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癌症疼痛病人健康宣教制度
古巴藍蠍肽可以減輕癌症病人的疼痛
② 我有祖傳中葯秘方,對癌症有很大的治癒作用,請問怎麼推廣出去
歇歇睡吧,現在是2020年,不是1820年,秘方發不了大財。只能騙點煙酒錢。
權健就是例子。
③ 周傳雄是不是得了皮膚癌急用!!
工作壓力大而長白斑 周傳雄否認罹患皮膚癌(圖)
2005-7-15 廈視在線
新聞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14日電據光華日報報道,昨日網路盛傳台灣著名音樂人周傳雄罹患絕症皮膚癌。記者致電給周傳雄。當記者說明情況後,電話那端傳來周傳雄爽朗的笑聲:「哈哈,不是啦,沒有那麼嚴重,得的不是皮膚癌。」
談及病情,周傳雄承認的確是工作壓力導致,他說:「因為做這張《星空下的傳說》時很想突破自己,壓力很大,後來就發現手指等處長了一些灰白色的斑塊,醫生說是壓力太大導致,不能根除,必須搽葯控制。」周傳雄還說:「這個病不痛不癢的,而且可用的葯有很多種,之前我搽了一段時間葯感覺好些了,就沒再搽,結果又長了出來。現在我就只好隨身攜帶葯膏,控製得好,白斑也會消失。」
====================
周傳雄發表聲明 稱並未患絕症請歌迷放心
日期:2005-07-15 作者: 來源:新浪娛樂
新浪娛樂訊 由於日前有媒體報導周傳雄(小剛老師)罹患皮膚癌之消息,引起各媒體朋友及所有歌迷的高度關注,因此周傳雄內地經紀公司上海星世代影音娛樂有限公司聯合環球唱片特地在此針對此報導做個簡單說明:
周傳雄(小剛老師)在6月29日的「星空下的傳說」新專輯記者餐會上的確表示過,他因為壓力太大,導致指甲前端出現白色斑點,但他之前去看過醫生,醫生表示:『這算是文明病的一種,是無法「根治」的,除非壓力完全解除,否則只要壓力過大就會出現相同症狀……』,所以周傳雄(小剛老師)那時才會說這和絕症沒有什麼兩樣,因為只要有壓力,這種情況就會一直跟著他……!
如上所述,周傳雄(小剛老師)的實際情況並沒有外傳那樣嚴重,只是可能報導上所用的文字比較重,字眼上由原本的「無法根治」至「皮膚絕症」甚至到所謂的「皮膚癌」等聳動標題,才會引起一些誤會和事實不符的說辭,在此上海星世代影音娛樂有限公司及環球唱片特地發此簡單聲明,同時也代表周傳雄(小剛老師)謝謝大家對他的關心,他現在很好,正努力為他最新國語專輯-「星空下的傳說」宣傳,也請大家多多支援!
④ 世界癌症日的歷年主題
2007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題為:「今天的孩子,明天的世界」,向世界傳遞出要關注孩子的健康,為孩子創造良好健康的生長、生活環境的信息。兒童腫瘤的發病率增高,與我們的生活環境的改變有密切關系。煙草的使用與許多癌症的發生有關,「被動吸煙」的環境讓許多兒童直接成為煙草的受害者。作為家長和醫護人員,應該從自身做起,不吸煙、控制吸煙、不在孩子面前吸煙,給孩子創造一個無煙的環境,並向他們宣傳吸煙有害健康的知識,讓他們從小樹立起遠離煙草預防癌症的意識。
2008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題為:「我愛我的無煙童年(I love my smoke-free chlidhood)」。全球約一半的兒童(7億)暴露在二手煙下,UICC藉助主題傳遞給家長們這樣一條貌似淺顯但實施起來卻並不容易的信息:「二手煙是你和你的家庭的健康威脅。即使最少量的二手煙暴露也是有害的。還你的孩子一個無煙的童年。」
2009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題為:「我愛我健康活潑的童年」,向家庭、衛生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社會各界,倡導兒童合理飲食、充足運動、能量均衡、防止肥胖、科學抗癌、促進健康。據報道,超重、肥胖將導致癌症。在西方國家,約有30%的癌症是由飲食不合理、運動不足、超重和肥胖引起的。在發展中國家,這個數字約為20%,並且逐年上升。飲食以及運動問題已經成為繼煙草之後第二大癌症誘因。
2010年世界癌症日主題是:「癌症同樣可以預防」。要求衛生工作者和社會各界普及疫苗注射,廣泛宣傳超重、肥胖對癌症發病的影響,宣傳攝取平衡膳食、保持充足運動的科學知識,鼓勵大眾進行合理防曬以及在社會各階層進行戒煙宣教活動。
2011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題是:「科學防曬預防皮膚癌」,因為皮膚癌和紫外線輻射有關,地球接受紫外線的強度和臭氧層減少有關。據統計,臭氧層每減少10%,地球上接受紫外線輻射強度就會增加15%到20%,研究發現70%的皮膚癌是由紫外線輻射造成的。癌症的誘因對人體的危害是潛移默化的,所以腫瘤防控要從娃娃做起。父母吸煙,特別是母親吸煙對胎兒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2015年的主題是「癌症防控目標,實現並不遙遠」。數據顯示,癌症發病率逐年攀升,面對如此高發的腫瘤,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態度來應對?又有什麼辦法防控呢?在世界癌症日到來之際,濟南中醫腫瘤醫院院長秦旭東提醒,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掌握科學的防癌常識,實現癌症防控目標並不遙遠。 世界癌症日歷次主題屆次 年份 主題 第十六屆2015年癌症防控目標,實現並不遙遠第十五屆2014年消除癌症誤區第十四屆2013年你了解癌症嗎?第十三屆 2012年 共同參與,成就奇跡 第十二屆 2011年 科學防曬預防皮膚癌 第十一屆 2010年 癌症同樣可以預防 第十屆 2009年 我愛我健康活潑的童年 第九屆 2008年 我愛我的無煙童年 第八屆 2007年 今天的孩子,明天的世界 第七屆 2006年 合理飲食,預防癌症 第六屆 2005年 關愛婦女、遠離乳癌 第五屆 2004年 科學抗癌,關愛生命 第四屆 2003年 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第三屆 2002年 預防為主,科學治癌 第二屆 2001年 倡導防癌治癌科學規范、反對封建迷信、假醫假葯 第一屆 2000年 堅持正確導向、提倡科學防癌 參考資料來源:
⑤ 惡性腫瘤,做不做化療都是死路一條嗎
全身類PET腫瘤篩查(E診斷)1.手術治療理論上,若是以手術完全移除腫瘤細胞,癌症是可以被治癒的。對早期或較早期實體腫瘤來說,手術切除仍然是首選的治療方法。根據手術的目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
(1)根治性手術:由於惡性腫瘤生長快,表面沒有包膜,它和周圍正常組織沒有明顯的界限,局部浸潤明顯,並可通過淋巴管轉移。因此,手術要把腫瘤及其周圍一定范圍的正常組織和可能受侵犯的淋巴結徹底切除。這種手術適合於腫瘤范圍較局限、沒有遠處轉移、體質好的患者。
(2)姑息性手術:腫瘤范圍較廣,已有轉移而不能作根治性手術的晚期患者,為減輕痛苦,維持營養和延長生命,可以只切除部分腫瘤或作些減輕症狀的手術,如造瘺術、消化道短路等手術。
(3)減瘤手術:腫瘤體積較大或侵犯較廣,不具備完全切除條件,可以做腫瘤的大部切除,降低瘤負荷,為以後的放、化療或其他治療奠定基礎。
(4)探查性手術:對深部的內臟腫物,有時經過各種檢查不能確定其性質時,需要開胸、開腹或開顱檢查腫塊的形態,區別其性質或切取一小塊活組織快速冰凍切片檢查,明確診斷後再決定手術和治療方案,為探查性手術。
(5)預防性手術:用於癌前病變,防止其發生惡變或發展成進展期癌,如家族性結腸息肉病的患者,可以通過預防性結腸切除而獲益,因這類患者若不切除結腸,40歲以後約有一半可發展成結腸癌,70歲以後幾乎100%發展成結腸癌。
2.化學治療
是用可以殺死癌細胞的葯物治療癌症。由於癌細胞與正常細胞最大的不同處在於快速的細胞分裂及生長,所以抗癌葯物的作用原理通常是藉由干擾細胞分裂的機制來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譬如抑制DNA復制或是阻止染色體分離。多數的化療葯物都沒有專一性,所以會同時殺死進行細胞分裂的正常組織細胞,因而常傷害需要進行分裂以維持正常功能的健康組織,例如腸黏膜細胞。不過這些組織通常在化療後也能自行修復。
因為有些葯品合並使用可獲得更好的效果,化學療法常常同時使用兩種或以上的葯物,稱做「綜合化學療法」,大多數病患的化療都是使用這樣的方式進行。
化學治療的臨床應用有四種方式:
(1)晚期或播散性腫瘤的全身化療:因對這類腫瘤患者通常缺乏其他有效的治療方法,常常一開始就採用化學治療,近期的目的是取得緩解。通常人們將這種化療稱為誘導化療。如開始採用的化療方案失敗,改用其他方案化療時,稱為解救治療。
(2)輔助化療:是指局部治療(手術或放療)後,針對可能存在的微小轉移病灶,防止其復發轉移而進行的化療。例如骨肉瘤、睾丸腫瘤和高危的乳腺癌患者術後輔助化療可明顯改善療效,提高生存率或無病生存率。
(3)新輔助化療:針對臨床上相對較為局限性的腫瘤,但手術切除或放射治療有一定難度的,可在手術或放射治療前先使用化療。其目的是希望化療後腫瘤縮小,從而減少切除的范圍,縮小手術造成的傷殘;其次化療可抑制或消滅可能存在的微小轉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現已證明新輔助化療對膀胱癌、乳腺癌、喉癌、骨肉瘤及軟組織肉瘤、非小細胞肺癌、食管癌及頭頸部癌可以減小手術范圍,或把不能手術切除的腫瘤經化療後變成可切除的腫瘤。
(4)特殊途徑化療:
1)腔內治療:包括癌性胸腔內、腹腔內及心包腔內積液。通常將化療葯物(如絲裂黴素、順鉑、5-氟脲嘧啶、博來黴素)用適量的流體溶解或稀釋後,經引流的導管注入各種病變的體腔內,從而達到控制惡性體腔積液的目的。
2)椎管內化療:白血病及許多實體瘤可以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尤其是腦膜最容易受侵。治療方法通常是採用胸椎穿刺鞘內給葯,以便腦積液內有較高的葯物濃度,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椎管內常用的葯物有甲氨喋呤及阿糖胞苷。
3)動脈插管化療:如頸外動脈分支插管治療頭頸癌,肝動脈插管治療原發性肝癌或肝轉移癌。
3.放射線治療
也稱放療、輻射療法,是使用輻射線殺死癌細胞,縮小腫瘤。放射治療可經由體外放射治療或體內接近放射治療。由於癌細胞的生長和分裂都較正常細胞快,藉由輻射線破壞細胞的遺傳物質,可阻止細胞生長或分裂,進而控制癌細胞的生長。不過放射治療的效果僅能局限在接受照射的區域內。放射治療的目標則是要盡可能的破壞所有癌細胞,同時盡量減少對鄰近健康組織的影響。雖然輻射線照射對癌細胞和正常細胞都會造成損傷,但大多數正常細胞可從放射治療的傷害中恢復。
腫瘤對放射敏感性的高低與腫瘤細胞的分裂速度、生長快慢成正比。同一種腫瘤的病理分化程度與放射敏感性成反比,即腫瘤細胞分化程度低則放射敏感性高,而分化程度高者則放射敏感性低。因此臨床根據腫瘤對不同劑量放射線的反應不同可分為三類:一類是對放射敏感的腫瘤,常照射50~60戈瑞,腫瘤即消失,如淋巴瘤、精原細胞瘤、無性細胞瘤及低分化的鱗狀上皮細胞癌、小細胞未分化型肺癌等。另一類屬是中度敏感的腫瘤,要照射到60~70戈瑞左右,腫瘤才消失。再一類是對放射不敏感的腫瘤,其照射量接近甚至超過正常組織的耐受量,放射治療的效果很差,如某些軟組織肉瘤和骨的腫瘤等。腫瘤的放射敏感性還和其生長方式有關,一般向外突性生長的腫瘤如乳突型、息肉型、菜花型較為敏感,而浸潤性生長的腫瘤如浸潤型、潰瘍型,則敏感性較低。
放射敏感性與放射治癒率並不成正比。放射敏感性的腫瘤,雖然局部療效高,腫瘤消失快,但由於它的惡性程度大,遠處轉移機會多,因而難以根治。鱗狀上皮癌的放射性屬中等,但它的遠處轉移少,故放射治癒率較高,如皮膚癌、鼻咽癌、子宮頸癌。另外,對淋巴肉瘤、髓母細胞瘤等較敏感。高度敏感的有多發性骨髓瘤、精原細胞瘤,卵巢無性細胞瘤、尤文瘤、腎母細胞瘤等。高度敏感的腫瘤可以放療為主,早期宮頸癌、鼻咽癌、舌癌、早期的食管癌等放療的五年生存率均可達90%以上。這些癌症的晚期放療有時也能取得一定的療效。
4.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從90 年代後期開始在治療某些類型癌症上得到明顯的效果,與化療一樣可以有效治療癌症,但是副作用與化療相較之下減少許多。在目前也是一個非常活躍的研究領域。這項治療的原理是使用具有特異性對抗癌細胞的不正常或失調蛋白質的小分子,例如,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劑,治療EGFR敏感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療效顯著,但耐葯基因的出現是目前阻礙進一步提高療效的主要障礙。
5.免疫療法
免疫療法是利用人體內的免疫機制來對抗腫瘤細胞。已經有許多對抗癌症的免疫療法在研究中。目前較有進展的就是癌症疫苗療法和單克隆抗體療法,而免疫細胞療法則是最近這幾年最新發展的治療技術。
6.中醫中葯治療
配合手術、放化療可以減輕放化療的毒副作用,促進患者恢復,增強對放化療的耐受力。
⑥ 你好 如果對方利用熏蒸做宣傳 說能治療癌症 這個能舉報嗎
可以,這個算是虛假廣告
⑦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到來,如何科學防治癌症
癌症因為超低的治癒率導致大家對於它,可以說是談之色變。但是近幾年來,癌症確診人數卻不斷上升,而且其患者群體也逐漸年輕化,嚴重影響大家生命安全。但是其實做好癌症的防治工作,其實是可以有效避免癌症死亡的。
第四合理膳食,應該要全面均衡地攝取身體所需要物質,特別是一些高熱量高油脂的物品要避免。
第五接種疫苗,現在已經有很多成熟的防癌疫苗可以選擇,適合人群可以選擇相應疫苗進行預防。
⑧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的歷屆主題
第一屆(1995年) 提倡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人參與抗癌防癌活動; 癌症可防可治;癌症不等於死亡
第二屆(1996年) 同第一屆
第三屆(1997年) 腫瘤不可怕、可防又可治,攜起手來,共同抗癌
第四屆(1998年) 飲食與癌
第五屆(1999年) 呼籲全社會都來關心癌症患者,為癌症患者獻愛心
第六屆(2000年) 堅持正確導向、提倡科學防癌
第七屆(2001年) 倡導防癌治癌科學規范、反對封建迷信、假醫假葯
第八屆(2002年) 預防為主,科學治癌
第九屆(2003年) 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第十屆(2004年) 科學抗癌,關愛生命
第十一屆(2005年)關愛婦女、遠離乳癌
第十二屆(2006年)合理飲食,預防癌症
第十三屆(2007年)拒絕煙草,遠離癌症
第十四屆(2008年)提倡全民戒煙,讓兒童遠離癌症
第十五屆(2009年)規范癌痛治療,改善生活質量
第十六屆(2010年)關愛生命,科學防癌,讓生活更美好
第十七屆(2011年)科學抗癌,關愛生命
第十八屆(2012年)科學抗癌,關愛生命。副標題為」飲食與癌症」。
第十九屆(2013年)保護環境,遠離癌症
第二十屆(2014年)科學抗癌,關愛生命。副標題為「走出癌症誤區,實現早診早治」。
第二十一屆(2015年)科學抗癌,關愛生命。副標題為「抗擊癌症,從了解開始」。
第二十二屆(2016年)科學抗癌,關愛生命。副主題為「癌症防治,我們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