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員工消防安全培訓要做什麼
一、培訓內容:法律法規、管理制度學習
培訓目的及要求:學習《消防法》、熟知消防工作的方針、原則、任務 、明確單位消防工作規定。消防安全是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是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單位是社會的基本單元,是消防安全管理的核心主體。
二、培訓內容:消防工作的性質
消防工作實踐證明,建立多種形式消防力量,是由我國國情決定的,是發展和保障民生的重要基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義務消防隊由企業單位行政、保衛、安全組織領導。義務消防隊是單位治安消防工作、預防火災、自防自救的重要力量。
三、培訓內容:消防基本知識
燃燒是可燃物與氧化劑作用發生的放熱反應,通常伴有火焰、發光和發煙的現象。
燃燒的三要素:即燃燒必須同時具備的三個條件:可燃物 ;助然物 ;著火源。
常見的著火源: 明火 ;電火花 ;撞擊或摩擦產生的火花;高熱物質和高溫表面 ;雷擊 ;自燃。
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五氧化磷、二氧化硫、氯化氫等有害氣體和粉塵。
四、培訓內容:消防設施、器材的使用
滅火器是一種常用的消防器材,具有輕便靈活滅火速度快等特點,主要撲救各類物質的初起火災。由於初起火災范圍小、火勢弱是火災撲救的最有利時機,所以正確使用滅火器撲救及時可將火災消滅在萌芽狀態,避免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和可能的人員傷亡。
五、培訓內容:火警處置程序
消防值班室接到報警信號後,指派消防巡查人員攜帶對講機、插孔電話機到現場確認火情;根據火場反饋的情況,應用對講機或手動控制按鈕向中控室反饋火警信息,並調配消防器材、組織人員立即到現場及時撲救;
同時中控室值班人員接警後立即啟動消防系統設備,啟用消防廣播組織疏散;啟動部門消防應急預案,撥打119報警;火警處理完畢後,做好火警信息記錄,恢復消防設備的備警運行狀態,以預防下一次火災出現;如果發現火警誤報,查以報警原因,採取相應措施並做好記錄。
六、培訓內容:火災撲救方法
隔離法:就是將火源處或其周圍的可燃物隔離或移走,燃燒就會因失去可燃物而停止。
窒息法:就是阻止空氣進燃燒區或用不燃氣體沖淡空氣,使燃燒物得不到足夠的氧氣而熄滅。
冷卻法:就是將滅火劑直接噴灑在燃燒物上,以降低燃燒物的溫度於其燃點之下使燃燒停止;或將滅火劑噴灑在火源附近可燃物上以避免蔓延。
抑製法:就是使滅火劑叄與到燃燒反應歷程中去,使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游離基消失,使燃燒停止。
七、培訓內容:撲救火災的處置程序和措施
初起火警處置程序:一旦發現起火應冷靜,在查看火情的同時及時報警;根據了解的情況和起火原因,採取切斷電源、疏散人員等措施;人員密集場所先呼救、疏散人員;利用現場消防器材積極及時撲救。
撲救火災採取的措施:堵截火勢防止蔓延;快攻施救控制火勢;通氣排煙減少損失;隔離分隔將火撲滅。
八、培訓內容:緊急疏散與逃生
值班人員接警後立即啟動消防廣播組織疏散, 正確通報,組織人員疏導,防止人群混亂;按照火災應急預案中制定的疏散方案組織疏散,注意自我保護,通過煙霧區應採取低頭彎腰姿勢;嚴格服從組織指揮,控制人員情緒,阻止人員返回火場,做好眼睛和呼吸道的防護;
九、培訓內容:滅火技能培訓
現場操作使用各種消防器材,掌握撲救火災的原則要領,熟知撲火災的程序和應採取的措施;熟知本辦公場所、本單位各類消防設施、器材包括滅火器、室內消火栓、水帶的放置位置;根據辦公場所的特點,防火重點區域模擬災情,熟知火災報警和接警處置程序;組織應急疏散演練,熟悉本單位疏散與逃生路線。
㈡ 給員工需要培訓哪些消防安全知識
員工消防安全培訓應包括主要內容:
1、公司周圍及內部環境的了解。
2、消防理論知識培訓。
3、消防技能培訓。
4、滅火、走火演練培訓。
5、火險處理程序。
㈢ 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內容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
1.消除火災隱患能力
2.撲救初期火版災能力
3.組織引導疏散逃生能權力
4.消防安全知識宣傳教育能力
六、初期火災現場處置程序:
1.撥打:「119」
2.組織人員疏散。
3.火場警惕。
4.初期火災撲救
5.協助消防滅火
七、消防安全:「五懂」:
1「懂」消防安全法律法規,
2「懂」本單位,本崗位火災危險性,
3「懂」消防安全職責,制度,操作規程,預防火災措施,
4「懂滅火和應急疏散及火災撲救,
5「懂」火場逃生方法
㈣ 關於消防知識與培訓
一、燃燒的基礎知識:
燃燒,俗稱著火,是指可燃物與氧或氧化劑作用下發生的釋放熱量的化學反應,通常伴有火焰和發煙的現象。在時間或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叫火災。
任何物質發生燃燒都有一個由未燃狀態轉向燃燒狀態的過程,這個過程的發生必備三個條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著火源,並且三者要相互作用。
1.可燃物:凡是能與空氣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劑起化學反應的物質稱為可燃物。
2.助燃物:凡是能幫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燒的物質,即能與可燃物發生氧化反應的物質稱為助燃物3著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與助燃物發生燃燒反應的能量來源稱作著火源。
二、燃燒的類型與火災形成的條件:
1、燃燒的類型可分為閃燃、著火、自燃、爆炸等幾種。
2、火災形成的條件:必須要有著火源、可燃物、助燃物缺一不可。
3、預防火災的基本措施:
三、預防火災就是要消除產生燃燒的條件
1、控制可燃物
2、隔助燃物
3、消除著火源等措施破壞產生燃燒的條件。
除了從物質上、客觀環境上做好防火工作外,強化人們的防火防災的主觀意識更為重要。只有讓人們懂得了怎樣防火並重視防火,才能自覺遵守各項防火規章制度,杜絕火源,採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消除產生火災的條件。
消防安全常識培訓內容
四、火災有哪幾種類型,各類火災怎樣選用滅火器具
凡失去控制,對財產和人身造成損害的燃燒現象,叫火災。按燃燒的性質劃分,火災有五種類型,各類火災所適用的滅火器如下:
A類,指含有碳固體火災。可選用清水滅火器,泡沫滅火器,磷酸銨乾粉滅火器(ABC乾粉滅火器)。
B類,指可燃液體火災。可選用乾粉滅火器(ABC乾粉滅火器),氧化碳滅火器,泡沫滅火器只適用於油類火災,而不適用於極性溶劑火災。
C類,指可燃氣體火災。可選用乾粉滅火器(ABC乾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
㈤ 保安消防培訓的具體內容
員工消防安全培訓包含火災基本知識、滅火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火警電話及報警方內法、火場逃容生與自救、消防設施與設備、初起火災的特點及撲救方法和消防安全標志等方面。
需要針對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消防安全問題進行分析講解,針對操作不當的地方,適時給予講解、糾正。以增強參訓人員處理和控制初起火災的能力,提高他們的消防安全意識。
還應對政府職能部門的消防職責進行詳細說明,強調法律賦予公務人員的消防工作職責和任務,結合行業部門落實行業主管機構消防安全職責,落實各級政府領導責任,行業監管責任,社會單位主體責任的基本要求。
㈥ 單位消防培訓內容
一、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二條規定: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原則,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建立健全社會化的消防工作網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五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維護消防安全、保護消防設施、預防火災、報告火警的義務。任何單位和成年人都有參加有組織的滅火工作的義務。
二、崗前培訓
(一)消防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十六條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
(一)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制定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二)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配置消防設施、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並定期組織檢驗、維修,確保完好有效;
(三)對建築消防設施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測,確保完好有效,檢測記錄應當完整准確,存檔備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暢通,保證防火防煙分區、防火間距符合消防技術標准;
(五)組織防火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六)組織進行有針對性的消防演練;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職責。
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
(二)加強消防管理的重要性,簡單的滅火器材及使用方法
1、由於重點單位內部人員高度密集,裝修標准日益提高,加之,在裝修過程中涉及使用易燃、可燃材料,部分場所在經營過程中存在消防違法行為,存在較大的火災風險。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重點單位作,應該嚴格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加強消防安全管理,確保消防安全。
重點單位往往集中在城市的繁華地段,交通便利、人員流動量大,一旦在重點單位發生火災,極易造成群死群上火災事故和巨大的社會影響。
2、滅火器的選型:
(1)撲救 A 類火災應選用水型、泡沫、磷酸銨鹽乾粉、鹵代烷型滅火器;
(2)撲救 B 類火災應選用乾粉、泡沫、鹵代烷、二氧化碳型滅火器,撲救極性溶。B 類火災不得選用化學泡沫滅火器;
(3)撲救 C 類火災應用乾粉、鹵代烷、二氧化碳型滅火器;
(4)撲救帶電火災應選用鹵代烷、二氧化碳、乾粉型滅火器;
(5)撲救 A 、 B 、 C 類火災和帶電火災應選用磷酸銨鹽乾粉、鹵代烷型滅火器;
(6)撲救 D 類火災的滅火器材應由設計單位和當地公安消防監督部門商解決。
(三)滅火方法及防火措施
1、乾粉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1)ABC乾粉滅火器適用於固體類物質、易燃、可燃液體、氣體及帶電設備的初起火災。
(2)發現火災時不要驚慌,就近尋找滅火器,如滅火器掛在牆上,則一手拿住壓柄,另一手托住滅火器底部往上用力取下;
(3)將滅火器迅速提至距火災2m處放於地上,左手拔掉鉛封,右手食指抅於保險銷圓環內拉掉保險銷;
(4)然後右手握住壓柄,左手托住滅火器底部上下顛倒搖晃幾次,使滅火器內磷酸銨鹽乾粉與氣體充分混合後,站在距火炎約2m處的上風方向,右手壓壓柄,左手握住噴射軟管前端噴嘴部,對准火焰根部左右掃射進行滅火,隨著火焰變小慢慢靠近,直至火焰熄滅。
2、推車式乾粉滅火器使用方法(35公斤)(由2人共同操作)
使用35KG推車滅火器時,將其至於上風方向,先取下噴槍,展開出粉管(切不可擰繞),再提起氣壓桿,使二氧化碳進入貯罐,當表壓升至0.7mpa—1.0mpa時放下氣壓桿停止進氣,這時打開開關,噴出乾粉由近至遠滅火。
3、二氧化碳滅火器使用方法
二氧化碳滅火器適用於撲救電氣火災,貴重設備、檔案資料等一般物質火災,不能撲救金屬火災;①右手先拔出保險銷,後拿噴筒對准火源打開開關,②左手將壓嘴向下壓,二氧化碳即從噴嘴噴出,③噴嘴應盡量靠近火源。
4、消火栓使用方法(最少3人共同操作)
打開消火栓箱門取出水帶,一人將水帶一端接在消火栓出口上,一人將另一端接好水槍拉到起火點附近(不被火傷害的位置),另一人由慢到快打開消火栓閥門;往消火栓出口上連接水帶的人員,迅速趕到水槍處參與掌控消防水槍滅火。
5、重點單位應當建立志願消防隊,依法應當建立專職消防隊的單位應當建立專職消防隊,承擔本單位的火災撲救工作。
單位員工應當掌握電話報火警的基本要求和滅火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設施的使用方法,熟知本單位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具備撲救初起火災的基本技能。
單位員工發現火災應當立即撥打「119」電話報警,並通過報警按鈕或樓層電話等向消防控制室報警。起火部位現場及附近員工應當立即展開撲救,並引導在場人員疏散。
三、崗中培訓
(一)消防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十七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將發生火災可能性較大以及發生火災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單位,確定為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並由公安機關報本級人民政府備案。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除應當履行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職責外,還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
(一)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組織實施本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建立消防檔案,確定消防安全重點部位,設置防火標志,實行嚴格管理;
(三)實行每日防火巡查,並建立巡查記錄;
(四)對職工進行崗前消防安全培訓,定期組織消防安全培訓和消防演練。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十八條規定:同一建築物由兩個以上單位管理或者使用的,應當明確各方的消防安全責任,並確定責任人對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築消防設施和消防車通道進行統一管理。
住宅區的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對管理區域內的共用消防設施進行維護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範服務。
(二)重點單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火災處置方法
重點單位,應及時掌握險情動態,實施防火監督和組織防火檢查,負責消防系統(消防控制室、自動報警、感煙(溫)探測器、天然氣採暖可燃氣體報警器、噴淋裝置、地上消防栓、裸露的消防管路、消防泵房)的管理、維護、保養,負責防雷、防靜電設施的安全技術監測工作和組織消防人員的技術培訓。
1、檢查消除火災隱患能力
(1)單位應建立防火檢查、巡查隊伍;
(2)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管理人每月至少組織一次防火檢查;
(3)單位實行每日防火巡查,並建立巡查記錄;
(4)部門負責人每周至少開展一次防火檢查;
(5)員工每天班前、班後進行本崗位防火檢查。
(6)做到「十查十禁」
一查設施器材,禁損壞挪用;二查通道出口,禁鎖閉堵塞;
三查照明指示,禁遮擋損壞;四查裝飾裝修,禁易燃可燃;
五查電氣線路,禁私拉亂接;六查用電設備,禁違章使用;
七查吸煙用火,禁擅用明火;八查場所人員,禁超員脫崗;
九查物品存放,禁違規存儲;十查人員住宿,禁三合一體。
2、組織撲救初期火災能力
火災發生時,起火部位員工1分鍾內形成第一滅火力量
火災確認以後,單位在3分鍾內形成第二滅火力量
3、組織人員疏散逃生能力
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管理人和員工要做到「四熟悉」:
(1)熟悉本單位疏散逃生路線;
(2)熟悉引導人員疏散程序;
(3)熟悉避難逃生設施使用方法
(4)熟悉火場逃生基本技能第一訣:熟悉環境,牢記出口
(5)疏散逃生十訣
第一訣:熟悉環境,牢記出口;第二訣:保持鎮靜,迅速撤離
第三訣:正確引導,有序疏散;第四訣:不入險地,不戀財物
第五訣:簡易防護,蒙鼻匍匐;第六訣:善用通道,莫入電梯
第七訣:火已及身,切勿驚慌;第八訣:避難場所,固守待援
第九訣:發出信號,尋求援助;第十訣:緩降逃生,滑繩自救
4、消防宣傳教育培訓能力
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員工要做到「六掌握」:
一要掌握消防法律法規和安全操作規程;
二要掌握本單位、崗位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
三要掌握消防設施器材使用方法;
四要掌握報警、滅火及疏散逃生技能;
五要掌握安全疏散路線及引導疏散的程序方法;
六要掌握滅火應急疏散預案內容及操作程序;
員工上崗、轉崗均應經崗前消防安全培訓合格,在崗人員每半年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訓。
5、基本的滅火常識
(1)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針:「預防為主,防消結合」。
(2)消防工作的基本原則:「誰主管,誰負責」和「專門機關與群眾相結合」。
(3)火災——是指在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造成的損失。
(4)燃燒——是可燃物與氧化劑發生的一種氧化放熱反應,通常伴有光、煙、或火焰。
(5)燃燒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及著火源。
(6)防火的主要措施就是:控制可燃物、隔絕助燃物、消除著火源。
6、火災的種類:GB/T4968-2008《火災分類》國家標准新規定的六類火災如下:
A類火災:固體物質火災。這種物質通常具有有機物性質,一般在燃燒時能產生灼熱的余燼。
B類火災:液體或可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
C類火災:氣體火災。
D類火災:金屬火災。
E類火災:帶電火災。物體帶電燃燒的火災。
F類火災:烹飪器具內的烹飪物(如動植物油脂)火災。
㈦ 消防安全教育內容有哪些
消防安全教育內容有很多,詳情如下。
1,國家消防工作方針,政策。
2,消防法律法規。
3,火災預防知識。
4,火災撲救,人員疏散逃生和自救互救知識。
5,其他應當教育培訓的內容。
員工消防安全培訓包含火災基本知識,滅火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火警電話及報警方法,火場逃生與自救,消防設施與設備,初期火災的特點及撲救方法和消防安全標志等方面。
需要針對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消防安全問題進行分析講解,針對操作不當的地方,適時給予講解,糾正。以增強參訓人員處理和控制初期火災的能力,提高他們的消防安全意識。
三懂。懂得本崗位生產過程中或商品性質存在什麼火災危險,懂得怎樣預防火災的措施,懂得撲救火災方法。
三會。會使用消防器材,會處理火險事故,會報警。
四個能力。檢查和消除火災隱患能力,組織補救初期火災能力,組織引導人員疏散逃生能力,消防知識宣傳教育培訓能力。
火災是嚴重威脅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災害之一,火災的發生具有頻率高,時空跨度大的特點,造成的損失也非常嚴重。加強消防安全管理是每個企業的頭等大事。而預防火災,消除火災的安全隱患尤為重要。
㈧ 怎樣給員工培訓消防安全知識
以下手打,望好評
1、了解火災,講解本公司火災類型,如:ABCDEF中的哪一個
2、火災危害性,如人身,財產,可相應的找一找最近的火災案例
3、消防重點部位講解,如鍋爐房,計算機房,廚房,控制室,水泵房……易發火災的地方和火災救援重要場地。
4、保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無遮擋,障礙物,並說明為什麼,可以通過案例講解。
5、不破壞,不損壞消防設施,以及消防車道暢通,也可以通過案例講解。
6、發生火災後如何處理,如就近員工應能在1分鍾內使用滅火器滅火,如無法撲滅得撥打119,同時通知消控室,如火勢擴大必須得3分鍾內形成第二戰鬥力去撲滅火災。如果是商場等有顧客的場所,員工要分為通訊聯絡組,滅火行動組,疏散引導組,安全救護組,現場警戒組並說明各組的職責所在。
7、定期組織全體員工進行消防演練
㈨ 消防應急知識培訓措施
一、消防安全「四個能力」
提高檢查消除火災隱患的能力,提高撲救初起火災的能力,提高組織人員疏散逃生能力,提高消防宣傳教育培訓能力。
二、「三懂三會」
懂基本消防常識、懂消防設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會查改火災隱患、會撲救初起火災、會組織人員疏散。
三、滅火器如何使用
提滅火器走到距火點3米左右:拔掉保險銷;將噴嘴對准火源根部;用力按下壓把來回掃射進行滅火。
四、消防栓如何使用:打開消火栓門,如有按鈕則按下內部火警按鈕,一人接好槍頭和水帶奔向起火點,另一人接好水帶和閥門口,逆時針打開閥門水噴出即可。
五、「第一滅火力量」和「第二滅火力量」的概念
第一滅火力量是由起火部位附近的當班員工自發組成的,在1分鍾內形成滅火力量。第二滅火力量是由不在起火部位的其他當班員工組成的,火災確認後,在3分鍾內形成滅火力量。
六、「第一滅火力量"和「第二滅火力量」應採取那些滅火措施
第一滅火力量應採取如下措施:電話附近的員工,立即撥打電話通知值班人員;消防設施、器材附近的員工,使用消火栓、滅火器等設施器材滅火;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附近的員工,引導人員疏散。
第二滅火力量應採取如下措施:火災確認後,單位值班人員採取如下措施:火災確認後,單位值班人員能立即啟動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通訊聯絡組按照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要求通知員工趕赴火場,與公安消防隊保持聯絡,向火場指揮員報告火災情況,將火場指揮員的指令下達有關員工;滅火行動組根據火災情況使用本單位的消防設施、器材,撲救初起火災;疏散引導組按分I組織引導現場人員疏散;安全救護組協助搶救、護送受傷人員,阻止無關人員進入火場,維持火場秩序;後勤組負責搶險物資、器材器具的供應及後勤保障。
七、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之疏散逃生方法利用疏散通道逃生。火災初起階段,利用室內、室外樓梯逃生,不要乘坐電梯逃生,以防停電被困。自製器材逃生。 將毛巾、口罩浸濕後捂住口鼻防止煙霧侵害;利用繩索、布匹、床單、窗簾等開辟逃生通道,利用建築物逃生。可利用落水管、房屋外的突出部分和通向室外的窗口逃生,或轉移到安全區域再尋找逃生機會。要膽大細心,不可盲目從事,否則容易發生傷亡。
尋找避難所逃生。在無路可逃的情況下,積極尋找避難處所。例如到陽台、樓層平頂等;選擇火勢、煙霧難以蔓延的房間,如廁所、保安室等,關好門窗,堵塞間隙。
八、消防安全五個第一:
第一時間發現火情
第一時間報警
第一時間撲救初期火災
第一時間啟動消防設備
第一時間組織人員疏散
九、掌握「三」原則:
距起火點近的員工負責利用滅火器和室內消火栓滅火
距電話或火災報警點近的員工負責報警距安全通道或出口近的員工負責引導人員疏散
十、火場逃生「十要訣」
第一訣:熟悉環境牢記出
第二訣:保持鎮靜迅速疏散
第三訣:正確引導有序疏散
第四訣:不入險地不戀財物
第五訣:簡易防護蒙鼻匍匐第六訣:善用
通道莫入電梯
第七訣:火已及身切勿驚恐
第八訣:避難場所固守待援
第九訣:發出信號請求救援
第十訣:緩降逃生滑繩自救
十一、做到「六掌握」
掌握消防法律法規和安全操作規程
堂握本單位,崗位火災急陷性和防火措施掌握消防設施器材使用方法
掌握報警、滅火及疏散逃生技能
掌握安全疏散路線及引導疏散的程序方法
掌握滅火應急疏散預案內容及操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