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培訓大全 > 關於貧困戶培訓知識

關於貧困戶培訓知識

發布時間:2021-11-14 09:15:32

❶ 精準扶貧,要對村幹部培訓哪些內容

1、學通精準扶貧政策。
2、政策輔導。
3、現場演練。
4、業務學習。
5、討論交流。

❷ 貧困戶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內容不適合自己需要,針對性不強的問題

勞動力就業培訓內容一定要有針對性。
這樣勞動力才可以獲得專業的就業理論和技能需要。
這對於勞動力以後就業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和意義。

❸ 駐村扶貧工作組需要培訓什麼內容

首先要摸底。村裡人口、經濟收入、貧困戶情況、村民住房,田地面積、種植養殖情況,道迴路、村委會集體收入等情答況。
一、注重培育「造血」機制,充分利用當地條件,因地制宜推進符合各村資源特點、符合產業導向的幫扶項目,在當地培養和集聚一批懂經營、會管理的帶頭人,保障薄弱地區的長遠發展。
二、注重規劃引領,做好薄弱地區規劃與整體區域規劃的銜接和適應。

❹ 向貧困戶開展普通話培訓有什麼意義

將普通話普及納入扶貧考核,不僅很有必要,而且意義重大。宏觀上說,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國,需要有一個「共同語」,以方便交流,進而增強人民凝聚力、向心力和國家認同。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重要目的之一便是提升國民整體的語言文化素養。這種素養的提升,城市居民不能落下,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民族地區也不能落下。
微觀上說,在扶貧工作中推廣普及普通話,可以助力精準扶貧脫貧。長期以來,一些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存在的語言交流問題,日益成為精準扶貧的障礙之一。很多群眾不會說普通話,甚至不少基層鄉鎮幹部也說不上幾句,這種狀況極大地制約了扶貧開發、創業指導、技術培訓、推送致富信息等活動的開展。而這些地區青壯年勞動力即使外出打工,也會因「語言關」面臨應聘難、租房難、學習技術難等問題。
曾有一位少數民族全國道德模範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不能掌握普通話,在工廠里掌握技術技能各個方面都會遇到很多困難。普通話給了我用知識、用技能改變命運的機會。」另據報道,全國政協一個扶貧調研小組在雲南怒江州福貢縣走訪了3個貧困村的9家貧困戶,其中8戶仍深陷貧困狀態,只有1戶剛剛脫貧,而其脫貧的原因,是學了點修摩托車的手藝,還學了一點普通話。

❺ 精準扶貧知識

精準扶貧應知應會知識
一、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
一達標:脫貧戶收入必須超過當年的脫貧標准線,有穩定生產經營或工資性收入。(2016年脫貧標准線為3146元,2017年3340元)
兩不愁:不愁吃、不愁穿。
三保障: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

二、兩有戶、兩因戶、兩無戶、兩缺戶
兩有戶:有資源、有勞動力但無門路。
兩因戶:因學致貧、因病致貧。
兩無戶:無力脫貧、無業可扶。
兩缺戶:缺基礎設施、缺技術資金。

三、扶貧工作三個環節
即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退出

四、扶貧四問、四看法
四 問:即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和如何退。
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有無讀書郎。

五、五個一批
五個一批: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扶貧搬遷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

六、六個小康行動、六個到村到戶、六個精準
六個小康行動: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電、小康訊、小康寨建設。
六個到村到戶:指通過實施精準扶貧,做到結對幫扶、產業扶持、教育培訓、農村危房改造、扶貧生態移民、基礎設施「六個到村到戶」。
六個精準: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七、貧困戶精準識別和退出程序
貧困戶精準識別程序:一是農戶申請;二是村級初審並入戶調查;三是村民代表大會評議並公示(糾錯);四是鄉(鎮)核查並公示(糾錯);五是縣級審核並公告(糾錯)後批復;六是簽字確認;七是錄入貧困人口建檔立卡管理系統。
貧困戶精準退出程序:一是村民小組提名;二是村支「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核實;三是擬退出貧困戶認可;四是在村內公示無異議後公告退出;五是報鄉鎮人民政府核准;六簽字確認並銷號。

八、貧困戶脫貧退出標准:以戶為單位,滿足'一達標、二不愁、三保障「(即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超過當年國家扶貧標准,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精準扶貧」四看法「綜合評分估值在60分以上(含60分)的,通過退出程序審批後認定為脫貧。

九、脫貧攻堅十項行動
1、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扶貧行動 2、實施產業和就業扶貧行動 3、實施扶貧生態移民行動 4、實施教育扶貧行動 5、實施醫療健康扶貧行動 6、實施財政金融扶貧行動 7、實施社會保障兜底扶貧行動 8、實施社會力量包干扶貧行動9、實施特困地區

❻ 貧困戶務工人員家庭培訓有什麼具體要求嗎

(一)貧困戶鑒定標准
1.農戶參加貧困戶評選的必要條件
家庭主要收入來源以務農和務工為主,且2013年家庭人均純收入低於2736元(相當於2010年2300元不變價)。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戶,優先評為貧困戶
(1)發生重大災難,失去生活保障的;
(2)發生重大疾病,喪失勞動能力,導致因病致貧的;
(3)身體殘疾,沒有勞動能力的;
(4)多個子女在讀高中或全日制大專、本科等院校;
(5)未成年的孤兒;
(6)已扎二女戶困難家庭;
(7)軍烈屬困難家庭,困難老黨員,困難老村幹部。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戶,不得評為貧困戶
(1)有汽車等高檔消費品的農戶;
(2)有工程機械設備或其它從事經營活動機動車輛的農戶;
(3)有擔任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教師、退休人員等國家公職人員的農戶(因重大疾病、重大災難致貧的除外);
(4)有長期僱傭他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農戶;
(5)家庭成員中有現任村幹部的農戶;
(6)因賭博、吸毒、好逸惡勞等原因致貧的農戶;
(7)在縣城或集鎮有店面等非自身居住性用房的農戶。
(二)貧困戶評定程序
1.提出申請。農戶自願提出書面申請,填寫《貧困戶申請書》(參考文本一)。
2.召開戶主大會。農戶所在村小組召開戶主大會,按照比較排除法推薦出貧困戶候選名單連同會議記錄(參考文本二),報行政村匯總後報鄉鎮。
3.入戶調查。各鄉(鎮、場、管委會)組織鄉、村幹部逐一上門入戶調查,核實貧困戶情況,並填寫《貧困戶登記表》(一戶一表)。
4.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各行政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對入戶調查後的名單進行聽證、評議,形成初選名單,形成《村民代表大會民主評議會議記錄》,填寫《村民代表大會民主評議統計表》(參考文本三)。
5.第一次公示。各行政村對聽證、評議後的貧困戶初選名單進行公示(參考文本四),既要在村部、村主幹道等村民比較集中的活動地點公示,同時還要在各村小組(自然村落)公示。要通過廣播的形式將初選名單進行公告(公示公告不得少於三天,並拍照留底備查),經公示無異議後將《關於審核確認貧困戶的報告》和《村貧困戶初選名單》(參考文本五)一並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

閱讀全文

與關於貧困戶培訓知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不屬於電子商務的流體 瀏覽:686
高端健身營銷方案 瀏覽:767
溫泉推介策劃方案 瀏覽:473
哈爾濱開業策劃方案 瀏覽:469
集體面試的方案策劃 瀏覽:394
教師責任心培訓方案 瀏覽:403
推廣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方案 瀏覽:396
服務中心重陽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09
知識問答比賽策劃方案 瀏覽:929
漫社活動應急方案策劃 瀏覽:733
校園展銷會營銷方案 瀏覽:20
人像拍攝策劃方案 瀏覽:632
2015年有關市場營銷問題的通知 瀏覽:791
上海同顯市場營銷策劃有限公司 瀏覽:306
外國旅遊電子商務書籍 瀏覽:56
掃黑除惡工作業務培訓方案 瀏覽:332
旅遊局人員培訓方案 瀏覽:520
針對市場研修培訓方案 瀏覽:656
2015年頒獎晚會策劃方案 瀏覽:294
駕校培訓部培訓方案 瀏覽: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