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茅台可以把金融做這么好
因為茅台水好土好,能產品醬香型白酒。
『貳』 貴州茅台醬香酒營銷有限公司,最近有什麼活動嗎,有沒有一個活動是198買一箱六瓶的茅台,還有金錶
剛剛也給我打電話了,說搞活動,送酒又送表的,只給198快遞費,這是真的嗎?
『叄』 茅台酒為什麼選擇現在的營銷方式而不選擇直營方式
管銷可以減少營業費用(店租/人/管銷的費用),只要將物品送到對方手上,就可以進行銷售,而且對於店面的要求,只要少數人員進行選擇銷售商,稽核,輔導,是對於快速發展,有一定幫助,尤其廣大市場
才可以加速成長,
而直銷需要龐大的資金,一家店面最少500萬需求,如果開100或1000家,對資金的周轉是很龐大的,不易快速成長
這是淺見
『肆』 茅台酒的銷售模式、架構是怎麼樣的
貴州茅台酒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銷售公司」)由中國貴州茅台酒廠有限責專任公司和貴州茅台酒屬股份有限公司於2000年5月共同出資
成立。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國有公司。
銷售公司總部位於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現有員工近300人,下設辦公室、財務部、市場部、業務部、專賣店管理部、物流配送中心、
客戶服務中心、督察部8個部門,仁懷專賣店,28個片區和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廈門、海南、深圳、珠海8個駐外公司。
銷售公司主要負責貴州茅台酒、茅台王子酒、茅台迎賓酒等醬香系列產品的市場營銷工作。
為方便顧客,服務市場,銷售公司已在全國發展特約經銷商200多家,同時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及經濟強縣(市)建立國酒茅台專賣店近
800個。並在北京、上海、貴陽、西安建立了貨物中轉庫。
『伍』 茅台公司的行業背景分析和價值分析
茅台是高檔消耗品, 品牌價值高(護城河),利潤利高(抗通脹),ROE高,毛利率高.07年茅台的產量是20000噸,實際的銷售是10000噸,其中80%是高度酒,20%是低度酒.
由於茅台的工藝周期是5年,也就是07年的20000噸產能實際要到2012年才能釋放,而07年的銷量實際上是2002年的產能.
根據茅台酒的計劃, 茅台在2012年銷量是2萬噸,在2020年達到4萬噸.
由於茅台酒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所以茅台存在每年提價10~20%的可能.目前53度茅台出廠價是388元, 零售商最低價是538元,最高價(08年春節)800元左右. 所以茅台的提價空間是非常大. 考慮到茅台酒的知名度,旺季長時間缺貨,假酒比真酒還多, 預計茅台可2010年可消化4萬噸酒.
1)政務用酒,目前逐年上升(預計2010年後逐年下降)
2)婚宴用酒,逐年升高15%
3)百姓消費,逐年升高15%
4)出口,2010年後,茅台將加大出口力度,逐年升高15%
5)07年茅台市場缺口1~2萬噸左右.
6)茅台每年都是超預期增
下面用巴菲特 "凈現金流法" 分析茅台的內在價值.
: 假定茅台每年的新投入資金和折舊相抵. 每年的凈現金流就是凈利潤,折現率9%
1) 保守估計,2008年~2012年每年提產15%,提價15%,2012年到達2萬噸,2012年~2020年每年提產9%,提價10%2020年到達4萬噸.2020年以後每年提價5%.
年份 2007 2008 ... 2012... 2020 2020~2050
貴州茅台凈利潤(億元) 28.31 34.34 74.44 159.56 3989
貴州茅台累計現金凈流入: 5188億元,貴州茅台內在價值5188億元
茅台目前市值:1052億(2008年10月13日)
由於08年上半年茅台的凈利潤是22.4億,預計全年利潤為40億以上,所以2008年34億顯然偏低.
2) 合理估計,2008年~2012年每年提產15%,提價20%,2012年到達2萬噸,2012年~2020年每年提產9%,提價15%2020年到達4萬噸.2020年以後每年提價7%
年份 2007 2008 ... 2012... 2020 2020~2050
貴州茅台凈利潤(億元) 28.31 35.84 92.08 281.70 14084
貴州茅台累計現金凈流入: 15842億元,貴州茅台內在價值15842億元.
也許你覺得茅台不可能市值如此高,但我要告訴你2100年上證指數20萬點,你相信嗎,每年增長5.6%而已.
如果貼現率是25%, 則利用"保守估計"計算,貴州茅台的內在價值是1090億
如果貼現率是36%,則利用"合理估計"計算,貴州茅台的內在價值是 1100億.
所以目前買入茅台,持有到2020年,保守估計可以獲得25%的復合增長率
合理估計可以獲得36%的復合增長率
根據保守估計,並採用1/2的安全邊際(即股價=估價的1/2時,買入): 茅台的保守估計價格是567元,安全買入點是283元.(目前的價格是111
別說我是托,咱們10年後見.
2.市場上還能挖掘出這種股票嗎?不妨看看證券市場上正在發生的最新經典之作:天宸股份(600620),就可以發現該股也正在循著這一軌跡進行。作為一隻三季度業績虧損的股票,市盈率對它來說已經沒什麼意義了,但該股還是從今年三季度的最低價2.62元一個月已經接近翻倍了。我們不妨仔細考察一下其上漲的真實原因。從行業背景上講,人民幣升值的大背景已經不容置疑,昔日日本、台灣等地本幣持續升值後受益品種的表現已是有目共睹,而房地產板塊首當其沖。而且,房地產也是大消費領域當中最具需求潛力的板塊。此外,明年新會計准則的實施也將給眾多房地產公司帶來的驚人資產與收益的制度性增長。從地域背景上看,上海、北京永遠是房地產行業的龍頭,我們當然就要重點關注龍頭地域的公司。
作為上海本地房地產公司,天宸股份2006年三季度虧損。但經過實地調研,發現公司目前的兩大房產項目上海四川北路玫瑰廣場項目、北京南二環廣義大廈項目未來將給公司帶來巨額收益。僅玫瑰廣場項目(10萬平米,兩期開發)一期3.2萬平米將在2007年帶給公司2.5億元以上的凈收益(目前開盤僅一個月已售出一半樓盤,均價1.68萬元/平米,商鋪部分已被包銷,均價在2.5萬元/平米),預期2007年每股收益達0.5元或以上。而二期6.8萬平米由於是商鋪與商務樓盤,售價將更高,2008年將預期帶給公司4億元以上的凈利潤,2008年每股收益達1元。如果再考慮北京的6萬平米項目,公司儲備的南方國家級物流園500畝、上海機場400畝、閔行建華路1.6萬建築用地,以及公司大股東上海地產大王--葉氏家族的獨特背景,公司未來發展潛力更加巨大。目前天宸股份市盈率很高,但股價還是較便宜,近期形成標準的上升通道,並有突破跡象,後市可重點關注。
『陸』 為什麼說茅台和大益茶是金融產品
因為茅台和大益茶的收藏價值很高,所以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它們就是金融產品。
『柒』 茅台,五糧液,洋河的營銷戰略
2月以來,洋河股份(169.59,-0.41,-0.24%)市值步步緊逼五糧液(37.08,0.02,0.05%),步步驚心。
1日,五糧液市值領先洋河45億。
2日,洋河落後五糧液36億。
3日,五糧液的市值僅高出洋河33億。
6日,洋河市值與五糧液僅相差22億。
7日,洋河的市值距離五糧液僅7.5億。
8日,洋河終於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市值破天荒地超過五糧液,雖僅相距2.8億。這是洋河自2009年上市來首次在市值上超過五糧液,躍居業內市值第二。
截至上周五收盤,洋河市值超過五糧液12億元。
這兩年來,洋河究竟是如何步步逼近五糧液的?
從半個五糧液到超越
2月8日,洋河股份、五糧液的總市值分別為1237.6億、1234.8億。洋河以2.8億之差險勝。
當日下午,記者致電五糧液董秘肖祥發。肖似乎並不知情,表示「沒看市值,更重視公司的生產經營和長遠發展」。
歷史上五糧液的市值巔峰在2007年10月15日。當日五糧液的收盤價為51元/股,上漲4.63%。市值創下了歷史新高1937.5億,高出茅台157.7億。
2007年,是五糧液風光無限的一年。
首先是資產規模在12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居首。2007年末,五糧液總資產115.7億,甚至超過貴州茅台(235.50,1.50,0.64%)(104.8億)。當年,五糧液還是銷售冠軍,實現營業收入73.3億,略高於茅台的72.4億。
相比之下,2007年的洋河還幼小。當年末洋河的總資產僅14.7億,營業收入17.6億。
換言之,2007年的五糧液擁有8個洋河的資產和4個洋河的業績。
然而,之後4年內白酒行業的格局幾度被改寫,幾乎都是因為這家叫做洋河股份的公司。
2008年,洋河已超過了山西汾酒(78.23,-0.76,-0.96%)躋身業內第4。
2009年11月6日是洋河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洋河股份正式登陸中小板。當日收盤價為87.9元,較發行價(60元)上漲了46.5%。首日市值為396億,只有五糧液市值(889億)的1/2,貴州茅台市值(1520億)的1/4。
兩年後的洋河更叫人刮目相看。2009年年末資產規模已擴大到65億,增長了3倍有餘;營業收入翻了一番,已至40億規模,約為五糧液的1/3;凈利潤也從2007年的3.75億到2011年的40億左右,兩年等於10倍。
這時的五糧液無論資產、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只能相當於2-3個洋河的規模。
上市後的洋河給資本市場帶來了新的故事。
2010年是洋河瘋狂擴張的一年,洋河業績首次超過瀘州老窖(46.29,0.49,1.07%),躍居業內第三。「瀘五茅」時代不再,成了「茅五洋」的天下。
洋河股價一路飆漲,迅速取代蘇寧電器(10.23,0.31,3.13%)(微博)穩坐中小板市值頭把交椅。2010年11月22日,洋河股價一度攀上了279.5元的高峰,日漲幅達到10%。當日市值為1258億。
2011年,五糧液實現了202億的營收。而洋河的營收預計將達到130億,約為五糧液的2/3。上市兩年,洋河相當於再造了1/3個五糧液。
洋河還能增長多少、增長多快,頗具爭議。
事實上,近日洋河市值緊逼五糧液,早就引起了白酒行業分析師、基金公司研究員的關注。「洋河市值超過了五糧液就是歷史性的標志,大家相互間都有議論。」上海某券商人士透露。
兩年戰略直追
2月9日晚,洋河股份董秘叢學年的手機終於撥通。叢表示,「市值和股價是資本市場對公司總括情況的評估,真正的話語權在市場,公司會把生產經營做好。」
相比叢的輕描淡寫,洋河上市後的兩年,該用風起雲涌、硝煙彌漫來形容。
華東市場是最集中的窗口。它既是洋河的大本營,也是五糧液的主要市場,兩者遭遇戰在所難免。這兩年,華東四處滲透著洋河的「營銷策略」、「產品升級戰略」、「全國性戰略」。
理財周報記者統計發現,近兩年中高檔白酒(藍色經典系列、洋河大麴系列)在洋河整體營收中的貢獻越來越大。
2007年洋河中高檔酒的營收佔比還只有75%,到2009年、2010年,這一比率躍升為86%、84%。2010年洋河中高檔白酒的營業收入是63.8億,是2007年(13.2億)的5倍。
五糧液的中檔價位酒銷售則相對遜色。4年內銷售額只是從22.8億提升到了31.8億。2007年、2008年中檔價位酒業績甚至分別下滑了23%、18%。2009年中檔酒銷售起死回生,大幅增長48%,2010年再度增長14%。
2009年,剛好洋河上市,「藍色經典」海之藍風生水起,啟動向「天之藍」、「夢之藍」升級。這一年,五糧液隆重推出五糧醇收復華東失地,市場反應良好。
除了力推中檔產品,五糧液2010年底高調宣布成立華東營銷中心。「洋河在華東的表現讓五糧液有壓力。」前述上海券商人士表示。
營銷是五糧液的短板。而洋河已將它的觸角伸向了全國各地。財務報表顯示,洋河的省外營業收入已從2007年的4.7億擴張到2010年的20.5億,3年增大5倍。
「洋河的深度分銷做得好,銷量很大,品質也不錯,成長性較好;五糧液也以走量為主,但它量的擴張已經到了一個極致,而高端酒的形象漸受多品牌損害,所以市值、股價都起不來。」深圳某基金研究員分析。
8年前籌謀股改
市值管理時代已經來臨。如今洋河的市值已是剛上市時的3倍。
「洋河和五糧液盈利差距在縮小,全國化戰略仍有空間、收購雙溝、啟動多個擴產項目、新領導班子上台等,都是洋河高市值的理由,深層次原因在於洋河的股權激勵把高管和股東的利益捆綁在一起,而五糧液是國企,這方面的動力相對不大。」上海某白酒行業研究員告訴記者。
早在2002年,洋河就著手進行股權改制,高管持有公司近30%的股權,是唯一一家完成了股權激勵機制的白酒上市公司。自此,一度跌入低谷的洋河又殺回中國白酒第一梯隊,在資本市場掀起了軒然大波。
2010年3月11日起,洋河歷時一年有多,斥資10.69億先後收購了雙溝67.52%的股權。2011年,雙溝開始貢獻幾百萬的業績。
除了收購,洋河也通過自建項目來擴產。近兩年洋河先後斥資約56.9億元投入7個募投項目和新增項目,資產市場也因此升溫。而五糧液2010-2011年只有4個項目,僅投入自有資金2億元。
而五糧液的股權激勵方案卻屢次擱淺。2011年唐橋提出市值這一指標也被納入五糧液的業績考核中,權重佔10%。「在市值管理上,五糧液應該有來自洋河的壓力。在保證品質第二的情況下,五糧液當然也穩保市值第二。」前述深圳基金研究員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