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縣殘聯的單位是干什麼的!殘聯主要在單位是做什麼
縣殘聯的主要職責和任務是: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有關殘疾人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指導全縣開展殘疾人工作,發展殘疾人事業;聽取殘疾人意見,反映殘疾人需求,代表殘疾人利益,維護殘疾人權益,為殘疾人服務;團結教育殘疾人遵紀守法,樂觀進取,自尊、自信、自強、自立;弘揚人道主義,宣傳殘疾人事業,動員社會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開展殘疾人康復、教育、勞動就業、扶貧、文體活動、用品用具供應、殘疾預防;承擔縣政府、殘工委日常工作和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具體工作領域:
主要包括殘疾人康復、教育、勞動就業、扶貧、社會保障、文化體育、環境建設、社區殘疾人工作、組織建設、法制建設等。
⑴康復主要工作包括:完善社會化的康復服務體系,以社區和家庭為重點,廣泛利用社區資源,開展各類殘疾人康復訓練;針對殘疾人的迫切需要,實施重點康復工程,開展白內障復明手術,為低視力殘疾者配用助視器、肢體殘疾矯治手術、聾兒聽力語言訓練等;提供殘疾人特殊用品和輔助用具,幫助殘疾人補償功能,增強能力;廣泛宣傳、普及殘疾預防知識,提高公眾的科學和安全意識。
⑵教育主要工作包括:將殘疾兒童少年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對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人實施普通教育,對不具備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人實施特殊教育;開展殘疾人職業培訓和教育,採取減免有關費用、提供助學金、動員社會力量等多種形式,資助貧困殘疾學生。
⑶勞動就業主要工作包括:依法推進殘疾人按比例就業,扶持殘疾人個體就業和自願組織起來就業,做好社會福利企業集中就業工作,扶持農村殘疾人參加生產勞動;健全和完善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為殘疾人就業提供全面服務;做好《殘疾人證》發放、管理工作;依法收繳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並加強管理和使用。
⑷扶貧主要工作包括:將殘疾人扶貧納入政府扶貧計劃;開展殘疾人專項扶貧;推行小額信貸等各種行之有效的扶貧方式;動員社會力量開展幫、包、帶、扶。
⑸社會保障主要工作包括:將殘疾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范疇,保障殘疾人的基本生活;通過專項社會保障措施和各種社會救助活動,對殘疾人給予特別扶助。
⑹文化體育主要工作包括:社會公眾文化場所對殘疾人開放,為殘疾人提供文化服務;開展形式多樣、健康有益的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發展殘疾人特殊藝術和競技體育,增進殘疾人與社會的理解和溝通。
⑺法制建設主要工作包括:建立和完善殘疾人事業法律法規體系,各級政府普遍制定扶助殘疾人的規定;開展執法服務和法律援助,切實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⑻組織建設主要內容包括:加強各級殘疾人組織建設,履行「代表、服務、管理」職能;專門協會積極開展活動;開展殘疾人自強活動,動員社會力量開展志願者助殘。
⑼社區殘疾人工作主要內容包括:將殘疾人工作納入社區建設之中;充分利用社區資源,為殘疾人提供康復、教育、就業、文化生活、無障礙環境、權益保障等服務。
⑽環境建設主要內容包括:大力弘揚人道主義,宣傳現代文明社會的殘疾人觀和殘疾人事業,倡導和諧友愛、團結互助的良好社會風尚,培育有利於殘疾人事業發展的輿論環境,促進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貫徹實施無障礙設計規范,推行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方便殘疾人出行和使用公共設施;通過為影視劇等加配字幕,增加盲人有聲讀物或場所等措施,發展信息和交流無障礙,為殘疾人獲取信息和與社會其它成員交流提供便利。
㈡ 殘疾人聯合會是干什麼的
中國殘聯是經國務院批准和國家法律確認的將殘疾人自身代表組織、社會福利團體和事業管理機構融為一體的殘疾人事業團體,具有「代表、服務、管理」職能:代表殘疾人共同利益,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開展各項業務和活動,直接為殘疾人服務;承擔政府委託的部分行政職能,發展和管理殘疾人事業。中國殘聯由國務院領導同志聯系,業務上接受國務院有關部門對口指導,在國家計劃中單列戶頭,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業務關系。
中國殘聯實行全國代表大會制度,設置主席團、執行理事會等機構。下設有中國盲人協會、中國聾人協會、中國肢殘人協會和中國智力殘疾人及親友協會、中國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等5個協會組織。省、市、縣均成立了中國殘聯的地方組織。街道、鄉鎮和殘疾人比較集中的企業、事業單位以及社區、村建立了殘疾人基層群眾組織,受當地殘聯的業務指導。國務院及地方各級政府建立了殘疾人工作委員會,協調解決殘疾人工作的重大問題。中國殘聯機關內設11個部廳室,有16個直屬單位。
中國殘聯機關內設11個部門:
(一)辦公廳(國務院殘疾人工作委員會秘書處)
綜合協調機關重要政務、事務;負責會級工作會議的組織安排及議定事項的督辦;負責信息、統計、文秘、檔案、機要、保密、保衛和機關行政事務等工作。承擔國務院殘疾人工作協調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二)研究室
調查研究殘疾人問題及與殘疾人利益密切相關的經濟、政治、社會問題,研究殘疾人事業發展的理論、政策,提供決策依據和建議;負責起草黨組和理事會重要文件;承擔中國殘聯評議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三)維權部
協助有關部門研究擬定有關維護殘疾人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的法律、法規草案,配合有關方面對法律、法規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督導;協助處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有關殘疾人的議案、提案;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法律工作人員的培訓和普法宣傳工作,為殘疾人提供法律援助和服務;負責殘疾人的來信來訪工作,負責無障礙設施建設的推進工作。
(四)組織聯絡部
負責殘疾人組織自身建設;協助地方黨委管理省、自治區、直轄市殘聯領導班子;組織制定並實施殘疾人工作者培訓計劃;調查殘疾人狀況,管理和發放殘疾人證;聯絡、教育、培養、表彰殘疾人;指導基層和社區殘疾人工作,組織志願者助殘活動;指導基層殘聯綜合服務設施建設;承擔各類殘疾人專門協會的日常工作。�
(五)康復部
組織制定和實施殘疾人康復工作計劃;指導和協調殘疾人康復機構的業務工作;指導殘疾人用品開發、供應、服務;推廣高新科技成果在康復領域的應用;開展殘疾預防輔導工作;指導殘疾人康復協會工作,開展學術交流;組織康復人才培訓。
(六)教育就業部
協助有關部門組織制定和實施殘疾人教育工作計劃;促進殘疾人教育,開展殘疾人職業培訓;負責盲文、手語的研究與推廣。協助有關部門制定殘疾人勞動就業工作計劃,指導殘疾人組織興辦殘疾人福利企業,組織實施殘疾人按比例就業;負責殘疾人勞動服務網路的建設與工作。組織實施殘疾人專項扶貧;協助有關部門開展殘疾人社會保障工作。
(七)宣傳文化部
組織制定並實施殘疾人事業的宣傳和文體工作計劃,宣傳國家發展殘疾人事業的方針、政策;負責為殘疾人提供特需讀物和精神文化產品,推動殘疾人信息交流無障礙的協調工作;開展殘疾人文化、藝術活動;管理和發展殘疾人體育;指導中國殘聯主辦、主管的報刊、出版、文化、體育機構的業務工作。
(八)體育部
研究擬定殘疾人體育工作的政策法規和發展規劃並監督實施;指導並開展殘疾人群眾性體育活動,協助配合有關部和單位承辦重大國際殘疾人體育賽事;指導中國殘聯主辦、主管的體育機構的業務工作。
(九)國際聯絡部
組織協調殘疾人事業的國際交流;開發和管理國際合作項目;開展對外宣傳;辦理日常涉外事務。組織開展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殘疾人工作的合作與交流。指導地方殘聯外事工作。
(十)計劃財務部
編制資金計劃,管理事業經費、基建投資、物資配置和機關行政經費;負責殘疾人事業的科技工作;開發、管理殘疾人福利基金;承擔殘聯系統內部審計,指導地方殘聯經費預算、基本建設和基金工作。
(十一)人事部
管理機關和直屬單位的機構設置、編制、人事和勞動工資;負責對中國殘聯直接管理的全國性殘疾人社會團體進行監督管理;指導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和聘任工作;開展職工培訓。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機關黨委的辦事機構設在人事部。
㈢ 哈爾濱市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在哪啊
市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中心(以下簡稱職培中心),經過前期籌備現已具備為殘疾人進行職業技能培訓的能力。為使我市殘疾人充分享受到職培中心提供的系統化、正規化的職業培訓和學歷教育,切實提高殘疾人的綜合素質及就業能力,經市殘聯研究決定,從4月份開始,職培中心正式對外開辦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班,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職業技能培訓
1、開設班次(專業):開設保健按摩(初、中級班)、計算機應用基礎、盲人電腦、手語、通訊終端維修、乾洗技術、手工編織、英語基礎知識、服裝定製等19門培訓課程(具體事宜詳見附件一)。
2、收費標准:職培中心免收殘疾人培訓費,但食宿費自理,標准為:早餐2元、中餐5元、晚餐3元,住宿每天30元。
3、招生條件:生活能夠自理、無傳染性疾病的殘疾人(各班次對殘疾類別的要求詳見附件一)。
二、高等學歷教育
2006年我會與東北財經大學網路教育學院繼續合作,面向殘疾人免費開辦海燕班,招生報名工作也同時展開。
1、開設專業:電子商務、法學。
2、學制:高中起點本科5年、高中起點專科 3年、專科起點本科 3年。
3、招生人數:20名。如報名人數超過20名,由東北財經大學安排入學測試,取成績最好的20名考生作為本期學員。入學測試時間及方式另行通知。
4、招生條件:身體條件能夠完成3-5年學習、家中備有電腦並可寬頻上網的殘疾人。
5、教學管理:由東北財經大學大連學習中心負責日常教學管理,學員學習均在網路上進行,與全國非全日制學生管理方法相同。
三、幾點要求:
1、各區市縣殘聯要高度重視殘疾人職業培訓工作,切實加強領導,並給予必要的保障。
2、職業技能培訓班每人在同一時間段內限報一個班次,海燕班可兼報。培訓班在培訓殘疾人的同時也招收部分健全人,培訓費用見附件一。
3、各區市縣殘聯根據培訓計劃,認真組織好轄區內有培訓需求的殘疾人參加培訓,填寫《殘疾人培訓需求統計表》後,於4月15日前以Excel電子版的形式上報職培中心。
聯 系 人:李雅傑
聯系電話:86865699—7110、7112
郵箱地址:dlpei@sohu.com
㈣ 殘聯屬於哪個部門
1、殘聯是個獨立的民間團體,跟婦聯一樣,不屬於哪個局。
2、區縣以上各級政府都有殘疾人工作協調委員會,簡稱殘工委,政府的主管副職任殘工委主任,民政局、教委、工商、稅務、衛生等局的副職任副主任,殘工委的辦事機構設在殘聯。
一、殘疾人聯合會
1、殘疾人聯合會的主要職責是調查殘疾人的狀況,統計殘疾人的數據,分析殘疾人成因,為殘疾人開展康復、預防等方面的技術服務。
2、在優生、上學、生產、生活、徵婚、康復、預防等方面開展活動,切實改善殘疾人生產、生活狀況。
3、中文名:殘疾人聯合會
4、性質:聯合會
5、成立時間:2008年11月12日
6、名譽主席:鄧朴方
7、主席:張海迪
㈤ 殘疾人如何參加電腦培訓班
摘要 您好很榮幸為您解答對於您上面的那個問題凡是本市戶籍,持有第二代《殘疾人證》,年齡男16-59歲、女16-54歲,殘疾類別為肢體、視力、聽力、語言,無傳染性疾病,智力正常、無精神殘疾,生活能夠自理,有培訓需求,且符合所報培訓項目具體條件的殘疾人均可參加。其中盲人初級、中級、高級保健按摩師及盲人電腦培訓僅限於視力殘疾人。培訓內容包括盲人電腦、盲人按摩(初、中、高級)、手機維修、家電維修、縫紉與製作、聾人刺綉、美甲、雕塑、手語、農村實用技術等項目,主要以職業技能培訓、種養殖業實用技術培訓、創業培訓為主。有培訓需求的殘疾人可向村(社區)殘協提出申請,鄉鎮(街道)以及縣(市、區)殘聯審核上報,最後由市殘聯按年度培訓計劃組織殘疾人進行職業技能培訓。
㈥ 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項目有哪些
適合殘疾人特點的職業技能培訓:
1、中式烹調師:學習烹調基礎理論以及烹調操作技術,常用烹飪原料及其加工方法,烹調工具及設備、火候的掌握、油溫的識別等,以及廚房衛生與安全知識;運用刀工操作以及燜燒類、爆炒類等菜餚的製作方法。。
2、中式面點師:了解糕點原料及糕點生產的基本知識,包括饅頭、花捲、各種糕點、饅頭、餃子等中國糕點生產。
3、西式面點師:西點的基礎知識和製作,主要以各式麵包、蛋糕為主。
4、服裝製版師:了解服裝號型及面料的特點與應用,學習和掌握人體結構與服裝制圖的關系,以1:1打板方法為主,學習服裝結構變化的剪裁技術。
5、創業培訓:適合殘疾人特點,有助於殘疾人自身創業的培訓項目,如互聯網+、咖啡師、按摩師、小吃美食等。
(6)縣區殘聯培訓計劃擴展閱讀:
針對殘疾人的職業培訓:
根據中國殘聯辦公廳2016年5月份發布的關於實施《殘疾人職業技能提升計劃(2016-2020年)》的通知,可以看到職業技能培訓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就業技能培訓
對殘疾人中新成長勞動力和城鎮登記失業人員開展專項技能或初級技能培訓。以就業為導向,依託技工院校、職業院校、企業培訓機構、就業培訓中心、民辦職業培訓機構等教育培訓機構開展培訓,強化實際操作技能訓練和職業素質培養,使培訓對象達到上崗要求或掌握初級以上職業技能,著力提高培訓後的就業率。重點加強適合殘疾人特點的職業培訓,扶持一批民間工藝和民族傳統文化技藝傳承人。
2、崗位技能提升培訓
對用人單位在崗殘疾職工開展提高技能水平的培訓。由用人單位依託所屬培訓機構或其他各類培訓機構,根據行業特點和崗位技能需求,結合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對職工技能水平的要求,對新錄用殘疾職工開展崗前培訓或學徒培訓,對已在崗殘疾職工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或高技能人才培訓。
3、創業培訓
對有創業意願並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殘疾人開展提高創業能力的培訓。依託培訓機構,結合當地產業發展和創業項目,根據培訓對象特點和需求組織開展創業培訓。重點開展創業意識教育、創業項目指導和企業經營管理培訓,提高培訓對象的創業能力。
㈦ 天津市殘疾人聯合會的內設機構
1.辦公室(天津市人民政府殘疾人工作協調委員會辦公室)
對殘疾人事業的發展進行綜合研究,提供決策依據和建議;組織起草有關規劃和重要文件;綜合協調相關重要政務、事務;負責市殘聯會議的組織安排及議案事項的督辦;負責信息、統計、文秘、檔案、機要、保密、保衛、財務、審計及行政工作;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承擔天津市人民政府殘疾人工作協調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2.人事室(機關黨委)
管理機關和直屬單位的機構設置、編制、人事、勞動工資;負責專業技術幹部的管理和專業技術職務的評審;負責對天津殘聯直接管理的社會團體進行監督管理;組織協調殘疾人事業的國際交流;辦理日常涉外事務。辦理出國政審、護照、登記手續;管理離退休幹部;承擔黨組的日常工作。
機關黨委負責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的黨群工作。辦事機構設在人事室。紀檢組辦事機構設在人事室。
3.維權部
調查研究殘疾人問題及殘疾人利益密切相關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問題,協調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有關維護殘疾人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的法律、法規、規章,配合有關方面對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督導;協助處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有關殘疾人的議案、提案;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法律工作人員的培訓和普法宣傳工作,為殘疾人提供法律援助和服務;負責殘疾人的來信來訪工作;負責無障礙設施建設的推進工作。主辦《天津殘聯》。
4.組織聯絡部
負責殘疾人組織自身建設;協助區、縣黨委管理區、縣殘聯領導班子;組織制定並實施殘疾人工作者培訓計劃;調查殘疾人狀況,管理和發放殘疾人證;聯絡、教育、培養、表彰殘疾人;指導基層和社區殘疾人工作,組織志願者助殘活動;指導基層殘聯綜合服務設施建設;負責評議委員會的組織協調工作;承擔各類殘疾人專門協會的日常工作。
5.康復部
組織制定和實施殘疾人康復工作計劃,指導和協調殘疾人康復機構的業務工作;指導殘疾人用品用具的開發、供應、服務工作;開展殘疾預防工作;開展學術交流,培訓康復人才;推廣高新科技在康復領域的應用;承擔市殘疾人康復工作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6.教育就業部
組織制定和實施殘疾人教育培訓工作計劃;促進和指導殘疾人各類教育和職業培訓;負責盲文、手語的研究和推廣普及;制定殘疾人勞動就業工作計劃,指導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和盲人按摩與盲人輔導工作;組織實施殘疾人分散按比例就業;組織實施殘疾人勞動服務網路的建設等工作;組織實施殘疾人專項扶貧解困工作;協助開展殘疾人社會保障工作。
承擔天津市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7.宣傳文體部
組織制定並實施殘疾人事業的宣傳和文體工作計劃,宣傳國家發展殘疾人事業的方針、政策;協助有關部門為殘疾人提供特需讀物和精神文化產品,推動殘疾人信息交流的無障礙;組織開展殘疾人文化、藝術活動,管理和發展殘疾人體育;指導殘疾人文化、體育機構的業務工作;承擔市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殘疾人體育協會、殘疾人文化藝術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8.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辦公室
承擔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的日常工作;開展殘疾人事業的捐贈及相關活動;負責基金的募集、管理、增值和使用;聯系區、縣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工作;負責基金會理事會議的組織等各項工作;承擔中日慈善協會的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