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護理主要學習內容包括哪些
一年學:人解、組胚、生理學、生物化學,還有一些人文課程
第二年:病理、葯理、病理生理學、微生物與免疫學、護理學導論、護理學基礎、護士職業素養、護理倫理學等
第三年:進入專科學習啦~內科、外科、兒科、婦科~等(因為我現在還是大二,所以還不能回答那麼全面哦~)
第四年:臨床實習咯~學得更多了
護理專業是一種大學專業類型。護理本科學制四年,根據現代醫學模式的要求,培養具備人文社科、醫學、預防保健知識、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和護理科研的高級專門人才。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相關的人文社會的科學知識和基礎醫學、預防保健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臨床護理技能的培訓,具有對服務對象實施整體護理系社區健康服務的基本能力。 畢業後可在護理領域內從事臨床護理、預防保健、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和護理科研。
全學程共253周,主幹學科為倫理學、心理學、護理學。主要課程有:人體解剖學、生理學、醫學倫理學、心理學、診斷學基礎、葯物治療學、護理學基礎、急重症護理學、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兒科護理學、精神護理學、預防醫學、護理管理學等,必修課共開設36門,總學時數3727學時,其中兩課佔282學時,外語280學時,臨床實習48周。學生畢業授與護理學學士學位。就業方向為各級各類醫院、醫葯院校、康復機構、衛生行政部門。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就業領域從醫院擴展到社區、家庭等場所,就業前景十分廣闊。
⑵ 急救護理的學習方法
在我國無論是什麼年齡階段,我們很多人對於一些急救常識是十分匱乏的,相比之下的一些國家,他們的小學生已經對一些簡單的急救知識了如指掌了。我們偶爾會在生活中遇到一些身邊的人突發狀況,面對這種時候我們的反應多半是驚恐,慌亂,所以這樣常常會導致我們追悔莫及。學習一些家庭的急救護理知識對我們來說是最基本的,也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1.心肺復甦
指征:大動脈搏動消失,神志突然喪失。
急救:務必搶在呼吸、心跳停止,4分鍾之內進行,檢查患者意識、呼吸及脈搏的時間應在10秒內完成。具體操作可參照如下幾項:
(1)先打急救電話,求救後迅速進行心肺復甦。
(2)開放氣道,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操作前必須先清除病人呼吸
道內異物、分泌物或嘔吐物,使其仰卧在質地硬的平面上,將其頭後仰。搶救者一隻手使病人下頜,後上方抬起;另一隻手捏住病人的鼻孔,正常呼吸後,緩慢向病人口中吹入,吹氣,時間應在1秒以上,保證有足夠的氣體進入並使胸廓起伏。對於呼吸停止的無意識患者,應先進行2次人工呼吸後開始胸外心臟按壓。存在脈搏但呼吸停止的無反應患者,應給予人工呼吸而無需胸外按壓,人工呼吸頻成人為10~12次/分鍾,嬰兒或兒童為12~20次/分鍾。對於呼吸停止的無意識患者,應先進行2次人工呼吸後開始胸外心臟按壓。
(3)施行胸外心臟按壓術。讓病人仰卧在硬板床或地上,頭低足略高,搶救者站立或跪在病人右側,左手掌根置於病人兩乳頭連線和胸骨的交叉點,右手掌壓在左手背上,肘關節伸直,手臂與病人胸垂直,有節奏地按壓,每次使胸骨下陷4~5厘米,每分鍾100次。每次按壓保證胸廓彈性復位,按下的時間與松開的時間基本相同。按照30:2的比例進行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即每進行30次心臟按壓進行2次人工呼吸,中斷時間不應超過10秒。
(4)如果現場僅有一人,那麼搶救時既要做心臟按壓,又要做人工呼吸。如果現場除病人外,有兩人或兩人以上,那麼最好一人施行人工呼吸;另一人做胸外心臟按壓,每2分鍾或完成5個周期的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每個周期30次心臟按壓和2次人工呼吸)後交換心臟按壓者,保證按壓效率。
2.中暑
症狀:高溫環境持續一段時間後,全身疲倦、乏力,大汗、口乾,注意力不集中,體溫升至37.5℃以上,脈搏加快,血壓下降,惡心、嘔吐。嚴重時,出現高熱、昏厥、昏迷、痙攣。
急救:
(1)迅速離開高溫環境,移至陰涼通風的環境。
(2)安靜休息,用冰水或冷水濕敷身體,喝一些含鹽清涼飲料。
(3)嚴重時,馬上送醫院急救。
3.煤氣中毒
症狀:輕者出現頭痛、乏力、頭暈、惡心,重者皮膚呈櫻桃紅色,呼
吸困難和昏迷。
急救:立即切斷煤氣禍根,把患者送至空氣新鮮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暢,並卧床、保暖,糾正缺氧,或送醫院繼續治療。
4.燒燙傷
症狀:燒燙傷後會引起局部皮膚、肌肉等病變、紅腫、水泡、壞死,嚴重時造成合並感染、休克等全身變化。
急救:立即用涼水連續沖洗或濕敷受傷部位;避免受傷部位再損傷,避免傷口污染,穩定傷者情緒,止痛,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盡快送醫院積極治療。
5.電擊傷
症狀:輕者臉色蒼白,對外界的反應短暫消失;重者立即昏迷,呼吸停止。
急救:
(1)立即撤離電源。如關閉電閘,斷絕電路;因碰著破損電線或漏電電線而觸電,可以用乾燥的木棒、竹竿等絕緣工具將電線從觸電者身上挑開。
(2)立即檢查觸電者的呼吸、心跳狀況,如心跳十分微弱或剛停止,在現場應不失時機地進行心肺復甦。
(3)急救的同時,應馬上送醫院繼續救治。
6.骨折
症狀:骨折後將有症狀包括畸形、活動反常,有骨擦音或骨擦感。局部症狀是疼痛和壓痛,出現腫脹、瘀斑和功能障礙;全身症狀是休克、發熱。
急救:首要的是搶救患者的生命,比如抗休克。其次是處理骨折,動作要輕柔、仔細,如有骨折的肢體,要用穩妥的方法來固定好,盡快送往醫院治療。
7.服錯葯物
症狀:錯服不同種類的葯物,會相應出現不同的症狀,如呼吸困難、口唇青紫或面色青白等。嚴重者發生休克,甚至死亡。
急救:
迅速排出胃中毒葯是急救的關鍵。一般可用手指或木棍刺激咽喉進行催吐;如先喂大量清水再催吐,能使毒物連水嘔出,效果會更好。為減少毒物的吸收,可服用500毫升牛奶;豆漿或蛋清水(一杯水加放一隻雞蛋的蛋白)和藕粉稀糊,也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若誤服大量的安眠葯,可迅速催吐,但誤服具腐蝕性的葯物如石炭酸,就不宜作催吐,應盡快喂服牛奶、豆漿、蛋清水等,使毒性得以緩解。
8.被狗咬傷
症狀:被狗咬傷後如引發狂犬病,早期症狀表現為:低熱、驚恐不安,傷四周圍有麻木、癢、痛等異常感覺,同時可伴有全身疼痛性抽搐。後期逐漸安靜,痙攣停止,出現癱瘓,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
急救:在原地立即徹底沖洗傷口,是決定急救成敗的關鍵。狗咬的傷口往往外四小裡面深,所以沖洗時要設法擴大傷口,用力擠壓傷四周圍軟組織,盡可能把沾染上的狗唾液沖洗干凈,然後迅速送指定醫療點進一步沖洗傷口,並接種狂犬疫苗。
9.外耳道有異物
症狀:眩暈,耳鳴、耳痛,出現聽力障礙。
急救:若為活動性異物,如昆蟲,可往外耳道滴入酒精或油類,使其停止活動,然後用器械或水沖洗使其掉落。如為植物性異物,且沒有膨脹,可用異物圈將其取出,注意不能用鉗夾去取,以免把其推入深處;若植物性異物已膨脹,可滴入95%酒精讓其脫水後再取出。在取異物時碰到困難,應盡快去醫院治療。
以上就是我們跟大家介紹的這幾種不同情況下的急救常識,希望大家通過這樣的學習後能對這些知識有所了解,我們建議大家如果覺得文字內容不太好理解,最好是去一些急救常識的培訓機構學習或是搜索一些網路教學視頻來學習。
⑶ 幼兒急救知識培訓內容
一、燒傷的緊急處理 1、孩子燒傷時有衣物附著在患處,要剝去附著物。如衣物貼在兒童的皮膚上,千萬不能強行撕下。 2、用冷水沖洗冷卻患處15分鍾左右或用冰塊敷患處。 3、不要用任何葯膏或葯水去塗患處,只能用無菌紗布覆蓋所有的患處,避免感染。 4、將孩子的燒傷部位抬高,使患處的血流減少。 5、如果傷較嚴重,就要將孩子平躺在床上,並抬高兒童的下肢,讓兒童的頭部傾向一側,以保證血流嚮往內的重要器官,防止兒童休克。 二、碰傷 1、孩子受到的碰擊不是很嚴重,患處沒有出現腫脹或活動困難等症狀,可以在皮膚的淤血斑處進行一小時左右的冷敷。 2、如果傷口出血,要用一塊消毒的棉墊或衛生紙壓迫傷口十分鍾以上。如果傷口不大,在止血後,用冷開水洗干凈患處,用創可貼蓋住患處。 3、如果傷口較大,或碰擊物可能帶有破傷風桿菌,應當馬上帶孩子去醫院對傷口進行處理,必要時要注射破傷風抗毒素,以防止破傷風的發生。 4、如果症狀較重,患處出現腫脹或活動困難,或碰傷的部位是頭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現了頭暈、嘔吐、意識喪失、耳鼻有淡黃色的液體或血流出時,必須立即將孩子送去醫院救治。 三、扭傷 1、將扭傷的孩子平躺在床上.抬高患處,進行冷敷,以減輕患處的腫脹。 2、在患處墊上棉花,再用綳帶將患處並節捆綁起來、注意不要使綳帶相得太緊,不利於血液循環。 3、不要觸動受傷的關節。如果孩子的患處有畸形或劇烈的疼痛,說明孩子病情不只限於扭傷,可能發生了骨折,這樣應馬上送醫院治療。
⑷ 急救技能培訓內容
急救技能培訓內容包括心肺復甦術啊,吸氧術,各種包紮術,吸痰,電擊等等
⑸ 志願者急救知識培訓的目的
志願者急救知識培訓的目的是在突發事件中,應急救護人員必須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冷靜採取正確有效的救護措施,對傷員進行救護。
急救的第一步是保障施救者和傷病者的生命安全,然後才是科學的施救自救,並要爭分奪秒地聯系120等專業救援。自救互救要遵循整體優先的原則,首先關注傷病者的體溫、呼吸、脈搏等生命體征,並及時處理局部傷痛。
志願者歷史:
志願者制度的確立可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福利主義抬頭,但志願者本身的存在則自古以來已經存在,古時候的贈醫施葯可被視為志願者的雛型。西方誌願者起源的重要概念建基於羅馬時代的博愛精神,透過義務工作表現出人性的愛。
志願者制度的確立,是為了彌補政府對社會支援的不足,結合政府、商界及民間的力量為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士服務。
⑹ 護理需要學習那些內容
護理學專業其實說穿了就是去給病人服務的專業,很多學習護理學的人都覺得學習內煩,工作也煩。不過容回歸本質,護理學專業要學的課程有哪些,護理學都包括什麼
護理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系統的中西醫基礎理論、護理學基礎理論、系統的臨床各科護理理論和護理技能、以及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能運用中、西醫護理手段與方法,對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進行護理,並能進行急救護理、心理護理、社區護理、整體護理的新型高級護理實用型人才。
⑺ 護理管理培訓內容
護理管理培訓大致可以分為3個主要方面:其一是護理學學術和管理的標准化;其專二是護理信息的分類與編碼;其屬三是護理信息系統研究。
護理管理是把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作為主要目標的過程。世界衛生組織對護理管理是這樣定義的:護理管理是為了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系統地利用護士的潛在能力和有關的其他人員或設備、環境以及社會活動的過程。
護理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的環節,護士即是醫療的提供者又是醫療的協調者。在護理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護理信息,護理信息是醫院信息系統的重要內容,它包括科學技術信息、為診療服務的業務信息和護理管理的信息。
美國護理學家Swansburg指出:護理管理是有效地利用人力和物力資源,以促進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高質量護理服務的過程。美國護理管理專家Gillies指出:護理管理是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照顧、關懷和舒適的工作過程,以達到為患者提供有效而經濟的護理服務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