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支付行業的前景如何感覺變動很大
移動支付行業市場前景廣闊 海外拓展效果方興未艾
移動支付牌照越發金貴
移動支付牌照越發金貴,連連支付母公司連連數字宣布,繼上半年獲得光大實業和浙江賽伯樂的數十億元聯合投資後,再度獲得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博裕資本共同投資的超10億元融資,累計完成融資近50億元。移動支付牌照的價格不斷上漲,此前一個全支付牌照的價格甚至突破30億元。不過寡頭壟斷的跡象明顯,「二馬」幾乎包攬了國內市場的9成份額,出海成為不少移動支付企業的B計劃。
非現金支付運行分析
2018年第二季度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處理移動支付業務149.24億筆,金額達到62.88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3.09%和60.24%。2018年第二季度,全國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533.58億筆,金額951.7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4.61%和0.20%。
隨著國家收緊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放,持牌機構從270多家減少到230家左右。而在這些持牌機構中,擁有跨境支付業務試點資質的只有35家。
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
移動支付市場規模一直呈現爆發式增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移動支付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到了105.4萬億元,截止到2018年Q1,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到了37.6萬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13.8%,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不斷擴大,並保持平穩增長。
寡頭壟斷跡象明顯
在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份額中,支付寶和財付通仍然占據主導地位,支付寶市場份額為52.5%,財付通市場份額為36.7%,其他後起之秀也在不斷搶奪市場,跟隨者的力量不容忽視。以此可見,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幾乎被支付寶和財付通二者分攤了,兩者合計市場份額達到了29.2%,占據絕對主導的地位。
票據業務量總體保持下降趨勢
2018年Q2全國共發生票據業務5238.79萬筆,金額35.57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4.17%和14.94%。其中,支票業務4741.30萬筆,金額31.29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6.13%和15.56%;實際結算商業匯票業務457.92萬筆,金額3.97萬億元,筆數同比增長16.93%,金額同比下降7.67%;銀行匯票業務6.63萬筆,金額432.1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55.70%和50.23%;銀行本票業務32.93萬筆,金額2694.8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4.31%和29.15%。
東南亞成為海外布局橋頭堡
除了在國內之外,移動支付的觸角還伸到了海外。東南亞成為海外布局的橋頭堡,新加坡、泰國、菲律賓、越南、柬埔寨等地都可以見到國內支付機構的身影。
移動支付機遇與挑戰並存
國內的移動支付不管是技術還是模式,都是全球領先的,因此出海非常具有優勢,目前只是開始,我們預測未來幾年,增速在50%以上並不是夢。特別是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逐步推進,中國移動支付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不過持牌機構想要在海外市場生根發芽也不會一帆風順。目前境外移動支付普及率並不高,不少歐美國家線下消費更習慣使用信用卡進行消費支付。此外支付企業出海既要符合國內監管的要求,也要兼顧目標市場當地政策的監管要求。需要注意到在支付領域,例如支付賬戶分級管理、備付金管理、清算業務管理等方面國內監管趨嚴,近期也出現不少第三方支付巨額罰款現象。此外,企業出海要掌握當地居民的支付習慣,需思考如何因地制宜本土化,將移動支付滲透到當地用戶。
目前國內支付企業出海,有兩種方法取得資質,一種是直接向當地機構申請牌照,另一種則是通過並購或者收購當地的企業,間接獲得牌照,但是這兩種方式其實都不容易。目前支付機構在海外的費率約在0.5%到1%之間,其實利潤還是相對豐厚,所以企業出海的意願相對較強。不過出海是否就能夠獲得市場,這就要看企業的本事了,一是合規,二是用戶的使用習慣,雖然移動支付在國內風生水起,但是在海外拓展的效果來看,遠不如國內,未來的道路仍舊道阻且長。
㈡ 支付行業目前來看還有發展的前景嗎
有前景,隨著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的用戶規模增加和4G/WIFI網路的建設,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得回到高速發展,通過答手機購物的人群也逐漸龐大。數據顯示,到2016年,移動電子商務的銷售額佔到中國所有網路零售額的一半以上。
隨著終端電子產品的不斷普及,未來幾年我國我國移動支付用戶將不斷增長,移動支付行業規模將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移動支付行業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到58.5萬億元,同比增長率超300%,達381.9%。預計2017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將達165.9萬億元,增長率為68%。
伴隨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第三方支付將成為金融體系重要的基礎設施,支付結算及其相關的賬戶體系將快速發展起來,隨之而來的是基於第三方支付特別是移動支付將深刻影響國民的消費模式,移動支付已成線下收單新常態。
㈢ 支付產品經理和移動端產品經理,哪個方向前景好謝謝大家
1、產品經理的職責: 1)、市場調研。收集售前支持對於獲取市場需求的信息,做出應對市場或客戶的方案;通過比對業界的同類型產品,獲取有用的價值,形成產品方案;研究業界尖端的技術並融入產品中,形成產品的優勢與賣點。 2)、跟蹤研發進度。對於某些產品,需要定期的跟蹤產品的研發進度和需求完成情況,以確保產品進度和需求一致性。 3)、市場推廣。對負責區域的市場制定推廣策略。一方面要親自參與到產品的宣傳講解中,另一方面要能使得一線售前人員完全理解公司的產品優勢、特點和賣點,還要對新型市場進行分析,並指導一線銷售策略。 4)、建立產品檔案。該過程包括對產品管理的過程的重點記錄,能夠分析總結出產品在運作過程中優勢和劣勢。 2、售前支持的職責: 1)、客戶調研。為潛在客戶需求制定產品方案。 2)、為潛在客戶進行方案講解、答疑。 3)、負責招、應標事項,負責合同簽訂事項。 3、產品經理和售前支持的區別: 通過產品經理和售前支持的工作職責,基本上很清楚他們之間的區別了,總結起來如下: 1、工作核心不同。產品經理的核心是「產品」,負責產品的方案、推廣、實施等工作;售前支持的核心是「用戶」,負責為用戶指定需求方案、培訓、招應標和合同等工作。 2、工作核心不同,造就了工作的重心不同。產品經理幾乎負責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和利潤;售前支持主要關注客戶的調研到合同簽訂的事項。
㈣ 現在支付行業的前景怎麼樣
前景看好。隨著智抄能手機的普及,支付用戶由PC端向移動端遷移。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58.8萬億,同比增長382%,在網路支付結構中,從2015年移動支付佔比50.7%首次超過互聯網支付,到2016年其佔比已經接近75%。
伴隨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第三方支付將成為金融體系重要的基礎設施,支付結算及其相關的賬戶體系將快速發展起來,隨之而來的是基於第三方支付特別是移動支付將深刻影響國民的消費模式,移動支付已成線下收單新常態。
㈤ 支付市場前景怎麼樣
一、第三方移動支付維持快速增長
近年來,智能手機越來越普及,移動電商發展成熟,移動支付的技術也越來越先進,利益的驅動導致第三方移動支付平台紛紛興起,第三方移動支付行業由此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根據iResearch數據,2013年,國內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尚為1.2萬億元,截止到2018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已高達190.5萬億元,同比增長58.4%。
2013-2018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中國移動支付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基於當前現狀,未來第三方移動支付行業將呈現以下三大趨勢:
1、朝向標准化和規范化方向發展
我國對於第三方移動支付的監管在加強,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朝向標准化和規范化方向發展。監管力度的加強使得第三方移動支付運營機構舉步維艱,規模以及經濟效益銳減,市場經濟發展中對於同質化比較嚴重的一些小企業逐步淘汰,行業的集中性也不斷提升。第三方移動支付由於缺少相應的法律規范確保金融資金的安全性,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應該能夠針對電子支付進行相應法律法規的出台,以此來對行業的發展進行約束。
2、服務和產品向多元化趨勢發展
金融的最根本功能是支付清算,解決了支付,各種資金配置活動就能展開。第三方支付平台企業都極具有創新精神,它們在服務和產品創新方面比銀行都更為多元化。隨著市場的激烈競爭,市場需求的不斷發展,第三方支付平台會在其功能和服務上不斷革新,將會帶動新一輪產品和服務創新的浪潮。
3、全球化進程加速
當前,支付寶和財付通兩個第三方支付巨頭加強了對我國遊客出境目的地的布局,比如日本和東南亞等。第三方支付機構採用境外的旅遊市場將其自身的業務進行擴展,未來隨著全球化經濟的發展以及出境游的持續升溫,第三方移動支付的全球化進程將提速。
更多數據分析及來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移動支付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㈥ 支付行業前景怎樣
支付的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因為前景非常美好,只要能夠做出來,收入都是非常可觀的,所以很多大型的集團公司都在做支付行業
㈦ 支付行業前景怎麼樣
前景不錯,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第三方支付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伴隨線下支付場景的多元化,移動網上支付在一定程度 上已經取代實物錢包,二維碼、NFC 等手機支付技術產生的巨大便利性,對居民日常 生活支付方式進行了翻天覆地變革。2015 年手機網上支付用戶規模達到 3.58 億,增長率為 64.5%,是整體網上支付市場用戶規模增長速度的 1.8 倍,網民手機網上支付的使用比 例由 39.0%提升至 57.7%。
銀行卡是我國個人使用最廣泛的非現金支付工具,銀行卡收單業務是收單機構與特約商 戶簽訂銀行卡受理協議,在特約商戶按約定受理銀行卡並與持卡人達成交易後,為特約 商戶提供交易資金結算服務的行為。
前瞻資料庫顯示,近年來我國聯網 POS 機數和聯網商 戶數持續保持著 50%左右的復合增速,截至 2016 年 3 月末,銀行卡跨行支付系統聯網 商戶數達到 1700 萬戶,聯網 POS 機具達到 2354 萬台,預計 2016 年末聯網 POS 機 數有望增加到 3000 萬台。
第三方移動支付正處於快速爆發期,2015 年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已達到 10 萬億。 目前市場份額佔比中,支付寶排名第一,佔比 68%,財付通佔比 21%,二者聯合份額 佔比近 90%,極大瓜分了市場。目前以二維碼、NFC 支付等新生支付模式為代表的移 動支付正以全新升級的狀態挑戰者傳統支付方式。
㈧ 支付行業前景如何賺錢大嗎做哪塊好做、
來帶你做平安商戶,交易額的萬5.7分潤,躺賺項目
㈨ 如何看待支付行業的未來前景
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機構作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網路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
它通過與銀行的商業合作,以銀行的支付結算功能為基礎,向政府、企業、事業單位提供中立的、公正的面向其用戶的個性化支付結算與增值服務。
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買方選購商品或服務後,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進行款項支付,由第三方支付平台通知賣家貨款到達,賣家即交付貨物或服務,第三方再將款項轉至賣家賬戶,交易完成。所謂的第三方支付即在網上商家和眾多銀行之間建立起統一連接,實現第三方資金中轉和技術保障的作用。
第三方支付規模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其中移動支付的佔比不斷提升。移動支付是大勢所趨,掃碼支付是目前主流模式,未來幾年將繼續擴大應用范圍。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第三方支付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第三方支付綜合支付交易規模達到32.2萬億元,同比增長90.3,到2017年中國第三方支付綜合支付交易規模達到154.9萬億元,同比增長44.3%,到2018年中國第三方支付綜合支付交易規模將達到230.4萬億元。預計2020年中國第三方支付綜合支付交易規模將突破達到388.6萬億元。
移動支付是大勢所趨,掃碼支付是目前主流模式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到58.5萬億元,同比增長率超300%,達381.9%。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二維碼支付市場的爆發,消費者從PC端向移動端的遷移速度加快,到2017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到98.7萬億元,增長率為68%。預計2018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將超165萬億元。
市場監管收緊,收單牌照價值凸顯
從歷次央行對於牌照續展的結果可以看出,由於第三方支付發展速度快、規模大,央行為了規范市場的發展避免各種亂象甚至違法行為的發生,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將會對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業進行持續監管,同時對於牌照的續展也將更加謹慎。
銀行卡收單增長空間巨大
在銀行卡收單市場方面,整體收單市場的規模在不斷擴大。銀行卡收單市場的擴大有賴於銀行卡保有量的增長。
㈩ 支付推廣的工作行情如何
我覺得現在來說支付推廣是一個不太好的工作,因為他現在已經接近於飽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