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垃圾分類減量宣傳活動日記500字
在我們的校園里,有三個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它們分別是——綠色的裝可回收物的垃圾桶、藍色的裝不可回收物的垃圾桶和紅色的裝有害垃圾的垃圾桶。既然把垃圾桶分得這么清楚,那垃圾肯定也是要投到它們指定的「家」中。這種分類的方法是很重要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如何分類。
那麼,怎樣將一大堆垃圾分類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會產生生活垃圾。那些你看起來毫無作用的廢紙、飲料瓶等都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例如:1噸廢紙若被有效地回收利用,就能生產出0。85噸再生紙,可以少砍伐17棵成材大樹,節煤1。2噸,節電600度,節水100立方米,並可以減少大量的固體廢棄物。如此有益的變廢為寶行動,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你也別興奮過了頭,把可回收的垃圾投錯了「家」——不可回收垃圾桶。這種垃圾桶與前一種垃圾桶又不同了:它只接受不能夠回收再利用的垃圾。比如說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這些垃圾最後都會根據垃圾的特性用焚燒或者填埋的方式處理。
我曾經在報紙上看過一幅畫:我們的地球上到處堆滿了垃圾,地球傷心地哭了。畫的下面有一行用綠色水彩筆寫成的字:不要讓我們的地球母親哭泣!
最後,我想說,希望人人都愛護我們的地球,就像那幅畫上所說的一樣。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❷ 怎樣垃圾分類圖片展做示範
「垃圾管理需認清,關聯建設新北京,世界城市建到位,首都地位大提升。」順義區三農研究會的垃圾減量、分類主題圖板展覽日前開幕,幾句朗朗上口的順口溜配上相關圖片,把各項環保政策講解得清楚明白,觀眾一目瞭然。
據了解,該三農研究會從2010年開始圍繞垃圾減量、垃圾分類主題,著手搜集收錄本市出台的各項相關政策和各區縣垃圾分類的獨特做法,結合農村垃圾分類實際情況,編成了220多條順口溜。2013年,他們建起了120平方米的科普展廳,把順口溜逐條配以插圖,劃分為垃圾分類帶來的好處、完善配套設施、踐行減量分類、分類運輸處理等8個單元,免費對外進行展示,推進垃圾分類知識在農村的普及。
❸ 以參與生活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的親身經歷的作文600字以上
人類在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資源的同時也排放出大量的廢物,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使地球變成了一個「垃圾球」。這怎麼辦呢?人們開始進行了反思。
為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使我們的家園更加美麗,人們必須這樣做:分類回收垃圾。
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廢物,可以在其它的場合被利用而成為資源。垃圾分類回收可以變廢為寶,廢紙、廢塑料、廢玻璃、廢金屬回收利用,都可以成為寶貴的資源,又可以減少環境污染,減輕垃圾處理的壓力。例如:白色垃圾——泡沫、塑料袋經過處理後可以變成油;廢電池可以提煉出貴重的金屬;廢紙可以製造再生紙;廢玻璃可以用來再製造玻璃;果皮、菜渣等可以用來製造很好的有機肥料……
為了使廣州更加美麗,垃圾分類需要大家共同參與。但是現在有許多市民還不太了解垃圾分類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要垃圾分類,垃圾分類有什麼好處等。我建議政府和各種社會力量還必須加強宣傳教育的力度,如向每戶家庭發一本有關垃圾分類的小冊子,上面列明垃圾的詳細分類。比如:廢紙、廢塑料、廢玻璃、廢金屬等為可回收垃圾;果皮、菜渣等為有機垃圾;廢電池、燈管等為有害垃圾。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市民的環保意識,還可以讓大家一目瞭然,知道怎麼進行垃圾分類。除此之外還可進入社區進行宣傳教育,將垃圾分類落實到家庭,建立與垃圾分類有關的家庭檔案;組織社區的垃圾分類培訓;組織市民參觀有關"垃圾與環境展"、垃圾分揀站及垃圾填埋場,親身感受垃圾給環境造成的危害;組織更多的環保志願者到社區,進行垃圾分類的宣傳、出版垃圾分類系列廣告宣傳畫、舉辦垃圾分類展覽;通過中小學教育,讓孩子帶動家庭;組織媒體對垃圾分類做得好的單位、社區進行跟蹤報道,並對垃圾分類做得好的家庭和個人給予宣傳和鼓勵;同時還可以考慮通過激勵機制鼓勵市民進行垃圾分類。例如,德國政府就採取向市民贈送垃圾袋等方法,激發和保證人們進行垃圾分類的主動性積極性。
如果每一個人扔垃圾的時候,都能多一點環保意識,那麼整個社會就可以少受垃圾的困擾。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參與到垃圾分類回收的活動中去吧!
❹ 垃圾分類手抄報小歌謠
垃圾分類手抄報小歌謠有:
1,認清四色垃圾桶,垃圾分類要清楚。
藍色大桶可回收,變廢為寶好顏色。
綠色大桶裝剩菜,變成肥料來灌溉。
紅桶垃圾最有害,電池燈管就是他。
橘色大桶裝其他,尿布舊物來安家。

5,你拍一,我拍一,不要隨手丟垃圾。
你拍二,我拍二,盡量少用塑料袋兒。
你拍三,我拍三,公共場所不吸煙。
你拍四,我拍四,不要到處亂寫字。
你拍五,我拍五,多種草木保水土。
你拍六,我拍六,廢舊電池要回收。
你拍七,我拍起,節約能源要牢記。
你拍八,我拍八,垃圾分類靠大家。
你拍九,我拍九,花兒好看不亂揪。
你拍十,我拍十,環保行動要堅持。
❺ 某街道辦事處需印製主題為「做文明有禮的北京人,垃圾減量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宣傳單.街道辦事處附近的
(1)根據所給的圖標可得:甲圖文社收費s(元)與印製數t(張)的函數關系式為版s=0.11t;
(2)設權在甲、乙兩家圖文社各印製了x張、y張宣傳單,
依題意得:
❻ 雛鷹爭章垃圾分類減量章怎麼畫
分類減gui
❼ 垃圾分類公益廣告語
1. 今天分一分,明天美十分。 2. 不要讓垃圾回錯家。 3. 舉手之勞,好處無限。 4. 舉手之勞,資源永續的源泉。 5. 垃圾變寶源自分類,呵護環境始於點滴。 6. 垃圾兒女要分家,安居樂業靠大家。 7. 垃圾分分類,大家都不累。 8. 垃圾分好類,生活沒煩惱。 9. 垃圾分類,舉手之勞。 10. 垃圾分類,舉手之勞;變廢為寶,美化家園。 11. 垃圾分類,人人有責! 12.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和諧港城因你美麗。 13. 垃圾分類呵護,成就美家美滬。 14. 垃圾分類舉手之勞,循環利用變廢為寶。 15. 垃圾分類人人動手,干濕分離家家行動。 1. 參與垃圾分類,保護地球家園,共創美好世界。 2. 分類收集人人有責,男女老幼齊參與。 3. 該出手時就出手,該分類時就分類。 4. 干濕垃圾分類裝,有害垃圾定點放。 5. 干濕要分類,有害單獨放,資源重復用,生活更健康。 6. 給電池一個安全的歸宿,給自己一個清潔的世界。 7. 給自己一個文明習慣,給垃圾一個利用空間。 8. 呵護我們的環境,與萬物共享尊榮。 9. 環境保護在心中,垃圾分類在手中。 10. 環境是大事,扔垃圾是小事,大事要從小事做起。 11. 回收廢棄電池,,創造美好家園。 12. 混放是垃圾,分類成資源。 13. 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創建優美社區環境。 14. 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共同呵護綠色家園。 15. 簡單的動作,造就美好環境。 1. 垃圾分類人人做,做好分類為人人! 2. 垃圾分類扔,節約環保又衛生。 3. 垃圾分類三步走,一干濕,二有害,最後挑出可回收。 4. 垃圾分類一小步,低碳生活一大步。 5. 垃圾分類益處多,環境保護靠你我。 6. 垃圾和人一樣,應該各有所歸。 7. 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類是資源。 8. 垃圾減量分類放,共建美好張家港。 9. 垃圾科學分類,文明你我同行。 10. 垃圾要分類,生活變美好。
❽ 關於,大手拉小手,垃圾分類減量的手抄報。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三年級(24)班】張妙然 上面是我繪制的手抄報-小報。可以參考。
小報邊框可以到【千圖網】【我圖網】【可可小報】【小報吧】 搜小報查看。
內容自己修改。 
❾ 垃圾分類手抄報語句
1.、分而用之 分類的目的就是為了將廢棄物分流處理,利用現有生產製造能力,回收利用回收品,包括物質利用和能量利用,填埋處置暫時無法利用的無用垃圾。 2、因地制宜 各地、各區、各社(區)、各小區地理、經濟發展水平、企業回收利用廢棄物的能力、居民來源、生活習慣、經濟與心理承擔能力等各不相同。 3、自覺自治 社區和居民,包括企事業單位,逐步養成「減量、循環、自覺、自治」的行為規范,創新垃圾分類處理模式,成為垃圾減量、分類、回收和利用的主力軍。 4、減排補貼超排懲罰 制定單位和居民垃圾排放量標准,低於這一排放量標準的給予補貼;超過這一排放量標準的則予以懲罰。減排越多補貼越多,超排越多懲罰越重,以此提高單位和居民實行源頭減量和排放控制的積極性。 
5、捆綁服務注重績效 在居民還沒有自願和自覺行動而居(村)委和政府的資源又不足時,推動分類排放需要物業管理公司和其他企業介入。 但是,僅僅承接分類排放難以獲利,企業不可能介入,而推行捆綁服務就能要解決這個問題。將推動分類排放服務與垃圾收運、干濕垃圾處理業務捆綁,可促進垃圾分類資本化,保障企業合理盈利。 垃圾分類回收說難不難,分而用之實為關鍵,因地制直提供方便,自覺自治行為規范。
❿ 讓垃圾減量,創生態校園手抄報
唯有了解,我們才會關心; 唯有關心,我們才會行動; 唯有行動,生命才會有希望。 我很自豪,因為我生活在中國的首都--北京。北京申辦下了2008年的奧運會,每一個中國人都激動不已。到2008年,世界各地的運動員都要來到中國北京,北京會是什麼樣子呢?讓我來描繪一下吧:北京的環境將會有很大的改善,道路兩旁種滿了綠樹,隔離帶上開滿了鮮花,鳥兒飛翔在藍藍的天空上,魚兒暢游在清清的河水中。景色將會美不勝收。 綠色奧運是我們承辦的奧運會的主題之一。如今,環境問題已經愈發嚴峻,保護環境刻不容緩。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為此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是文匯中學"根與芽"小組的一名成員。"根與芽"是珍妮·古道爾研究會面向全球青年關於環境與人道主義教育的項目。為了迎接奧運,我們"根與芽"小組組織了很多有關保護環境的活動。就在4月份,我們參加了一個"循環巨龍:耗材回收"的活動。這個活動是由地球村、根與芽、自然之友和惠普公司聯手打造的。耗材回收計劃是為了減少堆填和掩埋垃圾對環境帶來的影響,為用戶提供簡單並環保的方法回收用過的列印機墨盒及墨粉盒。 這個活動在同學中的反響很大,因為它與我們息息相關。全校同學都積極參與,大家了解到:耗材如果被棄置在環境中或掩埋,它很難降解,有的還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事實上其中的許多成分都可以再回收利用,如:塑料、調色劑、泡沫塑料、海綿、碳粉以及各種金屬等等,這些原料加工以後又可以製成新的產品,如:E-木、再循環的塑料、公園長凳子、文具等等。通過耗材回收,可以減少被堆填或掩埋的耗材,從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短暫的一個月內,我和同學們就收集了100多個墨盒。沒有使用耗材的同學也都在積極做著宣傳工作。可見保護環境的理念已經深入到同學們的心中,每個人都在為保護環境,舉辦一屆綠色奧運盡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如珍妮·古道爾博士所說:"每一個人都很重要;每一個人都能發揮作用;每一個人都能帶來變化。"我還要盡我的力量向身邊的人宣傳這些理念。我認為每一個人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保護環境,還北京一片綠水藍天。當2008年奧運會外國友人來到北京的時候,一定會由衷地贊嘆:"北京真美呀!" (一) 實施「一把手」工程,形成綠色環保教育體系。 1、建立以校長為組長、分管校長為副組長、政教處,團支部、少先隊大隊部、總務處、衛生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學校環境教育領導小組,形成多角度、多側面的環保教育體系。 2、根據國家有關環境保護法規,結合學校教育教學實際,制定《各班班級衛生常規》、《環境教育活動要求》、《文明學生守則》等有關規章制度,並納入班級、學生考核范疇,注重過程管理,加大監督考核力度,使環境教育各項措施得到落實。 3、劃分環境保護區,做到人人有綠化場地,班班有責任區域。責任到班、責任到人。 4、建立紅領巾環境監督崗,設立班級愛綠護綠小分隊,推選環保小衛士輪流值勤,不定期地對全校環境進行檢查監督,並將檢查結果納入班級常規工作中進行評估。 (二) 構建環境教育的課程體系,在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 1、 確立課程目標。 課程改革的首要問題是確定課程目標。作為基礎教育,其環境教育的課程目標是普及環境教育,即對環境科學的基礎知識有初步的認識;對環境觀念,如持續發展觀念、基本國策觀念、環境價值觀念、環境法規觀念等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 2、 改革課程結構。 基於「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和培養「有道德理想、有科學素養、有個性特長」的育人目標,我校的環境教育課程以必修學科滲透教育為主,同時注意活動課程的開設。其結構為必修加選修、學科加活顯性加隱性。活動課程的設置納入正式課程安排,包括知識類、技能類、藝術類、自然類、社會類和環境課題研究等,力求從內容到形式靈活多樣。如我校開展的綜合實踐課程,許多師生就將環保內容納入了研究性學習的范疇。有的研究樹木花草對空氣凈化的作用;有的研究太谷周邊地區空氣污染的現狀及原因;有的研究學校的規劃布局,提出校園綠化建設的合理化建議;還有的研究廢舊電池的危害……在 2004年全市組織的綜合實踐活動評比中,共評出一等獎5個,我校就佔了3個。今年我校80班同學的研究性學習課題《中國地理與氣候的研究》獲得了太谷縣一等獎。 3、 開展課程實踐。 (1) 注重相關學科的教學滲透,將環境科學基礎知識納入各相關必修課程教學計劃,成為各學科不可缺少的教學內容。 (2) 建立考核制度,規定在相關學科的考試命題中一定要有相應比例的環境知識考題,用於檢查環境知識教學的實效。 (3) 進行環境教育科研活動。把「環境教育對小學生全面素質提高的影響」作為重要課題,組織教師從不同領域探索環境教育的途徑和意義,以提高自己的理論修養和教育實踐技能。同時,結合研究性課程的開設,組織各類實驗小組,參加科技及環保實踐活動。學校鼓勵教師進行環保教學和環保科研,將教師參與環境教育的業績作為晉升職稱、年度評優的條件之一。 (4)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環保培訓,培養一支具有一定環保意識和環保技能的教師隊伍。我校有兩名教師被評為太谷縣科技創新十佳輔導員。 (三) 開展綠色承諾活動,寓創建「綠色學校」於豐富多彩的活動中。 1、發揮視聽媒體功能,營造環保教育氛圍 學校將環境保護宣傳作為環境教育的切入點,2004年9月,投資上萬元在校園內設立環保教育宣傳欄、製作了不銹鋼鈦金環保宣傳標語(牌),購買了近千盆鮮花裝綴校園。同時組織班級進行環保板報競賽,不斷為環境教育營造濃郁的氛圍;利用校園廣播,在課間操時間集會,表彰每周環保之星,和獲得流動紅旗的班級。讓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班班互動,使之成為學校環境宣傳教育的重要陣地和亮麗風景。 2、利用升旗儀式、主題班會,開展環境知識教育 學校將環境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每周一升旗儀式國旗下的講話中,加入珍惜地球上的有限資源,愛我藍天、愛我家鄉等內容,使環境教育滲透到國旗教育中,以環保為主題的班會課新穎、活潑,如故事、小品、歌曲、知識競答等,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掌握環保知識。 3、結合重大紀念日,積極組織開展專題活動 重大紀念日是開展環境教育活動的最佳時機,學校認真組織專題活動,如結合六·五世界環境日、四·二二地球日,聘請縣環保局李新益等專家開展環保知識講座,舉辦環保知識競賽、環保作文競賽、環保書畫競賽,收集廢舊電池等活動;植樹節發動學生植綠護綠,為班級獻花,為學校添綠。這樣,不僅讓學生學會了關注自然,而且豐富了課余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 4、開展社區實踐活動,注重環境教育實效。 (1) 堅持每學期組織學生成立假日小隊,利用節假日走上街頭、機關、敬老院進行衛生清掃和環保宣傳活動。在每年「六·五」世界環境日,我校學生都堅持配合縣環保局開展環境保護宣傳,受到了社會的好評。 (2)發揮少年警校優勢,讓小交警上街執勤,保持道路暢通,維護城市靚麗形象。 (3) 組建環保小記者團,將環境保護活動從校內延伸到校 外,走進自然、深入社會,定期開展實地考察、社會調查活動。如組織環保小記者對學校周圍的工廠、商店造成的大氣污染、水污染、雜訊污染進行調查、監測與化驗等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4) 廣泛開展家庭互助活動,即不但自己要做環保標兵,還要帶動家庭開展環保活動。我們充分發揮家長學校班級家委會的優勢,小手拉大手,讓環保意識真正深入家庭,深入人心。 5、從身邊小事做起,讓綠色理念滲入孩子心田 學校通過文明禮貌月活動,「彎腰行動」和文明班級的評比活動,激發學生自覺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同時通過 把綠色帶入教室的活動,栽上一盆花、種上一棵草,引導學生裝扮自己美好的生活。 (四)改善辦學條件,拓展綠色人文空間。 近年來,學校本著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逐步完善的方針,在現有基礎上努力籌措資金,用於改善辦學條件,拓展綠色空間。 1、2004年,學校不等不靠,師生齊動手,重新布置了校園規劃,移女貞,栽松柏,植雪杉,插柳枝,先後種下上千顆風景樹,同時,還在校園中一切可利用的空地都植上了草皮,開辟了花圃。 2、2005年,我們投資十二萬元整修了操場,補充了操場周邊短缺的綠籬、龍槐、快柏等樹木,並與縣建設局建立長期合作意向,定期派灑水車到校灑水,維護操場。 3、利用節假日,我們翻修了上下水管道,進行了合理的設計。 隨著校園的不斷美化、香化、硬化,更出現了師生愛校如家,教學成績不斷攀升的喜人變化。校領導敏銳的發現美的環境對學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他們因勢利導,進一步開展了創建綠色校園,爭當「環保小衛士」的系列活動,倡導全校師生愛惜一草一木,不亂丟果皮紙屑,養成文明行為習慣,每學期學校都要評選表彰一批校園文明之星,來激勵那些既講究個人衛生,又愛護公共衛生,行為文明的學生。並對每一個學生一學期行為進行量化記分,納入德育考核成績進行綜合評價,使關愛環境由自發走向自覺。每年六一,我校都有十多名同學被縣環保局評為縣級「環保小衛士」的光榮稱號。 近年來,實驗小學因為獨特的環境教育,為學校贏得了一個又一個榮譽。連續多年被評為全面評估特色學校、市體驗教育示範學校、省文明學校、省學雷鋒先進集體、省綠色學校、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先
與垃圾減量分類宣傳畫相關的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