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交通銀行現場營銷的重點對象包括哪些
白金客戶吧
2. 交通銀行信用卡營銷話術
信用卡可以直接官網申請的,如果覺得路邊的營銷員不可信,可以去官網辦理的
3. 跑交通銀行信用卡,要怎麼去營銷
抓住每一個表明身份的機會,對業務非常熟悉,熱情但注意分寸,曾經見過在公交車上上車不到一小時就讓周圍三、四個陌生人成功填寫申請辦理招行信用卡申請表的牛人……
4. 急求交通銀行信用卡產品的營銷方式及典型案例
1.設點模式復。就是像很多信用卡的辦事員制那樣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擺攤設點,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可以多一些優惠政策,還要准備小禮物什麼的。
2,走訪型。到機關團體、公司企業、辦公大樓、學校(尤其是大學)等上門服務,團體效益非常好的。
3,電話拜訪。固定電話也好,隨機電話也好,詢問客人意願,雖然概率不是太大,但打10個有2、3個也是很不錯的。外地更要多打,因為世博卡,對上海以外的有一定的吸引力,可以有機會來看世博會。
4,簡訊群發。通過簡訊群發,也是一個辦法。
5,傳單方式。可以請幾個小弟小妹在街邊發放宣傳單,也是一種方式。
至於典型案例,要突出世博卡的特殊性,有什麼特別的優勢,像以前一位小姐來我們公司的時候,推銷的是某商場的聯名卡,她就說可以成為商場的貴賓之類的,世博卡對人們參觀世博的便捷性和好處等等。
以上你自己再添加一些內容就可以了。
5. 交通銀行的特點是什麼
「一個交行,一個客戶」,是指交行對內要加強管理協同,形成聯動發展合力專,以客屬戶為中心,增強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綜合化、全方位金融服務的能力;對外要以交行整體利益為重,相互配合,維護統一的品牌形象,全面滿足客戶需求,贏得客戶的認同。
強調「一個交行、一個客戶」,就是要整個交行共享客戶信息資源,與客戶建立長期穩固的合作關系。交行與客戶的關系維護已經從傳統的產品銷售時代跨越到客戶體驗時代,對客戶特別是中高端客戶的營銷必須講究方法策略。交行內部必須加快客戶資源和信息整合,摒棄「你的客戶」、「我的客戶」的無謂爭論,真正從「每個客戶都是交行客戶」的高度,制定客戶關系維護的最佳方案,全面滿足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
「走國際化道路」,就是要加快國際業務發展,加強海外機構、海外網路的建設,實現機構網路、業務結構和經營管理水平的國際化;「走綜合化道路」,就是要以銀行業務為主體,打造全功能的金融服務平台;「以財富管理為特色」,就是要在為客戶財富保值增值和為客戶創造價值這一細分市場做到最佳;「一流公眾持股銀行集團」,就是要在公司治理、內部管理、財務狀況、服務水平和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全面達到國際一流水準。
6. 交通銀行的經營理念是什麼
提供更優金融方案,持續創造共同價值
7. 交通銀行的歷史以及其經營特色
交通銀行始建於1908年,早期四大銀行之一,也是早期的發鈔行之一。1987年4月1日成為第一家全國性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通過傳統網點「一對一」服務和全方位的電子服務相結合,為客戶在公司、私人、國際等提供服務。
8. 關於交行信用卡的優勢與劣勢以及信用卡新的銷售模式~
方便,額度高。別逾期,活動少,網點少,還款不方便。
9. 交通銀行發展戰略分析
交通銀行2007年的戰略轉型
交通銀行2006年年報披露,2007年交行將繼續把資源更多投入到個人金融、小企業服務、中間業務以及其他創新型業務領域,以推進戰略轉型的步伐。
轉型零售銀行,向金融控股公司方向發展,交行未來的發展戰略清晰而明確。
向零售銀行轉型
日前,交通銀行在全國統一推出了針對個人客戶的全新組合綜合理財服務品牌——交銀理財。在交行向高端客戶推出「沃德財富」後,此次推出的升級版交銀理財主要針對優質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綜合理財服務。
交行顯示,在零售業務方面,交通銀行努力確立零售業務在全行的戰略地位。交行人民幣儲蓄存款、個人消費貸款等業務在中國境內的市場佔比繼續提高。在中間業務方面,交通銀行全年共實現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人民幣34.76億元,同比增長36.64%。2006年交行新增了QDII、產業基金、保險資金 ABS和股權信託等託管業務品種,成為中國境內資產託管業務資格和品種最全的商業銀行之一。企業年金業務簽約客戶數量及賬戶規模處於國內同業領先地位。同時,短期融資券、財務顧問與咨詢等投行業務也成為交行新的利潤增長點。
交行表示,將積極應對零售銀行業務市場變化,重點發展太平洋卡、消費者融資和個人理財三項重點業務。
匯豐、花旗、渣打、東亞等四家外資銀行的本地注冊法人銀行已經正式開業,他們首先要爭取的就是高端客戶。股份制商業銀行更是時刻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這是交行戰略轉型的大背景。
交行年報表示,交行還將加快管理整合和流程銀行建設,加強機構網點管理和電子銀行等業務渠道的建設。特別是將致力於在全球建成24小時跨時區外匯資金業務運作系統,為客戶提供24小時的外匯資金交易服務和外匯支付清算服務,這將在中國境內形成獨特的優勢。
編輯本段從基金公司開始
交行向金融控股公司轉型兩年前就已初現端倪。
2005年8月,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交行與施羅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集裝箱海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交行、施羅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集裝箱海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持股65%、30%、5%。
1998年確立的金融業「分業經營、分業監管」模式開始向「混業經營、分業監管」的模式過渡了。交行將此概念又推進了一步。
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後不久,市場又傳出消息,交行徵得了保監會的同意,擬以交行在香港的子公司中國交通保險公司,作為發起股東,並會邀請內地的著名企業,合組股份制的保險公司,預期成立股本約為5億至8億元人民幣。
根據交行H股的招股文件,該行旗下的確有一家在香港注冊的中國交通保險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00年11月,主要承保綜合保險及再保險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