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新辦第一期全國新聞發言人培訓班是在哪一年舉辦的
國務院新聞辦第一期全國新聞發言人培訓班於2003年9月22日開課,有66個部委的100多名新內聞發言人參加。國務院容新聞辦主任趙啟正、副主任王國慶、外交部發言人孔泉、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李希光教授、史安斌教授、鳳凰衛視資訊台首席評論員阮次山、副台長曹景行參與了這次培訓班的教學。全國幾百家平面、電視和網路媒體競相報道了此次培訓,這在各種培訓遍地開花的年代實屬罕見,「新聞發言人」一時間成為中國媒體最時髦的詞語之一。
⑵ 中國大陸境內國家骨幹網路是什麼
中國國內的Internet九大骨幹網路
1、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已基本覆蓋全國所有地州市,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169)全國聯網工作基本完成,國際出入口信道帶寬711Mbps,已建成連接省會城市的155M寬頻骨幹網,今年內骨幹網速率將達到2.5G。
2、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覆蓋24個城市,在北京、上海、廣州等10座城市利用衛星信道組成骨幹網,區域網和接入網主要利用微波或租用DDN(Digital Data Network,數字數據網,即平時所說的專線上網方式)、公眾電信網等設施,有4個獨立國際出口,國際線路帶寬69M/s,有300多家集團用戶。
3、中國聯通計算機互聯網(UNINET):骨幹網已覆蓋全國各省會城市,網路節點遍布全國230個城市。國際線路帶寬55Mbps。
4、中國網通公用互聯網(CNCNET):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廣電總局、鐵道部、上海市共同聯合,利用廣播電視、鐵道等部門已經鋪設的光纜網路,連接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第一期骨幹網建設將於2000年三季度完成,屆時將覆蓋東南15個主要城市,全程8000公里,最高速率可達40Gbit/s。國際線路帶寬377Mbps。
5、中國移動互聯網(CMNET):最近批復成立,是面向社會黨政機關團體、企業集團、各行業單位和各階層公眾的經營性互聯網路,主要提供無線上網服務。
以上5個互聯單位為經營性互聯單位,下面4個互聯單位為公益性互聯單位。
6、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聯網的國內高校已達100多所,已建成64Kb/sDDN專線連接全國八大區網路中心的主幹網。國際線路帶寬12M/s。
7、中國科技網(CSTNET):連接全國各地45個城市的科研機構,共1000多家科研院所、科技部門和高新技術企業,上網用戶達40萬人。國際線路帶寬10M/s。
8、中國長城網(CGWNET):軍隊專用網。
9、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互聯網(CIETNET):最近批復成立,是非經營性的、面向全國外貿系統企事業單位的專用互聯網路。
⑶ 安徽大學生骨幹網路培訓平台怎麼老是出現網路故障啊,我都崩潰了,不然就是視頻看完了沒分數,唉
不會說你是警官學院的吧- - 我也是接到通知說看不完通報批評不過還是沒看- -
⑷ 大學生骨幹網路培訓怎麼獲得學分啊
http://..com/question/515821393.html?push=ql&group=0
look
⑸ 全國高校教師網路培訓,這個有什麼用高等學校骨幹教師培訓證書,有什麼用
呵呵可以不報。只是一個網路培訓。看的是視頻錄像。對評職稱沒有影響。
⑹ 國家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為什麼高度重視網路監督
網路作為現代傳媒的重要途徑之一,已經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新陣地,宣傳思想工作的新途徑,開辟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新領域。如何更好地利用網路優勢加強反腐倡廉工作,近年來我們通過建立「兩支隊伍」,藉助「三個平台」,落實「三項機制」的做法,對反腐倡廉網路制度建設做了初步探索。
一、建立「兩支隊伍」,激活宣傳教育新生力量
反腐倡廉工作必須緊跟時代發展步伐,與時俱進。我們針對近年來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積極探索,通過建立「兩支隊伍」(即網路評論員隊伍和反腐倡廉新聞通訊員隊伍),加強網上輿論宣傳和新聞通訊報道,激活宣傳教育新生力量。一是成立了反腐倡廉網路評論領導小組,具體工作由宣教室進行統籌協調。宣教室針對一個時期的焦點、熱點問題和網民的評論,及時發布稿約,利用發帖、跟帖等短平快的方法,組織網評員撰寫評論文章,引導網上輿論。2008年到2009年兩年內,共組織全縣紀檢監察網路評論員圍繞當前反腐倡廉工作重點和紀檢監察系統涌現出的先進事跡進行網上跟貼300多條,撰寫網路評論文章60餘篇,並在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與英雄、先進個人同志的家人、同事和朋友進行在線交流互動,集中評論跟貼100多條,達到了良好的輿論引領效果。二是針對縣紀委宣教室只有一個人,力量薄弱、精力有限的情況下,積極整合基層力量,加強網評隊伍和新聞通訊員隊伍建設。充分利用網評員接觸群眾多、了解基層情況更直接的優勢,多出具有網路語言特點的優秀評論文章。2009年2月12日一名網評員撰寫的《對擬提拔的黨員領導幹部實行條規測試要把好「三關」》在《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網論評論欄目發表。在網評員骨乾的選擇上,注重將那些政治素質高、文字功底好、工作責任心強的同志選拔到網評員隊伍中來,不斷壯大反腐倡廉網評員隊伍。2008年我們組建了第一批網路評論員隊伍,由7名同志組成,經過一年多的工作,由於個大多數網評員都身兼數職,工作精力確實有限,也從某種程度上制約了工作的開展,我們及時分析狀況,重新制定選人方案,經過全縣各鄉鎮、縣直各單位的層層推薦,重新組建了11人的網評隊伍和新聞通訊員隊伍,目前各項工作有序進行。三是加強網評員和新聞通訊員隊伍培訓工作,把網路評論和新聞通訊員培訓工作列入紀檢監察業務工作培訓內容。採取業務輔導、座談交流、購買網評寫作學習書籍等方式進行輔導培訓,切實提高這兩支隊伍的整體素質。反腐倡廉的專業性決定了反腐倡廉網路建設既不能純粹依靠網路人來建設,也不能純粹依靠紀檢監察幹部來建設。它需要網路人、紀檢監察幹部、文化人合作。換句話講,反腐倡廉網路文化人既要懂網路,又要懂紀檢監察業務,還要會文化創作。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培訓中以此為導向,積極引導網評員擺脫文件式、講話式和官方式的寫作語言習慣,以普通網名的身份和大眾化的語言進行網上評論和跟貼。為了讓網評員能夠寫出更貼近紀檢監察工作的網評文章,我們將《懷來紀檢監察》內刊和相關業務書定期發放給網評員和新聞通訊員,讓他們熟悉紀檢監察工作,更好的創作。兩年來共發放業務書籍55冊,《懷來紀檢監察》內刊15期,165份,起到了很好的學習培訓效果。同時,我們還緊緊抓住市委宣傳部和縣委宣傳部在懷來舉辦新聞通訊員培訓班的機會,積極組織全縣新聞通訊員參加培訓,兩年來先後組織20餘人次參加了培訓,進一步提高了寫作通訊文章的水平。2009年4月7日新聞通訊員共同參與撰寫的題為《懷來採取多種形式營造濃厚氛圍》在《中國紀檢監察報》第3版刊登。
二、藉助「三個平台」,提高反腐倡廉工作效能
隨著網路的廣泛應用,反腐倡廉工作與網路越來越密不可分。網路所具有的及時性、便捷性、廣泛性等優點已經成為反腐倡廉工作的得力助手。工作中,我們充分利用網路這一優勢,通過藉助「三個平台」,縮短工作時限、節約工作成本、擴大工作覆蓋面,提高反腐倡廉工作效能。一是發揮聊天工具「QQ群」這個平台優勢,加強溝通聯系。「QQ群」是騰訊公司開發的集語音、圖文傳輸、聊天於一體的功能化網路工具,受寵並廣泛應用於大眾的交往和休閑生活中。我們緊緊抓住這一特點,變娛樂為工作助手,在機關內部建立「公務QQ群」,方便同志們之間傳輸資料、共享資源,加強聯系。如某室主任起草了一份工作報告,按照以往的程序,這位室主任需要先把草稿列印出來,送到主管常委審閱,主管常委提出修改意見後,再由室主任修改後再列印再修改,往往是一份報告成稿要來回列印上十多次,紙張很是浪費。或者是拷貝到移動U盤上,再復制到主管常委的電腦上進行修改,來來回回跑幾次甚至十幾次,浪費時間。建立「公務QQ群」後,室主任只須給主管常委發送一個電子文本在電腦上操作修改即可,即節省了時間,又節約了資源,涉密文件除外。二是充分利用「飛信群」免費群發簡訊功能,提高工作效率。「飛信」是中國移動推出的「綜合通信服務」,即融合語音(IVR)、GPRS、簡訊等多種通信方式,覆蓋三種不同形態(完全實時、准實時和非實時)的客戶通信需求,實現互聯網和移動網間的無縫通信服務。飛信不但可以免費從電腦給手機群發簡訊,而且不受任何限制,能夠隨時隨地與好友開始語聊,並享受超低語聊資費。我們緊緊利用這一優勢,首先在17個鄉鎮紀委書記中建立了「鄉鎮紀委書記飛信群」,以往一個鄉鎮紀委書記會議通知,要打上幾十次電話,現在利用「飛信群」,只須把會議通知輸到電腦中,一個群發簡訊17個鄉鎮紀委書記就都接收到了,方便快捷,節時增效。網評員和新聞通訊員隊伍建立後,為了能夠及時溝通聯系,傳達輿論信息和提出寫作要求,我們又建立了「網評和新聞通訊飛信群」,例如中紀委向全國發出向王瑛同志學習的號召後,上級紀委要求網評員在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與英雄、先進個人同志的家人、同事和朋友進行在線交流互動,我們及時通過「飛信群」給網評員群發簡訊通知,做出有關要求,網評員收到群發信息後,在網上交流互動100多條,集中評論跟貼80多條,撰寫網路評論文章8篇,達到了良好的互動效果。三是發揮「電子信箱」傳輸功能,安全快捷地上傳下達工作要求和成果。「QQ群」有發送時間和接收條件的局限性,「飛信群」有接收容量的局限性。一篇稿件或一個具體的工作要求,篇幅和容量較大,前兩者勻不能更好的實現。基於這種情況,我們把11名網評員、新聞通訊員和17個鄉鎮紀委書記的常用電子郵箱進行了統計整理,建立了「群發電子信箱」。一個較大的通知或材料只須一個群發郵件就能傳輸過去,然後再用「飛信」群發一個簡訊通知到郵箱下載,改變了過去為取一個通知或文件來回跑幾十里,用上大半天等問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能。2010年縣紀委創辦了內刊《懷來紀監察》,主要刊發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動態,領導理論文章,業務探討,調查研究,各鄉鎮、縣直各單位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動態等內容。為了辦好此刊,方便全縣各單位、各部門積極涌躍投稿,我們在刊物的落款上註明報送郵箱地址,聯系電話,聯系人,刊物編輯負責人保證每天進入郵箱查收上報稿件,及時刊發,一改過去上報一篇稿件來回跑,甚至有的稿件因不能及時送到而失去編發時效性的現象,實現了及時上下互通。
三、落實「三項機制」,形成常抓不懈工作格局
網路的優勢被合理化地運用到反腐倡廉工作當中,為反腐倡廉工作開展提供了廣闊的平台。我們通過落實「三項機制」的做法,確保網路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形成常抓不懈工作格局。一是認真落實保障機制。反腐倡廉的網路化、信息化離不開硬體建設,必須有精良的硬體設備為基礎。2008年至今三年內,縣紀委領導高度重視現代化辦公設施配備,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為全委局購買和更換了高性能的電腦、列印機、復印機、傳真機等。目前,委局已經達到人守一台電腦,顯示屏全部為液晶顯示器,常委人守一台筆記本,科室至少一台激光列印機,除涉密電腦外全部接入互聯網。委局領導還借中紀委加強地方紀檢監察機關建設時機,爭取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認真落實中紀委9號、10號文件精神,加大經費投入,為紀工委、監察分局配備了16台高性能電腦,並把中央紀委下撥的最好電腦用於網路化建設當中,進一步提高全委局信息化程度,為推進網路反腐倡廉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二是建立健全聯動機制。反腐倡廉網路建設的性質決定了不能單獨依靠紀檢監察部門一家來獨立完成,為此我們建立了由紀檢監察、組織人事、宣傳文化、公檢法司機關、信息網站部門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並確立部門聯系人,隨時溝通聯絡,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反腐倡廉網路建設相關問題。《張家口紀檢監察網》是我市紀檢監察工作的門戶網站,承載著全市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對外宣傳工作。如何更好地利用此網站把我縣紀檢監察工作的工作動態和經驗做法宣傳出去,單靠紀委宣教室是遠遠不夠的。宣教室掌握全縣紀檢監察工作動態具有局限性,各部門、各單位紀檢監察工作動態不可能每天及時了解,即使掌握到信息,也很難做到及時地、准確地、高質量的反饋出去。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積極協調《懷來黨建網》、《懷來人民政府網》、懷來電視台、懷來報社等主管單位和相關負責人,對信息發布、新聞稿件、工作動態等實行資源共享,解決了由於力量單薄、渠道狹窄、稿源不足、信息不暢等原因帶來的問題。各部門聯動起來後,目前已在《張家口紀檢監察網》懷來網頁上傳新聞稿件、工作動態、經驗做法等540多條,被網站首頁採用130多條,2009被評為「全市紀檢監察系統網路工作先進單位」。三是充分發揮激勵競爭機制。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了制度,沒有嚴格執行和落實,比沒有制度更加可怕。針對此問題,我們加大對制度落實的獎罰力度,首先建立網評和新聞通訊文章上報台帳,將每名網評員和新聞通訊員每月撰寫和報送文章的數量進行統計,並通過內刊季度通報上稿數量及用稿情況,直接發至每位網評員和新聞通訊員單位領導,有利地督促了網評員和新聞通訊員撰寫的主動性。我們規定每位網評員和新聞通訊員每月至少撰寫1篇網路評論文章和1篇新聞通訊稿件的最低要求,同時為了激發寫作積極性,我們還採取點題宣傳、亮點調研、重點聯合報道等形式進行督導,對新聞通訊員和網路評論員報紙上稿量、網評文章報送量、採用量和領導批示進行累計加分,年底評選表彰優秀新聞通訊員和優秀網路評論員,給予適當獎勵,在中央、國家等重要媒體或刊物發表的給予重獎,逐步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⑺ 全國 網路骨幹節點是什麼
指的是由電子工業協會和電信工業協會聯合開發的通用物理層介面
⑻ 中國八大骨幹網路
好象只有四大骨幹網路
隨著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中國政府也開始推進中國信息基礎設施(China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CII)的建設。到目前為止,中國的Internet已形成四大骨幹網
四大骨幹網路
所屬部門
CSTNET(China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中國科學院
CHINANET(China Network)
郵電部
CERNET(China Ecation & Research Network)
國家教育委員會
CHINAGBN(China Golden Bridge Network)
信息產業部
1、中國科技網(CSTNET)
中國科技網實在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範網(NCFC)和中國科學院網(CASnet)的基礎上,建設和發展起來的覆蓋全國范圍的大型計算機網路,是我國最早建設並獲得國家正式承認具有國際出口的中國四大互聯網路之一。中國科技網的服務主要包括網路通信服務,信息資源服務,超級計算服務和域名注冊服務。中國科技網擁有科學資料庫,科技成果,科技管理,技術資料和文獻情報等特有的科技信息資源,向國內外用戶特工各種科技信息服務。中國科技網的網路中心還受國務院的委託,管理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負責提供中國頂級域"CN"的注冊服務。
2、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
CERNET是中國第一個覆蓋全國的、由國內科技人員自行設計和建設的國家級大型計算機網路。該網路由教育部主管;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華中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東北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等十所高校承擔建設,於 1995年11月建成。全國網路中心設在清華大學,八個地區網點分別設立在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廣州、武漢、成都、和沈陽。CERNET是為教育、科研和國際學術交流服務的非盈利性網路。
3、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
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簡稱"中國互聯網"),是1995年11月郵電部委託美國信亞有限公司和中訊亞信公司承建的國家級網路,並於1996年6月在全國正式開通。中國郵電部數據通信局是CHINANET直接的經營管理者。CHINANET是基於Internet網路技術的中國公用Internet網,是中國具有經營權的Internet國際信息出口的互聯單位,也是CNNIC最重要的成員之一。CHINANET不同於CSTNET和CERNET,它是面向社會公開開放的、服務於社會公眾的大規模的網路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的集合,它的基本建設就是要保證可靠的內聯外通,即保證大范圍的國內用戶之間的高質量的互通,進而保證國內用戶與國際Internet的高質量互通。
4、國家公用經濟信息通信網(CHINAGBN)
金橋網以光纖、衛星、微波、無線移動等多種傳播方式,形成天、地一體的網路結構,它和傳統的數據網、話音網和圖象網相結合並與Internet相連。根據計劃,金橋網將建立一個覆蓋全國,與國內其他專用網路相聯接,並與30幾個省市自治區,500個中心城市,12000個大型企業,100個重要企業集團相聯接的國家公用經濟信息通信網。
其他參考如下:
⑼ 中國四大骨幹網路
1、中國科技網(CSTNET)
中國科技網實在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範網(NCFC)和中國科學院網(CASnet)的基礎上,建設和發展起來的覆蓋全國范圍的大型計算機網路,是我國最早建設並獲得國家正式承認具有國際出口的中國四大互聯網路之一。中國科技網的服務主要包括網路通信服務,信息資源服務,超級計算服務和域名注冊服務。中國科技網擁有科學資料庫,科技成果,科技管理,技術資料和文獻情報等特有的科技信息資源,向國內外用戶特工各種科技信息服務。中國科技網的網路中心還受國務院的委託,管理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負責提供中國頂級域"CN"的注冊服務。
2、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
CERNET是中國第一個覆蓋全國的、由國內科技人員自行設計和建設的國家級大型計算機網路。該網路由教育部主管;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華中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東北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等十所高校承擔建設,於 1995年11月建成。全國網路中心設在清華大學,八個地區網點分別設立在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廣州、武漢、成都、和沈陽。CERNET是為教育、科研和國際學術交流服務的非盈利性網路。
3、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
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簡稱"中國互聯網"),是1995年11月郵電部委託美國信亞有限公司和中訊亞信公司承建的國家級網路,並於1996年6月在全國正式開通。中國郵電部數據通信局是CHINANET直接的經營管理者。CHINANET是基於Internet網路技術的中國公用Internet網,是中國具有經營權的Internet國際信息出口的互聯單位,也是CNNIC最重要的成員之一。CHINANET不同於CSTNET和CERNET,它是面向社會公開開放的、服務於社會公眾的大規模的網路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的集合,它的基本建設就是要保證可靠的內聯外通,即保證大范圍的國內用戶之間的高質量的互通,進而保證國內用戶與國際Internet的高質量互通。
4、國家公用經濟信息通信網(CHINAGBN)
金橋網以光纖、衛星、微波、無線移動等多種傳播方式,形成天、地一體的網路結構,它和傳統的數據網、話音網和圖象網相結合並與Internet相連。根據計劃,金橋網將建立一個覆蓋全國,與國內其他專用網路相聯接,並與30幾個省市自治區,500個中心城市,12000個大型企業,100個重要企業集團相聯接的國家公用經濟信息通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