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學習網路安全需要哪些基礎知識
一些典型的網路安全問題,可以來梳理一下:
IP安全:主要的攻擊方式有被動攻擊的網路竊聽,主動攻擊的IP欺騙(報文偽造、篡改)和路由攻擊(中間人攻擊);
2. DNS安全:這個大家應該比較熟悉,修改DNS的映射表,誤導用戶的訪問流量;
3. DoS攻擊:單一攻擊源發起的拒絕服務攻擊,主要是佔用網路資源,強迫目標崩潰,現在更為流行的其實是DDoS,多個攻擊源發起的分布式拒絕攻擊;
《計算機基礎》、《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路》 是三本關於計算機基礎的書籍,強烈推薦給你,看完之後可以對計算機的東西有個初步的了解。
拓展資料:
1、上網前可以做那些事情來確保上網安全?
首先,你需要安裝個人防火牆,利用隱私控制特性,你可以選擇哪些信息需要保密,而不會不慎把這些信息發送到不安全的網站。這樣,還可以防止網站伺服器在你不察覺的情況下跟蹤你的電子郵件地址和其他個人信息。其次,請及時安裝系統和其它軟體的補丁和更新。基本上越早更新,風險越小。防火牆的數據也要記得及時更新。
2、如何防止黑客攻擊?
首先,使用個人防火牆防病毒程序以防黑客攻擊和檢查黑客程序(一個連接外部伺服器並將你的信息傳遞出去的軟體)。個人防火牆能夠保護你的計算機和個人數據免受黑客入侵,防止應用程序自動連接到網站並向網站發送信息。
其次,在不需要文件和列印共享時,關閉這些功能。文件和列印共享有時是非常有用的功能,但是這個特性也會將你的計算機暴露給尋找安全漏洞的黑客。一旦進入你的計算機,黑客就能夠竊取你的個人信息。
3、如何防止電腦中毒?
首先,不要打開來自陌生人的電子郵件附件或打開及時通訊軟體傳來的文件。這些文件可能包含一個特洛伊木馬程序,該程序使得黑客能夠訪問你的文檔,甚至控制你的外設,你還應當安裝一個防病毒程序保護你免受病毒、特洛伊木馬程序和蠕蟲侵害。
4、瀏覽網頁時時如何確保信息安全?
採用匿名方式瀏覽,你在登錄網站時會產生一種叫cookie(即臨時文件,可以保存你瀏覽網頁的痕跡)的信息存儲器,許多網站會利用cookie跟蹤你在互聯網上的活動。
你可以在使用瀏覽器的時候在參數選項中選擇關閉計算機接收cookie的選項。(打開 IE瀏覽器,點擊 「工具」—「Internet選項」, 在打開的選項中,選擇「隱私」,保持「Cookies」該復選框為未選中狀態,點擊按鈕"確定")
5、網上購物時如何確保你的信息安全?
網上購物時,確定你採用的是安全的連接方式。你可以通過查看瀏覽器窗口角上的閉鎖圖標是否關閉來確定一個連接是否安全。在進行任何的交易或發送信息之前閱讀網站的隱私保護政策。因為有些網站會將你的個人信息出售給第三方。在線時不要向任何人透露個人信息和密碼。
Ⅱ 企業內網路管理員需要具備哪些基礎知識
網路管理的實施者一般稱其為網路管理員,因此本文所談網路管理需要的知識,其實也就是指作為一名合格的網路管理員,所應具備的各類知識與技能。
大的方面來說,網路的規劃設計,網路設備的招投標、系統集成處理等事項是考驗網路管理員綜合素質的重要方面;而細到具體事務來說,選擇和采購好的網路設備,設備的安裝、配置和調試,保證區域網正常、穩定地運行,合理運用網路管理軟體等等,都是需要掌握的。有人將網路管理員比作企業網路的「勤雜工」,就充分說明了網路管理的繁重與必要性。
一、網路管理員要牢記網路基礎知識
有關網路的基礎知識是開展一切網路管理工作的前提,對理論知識的模稜兩可必定導致實際工作的不徹底。通常說來,以下基礎知識是需要重點掌握的:
1、什麼是網路的拓撲結構?拓撲結構分為匯流排型、星型、環型、網狀等,每種結構的優缺點在哪裡?具體如何實施組建?
2、各種協議的網路基本配置方法,比如說最基本的TCP/IP協議的網路。
二、網路管理員的個人基本能力要提高
網路的日新月益,要求網路管理工作也能跟上發展的需要。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網路管理者對自身能力的提高也是必須要注意的。
1、必須有一定的英文閱讀能力,能夠掌握大量的計算機專業詞彙,從而能夠流暢地閱讀原版的白皮書和技術資料,最主要是看懂網路設備和管理軟體說明書,了解網路技術的最新發展動態。
2、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網路管理工作本身是為企業內部服務,需要經常和領導、同事、同行、廠商等交流。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自己在企業中的地位。
3、要有吃苦的精神。網路管理員要保障企業內網、外網的正常運轉,需要隨時准備解決問題。網管員的工作時間是沒有規律的,有時候還需要做一些體力勞動。如果沒有點吃苦的精神是不可能勝任的。
4、要有優秀的團體協作能力。很多工作都有多個環節,需要多人協作,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是網路管理員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
三、網路管理員要理清職責范圍
網路管理的工作主要分兩部分:
1、互聯網工作。主要包括企業Internet的接入、IDC主機託管、網路設備維護等。
2、企業區域網工作。主要是企業內部區域網工作,如機房、伺服器、辦公用的計算機外設等,還包括設備采購、維護、管理,網路的維護和防病毒、郵件設置管理等工作。
總的說來,日常工作范圍及流程一般為:開始的企業網路組建(網路拓撲的結構、物理硬體的選擇以及網路協議的選擇);然後就是網路資源的建設(企業郵局建設、企業網站、企業FTP站點、BBS平台以及VPN網路的建立);或者還有網路的硬、軟體升級。當然還要包括每天必須進行的網路故障檢測和維修(包括硬體和軟體),網路安全的防護和管理。
四、網路管理員的個人基本技術要完善
網路管理工作的好壞,與網路管理者具體技能的掌握是密不可分的。可以形象的將網路管理者的技能分為「硬性」和「軟性」技能兩大方面。
1、硬性方面
整個網路的環境規劃能力。一個網路的前期規劃與設計,將直接關繫到後期運行的效率;網路管理員在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後,對於網路的環境規劃與駕馭能力,是必備的個人技能。
網路設備的維護能力。如:路由器、交換機、硬體防火牆的配置等,其中又以Cisco(思科)品牌為主導;除此之外,還要學習和調試這些設備命令語句,制定安全策略,根據實際需求,配置好網路設備和安全設備,使它們能發揮最優的、最好的效果。
2、軟性方面
掌握網路操作系統的一般安裝和配置方法。網路操作系統在早期是windows NT Server的天下,現在普遍使用是windows 2000/2003 Server;而除了Windows外,UNIX和Linux系統也是企業常用的網路操作系統。其中UNIX系統有SUN Solaris、HP-UX、IBM AIX等,Linux系統有redhat、紅旗等產品。
應用軟體的熟練配置與使用。企業往往會搭建自己的Web、FTP、Email等基於互聯網的服務,這就需要用到專門的應用服務搭建軟體,熟練配置與高效的後期維護自然是網路管理的重要內容。
此外,一些基於企業內部的視頻、游戲、BBS應用服務,以及區域網內伺服器/客戶機上網路防病毒軟體的安裝與運行,企業本身的財務軟體、辦公系統、管理信息系統以及ERP等應用系統的管理和維護,網路管理員責任重大。
善於使用專門的網路管理軟體。網管軟體往往具有故障排查、用戶賬戶管理、許可權管理等功能,為了減少重復勞動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合理使用網管軟體來監控整個網路的運行情況,了解網路服務和用戶,都是非常高效的管理方式。
數據安全與災難恢復。為了保護數據安全和提高數據的持續可用性,企業要從RAID保護、冗餘結構、數據備份、故障預警等多方面考慮。通常情況下,在數據安全方面採取的措施可以從安裝殺毒軟體、開啟系統的Update自動更新功能、安裝入侵檢測系統以及限制伺服器的埠開放等方面去考慮。另外在網路系統安全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就是數據的常規備份和歷史保存。
總結:綜上所述,其實作為企業網路的管理者來說,所要具備的基本技能及需要完成的職責工作是相當繁重、又是相當重要的。在這種情況下,自身的素質以及工作責任心,是網路管理者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而要使整個網路管理工作緊張有序的開展,離不開平時在點點滴滴中不斷的積累網路問題解決的經驗。
Ⅲ 如何掌握網路基礎知識
網路基抄礎知識緒論 隨著Internet網路的發襲展,地球村已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我們可以通過Internet獲取各種我們想要的信息,查找各種資料,如文獻期刊、教育論文、產業信息、留學計劃、求職求才、氣象信息、海外學訊、論文檢索等。您甚至可以坐在電腦前,讓電腦帶您到世界各地作一次虛擬旅遊。只要您掌握了在Internet這片浩瀚的信息海洋中遨遊的方法,您就能在Internet中得到無限的信息寶藏。 http://www.jswl.cn/course/A1013/wljczs/index01.htm
Ⅳ 一個網路維護人員要具備哪些知識
一個網路維護人員必須具備的基礎知識:
★計算機網路是什麼?
這是首先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絕對是核心概念。我們講的計算機網路,其實就是利用通訊設備和線路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獨立的多個計算機系統互連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即網路通信協議、信息交換方式及網路操作系統等)實現網路中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它的功能最主要的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實現資源共享(包括硬體資源和軟體資源的共享);二是在用戶之間交換信息。計算機網路的作用是:不僅使分散在網路各處的計算機能共享網上的所有資源,並且為用戶提供強有力的通信手段和盡可能完善的服務,從而極大的方便用戶。從網管的角度來講,說白了就是運用技術手段實現網路間的信息傳遞,同時為用戶提供服務。
★計算機網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計算機網路通常由三個部分組成,它們是資源子網、通信子網和通信協議。所謂通信子網就是計算機網路中負責數據通信的部分;資源子網是計算機網路中面向用戶的部分,負責全網路面向應用的數據處理工作;而通信雙方必須共同遵守的規則和約定就稱為通信協議,它的存在與否是計算機網路與一般計算機互連系統的根本區別。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應該更能明白計算機網路為什麼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發展的產物了。
★計算機網路的種類怎麼劃分?
現在最常見的劃分方法是:按計算機網路覆蓋的地理范圍的大小,一般分為廣域網(WAN)和區域網(LAN)(也有的劃分再增加一個城域網(MAN))。顧名思義,所謂廣域網無非就是地理上距離較遠的網路連接形式,例如著名的Internet網,Chinanet網就是典型的廣域網。而一個區域網的范圍通常不超過10公里,並且經常限於一個單一的建築物或一組相距很近的建築物。Novell網是目前最流行的計算機區域網。
★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是什麼?
在計算機網路技術中,網路的體系結構指的是通信系統的整體設計,它的目的是為網路硬體、軟體、協議、存取控制和拓撲提供標准。現在廣泛採用的是開放系統互連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參考模型,它是用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送層、對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七個層次描述網路的結構。你應該注意的是,網路體系結構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匯流排、介面和網路的性能。而網路體系結構的關鍵要素恰恰就是協議和拓撲。目前最常見的網路體系結構有FDDI、乙太網、令牌環網和快速乙太網等。
★計算機網路的協議是什麼?
剛才說過網路體系結構的關鍵要素之一就是網路協議。而所謂協議(Protocol)就是對數據格式和計算機之間交換數據時必須遵守的規則的正式描述,它的作用和普通話的作用如出一轍。依據網路的不同通常使用Ethernet(乙太網)、NetBEUI、IPX/SPX以及TCP/IP協議。Ethernet是匯流排型協議中最常見的網路低層協議,安裝容易且造價便宜;而NetBEUI可以說是專為小型區域網設計的網路協議。對那些無需跨經路由器與大型主機通信的小型區域網,安裝NetBEUI協議就足夠了,但如果需要路由到另外的區域網,就必須安裝IPX/SPX或TCP/IP協議。前者幾乎成了Novell網的代名詞,而後者就被著名的Internet網所採用。特別是TCP/IP(傳輸控制協議/網間協議)就是開放系統互連協議中最早的協議之一,也是目前最完全和應用最廣的協議,能實現各種不同計算機平台之間的連接、交流和通信。
★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是指網路中各個站點相互連接的形式,在區域網中明確一點講就是文件伺服器、工作站和電纜等的連接形式。現在最主要的拓撲結構有匯流排型拓撲、星型拓撲、環型拓撲以及它們的混合型。顧名思義,匯流排型其實就是將文件伺服器和工作站都連在稱為匯流排的一條公共電纜上,且匯流排兩端必須有終結器;星型拓撲則是以一台設備作為中央連接點,各工作站都與它直接相連形成星型;而環型拓撲就是將所有站點彼此串列連接,像鏈子一樣構成一個環形迴路;把這三種最基本的拓撲結構混合起來運用自然就是混合型了。
★計算機網路建設中涉及到哪些硬體?
計算機網路的硬體系統通常由五部分組成:文件伺服器、工作站(包括終端)、傳輸介質、網路連接硬體和外部設備。文件伺服器一般要求是配備了高性能CPU系統的微機,它充當網路的核心。除了管理整個網路上的事務外,它還必須提供各種資源和服務。而工作站可以說是一種智能型終端,它從文件伺服器取出程序和數據後,能在本站進行處理,一般有有盤和無盤之分。接下來談談傳輸介質,它是通信網路中發送方和接受方之間的物理通路,在區域網中就是用來連接伺服器和工作站的電纜線。目前常用的網路傳輸介質有雙絞線(多用於區域網)、同軸電纜和光纜等。常用的網路連接硬體有網路介面卡(NIC)、集線器(HUB)、中繼器(Repeater)以及數據機(Modem)等。而列印機、掃描儀、繪圖儀以及其它任何可為工作站共享的設備都能被稱為外部設備。
★計算機網路一般都裝哪些操作系統?
我們都知道,網路操作系統是整個網路的靈魂,同時也是分布式處理系統的重要體現,它決定了網路的功能並由此決定了不同網路的應用領域即方向。目前比較流行的網路操作系統主要有Unix、NetWare、Windows NT和新興流行的Linux。Unix歷史悠久,發展到今天已經相當成熟,尤其以安全可靠和應用廣泛著稱;相比之下,NetWare以文件服務及列印管理聞名,而且其目錄服務可以說是被業界公認的目錄管理傑作;Windows NT是能支持多種硬體平台的真正的32位操作系統,它保持了深受歡迎的Windows用戶界面,目前正被越來越多的網路所應用;而最新的Linux憑借其先進的設計思想和自由軟體的身分正躋身優秀網路操作系統的行列。
★計算機網路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
未來網路的發展有三種基本的技術趨勢。一是朝著低成本微機所帶來的分布式計算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即Client/Server(客戶/伺服器)結構;二是向適應多媒體通信、移動通信結構發展;三是網路結構適應網路互連,擴大規模以至於建立全球網路。
★網路維護人員的具體業務有哪些?
概括的說網路維護人員的業務內容有三個方面:網路建設、網路維護和網路服務。組建區域網(包括規劃拓撲結構、物理硬體實現和網路協議設置)、新增或升級網路設備以及規劃網路發展就是網路建設的具體內容;而一般的網路維護則包括網路故障檢測和維修(包括硬體和軟體),網路安全的防護和管理;至於網路服務則完全可以根據各種網路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區別,但最常見的都有遠程登陸、文件傳輸、電子郵件和資源共享等,當然也可以側重一到幾個方面。另外,像網站中主頁的製作與更新,BBS站台的建設與管理等等也都可納入網管的業務范圍。總之,所謂"網管"顧名思義就是建設並管理網路的人員,他們的工作和任務就如同大酒店的員工一樣,通過經營好酒店來款待從四面八方來的朋友。
Ⅳ 網路基礎知識
HTTP: 當我們想瀏覽一個網站的時候,只要在瀏覽器的地址欄里輸入網站的地址就可以了,例如..com,但是在瀏覽器的地址欄裡面出現的卻是:http://www..com ,你知道為什麼會多出一個「http」嗎?
我們在瀏覽器的地址欄里輸入的網站地址叫做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統一資源定位符)。就像每家每戶都有一個門牌地址一樣,每個網頁也都有一個Internet地址。當你在瀏覽器的地址框中輸入一個URL或是單擊一個超級鏈接時,URL就確定了要瀏覽的地址。瀏覽器通過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將Web伺服器上站點的網頁代碼提取出來,並翻譯成漂亮的網頁。因此,在我們認識HTTP之前,有必要先弄清楚URL的組成,例如:http://www..com/china/index.htm。它的含義如下:
1. http://:代表超文本傳輸協議,通知.com伺服器顯示Web頁,通常不用輸入;
2. www:代表一個Web(萬維網)伺服器;
3. .com/:這是裝有網頁的伺服器的域名,或站點伺服器的名稱;
4. China/:為該伺服器上的子目錄,就好像我們的文件夾;
5. Index.htm:index.htm是文件夾中的一個HTML文件(網頁)。
我們知道,Internet的基本協議是TCP/IP協議,然而在TCP/IP模型最上層的是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它包含所有高層的協議。高層協議有:文件傳輸協議FTP、電子郵件傳輸協議SMTP、域名系統服務DNS、網路新聞傳輸協議NNTP和HTTP協議等。
HTTP協議(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議)是用於從WWW伺服器傳輸超文本到本地瀏覽器的傳送協議。它可以使瀏覽器更加高效,使網路傳輸減少。它不僅保證計算機正確快速地傳輸超文本文檔,還確定傳輸文檔中的哪一部分,以及哪部分內容首先顯示(如文本先於圖形)等。這就是你為什麼在瀏覽器中看到的網頁地址都是以http://開頭的原因。
自WWW誕生以來,一個多姿多彩的資訊和虛擬的世界便出現在我們眼前,可是我們怎麼能夠更加容易地找到我們需要的資訊呢?當決定使用超文本作為WWW文檔的標准格式後,於是在1990年,科學家們立即制定了能夠快速查找這些超文本文檔的協議,即HTTP協議。經過幾年的使用與發展,得到不斷的完善和擴展,目前在WWW中使用的是HTTP/1.0的第六版。
ftp: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文件傳輸協議的簡稱。用於Internet上的控制文件的雙向傳輸。同時,它也是一個應用程序(Application)。用戶可以通過它把自己的PC機與世界各地所有運行FTP協議的伺服器相連,訪問伺服器上的大量程序和信息。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
[編輯本段]FTP的作用
正如其名所示:FTP的主要作用,就是讓用戶連接上一個遠程計算機(這些計算機上運行著FTP伺服器程序)察看遠程計算機有哪些文件,然後把文件從遠程計算機上拷到本地計算機,或把本地計算機的文件送到遠程計算機去。
[編輯本段]FTP工作原理
拿下傳文件為例,當你啟動FTP從遠程計算機拷貝文件時,你事實上啟動了兩個程序:一個本地機上的FTP客戶程序:它向FTP伺服器提出拷貝文件的請求。另一個是啟動在遠程計算機的上的FTP伺服器程序,它響應你的請求把你指定的文件傳送到你的計算機中。FTP採用「客戶機/伺服器」方式,用戶端要在自己的本地計算機上安裝FTP客戶程序。FTP客戶程序有字元界面和圖形界面兩種。字元界面的FTP的命令復雜、繁多。圖形界面的FTP客戶程序,操作上要簡潔方便的多。
簡單地說,支持FTP協議的伺服器就是FTP伺服器,下面介紹一下什麼是FTP協議。(文件傳輸協議)
一般來說,用戶聯網的首要目的就是實現信息共享,文件傳輸是信息共享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之一。Internet上早期實現傳輸文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知道 Internet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計算機環境,有PC,有工作站,有MAC,有大型機,據統計連接在Internet上的計算機已有上千萬台,而這些計算機可能運行不同的操作系統,有運行Unix的伺服器,也有運行Dos、Windows的PC機和運行MacOS的蘋果機等等,而各種操作系統之間的文件交流問題,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文件傳輸協議,這就是所謂的FTP。基於不同的操作系統有不同的FTP應用程序,而所有這些應用程序都遵守同一種協議,這樣用戶就可以把自己的文件傳送給別人,或者從其它的用戶環境中獲得文件。
與大多數Internet服務一樣,FTP也是一個客戶機/伺服器系統。用戶通過一個支持FTP協議的客戶機程序,連接到在遠程主機上的FTP伺服器程序。用戶通過客戶機程序向伺服器程序發出命令,伺服器程序執行用戶所發出的命令,並將執行的結果返回到客戶機。比如說,用戶發出一條命令,要求伺服器向用戶傳送某一個文件的一份拷貝,伺服器會響應這條命令,將指定文件送至用戶的機器上。客戶機程序代表用戶接收到這個文件,將其存放在用戶目錄中。
在FTP的使用當中,用戶經常遇到兩個概念:"下載"(Download)和"上載"(Upload)。"下載"文件就是從遠程主機拷貝文件至自己的計算機上;"上載"文件就是將文件從自己的計算機中拷貝至遠程主機上。用Internet語言來說,用戶可通過客戶機程序向(從)遠程主機上載(下載)文件。
使用FTP時必須首先登錄,在遠程主機上獲得相應的許可權以後,方可上載或下載文件。也就是說,要想同哪一台計算機傳送文件,就必須具有哪一台計算機的適當授權。換言之,除非有用戶ID和口令,否則便無法傳送文件。這種情況違背了Internet的開放性,Internet上的FTP主機何止千萬,不可能要求每個用戶在每一台主機上都擁有帳號。匿名FTP就是為解決這個問題而產生的。
匿名FTP是這樣一種機制,用戶可通過它連接到遠程主機上,並從其下載文件,而無需成為其注冊用戶。系統管理員建立了一個特殊的用戶ID,名為anonymous, Internet上的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使用該用戶ID。
通過FTP程序連接匿名FTP主機的方式同連接普通FTP主機的方式差不多,只是在要求提供用戶標識ID時必須輸入anonymous,該用戶ID的口令可以是任意的字元串。習慣上,用自己的E-mail地址作為口令,使系統維護程序能夠記錄下來誰在存取這些文件。
值得注意的是,匿名FTP不適用於所有Internet主機,它只適用於那些提供了這項服務的主機。
當遠程主機提供匿名FTP服務時,會指定某些目錄向公眾開放,允許匿名存取。系統中的其餘目錄則處於隱匿狀態。作為一種安全措施,大多數匿名FTP主機都允許用戶從其下載文件,而不允許用戶向其上載文件,也就是說,用戶可將匿名FTP主機上的所有文件全部拷貝到自己的機器上,但不能將自己機器上的任何一個文件拷貝至匿名FTP主機上。即使有些匿名FTP主機確實允許用戶上載文件,用戶也只能將文件上載至某一指定上載目錄中。隨後,系統管理員會去檢查這些文件,他會將這些文件移至另一個公共下載目錄中,供其他用戶下載,利用這種方式,遠程主機的用戶得到了保護,避免了有人上載有問題的文件,如帶病毒的文件。
作為一個Internet用戶,可通過FTP在任何兩台Internet主機之間拷貝文件。但是,實際上大多數人只有一個Internet帳戶,FTP主要用於下載公共文件,例如共享軟體、各公司技術支持文件等。 Internet上有成千上萬台匿名FTP主機,這些主機上存放著數不清的文件,供用戶免費拷貝。實際上,幾乎所有類型的信息,所有類型的計算機程序都可以在Internet上找到。這是Internet吸引我們的重要原因之一。
匿名FTP使用戶有機會存取到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庫,這個信息庫是日積月累起來的,並且還在不斷增長,永不關閉,涉及到幾乎所有主題。而且,這一切是免費的。
匿名FTP是Internet網上發布軟體的常用方法。Internet之所以能延續到今天,是因為人們使用通過標准協議提供標准服務的程序。像這樣的程序,有許多就是通過匿名FTP發布的,任何人都可以存取它們。
Internet中的有數目巨大的匿名FTP主機以及更多的文件,那麼到底怎樣才能知道某一特定文件位於哪個匿名FTP主機上的那個目錄中呢?這正是Archie伺服器所要完成的工作。Archie將自動在FTP主機中進行搜索,構造一個包含全部文件目錄信息的資料庫,使你可以直接找到所需文件的位置信息。
[編輯本段]通過ftp傳輸文件的一般步驟
需要進行遠程文件傳輸的計算機必須安裝和運行ftp客戶程序。在windows操作系統的安裝過程中,通常都安裝了tcp/ip協議軟體,其中就包含了ftp客戶程序。但是該程序是字元界面而不是圖形界面,這就必須以命令提示符的方式進行操作,很不方便。
啟動ftp客戶程序工作的另一途徑是使用ie瀏覽器,用戶只需要在ie地址欄中輸入如下格式的url地址:ftp://[用戶名:口令@]ftp伺服器域名[:埠號]
(在CMD命令行下也可以用上述方法連接,通過put命令和get命令達到上傳和下載的目的,通過ls命令列出目錄,除了上述方法外還可以在cmd下輸入ftp回車,然後輸入open IP來建立一個連接,此方法還適用於linux下連接ftp伺服器)
通過ie瀏覽器啟動ftp的方法盡管可以使用,但是速度較慢,還會將密碼暴露在ie瀏覽器中而不安全。因此一般都安裝並運行專門的ftp客戶程序。
1.在本地電腦上登陸到國際互聯網.
2.搜索有文件共享主機或者個人電腦(一般有專門的FTP伺服器網站上公布的,上面有進入該主機或個人電腦的名稱,口令和路徑).
3.當與遠程主機或者對方的個人電腦建立連接後,用對方提供的用戶名和口令登陸到該主機或對方的個人電腦.
4.在遠程主機或對方的個人電腦登陸成功後,就可以上傳你想跟別人分享的東東或者下載別人授權共享的東東(這里的東東是指能放到電腦里去又能在顯示屏上看到的東東).
5.完成工作後關閉FTP下載軟體,切斷連接.
為了實現文件傳輸,用戶還要運行專門的文件傳輸程序,比如網際快車就有這方面的功能,其它還有很多專門的FTP傳輸軟體,FlashFxp為其中的傑出軟體。有興趣的網友可以試試其他的軟體,如LeapFTP總歸各有各的特色.
Ⅵ 運維人員為什麼要學習網路基本知識
1、Linux基礎命令及腳本:shell是基本要求,最好再懂點perl或python等。如果不懂腳本,怎麼把重復的勞動變得簡單呢?
2、系統監控命令:目的是獲取系統當前的運行狀態,遇到故障等要懂得分析排查。系統調優並懂得原理,知道為什麼參數要調整成某個值。
3、網路監控命令:理由和第二點一致,不過側重於網路。同樣需要理解原理及調優,不能照搬前人的經驗而不知甚解。
以上可以說是基本知識。沒有生產環境不是借口,知識可以學習,再加以生產環境的經驗積累,就會慢慢沉澱下來了。
說說技術以外的事情:多學習、多思考、不滿足當前的知識、虛心和多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