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學生辦班1對1教老人用智能手機,這樣的活動有什麼意義呢
一些大學生組建了老年人智能手機培訓班,對老人進行一對一的服務,為了幫助老人更好地記住操作流程,他們還貼心地製作了紙質教程,學生的這項活動還是非常有意義的,隨著社會的進步,手機已經進入了家家戶戶,對於成年人來說,基本上都是一人一部手機,手機的到來,確實給我們生活地方方面面都帶來了很多便利,很多老人也開始學著用智能手機。
我們看到現在很多公交、地鐵等都是掃碼支付,如果老人學會了以後,就可以不用拿那麼多地卡了,只要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另外,在超市或者一些店鋪也都是掃碼支付,如果老人能夠學會這些操作,也能夠給他們省去很多的麻煩,出去購物,再也不用拿太多的現金,也不害怕錢一不小心會讓自己給弄掉了等等。
㈡ 南京為幫助老人融入時代,專門開設了智能手機培訓課!你認為值得推廣嗎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我們也進入到了信息化的時代。信息化的發展不僅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也讓人們感受到了這個世界的多姿多彩。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卻無法很好的融入到這個時代裡面來。為此,南京也幫助這些老人,設置了一些智能手機的培訓課程。小編認為這項服務還是特別貼心的,也特別值得推廣。
雖然智能手機的普及非常的好,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還是缺乏一些生活常識的。希望可以多教老人一些防詐騙的技術,這樣當老人遇到詐騙時也會及時的辨別,這樣可以減少財產的損失。每個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希望人們可以多給老年人一些關心和幫助。這樣才可以讓他們更好的融入到這個社會,也不會讓他們感覺到孤單和無助。
㈢ 大學生辦班一對一教老年人用手機,此舉有何積極意義
一、大學生辦班一對一教老年人用手機情況介紹
四川外國語大學的大學生們組建了老年人智能手機培訓班,66名志願者一對一教老人使用手機。為幫助老年人更好地記住操作流程,他們還貼心地製作了紙質教程。老人對課程非常滿意,還認真做了筆記。不少網友紛紛留言想要教程。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就應該學有所用,為社會做貢獻。這些孩子們做到了,他們用自己實際行動點燃了那盞溫暖燈,溫暖了老年人心靈。老年人在他們幫助下,很快就學會了一些日常功能,當他們在超市能夠用微信掃碼時候,他們開心的像個孩子。
總之,大學生一對一教授老年人學習手機這一行為是一個非常貼近實際,非常受老年熱歡迎行為。
㈣ 南京開設500個培訓點教老人用手機,這些培訓點有什麼意義
最近,南京在全市500個社區設置了培訓點,專門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機,除了教授一些智能手機的基礎使用方法,還有教他們如何申請蘇康碼與網上預約掛號等實用功能,網友們紛紛在新聞下點贊留言:“這一行動好暖”“還需要志願者嗎,我也要去”“這個做法不錯,應該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等。那麼,設置這些培訓點有什麼意義呢?
㈤ 大學生辦班教老人用智能手機,老人智能手機培訓班該不該加大力度普及
我覺得應該普及,很多老年人因為使用智能機不熟悉被詐騙分子盯上,然後誘惑老人給自己轉賬。隨著科技水平發達,使用智能手機也能給老人帶來許多方便,如果因為不會使用智能機錯過與親人視頻通話的機會,那就太可惜了。如果真的開培訓班,首先收費不能太貴,要誠心教導老人,就像學校老師對待學生一樣,另外要保障老人的安全。
三、有哪些功能可以教給老人,使用智能手機要注意什麼問題?
我覺得老人使用智能手機主要是想要和家人聯系,所以要教老人視頻通話、接電話、微信發語音,另外也可以教老人使用微信付款,付款功能熟悉了就不會被陌生人欺騙。不要讓老人長時間使用手機,容易引起眼睛疲憊,長期低頭還可能會頭暈,老人的手機屏幕亮度不要調的過高。
㈥ 哪個大學的大學生辦班1對1教老人用智能手機
近日,四川外國語大學的大學生們組建了老年人智能手機培訓班,66名志願者一對一教老人使用手機。有學生表示老年人的接受能力還是比較快的,只要耐心一點教都能學會。
老人毛維玉表示:「沒有學會手機的時候,聯系不上孩子,要等他們打電話回來,也不會用手機付款,所有事情都不會。現在這些同學來給我們上課,讓我們這些老年人跟上了時代,不讓我們掉隊。」
延伸閱讀——滴滴在上海等15城市發起「全國智慧助老公益行動」
5月20日,「全國智慧助老公益行動」拉開帷幕,滴滴將在包括上海在內的全國15個城市招募、培訓兩萬名老年志願者,通過「傳幫帶」的方式,幫助至少20萬名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
啟動儀式結束後,滴滴組織志願者圍繞智慧出行、智慧就醫等高頻場景,通過手把手操作、面對面交流,為老年人耐心講授智能手機的操作知識。
「智慧助老公益行動」是首個全國性的智慧助老活動,活動旨在解決老年人在智能應用技術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讓老年人更好地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
以上內容參考上游新聞-大學生辦班1對1教老人用智能手機 還貼心製作紙質課本
㈦ 四川大學生們組建了老年人智能手機培訓班,此舉給老年人提供了哪些便利
如今,手機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樣電子設備了,我們可以使用手機聯系身邊的人,或是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享受網路帶來的各種便利。相比年輕人能夠很快接受新鮮事物,很多中老年人在面對手機這種電子產品時,總是感覺有心無力。這樣的新潮事物讓很多老年人無法很快接受,以至於很多老年人到現在使用手機仍然只是用來接打電話。
這樣特別的培訓班,無疑是非常貼心的,也會讓很多老年人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學會智能手機的操作方法,能讓老人在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便利和快捷,讓他們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和強大。在時代進步、科技發展的今天,人們也會向身邊需要幫助的人伸出雙手,讓他們能夠跟隨時代的步伐,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
㈧ 寧波設271個教學點教老人用智能機,老人能養成用智能機的習慣嗎
老人當然也能夠養成使用智能手機的習慣了,准確的說,其實很多老人都想要使用智能手機,他們也想要跟隨潮流,但是因為條件不允許,沒有人教他們,所以老人總是沒有辦法使用智能手機。寧波開展了一場有關於智能手機的培訓,眾多老人們聽得非常認真,而且還積極的交流。
老人也想學會用手機支付買東西,也想要出門掃二維碼,只不過他們沒有人去教,子女在外面工作非常辛苦,經常不在家,老人即便是想學也沒有人去問,如今有了這樣一個培訓機構,相信很多老人都能夠學會使用智能手機。
㈨ 教老年人用智能手機的目的是什麼
教老年人用智能手機的目的是為了豐富他們的生活,不讓他們和社會脫節。
在生活中,不少老人在電子產品面前遭遇了束手無策的困境,例如:不會網路購物,不會手機預約看病,不知道如何線上發紅包,等等。當老年人成為數字時代的邊緣群體,不僅給他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也不利於激發社會活力。開設智能手機培訓課的初衷就是消弭「數字鴻溝」,讓這些與互聯網時代脫節的老人重新與時代接軌。
互聯網不僅會改變老年人的消費行為,也會為他們搭建社會互動、社會融入的社交平台。老年人也渴望從朋友圈的照片和文字中發現和捕捉子女和孫輩的近況,他們也盼望和老同學、老朋友、老同事、老鄉說說家長里短,他們也期望在互聯網上展示「真我的風采」。擁抱數字時代不僅會改變老年人的生活方式,還會影響他們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模式。
大學生辦班1對1教老人用智能手機:
近日消息,四川外國語大學的大學生們組建了老年人智能手機培訓班,66名志願者一對一教老人使用手機。為幫助老年人更好地記住操作流程,他們還貼心地製作了紙質教程。老人對課程非常滿意,還認真做了筆記。
以上內容參考 新華網客戶端-教老年人用智能手機也是一種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