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描寫除夕的好詞佳句
***唐代 史青《除夕》
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
氣色空中改,容顏暗裡回。
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
***唐代 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唐代 高適《除夜作》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唐代 白居易《除夜寄弟妹》
感時思弟妹,不寐百憂生。
萬里經年別,孤燈此夜情。
病容非舊日,歸思逼新正。
早晚重歡會,羈離各長成。
***唐代 孟浩然《除夜有懷》
五更鍾漏欲相催,四氣推遷往復回。
帳里殘燈才去焰,爐中香氣盡成灰。
漸看春逼芙蓉枕,頓覺寒銷竹葉杯。
守歲家家應未卧,相思那得夢魂來。
***唐代 來鵠 《除夜》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唐代 來鵬《鄂渚除夜書懷》
鸚鵡洲頭夜泊船,此時形影共凄然。
難歸故國干戈後,欲告何人雨雪天。
箸撥冷灰書悶字,枕陪寒席帶愁眠。
自嗟落魄無成事,明日春風又一年。
***唐代 崔塗《巴山道中除夜書懷》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孤獨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轉與僮僕親。
那堪正漂泊,明日歲華新。
***宋代 吳文英《 祝英台近 除夜立春》
翦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
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
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
舊尊俎。玉纖曾擘黃柑,柔香系幽素。
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可憐千點吳霜,
寒銷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
***宋代 韓疁《高陽台 除夜》
頻聽銀簽,重燃絳蠟,年華袞袞驚心。
餞舊迎新,能消幾刻光陰。
老來可慣通宵飲,待不眠、還怕寒侵。
掩清尊。多謝梅花,伴我微吟。
鄰娃已試春妝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橫金。
勾引東風,也知芳思難禁。
朱顏那有年年好,逞艷游、贏取如今。
恣登臨。殘雪樓台,遲日園林。
***宋代 朱淑真《除夜》
休嘆流光去,看看春欲回。
椒盤卷紅獨,柏酒溢金杯。
殘臘餘更盡,新年曉角催。
爭先何物早?唯有後園梅。
***宋代 范成大《甲午除夜》
把酒新年一笑非,鶺鴒原上巧相違。
墨濃雲瘴我猶住,席大雪花君未歸。
萬里關山燈自照,五更風雨夢如飛。
別離南北人誰免,似此別離人亦稀。
*** 宋范成大《賣痴呆詞》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召人賣。
****宋代 蘇軾
除日當早歸,官事乃見留。
執筆對之泣,哀此系中囚。
小人營餱糧,墮網不知羞。
我亦戀薄祿,因循失歸休。
不須論賢愚,均是為食謀。
誰能暫縱遣,閔默愧前修。
***南宋 文天祥《 除夜》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元代 趙孟頫《歲月》
柳絮飛殘鋪地白,桃花落地落階紅。
紛紛燦爛如星隕,霍霍喧逐似火攻。
***明代 袁凱《客中除夕》
今夕為何夕,他鄉說故鄉。
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
戎馬無休歇,關山正渺茫。
一杯柏葉酒,未敵淚千行。
***明代 文徵明《除夕》
人家除夕正忙時,我自挑燈揀舊詩。
莫笑書生太迂腐,一年功事是文詞。
***明代 於謙《除夜宿太原寒甚》
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
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
***清代 蔣士銓《除夕過太常金先生宅守歲》
爆竹聲中歲兩更,懷鄉思母豈無情?
長安客有終身住,百感心同一夜生。
塵世華年喧夢蟻,朱門歌舞到侯鯖。
誰知冷屋燈檠畔,遊子凄然坐到明。
***清代 譚嗣同《除夕感懷》
斷送古今惟歲月,昏昏臘酒又迎年。
誰知羲仲寅賓日,已是共工缺陷天。
桐待鳳鳴心不死,澤因龍起腹難堅。
寒灰自分終消歇,賴有詩兵斗火田。
***清代 黃景仁 《癸已除夕偶成》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清代 查慎行 《鳳城新年辭》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清代 趙翼《除夕》
燭影搖紅焰尚明,寒深知己積瓊英。
老夫冒冷披衣起,要聽雄雞第一聲。
***清代 林則徐 《除夕》
流光代謝歲應除,無亦無心判莞枯。
裂碎肝腸憐爆竹,借棲門戶笑桃符。
新幡彩勝為爭奮,晚節冰柯也不孤。
正是中原薪瞻日,誰能高枕醉屠蘇。
***當代 錢鍾書 辛巳除夕
不容燈火盡情明,禁絕千家爆竹聲。
幾見世能隨歷換,都來歲尚賺人迎。
老飢驅去無南北,永夜思存遍死生。
好辦杯盤歌拊缶,更知何日是昇平。
② 關於除夕的句子
1、除夕年夜飯,絕對是盛宴。紅燒幸福肉,清蒸吉祥魚。油燜快樂蝦,爆炒如意菜。慢燉開心丸,水煮安康面。合家齊圍坐,共品好佳餚。除夕快樂。
2、除夕來到人歡笑,幸福的人蹦蹦跳;手牽福龍送玉兔,願福氣沾滿手,愛情事業雙豐收;金龍盤繞紫氣冒,願金銀堆滿屋,財運好運皆圍繞。除夕祝你辭舊迎新幸福到。
3、團團圓圓年夜飯,熱熱鬧鬧春晚看,開開心心幸福伴,快快樂樂歡笑展。迎新春辭舊歲,除夕夜祝福美,祝朋友,萬事如意!除夕快樂!
4、今夕是除夕,快樂又如意。餃子最醇香,美酒更芬芳。佳餚數不盡,歡暢一家親。舉杯情切切,相約來守夜。合樂笑盈盈,談話到天明。除夕快樂!
5、除夕,除去憂愁,除掉煩惱,迎接幸福,迎接美好,願吉祥伴隨你,好運青睞你,平安依賴你,健康眷戀你,快樂親吻你,幸福擁抱你!
6、除夕到,龍運罩,簡訊早,祝福繞,人歡笑,樂淘淘,生活好,步步高。祝龍年龍抬頭,好運跟你走,幸福無盡頭。
③ 除夕祝福語大全
恭㊗群里朋友除夕🍚 ㊗您團聚香甜🍲
初一🌸 ㊗您喜慶新春🌸
初二💰 ㊗您福貴🈵 堂💰
初三✨㊗您福慧雙增✨
初四🍊 ㊗您大吉大利🍊
初五💹 ㊗您🈵 載而歸🎁
初六🌺 ㊗您春風🈵 面🐷
初七㊗🎂 您人日快樂🎂
初八㊗🌈 您福祿壽存⛲
初九㊗👴 您如意吉祥👼
初十㊗🚕 您萬事亨通🚀
十一㊗🚢 您一帆風順⛵
十二㊗🌃 您吉星高照🎆
十三㊗🏩 您合家和樂💏
十四㊗💪 您身心安
元宵㊗💏 您愛情甜蜜👫
🌺 🌺 🌺 🌺 🌺 🌺 🌺[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
[福]福從天降[福]幸福美滿[福]
[福]2018年財源滾滾好事連連,一路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
④ 宣傳春節的廣告詞
春節的廣告詞
滿溢著喜慶和吉祥的春節是每個炎黃子孫心中永遠難以割捨的符號,它不僅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新鮮最特殊的一天,還承載著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風霜愈醇的古老文化。
農歷正月初一是春節,又叫陰歷(農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然而,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族外,還有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有關年的傳說也很多。古代的春節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後,才將農歷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
春節,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節日。春天來臨,萬象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有足夠的理由載歌載舞來迎接這個節日。於是,節前就在門臉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當春姑娘來到門口時,會念一遍寄託新一年美好願望的句子,這一念,好運真的來了。同樣寓意的事情還有掛大紅燈籠和貼「福」字及財神像等,「福」字還必須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 春節是個親人團聚的節日。離家的孩子這時要不遠千里回到父母家裡。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餃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了。節日喜慶氣氛要持續一個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儀式;節中有給兒童壓歲錢、親朋好友拜年等典禮;節後半月又是元宵節,其時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盛況空前,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結束了。。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年」是什麼呢?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像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敗,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
那麼「年」究竟是怎麼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銀須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發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燈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竄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里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另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由於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並不叫做春節。因為那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南北朝則把春節泛指為整個春季。據說,把農歷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歷,為了區分農、陽兩節,所以只好將農歷正月初一改名「春節」。
⑤ 有關除夕的好詞好句
除夜——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⑥ 年夜飯的廣告詞
年夜飯又稱團圓飯。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尤為重要,這一天人們准備辭舊迎新,共吃「團年飯」。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除夕這個全家團圓的日子去飯店一聚。但是一些知名的飯店年夜飯預定場地必定有限,這就給想要在過年期間吃到知名飯店菜餚的消費者增添了苦惱。與此同時,還有部分消費者希望在家中度過一年一次的除夕夜,可是面對眾多的親朋好友,年夜飯准備的標准以及製作水準也給他們帶來了困擾,為了解決這部分消費者的困擾,近年來在這種時代背景下,蘇趣半成品年夜飯就誕生了。蘇趣牌半成品年夜飯實行嚴格的製作標准,聘請專業的各地菜系大廚打造知名菜餚的半成品,確保新鮮、健康、時尚!蘇趣牌半成品年夜飯的種類多樣,冷盤、熱炒、湯煲、點心、水果一應俱全,有葷有素,消費者只要回家簡單加工,不出一個小時,一桌菜品豐富、搭配合理、口味鮮美的年夜飯大餐就大功告成了,既省時,又省力,還省錢。
在物價不斷上漲的今年,蘇趣團購網秉承客戶至上的原則,堅持品質為先的理念,利用現代化的管理和高效完善的儲運物流體系將產品的成本控制到最低,最大程度的讓利於廣大新老客戶,根據往年客戶提供的建設性意見,我們不僅加量又加種類、還推出比往年更多品種和價位的選擇,讓您真正足不出戶便能享受到來自姑蘇的地道江南美味、來自全國最出眾的浪漫西式年夜飯套餐以及眾愛的美味香辣風格的湘菜。
值此2012年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我們對新老顧客表示最真誠地感謝。祝您及您的家人龍年吉祥,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⑦ 除夕 宣傳標語
一些關於除夕的詩句就很好
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2、煙花爆竹齊飛響, 團坐舉杯笑顏開
3、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4、千門萬戶慶團圓,送舊迎新夜未眠。
5、鄉村辭歲人皆醉,城鎮迎春夜不眠。
⑧ 贊美除夕夜的詩詞
贊美除夕夜的詩詞有:
1、《一枝春(除夕)》
宋代:楊纘
竹爆驚春,競喧填、夜起千門簫鼓。流蘇帳暖,翠鼎緩騰香霧。
停杯未舉。奈剛要、送年新句。應自有、歌字清圓,未誇上林鶯語。
從他歲窮日暮。縱閑愁、怎減劉郎風度。屠蘇辦了,迤邐柳欺梅妒。
宮壺未曉,早驕馬、綉車盈路。還又把、月夜花朝,自今細數。
2、《水調歌頭(除夕)》
宋代:李處全
今夕定何夕,今夕歲還除。團欒兒女,盡情燈火照圍爐。
但惜年從節換,便覺身隨日老,蹤跡尚沈浮。萬事古如此,聊作舊桃符。
任東風,吹縞鬢,戲臞儒。韶顏壯齒,背人去似隙中駒。
杯酌猶傾臘酒,漏箭已傳春夜,何處不歌呼。惟願長窮健,命酹且歡娛。
3、《南鄉子(除夕又作)》
宋代:李處全
和氣作春妍。已作寒歸塞地天。歲月翩翩人老矣,華顛。膽冷更長自不眠。
節物映椒盤。柏酒香浮白玉船。捧勸大家相祝願,何言。但願今年勝去年。
4、《鵲橋仙(丙寅除夕立春,骨肉團聚,是夕大雪)》
宋代:郭應祥
立春除夕,並為一日,此事今年創見。席間三世共團欒,隨分有、笙歌滿院。
一名喜雪,二名餞歲,三則是名春宴。從教一歲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