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網路傳銷的種類,特徵有哪些
網路傳銷的種類
從類型來看,目前網路傳銷主要包括三種:
一種是傳統傳銷的"網路版",藉助互聯網推銷實物產品,而且傳銷的產品也不僅限於化妝品、葯品等實物,還包括計算機軟體、各種信息等, 以此發展下線。但這種模式過分明目張膽,已經開始逐漸消失。
另一種是所謂的「網賺」,靠發展下線會員增加廣告點擊率來給予傭金回報,通過網路瀏覽付費廣告獲得積分,並由單一的點擊廣告發展為點擊廣告、收發email、在線注冊等多種方式並存。這種在線注冊多為免費的,目前這種形式已經伸向校園,學生成為一大群體。
第三種,也是我們目前發現最多,有關部門查處最多的,即所謂的多層次信息網路營銷(mlm)模式。日前,這種模式的網路傳銷都有自己的載體-----網站。
例如某網路傳銷的網站界面上宣傳提供幾大平台,分別為:企業策劃、個人理財、遠程教育、培訓、買賣商、宣傳服務、信息服務、60mb空間、管理控制中心,只要交納人民幣1300元後即可申請到一個用戶名,可以使用網站提供的九大平台5年。而且,成功加入該網站後,即可有資格推薦、發展他人加入該網站,並可以按照推薦成功加入的人數獲取積分。具體的規則是:會員發展下線包括左、右兩個消費區,既要發展左右兩個分支,左右分支人數發展比例在1:2或2:1(兩邊之和等於3,稱之為一組)范圍內為有效,發展第一組後可積6分,相應的獲得獎金600元;發展2-10組,每組可獲得獎金450元;發展11-100組,每組可獲得獎金350元;發展到第100組後,每組可獲得獎金300元,每周各會員最高獎金額度為3.5萬元。以此類推,下線再按照一定的比例發展會員。
在此案中,拉人頭取代了傳統的商品銷售方式,但本質仍是以下線交納的入會費來支付上線的獎金,是一種典型的金字塔型的傳人傳銷。
網路傳銷的特徵
1、虛擬性更強
網路始終是一個虛擬空間,非法傳銷者利用網路的虛擬這一特徵,假借「電子商務」、「基金運作」、「風險投資」、「新能源開發」、「外匯交易」以及「黃金期貨交易」等名義,遮人耳目,大搞「空手道」,行空手套白狼之實。在大多數網路傳銷案件中,投入資金的會員得到的僅僅是一個虛擬的網路空間(所謂的電子商務包,也不過就是租用該公司的伺服器空間),從傳銷傳統的實物產品發展為純粹以發展會員拉人頭交納會費獲得獎金為目的,有些付費方式都是網上支付,完全「電子商務化」了。
2、更具欺騙性
利用網站作為傳銷平台,比傳統意義上的傳銷更具欺騙性和隱蔽性。這些傳銷網站多打著「遠程教育」、「培訓個人創業」、「電子商務」「新能源開發」的旗號吸引人,掩人耳目,遮蓋其發展會員(下線)牟利的本質。在北京歐亞偉業傳銷案中,搜集到的資料顯示,北京歐亞偉業國際有限公司打著發展本國電子商務、促進信息產業發展的幌子,藉助高科技發展傳銷。在公司網站上羅列著企業策劃、個人理財、遠程教育、培訓、買賣商、宣傳服務、信息服務、60mb空間、管理控制中心等板塊,從措詞到口號都極具誘惑性和欺騙性。許多下線人員沒有判斷能力,錯誤地認為這就是電子商務,在被抓獲後還屢屢強調他們參加的不是傳銷而是一種新型消費。
一些傳銷組織打著「教育」的旗號,網站的表面是展示著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各種教程,而實際上當會員購買時,可就不再講什麼教育培訓育人了,純粹就是拉人頭非法集資斂財。
3、隱蔽性強
與傳統傳銷相比,網路傳銷隱蔽性更強。發展會員都是在網路上進行,會員必須通過網站才能加入傳銷,並且使用的用戶名都是假名或者代號,並且都有各自的登陸密碼,彼此之間的聯系主要通過電子郵件或即時通訊工具(icq)來完成。並且,網站還要求匯款一律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這就避免了傳統傳銷中下線與上線必須見面的情況,操縱者由明轉向暗,躲在幕後,萬一下線被執法部門查獲後,上線也能馬上逃之夭夭。由於會員發展下線的情況只反映在互聯網上,再加上會員在傳銷方式上保持單線聯系,工商部門查處時,根本無從查證公司網站的真實信息和會員的真實身份,僅憑網路上的信息要追查上線幾乎是不可能的。
4、傳播跨地域性
互聯網傳播具有跨地域性,使得傳銷突破了地域和國界的限制,即使在一國內,也是遍地開花。但由於屬地管轄的限制,各地工商部門只能就本轄區的傳銷活動進行監督,對全國性的傳銷無法從源頭上切斷。傳銷骨幹人員經常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全國各地流竄作案,我們只能抓獲當地的頭目,"保一方平安",但對銷毀整個傳銷集團卻無能為力,治標不治本。同時,調查取證上也是困難重重。而對於跨國的網路傳銷,由於網站注冊地在國外,國內沒有工商登記機構,因此面臨著法律適用和國際管轄權的問題。而且僅僅依靠一國的力量難以有效打擊,需要國際社會的通力合作,但目前各國對傳銷褒貶不一,要達到法律標準的一致極其困難。
5、部門監管的「灰色地帶」
網上資源浩繁如海,工商部門要在數以億計的信息中發現非法傳銷的蛛絲馬跡談何容易。更何況,傳銷網站多以注冊用戶輸入密碼的方式才能登錄,一般用戶無法瀏覽其內容,而且網站管理不在工商監管范圍內,因此工商部門無法依職權主動對可疑網站進行監管,只能在現實世界中發現傳銷痕跡或舉報的情況下才能出擊,獲得案源信息渠道少,導致工商查處網路傳銷極為被動。
綜上,傳銷與互聯網聯手,產生了許多不同於傳統法律規范的特點,而現行立法對網路傳銷沒有給予明確的界定並賦予工商部門有效的查處手段。目前,商務部正會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著手起草直銷法,立法核心是區分直銷和各種形式的傳銷。我們希望在這部法律中能對網路傳銷給予明確界定並賦予工商部門相應的執法職權,旨在有效打擊網路詐騙、維護網路的安全和秩序。
㈡ 一個培訓機構,被培訓的人通過不斷拉人來參加培訓,然後降低自己的費用,這種培訓機構屬於傳銷嗎
這得看培訓內容,例如一個人學裁剪,介紹別人參加,培訓機構給點獎勵不屬於傳銷。
如果沒有培訓內容發展下線就是傳銷。
㈢ 傳銷組織的規訓方式是教育嗎
我覺得傳銷組織最重要的就是去洗腦,而不是教育,是通過他們的話術,讓你覺得你很缺錢,然後他們這個行業能夠給你提供一個賺大錢的平台,所以會讓你自主的去學習,去發展下線
㈣ 大咖知識學堂是教育傳銷嗎拉人頭給回扣,不斷往裡投錢
網路傳銷犯罪方式有哪些?
一、傳統型網路傳銷
該類網路傳銷是指以互聯網為平台,藉助網路來推銷道具商品或拉人頭發展下線營利。如長期盤踞在京津冀遼四省(市)交界區域「中國商會商務」、「中國夢」、「中綠」等傳銷組織,一般通過在「Boss直聘」「58同城」等網站發布招聘信息,或在QQ、微信群中以交友、介紹工作等為名誘騙參與人來到我省參加傳銷。
二、純網路化運作的網路傳銷
該類網路傳銷從入會、發展下線、信息傳遞、消費返利等均通過互聯網來實現,多以「虛擬貨幣」 「互聯網金融」等虛擬商品或純概念運作為幌子,會員上下線之間往往互不相識。
三、線上線下同時運作的網路傳銷
該類網路傳銷通常都有實物商品,組織者通過線上捆綁線下的方式,將線上網路平台或電子商務網站與線下實體店銜接,既利用新型網路擴散,又採取傳統的方式落地推廣宣傳,線上、線下雙管齊下。
傳銷犯罪的特徵:傳銷名目合法化。為了達到誘騙新人、混淆視聽、逃避打擊的目的,傳銷組織者往往編織「中國夢」「扶貧攻堅工程」「創業、創新」等合法外衣;傳銷組織專業化。傳銷組織歷經多年發展,其組織形式日趨完善,組織嚴密、分工明確、管理嚴格。網路傳銷的組織領導者形成職業犯罪群體;傳銷方式信息化。除傳銷人員利用在原籍的親友、同學、同事、戰友等關系通過介紹、口口相傳的拉人頭「殺熟」式發展下線模式外,傳銷人員利用互聯網平台進行拉人頭的方式日趨普遍,依託互聯網以及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以就業、談戀愛、旅遊等名義誘騙不知情人員深陷其中。
警方提示:如何避免陷入「傳銷」
一是警惕傳銷組織藉助虛擬網路,以「網賺」「網頁游戲」「金錢游戲」「上市融資」「購買原始股」「理財投資」「互聯網購物和電子商務」「免費獲利」「免費購買商品」「消費多少返利多少」「互助投資」「慈善」等為幌子,通過網銀繳納入門費、網上注冊會員或代理商,發展下線,從事傳銷。
二是警惕傳銷組織以政府支持、項目投資為名,打著「光伏發電工程」「資本運作」「33500工程」「西部大開發」「防洪蓄水工程」「市政建設」「國家暗中支持的秘密工程」等旗號,以高額回報為誘餌,要求申購份額取得資格,發展下線牟利的「拉人頭」式傳銷。
三是警惕復工復產、畢業季來臨之際,傳銷組織以高額報酬為誘餌,打著企業招聘、介紹好工作、合夥做生意等各種幌子,通過親人、朋友、同學、戰友等社會關系引誘到異地。
㈤ 網路傳銷行為是一種新型的傳銷方式嗎
是。
網路傳銷和傳銷差不多就是利用網路等手段進行傳銷,通常有自己的網站,通過拉人加入,人拉人然後拉下線,拉得越多就掙得越多,是傳統傳銷的變種,因為交的會費低,但是人數多,發展也會很快,利用人民愛財心理,其實就是個綁架敲詐團伙。
網路傳銷使用了隱秘的不公開的手段,它的得利方式同樣是交納會費(或說是享受產品),然後再拉人進入作為自己的下線,如此炮製,這種方式與傳統傳銷沒有本質的區別。
(5)網路傳銷線下培訓的方式擴展閱讀
利用網站作為傳銷平台,比傳統意義上的傳銷更具欺騙性和隱蔽性。該些傳銷網站多打著遠程教育、培訓個人創業、電子商務的旗號吸引人,掩人耳目,遮蓋其發展會員(下線)牟利的本質。
在北京歐亞偉業傳銷案中,搜集到的資料顯示,北京歐亞偉業國際有限公司打著發展本國電子商務、促進信息產業發展的幌子,藉助高科技發展傳銷。
在公司網站上羅列著企業策劃、個人理財、遠程教育、培訓、買賣商、宣傳服務、信息服務、60mb空間、管理控制中心等板塊,從措辭到口號都極具誘惑性和欺騙性。許多下線人員沒有判斷能力,認為這就是電子商務,在被抓獲後還屢屢強調他們參加的不是傳銷而是一種新型消費。
㈥ 怎麼舉報網路傳銷
網上遇到傳銷一定不要急也不要害怕,第一時間一定要報警。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是接受舉報和投訴的主要部門,具體負責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查處非法傳銷行為。
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向這兩個部門舉報和投訴非法傳銷行為。在接到舉報和投訴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公安機關應當立即調查核實,依法查處。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直銷監督管理局此前發布「打擊網路傳銷違法犯罪活動警示提示」,提醒公眾:高度警惕網上騙局,避免誤入傳銷陷阱;一旦發現網路傳銷活動,應及時向發生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公安機關舉報,工商機關舉報電話是12315,公安機關舉報電話是110。
(6)網路傳銷線下培訓的方式擴展閱讀
網路傳銷的犯罪特徵:
1、虛擬性
網路是一個虛擬空間,非法傳銷者利用網路這一特徵,藉助高科技、電子商務等名義,遮人耳目,大搞空手道。上述案例中,會員得到的僅僅是虛擬的網路空間(所謂的電子商務包,也不過就是租用該公司的伺服器空間),從傳銷傳統的實物產品發展為純粹以發展會員獲得獎金為目的,有些付費方式都是網上支付,完全「電子商務化」了。
2、欺騙性
利用網站作為傳銷平台,比傳統意義上的傳銷更具欺騙性和隱蔽性。該些傳銷網站多打著遠程教育、培訓個人創業、電子商務的旗號吸引人,掩人耳目,遮蓋其發展會員(下線)牟利的本質。
3、隱蔽性
與傳統傳銷相比,網路傳銷隱蔽性更強。發展會員都是在網路上進行,會員必須通過網站才能加入傳銷,並且使用的用戶名都是假名或者代號,都有各自的登陸密碼,彼此之間的聯系主要通過電子郵件或即時通訊工具來完成。
並且,網站還要求匯款一律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這就避免了傳統傳銷中下線與上線必須見面的情況,操縱者由明轉向暗,躲在幕後,萬一下線被執法部門查獲後,上線也能馬上逃之夭夭。
由於會員發展下線的情況只反映在互聯網上,再加上會員在傳銷方式上保持單線聯系,工商部門查處時,根本無從查證公司網站的真實信息和會員的真實身份,僅憑網路上的信息要追查上線幾乎是不可能的。
㈦ 傳銷是怎樣培訓的
朋友我曾抄被朋友洗襲腦從事傳銷三個月,從開始讓人暗示理解到加入這個過程,他們有一套了解課程,讓你了解這個事業與傳銷不一樣,是一種合法的直銷,從三個方面去洗腦,
一、合不合法
他們灌輸你說這個社會能掙錢的行業是什麼,而掙錢又得看合法不合法,他們會講這個事是一個新的行業,目前從事的人不多,還沒有立法,所以說就根本沒有法律去約束它
二、有沒前景
當然這樣的一個所謂的新的行來怎麼會沒有前景呢,。從事的人少,市場廣,投資少,等
三、能不能掙到錢,
鳥為食亡,人為財死,不掙錢哪會有人做,這里有什麼什麼大學畢業的大學生,還是什麼什麼名人,也從事這個行業,等
等你到這件事從心裡上由排斥到認可後就進入下一關 搞錢關,這一關讓你很痛苦,讓你從心裡上完全自願的去從親人朋友那騙錢,所謂美麗的謊言,
搞到錢就和經理簽單買產品,產品的實際價值遠低於所花的錢,
簽單後你就正式成為一名E級別的業務員
從講座談到上台演講,你每天都得學,其實是去背資料,他們的口才實際上是有一套資料的,
接下來就要你打電話要朋友來從事了》,。
㈧ 傳銷是怎麼上課的
以下報道可供參考:
傳銷人員究竟是如何被洗腦的?記者通過參與警方的打傳行動、采訪傳銷人員和辦案民警、閱讀傳銷人員的筆記發現,傳銷組織有一套嚴格甚至「科學」的洗腦方式。
——強制留人
大同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姜寶舉表示,傳銷人員以找工作、介紹職業為由,將同學、戰友、朋友及家人騙離居住地,在他們租住的廉價房屋內,對新加入人員進行「勸說」。「一般同時採取扣留身份證、財務和手機,監視、不許單獨外出、強行拘禁等方式,不擇手段地進行人員控制。」
大同市打擊傳銷集中行動中,傳銷人員小趙告訴記者,他是被網友介紹來的,「按照網友介紹的地址,住在了一個小區的頂樓。住了幾天,就被別人安排到了另外一個住處,身份證和行李都放在了原來的地方,每天都呆在屋裡,和其他人一起同吃同住。」
「寢室長」李某表示,來了新人之後,他們先進行「考察」,試探、了解對方的經濟情況、個人性格情況等,具備條件的「重點培養」,盡量「不讓離開」。
——同吃同住同做夢
傳銷組織控制人員的另一種必不可少的方式就是同吃同住。
大同市公安局合成作戰處副處長馮江勇告訴記者,傳銷組織往往會在一些城市管理比較混亂的小區、城鄉接合部、城中村租住一批比較便宜的住房。大同市在最近的打擊傳銷集中行動中,在城區、南郊、御東、恆安棚戶區4個轄區就查處了傳銷人員居住的房間近1000間。「跟以前的傳銷活動相比,居住更加分散,以寢室為單位,小隊活動。」
這些房間普遍比較簡陋,記者在一次隨同警方的行動中發現,一套房間往往居住十幾、二十多個人,男女混居,地上鋪上泡沫板蓋上被子就是床。平常吃飯就是自己做的白菜、土豆等大鍋飯。馮江勇說,他們刻意在寢室營造一種互幫互助的氛圍,並且有相關的規定。
記者在一本筆記中發下了這些「寢室做法」:環境保護——「不在陽台扔垃圾,物品擺放整齊」「三天一掃」;飲食起居——「做飯、洗碗、燒水,輪流來做」;四不——「不在樓梯口聚會,不在靠近房間的樓下打電話,不在上樓期間講話,不在寢室大聲喧嘩」「要兩個兩個地上下樓梯」、「打電話進寢室」……
「整天生活在這種氛圍中,思維就容易僵化,然後被同化。」馮江勇說,每天這些人除了組織外出「上課」之外,他們一般同時學習,互相交流經驗,講述心得體會,描繪發財之後的夢想,鼓吹「今天的辛苦是為了明天的幸福」「辛苦我一個幸福全家人」。甚至互相幫助對方策劃如何騙取親朋好友。
——「營銷學」洗腦
記者在警方查出的多個「傳銷寢室」中,發現大量的成功學和營銷學類的書籍。警方告訴記者,對傳銷人員會進行系統地「邏輯洗腦」。傳銷人員小趙稱這是「單位培訓」。
小趙告訴記者,他們每周都會有幾次外出「上課」的機會,是別人通知的,也不知道是誰,他們組織我們去另外一個比較大的房間,少的幾十人,多的上百人。「講課的老師往往講三兩次就換人了。講成功學、營銷學。」來自河南農村的小趙覺得老師講得很有道理。
小趙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載了許多從思想認識到行動指南都包括的筆記。「不成功的人:死要面子做鐵公雞的人,承受不住壓力的人,窮怕又膽小的人」「邀約中避免的問題:電話時間不要太長(5-8分鍾),打電話時不要說細節,說對方感興趣的事,不要說做小生意,說話流暢語氣堅定果斷」……
大同市公安局打擊傳銷專案組民警邊維磊告訴記者,現在這種聚集式傳銷,上課地點一般在城鄉接合部的廢棄工廠,「也出現了一種新趨勢,以前的集中上課慢慢變成寢室培訓,先到培訓後到的,甚至是集體自學,更加隱蔽。」
——「成功」示範
邊維磊告訴記者,在一個傳銷組織內,達到經理級別之後就會重點包裝,「買一些豪車,住高檔酒店、公寓」,營造一種高高在上的神秘感。「給底層人員樹立一種發財指日可待、並且看得見摸得著的示範。」
大同市警方告訴記者,傳銷人員集中居住的地方多在城市南半部,寢室混居。經理及以上級別居住在城市北半部,居住的都是單間、套間或者高檔酒店。邊維磊說,車輛90%以上都是二手的賓士、寶馬等大部分人都認識的品牌。
「洗腦成功有一定的道理,他們運用了很多經濟規律、概念在裡面。」邊維磊說,公安部門和家屬解救一些傳銷人員的時候,經常會被傳銷人員拒絕,甚至出現父母強制其孩子離開時「打爹罵娘」的現象。
㈨ 什麼是傳銷 傳銷有哪幾種模式
1、傳銷的含義:
傳銷是指組織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獲得財富的違法行為。傳銷的本質是「龐氏騙局」,即以後來者的錢發前面人的收益。
2、根據《禁止傳銷條例》規定的傳銷行為可以知道傳銷的模式有哪幾種,以下為傳銷的模式。
根據《禁止傳銷條例》 第七條 下列行為,屬於傳銷行為:
(一)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9)網路傳銷線下培訓的方式擴展閱讀:
1、新型傳銷:
不限制人身自由,不收身份證手機,不集體上大課,而是以資本運作為旗號拉人騙錢,利用開豪車,穿金戴銀等,用金錢吸引,讓你親朋好友加入,最後讓你達到血本無歸的地步。
2、發展歷史:
1998年4月21日,中國政府宣布全面禁止傳銷《關於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通知》全國公安機關堅持對傳銷違法犯罪活動「零容忍」態度,繼續以重點案件、重點領域、重點地區為抓手,緊盯傳銷犯罪新手法、新動向、新趨勢,持續不斷對傳銷違法犯罪活動開展嚴厲打擊。
2017年8月,教育部、公安部等四部門印發通知,要求嚴厲打擊、依法取締傳銷組織,通知強調,對打著「創業、就業」的幌子,以「招聘」、「介紹工作」為名,誘騙求職人員參加的各類傳銷組織,堅決鏟除。最新一份判決系法院於2018年5月2日作出。
65種「傳銷幣」涉案超百億,逾千萬人買入。2018年4月,廊坊、北海、南寧、南京、武漢、長沙、南昌、貴陽、合肥、西安、桂林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劃分為「2018年傳銷重點整治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