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進行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制定重大風險控制計劃
1.基本步驟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包括以下三個步驟: a)危害辨識; b)風險評價; c)風險控制。 2.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重要性 a)體現了風險管理的思想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來源於風險管理的思想。風險管理是研究風險發生規律和風險控制技術的一門新興管理學科,通過危害辨識、風險評價,並在此基礎上優化組合各種風險管理技術,對風險實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處理風險所致損失的後果,期望達到以最少的成本獲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標。也就是,風險管理的實質是以最經濟合理的方式消除風險導致的各種災害後果,它包括危害辨識、風險評價、風險控制等一整套系統而科學的管理方法,即運用系統論的觀點和方法去研究風險與環境之間的關系,運用安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分析方法去辨識危害、評價風險,然後根據成本效益分析,針對用人單位所存在的風險做出客觀而科學的決策,以確定處理風險的最佳方案。 風險管理是構成管理過程的必要組成部分,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其基本過程包括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整個過程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 b)是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基礎、輸入和動力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運行的主線是風險控制過程,而基礎是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為了控制風險,首先要對用人單位所有作業活動中存在的危害加以識別,然後評價每種危害性事件的風險等級,依據用人單位適用的職業安全健康法規要求和方針確定不可承受的風險,而後針對不可承受的風險予以控制:制定目標、管理方案;落實運行控制;准備緊急應變;加強培訓、提高職業安全健康意識;通過監控機制發現問題並予以糾正。 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的結果是體系的主要輸入,即體系的幾乎所有其他要素的運行均以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的結果作為重要的依據之一或需對其加以考慮。 危害辨識、風險評價是體系運行的動力。用人單位應定期或及時評審和更新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控制措施的信息。 3.問題和解決辦法 如果認為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是一種官方機構強制性要求,而執行了不完善的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計劃,則難以獲得預計的風險控制效果,風險級別不會有任何改變。而且,用人單位在此問題上可能會流於形式,達不到真正的目的。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應為制定和執行控制措施提供依據。 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人員可能會過高估計自己抵禦和控制風險的能力。忽視自己作業范圍內存在的風險,認為尚未構成傷害的風險是一種可承受風險。所以,本附錄的目的在於,讓用人單位及其員工能用先進管理思想進行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 用人單位及參與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人員應具備實際工作經驗和相關工作能力,如條件允許,可請外部人員參與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只要有可能,培訓一些小組來進行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工作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法。 在開展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工作時,用人單位應發動全員參與,鼓勵他們主動提供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所需的信息,就特定風險控制措施的適用性如何發表意見。在規模較大的用人單位中,需要有相關能力的人員對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工作給予配合和指導,可能的情況下,可以尋求外部專家的幫助。
❷ 安全教育培訓計劃
2010年度安全教育培訓計劃
安全教育是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從根本上杜絕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重要措施,也是預防和控制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做好企業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才能保證其它安全工作和企業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為使公司2010年的教育培訓有規劃、有重點、有目的的進行,特製定以下年度安全教育培訓計劃。
一、 基本思路
(一)加強「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意識教育。安全意識教育就是通過對員工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幫助員工端正事項,提高他們對安全生產的重要性的認識。在提高思想意識的基礎上,才能正確理解並積極貫徹執行相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加強自身的保護意識,不違章操作,不違反勞動紀律,做到「三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
同時對公司各級管理人員(包括領導、公司各部門、車間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等)也應加強安全思想意識教育,確保他們在工作時做好帶頭作用,從關心人、愛護人的生命與健康出發,重視安全生產,做到不違章指揮。
(二)將安全教育貫穿於生產的全過程中,加強全員參與的積極性和安全教育的長期性。做到「全員、全面、全過程」的安全教育。因為生產與安全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哪裡有生產,哪裡就需要進行安全教育。
(三)開展多種渠道、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形式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靈活多用,盡量採用符合人的認識特點的、感興趣的、易於接受的方式。針對我公司的具體情況,安全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會議形式。主要有:安全知識講座、座談會、報告會、先進經驗交流會、事故教訓現場會等。
(2)張掛形式。主要有:安全宣傳橫幅、標語、標志、圖片、安全宣傳欄等。
(3)音像製品。主要有:安全教育光碟、安全講座錄象等。
(4)現場觀摩演示形式。主要有:安全操作方法演示、消防演習、觸電急救方法演示等。
(四)嚴格執行公司的三級安全教育制度,杜絕未經三級安全教育就直接上崗的現象。對於新進廠的員工新工人,應嚴格要求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包括廠級、車間級、班組級安全教育),學習內容包括安全技術知識、設備性能、操作規程、安全制度和嚴禁事項,並經考核合格後方可進入操作崗位,考核情況要記錄在案,三級安全教育時間不少於24學時。
二、 主要的培訓內容計劃:
時間主題方式教育目的對象主培人員
全過程 三級安全教育 上課 加強新員工的安全素質 新進廠員工 安全員等
1月 國家安全法律法規宣傳 宣傳 加強員工的法律意識 全體員工 安全員
2月 安全生產管理知識、安全生產技術專業知識
上課 加強員工的安全意識 全體員工 安全員
3月 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上課 加強員工的安全操作 車間人員 安全員
4月 各崗位安全知識教育 會議、宣傳 使各崗位人員熟悉其崗位知識 各崗位操作人員 安全員
5月 公司管理人員安全教育 會議 加強管理人員安全意識、加強帶頭模範作用 公司管理人員 安全員
6、7月 消防安全知識培訓教育、夏季安全知識教育 講座、宣傳等 使員工了解防火的重要性和如何救火等常識
預防中暑和觸電事故 全體員工 消防保衛員、安全員等
8月 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 宣傳 加強員工安全意識和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 全體員工 安全員
9月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 上課 確保安全生產 全體員工 安全員
10月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教育 上課 加強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能素質 電工、焊工、司機等 安全員
11月 勞保用品使用安全教育 宣傳、現場指導 確保員工清楚穿戴勞保用品的作用和如何穿戴勞保用品 全體員工 安全員
12月 2009年度安全培訓活動總結、制定下一年安全培訓計劃
三、 要求
1.具體的培訓方案應在培訓的前一個月制定出來,並報領導審批,及時通知培訓涉及的相關人員做好准備。
2.培訓結束後,要對培訓的效果進行全面的總結。
3.不能按期舉行的安全培訓教育活動,要及時向上級報告,說明舉行的具體時間和原因。
4.年底寫好年度培訓教育活動的總結報告,提出本年度培訓欠缺的方面,和以後教育要注意的方面,並制定下一年的安全培訓教育計劃。
❸ 簡述風險辨識管控和隱患治理培訓在企業中的作用
風險辨抄識管控和隱患治理培訓在企業之中起到一個安全性的保障作用,因為能夠更好地對所有的風險進行有效的監控,讓企業開展更加科學安全的工作。
環境風險指由於外部環境意外變化打亂了企業預定的生產經營計劃,而產生的經濟風險。引起環境風險的因素有: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變化,使企業受到意外的風險損失。
(3)安全風險辨識培訓計劃擴展閱讀:
分析風險:即分析引起風險事故的各種因素,它是風險識別的關鍵。
1、用感知、判斷或歸類的方式對現實的和潛在的風險性質進行鑒別的過程。
2、存在於人們周圍的風險是多樣的,既有當前的也有潛在於未來的,既有內部的也有外部的,既有靜態的也有動態的等等。風險識別的任務就是要從錯綜復雜環境中找出經濟主體所面臨的主要風險。
❹ 風險管理培訓教育計劃
一、目的;
二、建立組織;
三、明確重點和內容;
四、安排時間加考核
五、要求