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教育培訓機構地推招生,如何做好高效地推與有效轉化
發傳單這個事情,做過的人知道,轉化率通常是在.3%到0.5%左右。也就是說,你發1萬張上面印著各種降價優惠商品的傳單,會有大概30~50個人會通過掃上面的二維碼下載你的APP客戶端。如果上面再附上什麼「十元抵用券」之類的,那麼轉化率會再高一些,0.8%~1.0%左右。
小於1.0%的轉化率。這是大部分O2O、電商、移動互聯網公司交出的「發傳單」答卷。而在這個大項目中,我們發傳單的轉化率是多少呢?1.0%?不對。2.0%?不對。5.0%?不對。難道是10%?不對。22.3%。我們發出了22.3%的轉化率。也就是傳統傳單轉化率20倍~40倍。那麼問題來了—傳單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故事背景
策略:以5元爆款團購為主題的大促銷(是不是聽上去覺得挺無聊的,這才是樂趣所在)。對顧客來說,上團購,花5元錢就可以看一場電影,或者買20塊錢麵包甜點等等。
電影票和麵包券均是團購上很暢銷的產品。配合線上線下所有產品、免費、付費渠道的推廣,為期兩個月,覆蓋25個城市。
不難算出,這是一個幾千萬元級別投入的推廣項目。那麼問題來了,在對新市場幾乎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你如何策劃,才能確保這樣一大筆錢都花在了有效的地方?
▌ 挖掘用戶場景
一個策劃就是一個產品。
產品新人有一個通病,就是喜歡在產品里堆積酷炫功能。而很多做Marketing的人的通病,就是喜歡堆積FAB(Marketing術語:Features,Advantages,Benefits)。比如你看一個轉化率是0.5%的電商傳單上,一般就是列印著一堆優惠,例如:「電冰箱8折!」「看電影5折!」「僅限十一黃金周!」「買100送50!」,然後上面印了十來個優惠商品。
這樣的設計,都是創意驅動或是資源驅動的。換句話說,是從設計者擁有的「資源」出發,有什麼創意就往上加,有什麼FAB就再往上堆,推向市場以後,又問—為什麼消費者都不買賬呢?
如果讓一個產品經理來分析這個問題,答案就很簡單了:因為你不是從用戶需求出發的。
有人反駁,我給優惠,難道不是瞄準用戶需求嗎?不是。因為用戶需求是分場景的,他在超市結賬的時候,對於一張20元抵用券的需求,和他在電梯里看到你的框架廣告的時候對於同一張20元抵用券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所以,做產品的人都知道一個叫作「用戶場景」的詞,即用戶使用產品時候的很常見場景是什麼。圍繞著這個場景,才能做出具有黏性的好產品。
現在你已經知道了策劃即產品,那麼我們回到「發傳單」這么一個小環節中,你需要思考的問題是—用戶通常是在什麼樣的場景下拿到我的傳單的?
於是你就會發現,用戶拿傳單的場景,需要再被拆分成三個細分場景:
(1)選擇接受傳單的場景
(2)閱讀傳單上內容的場景
(3)根據傳單上的內容做出行動的場景。
在這三個場景中,第一個場景的優化可以提高發傳單的接受率;第二、第三個場景的優化可以提高傳單的轉化率。在每一個場景上提升3倍~5倍的轉化率,很終就可以帶來20倍~40倍的轉化率差距。
▌第一個細分場景:選擇接受傳單
很多人以為發傳單的關鍵只有一張傳單的內容本身。而事實上,這個立體的場景里至少有四個重要元素:傳單、發傳單的人、用戶的心情,以及用戶所處的環境。
用戶看到地推人員時,往往是在商場或CBD來去匆匆的道路上。他是忙碌的,而他對陌生的地推人員的情緒往往是帶著一定抵觸的。你的「傳單產品」—記住,不僅僅是傳單本身,還有發傳單的人和他所說的話—如何適應這個場景?
大部分的O2O公司的大促銷地推人員在發傳單的時候,會努力加上15-30秒的話術,例如說:「你好,我是XXX的。現在下載我們這個APP看電影只要5塊錢啊,你只要掃一下這個二維碼,然後點擊下載,然後BLAHBLAHBLAH……就可以了。要記得回去下載噢!」
這樣做有三個問題:
1.降低了地推的效率;
2.話術越長,在將話術的指導從總部傳遞到一線地推人員的過程中,打折就越厲害,導致很後極其依賴於個人能力,而不是整體策略;
3.作為一個陌生地推人員,你說這么些話,與正常在商圈大街上走的人的情緒(或是匆忙,或是開心)是不匹配甚至相抵觸的。
如何做一個簡單高效、容易傳授,又充滿情緒共鳴的第一步呢?當你圍繞著這個場景去思考以後,答案就出來了。
說完,就遞上傳單。然後轉向下一個。用戶往往還沒有經過邏輯思考,就已經接受了。(事實是,大部分人決定接受或者不接受傳單,只有不到0.3秒的時間,哪來什麼邏輯思考,全是情緒驅動。)
▌第二個細分場景:閱讀傳單
但是「五塊錢的快樂—你Y在說什麼呢?」(別忘了我們的核心優惠是五塊錢的電影團購券之類的)不要急,且看下去。
在接到傳單以後,用戶閱讀傳單上的內容的時間一般也不超過1秒鍾。這樣想,你很快就可以理解上面印12個優惠商品再加上三行打折信息是沒有用的。你如何設計一個在1秒鍾內就能讓用戶決定行動的「傳單產品」?(提示:上面肯定沒有寫滿12條優惠信息)
很多做Marketing的人覺得CTA(Marketing術語:CallToAction)一定是基於優惠。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思維定式。因為優惠是一個邏輯概念,而人是一個情感動物—人類幾乎所有行動決策的臨門一腳都是情感驅動的(引自神經學家AntonioDamasio在1994年的科學著作《笛卡爾的錯誤》)。
所以你的CallToAction,應該基於一個情感訴求,而非邏輯訴求。所有的優惠的存在,都應該是為了推向一種情緒。
網頁鏈接
繼續分析場景。大街上接到傳單的用戶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大類是處在逛街中歡樂的狀態,第二大類是處在奔波中、前往上班路上,或者剛剛下班的疲憊狀態。在這兩種情緒下,你的「產品」如何介入他們的視野,才能夠在1秒的時間內激發他們的行動(CallToAction)?
以下是我的答案(它絕不一定是很好的):
沒有七八個優惠商品,沒有折扣力度,沒有下載APP的提示,甚至連周圍的那些小字都是設計團隊堅持說「不加實在是太醜陋了」才加上去的。其實我覺得不加,效果可能更好。
有人可能會問,但是你連優惠都沒有交代,根本沒有達到目的啊!
用戶路徑中的每一個步驟,只傳遞一個信息或者一個指令,就已經足夠。很忌諱的就是試圖在一個步驟里告訴用戶五件事情。這會讓用戶不知道究竟該干什麼。
而這傳單只是試圖在這1秒內傳達一個與用戶場景有情緒共鳴的信息:「掃一掃這個二維碼,你會獲得一些快樂。」(再帶上一些好奇心情緒的驅動)
▌第三個細分場景:做出行動
現在用戶決定行動了。
這時候大部分用戶的場景是什麼呢?他們正行走在沒有Wifi的大街上,而手機數據又特別寶貴。所以,你的「傳單產品」必須在這種非常惡劣的氣候條件下,讓用戶非常輕松順暢簡單地完成整個操作。你會怎麼做呢?
傳統O2O電商的做法是,讓用戶掃二維碼,然後去到應用市場下載APP。這又是一個充滿本位主義(「我想要你下載我們動輒幾十個MB大小的APP」),不思考用戶場景的做法。很終結果就是轉化率極低。
針對這個場景,我們做了一個簡單有效的優化:
用戶掃了掃二維碼以後,直接去到我們建立的一個本地微信公眾號。我們在這個公眾號的簡介中,終於給出了「5塊錢可以看一場電影」的FAB。而在用戶點擊關注以後,系統的第一條自動回復,就是下載APP的鏈接。
這樣,如果用戶不在乎流量或者在WiFi環境下,那麼他可以當場下載;或者,他在去到WiFi環境以後,依然保留著這個下載鏈接。而在用戶忘記了的情況下,我們會通過後續地推送對用戶有價值的本地生活信息,來提醒他回到這個下載鏈接中來,直到完成很終的轉化。此外,作為一個本地生活服務信息提供商,你還建立了在每個本地城市的媒體渠道,但這是後話了。
很重要的是,你已經成功地讓用戶做出了第一步行動。「行動」這件事,是有加成效應的,也就是說你有了第一步簡單地行動,就會有更大地可能去做出第二步、稍微更困難一點的行動。
▌MVP策劃和ABCDE測試
當然,Marketing不是拍腦袋拍出來的。
在這個傳單的設計上,我們在三天內做了五個版本的對比測試,每個版本發1000份傳單:
版本一:傳單正面是買50送50的優惠信息,二維碼是微信號;反面是傳統的超優惠爆款陳列。
版本二:傳單正面是買50送50的優惠信息,二維碼是去到應用市場;反面是傳統的超優惠爆款陳列。
版本三:傳單正面是「五塊錢的快樂是什麼?」的標題,下面是超優惠爆款陳列;反面是公司Logo和Slogan。
版本四:傳單正面只有「五塊錢的快樂是什麼?」;反面是超優惠爆款陳列。
版本五:傳單正面只有「五塊錢的快樂是什麼?」;沒有反面。
做這五個版本的測試,因為內容不同、優惠方式不同,所以要求設計團隊、地推團隊、數據分析團隊、物料團隊、銷售團隊(需要談下相應爆款團單)在三天內緊密配合。很後測試結果的數據顯示,版本五的轉化率很高:發出去的1000份傳單,帶來了223個關注,當天轉化成下載的佔25%。而其他版本的轉化率都在個位數。
我們在兩個城市都用版本五做了測試,都得到了22%左右的數據。很終敲定了這個方案,也就是你上面所看到的這個「很簡單」的設計。它一點也不簡單。
這個「傳單產品」被鋪開到25個城市以後,它維持著20%的轉化率—這是一個傳統發傳單的人很難想像的恐怖數據。但通過以上的分享,你能夠看到我們是如何一步一步將它變成現實的。
很忌諱的就是試圖在一個步驟里告訴用戶五件事情。這會讓用戶不知道究竟該干什麼。
這個「傳單產品」被鋪開到25個城市以後,它維持著20%的轉化率——這是一個傳統發傳單的人很難想像的恐怖數據。
⑵ 關於小區保安培訓計劃
法律知識了,防盜意識,救火能力啦,軍事化管理的那套還有就是儀容儀表
⑶ 地推活動方案怎麼寫
社區地推活動策劃方案
1、活動概述
(1)活動時間:待定
(2)活動地點:xx社區
(3)活動主題:「青少年的成長夥伴」體驗活動
(4)活動承接:國際多元智能體驗館
(5)活動內容:
1. 產品展示
2. 現場抽獎
3. 現場體驗與互動
4. 客戶咨詢
5. 產品贈送
6. 產品銷售
7. 現場報名
8. 活動攝影
(6)活動目的:
以「青少年的成長夥伴」為主題,以體驗館,天才教室為支撐點,搭載微信平台、眾籌平台的傳播。通過舉辦社區、校園活動傳遞體驗館科學教學理念。同時展示產品,與廣大社區消費者進行互動與交流,准確傳遞體驗館信息,吸引他們的關注與參與。針對青少年將終端營銷信息與社區相結合,在有效傳播產品同時拉動終端銷售,引爆人氣,推動社區號召力與影響力,有效准確達到營銷目的。
2、活動規劃及說明
(1) 區域劃分:
1.產品展示區
2.客戶咨詢區
3.報名登記區
4.客戶來源信息登記區
5.體驗、互動區
(二) 活動場地要求
1.社區,人流量大
2.(50--80平方),長不小於30米,寬不小於20米
場地可以提供安保服務。
3、前期准備活動
(1)社區選擇:
1.以校區為單位成輻射狀,高檔社區等目標。
2.學生、家長較集中區域。
3.物業的合作
(二)社區情況調研:
1.社區的住戶人數
2.社區出入口的調查
3.同在社區推廣的其他機構的調查
4.經濟狀況
5.擁有孩子家庭比例
6.孩子年齡結構
7.消費檔次
8.設點視覺效果的提升
(3)前期宣傳方式:
1.微信平台宣傳(活動地點,時間,內容)
2.官網告示(活動地點,時間,內容)
3.派發出色宣傳手冊(活動地點,時間,活動內容;體驗館簡介,發展目標,教育理念與教育精神,學習內容與課件介紹)
(4)現場物料標准配備:
物料
備注
帳篷傘
2台,印有體驗館logo,尺寸3M*3M
促銷台
體驗館教育宣傳照片
咨詢台
可折疊,pvc材質
宣傳X展架
活動宣傳內容,微信平台二維碼
條幅
活動主題
小禮品
抽獎禮物
抽獎道具
贈送產品
4、活動啟動儀式流程
5、應急方案
(1)危險應急
(2)防風應急
(3)防雨應急
6、活動目標
7、經費預算
八、後期感想
⑷ 小區物業,全年培訓計劃,包括管理人員、保安、保潔、綠化、維修
一、員工守則1、遵守國家政策法令、法規、遵守長春市民行為道德規范,遵守本公司規章制度。2、按照人事部門要求如實填寫各類表格,提供有效證件,不得有隱瞞或假造。3、按照本公司《培訓制度》的要求接受業務指導、各類培訓及考核。4、服從領導、聽從指揮、團結同事、互幫互助,按時按質完成各項工作任務。5、嚴格遵守勞動紀律,按質量標准要求開展工作,作業場所禁止無關人員逗留。6、講究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嚴守公司機密,廉潔奉公,維護集體利益和公司聲譽。7、愛護公物及公用設施,自覺維護和保持環境衛生。8、勤儉辦公,節約用水、用電,杜絕一切浪費現象。9、衣容整潔,精神飽滿、待人熱情,文明用語。10、關心企業,主動提出合理化建議,發揚企業精神,為企業作貢獻。二、工作態度1、服從領導:不折不扣地服從上級的工作安排及工作調配。2、嚴於職守:堅守本職崗位,不得擅自離崗、竄崗或睡崗。3、正直誠實:對上級領導、同事和業主要以誠相待,不得陽奉陰違。4、團結協作:各部門之間、員工之間要互相配合,同心協力的解決困難。5、勤勉高效:發揚勤奮踏實的精神,優質高效地完成所擔負的工作。三、服務態度1、禮貌:這是員工對業主和同事最基本的態度,在任何時刻均使用禮貌用語,「請」字當頭、「謝」字不離口。2、樂觀:以樂觀的態度接待業主。3、友善:「微笑」是體現友善最適當的表達方式,因此應以微笑來迎接業主及與同事相處。4、熱情:盡可能為同事和業主提供方便,熱情服務。5、耐心:對業主的要求應認真、耐心地聆聽,並盡量在不違背本公司規定的前提下辦理。6、平等:一視同仁地對待所有業主,不應有貧富之分,厚此薄彼。四、儀容儀表1、員工必須保持衣冠整潔,按規定要求著裝,並將工作卡端正佩戴在左胸前。2、任何時候,在工作場所不得穿短褲、背心、拖鞋。3、皮鞋要保持干凈、光亮,不準釘響底。4、男員工應每日修剪胡須,發不蓋耳遮領,不得剃光頭;女員工頭發應梳理整齊,不做怪異發型。5、面部、手部必須保持乾爽清潔,女員工不得濃妝艷抹,並避免使用濃味的化妝品,不留長指甲(不長於指頭2毫米)和塗有色的指甲油。6、保持口腔清潔,上班前不吃異味食物。五、行為舉止1、舉止應大方得體,與人交談雙眼應平視對方,不要左顧右盼。2、遇上級領導或有客來訪,應即時起身相迎並問好,先請來訪人員入座後,自己方可坐下;來客告辭,應起身移步相送。3、站立的正確姿勢是:雙腳與兩肩同寬自然垂直分開(體重落在雙腳上),肩平、頭正、雙眼平視前方、挺胸、收腹。4、注意走路姿勢,在樓道內行走腳步要輕,不得奔跑(緊急情況下除外)5、進入上級領導或其他部門辦公室前,應先立在門外輕叩站三下,徵得同意後方可入內;若進去時門是關住的,出來時則應隨手將門輕輕帶上。6、進出辦公室、電梯時,應主動上前一步先拉開門或按住電梯按鈕,請同行的業主、女士或來訪人員先行。7、對業主或來訪人員提出的詢問、疑難、要求、意見,要耐心傾聽,在不違背保密制度的原則下,有問必答並做到回答准確(對自己無把握回答的應婉轉地表示歉意,聯系有關人員給予解答,或留下文字記錄,限時予以回復)。六、接聽電話1、所有來電,務必在三響之內接答。2、拿起話筒先說「您好,金泰物業!」,語氣平和。3、通話時,話筒的一邊置於唇下約5厘米處,盡量不使用免提鍵。4、必要時要做好記錄,將要點向對方復述一遍。5、通話完畢後應說「再見」,不得用力擲話筒。6、上班時間不打私人電話,如有急事,通話時間不得超過3分鍾(禁止打聲訊電話)篇幅有限,文章太長,更多請咨詢索取,敬請諒解。傳遞不但是一份知識,一份經驗,更是一份激情,一份對夢想的追求!---清潔急救網
⑸ 社區地推活動方案
⑹ 地推招生方案怎麼做,剛開的教育培訓機構很急不知道該怎麼入手。騰躍校長在線里有地推招生方案嗎
眾所周知,許多的教育培訓機構在宣傳自己的時候往往都會採用地推的方式,地推也是眾多的推廣方式中見效極快的一種。它有著成本低廉、直觀性強、說服力高等優點,然而,要做好地推卻也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情,它可不像我們想像中的直接將傳單發給受眾那麼簡單,地推的目的可是要打動消費者來實現購買轉化。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教育培訓機構應該怎麼做好地推。
我們先從傳單廣告說起,我們知道,讀者拿到傳單的第一印象(有可能是他們看到的第一個圖像,亦或一句話)有可能就決定了這個傳單廣告的成敗。如果第一印象就讓他們覺得無趣或者感覺與自己沒什麼相關性,那他們基本會隨手把這個傳單扔垃圾桶,更別說讓傳單廣告來實現購買轉化了。我們不得不承認,大部分顧客都是具有好奇、貪利等心理的,如果我們給他們造成的第一印象是這個很新奇或者對他們自己有好處,這也許就贏得了他們的注意力,讓我們離購買轉化又近了一步。所以,在設計傳單廣告的時候教育培訓機構應該充分考慮到受眾心理,把自己最有特色的亦或是贈品、優惠的信息放在最醒目的地方。
傳單廣告印好後,那就輪到發單了。發單一般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發單人員,發單人員面對的是大眾,首先從形象上就要考慮是否能被大眾所接受認可,至少不能夠引起大眾反感,最好有一定的親和力;其次,發單可還是一件辛苦活,要求發單人員用心與吃苦耐勞是必不可少的;再次,發單人員上崗前應該經過簡單的培訓,比如在發給用戶傳單的時候應該簡短的說些什麼話,以提起用戶興趣等。
2、發單位置,發單位置的選擇也是極為重要的,不一定人流多的地方就是好位置,這個得看你的目標群體是什麼。如果你是做中小學課外輔導,那麼就應該在學校門口去發,而不是那些商業街十字路口。如果是像微恆MEM教學軟體這樣的專門為企業內訓、教育培訓機構提供企業級教育軟體的,就應該去一些舉辦大型教育類活動的地方發……
3、發單時間,發單對時間的選擇是尤為重要,比如去小學門口發傳單,是要選擇上午,還是下午?我們知道,大部分的家長早上送了孩子上學後都會急急忙忙去上班,根本就沒時間看你的傳單。而下午就不同了,接孩子放學的家長們一般都會早到,如果你在那個時候發,他們肯定會樂意看看的。
4、明確職責、實時反饋監督,授權與集權相結合,對人員進行明確分工,對工作時間、休息時間、工作態度等也應事先明確,同時還要實時反饋監督,避免有些發單員把傳單故意扔掉一部分或者一個顧客就給好幾張,從而造成營銷費用的浪費。
地推的作用畢竟是有限的,因此,教育培訓機構要實現更好推廣,應該著力於自身產品,適當使用一些輔助教育的移動教育教學管理軟體,來把服務做好,讓用戶來幫你傳播,有了好的口碑,還愁會沒有新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