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結合所學課程,談談如何提升校長領導力
。 實踐也證明,在外部條件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學校領導主體的素質差異,是學校辦學質量好壞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在新時期里,就對校長有更高的要求。筆者認為,新時期的校長, 應從以下方面轉變校長的角色。1、要深入一線,要走進課堂。校長不能脫產搞「外交」,而要堅守教育教學的陣地。既要堅持上課,也要堅持聽課、評課,要守得住時間,要耐得住寂寞。要聚精會神搞教育,一心一意謀發展。2、成為新課程的學習者、倡導者、實施者。新課程的實施,需要校長更新觀念,更新知識,提高素質,進而引領教師專業成長。可以這樣說,抓住了學校中的教育科研,就抓住了學校教育中的「牛鼻子」,校長,作為學校的主持者,更應站在教育教學改革的最前沿,勇立課程改革的大潮頭,引領教師專業成長,成為新課程的領導者、參與者和實施者。3、校長應樹立學習意識,做一個學習型校長。當今社會是學習型的社會,校長應堅持學習,提高自我,以最先進的教學思想和辦學理念來「經營」學校,帶領全校師生走進新課程,實現課程目標。其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思想和辦學實踐能力。為了達成這一目標,首先,校長必須是一個「學習者」,必須是一個善於學習、鑽研、進行實踐的領路人。不僅要學習《綱要》和《新課程標准》,明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目標,把握課程功能、課程內容、課程結構、課程實施、課程評價、課程管理等改革方向,還要了解各學科的《課程標准》改革動向,為教學管理提供依據。其次,校長要做好在學習中不斷探究與反思,把學習的課改經驗,遷移應用到學校的課改之中,指導學校的課改工作。還要注意營造一種學習氛圍,與教師共學習,努力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再次,校長學習的最終目標,不是懂得課改理念,而是要對照理論,反思自己的管理實踐,提煉適合本校的新課程實施策略,促進課改順利實施,要扎實有效地開展書香校園建設。要有目標、有計劃地穩步推進各種讀書活動。作為為學生一生奠基的中小學教師的這「一桶水」已不能滿足時代的要求了,而唯有成為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才行。4、要推行民主科學的管理模式。各位校長要樹立科學發展觀,在工作中勿「大權獨攬」,勿「隨意否定」,勿「越俎代庖」,而是要遇事多商量、多聽眾、多理解,在決策時要民主決策、陽光決策、科學決策,讓師生參與學校的管理,讓師生成為學校的主人,真正做到校長是師生的親密夥伴,師生備感學校大家庭的溫暖。
2. 《培訓機構校長培訓證書》這個證書難考嗎有相應的培訓機構嗎
這個證書本身是對校長辦學能力的一個證明,
對於很多校長來說不具備很多上課的條件,
但是在騰躍校長在線有專門針對證書考取方面課程,
並且是在線課程,能靈活的利用時間,更加方便校長們考取這個證書。
3. 《培訓機構校長培訓證書》考試怎麼報名
首先
需要下載騰躍校長在線,
然後打開APP報名,
學習相關課程,
方可參加考試,
根據官方通知進行考試預約,
然後根據時間列印准考證,
在考試當天前往公布的考試地點進行考試
4. 章魚校長,最近好多培訓機構校長老師在討論。
章魚校長的功能亮點:
1、一鍵對賬和數據報表:收支流水 一目瞭然;
2、日歷課表:排班排課,自動生成課程表(排班再也不用煩惱);
3、課消金額自動統計:手機考勤,學員課時/老師課消金額自動統計(告別excel公式);
4、預收表標記課時篩選、預警提醒:課時預警,有學員課程即將到期及時提醒校長(續費不慌亂)。
5. 我是培訓機構的一名校長,想要招生擴科等學習資料,請問從哪可以獲取
想要招生曠課的話,需要有一定的人脈關系,以及你需要各方面的推廣,讓更多人知道了解。
6. 培訓學校想辦活動,騰躍校長在線可不可以提供一些活動方案呢
裡面是有活動方案等干貨供你參考。騰躍校長在線中,會有專門的活動方面的課程來對校長進行培訓,讓參與學習的校長們有更好的活動策略和落地辦法,也有很實用的活動案例供校長參考借鑒。希望能夠幫到您
7. 培訓機構的校長培訓課,有用嗎,哪家比較好
存在即合理,最終有沒有用還是看學完了能不能應用於自己的機構。所以建議校長根據自回己及機構的情況來答選擇對應的課程。目前市面上各家校長培訓機構的側重點不一樣,個人覺得校長邦,講的實用,與現階段的辦學很符合。
8. 有沒有一種培訓機構是培訓校長和園長的呢
這個是有的,朗培教育就是啊, 課程設置的也比較全,費用也比較合理
9. 培訓學校校長需要做什麼
一些外語培訓學校存在的類似問題,筆者結合具體情況,就自己身有體會的幾點闡述如下:
朋友式合夥,仇人式散夥。學校創辦之初,你利用你的關系,我利用我的資金,憑著感情和義氣處理相互關系,制度和股權沒有確定或有些模糊,學校做大後,制度變得重要,利益開始惹眼,於是「排座次、論榮辱」。 工作重心偏離了教學 。等有所察覺了,已經落到市場的後面了。
盲目崇拜社會關系。辦學校有一定的社會關系固然重要,尤其認識教委人員、校長、任課班主任,讓你在招生方面如魚得水。但是別忘了「打鐵還得自身硬」只有提高自己師資水平自己的教學效率,才能立足於市場,否則即使招了很多學生,也不一定能留得住。
不自知。沒有看清自己的優點與劣勢,沒有清晰的戰略規劃,不知道堅持什麼,改進什麼,如何創新如何固守。遇到招生困難不知道是自己教材選用不科學,還是師資配備不精良,抑或是宣傳思路有問題,一有風吹草動,馬上縮成一團,鬍子眉毛一把抓。
習慣性信用缺失。說話不算數合同不算數,今天心血來潮規定這樣那樣,明天一看不行,改。說中旬發工資,非得拖到下旬。自己制定的一大堆政策制度,要求員工絕對執行,到了自己面前卻視而不見,讓手下的老師們無所適從,怨聲載道。
工資制度隨便改。按帶班個數,按帶班人數,還是按帶班級別抑或是按帶班大小。讓人感覺無論如何工資也不會有所突破。本來這樣算自己這月工資能漲,誰曾想制度又改了。
過渡追求系統平衡。學校一般是由市場部、教學部、服務部、品控部等幾大部門構成,它們彼此之間需要一個動態的平衡。但一層管理者過分看重平衡,在獎勵政策、人員提升、部門許可權、業績考核一味強調「一碗水端平」最後優者不獎,所有部門都吃大鍋飯。就像追求男女平等一樣,真正搞平等之後,男女就不平等了。
完美主義群眾化。完美主義不是壞事,但不能將其擴大化。如果有了太多的挑剔,太多的責備會給整個學校帶來無盡的煩惱。
沒有預見性,不儲備師資。暑假過後教師流動比較大,如果沒有儲備好足夠的師資,暑假開設的班級沒人去帶,所以有一個老師帶五六個班的情況,超重荷的教學壓力,很難保證教學的質量。有的老師不夠,就合班,由於教學進度的不統一,再加上老師們教學方法的不同,造成了大量學生對教學的不適應,以至於最後流失。
會議綜合症。有事開會無事開會,大事開會小事也開會,彷彿只有通過會議校長和老師們才能溝通,學校的控制才能實現,校長的意志才能貫徹。然而過多無效的會議,引起老師們的反感。更有甚者一開會就批鬥,氣氛相當壓抑。問題沒有解決多少,心裡倒失落很多。
加班培訓。打著培訓的名號,進行大腦的洗禮,什麼細節決定成敗啊,什麼沒有任何借口啊,等等有的加班到凌晨,不知道這樣到底能不能培養起自己的學校文化。但我知道,第二天都哈氣連天,無精打采。充分利用好上班時間就足以了。上班時間進行高效率的培訓,可以畫龍點睛,而下班之後的培訓無疑就是畫蛇添足。
外行管死內行。有些學校校長對教學不太精通,但各種重要決策還是自拿主意。決策一定,嘴巴一動,又有多少老師通過別的方式彌補決策帶來的負面影響。英語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像《新概念》和一些口語教材完全可以一個老師來教,這樣一個老師可以在兩種教材中穿插進行,安排兩個老師不但不會體現教學效果,甚至有時由於兩個授課老師教學思路的不同,讓孩子們「走火入魔」。
管而不理。管是控制,理是訓練;管是壓力,理是疏導;管是條條框框中規中矩,理是苦口婆心指引成長。管需要領導才能,理需要專業知識,行業洞察力。
畫餅充飢。學校領導今天說我們合並什麼什麼學校,明天又說我們要要全國加盟。可惜隨著學校的發展,兜里的任人民幣依然沒有增多,老師們已知道,畫的餅再大,再好,即使最後變成了真的餡餅,也沒有自己的份。投入激昂的精神並不能換來物質的富足。
教師激勵加分化。補課加分、提個好的建議加分、和家長溝通加分、招到學生加分……。鼓勵老師們積極工作無可厚非,但最後容易讓老師們養成一種習慣。做什麼事情都要分,甚至有時明明是自己份內的事。
創業情結揮之不去。有一個學生五六百人的外語學校,一個在讀學生,請假請到校長那裡。校長還要去告訴任課老師。這樣的小事都要親自參與,難怪一天到晚疲憊不堪。老是用創業者的心態來運營學校,學校發展十分緩慢,老
高考
師們還會覺得校長對自己是那麼的不信任。
強於演說弱於傾聽。由於自己掌握了更多的話語權,管理者們很習慣的發表自己的主張,不太注意傾聽一線老師的建議。所以有時演說者神采飛揚,聽者卻嗤之以鼻。
一味模仿競爭對手。永遠沒有創新,永遠跟隨。對手研發出資料,馬上費盡腦汁通過手段搞到手,不管資料如何,照本宣科。對手引入某種教材,自己也緊跟著馬上復制,不管師資是否到位。一味的模仿競爭對手,很容易讓對方攪亂陣腳,最後連根據地也失掉自己了。
優柔寡斷。對待下屬有爭議的事情左右搖擺,不知道該聽誰的,結果被員工認為「和藹可欺」威信盪然無存。 假面認同。決策之前,領導心裡已經有了答案,但還是讓大家暢所欲言,結果凡是與自己相左的意見全部否定。久而久之,老師們都明白只不過走過場。決策的實施就必然存在著很多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