工匠每天加工不得超過兩塊,多了不但不賞,反而要罰,因此保證了地板做工的質量,所以後來一直完整無缺。

在「可軒」地板中間,曾留有一個小孔,是主人為客人送風送香的通道。小孔下面裝著一根鋼管,連通著隔壁小房。

當年,主人在隔壁小房放一個鼓風機,有僕人在隔壁的小房裡用鼓風機鼓風,鼓風的時候再加上些桂花的香料,風由地下的銅管慢慢冒出,涼風陣陣,香氣四溢。

在可堂外,左右兩廊設長花基,秀麗中蘊藏著庄嚴肅穆。可堂右前方設一小台名「滋樹台」,為專門擺設盆景之用。滋樹台兩旁有一副對聯:

滋蘭養得堅貞志;

樹蕙培將雅潔心。

可堂外正中築一大石山,狀似獅子,威武雄壯,其間建一樓台,人稱獅子上樓台。每逢中秋佳節,月圓之夜,人們登台賞月,可盡覽秋色。再往前行,環碧廊便到盡頭。

可堂與可軒相依為鄰,其中設有一口小金魚池。可軒側旁設有石梯級,盤曲可上綠綺樓,還能通達可樓。

綠綺樓位於可樓下面,是主人彈琴之所,也是女眷居住之地,人稱「小姐樓」。

相傳清咸豐年間,園主人得了一台出自唐代的綠綺琴,名「綠綺台琴」,此琴在明代時曾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御琴。為了收藏此琴,張敬修專門建修了此樓,命名為「綠綺樓」。

在綠綺樓內,有一副對聯:

綠綺樓空,每對晴天虛負月;

明王琴杳,欲聞清響痛無聲。

可樓是可園的最高建築,也是清代時東莞縣城及廣東四大名園中最高的建築,木質結構,四層,高17.5米,是可園的標志。可園園主張敬修在自撰《可樓記》中說:

居不幽者,志不廣;覽不遠者懷不暢。吾營『可園』,自喜頗得幽致;然游目不騁,蓋囿於園,園之外,不可得而有也。

既思建樓,而窘於邊幅,乃加樓於『可堂』之上,亦名曰『可樓』。......勞勞萬眾,咸娛靜觀,莫得隱遁。蓋至是,則山河大地舉可私而有之。

整個可園無論在建築,還是意境上,都包含了可以、可人、無可無不可這三層意思,因為園主人張敬修在仕途上三起三落。所以他教育子孫在仕途上可行則行,應止則止。整個園區除了可軒,還有可亭、可舟、可堂等一系列以可字命名的建築。

可樓的兩側,設有石級可上下通達。沿樓側石階可登臨頂樓第四層的邀山閣,此處是主人觀覽遠近景物的最佳處,其名取「邀山入閣」的意思。因而,有人在邀山閣寫了副對聯:

邀得青山十里遙,共傾豪傑千杯酒;

偕來雅士三人對,同論騷壇百首詩。

邀山閣為碉樓式,雕梁畫棟,造型秀麗。樓閣為水磨青磚結構,地鋪褐紅磚階,綴以花台、花徑、假山,由環碧廊貫串起來,構成整體。

邀山閣,又被當地百姓稱為「定風樓」,因為它四面通窗,僅以10根木柱放在10個石墩上,雖無一釘一鐵,但經歷百年雨都安然無恙。嶺南派畫家居巢詠可樓之詩可謂道出可園特點:

亭館綠天深,樓起綠天外。

在可樓登樓眺望,俯瞰全園,園中勝景均歷歷在目,猶如一幅連續的畫卷:樓前長河盡收眼底。園後可湖,綠波盪漾。縱目遠眺:博廈一帶山川秀色盡入眼底,「奔赴環立於煙樹出沒之中,沙鳥風帆,去來於筆硯幾席之上」,是吟詩作畫的好地方,深得借景之妙。

曾有登閣者俯覽園中景色後,滿懷激情地在邀山閣內留下了一副對聯:

大江前橫;

明月直入。

相傳,張敬修特別酷愛可樓,臨終時還吩咐家人將他抬到可樓的頂層邀山閣,環看四周後方闔眼離世。

⑸ 東莞可園在建築及布局上有何設計特色

東莞可園佔地面積不大,但園中建築、山池、花木等景物卻十分豐富。可園外緣呈三角形,雖是木石、青磚結構,但建築十分講究,窗雕、欄桿、美人靠,甚至地板亦各俱風格。樓宇之間高低錯落,起伏有致。

庭園空間處處相通,曲折回環,撲朔迷離。空處有景,疏處不虛,小中見大,密而不逼,靜中有趣,幽而有芳,鳥語花香。加上擺設清新文雅,占水栽花,極富南方特色,是廣東園林的珍品。

可園設計精巧,把住宅、客廳、別墅、庭院、花圃和書齋等,藝術地糅合在一起。造園時,運用了「咫尺山林」的手法,故能在有限的空間里再現大自然的景色。

在2200平方米、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三畝三分」土地上,可園建築面積1234平方米,亭台樓閣,山水橋榭,廳堂軒院,一並俱全。

可園佔地雖小,但整體空間布局合理,小巧玲瓏,園中建築、水池、登台、假山比比皆是;考慮到嶺南特有的氣候,其中綠化、蔓藤十分豐富繁盛,相得益彰,既美化建築環境,也使得在悶熱的夏季能享得幽幽涼意。

可園的造園意旨在於「幽」和「覽」。建築空間曲折豐富,游覽起來頗有趣味。

⑹ 可園可點是不是成語

沒有可圓可點這成語,應該是可圈可點

⑺ 東莞可園內有哪些景色

在可園內,經碧環廊前行,可達雙清室,其名取「入鏡雙清」之意,說是人和環境之間的和諧。雙清室四周的彩色玻璃,有四種顏色,分別代表著春夏秋冬四季。

當陽光照射在彩色玻璃上,是非常的漂亮,同時也減低了陽光的強度。在清代時,玻璃還是比較昂貴的物品,而這些彩色玻璃是張敬修當時從西歐、法國和義大利進口而來。

雙清室進深6.4米,面闊6.15米,為歇山頂式建築,結構精巧,四角設門,便於設宴活動。整個雙清室的平面布局、地面磚、窗戶的結構,皆用一個繁體的「亞」字,呈「亞」字圖形,相傳「亞」字是吉祥之字,所以雙清室又叫做「亞字廳」。

雙清室是可園的一大勝景,是園主人用來吟風弄月的地方。據說,其名來源也是園主人根據堂前湛明橋翠,曲池映月之景,而命名「雙清」。雙清室有聯:

竹荷並茂;

入境雙清。

「雙清」之後,是「問花小院」,是主人的後花園,為主人的賞花之處。問花小院內有兩副對聯,其中一副對聯為:

擊築為聲,應教才調成高調;

問花不語,似是無情卻有情。

另一副對聯為:

可賞柳塘一碧;

園藏入境雙清。

順環碧廊步出「問花小院」,來到一處廣闊空間,園中花叢果壇,滿目青翠,被稱為「壺中天」。壺中天無任何建築,它是倚著四面的樓房而形成的一方獨立的空間,是園主人下棋喝茶的小天地。

從壺中天出後庭,是曲尺形狀的廣闊可湖,臨湖設有游廊,題「博溪漁隱」。沿游廊可至雛月池館船廳,湖心可亭等處,飽覽可湖的湖光秀色,讓人身心大暢。嶺南派畫家居巢對此處的意境詠為:

沙堤花礙路,高柳一行疏;

紅窗鉤車響,真似釣人居。

可堂是可園的主體建築,也是可園最庄嚴的建築,為園主起居之處。可堂緊鄰可湖,樓高15米多,面寬9.9米,進深9.1米,歇山頂,三開間,六角形支摘窗,梅花紋落地罩,橫披、裙板淺刻花卉壽石紋、通雕蓮蓬鴛鴦紋圖。四條紅石柱並列堂前,顯得氣派不凡。可堂內有對聯多副,其中一聯為:

登斯樓,可觀沙鳥江帆,山村煙樹;

步此閣,盡挹朝霞暮靄,月白清風。

當年,嶺南派畫家居廉也常居於此,在此游園,留下了許多吟詠。如對聯:

可可動情思漫問可樓何處覓;

堂堂消歲月應憐堂廡此間存。

可堂的底層大廳名為「可軒」,是張敬修當年款待賓客的高級廳堂,軒內設有餐廳。此房全以木雕為飾,不僅門罩透雕成桂花形,地面地板與落地罩裝飾也是桂花圖案,因此,可軒又稱「桂花廳」。

可軒的地板用板磚與青磚加工,打磨光滑,拼湊針插不入。據說,在興建可軒地板時,張敬修要求每個工匠每天加工不得超過兩塊,多了不但不賞,反而要罰,因此保證了地板做工的質量,所以後來一直完整無缺。

在「可軒」地板中間,曾留有一個小孔,是主人為客人送風送香的通道。小孔下面裝著一根鋼管,連通著隔壁小房。

當年,主人在隔壁小房放一個鼓風機,有僕人在隔壁的小房裡用鼓風機鼓風,鼓風的時候再加上些桂花的香料,風由地下的銅管慢慢冒出,涼風陣陣,香氣四溢。

在可堂外,左右兩廊設長花基,秀麗中蘊藏著庄嚴肅穆。可堂右前方設一小台名「滋樹台」,為專門擺設盆景之用。滋樹台兩旁有一副對聯:

滋蘭養得堅貞志;

樹蕙培將雅潔心。

可堂外正中築一大石山,狀似獅子,威武雄壯,其間建一樓台,人稱獅子上樓台。每逢中秋佳節,月圓之夜,人們登台賞月,可盡覽秋色。再往前行,環碧廊便到盡頭。

可堂與可軒相依為鄰,其中設有一口小金魚池。可軒側旁設有石梯級,盤曲可上綠綺樓,還能通達可樓。

綠綺樓位於可樓下面,是主人彈琴之所,也是女眷居住之地,人稱「小姐樓」。

相傳清咸豐年間,園主人得了一台出自唐代的綠綺琴,名「綠綺台琴」,此琴在明代時曾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御琴。為了收藏此琴,張敬修專門建修了此樓,命名為「綠綺樓」。

在綠綺樓內,有一副對聯:

綠綺樓空,每對晴天虛負月;

明王琴杳,欲聞清響痛無聲。

可樓是可園的最高建築,也是清代時東莞縣城及廣東四大名園中最高的建築,木質結構,四層,高17.5米,是可園的標志。可園園主張敬修在自撰《可樓記》中說:

居不幽者,志不廣;覽不遠者懷不暢。吾營『可園』,自喜頗得幽致;然游目不騁,蓋囿於園,園之外,不可得而有也。

既思建樓,而窘於邊幅,乃加樓於『可堂』之上,亦名曰『可樓』。……勞勞萬眾,咸娛靜觀,莫得隱遁。蓋至是,則山河大地舉可私而有之。

整個可園無論在建築,還是意境上,都包含了可以、可人、無可無不可這三層意思,因為園主人張敬修在仕途上三起三落。所以他教育子孫在仕途上可行則行,應止則止。整個園區除了可軒,還有可亭、可舟、可堂等一系列以可字命名的建築。

可樓的兩側,設有石級可上下通達。沿樓側石階可登臨頂樓第四層的邀山閣,此處是主人觀覽遠近景物的最佳處,其名取「邀山入閣」的意思。因而,有人在邀山閣寫了副對聯:

邀得青山十里遙,共傾豪傑千杯酒;

偕來雅士三人對,同論騷壇百首詩。

邀山閣為碉樓式,雕梁畫棟,造型秀麗。樓閣為水磨青磚結構,地鋪褐紅磚階,綴以花台、花徑、假山,由環碧廊貫串起來,構成整體。

邀山閣,又被當地百姓稱為「定風樓」,因為它四面通窗,僅以10根木柱放在10個石墩上,雖無一釘一鐵,但經歷百年雨都安然無恙。嶺南派畫家居巢詠可樓之詩可謂道出可園特點:

亭館綠天深,樓起綠天外。

在柯樓登樓眺望,俯瞰全園,園中勝景均歷歷在目,猶如一幅連續的畫卷:樓前長河盡收眼底。園後可湖,綠波盪漾。縱目遠眺:博廈一帶山川秀色盡入眼底,「奔赴環立於煙樹出沒之中,沙鳥風帆,去來於筆硯幾席之上」,是吟詩作畫的好地方,深得借景之妙。

曾有登閣者俯覽園中景色後,滿懷激情地在邀山閣內留下了一副對聯:

大江前橫;

明月直入。

⑻ 誰知道「可園」的意思是什麼

可園得名
傳說張敬修建好園之前,心裡取名為意園,即滿意,合心意的意思。修築竣工後,張敬修廣邀文人逸士,大排筵席,慶賀一番,讓人們品評、鑒賞。張敬修引這班騷人墨客游覽全園後,在大門口徵集人們的意見。不知是被酒熏醉了頭腦,還是這個園確實太好了吧?客人們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贊美,又不好先表態,就都應答說:「可以!可以!」
「可以」兩字,雖是泛泛空言的應付、推託之詞,但言者無意,聽者有心。張敬修見大家一致應為「可以」,「以」與「意」近音,「可」在「意」(以)前,「可」就比「意」優先。便改名為「可園」。所以,可園的命名,是可以的園子的意思,是張敬修自謙的稱呼。
居巢是張敬修的幕賓,跟隨張敬修多年,也客居可園多年。他在可園作畫,每有自己以為得意的佳作,也多蓋上「可以」一印(見圖),這印象就是可園命名的實物憑證。
「可」有可人心意、合人心意之解。可園這名稱,當然有可人心意的意思。古人「花能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句中,可人就是合人心意的意思。1981年7月廣東省園林學會與東莞縣建築學會在可園舉辦了可園建築的學術研討會,都稱它是廣東省難得的古園林,為廣東近代名園之冠。省園林學會秘書長楊和明同志,就即興書寫以「可園」兩字作鶴頂格的詩句:而第一句就以「可人」兩字贊曰:「可人景色今猶在,園里春秋幾往還。」
1981年11月,筆者陪詩人劉逸生游可園時,詩人亦以「可人」為中心意思,作《東莞可園詩》七絕贊道:「當年桃李作時芳,劫外依然古畫梁。況是官城紅樹影,半紅瑟瑟半斜陽。」「百年風雨縱橫後,重見承平萬姓熙。三畝已收亭闊趣,可園今是可人時」。
張敬修是由於自己被李文茂起義軍三次打敗,三次被撤職回鄉,才修築此園的。他自己安慰自己說:「昔陳臬粵西,督治戎行,深以弗克迅掃寇氛,負慚重任。聖恩寬大,賦閑家居,忝荷慈蔭,獲親色笑,奚廊園圃,奉太恭人以板輿游宴之娛。閣既成,謹識以平安兩字。春暉日永,寸草心長,載展烏私,敬寓祝延之意雲爾。」意思是自己吃了敗仗,皇帝沒有重罪,只是將自己撤職。使自己能築可園,與家人平平安安地歡聚,盡盡人子的孝意。
因此,比張敬修年少六年的侄子張嘉謨,在《可軒跋》里記載 :可園的命名,有無可無不可、模稜兩可的意思。說張敬修在宦海中,曾三起三落,「再仕再已,坎止流行,純任自然,無所濡滯。其於樂天知命之學,深造有得……」以圖教育子孫後代在宦途上可行則行,應止則止,樂天安命。
統而言之,可園的命名,有「可以」、「可人」、「無可無不可」三層意思。
現在江蘇省蘇州醫學院,亦有一座可園,此園又名近山林、樂園,建於清代乾隆三十二年(1767)。晚清梁章鉅重修,名為可園。比東莞可園,早八十多年。張敬修建築時,是否知道?不得而知。另,北京,台灣亦有可園。
可園的前身,應為冒氏宅,但冒氏其名、其人、其事,都不可考。廣西詩人鄭獻甫因戰亂,曾客居可園,作詩獻張敬修,詩題為《九日飲冒氏宅即東莞張氏園》。詩雲。
江聲浩浩海茫茫,秋老方看作嫩涼。
三水三山分百粵,九月九日作重陽。
登高難比無為子,張宴聊為有美堂。
殘菊末逢殘客聚,風前相與傲寒霜。 龍穴開時龍水分,江楓無處似鄉枌。
西風三徑少黃葉,南國四山多白雲。
未敢題糕如夢得,不妨吹帽學參軍。
萸囊菊枕俱閑玩,冒雨歸來正夕曛。
可惜詩中亦未提到可園的前身——冒氏宅,不能猜想冒氏宅原有的規模和張敬修改建的情況。

⑼ 東莞可園的廣告詞

可園,可園,你我遊玩的樂園!!

⑽ 關於「可園」之名由來的說法有哪些

有關「可園」之名,相傳有三解。除園主表示自謙,而贊同友人們都含糊其辭的「可以!」之說外,還流傳有兩種說法。

一是「可人」之說:「可」字原本就有可人心意、合人心意之解,「花能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而嶺南園林講究的正是那種清靜幽雅、可人適意的境界。

二是「無可無不可,模稜兩可」之說:它出自園主官場宦海三起三落的經歷,「再仕再已,坎止流行,純任自然,無所濡滯」,取名「可園」,以圖寓意後人在仕途上可行則行,應止則止,樂天安命。

閱讀全文

與可園宣傳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第三方物流企業與電子商務 瀏覽:517
2018年學校提高培訓的方案 瀏覽:422
河北省執法局安全生產培訓方案 瀏覽:267
自考電子商務概論網上作業答案 瀏覽:941
班級晨會策劃方案 瀏覽:204
高中主題班會策劃方案流程 瀏覽:546
營口家裝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103
東北財經電子商務 瀏覽:484
2018小學寒假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816
義務教育法培訓方案 瀏覽:243
統戰部制度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445
服裝公司國際商務會議策劃方案 瀏覽:529
餐廳年夜飯推廣方案 瀏覽:624
微課設計與創作培訓方案免費下載 瀏覽:51
一個醫院衛生人員培訓方案 瀏覽:380
上海領秀電子商務 瀏覽:347
飲品促銷活動方案範文 瀏覽:657
超市促銷活動抽獎活動 瀏覽:411
體檢中心策劃方案 瀏覽:952
實驗小學師德校本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