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培訓大全 > 新疆宗教人士培訓計劃文稿

新疆宗教人士培訓計劃文稿

發布時間:2021-11-21 11:38:09

Ⅰ 為什麼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種宗教並存的地區

因為歷史上新疆宗教始終在不斷發展和演變。這種發展和演變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新疆流行的是由遠古自發產生的原始宗教以及在原始信仰基礎上逐漸豐富與發展起來的薩滿教。這一階段從遠古一直到公元前4世紀外來宗教傳入。

第二階段,是以佛教為主要宗教的多種宗教並存格局。構成這一格局的宗教除佛教外,還有原始宗教(包括薩滿教)、祆(xian)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這一格局一直維持到伊斯蘭教傳入,歷時一千多年。

第三階段,是佛教與伊斯蘭教並立為主要宗教的多種宗教並存格局。在這一階段,伊斯蘭教通過對和田的宗教戰爭,逐漸將佛教勢力排擠出南疆地區,形成南疆以伊斯蘭教為主要宗教,北疆以佛教為主要宗教的格局。這一階段的早期各種宗教都比較活躍,後期則發生了較大變化,伊斯蘭教不斷壯大,祆教、景教、摩尼教則日趨式微。這一格局大致持續了6個多世紀。

第四階段,是以伊斯蘭教為主要宗教的多種宗教並存格局。16世紀初,伊斯蘭教在東察合台汗國的強制推行下,最終取代佛教成為新疆的主要宗教。在這一階段,由於維吾爾等民族接受了伊斯蘭教,原來主要由這些民族所信仰的宗教,如祆教、摩尼教、景教等便逐漸在新疆消失了。佛教、道教只是在漢族中流行。17世紀初,衛拉特蒙古人接受藏傳佛教後,佛教又在北疆地區興盛起來。此後,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也相繼傳入新疆。新疆的宗教格局發展、演變為以伊斯蘭教為主要宗教的多種宗教並存的格局。這一格局一直延續至今。

(1)新疆宗教人士培訓計劃文稿擴展閱讀

多種宗教並存格局的形成

公元前四世紀前後,產生於古代波斯的瑣羅亞斯德教(即中國所稱之祆教),經中亞傳入新疆。到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祆教流行於新疆各地,吐魯番地區尤為盛行。當時的高昌政權專門設置了機構和官員來加強對祆教的管理。維吾爾、哈薩克等民族歷史上都曾經信仰過祆教,至今這些民族還保留著祆教拜火的習俗,祆教的重要節日努魯孜節已成為這些民族的傳統節日。

公元前一世紀前後,產生於印度的佛教經克什米爾傳入新疆。經過各地統治者幾個世紀的大力推行,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新疆佛教進入發展的鼎盛時期,當時,在塔里木盆地周緣各綠洲,佛寺林立,僧尼眾多,大型佛事活動頻繁,還形成了於闐、疏勒、龜茲、高昌等著名的佛教中心。唐代,南疆地區的佛教已經開始出現了衰落的跡象。

但直到11世紀初,佛教仍然是南疆地區的主要宗教。佛教傳入並發展成為新疆的主要宗教後,以佛教為主要宗教的多種宗教並存的格局隨之形成。新疆佛教在佛經翻譯、造像、繪畫、音樂、舞蹈、寺院和石窟建築藝術等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文化遺產,豐富了中國和世界文化藝術寶庫。繼佛教之後,又有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傳入新疆,融入到多種宗教並存的格局之中。

公元5世紀左右,中國內地盛行的道教隨著漢人的不斷到來傳入新疆。但當時在新疆的傳播范圍不廣,主要盛行於漢人比較集中的哈密、吐魯番等地。清朝時期,由於信仰道教的湘軍大批進入新疆,道教才廣泛傳播到新疆各地,當時,道教的宮觀幾乎遍布天山南北各主要城市。

公元六世紀前後,產生於波斯的又一宗教——摩尼教經中亞傳入新疆。信仰摩尼教的中亞商人和移民,在從阿勒泰到羅布泊一帶建立了許多聚居區。九世紀中葉,以摩尼教為國教的回鶻人在漠北回鶻汗國破滅後,其主體遷入新疆,並在吐魯番建立了高昌回鶻王國。信仰摩尼教的回鶻人在吐魯番地區建造寺院,開鑿洞窟,翻譯經典,繪制壁畫,弘揚摩尼教教義和文化。直到回鶻人改信佛教後,摩尼教才逐漸在新疆消失。

在摩尼教傳入前後,景教也傳入了新疆。景教是中國對基督教的一個早期派別聶斯脫利派的稱謂。景教在新疆早期傳播情況不詳。唐宋時期,景教在吐魯番地區十分盛行。元代,隨著大量畏兀爾人接受景教,景教在新疆各地得到了廣泛傳播。直到清代,伊犁地區還有景教的活動。

Ⅱ 學習新疆歷史與民族宗教理論政策的心得體會

一、新疆自古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
主要居住有維吾爾、漢、哈薩克、回、蒙古、柯爾克孜、錫伯、塔吉克、烏孜別克、滿、達斡爾、塔塔爾、俄羅斯等民族,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二、多種宗教在新疆並存與傳播
新疆作為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樞紐,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種宗教並存的地區。早在伊斯蘭教傳入前,祆教、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多種宗教,就相繼沿著絲綢之路傳播到新疆,與當地土生土長的原始宗教一起在各地流傳。伊斯蘭教傳入後,新疆不僅繼續維持了多種宗教並存的局面,而且又有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傳入。
新疆少數民族群眾大多信仰宗教,有的民族群眾性信仰某種宗教,如維吾爾、哈薩克、回等民族群眾性信仰伊斯蘭教,蒙古、錫伯、達斡爾等民族群眾性信仰佛教。各民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得到充分的尊重,正常的宗教活動都受到法律的保護。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和發展!
三、歷代中央政府對新
公元前60年(漢宣帝神爵二年),設置「西域都護府」。疆的治理

Ⅲ 新疆有哪些可以學習的宗教政策及法規

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立法咨詢專家、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政研室主任周志豪說,這部地方性法規的修訂完善,反映了社會各方面的共同期盼和各族群眾的共同心聲,是中央和自治區黨委全面推進依法治疆、建設法治新疆的戰略部署在宗教事務領域的生動實踐,為依法開展宗教活動、管理宗教事務、推進宗教事務工作法治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新《條例》從行為規范角度明確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含義和宗教活動的法律邊界,為宗教信仰自由的實現提供了有效途徑。只有合法的宗教活動切實受到法律保護,違法的宗教活動堅決予以法律追究,確保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也有不信宗教的自由,才能讓每個公民的宗教信仰權利和自由都得到充分保障,進而形成理性包容、團結和諧、共同進步、規范有序、公平正義的社會秩序。
調整宗教與社會的關系
新疆伊斯蘭教經學院院長阿不都熱克甫·吐木尼亞孜說,新疆作為宗教多元並存、信教群眾為數甚多又相對集中的邊疆民族地區,正確認識和對待宗教問題,做好宗教工作對構建全疆和諧社會意義十分重大。「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禦滲透、打擊犯罪」是新疆在宗教事務管理中始終堅持的要旨。學習貫徹《條例》精神,緊密結合新疆培養愛國宗教教職人員隊伍的實際,引導宗教界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聰明才智,走和諧宗教之路,堅決抵制「三非」,加強「去極端化」宣傳教育工作,努力推進宗教工作法治化,用法律法規手段調整宗教與社會的關系,是新時期宗教工作的必然要求。

Ⅳ 新疆伊斯蘭教教職人員培養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堅持政治素質、宗教學識、文化素養並重,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有序推進。堅持短期培訓與長期培訓相結合,中央和地方相結合,疆內和疆外相結合,多渠道、多方式對新疆伊斯蘭教教職人員進行培訓培養。

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宗教事務條例》的規定

第九條 宗教教職人員由宗教活動場所民主管理組織舉薦,信教公民討論同意 ,經宗教團體審查核准並頒發證書。其他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向宗教活動場所委派、指定宗教教職人員或撤銷其宗教職務。

第十條 宗教教職人員應當在本縣(市、區)范圍內選定。本地確無適當人選, 需要跨縣(市、區)、州(地、市)聘用的,應當分別報請當地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批准。

第十一條 宗教教職人員在任職期間,不能勝任宗教職務或有違法行為的,由 宗教團體解除其職務或解聘。

(4)新疆宗教人士培訓計劃文稿擴展閱讀

宗教教職人員應當在本縣(市、區)范圍內選定。本地確無適當人選, 需要跨縣(市、區)、州(地、市)聘用的,應當分別報請當地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批准。宗教教職人員在任職期間,不能勝任宗教職務或有違法行為的,由 宗教團體解除其職務或解聘。

伊斯蘭教教職人員要珍惜機會,認真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國史黨史特別是中國近現代史,學習新疆歷史,學習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增強「五個認同」。

堅持把 「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關鍵時起作用」作為目標方向,爭做愛國愛教、遵規守法、民族團結、向上向善、抵禦極端、促進和諧的模範,引導信教群眾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為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發揮積極作用。

Ⅳ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種宗教並存地區

新疆作為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樞紐,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種宗教並存的地區。現在新疆主要有伊斯蘭教、佛教(包括藏傳佛教、漢傳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等,薩滿教在一些民族中仍然有一定的影響。其中伊斯蘭教是新疆信奉人數最多的宗教,共有10個少數民族,即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烏孜別克族、東鄉族、撒拉族和保安族,信教群眾佔新疆總人口的58.3%。蒙古族、錫伯族、達斡爾族等民族信仰佛教。

新疆充分尊重和保護各種宗教信教群眾進行正常宗教活動的權利,宗教界人士享有充分的參政議政權利。目前,在全疆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擔任職務的新疆宗教界人士1731人,他們代表信教群眾積極參政議政,並對政府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進行監督。

新疆現有宗教活動場所2.4萬余座,其中伊斯蘭教清真寺2.39萬座,宗教教職人員2.90萬人。依法保障宗教團體的合法權益,1982年以來,全疆共恢復建立各級宗教團體88個,其中自治區和地、縣級伊斯蘭教協會79個。

堅持把加強愛國宗教人士的思想和隊伍建設作為做好宗教工作的關鍵,在政治上關心他們,把愛國宗教人士作為肩負著特殊歷史使命的非黨基層幹部來對待,納入全區幹部培訓計劃;堅持工作上支持他們,團結和依靠愛國宗教人士協助黨和政府管理宗教事務,支持愛國宗教人士依法開展工作;堅持生活上照顧他們,在自治區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拿出資金,對愛國宗教人士給予生活補貼。目前,享受不定期生活補助的有5761人,年均補助2074萬多元。建立了自治區、地、縣三級培訓體系,有計劃、分層次地對全區現有伊斯蘭教教職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從2001年開始,由自治區負責對全區重點清真寺的8000餘名教職人員進行培訓,每年培訓2000人左右,目前已培訓了7000多人;其餘2.1萬名宗教人士,由地縣兩級負責培訓,目前已培訓了2.16萬人次。這是建國以來我區對宗教人士進行的規模最大、成效最為明顯的培訓。(摘自《2005中國新疆》)

Ⅵ 新疆少數民族宗教人士違反計劃生育怎樣處理

實際上計劃生育只針對漢族,南疆一般要求領結婚證必須初中畢業。一般生34個都給上戶口了。

Ⅶ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宗教人士推薦怎麼寫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宗教人士推薦
شىنجاڭ ئۇيغۇر ئاپتونوم رايونى دىنىي زاتلارنى تەۋسىيە قىلىش

Ⅷ 如何做好愛國宗教人士集中培訓工作

廣大愛國宗教人士要認真學習貫徹自治區伊斯蘭教愛國宗教人士座談會精神,積內極推動伊斯蘭教與社會主容義社會相適應,始終堅持把「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關鍵時起作用」作為對自己的要求和努力方向;做愛國愛教好、解經講經好、民族團結好、文明教風好、發揮作用好的宗教人士,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充分發揮愛國宗教人士的積極作用,為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的社會主義新疆而奮斗。

Ⅸ 新疆民族的宗教信仰

新疆作為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樞紐,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種宗教並存的地區。現在新疆主要有伊斯蘭教、佛教(包括藏傳佛教、漢傳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等,薩滿教在一些民族中仍然有一定的影響。其中伊斯蘭教是新疆信奉人數最多的宗教,共有10個少數民族,即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烏孜別克族、東鄉族、撒拉族和保安族,信教群眾佔新疆總人口的58.3%。蒙古族、錫伯族、達斡爾族等民族信仰佛教。
新疆充分尊重和保護各種宗教信教群眾進行正常宗教活動的權利,宗教界人士享有充分的參政議政權利。目前,在全疆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擔任職務的新疆宗教界人士1731人,他們代表信教群眾積極參政議政,並對政府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進行監督。
新疆現有宗教活動場所2.4萬余座,其中伊斯蘭教清真寺2.39萬座,宗教教職人員2.90萬人。依法保障宗教團體的合法權益,1982年以來,全疆共恢復建立各級宗教團體88個,其中自治區和地、縣級伊斯蘭教協會79個。
堅持把加強愛國宗教人士的思想和隊伍建設作為做好宗教工作的關鍵,在政治上關心他們,把愛國宗教人士作為肩負著特殊歷史使命的非黨基層幹部來對待,納入全區幹部培訓計劃;堅持工作上支持他們,團結和依靠愛國宗教人士協助黨和政府管理宗教事務,支持愛國宗教人士依法開展工作;堅持生活上照顧他們,在自治區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拿出資金,對愛國宗教人士給予生活補貼。目前,享受不定期生活補助的有5761人,年均補助2074萬多元。建立了自治區、地、縣三級培訓體系,有計劃、分層次地對全區現有伊斯蘭教教職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從2001年開始,由自治區負責對全區重點清真寺的8000餘名教職人員進行培訓,每年培訓2000人左右,目前已培訓了7000多人;其餘2.1萬名宗教人士,由地縣兩級負責培訓,目前已培訓了2.16萬人次。這是建國以來我區對宗教人士進行的規模最大、成效最為明顯的培訓。

閱讀全文

與新疆宗教人士培訓計劃文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教師培訓改進方案 瀏覽:537
市場營銷部有什麼證書 瀏覽:139
網路營銷年度總結 瀏覽:626
培訓中心安全防範工作方案 瀏覽:847
校園水果的網路營銷策劃案 瀏覽:386
銀行創意的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46
電子商務專業歸屬 瀏覽:539
電子商務基礎習題 瀏覽:207
酒店餐飲宴會營銷方案 瀏覽:917
2016春節房地產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69
國外的市場營銷理論 瀏覽:850
辦公場所消防培訓方案 瀏覽:435
小學教師安全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547
高中英語骨幹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803
電子商務網上學習 瀏覽:875
電子商務小知識 瀏覽:156
電子商務綜合實訓內容 瀏覽:599
鄉鎮突發事件應急培訓方案 瀏覽:295
手機店面促銷活動 瀏覽:412
生鮮產品超市的網路營銷方案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