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試述產品生命周期包含哪幾個主要的階段及各階段的營銷策略
產品的生命周期:引入期、發展期、成熟期、衰退期
產品的生命周期及與之相應的營銷策略 :
一、引入期的特徵與營銷策略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徵是:產品技術、性能不夠完善;生產批量小,試制費用大,產品成本高;用戶對產品不太了解,銷售量少,需做大量廣告,推銷費用較大;企業利潤較少或無利潤,甚至虧損;市場競爭者較少等。根據這些特徵,企業營銷的重點是提高新產品的生命力,使產品盡快地為用戶所接受,促使其向發展期過渡。
採用的營銷策略,通常有以下四種:
1、高價高促銷策略。
即以高價格和高促銷費用推出新產品,以便先聲奪人,迅速佔領市場。訂高價固然會影響產品銷路的迅速打開,但由於支付了大量廣告宣傳及其他促銷費用,就可在市場上塑造該產品的高質量或名牌形象,讓消費者心理上產生對該產品的信任感,認識到該產品是優質優價的,從而減緩價高令人卻步的不利影響。採用這一策略的市場條件是:已經知道這種新產品的顧客求新心切,願出高價;企業面臨潛在競爭者的威脅,急需盡早樹立名牌等。
2、高價低促銷策略。
即以高價格、低促銷費用來推出新產品。通過兩者結合,以求從市場上獲取較大利潤。實施這種策略的市場條件是:市場容量相對有限;產品確屬名優特新,需求的價格彈性較小,需要者願出高價;潛在競爭的威脅不大等。
3、低價高促銷策略。
即以低價格和高促銷費用來大力推出新產品。這種策略可使產品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市場,並使企業獲得最大的市場佔有率。採用這一策略的市場條件是:市場容量相當大;需求價格彈性較大,消費者對這種產品還不甚熟悉,卻對價格十分敏感;潛在競爭比較激烈等。
4、低價低促銷策略。
即以低價格和低促銷費用推出新產品。低價目的是使消費者能快速接受新產品,低促銷費用能使企業獲得更多利潤並增強競爭力。實施這一策略的市場條件是:市場容量較大;消費者對產品比較熟悉且對價格也較敏感;有相當多的潛在競爭者等。
二、發展期的特徵與營銷策略
發展期的主要特徵是:產品基本定型且大批量生產,成本大幅度下降;消費者對產品已相當熟悉,銷售量急劇上升,利潤也隨之增長較快;大批競爭者紛紛介入,競爭顯得激烈等。
在這一階段,企業可考慮採用如下策略:
1、提高產品質量。
2、開拓新市場。
3、樹立產品形象。
4、增強銷售渠道功效。
5、選擇適當時機降低價格,即可吸引更多消費者,又可打擊競爭者。
三、成熟期的特徵與營銷策略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徵是:銷售量雖有增長,但已接近和達到飽和狀態,增長率呈下降趨勢;利潤達到最高點,並開始下降;許多同類產品和替代品進入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等。
成熟期的經營,情況較為復雜,應從企業和產品的實際出發。對於實力不很雄厚或產品優勢不大的企業,可採用防守型策略,即通過實行優惠價格、優質服務等,盡可能長期地保持現有市場。對於無力競爭的產品,也可採用撤退型策略,即提前淘汰這種產品,以集中力量開發新產品,求東山再起。如企業實力雄厚,產品仍有相當競爭力,則應積極採取進攻型策略。
進攻型策略往往從以下三方面展開:
1、產品改革策略。
指通過對產品的性能、品質、花色等方面的明顯改良,以保持老用戶,吸引新顧客,從而延長成熟期,甚至打破銷售的停滯局面,使銷售曲線又重新揚起。
2、市場再開發策略。
即尋求產品的新用戶,或是尋求新的細分市場,使產品進入尚未使用過本產品的市場,例如從城市擴展到農村。
3、營銷因素重組策略。
指綜合運用價格、分銷、促銷等多種營銷因素,來刺激消費者購買。如降低價格、開辟多種銷售渠道、增加銷售網點、加強銷售服務、採用新的廣告宣傳方式、開展有獎銷售活動等等。
四、衰落期的特徵與營銷策略
衰落期的特徵主要是:替代品大量進入市場,消費者對老產品的忠實度下降;產品銷售量大幅度下降,價格下滑,利潤劇減;競爭者紛紛退出市場等。
對此,企業採取的策略往往有:
1、收縮策略。
即縮短戰線,把企業的資源集中使用在最有利的細分市場,最有效的銷售渠道和最易銷售的品種、款式上,以求從最有利的因素中獲取盡可能多的利潤。
2、持續策略。
由於在衰落階段許多競爭者相繼退出市場,而市場上對此產品還有一定需求,因此生產成本降低的企業可繼續保持原有的細分市場,沿用過去的營銷組合策略,將銷售量維持在一定水平上,待到時機合適,再退出市場。
3、撤退策略。
當產品已無利可圖時,應當果斷及早地停止生產,致力於新產品的開發。否則,不僅會影響企業的利潤收入,佔用企業有限的資源,更重要的是會影響企業的聲譽,在消費者心中留下不良的企業形象,不利於企業今後的產品進入市場。
❷ 結合產品的生命周期各階段的特點,分析企業相應的營銷策略
一、引入期:銷售成長趨向於緩慢發展,由於銷售量少和分銷促銷費用高,公司要虧本或利潤很低。這一階段,市場還未做好產品改良更新的准備,因此,只有少數幾個競爭者在生產該產品的基本模式。公司銷售的目標是那些最迫切的購買者,通常為高收入階層。
(一)引入期營銷戰略:
1. 快速撇脂戰略:即以高價格和搞促銷水平的方式推出新產品。公司採用高價格是為了在每單位銷售中盡可能獲利,同時利用高水平的促銷活動加快市場滲透率。採用這一戰略的主要條件是:
(1)潛在市場的大部分人還沒有意識到該產品;
(2)知道它的人渴望購買並且具備能力;
(3)公司面臨著潛在的競爭,試圖建立品牌偏好。
2. 緩慢撇脂戰略:即以高價格和低促銷方式推出新產品。這樣做可以獲得更多毛利並降低營銷費用,可望從市場上撇取最大利潤。採用這一戰略的假設條件是:
(1)市場規模有限;
(2)大多數的市場已知曉這種產品;
(3)購買者願出高價;
(4)潛在競爭並不迫在眼前。
3. 快速滲透戰略:即以低價格和高促銷水平的方式推出新產品。這樣做能給公司帶來最快速的市場滲透和最高的市場份額。採用這一戰略的假設條件是:(1)市場是大的;(2)市場對該產品不知曉;(3)大多數購買者對價格敏感;(4)潛在競爭很強烈;(5)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和製造經驗的積累,公司的單位製造成本會下降。
4. 緩慢滲透戰略:即以低價格和低促銷水平推出新產品。低價格使市場迅速接受產品;同時低成本可實現較多的凈利潤。採用這一戰略的假設條件是(1)市場是大的;(2)市場上該產品的知名度較高;(3)市場對價格相當敏感;(4)有一些潛在的競爭。
成長期:成長階段的標志是銷售迅速成長。由於有大規模的生產和利潤的機會的吸引,新的競爭者進入市場,同時,分銷網點數目增加,產品價格維持不變或略有下降。銷售的高速上升,使促銷費用對銷售額的比率不斷下降,隨著促銷成本被大量的銷貨額所分攤,利潤增加,而單位製造成本比價格下降得更快。
二、成長階段的營銷戰略:
·公司改進產品質量和增加新產品的特色和式樣。
·公司進入新的細分市場。
·公司進入新的分銷渠道。
·公司廣告的目標,從產品知名度的建立轉移到說服消費者接受和購買產品上。
·公司在適當時候降低價格,以吸引要求低價供應的另一層次價格敏感的購買者。
推行這些市場擴展戰略,會大大加強公司的競爭地位,但同時會增加成本。公司在成長階段面臨著選擇高市場份額或當前高利潤,放棄後者則可以獲得優勢的市場地位,而利潤有希望在下一階段得到補償。
三、成熟階段:一個產品的銷售增長率在到達某一點後將放慢步伐,並進入相對的成熟階段。這個階段的持續期一般長於前兩個階段,大多數產品都處於生命周期的成熟階段。
成熟階段又可以分為三個期間。
第一期間是成長中的成熟,此時由於分銷飽和而造成銷售成長率開始下降,雖然一些落後的購買者還會進入市場,但已沒有新的分銷渠道可開辟了。
第二期間是穩定中的成熟,由於市場已經飽和,銷售量增長和人口增長呈同一水平,大多數潛在消費者已使用過該產品,未來的銷售受到人口增長和重置需求的抑制。第三期間是衰退中的成熟,此時銷售的絕對水平開始下降,顧客也開始向其他產品和替代品轉向。
銷售成長率的減慢使得整個行業中的生產能力過剩,能力過剩又會導致競爭加劇。
成熟階段的營銷戰略:分為市場改進、產品改進、營銷組合改進。
市場改進:用組成銷售量的兩個因素,為它的品牌擴大市場導致機會:銷售量=品牌使用人數量×每個使用人的使用率
擴大品牌使用人數量有三種方法,即轉變非使用人、進入新的細分市場、爭取競爭對手的顧客;產品數量可以設法讓當前品牌使用者增加使用率來提高,即增加使用次數、增加每個場合的使用量、開發現有產品新的和更多種類的用途。
產品改進:經理們還應努力改進該產品的特性,使其能夠吸引新客戶或增加現行客戶的使用量以改善銷售。產品的再次推出可採用幾種形式。1.質量改進2.特點改進3.式樣改進
營銷組合改進:產品經理通過改進營銷組合的一個或幾個要素,刺激銷售。主要包括,價格、分銷、廣告、銷售促進、人員推銷、服務等內容。
四、衰退階段:大多數的產品形式和品牌銷售最終會衰退。這可能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衰退階段的營銷戰略:一個公司在處理它的老化產品中面臨著許多任務和決策。
1. 確認疲軟產品。建立辨認疲軟產品的制度,公司任命一個有營銷、製造和財務代表參加的產品審查委員會,由其擬定一套辨認疲軟產品的制度,根據提供的各種產品的資料,運用電子計算機程序分析,確定出可疑產品。
2. 制定營銷戰略。公司必須對在市場上堅持的時間和方式做出決定。哈里根區別出公司面對的五種衰退戰略:增加公司投資;在未解決行業不確定因素時保持現有的投資水平;有選擇降低投資態勢;提高利潤、快速回收現金;處理資產、放棄該業務。
3. 放棄決策。當公司決定放棄一個產品時,它面臨著進一步的決策。第一,它可把產品出售或轉讓給別人或完全拋棄。第二,它必須決定是否應迅速還是緩慢的放棄該產品。第三,它必須決定為從前的顧客保留多少部件庫存量和維修服務。
❸ (市場營銷學科問題)產品生命周期成熟期的特點及營銷策略。
產品經過成長期的一段時間以後,銷售量的增長會緩慢下來,利潤開始緩慢下降,這表明版產品已開始權走向成熟期。
進入成熟期以後,市場需求趨向飽和,潛在的顧客已經很少,產品的銷售量增長緩慢,逐步達到最高峰,然後緩慢下降;該產品的銷售利潤也從成長期的最高點開始下降;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各種品牌、各種款式的同類產品不斷出現。
對成熟期的產品,宜採取主動出擊的策略,使成熟期延長,或使產品生命周期出現再循環。為此,可以採取以下三種策略:
1.市場調整。這種策略不是要調整產品本身,而是發現產品的新用途、尋求新的用戶或改變推銷方式等,以使產品銷售量得以擴大。
2.產品調整。這種策略是通過產品自身的調整來滿足顧客的不同需要,吸引有不同需求的顧客。整體產品概念的任何一層次的調整都可視為產品再推出。
3.市場營銷組合調整。即通過對產品、定價、渠道、促銷四個市場營銷組合因素加以綜合調整,刺激銷售量的回升。常用的方法包括降價、提高促銷水平、擴展分銷渠道和提高服務質量等。
❹ .產品生命周期--引入期的市場特點與營銷策略
特點:(1)消費者對產品不了解,因此產品銷量小,單位產品成本高(2)尚未建立內理想容的營銷渠道和高效率的分配模式(3)價格決策難以確立(4)廣告費用和其他營銷費用開支大(5)產品技術性能還不夠完善(6)利潤較少,甚至虧損
策略:(1)快速掠奪策略:即以高價格和高促銷推出新產品(2)緩慢掠奪策略:高價格低促銷費用將產品推入市場(3)快速滲透策略:低價格和高促銷費用推出新產品(4)緩慢滲透策略:低價格和低促銷費用推出新產品
❺ 產品成熟期的特點及其營銷策略
答:進入成熟期以後抄,產品的銷售量增長緩慢,逐步達到最高峰,然後緩慢下降;產品的銷售利潤也從成長期的最高點開始下降;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各種品牌、各種款式的同類產品不斷出現。 對成熟期的產品,宜採取主動出擊的策略,使成熟期延長,或使產品生命周期出現再循環。為此,可以採取以下三種策略: 1.市場調整。這種策略不是要調整產品本身,而是發現產品的新用途、尋求新的用戶或改變推銷方式等,以使產品銷售量得以擴大。 2.產品調整。這種策略是通過產品自身的調整來滿足顧客的不同需要,吸引有不同需求的顧客。整體產品概念的任何一層次的調整都可視為產品再推出。 3.市場營銷組合調整。即通過對產品、定價、渠道、促銷四個市場營銷組合因素加以綜合調整,刺激銷售量的回升。常用的方法包括降價、提高促銷水平、擴展分銷渠道和提高服務質量等
❻ 產品生命周期進入成熟期時的特點及應採取哪些策略
二、產品生命周期 產品生命周期(proct life cycle)觀念,簡稱PLC, 是把一個產品的銷售歷史比作回象人的生答命周期一樣,要經歷出生、 成長、成熟、老化、死亡等階段。就產品而言, 也就是要經歷一個開發、引進、成長、成熟、衰退的階段。 1、產品開發期:從開發產品的設想到產品製造成功的時期。 此期間該產品銷售額為零,公司投資不斷增加。 2、引進期:新產品新上市,銷售緩慢。由於引進產品的費用太高, 初期通常利潤偏低或為負數,但此時沒有或只有極少的競爭者。 3、成長期:產品經過一段時間已有相當知名度,銷售快速增長, 利潤也顯著增加。但由於市場及利潤成長較快, 容易吸引更多的競爭者。 4、成熟期:此時市場成長趨勢減緩或飽和, 產品已被大多數潛在購買者所接受, 利潤在達到頂點後逐漸走下坡路。此時市場競爭激烈, 公司為保持產品地位需投入大量的營銷費用。 5、衰退期:這期間產品銷售量顯著衰退,利潤也大幅度滑落。 優勝劣汰,市場競爭者也越來越少。
❼ 試述產品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特點及營銷策略。
現代市場營來銷學認為,自不同的產品在不同的市場和不同的市場生命周期階段都有各自的特點,這些不同的特點極大地影響著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企業的營銷策略必須隨之進行改變。根據產品的市場生命周期來制訂不同的營銷策略時,一般遵循下列原則:第一,在市場投入期應盡快地使自己的產品為消費者所認識和接受,盡量縮短投入期的時間,減少經營費用和宣傳費用。第二,運用一切營銷手段保持和延長產品的市場成熟期和成長期。第三、在新的產品未進入成長期之前,在綜合考慮的前提下使產品以較慢的速度被淘汰。總之,要根據產品在市場上所處的生命周期的特點來制定相應的策略,以使企業獲得最大的利潤。
❽ 介紹期產品的市場特點及市場營銷策略主要有哪些
弱勢營銷:以戰養戰
「以戰養戰」是以一場戰爭的成果支持下一場更大的戰爭。
第一、最快周期
在飽和性資源投入條件下,在高效的營銷策略下,實現縣級、市級、省級市場佔有率第一目標的時間為6~12個月、12~24個月、36~50個月。在做營銷規劃時,就以上述時間為營銷周期,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速決戰」.
第二、最低投入
強勢企業營銷雖然也有預算約束,但其約束不過是軟約束,只要想突破是可以突破的,因為有強大的資源做後盾。弱勢企業的資源約束是硬約束,錢花完了,就只有停止投入。所以,必須在錢花完之前實現「以戰養戰」.
「以戰養戰」需要短期內飽和性投入。強勢企業的「大手筆」是基於資源雄厚,弱勢企業財力不充裕情況下的飽和性投入只能是基於自信,源於局部試驗成功後的自信。第一個縣級市場試點成功,就是以後自信的源泉。
第三、戰斗單元
實現「以戰養戰」的基本戰斗單元是多大?即你能打多大的仗?你有把握做多大的市場?
對於小企業,我只選擇縣級市場為基本營銷單元,因為縣級市場「以戰養戰」的周期和投入,是小企業能夠承受的。
對於中型企業,可以適當選擇市級市場為基本營銷單元,因為中型企業能夠承受相對較長時間的資源投入。有的企業規模很小卻布局全國市場,資源不多卻想進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這樣的市場弱勢企業做不起,做不起就一定不要做,做了就是對有限資源的浪費。
跨國公司可以以國或洲為營銷單元,國內大企業可以以省為營銷單元,中小企業只能以市縣為營銷單元。
縮小營銷單元,原來打不起的仗,現在打得起了,原來無法集中的資源,現在可以集中了。
以「速決戰」和「殲滅戰」為基本目標,並進而實現「以戰養戰」,只需理清「基本營銷單元、最小資源投入、最短營銷周期」三個基本要素。把這三個基本要素用邏輯連結起來就是:選擇有把握的基本營銷單元,以飽和性的資源投入,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營銷的正向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