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培訓機構去哪裡投訴
法律分析:1.投訴私立教育培訓機構可向當地的民政局和教育局投訴。2. 投訴官方的教育培訓機構可向當地的人社局或教育局相關部門投訴。3. 無論哪類教育機構有違法行為,都可以通過「315「消費者之聲」平台,進行舉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⑵ 要投訴培訓機構在哪裡投訴
法律分析:投訴私立教育培訓機構可向當地的民政局和教育局投訴。投訴官方的教育培訓機構可向當地的人社局或教育局相關部門投訴。無論哪類教育機構有違法行為,都可以通過「315「消費者之聲」平台,進行舉報。通過司法途徑,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第二條 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活動,適用本法。本法未作規定的,依照教育法和其他有關教育法律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第三十七條 民辦學校存續期間,所有資產由民辦學校依法管理和使用,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佔。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向民辦教育機構收取任何費用。
⑶ 如何投訴培訓機構欺詐消費者
法律分析:如培訓機構存在欺詐行為的,消費者可以直接向當地的消費者協會或工商部門投訴,有關部門收到當事人的投訴後,會在七個工作日內予以處理並告知消費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五 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六條 消費者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的,該部門應當自收到投訴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予以處理並告知消費者。
⑷ 如何投訴培訓機構
摘要 「12315」是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電話和全國互聯網平台。撥通12315電話後,如需投訴或舉報,請按工作人員的提示回答問題,如實說出投訴的事實、理由及投訴請求,並說出自己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或其他聯系方式和被申訴方的名稱、地址、電話。
⑸ 培訓機構哪裡可以投訴
法律分析:投訴培訓機構應當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或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⑹ 培訓機構投訴找哪個部門
法律分析:投訴培訓機構應當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⑺ 投訴培訓機構找哪個部門,怎麼走程序
法律分析:1、投訴私立教育培訓機構可向當地的民政局和教育局投訴。2、投訴官方的教育培訓機構可向當地的人社局或教育局相關部門投訴。3、通過司法途徑,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十一條 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第三十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部門應當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採取措施,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有關行政部門應當聽取消費者和消費者協會等組織對經營者交易行為、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意見,及時調查處理。
⑻ 怎麼舉報補課機構
法律分析:校外培訓機構是縣域管理,所以可以向當地教育局舉報。舉報的內容要明確,比如無證辦學、虛假宣傳、辦學條件不達標、收費未公示、教師無教師資格證、在職教師有償補課之類,基本這些屬於教育部門監管的內容。投訴點應當明確。比如收費,關鍵是收費標準是否公示(就像你去飯店吃飯,菜單上必須附有價格,而不是吃完再告訴你多少錢),而不是收費多少,未公示屬於違規,已公示的話收多少都沒問題。再比如「說了很多不實消息」這種,除非是合同上的書面承諾,否則別說舉報,就算你告到法院也告不贏,因為舉證責任歸原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一百三十條 本法中下列用語的含義:(一)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單位,是指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校外培訓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兒童福利機構等未成年人安置、救助機構;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早期教育服務機構;校外託管、臨時看護機構;家政服務機構;為未成年人提供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其他對未成年人負有教育、培訓、監護、救助、看護、醫療等職責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二)學校,是指普通中小學、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專門學校。(三)學生欺凌,是指發生在學生之間,一方蓄意或者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路等手段實施欺壓、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傷害、財產損失或者精神損害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