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推廣 > 文化與農產品品牌營銷

文化與農產品品牌營銷

發布時間:2021-07-06 03:11:22

㈠ 如何打造農業產品品牌

一、中國品牌農業發展階段

行業機會看趨勢,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到底是什麼決定了企業的成功呢?企業要成功一定要找准所在行業的階段焦點、認清競爭形勢。如今很多行業已經進入品牌壟斷的平衡期階段,比如牛奶行業,行業增長放緩、市場寡頭壟斷,企業要再想做這個行業幾乎已經沒有取得巨大成功的機會了。然而,目前為止,我國大部分的農產品行業還處於導入期,還沒有形成強勢品牌,大量品牌資源被閑置,正是企業品牌佔位的黃金時期,只要企業選對了行業,成功是事半功倍的事。

二、千載難逢的品牌農業商機

品牌農業是中國未來5年最大商機,在中國品牌農業發展的過程中,必將誕生世界級的企業和品牌。

(一)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品牌化需求與品牌缺失帶來的商機

近年來,瘦肉精、三聚氰胺、毒腐竹等食品安全事故頻發,消費者極度渴望安全健康的農產品;而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識增強,使得消費者越來越傾向於選擇優質農產品。而在消費者心目中,品牌化的農產品則代表了信賴、放心和高品質。現在,消費者對品牌農產品的需求已經向農業全產業鏈延伸,例如品牌糧油、品牌蔬菜、品牌肉製品、品牌餐飲等等。但是,我國大多數農產品還處於無品牌階段,優秀品牌農產品更是嚴重缺失。吃什麼?成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想吃放心的、可信賴的品牌農產品卻買不到;從米面糧油到瓜果蔬菜,從豬羊雞肉到海鮮山珍,讓消費者耳熟能詳、值得信賴的品牌少之又少。然而,這無疑是企業創建品牌的絕佳時期,誰能填補品牌農產品的空白,誰就能把握住商機。

(二)區域品牌沒落與企業品牌崛起帶來的商機

在我國,由於地理環境、歷史人文的不同,幾乎每一地域都有蜚聲中外的區域名品,例如煙台蘋果、西湖龍井、陽澄湖大閘蟹等等。但是,很多名優特產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品牌效應,還處於「有名無牌」的階段——知名度高但品牌化程度低,並且魚龍混則、真假難辨,還有很多三無產品,市場混亂。由於經營主體與受益主體不明確以及區域品牌的「共有性」特徵,區域品牌正在被「濫用」。很多區域農產品還出現「株連」危機,一家的產品出現問題,整個區域品牌都會受到牽連。例如,五常大米摻假事件,使得消費者懷疑所有的五常大米都是假的。區域品牌正處於沒落時期。之於企業來講,區域品牌蘊含著巨大的產地資源、口碑資源,還有品類資源,只要企業搶佔了區域名品資源就一定能塑造出偉大品牌。我國的地域名品資源多數還處於未開發狀態,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機遇,等待著企業家們的探尋並標明印記。

(三)新土地流轉政策為農業品牌建設提供了基礎

2014年,對於土地承包,一號文件首次允許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向金融機構抵押融資,承包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離」。三權分離的土地政策,使得中國的土地規模化種植成為可能。土地規模化經營可以提供以下優勢:

土地規模化是建設農產品品牌的前提。沒有規模,就無法進行大規模統一生產、加工和營銷;體量小,市場影響力無從談起,甚至產品的質量也無法保證。新土地政策為農產品食品企業的品牌建設提供了基礎保障。

(四)互聯網時代帶來的農業品牌迅速崛起的商機

邁上認為品牌建設已成為農業經濟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但是舉步維艱的渠道建設、高昂的傳播費用以及信息不對稱帶來的產銷不平衡問題,使農產品食品經營者在塑造品牌時一籌莫展。褚橙、柳桃、三隻松鼠等互聯網農業品牌的迅速崛起,讓傳統農業企業看到了希望。通過互聯網技術以及思想的運用,可以從金融、生產、渠道、傳播、銷售等各個環節改造傳統農業,並塑造出新型互聯網農業品牌。隨著農產品食品網購的逐漸普及,將農產品食品搬上電商平台,運用互聯網的思維建設農產品食品品牌,有著巨大的商業潛力和發展機遇。網易、聯想、京東等互聯網公司紛紛進軍農業,無一不是在搶占商機!未來5年,最有可能和阿里巴巴分庭抗禮的,一定是農產品交易平台。

三、搶佔先機,做大品牌

(一)搶占品類

如今,食品、工業品的品類已經無限細分,而農產品品類的細分才剛剛開始,如果企業能夠在消費者心智中搶先佔據了某個品類,並且成為品類裡面最優秀的那個,就是最成功的。例如,魯花搶佔了花生油品類,六個核桃搶佔了核桃露品類,加多寶搶佔了涼茶品類。

(二)搶佔地域資源

企業要搶占所在區域的地域品牌,有一個形象的說法是:地域品牌是還沒有嫁出去的姑娘,誰能娶回家就是誰的。如果從法律層面講,區域名品屬於農產品公共品牌資源,企業是不能獨占的;但是企業可以搶占區域品牌的消費者心智資源。區域農產品為什麼會成為名品?是因為其獨特的地理環境、產品品質、歷史人文等特點在消費者心中留下了美好印象。企業只要將這種美好印象據為己有,即搶占消費者心智資源,就會贏得市場。

(三)賦予品牌價值

企業一定要給自己的品牌賦予價值,品牌的獨特價值是企業成功的基礎。企業賦予和提升品牌價值,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提升品牌附加值,二是賦予品牌表現價值。提升品牌附加值,有三個途徑:差異化創造附加值;信息不對稱創造附加值;心理價值創造附加值。什麼是賦予品牌表現價值呢?產品說得再好,消費者一看就不喜歡,肯定不會選擇。所以一個好的商品一定是一秒鍾看上,一分鍾愛上,一輩子賴上,否則企業是沒有機會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品牌形象鑽理論。品牌形象鑽,是一套快速建立品牌價值形象的工具,如果你掌握了這套工具,哪怕你是剛剛出道的新品牌,也會迅速在消費者心智中建立高價值的形象。

四、品牌發展之路:如何從名品到名牌

第一個階段:策劃一個好產品

不是所有的產品都能夠成為品牌,但每一個強勢品牌,都有至少一個好產品的支撐。企業發展的初步階段,最關鍵的是要有一個好產品推向市場,能迅速打開市場賺到錢。在這個階段,企業要踏踏實實把產品做好,把產品的市場力做到位。具體地說,企業需要在選好產品的基礎上進行產品的有效策劃:首先給產品明確的品類定位;大類確定後,要明確產品的目標市場定位;然後挖掘一個適合目標市場的獨特賣點;再給產品取一個目標消費者喜歡的名字;創意一條能夠把你的想法傳遞給目標消費者的溝通語;然後策劃一個最吸引目標消費者最喜歡的包裝;最後把產品放在目標消費者最容易光顧的銷售渠道中,給產品本身賦予強大的市場力,相信好產品自己會賣貨。

第二個階段:打造產品品牌

策劃出一個有市場力的好產品,而且在產品有了一定的銷量之後,這時候要考慮將產品品牌化,打造一個強勢的產品品牌。塑造產品品牌關鍵的是要提煉出品牌的核心價值,賦予品牌價值感。另外要賦予品牌獨特的個性,和同業競爭者區隔,並把品牌的個性主張和消費者有效溝通。在這個階段,企業要強化對於品牌價值的傳播,運用整合傳播的原則,整合資源,統一主題,在目標消費者心中快速形成品牌的價值感,營造強烈的產品品牌氛圍。

第三個階段:塑造名牌產品

產品品牌經過較長時間的推廣,知名度和美譽度快速提升,市場佔有率大幅提升,消費者對產品品質充分信任,對品牌的獨特價值深信不疑,喜愛並追隨品牌的個性主張,帶動了大量的重復購買,品牌忠誠度快速提升,品牌已經進入「名牌」階段。這個階段,企業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品牌的維護和管理。對品牌的管理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要進行企業內部品牌管理組織變革;二是要保持一致性溝通和品牌接觸點管理;三是要運用品牌重塑保持品牌基業常青。

第四個階段:打造名牌企業

一個企業首先有了名牌產品,才能夠帶動整個企業品牌的發展。隨著名牌產品的塑造,企業品牌也要進行相應的規劃和提升。企業品牌的規劃不同於產品品牌,首先在品牌聯想方面,更主要的是對其品質的認同、對消費者的態度、社會責任感和口碑以及其在市場上的影響力。企業品牌的價值主張、企業遠景等更具有高度、延伸性和包容性。在長期的品牌塑造過程中,企業對於產品創新能力的要求、對品質的把握、對經營環境的重視等,逐漸形成了獨特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要保持品牌基業長青,必須做好以下幾個關鍵方面:要保持長久的偉大的產品創意、在不同的品牌發展階段賦予品牌意義深遠的有效定位、保持持續強勢的營銷活動,同時還不能忽視數量可觀的媒體廣告。

㈡ 我做農產品的,請問怎麼做好品牌營銷

先看你處於市場什麼地位,准確的找到你的位置,再做好市場細分,走你的特專色。我曾經屬遇到這么一件事,就是有好多人面臨選擇是就是羊群效應,問他們為什麼他們都說成分一樣,哪種都可以,有人推薦,那就買推薦的哪一種咯。

㈢ 如何運用情感打造農產品營銷品牌請舉例說明

這個已經有人在網上宣傳了,打的是苦情牌,比如「今年的水果價格不好,農民辛苦種出來的水果全部倒了。」
滿意請採納,謝謝。

㈣ 農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結合有哪些方式

農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結合方式有:
將傳統的農業和文化創意產業有機結合,藉助文化創意思維邏輯,將文化、科技與農業要素相融合, 這就是——文化創意農業。我國農業的轉型升級勢在必行,而發展文化創意農業不失為一種較為理想的發展模式,市場前景廣闊。

專業型文化創意項目
1、農產品農場 文化創意農產品農場,指的是單純以文化創意農產品的開發與種植的農場,它以文化創意農產品的種植為主要功能,通過批發文化創意農產品作為盈利手段。它的規模可大可小,主要目的為提高傳統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為文化創意農產品消費者提供豐富的消費產品。
2、農藝工坊 文化創意農藝工坊,是以文化創意農產品包裝、農業工藝品、農業裝飾品等設計、創作與生產為主,以銷售此類商品為主要盈利途徑的一種農業項目開發模式。
3、農品專營店 此種開發模式,主要結合城市或者旅遊服務區,為消費者提供文化創意農產品、農業工藝品、農業裝飾品等銷售服務,以此來獲得盈利的一種農業項目開發模式。 以上項目規模較小,項目主題較強,因此盈利模式相對單一。
綜合型文化創意項目
1、主題農庄 主題農庄模式,是以一個特色鮮明的主題貫穿,以農業要素為主體和題材,輔以花園、果園、田園、菜園、樹園、牧園等農業生態環境,主要以為遊客提供農事活動體驗、農業文化欣賞、居住、游樂、養生等功能服務為主要目的的一種休閑農業開發模式。於其中,可以增加文化創意農業景觀,品嘗、購買文化創意農產品、工藝品,體驗文化創意農業節事活動等農業項目。
2、親子農園 親子農園模式,是以生態農業景觀、農作物、畜禽動物、農事活動等為主要元素,供親子家庭游樂、體驗的一種農業樂園。可以將文化創意農業景觀、農產品、工藝品、農業技術展示、文化創意農業節事活動體驗融入其中,從而提升親子農園的品位與價值。
3、休閑農牧場 休閑農牧場,其實是休閑農場與休閑牧場的統稱,也有兩種結合的情況。此類開發模式主要是以農場或者牧場為經營主體,以農業種植、牧場養殖為主要目的,並輔以休閑、游樂體驗服務功能的一種開發模式。同樣,文化創意農業的融入,能為其增添更多樂趣與價值。
4、酒庄 酒庄,一般為紅酒庄園。它主要以釀酒葡萄種植、葡萄酒生產為主,並輔以紅酒文化體驗、展覽、銷售、休閑度假功能的一種開發模式。同樣,文化創意農業的加入與運用,可以為其增添更豐富的產品和更高的價值,增強其發展競爭力。
5、現代農業示範園區 現代農業示範園區,主要以生態農業、高效農業的現代農業生產為主,並輔以參觀、體驗等休閑度假服務。同樣,於其中並入文化創意農業,可以更好地發揮其示範和游覽作用與價值。

㈤ 農產品如何做好營銷,運營與品牌

您好,不知道您經營的是哪類農產品?是經銷商還是自有產品?

對於像大米,面版粉,食權用油這類的產品,目前已經被中糧、金龍魚等大品牌或者是一些有歷史的地方品牌所佔領,所以這類產品如果要異軍突起的話,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是有一定難度的,但並不是不可能。
如果是一些小眾產品,例如雜糧,雖然不是日常三餐的必須品,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注重健康,這類產品的銷量也是不少的,除了要做初級產品以外還可以進行產品的深加工,越能貼近消費者的需求,越能給消費者帶來方便快捷就越能被消費者所接受。
由於目前不知道您的具體情況及銷售什麼產品,所以無法給出詳細的解決辦法,您可以繼續追問,說清楚您的具體情況。

㈥ 如何運用情感打造農產品營銷品牌舉例說明

答:運用情感打造農產品營銷品牌事實應該考慮地緣。
打情感牌,注意農產品的接近性,尋求心理上的共鳴。

㈦ 特色農產品品牌戰略分析與應用有哪些

農產品品牌進行細分的目的,在於可以相應地採取不同的品牌發展戰略。從易於操作的層面上看,我們傾向於把農產品品牌劃分為大品牌和小品牌兩類,由於這兩種品牌的自身特徵差異很大,所以必須採用不同的品牌發展戰略。



大品牌(地區性公共品牌)


所謂「大品牌」,是指地區性的公共品牌,如我們通常所說的「地區+產品」品牌。這種品牌出現的時間最早,影響也很大。特別由於農產品的特性與一般的生活消費品有所差異,大多數農產品的品質主要由以產地為集中體現的自然條件決定,其市場需求的細分要求又不十分明顯,因此「大品牌」曾一度成為農產品品牌的主要形式,這也被稱為自然資源型農產品品牌。在這類品牌中,「地區」是其主要的特色和區別標志,這類品牌的開發是以地區的特色農產品作為對象和載體的。


特色農產品也叫名特優農產品。它是一個地方水土氣候條件,優秀耕作方法的結晶,具有與眾不同的優秀品質,市場魅力經久不衰,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代表著當地農業的發展方向,極具開發價值。特色農產品具有共創性和資源共享特點,通常不為一家一戶培育而成,而是一個地區人民群眾長期共同創造,並且由這一地區的人民群眾共同享有的一種農業高位資源,比如西湖龍井、陽澄湖大閘蟹、煙台蘋果、郫縣豆瓣等等。特色農產品的命名,一般以原產地名稱加農產品名稱構成。


特色農產品的原產地名稱,凝聚著名優特農產品的優秀品質,蘊含著很高的無形資產價值。這樣的原產地名稱,也是一個地方人民群眾共有的財富。特色農產品在申請注冊商標的時,往往以原產地名稱作為商標名稱。這樣的商標也註定了其職能有生產、經營該種名優特農產品的企業或個人共同擁有,共同使用,否則便有失公平,便可能產生無休止的商標爭議,法律糾紛,直接影響到這個注冊商標的生存、使用。


特色農產品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其與共同品牌具有一種天生的親緣,特色農產品要想成為農產品名牌,必須走公共品牌—「大品牌」的發展道路。這一方面有利於充分挖掘當地特色農產品無形資產的潛力,便於集中當地有限的人力物力資源,以較低的策劃、宣傳成本迅速提高「大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打開市場;另一方面,一旦「大品牌」的知名度打響,也有利於帶動當地產業結構升級和布局的優化,吸引投資,做大公共品牌,並培育一批龍頭企業,促進當地農業專業化、產業化的發展進程,形成良性循環。


小品牌(產品型品牌和企業型品牌)


所謂「小品牌」,是指對「農業產品型品牌」和「農業企業型品牌」的總稱。之所以稱為「小」,是指和「大品牌」相比,其品牌涵蓋的產品內涵和種類較小。「產品型品牌」主要指某種具體農業產品所採用的品牌,它主要用於區別其他企業的同類型農產品。如四川郫縣的「鵑城牌」郫縣豆瓣就是一例。「企業型品牌」主要指某具體的農產品生產企業所採用的品牌,它主要用於不同農產品生產企業之間的相互區別。如「希望」就是希望集團與通威集團等其他農產品企業相互區別的企業型品牌。


由於在市場行為中,消費者常常不僅僅是認定某一特定的品牌產品,還要通過企業的牌子去認識和購買其他系列產品,因此「企業型品牌」常常擁有更高的含金量。農產品生產企業可以通過「企業型品牌」的經營,通過多品牌或品牌延伸策略來低成本拓展它的「產品型品牌」戰線。如剛剛提到的「希望集團」,旗下就擁有「希望」牌系列飼料和「美好」火腿腸等多個產品型知名品牌。


「小品牌」是農業市場化進程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消費者品牌意識的覺醒和多樣化是它產生的市場條件,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為它提供了必備的微觀基礎。「小品牌」最為顯著的特徵在於以特定的農產品生產企業為載體,因此,培育好載體才是每個地區農產品「小品牌」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


「大品牌」與「小品牌」戰略的區別與關系


「大」、「小」品牌戰略最為根本的區別在於實施的主體不同,其他具體戰略選擇和實行過程中的差別都是起源於此。「大品牌」由於其具體有共創性和資源共享特點,明顯具備外部性特徵,因此註定具體實施的主題主要在於政府或行業協會,農戶和企業更多的在於參與。而「小品牌」則明顯不同,主要是靠農產品生產企業自身獨立進行品牌開發和經營,而政府和行業協會的主要工作則轉為服務和引導。


兩種品牌戰略的聯系是:兩者的關系可以用「先大後小,以大帶小,大中有小,榮辱與共」十六個字來形容。「先大後小,以大帶小」是說兩種品牌戰略在地區整體品牌戰略發展選擇中存在先後順序,需要根據當地農產品品牌的實際發展階段作適當選擇。一般來說,「大品牌」的發展戰略需要優先實施,目的在於通過大品牌的開發和經營完成區域農業主導產品的選擇和產業布局的優化,通過「大品牌」的整合,集中早期有限的資源為優勢農業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品牌環境和外部條件。


以此吸引外部投資和技術合作,促進當地農業產業化進程並培育出一批有實力的龍頭企業和示範基地,逐步完成市場的培育和開發。由於此時那些實力較為突出的龍頭企業在當地「大品牌」開發經營過程中已經嘗到了甜頭,完成了初步的資本、技術和人才的儲備,又有較為規范的市場環境和相應製作為保障,這時他們便會積極開發自身的產品和企業品牌,以謀求更高的利潤回報,這樣便會自然而然地形成「以大帶小」的良好局面,把當地的品牌戰略的發展推向一個更高的水平。


「大中有小,榮辱以共」是為了說明兩種品牌戰略在實施上有先後順序,但並不是一種啟承關系,更多的時候兩者是交織在一起同時進行,共謀發展,並且相互影響。這時因為各地的農產品品牌發展水平不同,特別是在基礎不好的地區,又存在具有一定實力的農產品生產企業,這時兩者共同發展是非常必要的。但應注意仍然應遵從大帶小的發展規律,因為「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無水大河干」。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大品牌」決不是無品牌,也決不是很多人認為的「農業生產經營的品牌意識不強」的表現。可以說「大」、「小」品牌是針對農產品品牌發展不同階段而制定的不同發展戰略,尤其在處於品牌發展的初級階段的農產品市場,「大品牌」戰略的作用會體現得尤其明顯。

閱讀全文

與文化與農產品品牌營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河南省民生實事培訓方案 瀏覽:721
電子商務物流構成要素包括哪些 瀏覽:274
網路營銷期末考試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瀏覽:913
節日銀行營銷方案 瀏覽:721
中醫理療養生會館策劃方案 瀏覽:137
舞蹈培訓開業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54
4s店全員營銷方案ppt 瀏覽:935
市場營銷和哲學有什麼聯系 瀏覽:137
電子商務運行環境 瀏覽:525
生日蛋糕升級推廣方案 瀏覽:421
零售連鎖葯店新員工培訓方案 瀏覽:193
廈門市知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40
電子商務技能大賽培訓計劃 瀏覽:95
沙龍培訓方案 瀏覽:773
工會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787
茅台酒營銷方案 瀏覽:184
傢具銷售促銷策劃方案 瀏覽:429
有促銷活動場景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42
房地產公司2014年度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1
醫葯市場營銷實務課件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