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培訓大全 > 辦殘疾人技能培訓機構的條件

辦殘疾人技能培訓機構的條件

發布時間:2021-10-27 14:22:50

『壹』 想開辦一所技能培訓機構需要什麼手續

設立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必須具備四項基本條件:
1)在申請設立學校的時候,專應當有可靠的合格教師屬的來源,能夠通過聘任專職的或者兼職的教師來保證教育教學任務的完成;
2)要有符合規定標準的教學場所及設施、設備等;
3)學校設立時,必須建立較為健全的內部組織管理機構;
4)有必備的辦學資金和穩定的經費來源。
除此以外,舉辦者還要依法辦理設立審批等手續。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有各級各類,其履行審批手續也要按相應的級別層次到相應的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或者有關主管機關審批。
履行審批手續的具體程序大致為:1、由舉辦者向審批機關提出設立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申請書;申請書應當按照有關設置標准載明有關事項;2、由審批機關進行審核,包括到辦學場所實地調查了解情況;3、由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或者有關主管機關批准。

『貳』 開辦一個技能培訓班都需要什麼證件

1.培訓人員身來份證復印件;

2.《培訓自機構申報培訓補貼信息表》(系統列印);

3.《深圳市培訓學員參加技能培訓確認表》(系統列印,學員簽名確認);

4.《承諾書》(培訓機構法人簽字);

5.銀行基本賬戶《開戶許可證》。

(2)辦殘疾人技能培訓機構的條件擴展閱讀:

開辦一個技能培訓班的具體流程:

1、網上錄入信息。

申請人通過市人力資源保障部門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管理系統(點擊進入:)錄入信息並提交。

2、到公布的受理點提交紙質申請材料。

受理點地址及聯系電話見附件。

3、公示。

市、區人力資源部門將符合補貼條件的名單定期集中匯總,在受理審核部門的政府網站公示5個工作日。

4、異議處理。

公示期間有異議的,由受理單位復核。經復核,異議成立的,取消其補貼資格;異議不成立的,按規定支付補貼。

5、支付補貼。

經公示無異議的或者經復核異議不成立的,崗前培訓補貼由區財政撥付到申請人銀行賬戶,個人補貼、企業技能人才評價補貼、職業培訓機構補貼,根據國庫集中支付要求,由市人力資源保障部門撥付到申請人銀行賬戶。

『叄』 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項目有哪些

適合殘疾人特點的職業技能培訓:

1、中式烹調師:學習烹調基礎理論以及烹調操作技術,常用烹飪原料及其加工方法,烹調工具及設備、火候的掌握、油溫的識別等,以及廚房衛生與安全知識;運用刀工操作以及燜燒類、爆炒類等菜餚的製作方法。。

2、中式面點師:了解糕點原料及糕點生產的基本知識,包括饅頭、花捲、各種糕點、饅頭、餃子等中國糕點生產。

3、西式面點師:西點的基礎知識和製作,主要以各式麵包、蛋糕為主。

4、服裝製版師:了解服裝號型及面料的特點與應用,學習和掌握人體結構與服裝制圖的關系,以1:1打板方法為主,學習服裝結構變化的剪裁技術。

5、創業培訓:適合殘疾人特點,有助於殘疾人自身創業的培訓項目,如互聯網+、咖啡師、按摩師、小吃美食等。

(3)辦殘疾人技能培訓機構的條件擴展閱讀:

針對殘疾人的職業培訓:

根據中國殘聯辦公廳2016年5月份發布的關於實施《殘疾人職業技能提升計劃(2016-2020年)》的通知,可以看到職業技能培訓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就業技能培訓

對殘疾人中新成長勞動力和城鎮登記失業人員開展專項技能或初級技能培訓。以就業為導向,依託技工院校、職業院校、企業培訓機構、就業培訓中心、民辦職業培訓機構等教育培訓機構開展培訓,強化實際操作技能訓練和職業素質培養,使培訓對象達到上崗要求或掌握初級以上職業技能,著力提高培訓後的就業率。重點加強適合殘疾人特點的職業培訓,扶持一批民間工藝和民族傳統文化技藝傳承人。

2、崗位技能提升培訓

對用人單位在崗殘疾職工開展提高技能水平的培訓。由用人單位依託所屬培訓機構或其他各類培訓機構,根據行業特點和崗位技能需求,結合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對職工技能水平的要求,對新錄用殘疾職工開展崗前培訓或學徒培訓,對已在崗殘疾職工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或高技能人才培訓。

3、創業培訓

對有創業意願並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殘疾人開展提高創業能力的培訓。依託培訓機構,結合當地產業發展和創業項目,根據培訓對象特點和需求組織開展創業培訓。重點開展創業意識教育、創業項目指導和企業經營管理培訓,提高培訓對象的創業能力。



『肆』 殘疾人如何申請職業培訓

要本人去所在地的殘聯,填表.
然後他們也會有今年培訓的計劃項目,你可以了解一下你感興趣的培訓班來進行報名.希望回答可以讓你滿意.

『伍』 開辦殘疾人學校需要什麼條件

應該屬於特種行業,需要到當地派出所報備!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陸』 辦殘疾證要具備什麼條件

符合下列殘疾特徵的殘疾人可以辦理殘疾證:

1、視力殘疾。指由於各種原因導致雙眼視力障礙或視野縮小,通過各種葯物、手術及其他醫療而不能或暫時不能恢復視力功能者,以致不能進行一般人所能從事的工作、學習或其他活動。包括盲及低視力兩類。

2、聽力殘疾。指由於各種原因導致雙耳不同程度的聽力喪失,經治療一年以上不愈,聽不到或聽不清周圍環境聲及言語聲,不能進行聽說交往。包括聽力完全喪失及有殘留聽力,但辯音不清兩類。

3、言語殘疾。指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言語障礙,經治療一年以上不愈,不能進行正常的言語交往活動。包括言語能力完全喪失及言語能力部分喪失兩類。

4、智力殘疾。指智力明顯低於一般人的水平,並顯示適應行為障礙。包括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智力低下,智力發育成熟後,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智力損傷,老年期智力明顯衰退導致的痴呆。

5、肢體殘疾。指人的肢體殘缺、畸形、小兒麻痹後遺症、後天性截肢、先天性缺肢、短肢、肢體畸形、侏儒症、兩下肢不等長、脊柱畸形、嚴重骨、關節、肌肉疾病和損傷、周圍神經疾病和損傷。

6、精神殘疾:指精神病人患病持續一年以上未痊癒,同時導致其對家庭、社會應盡職能出現一定程度的障礙。

凡符合《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殘疾標准》的殘疾人均應發給殘疾人證。

(6)辦殘疾人技能培訓機構的條件擴展閱讀:

殘疾證即證是認定殘疾人及殘疾類別、等級的合法證件。目前,我國殘疾類別共分為七類: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及多重殘疾。凡符合《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殘疾標准》的殘疾人均應發給殘疾人證。

隨著廣大殘疾人維權意識的不斷提高和覆蓋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完善與落實,殘疾人證的功能與作用日益突出,第一代殘疾人證已不能完全適應現實需要。

目前尚未辦理殘疾人證的申請人,一律申領第二代殘疾人證;已經領取第一代殘疾人證的殘疾人,將申請換領第二代殘疾人證。2009年12月31日前第一代殘疾人證換發第二代殘疾人證完畢。

參考資料:

網路_殘疾證

『柒』 辦一所培訓技能學校,需要具備哪些條件,通過哪些部門!

我也開過培訓學校,具體步驟如下:

一:要去教委,辦教學許可證。二:去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辦社會力量辦學許可證。三:去工商局辦營業執照,取得營業范圍。四:去稅務局辦納稅等。

最好找個代理公司,貴不了多少,省事些,自己跑累死,我當時注冊20萬,花了6千塊錢讓代理公司全辦下來了。

『捌』 我想辦理一個技能培訓機構請問都需要辦理哪些手續和本人需要出示什麼證件謝謝!

舉辦教育培訓機構需要依法進行申報注冊,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舉辦教育機構,開展學歷職業教育,譬如舉辦招收初中生的中等職業學校,公民個人、企事業單位、其他社會組織都具備這樣的資格,只是需要在教育行政部門登記。需要准備的材料比較復雜,所經過程也比較麻煩。對於公民個人來說可以發揮自己的專長舉辦以短期技能培訓為內容的職業培訓機構。這是第二種情況。准備你的培訓地點、培訓人員等資質證明,加上培訓內容和目標的相關申請表格,在人事勞動部門辦理審批註冊手續。相對於教育部門的嚴格管理和高門檻的條件,勞動部門的審批更加符合社會需要,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玖』 請問參加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是否需要學歷證明(比如畢業證,學生檔案等)謝謝!

是不需要的,某項特殊的職業可能需要測試色盲等以判斷是否適合從事該項職業,只要殘疾人的身體機能能夠勝任該項技能。另外殘疾人技能培訓憑殘疾證可以減免培訓費用。

『拾』 社會殘疾人康復機構設置標准和條件是什麼

我國《殘疾人保障法》對社會殘疾人康復機構設置了標准和條件,《殘疾人保障法》對殘疾人的康復工作作了如下規定:

根據《殘疾人保障法》第十三條:國家和社會採取康復措施,幫助殘疾人恢復或者補償功能,增強其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

《殘疾人保障法》第十四條規定,康復工作應當從實際出發,將現代康復技術與我國傳統康復技術相結合;以康復機構為骨幹,社區康復為基礎,殘疾人家庭為依託;以實用、易行、受益廣的康復內容為重點,並開展康復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為殘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復服務。

《殘疾人保障法》第十五條:政府和有關部門有計劃地在醫院設立康復醫學科(室),舉辦必要的專門康復機構,開展康復醫療與訓練、科學研究、人員培訓和技術指導工作。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組織和指導城鄉社區服務網、醫療預防保健網、殘疾人組織、殘疾人家庭和其他社會力量,開展社會康復工作。

殘疾人教育機構、福利性企業事業組織和其他為殘疾人服務的機構,應當創造條件,開展康復訓練活動。殘疾人在專業人員的指導和有關工作人員、志願工作者及親屬的幫助下,應當努力進行功能、自理能力、勞動技能的訓練。國務院和有關部門分階段確定康復重點項目,制定計劃,組織力量實施。

《殘疾人保障法》第十六條:醫學院校和其他有關院校應當有計劃地開設康復課程、設置康復專業、培訓各類康復專業人才。國家和社會採取多種形式對從事康復工作的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向殘疾人、殘疾人親屬、有關工作人員和志願工作者普及康復知識,傳播康復方法。

《殘疾人保障法》第十七條: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組織和扶持殘疾人康復器械、生活自助具、特殊用品和其他輔助器具的研製、生產、供應、維修服務。

(10)辦殘疾人技能培訓機構的條件擴展閱讀:

社會康復的內容:

1、協助政府機構制定法律、法規和各種政策來保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使其享有和健全人一樣的物質生活和文化成果。無論是殘疾人還是老年人、慢性病人,都是社會上有特殊困難的群體,他們有特殊的醫療、住房、社會交往等方面的困難。

解決這些困難不僅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而且需要政府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社會康復工作者一方面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建議,另一方面要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政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2、保障殘疾人生存權利,使其在住房、食物、婚姻家庭方面得到公平的待遇,有適合其生存的必要條件。如果康復對象缺乏這些基本條件,醫療、教育和職業的康復都無法實現。

3、為殘疾人自身的發展提供幫助.使其有接受教育和培訓的機會,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就業能力和參與社會的能力。障礙人需要接受特殊教育,需要特殊的學習條件。

社會康復工作者應該努力幫助他們找機會創造條件使適齡的障礙兒童入學,使達到錄取標準的殘疾考生不被拒絕,使殘疾的學生能找到合適的工作。

4、消除家庭中、社會上的物理性障礙,使殘疾人獲得生活起居的方便,並享受社會的公共設施服務。倡導和推進無障礙環境設計與改造工作,是社會康復的一項重要工作。

5、大力提倡和實現人道主義精神,消除社會上對殘疾人的歧視和偏見,激勵殘疾人的自強不息精神,建立一種和諧的社會生活環境。

6.、組織殘疾人與健全人一起參加社會文化、體育和娛樂活動,支持殘疾人自己的社團活動,通過交往,形成全社會理解、尊重、關心殘疾人的好風尚。

7、採取措施幫助殘疾人實現經濟自立,或提高其經濟自立能力,保障其在經濟生活中不受歧視;對於不能實現經濟自立的重度殘疾人幫助他得到社會給予的生活保障。

8、鼓勵和促進殘疾人參與社會的政治生活,保障其政治權利,為殘疾人參與社會政治生活而創造條件和提供幫助,是社會康復工作的重要內容 。

閱讀全文

與辦殘疾人技能培訓機構的條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志願市場營銷 瀏覽:141
元旦文藝趣味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56
工行對公旺季營銷方案 瀏覽:603
中華文化主題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41
網路營銷及案例分析課程教案 瀏覽:131
企業微信營銷執行方案 瀏覽:905
新聞骨幹培訓班實施方案 瀏覽:339
校園團購策劃方案 瀏覽:663
廣西君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600
春節主題報道策劃方案 瀏覽:800
高端媒體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86
市場營銷學第03在線測試 瀏覽:537
貴州電子商務的發展路徑與阿里 瀏覽:327
市場營銷製作app 瀏覽:6
市場營銷存在哪些風險 瀏覽:938
重慶電子商務政策 瀏覽:358
旅遊電子商務外文文獻 瀏覽:536
網路營銷推廣英語作文 瀏覽:827
微信在移動電子商務中的應用 瀏覽:573
電子商務試卷及答案pki協議稱為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