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培訓大全 > 工廠防爆知識培訓

工廠防爆知識培訓

發布時間:2022-07-06 14:11:40

『壹』 防火防爆安全知識

防火防爆安全知識

燃燒、火災及防爆基本知識

一、燃燒的形成

若要有效的做好防火和滅火工作,必須首先了解燃燒的形成。一般而言,燃燒是由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常見的火源有:明火、電火花、撞擊或摩擦產生的電火花、赤熱體、雷擊和自燃起火等)這三個基本條件的相互作用而發生的。所以,採取措施、防止燃燒形成的三個條件同時存在,或者避免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防火滅火技術的基本原理。

二、火災的分類

根據物質燃燒特性,一般將火災劃分為以下幾類:

A類火災:指固體物火災。這種物質往往具有有機物性質,一般在燃燒時能產生灼熱的余燼。如,木材、棉、毛、麻、紙張火災等。

B類火災:指液體火災和可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液體火災還可以分為油品和水溶性液體火災。油品火災是指汽油、煤油、柴油、原油、重油、動植物油脂等的火災;水溶性液體火災是指甲醇、乙醇、甲醛、乙醛、丙酮、乙醚等極性有機溶劑的火災。

C類火災:指氣體火災。如,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烷、丙烷、氫氣火災等。

D類火災:指金屬火災。指鉀、鈉、鎂、鈦、鋯、鋰、鋁鎂合金火災等。

三、火災爆炸的原因

(一)物質原因

1、點燃的煙頭。在生產作業現場亂丟未熄滅的煙頭,有可能引發火災。

2、電火花。如,電氣短路能使房屋的可燃結構燃燒而造成火災。

3、機動車輛排氣口噴出的火花。在易燃易爆危險區域,機動車輛排氣口噴出的火花,往往釀成火災或爆炸事故。

(二)思想意識和管理上的原因

1、一些領導對防火安全工作不夠重視,缺乏必要的防火安全措施,執行制度不嚴格、不到位、不堅決。

2、缺乏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定期安全檢查工作機制。

3、操作者的安全生產責任心不強,或違章作業、或缺乏安全防火知識。

4、設計和工藝不符合防火、防爆的規范要求等。

四、火災爆炸的危害

(一)火災對人的危害

1、火災產生的高溫及火焰,不僅會燒傷人的皮膚或更深層的細胞組織,重者則導致人的死亡。

2、在氧氣不足的情況下,導致不完全的燃燒;由其產生的濃煙和一氧化碳,能導致人的窒息和中毒死亡。

(二)爆炸的危害

爆炸產生的沖擊波、震盪波、沖擊碎片等,常會以二次事故的特性,給受災地造成較大范圍的人、財、物的損失及危害。

五、火場中常見的有毒物質

火場中常見的有毒物質主要有以下七種:一是不完全燃燒生產的一氧化碳;二是工業用的部分氣體(如,煤氣、天然氣等);三是瀝青、油漆、塑料、化纖、毛織品及其他化學物質燃燒產物;四是油脂、乾性油、植物油等分解產物;五是氟、氯、溴、碘等鹵化物蒸氣;六是醇、醛、醚、苯、汽油、二硫化碳等液體蒸氣;七是含毒物質受熱或燃燒分解出的有毒毛體或蒸氣。如,硫化氫、氯氣等。

『貳』 誰有關於防爆方面的知識給提供一點好嗎謝謝了!

第一章 防爆技術基礎
石油、化工、煤炭和國防等許多工業部門,在生產、加工、運輸和貯存的各個過程中,經常可能泄露或溢散出各種各樣的易燃易爆氣體、液體和各種粉塵及纖維。這類物質與空氣混合後,可能成為具有爆炸危險的混合物,當混合物的濃度達到爆炸濃度范圍時,一旦出現火源即會引起爆炸和發生火災等嚴重事故。因此在這類危險環境中使用的電氣設備都必須時經過專業機構認證的具有防爆性能的產品。

1.1 危險場所的劃分
根據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制定的關於危險環境的劃分中明確規定,在大氣條件下,粉塵或纖維狀的可燃物質與空氣形成混合物在點燃後燃燒傳至未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環境為爆炸性粉塵環境,稱為I類環境;在大氣條件下,氣體、蒸氣或薄霧狀的可燃物質與空氣形成混合物在點燃後燃燒傳至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環境為爆炸性氣體環境,稱為II類環境。危險場所是指危險環境出現或預期可能出現的數量達到足以要求對電氣設備的結構、安裝和使用採用專門措施的區域,根據爆炸性環境出現的頻率和持續時間把危險場所劃分為不同的區域。

1.1.1 爆炸性粉塵環境危險區域的劃分
根據可燃性粉塵/空氣混合物出現的頻率和持續時間及粉塵層的厚度進行分類,可分為20區、21區和22區。

20區:zone 20,在正常運行過程中可燃性粉塵連續出現或經常出現,其數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塵與空氣混合物和/或可能形成無法控制和極厚的粉塵層的場所及容器內部。

21區:zone 21,在正常運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粉塵數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塵與空氣混合物但未劃入20區的場所。該區域包括與充入排放粉塵點直接相鄰的場所、出現粉塵層和正常操作情況下可能產生可燃濃度的可燃性粉塵與空氣混合物的場所。

22區:zone 22,在異常條件下,可燃性粉塵雲偶爾出現並且只是短時間存在、或可燃性粉塵偶爾堆積或可能存在粉塵層並且產生可燃性粉塵空氣混合物的場所。如果不能保證排除可燃性粉塵堆積或粉塵層時,則應劃分未21區。

1.1.2 爆炸性氣體環境的危險區域劃分

根據可燃性氣體出現的頻率和持續時間將危險場所劃分為0區、1區和2區。

0區:zone 0,爆炸性氣體環境連續出現或長時間存在的場所,危險環境存在的時間大於1000小時/年。

1區:zone 1,在正常運行時,可能出現爆炸性氣體環境的場所,危險環境存在的時間在10~1000小時/年之間。

2區:zone 2,在正常運行時,不可能出現爆炸性氣體環境,如果出現也時偶爾發生並且僅是短時間存在的場所,危險環境存在的時間少於10小時/年。在此,「正常運行」是指正常的開車、運轉、停車,易燃物質產品的裝卸、密閉容器蓋的開閉,安全閥、排放閥以及所有工廠設備都在其設計參數范圍內工作的狀態。

1.2 氣體組別與溫度組別

對於II類爆炸性氣體環境來說,按照爆炸性氣體混合物最大試驗安全間隙或最小點燃電流比,將爆炸性氣體分為A、B、C三個組別。氣體分組和點燃溫度在一定環境溫度和壓力下與可燃性氣體和空氣的混合濃度有關。溫度組別是在爆炸性環境中使用的電氣設備按其最高表面溫度來劃分的,最高表面溫度時電氣設備在規定范圍內的最不利運行條件下工作時,可能引起周圍爆炸性環境點燃的電氣設備任何不見或電氣設備的任何錶面所達到的最高溫度。爆炸性氣體環境的溫度組別分為T1至T6 六組,在假定基礎環境溫度為40℃時,各組別的溫度為 T1—450℃、T2—300℃、T3—200℃、T4—135℃、T5—100℃、T6—85℃。下面就是一些典型的爆炸性氣體對應的氣體組別和溫度組別。對於電壓不超過1.2V、電流不超過0.1A,且能量不超過20微焦或功率不超過25mw的電氣設備,在經過防爆檢驗部門認可後,可直接使用於工廠爆炸性氣體環境中和煤礦井下。

1.3 爆炸防護的基本原理現代用於工業生產的可燃物種類繁多,數量龐大,而且生產過程情況復雜,因此需要根據不同的條件採取各種相應的防護措施。從爆炸破壞力的形成來看,爆炸一般需要具備5個條件:⑴提供能量的可燃性物質(釋放源);⑵輔助燃燒的助燃劑(氧化劑);⑶可燃物質與助燃劑的均勻混合;⑷混合物放在相對封閉的空間(包圍體);⑸有足夠能量的點火源。上述條件中的點火源、可燃物質和助燃劑是燃燒爆炸的三要素,防爆技術就是根據這些爆炸條件,採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達到預防事故的目的。

1.3.1 可燃物濃度的抑制爆炸強度與爆炸性混合物的濃度有密切關系,爆炸強度隨濃度變化的關系近似於正辦周期的正弦曲線,濃度國低或過高都不能發生爆炸,這兩個點稱為爆炸下限濃度和爆炸上限濃度。在爆炸下限濃度以下,由於可燃性物質的發熱量已經低到不能維持火焰在混合物中傳播所需要的最低溫度,因而該混合物不能被點燃;若濃度逐漸增加而超過爆炸上限濃度時,雖然可燃物質增加,但助燃的氧氣濃度低於化學當量值,不能滿足混合物完全燃燒的需要,也不會發生爆炸。因此可以通過可燃物濃度的控制來預防爆炸事故的發生,或者把爆炸事故可能造成的破壞力降到最小限度。

1.3.2 氧濃度的控制在爆炸氣氛中加入惰化介質時,一方面可以使爆炸氣氛中氧組分被稀釋,減少了可燃物質分子和氧分子作用的機會,也使可燃物組分同氧分子隔離,在它們之間形成以層不燃燒的屏障;當活化分子碰撞惰化介質粒子時會使活化分子失去活化能而不能反應。另一方面,若燃燒反應已經發生,產生的游離基將與惰化介質粒子發生作用,使其失去活性,導致燃燒連鎖反映中斷;同時,惰化介質還將大量吸收燃燒反應放出的熱量,使熱量不能聚積,燃燒反應不蔓延到其它可燃組分分子上去,對燃燒反映起到抑製作用。因此,在可燃物/空氣爆炸氣氛中加入惰化介質,可燃物組分爆炸范圍縮小,當惰化介質增加到足夠濃度時,可以使其爆炸上限和下限重合,再增加惰化介質濃度,此時可燃空氣混合物將不再發生燃燒。

1.3.3 點火源的控制溫度對化學反映速度的影響特別顯著,對一般反應來說,若初始濃度相等,溫度每升高10℃反應速度大約加快2至4倍。因此,溫度(也就是通常所指的點火源)使加快反應速度,引起爆炸事故的最初因素,控制點火源使防止爆炸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

1.3.4 減弱爆炸壓力和沖擊波爆炸現象的重要特徵之一就是爆炸物質爆炸時,產生的高溫高壓氣體產物以極高的速度膨脹,使包圍體內壓力驟增,進而使包圍體炸裂,形成沖擊波,造成破壞力。為了防止或減弱因炸而使包圍體內壓力的驟增,應盡可能地不使包圍體相對封閉。

1.4 防爆電氣設備的類型

1.4.1 隔爆型結構電火花及電弧可以引燃爆炸性混合物。由德國建立起來的間隙隔爆結構,是防止電弧等引燃周圍爆炸性混合物較可靠的方法。隔爆型結構的電氣設備再爆炸危險區域應用極為廣泛,它不僅能防止爆炸火燃的傳出,而且殼體又可承受一定的過壓。它具有一個足夠牢固的外殼,能經受內部爆炸氣體混合物產生最大爆炸壓力的1.5倍並不得小於3.5×105 Pa的沖擊,確保不變形或損壞,不產生永久變形,並具有一定結構間隙以使噴射出來的燃燒生成物通過一定的法蘭長度冷卻到低於外部爆炸性混合物的自燃溫度。結構間隙可以是平面結合面或圓筒結合面組成,還可以是曲路、螺紋或屏障式等結構組成。除此之外。如微孔、網罩、疊片、充砂等結構也屬於這種原理的防爆形式。用於煤礦井下的隔爆型電氣設備更要堅固。用於I類採掘工作面的設備,外殼須採用鋼板或鑄鋼製成;I類非採掘工作面的設備,其外殼可用牌號不低於HT25-47灰鑄鐵製成;I類攜帶式設備和II類設備,外殼可用抗拉強度不低於117.6N/mm2(12kg /mm2)、含鎂量不大於0.5%(重量比)的輕合金製成。

1.4.2 增安型結構增安型機構在防爆電氣設備上使用得也很廣泛,如電動機、變壓器、燈具和帶有電感線圈的電氣設備等。它是在設備上採用以系列的安全措施,如使用高質量的絕緣材料、降低溫升、增大電氣間隙、提高導線連接質量等,使其在最大限度內不致產生電火花、電弧或危險溫度,或者採用有效的保護元件使其產生的火花、電弧或溫度不能引燃爆炸性混合物,以達到防爆的目的。還有一種與增安型防爆措施類似稱為無火花型,它是一種再正常運行時不產生火花和危險高溫,也不能產生引爆故障的電氣設備。與增安型相比,只是沒有規定再增加一些附加措施來提高設備的安全可靠性。因此,無火花型的安全性比增安型要低,只能用於2區危險環境。

1.4.3 正壓型結構這種結構的電氣設備的防爆原理是:保證內部保護氣體的壓力高於周圍以免爆炸性混合物進入外殼,或足量的保護氣體通過外殼使內部爆炸性混合物的濃度降至爆炸下限以下。在一般情況下,電氣設備內部不得有影響安全的通風死角。在正常運行時,出風口的風壓或充氣氣壓不得低於一定的數值,否則將立刻發出報警或切斷電源。設備內部的火花、電弧不允許從任何間隙初或出風口吹出來。正壓型結構在使用上與爆炸物質的級別無關,多用於內部元件易損壞的設備或大型電氣設備上,或以自燃點為T4、T5為對象的很難製成其它防爆結構形式的電氣設備上。

1.4.4 充砂型結構充砂型結構是在外殼內充填砂粒或其它規定特性的粉末材料,使之在規定的使用條件下,殼內產生的電弧或高溫均不能點燃周圍爆炸性氣體環境的結構。當採用的介質使顆粒狀的固體(一般是石英砂)作為隔離介質時,稱為充砂型電氣設備;而採用的介質時固化物填料(一般位環氧樹脂),把引燃源澆封在填料裡面,而於外面爆炸性混合物隔離時,也稱為澆封型電氣設備。

1.4.5 本質安全型結構本質安全型結構僅適用於弱電流迴路,如測試儀表、控制裝置等小型電氣設備上。無論是正常情況下,還是非正常情況下產生的電火花或危險溫度,都不會使爆炸物質引爆,因此使安全性較高的防爆結構,其中電路或設備上的所有元件表面溫度必須小於規定,以防止熱效應引起的點燃。本質安全型防爆結構的電氣迴路必須於其它電路相隔離,以防混線電磁或靜電感應,特別使結構外部的配線,要採取周密的措施,才能確保電氣設備和配線的防爆性能。

1.4.6 防爆充油型結構防爆充油型結構在使用上與傳爆等級無關,適合於小型操作開關上。充入的油液應具有較高的化學穩定性,為了觀察油位的高度,設備應裝有油位指示器或油位信號裝置。油浸型防爆結構的開關、控制器等設備,由於油的劣化或泄漏等原因,設備損壞很難維修,需要特別注意。另外,由於傾斜或油麵搖動而使防爆性能受到損害時,設備不能再繼續使用。

1.4.7 爆炸性粉塵環境的防爆結構粉塵防爆電氣設備是採用限制外殼最高表面溫度和採用「塵密」或「防塵」外殼來限制粉塵進入,以防止可燃性粉塵點燃。該類設備將帶電部件安裝在有一定防護能力的外殼中,從而限制了粉塵進入,使引燃源與粉塵隔離來防止爆炸的產生。按設備採用外殼防塵結構的差別將設備分為A型設備或B型設備。 按設備外殼的防塵等級的高低將設備分為20、21和22級,分別適用於20、21或22區粉塵危險場所。

1.5 爆炸性氣體環境中電氣設備的防爆類型的選擇

在平常實際使用中可能很容易的看到,許多防爆電氣產品在一個產品中就採用了多種防爆保護方法。例如,照明裝置可能採用了增安型保護(外殼和接線端盒)、隔爆型保護(開關)和澆封型保護(鎮流器)。這樣能夠使製造商採用最適用的復合防爆保護方法。有一點要注意的是,產品銘牌上列出採取的防爆方法的順序將往往告訴用戶產品的結構,如一個產品被標識為 Ex de,則極可能為隔爆型而其中帶有增安型部件。另一個產品被標識為Ex ed, 則極可能不是隔爆型外殼(例如不銹鋼或強化聚脂玻璃),而帶有隔爆開關或部件安裝其中。 兩種產品可能均適用於1區,但他們是使用不同的防爆保護措施達到同樣的目的。可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和所了解信息,來選擇可提供在費用、性能和安全方面達到最佳平衡的防爆型式的產品1.6 防爆設備的標志1.6.1 爆炸性氣體環境防爆設備標志II類防爆設備的標志按照防爆公用標志、設備防爆型式、設備環境組別、氣體組別和溫度組別的順序依次標記。

防爆公用標志——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標志「Ex」;

歐洲電工委員會(CENELEC)標志「EEx」防爆型式標志:

隔爆型——「d」;

增安型——「e」;

正壓型——「p」;

充砂型——「q」;

本質安全型——「i」,還細化為「ia」和「ib」級;

充油型——「o」;

無火花型——「n」;

澆封型——「m」;

特殊型——「s」

設備環境組別標志——I類、II類

氣體組別標志——A、B、C

溫度組別標志——T1至T6

如Ex d II C T6,表示隔爆型防爆設備,可應用於爆炸性氣體環境,C氣體組,溫度組別T6。

1.6.2 爆炸性粉塵環境防爆設備標志I類防爆設備的標志按照防粉塵點燃公用標志、設備類型、設備等級、溫度組別的順序依次標記。防粉塵點燃公用標志——「DIP」設備類型——「A」、「B」設備等級——「20」、「21」、「22」溫度組別標志——T11至T13如DIP A 21 T13,表示可用於21區A型設備,溫度組別T13。

『叄』 工廠安全生產常識培訓在工作中應該怎麼做

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是安全生產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對於安全生產教育的培訓工作,寫好總結很重要。下面就跟著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怎樣做好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吧。
做好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工作內容
一、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
企業的安全培訓最主要的是三級培訓,即工廠級別培訓、車間級別培訓和班組級別培訓。尤其對於新員工,三級培訓必不可少。在安全培訓中,培訓時間的長短不重要,關鍵是要有效果,因此培訓完成後企業一定要進行檢查。
1.廠級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
廠級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十項:
第一,工廠的性質及其主要工藝過程;
第二,我國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和管理體制;
第三,本企業勞動安全衛生規章制度及狀況、勞動紀律和有關事故案例;
第四,工廠內特別危險的地點和設備及其安全防護注意事項;
第五,新工人的安全心理教育;
第六,有關機械、電氣、起重、運輸等安全技術知識;
第七,有關防火防爆和工廠消防規程的知識;
第八,有關防塵防毒的注意事項;
第九,安全防護裝置和個人勞動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方法;
第十,新工人的安全生產責任制。
需注意,在事故案例的選取上,提倡講述身邊鮮活的事故,也可以尋找同行業的事故,同時要善於在身邊找榜樣,學習不同員工好的方面。此外,班組長和管理者也要善於樹立榜樣。
對於廠級安全教育,建議使用宣傳片,這樣既節省成本又能有較好的培訓作用。
2.車間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
車間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六項:
第一,本車間的生產性質和主要的工藝流程;
第二,本車間預防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主要措施;
第三,本車間的危險部位及其應注意事項;
第四,本車間的安全生產的一般情況及其注意事項;
第五,本車間的典型事故案例;
第六,新工人的安全生產職責和遵守紀律的重要性。
3.班組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
相較於工廠級別和車間級別的培訓,班組級別的安全教育培訓最為具體,是三級培訓中的重點,主要內容包括八項:
第一,班組的工作性質、工藝流程、安全生產的概況和安全生產職責范圍;
第二,新工人將要從事的生產性質、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操作規程以其它有關安全知識和各種安全防護、保險裝置的作用;
第三,工作地點的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的具體要求;
第四,容易發生工傷事故的工作地點、操作步驟和典型事故按例介紹;
第五,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和保管;
第六,發生事故以後的緊急救護和自救常識;
第七,工廠、車間內常見的安全標志、安全色介紹;
第八,遵章守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肆』 企業消防安全知識有哪些,企業工廠消防安全怎麼做

你們工廠應該有保衛科-消防吧,讓他們給你出個消防各項規章制度。

消防控制室應該張貼相關的消防規章制度

『伍』 安全教育培訓內容有哪些

(1)生產技術知識教育培訓

安全技術知識寓於生產技術知識之中,要掌握安全知識,必須首先掌握生產技術知識。具體內容有:生產經營單位的基本生產概況、生產特點、生產過程、作業方法、工藝流程;各種機具的性能;生產操作技能和經驗;產品的構造、性能質量和規格等;材料的性能和規格等。

(2)基本安全技術知識教育培訓

這是生產經營單位中每個職工都必須具備的起碼的安全生產基本知識。主要內容包括:生產經營單位內危險區域和設備的基本知識及注意事項。

生產中使用的有毒有害的原材料或可能散發有毒物質的安全防護知識;電氣安全知識;起重機械安全知識;高處作業安全知識;廠內運輸安全知識;防火防爆安全知識;個人防護用品的構造、性能和正確使用方法;發生事故時的緊急救護和自救技術措施、方法等。



(3)專業安全技術知識教育培訓

按照不同的專業工種,進行專門、深入的專業安全技術教育,這是安全技術教育的重點。專業安全技術知識是該工種的職工必須具備的安全生產技能和知識。在沒有取得操作合格證之前,不允許單獨上崗作業。

(4)業病防治知識教育培訓

職業病防治技術是防止由環境中的生產性有毒有害因素引起勞動者的機體病變,導致職業病而採取的技術措施。職業病防治技術知識,是從事有害健康的從業人員應知應會的內容。

(5)安全管理知識教育

安全管理知識教育是生產經營單位各級管理幹部應知應會的內容,尤其是專職安全管理幹部更應該精通現代安全管理知識。安全管理知識教育的目的是使生產經營單位各級管理人員熟知、掌握、運用安全管理理論、手段、方法,不斷提高安全管理的及時性、准確性和有效性。

『陸』 油田生產聯合站的防爆知識有哪些

油田生產防火防爆知識
燃燒是一種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光和熱是燃燒過程中發生的物理現象,游離基的連鎖反應則說明了燃燒的化學實質。
按照鏈式反應理論,燃燒不是兩個氣態分子之間直接起作用,而是它們的分裂物-游離基這種中間產物進行的鏈式反應。
1 、燃燒與火災
( 1 )燃燒是一種發光放熱的氧化反應。
物質和空氣中的氧所起的反應是最普遍的,是火災和爆炸事故最主要的原因。
( 2 )氧化與燃燒
氧化反應可以體現為一般的氧化現象和燃燒現象。
二者都是同一類化學反應,只是反應速度和發生的物理現象(熱和光)不同。
2 、燃燒的類型
( 1 )自燃
可燃物質受熱升溫而不需要明火作用就能自行燃燒。分為受熱自燃和本身自燃兩種類型。
本身自燃的起火特點是從可燃物質的內部向外炭化、延燒。
受熱自燃往往是從外部向內延燒。
植物油的自燃能力最大,其次是動物油,礦物油如果不是廢油或摻入植物油是不能自燃的。
有些浸入礦物質潤滑油的紗布或油棉紗堆積起來亦能自燃。
凡是盛裝氧氣的容器、設備、氣瓶和管道等,均不得沾附油脂。
( 2 )閃燃
一閃即滅的燃燒。
在閃點的溫度時,燃燒的僅僅是可燃液體所蒸發的那些蒸汽。而不是液體自身能燃燒。
( 3 )著火
可燃物質燃燒分氣相和固相兩種燃燒。
可燃液體的燃燒,先是液體表面受熱蒸發為蒸汽,然後與空氣混合而燃燒。
可燃性固體,受熱熔融再氣化為蒸汽,或受熱解析出可燃蒸汽。
有的可燃固體不能成為氣態物質,在燃燒時則呈熾熱狀態。
( 4 )火災
我國工傷事故分為 20 類,火災屬於第 8 類。
在生產過程中,超出有效范圍的燃燒稱為火災。
消防部門有火災和火警之分,火災是造成了一定的人身和財產損失。
3 、 燃燒的條件
可燃物質、助燃物質和火源的同時存在,並相互作用是燃燒條件。
4 、防火技術基本理論
防止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的同時存在或者避免它們的相互作用。
5 、防火基本技術措施
火災的發展過程先是醞釀期,可燃物在熱的作用下蒸發析出氣體、冒煙和陰燃;
其次是發展期,火苗竄起,火勢迅速擴大;
再是全盛期,火焰包圍整個可燃材料,可燃物全面著火,燃燒面積達到最大限度,放出大量的輻射熱,溫度升高,氣體對流加劇;
最後是衰滅期,可燃物質減少,火勢逐漸衰落,終至熄滅。
防火的要點是根據對火災發展過程特點的分析,採取以下基本措施:
( 1 ) 嚴格控制火源;
( 2 ) 監視醞釀期特徵;
( 3 ) 控制可燃物:
以難燃或不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
降低可燃物質在空氣中的濃度。
防止可燃物質跑冒滴漏。
隔離和分開存放。
( 4 )阻止火焰的蔓延,限制火災可能發展的規模:
將火附近的易燃物和可燃物,從燃燒區轉移走;
將可燃物和助燃物與燃燒區隔離開;
防止正在燃燒物品飛散,以阻止燃燒蔓延。防止形成新的燃燒條件,阻止火災范圍的擴大。
設置阻火器、水封井、防火牆、留足防火間距。
( 5 )組織訓練消防隊伍;
( 6 )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
6 、滅火的基本措施
一旦發生火災,只要消除燃燒條件中的任何一條,火災就會熄滅。
常用的滅火方法有:隔離、冷卻和窒息(隔絕空氣)、化學抑製法。
一、爆炸及其種類
爆炸是物質在瞬間以機械功的形式釋放出大量氣體和能量的現象。
爆炸發生時壓力猛烈增高並產生巨大聲響。
爆炸分為物理性爆炸和化學性爆炸兩類。
A 、物理性爆炸是由溫度、體積和壓力等因素引起,爆炸前後物質的性質及化學成分均不變。
B 、化學性爆炸是物質在短時間內完成化學變化,形成其他物質同時產生大量氣體和能量的現象。化學反應的高速度、大量氣體和大量熱量是這類爆炸的三個基本要素。
二、化學性爆炸物質
1 、簡單分解的爆炸物
這類物質在爆炸是分解為元素,並在分解過程中產生熱量。
Ag 2C 2=2Ag+ 2C +Q (熱量)
2 、復雜分解爆炸物,如含氮炸葯。
3 、可燃性混合物
由可燃物質與助燃物質組成的爆炸物質。
實際上是火源作用下的一種瞬間燃燒反應。
三、爆炸極限
1 、概念
可燃氣體、可燃蒸汽或可燃粉塵與空氣構成的混合物,並不是在任何混合比例之下都有著火和爆炸的危險,而是必須在一定的濃度比例范圍內混合才能發生燃爆。混合的比例不同,其爆炸的危險亦不同。
混合物中可燃氣體濃度減小到最小(或增加到最大),恰好不能發生爆炸時的可燃氣體體積濃度分別叫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統稱為爆炸極限。
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之間的可燃氣體濃度范圍叫爆炸范圍。
如天然氣爆炸極限在常壓下為 5 % ~ 15 % 。
在 1 MPa 時爆炸極限為 5.7 % ~ 17 % ;
5 MPa 時爆炸極限為 5. 7 % ~ 29. 5 % 。
極限氧濃度
當氧濃度降低到低於某一個值時,無論可燃氣體的濃度為多大,混合氣體也不會發生爆炸,這一濃度稱為極限氧濃度。
極限氧濃度可以通過可燃氣體的爆炸上限計算。如甲烷在 1 個大氣壓下的爆炸上限為 15% ,當甲烷含量達到 15% ,空氣的含量占 85 % ,這時氧的含量為 17. 85% ,即甲烷與空氣混合,當氧的含量低於 17. 85 % 時,便不會形成達到爆炸極限的混合氣。
在實際應用中,對極限氧濃度取安全系數,得到最大允許氧含量。天然氣的最大允許氧含量可取 2% 。
2 、爆炸極限的影響因素
( 1 )溫度
混合物的原始溫度越高,則爆炸下限降低,上限增高,爆炸極限范圍擴大。
( 2 )氧含量
混合物中含氧量增加,爆炸極限范圍擴大,尤其爆炸上限提高得更多。
( 3 )惰性介質
在爆炸混合物中摻入不燃燒得惰性氣體,隨著比例
增大,爆炸極限范圍縮小,惰性氣體的濃度提高到某一數值,可使混合物變成不能爆炸。
( 4 )壓力
原始壓力增大,爆炸極限范圍擴大,尤其是上限顯著提高。
原始壓力減小,爆炸極限范圍縮小。
在密閉的設備內進行減壓操作,可以免除爆炸的危險。
( 5 )容器
容器直徑越小,混合物的爆炸極限范圍越小。
3 、爆炸極限的應用
( 1 )劃分可燃物質的爆炸危險度
爆炸上限-爆炸下限
爆炸下限
( 2 )評定和劃分可燃物質標准
( 3 )根據爆炸極限選擇防爆電器
( 4 )確定建築物耐火等級、層數
( 5 )確定防爆措施和操作規程
四、防爆技術基本理論
1 、爆炸反應的歷程
熱反應的爆炸和支鏈反應爆炸歷程有分別。
熱反應的爆炸:當燃燒在某一空間內進行時,如果散熱不良會使反應溫度不斷提高,溫度的提高又促使反應速度加快,如此循環進展而導致發生爆炸。
支鏈反應爆炸:爆炸性混合物與火源接觸,就會有活性分子生成,構成連鎖反應的活性中心,當鏈增長速度大於鏈銷毀速度時,游離基的數目就會增加,反應速度也隨之加快,如此循環發展,使反應速度加快到爆炸的等級。
爆炸是以一層層同心圓球面的形式向各方面蔓延的。
2 、可燃物質化學性爆炸的條件
( 1 )存在著可燃物質,包括可燃性氣體、蒸汽或粉塵。
( 2 )可燃物質與空氣混合並且達到爆炸極限,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3 )爆炸性混合物在點火能作用下。
3 、燃燒和化學性爆炸的關系
本質是相同的,都是可燃物質的氧化反應。
區別在於氧化反應速度不同。
火災和爆炸發展過程有顯著的不同。二者可隨條件而轉化。
火災有初期階段、發展階段和衰弱階段。
擴散燃燒和動力燃燒
① 擴散燃燒
如果可燃氣體和空氣沒有混合並點燃,燃燒在可燃氣體和空氣的界面(反應區),並形成穩定的火焰,稱為擴散燃燒。
② 動力燃燒
如果可燃氣體和空氣充分混合並點燃,氧分子和可燃氣體分子不需擴散就可以迅速結合,這種燃燒稱為動力燃燒。由於化學反應速度非常快,反應區火焰會迅 速從引燃位置向周圍傳播,發生爆炸。
化學性爆炸過程瞬間完成。
4 、防爆技術的基本理論
防止產生化學性爆炸的三個基本條件的同時存在,是預防可燃物質化學性爆炸的基本理論。
5 、防爆技術措施
可燃混合物的爆炸雖然發生於頃刻之間,但它還是有個發展過程。
首先是可燃物與氧化劑的相互擴散,均勻混合而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並且由於混合物遇著火源,使爆炸開始;
其次是由於連鎖反應過程的發展,爆炸范圍的擴大和爆炸威力的升級;
最後是完成化學反應,爆炸力造成災害性破壞。
防爆的基本原則是根據對爆炸過程特點的分析,採取相應的措施。阻止第一過程的出現,限制第二過程的發展,防護第三過程的危害。
其基本原則有以下幾點:
( 1 )防止爆炸混合物的形成;
( 2 ) 嚴格控制著火源;
( 3 ) 爆炸開始就及時泄出壓力;
( 4 ) 切斷爆炸傳播途徑;
( 5 )減弱爆炸壓力和沖擊波對人員、設備和建築的損壞;
( 6 )檢測報警。
油氣田開發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由地震勘探、鑽井、試油、採油(氣)、井下作業、油氣集輸與初步加工處理、儲運和工程建設等環節組成。每一生產環節,因其使用物品、所採取工藝條件和所生產產品的不同,其火災爆炸危險性亦有所區別。
一、石油生產過程中的爆炸危險
從地震勘探、測井、射孔、完井到壓裂增產改造,使用了種類繁多的爆破器材。
爆破器材再使用、保管及運輸過程中,隨時都存在因熱能、機械能、光能、化學能、電能引起意外火災爆炸的危險;
鑽井、試油等作業中可能發生井噴失控引發爆炸著火;
採油、油氣集輸、初步加工處理、儲運等過程是在密閉狀態下連續進行,採油高溫、高壓、低溫、負壓、高流速等工藝條件,易發生油氣泄漏導致油氣火災爆炸;
數以萬計的鍋爐、加熱爐、壓力容器及油田專用容器與各種機泵、罐配套構成了油氣採集處理和儲運的生產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火災爆炸危險;
油田工程建設大量使用乙炔氣,也存在乙炔火災爆炸的危險;
天然氣脫硫及硫磺回收,存在著硫磺粉塵的火災爆炸危險。
上述作業條件下火災爆炸發生的幾率較高,損失較嚴重的火災爆炸主要有以下 3 類:
( 1 ) 井噴失控後引發的爆炸著火;
( 2 ) 儲油罐及液化石油氣儲罐的著火爆炸;
油氣(包括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及石油蒸汽等)泄漏後引發的爆炸著火。
二、原油天然氣燃爆特性
油氣田產品主要是原油和天然氣。
原油閃點為 28 - 45℃ ,自然點 380 - 530℃ ,凝固點因含蠟量不同差異較大。
天然氣無閃點數據,自燃點則具有隨分子量增加而降低的規律,如甲烷的自燃點( 645 ℃ )高於乙烷( 510 ℃ )。
原油、天然氣都具有潛在的燃燒爆炸危險,其主要特點是:
1 、易燃燒
原油具有比較低的閃點、燃點和自燃點,所以它比煤炭、木材等物質更容易著火。天然氣在空氣中燃燒為均相燃燒,遇火即著。一旦燃燒發生,都呈現出燃燒速度快、燃燒溫度高、輻射熱強的特點。
2 、易爆炸
原油蒸汽與空氣混合到 1.1 - 6.4 %、天然氣與空氣混合到 5—15 %比例范圍時,遇較小的點火能就能引起爆炸。
3 、易蒸發
原油容器內壓力每降低 0.1Mpa ,一般有0.8 - 1.0m3 油蒸汽析出。蒸發出的油蒸汽極易在儲存處所或作業場地的低窪處積聚,從而增加了燃燒爆炸的危險因素。
4 、易產生靜電
原油及其產品的電阻率一般在 1012 Ω ·cm 左右,在泵送、灌裝、裝卸、運輸等作業過程中,流動摩擦、噴射、沖擊、過濾等都會產生靜電。當靜電放電產生的電火花能量達到或超過油品蒸汽的最小點火能量時,就會引起燃燒或爆炸。
5 、易發生沸溢、爆噴
原油和重質油在儲罐中著火燃燒時,輻射熱在向四周擴散的同時也加熱了油田。若繼續燃燒,溫度不斷升高,輕餾分不斷蒸發,重餾分中瀝青質、樹脂和焦炭產物比油重而逐漸下沉。當熱波面接觸原油和重質油中的水分時便使之氣化,使原油和重質油體積增大(水汽化後體積增大 1700 倍,油品本身體積也在膨脹),加之水蒸汽不斷地向油麵上涌,即會呈現出沸溢現象,使原油和重質油不斷溢出罐外。當熱波面抵達水墊層時,大量水分急劇汽化或造成很大的水蒸汽壓力。急劇沖擊油麵並將油拋向高空,形成 「 火雨 」 現象(爆噴),進而造成大面積或火場型火災。
6 、易受熱膨脹
當原油、天然氣受熱膨脹所產生的壓力大於容器或處理設備的抗壓強度時,還會發生設備爆炸。
除原油、天然氣外,我國油氣田產品還有少量的油田液化氣及天然氣凝液。
油田液化石油氣是從壓縮天然氣和不穩定原油中提取的,以丙烷和丁烷為主要成分的液態烴類混合物,它與煉油廠生產的以丙烷、丙稀、丁烷和丁烯為主要成分的液化石油氣不完全相同。天然氣凝液是從天然氣中提取、經穩定處理後得到的液體石油產品,其組分主要是戊烷和更重的烴類,也允許有一定數量的丁烷。二者都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險特性。
三、主要危險場所的防火防爆分析
1 、火災危險性分類
它是確定建(構)築物的耐火等級、布置工藝裝置、選擇電器設備型式等,以及採取防火防爆措施的重要依據,而且依此確定防爆泄壓面積、安全疏散距離、消防用水、採暖通風方式及滅火器設置數量等。
3 、爆炸危險環境分區
石油行業標准《油氣田爆炸危險場所分區》( SYJ25-87 ),根據油氣田生產設施及裝置在油氣集輸、處理、儲存過程中產生的爆炸性氣體混合物出現的頻繁程度和持續時間,將危險環境劃分為 0 區、 1 區、 2 區。
( 1 ) 0 區屬於最危險的區域,是指爆炸性氣體混合物連續出現或長期存在的場所。密閉容器或儲油罐液面以上的空間,雖然烴氣體濃度一般都高於爆炸上限,形不成爆炸條件,但考慮到空氣進入而使其成為爆炸危險區域,因此仍劃為 0 區。
( 2 ) 1 區屬於危險程度次之的區域,是指在正常運行中可能產生爆炸泵性氣體混合物的場所。如通風不良的油氣工藝泵房、壓縮機房、地下或半地下泵房、溝、坑、油氣生產井井口房、容器、儲罐、槽車裝油口或放氣口附近的區域均屬 1 區,是由設備運轉,容器蓋開、閉,安全閥、排放閥的工作而泄漏出來的可燃氣體和易燃、可燃液體而形成的區域。
( 3 ) 2 區屬於危險程度較小的區域,是指在正常運行中不可能產生爆炸性氣體混合物,及時產生也只能在短時間存在的環境。如通風良好的工藝泵房、壓縮機房、露天設備、開敞式油氣管溝、緊靠 1 區的戶內及戶外區域。
在油氣生產環境很少存在 0 區,多為 1 區和 2 區(大多數情況屬於 2 區)。設計時應採取措施減小 1 區的危險性,降低 2 區的爆炸性氣體出現概率。如 1 區加強通風, 2 區設置可燃氣體檢測報警系統等。
油氣廠、站、庫應按照 SYJ25 - 87 的規定執行。其他爆炸危險環境分區應按照國標( GB50058 - 92 )《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中的規定和參照有關專業防爆標准執行。
四、主要危險作業的防火防爆措施
1 、防範空氣進入油氣系統
( 1 ) 負壓脫氣工藝的原油穩定防止脫真空
案例:空氣進入系統,原油穩定性分離器爆炸
1990 年 12 月 11 日 ,某原油穩定車間一台卧式油氣水三相分離壓力容器,因液位浮筒接管滲漏進行補焊後投用。啟動 3 號 1 號丙烷壓縮機均發現一級出口溫度偏高(分別為 120 度和 112 度),壓縮機出口壓力由 1.8Mpa 上升至 1.95Mpa ,同時聽到機內有異常聲響,操作人員立即停機,緊接著(約幾秒)就發生爆炸。容器呈粉碎性破裂,共破裂成 31 塊,其中一塊碎片重 272kg ,水平向北飛出 181m 遠,飛越高度 21m 。事故致 5 人輕傷,直接經濟損失 9.4 萬元。
事故原因:
A. 開工時,原油穩定車間個別閘門關閉不嚴,使空氣進入系統,與天然氣混合達到爆炸極限。
B. 附近採油隊吹掃干氣管線時,閥門未關嚴,使空氣經集中處理站進入該系統。
開廠措施不嚴密,對原料氣沒有進行分段化驗。
C 、丙烷壓縮機進口微負壓運行,當溫度升高出現異常時,未採取立即停機的果斷措施。
( 1 ) 油氣管線吹掃置換
( 2 )清罐和容器檢維修
( 3 )防止天然氣放空時的抽空
抽空機理
抽空是當管線設備壓力泄放完後,由於天然氣密度較空氣小(天然氣相對密度為 0.57 左右),天然氣自上通道上浮流出,下通道抽吸進空氣的現象。
集輸管線鋪設起伏大天然氣抽空比較嚴重。若低端放空閥開啟,高端放空閥也開啟時,則形成抽空。抽空一直會持續到管內天然氣自然全部流出,置換為空氣為止。
天然氣抽空產生後果是極其危險的,若空氣抽吸進管線設備,如同時存在摩擦產生的靜電火花、機械火花或因鐵的硫化物自燃等點火源,就會發生管道內燃和爆炸事故。
l 天然氣抽空的控制
抽空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關閉放空閥不形成抽空通道就不會發生抽空。控制抽空的方法如下:
1 ) 管線放空壓力接近零時應只開一端放空閥放空,不能兩端都開著放空口形成抽空通道。
2 ) 若點火放空時,待火苗高約 1 m 時應及時關閉高端放空閥,讓低端放空閥放空。
3 ) 管線裂口搶修放空時,應在放至接近零時關閉所有放空閥,讓裂口放空。
4 ) 施工完後若置換空氣應採用通球置換,以避免空氣滯留使天然氣— 空氣混合,特別是大管線應嚴格做到這一點。
案例:管道內天然氣抽空,自燃發生爆炸
1998 年 7 月,某大型輸氣站絕緣法蘭漏氣整改,施工 36 小時後,該段¢ 508 × 9 的管道在 6.6Km 管線兩端放空閥均開啟發生了抽空。恢復生產時,採取開天然氣直接置換空氣, 20 分鍾約進天然氣 9000 方後,關閉放空閥開始升壓,升壓過程中發現管線發熱。分析判斷是管線內燃,對管線採取澆水降溫, 1 小時後,管線壓力升至 2.6Mpa 時,採取開啟 DN300 進站生產球閥和站場分離器 DN100 排污閥試圖泄壓時,站場發生了強烈爆炸導致全站設備損毀,人員傷亡的特大安全事故。
事故原因:
① 管線施工中開著干線放空閥產生了抽空和設備天然氣內燃。
② 泄壓時使天然氣、空氣、燃燒產物的混合氣體進入到站場再混合發生了二次爆炸。
2 、 防範油氣泄露
( 1 )設備密閉
案例:動火之前不檢測,水罐施焊爆炸
1986 年 7 月 1 日 ,某聯合站 3 名工人在給一立式 700m3 水罐焊液位裝置,該水罐供應注水和天然氣處理裝置的冷凝器冷卻用水,由於 4 號冷凝器管程腐蝕穿孔,天然氣進入殼程循環冷卻水中,並經循環水竄至水罐內(聯通冷凝器的水管線壓力為 0.2-0.4Mpa ,冷凝器殼程壓力為 0.8-1.0Mpa )。長期積累,達到爆炸極限。埋下隱患,當焊工吳某與兩名注水工動焊時,焊接火星引起罐內氣體爆炸, 2 名工人當場死亡,另 1 名工人搶救無效死亡。
事故原因:
① 未辦動火手續。
②施焊前未進行必要的可燃氣體濃度檢測。
( 1 ) 廠房通風
( 2 ) 以不燃溶( 1 )感溫報警器
( 2 )感煙報警器
( 3 )測爆儀

『柒』 工廠防火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有幾個大方面,然後你再補充一下細節:一、落實消防責任,加強消防管理1、完善消防安全管理組織,確定各級責任人,制訂完善消防安全規章制度,加大消防投入,加強日常消防管理,消除消防違法行為,整改火災隱患2、制訂消防工作計劃,開展每月一次的防火安全檢查,加強日常的防火巡查,確定重點防火部位,明確檢查內容,發現問題及時責成有關車間班組改正二、加強消防宣傳教育培訓和演習1、對全體員工開展一次消防知識培訓,重點培訓崗位防火技術,操作規程,滅火器和消防栓使用辦法,疏散逃生知識,消防基本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2、在全體員工中組織開展一次消防演習,練習滅火技能和組織疏散逃生的技能三、完善技術防範措施1、對工廠各部位、崗位的火災危險性進行一次分析,找出薄弱環節,制訂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2、檢查和完善消防報警系統、消防自動滅火系統、消防標志和消防應急照明、消防疏散和防火分區、防煙分區、消防車通道、防火卷簾、防排煙系統、應急消防廣播以及滅火器等,保證完好3、安裝監控裝備,與消防設施聯動,及早發現和排除火災隱患四、加強火源監管1、認真分析工廠能產生火源的部位,逐一採取措施加以預防2、對電線、電氣用品的選用、質量、日常管理要格外重視3、對使用明火要進行審批,尤其是電氣焊和設備檢修,建築裝修等4、檢查防雷電和防靜電設施,保證完好5、檢查生產中容易產生火花和有可燃易爆氣體的場所,是否有防火防爆措施

『捌』 工廠怎樣預防火災的發生

有幾個大方面,然後你再補充一下細節:
一、落實消防責任,加強消防管理
1、完善消防安全管理組織,確定各級責任人,制訂完善消防安全規章制度,加大消防投入,加強日常消防管理,消除消防違法行為,整改火災隱患
2、制訂消防工作計劃,開展每月一次的防火安全檢查,加強日常的防火巡查,確定重點防火部位,明確檢查內容,發現問題及時責成有關車間班組改正
二、加強消防宣傳教育培訓和演習
1、對全體員工開展一次消防知識培訓,重點培訓崗位防火技術,操作規程,滅火器和消防栓使用辦法,疏散逃生知識,消防基本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2、在全體員工中組織開展一次消防演習,練習滅火技能和組織疏散逃生的技能
三、完善技術防範措施
1、對工廠各部位、崗位的火災危險性進行一次分析,找出薄弱環節,制訂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2、檢查和完善消防報警系統、消防自動滅火系統、消防標志和消防應急照明、消防疏散和防火分區、防煙分區、消防車通道、防火卷簾、防排煙系統、應急消防廣播以及滅火器等,保證完好
3、安裝監控裝備,與消防設施聯動,及早發現和排除火災隱患
四、加強火源監管
1、認真分析工廠能產生火源的部位,逐一採取措施加以預防
2、對電線、電氣用品的選用、質量、日常管理要格外重視
3、對使用明火要進行審批,尤其是電氣焊和設備檢修,建築裝修等
4、檢查防雷電和防靜電設施,保證完好
5、檢查生產中容易產生火花和有可燃易爆氣體的場所,是否有防火防爆措施

『玖』 夏季工廠防火常識

單位消防安全培訓資料
一、通用篇
1、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於什麼時候開始實施?
答:2009年5月1日。
2、社會單位「四個能力」是指那些能力?
答:檢查消除火災隱患能力、組織撲救初起火災能力、組織人員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傳教育培訓能力。
3、一暢兩會是指什麼內容?
答:「一暢兩會」是指確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暢通,會撲救初起火災,會逃生自救。
4、社會單位防火檢查分幾級?
答:分為四級。分別由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部門負責人和員工負責完成。
5、社會單位防火檢查的頻次?
答:消防安全責任人每月、消防安全管理人每半月至少組織一次檢查,單位內設部門負責人每周至少對本部門落實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執行消防安全操作規程等情況開展一次檢查;員工每天上班前、下班後進行本崗位防火檢查,及時發現消除火災隱患。
6、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防火巡查的頻次?公眾聚集場所營業期間防火巡查的頻次?
答: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進行每日防火巡查;公眾聚集場所營業期間的防火巡查至少每兩小時一次,營業結束時應當對營業現場進行檢查,消除遺留火種。

二、消防安全責任人篇
1、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對每名員工多久進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訓?公眾聚集場所呢?
答:單位應當組織新上崗和進入新崗位的員工進行上崗前的消防安全培訓。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對每名員工應當至少每年進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訓。公眾聚集場所對員工的消防安全培訓應當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
2、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應當多久演練一次?
答: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按照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演練,並結合實際,不斷完善預案。其他單位應當結合本單位實際,參照制定相應的應急方案,至少每年組織一次演練。
3、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職責是什麼?
答:(1)貫徹執行消防法規,掌握本單位的消防安全情況;(2)批准實施年度消防工作計劃;(3)安全提供必要消防經費和組織保障;(4)確定逐級消防安全責任;(5)組織防火檢查,及時處理各類消防安全重大問題;(6)按建立專職消防隊、志願消防隊;(7)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並實施演練。
4、火災確認發生後,單位應如何開展滅火救援工作?
答:確認火災後,值班人員立即通過單位內部電話、有線無線對講系統、警鈴、廣播等方式,發出火災信號,啟動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同時撥打「119」電話向消防隊報警;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涉及的人員,立即按照預案分工,迅速展開滅火和疏散救援。發出火災信號後,單位應當於2分鍾內全面投入滅火救援工作。
三、專業消防安全管理員篇
1、怎樣撲救電氣火災?
答:首先斷決電源。在帶電的情況下,可用二氧化碳、乾粉滅火器滅火,但注意不要讓人身的任何部分接觸帶電體,並注意通風;如果斷電後與其他的撲救方法相同。
2、高層建築一旦發生火災怎麼辦?
答:(1)收到自動報警信號,在訊問屬實後,要迅速趕到失火房間利用正確滅火方法處理。如有自動滅火裝置的可啟動滅火,同時打119火警電話報警;(2)斷絕失火房間(或樓層)的分路電源,關閉通風管道和門窗,打開排煙閥門,安全疏散樓梯口和各種救生設備;(3)利用廣播或派人組織、引導建築物內的人員疏散到安全地點,防止亂跑亂逃造成傷亡;(4)滅火後,保護好火災現場,防止與火場無關的人員進入。
3、防火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答:1、控制和消除點火源,2、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3、控制生產中的工藝參數;4、限制著火爆炸的蔓延。
4、對觸電者怎樣進行急救?
答:第一步是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第二步是現場救護。
5、控制和消除火源通常採取的措施?
答:隔離、控制溫度,密封、潤滑、接地、避雷,安裝防爆燈、防爆裝置,設禁止煙火的標志。
6、怎樣撲電氣火災?
答:首先要拉下開關,切斷電源,然後用水撲救;電源未切斷時不能用水撲救,防止導電傷人,最好用干砂子撲救,有條件的可用四氯化碳,二氧化碳、乾粉滅火器撲救,在室內使用四氯化碳時,要注意通風,防止中毒。
7、如果處理家用電器或者線路起火?
答:家用電器或者線路起火:要先切斷電源,再用乾粉或氣體滅火器滅火,不可直接潑水滅火,以防觸電或電器爆炸傷人。
8、如何處理燃氣罐著火?
答:燃氣罐著火:要用浸濕的被褥、衣物等捂蓋火,並迅速關閉閥門。
9、火災自動報警的大致過程是什麼?
火災報警過程大致為:當煙、溫度、光、氣體濃度等火場參數超過某一給定閾值時,火災探測器動作,發出報警信號,該信號經過連接導線傳送至區域火災報警控制器和(或)集中火災報警控制器,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同時顯示火災發生的部位,以通知值班人員做出反應。
10、消防設施設備發生故障時的報警信號與火災信號是否有區別?
當某些消防設備及設施發生故障時例如火災探測器故障、主電源故障等,消防控制室也會接收到報警信號,此時的報警信號是故障報警信號,其發出的信號聲響與火災信號聲響是有區別的。
1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基本組成有哪些?
從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工作原理上來看,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由觸發裝置、火災報警裝置、火災警報裝置和電源等四部分組成。
12、控制中心報警系統包括哪些消防設備?
控制中心報警系統一般包括火災報警控制器、自動滅火系統的控制裝置、室內消火栓系統的控制裝置、防排煙系統及空調通風系統的控制裝置、常開防火門和防火卷簾的控制裝置、電梯回降控制裝置、火災應急廣播控制裝置、火災應急照明與疏散指示標志的控制裝置等(應根據單位實際情況)。
13、根據消防控制室的值班要求,值班室的值班人員不應少於多少人?每班連續工作時間不應超過多少小時?
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員每班不應少於2人。每班連續工作時間不應超過12小時。
14、消防控制室的兩名值班人員是否需要進行分工?
需要。一名為值機人,負責值機,進行自動消防系統的操作;另一名為傳達人,負責值班時對火災報警部位的核實和撥打火警電話、啟動應急預案等緊急情況的處置。
15、接到報警信號後,如何進行報警點的現場確認工作?
迅速通過電話或無線對講系統等通訊工具立即通知巡查人員或報警區域的樓層值班、工作人員攜帶通信工具和滅火器,迅速趕到報警點確認情況,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在控制室內做好處置火警的准備。
16、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接到反饋的火災確認信息時,兩名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應如果採取措施進行處警?
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員接到反饋的火災確認信息時,值機人立即將火災報警聯動控制開關轉入自動狀態 (處於自動狀態的除外 ),傳達人同時撥打「119」火警電話。值機人要監視系統的運行狀態,保證火災情況下建築自動消防設施的正常運行,並及時做好記錄;傳達人在報警後必須立即啟動單位內部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並報告單位負責人。

四、普通員工篇
1、發現火災,你應該如何處理?
答:員工發現火災應當立即呼救,起火部位現場員工應當於1 分鍾內展開滅火工作,並採取如下措施:
1)利用現場滅火器、消火栓等器材、設施滅火;
2)利用電話或火災報警按鈕撥打「119」電話報警、報告消防控制室或單位值班人員;
3)利用安全出口或通道引導人員疏散。
2、發生火災撥通火警電話「119」後,應向接警人員報告哪些情況?
答:應報告失火部位所在的區縣、街道、燃燒的物質,火勢大小,所威脅的物質,報警人姓名、單位、電話號碼等情況,並派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車的到來。
3、乾粉滅火器如何檢查?如何使用?
答:檢查指針是否在綠區(正常壓力區),滅火器外觀、配件是否完好,位置是否正確。滅火器使用時要拔出插銷,要保持直立狀態,有軟管的要握住軟管,按下壓把,從上風或側上風的方向對准火焰的根部實施滅火。

『拾』 工廠車間怎麼有效的防火防爆呢

工廠裡面,有效防火就安裝可燃氣體報警器Anr;有效防爆就安裝車間防爆粉塵檢測儀AGA6050

閱讀全文

與工廠防爆知識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河南省民生實事培訓方案 瀏覽:721
電子商務物流構成要素包括哪些 瀏覽:274
網路營銷期末考試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瀏覽:913
節日銀行營銷方案 瀏覽:721
中醫理療養生會館策劃方案 瀏覽:137
舞蹈培訓開業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54
4s店全員營銷方案ppt 瀏覽:935
市場營銷和哲學有什麼聯系 瀏覽:137
電子商務運行環境 瀏覽:525
生日蛋糕升級推廣方案 瀏覽:421
零售連鎖葯店新員工培訓方案 瀏覽:193
廈門市知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40
電子商務技能大賽培訓計劃 瀏覽:95
沙龍培訓方案 瀏覽:773
工會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787
茅台酒營銷方案 瀏覽:184
傢具銷售促銷策劃方案 瀏覽:429
有促銷活動場景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42
房地產公司2014年度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1
醫葯市場營銷實務課件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